6.第6章 一文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重生之主宰江山最新章节!
洗洗涮涮,等将厨房里一切收拾妥当,时间都快要到正午了。
中间这些时间,顾同再也没有见过芸娘,虽然心中也很是好奇姑娘家待在屋子里做些什么,可是想起早晨的暧昧和尴尬气氛,他生怕自己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进门去和芸娘说话,只是站在院子里,冲着西厢屋喊了声:“我出去买米去了。”就慌慌张张的拿起家中装米用的口袋,大步流星的往西市赶去。
古人常常选择日中而市,对于这一点常识,顾同前世研究历史时,常有涉及,所以走在路上,他也不敢有什么耽搁,生怕错过了交易的好时间。
长安城虽然自从唐中期之后,就地位大大相减,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域优势,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加上后来,驻守长安的佑****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使隋代大建筑师宇文恺规划下的隋唐帝王居地,再也不现当年风貌。
所幸的是,顾家所处的通化坊,还是延存着唐代风貌,这让沿着朱雀大道一路前行的顾同眼福大饱不少。
长安城有东西两市,东市叫都会市,西市名为利人市,顾名思义,不难明白两处集市的差异所在。都会市是隋唐时期,专门开辟出来的国际交流之所,据说当年都会市内,胡商遍布,远到波斯,近到新罗、东瀛,百货云集,热闹的很;利人市却是一处专门供长安城内居民交易买卖的普通集市,虽然没有都会市那么著名,那么繁华,但是它对长安城几十万百姓的作用,却要大于都会市,毕竟普通人家,更多的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屑碎”东西。
通化坊到利人市,要经过通义坊、光德坊,隔着两条街的距离,说近却也要走上小半个时辰才能到,从这里也能看得出长安城的巨大非凡之处。
“呼!”
站在不知那个高德大才所书的“利人市”三个大字的牌坊之下,倚着市坊前的大狮子上,顾同不由的长长出了口气。
缓过神来,顺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打眼往集市内一看,顾同还是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的是要多大啊?”
即使见过了后世一些著名的超市和商业街,可是顾同还是被眼前的繁华狠狠地撞击到了眼球。
只见四五辆马车能够并行的青砖大道之上,商客云集,摩肩擦踵,人挤人,人挨人,四五步的距离,也要费好大的一股子劲才能走完,再往前看,黑丫丫的人群完全堵住了目光,让他不能一眼望到尽头。再看青砖大道两边,一溜溜的小商小贩摆着一处处的货摊,高低不一,有蔬菜摊、水果摊、卖鸡的、卖鸭的、卖肉的,有杂技耍闹、有卜卦算命,隔着十几步路子,就有一家茶水铺子、面食铺子,纵然站在市坊门口,也能闻见汤锅里面的一股子香味。
说完街道上,再来说街道两边的沿街店铺,有卖杂货的,有卖首饰的,有典当铺子,有皮毛货铺,还有卖书的、卖酒的、卖醋的,真的是一个云商万里,齐聚此间的景象。
看着眼前的情形,顾同再也不敢大意,揣紧别在腰间的米袋子,顺着人群,就往里面挤了进去,想着早早的买上米,也好回家。
循着之前的记忆,顾同知道,平素里芸娘上街来买米,都会到一家名为“和记米铺”的店里面去买,倒不是说这里面的米好,而是因为芸娘曾经跑遍整个集市,比较了一番后,才对比出来,和记的米价是整个集市最低的,所以七年来,顾家的米面,大都是从这里买来的。
合计米铺在利人市的正中,从市坊门口到这家店其实也就不过一千米左右的距离,可是因为人群众多的缘故,顾同觉得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耗费的时间,不比自己从家到利人市的时间少。
等他挤了一身臭汗,才堪堪接近和记米铺,不过米铺前的“热闹、繁华”让顾同犹自感到头大。
“买米的都来这边领号,大家都不要挤,拿到号码牌就在后面排起队子,等着伙计叫,喊到号码后,再上前来买米,排队的时候,不要推,不要挤,今天本店的米敞开了供应,你就放心排队就是了。”
脚跟还没站稳,顾同就被一个短袖单裤打扮得伙计,连推带攘的推到和记米铺专门发放号码的桌子前,伶牙利嘴的把和记的规矩简单的一番陈述,也不管顾同有没有听懂,就转过身去,忙着招呼下一位客人去了。
“这和记的生意还真是好。”
顾同一边从一位专门发放号码牌的伙计跟前接过属于自己的一块号码牌,顾同一面为和记做生意的独特经营之道暗暗称赞,一面不禁为这米店的生意之好赞上一句。
不料自己的一句话,却让发号码牌的伙计听进了耳去,那伙计嘴里面“嘿嘿”一笑,一副“客官,你不懂的眼神。”对着还未走开的顾同笑道:“这位先生,看您打扮就知道您是一位学识丰富的读书人,您可能还不知道吧,咱们和记的生意,放在整个长安城里那也是数一数二,可是尽管如此,这快十年的时间里,咱们和记生意是做大了,可是未尝一日做过亏待老百姓的事情,小店的声誉,那是咱们老百姓的口碑一点点的堆积出来的,您说,咱们和记的生意能够不好吗?”
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让这个以“和记的名誉就是我的使命,和记的明天就是我的未来”为自身信仰的小小伙计,发表了一番爱岗敬业,爱店如家的长篇演讲,这只让顾同咂舌称叹的同时,也不禁为这家店的老板的治理之道,感到佩服。
“三十六号。”拿起手中的号码牌,顾同也没有再和店里的伙计,探讨交流,跟着前面买米的人,就自觉的排好队,等待着前面三十五个人买上米,再到自己。
和记米铺的二楼,掌柜的张有才毕恭毕敬的回答着和记米铺的少东家几个关于米铺近来经销方面的事情,只是,那少东家似乎一点都没留意张有才的回答,相反,他的目光中不时流露着几分焦急,张望着楼外店前等待着买米的人群,也不知道在看着什么。
“少东家?少东家?”回答完问题已久的张有才,看到自家少东家对自己的回答不置可否,一点点的反应都没有,他还以为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连忙惶惶恐恐的请罪道:“少东家,老朽工作没做到位,还请您多多批评。”
“啊!”惊醒了过来的少东家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走了神,连张有才说了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不过当领导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可以时时刻刻的掌控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只听这位少东家一脸和煦的说道:“有才叔,你做得很好了,继续保持就是了。”说完之后,少东家又望楼下人群看了一眼,然后又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有才叔你且下去,看看楼下的生意,我有些累了,想歇息歇息。”说完话,就满脸心事的继续看着窗外,似乎,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哩。
却说顾同这边,排着队子,跟着前边的人,一点点的往前行进着,他也不心急,时而顾左,时而言右,兴致勃勃的同周遭同来买米的人**谈着一些坊间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一切一切,在顾同看来听来,都是新奇至极。
终于,前边的三十五号从和记米铺专司卖米的伙计手里接过米袋,扛在自己肩头,离开了和记米铺,而顾同也“修得正果,盼的花开”,听着伙计一声:“三十六号上前买米。”顾同一步上前,将米袋往隔开卖米的和卖米的一条长桌上一放,大声说了句:“终于到我了,快装米。”
楼顶的少东家,本来已经快要放弃的时候,忽然间看到了顾同放在桌前的米袋,他抬头又看看顾同那陌生的面孔,突然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嘴角倾斜,邪邪的一笑,就大步往楼下行去,这倒确实在不知,这人和顾同有什么联系。
“客官要多少斤米?”
“把这个口袋装满了就是。”
伙计和顾同一答一问,就将这桩买卖的基调定了下来。
那伙计可能是平常锻炼久了的缘故,只一会儿就将顾同拿来的米袋装得满满,一只手一提,将米袋子往秤钩上一挂,秤砣左右轻调,就将米的重量并着价格算了出来。
“客官,一共是四升米,一升二十五文,一共一百钱。”
“你这伙计倒是伶俐。”顾同今天对这和记米铺称赞不断,见伙计算出了价格,就忙从怀里掏出昨夜喝酒剩下的一百铜钱,也不去细数,就全交给了店里收钱的伙计,拿起米袋,往肩上一放,就准备顺着来时的路,回家去。
不等他走出三五步,突然一个声音从他身后传了过来:“客观你且稍等,还差一文钱呢。”
“嗯?纳尼?”循声转过身去,顾同一看被伙计一溜儿排开的九十九枚大钱,手再往腰间一掏,他顿时傻眼了。
洗洗涮涮,等将厨房里一切收拾妥当,时间都快要到正午了。
中间这些时间,顾同再也没有见过芸娘,虽然心中也很是好奇姑娘家待在屋子里做些什么,可是想起早晨的暧昧和尴尬气氛,他生怕自己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所以也就没有进门去和芸娘说话,只是站在院子里,冲着西厢屋喊了声:“我出去买米去了。”就慌慌张张的拿起家中装米用的口袋,大步流星的往西市赶去。
古人常常选择日中而市,对于这一点常识,顾同前世研究历史时,常有涉及,所以走在路上,他也不敢有什么耽搁,生怕错过了交易的好时间。
长安城虽然自从唐中期之后,就地位大大相减,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域优势,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加上后来,驻守长安的佑****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使隋代大建筑师宇文恺规划下的隋唐帝王居地,再也不现当年风貌。
所幸的是,顾家所处的通化坊,还是延存着唐代风貌,这让沿着朱雀大道一路前行的顾同眼福大饱不少。
长安城有东西两市,东市叫都会市,西市名为利人市,顾名思义,不难明白两处集市的差异所在。都会市是隋唐时期,专门开辟出来的国际交流之所,据说当年都会市内,胡商遍布,远到波斯,近到新罗、东瀛,百货云集,热闹的很;利人市却是一处专门供长安城内居民交易买卖的普通集市,虽然没有都会市那么著名,那么繁华,但是它对长安城几十万百姓的作用,却要大于都会市,毕竟普通人家,更多的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屑碎”东西。
通化坊到利人市,要经过通义坊、光德坊,隔着两条街的距离,说近却也要走上小半个时辰才能到,从这里也能看得出长安城的巨大非凡之处。
“呼!”
站在不知那个高德大才所书的“利人市”三个大字的牌坊之下,倚着市坊前的大狮子上,顾同不由的长长出了口气。
缓过神来,顺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打眼往集市内一看,顾同还是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的是要多大啊?”
即使见过了后世一些著名的超市和商业街,可是顾同还是被眼前的繁华狠狠地撞击到了眼球。
只见四五辆马车能够并行的青砖大道之上,商客云集,摩肩擦踵,人挤人,人挨人,四五步的距离,也要费好大的一股子劲才能走完,再往前看,黑丫丫的人群完全堵住了目光,让他不能一眼望到尽头。再看青砖大道两边,一溜溜的小商小贩摆着一处处的货摊,高低不一,有蔬菜摊、水果摊、卖鸡的、卖鸭的、卖肉的,有杂技耍闹、有卜卦算命,隔着十几步路子,就有一家茶水铺子、面食铺子,纵然站在市坊门口,也能闻见汤锅里面的一股子香味。
说完街道上,再来说街道两边的沿街店铺,有卖杂货的,有卖首饰的,有典当铺子,有皮毛货铺,还有卖书的、卖酒的、卖醋的,真的是一个云商万里,齐聚此间的景象。
看着眼前的情形,顾同再也不敢大意,揣紧别在腰间的米袋子,顺着人群,就往里面挤了进去,想着早早的买上米,也好回家。
循着之前的记忆,顾同知道,平素里芸娘上街来买米,都会到一家名为“和记米铺”的店里面去买,倒不是说这里面的米好,而是因为芸娘曾经跑遍整个集市,比较了一番后,才对比出来,和记的米价是整个集市最低的,所以七年来,顾家的米面,大都是从这里买来的。
合计米铺在利人市的正中,从市坊门口到这家店其实也就不过一千米左右的距离,可是因为人群众多的缘故,顾同觉得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耗费的时间,不比自己从家到利人市的时间少。
等他挤了一身臭汗,才堪堪接近和记米铺,不过米铺前的“热闹、繁华”让顾同犹自感到头大。
“买米的都来这边领号,大家都不要挤,拿到号码牌就在后面排起队子,等着伙计叫,喊到号码后,再上前来买米,排队的时候,不要推,不要挤,今天本店的米敞开了供应,你就放心排队就是了。”
脚跟还没站稳,顾同就被一个短袖单裤打扮得伙计,连推带攘的推到和记米铺专门发放号码的桌子前,伶牙利嘴的把和记的规矩简单的一番陈述,也不管顾同有没有听懂,就转过身去,忙着招呼下一位客人去了。
“这和记的生意还真是好。”
顾同一边从一位专门发放号码牌的伙计跟前接过属于自己的一块号码牌,顾同一面为和记做生意的独特经营之道暗暗称赞,一面不禁为这米店的生意之好赞上一句。
不料自己的一句话,却让发号码牌的伙计听进了耳去,那伙计嘴里面“嘿嘿”一笑,一副“客官,你不懂的眼神。”对着还未走开的顾同笑道:“这位先生,看您打扮就知道您是一位学识丰富的读书人,您可能还不知道吧,咱们和记的生意,放在整个长安城里那也是数一数二,可是尽管如此,这快十年的时间里,咱们和记生意是做大了,可是未尝一日做过亏待老百姓的事情,小店的声誉,那是咱们老百姓的口碑一点点的堆积出来的,您说,咱们和记的生意能够不好吗?”
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让这个以“和记的名誉就是我的使命,和记的明天就是我的未来”为自身信仰的小小伙计,发表了一番爱岗敬业,爱店如家的长篇演讲,这只让顾同咂舌称叹的同时,也不禁为这家店的老板的治理之道,感到佩服。
“三十六号。”拿起手中的号码牌,顾同也没有再和店里的伙计,探讨交流,跟着前面买米的人,就自觉的排好队,等待着前面三十五个人买上米,再到自己。
和记米铺的二楼,掌柜的张有才毕恭毕敬的回答着和记米铺的少东家几个关于米铺近来经销方面的事情,只是,那少东家似乎一点都没留意张有才的回答,相反,他的目光中不时流露着几分焦急,张望着楼外店前等待着买米的人群,也不知道在看着什么。
“少东家?少东家?”回答完问题已久的张有才,看到自家少东家对自己的回答不置可否,一点点的反应都没有,他还以为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连忙惶惶恐恐的请罪道:“少东家,老朽工作没做到位,还请您多多批评。”
“啊!”惊醒了过来的少东家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走了神,连张有才说了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不过当领导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可以时时刻刻的掌控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只听这位少东家一脸和煦的说道:“有才叔,你做得很好了,继续保持就是了。”说完之后,少东家又望楼下人群看了一眼,然后又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有才叔你且下去,看看楼下的生意,我有些累了,想歇息歇息。”说完话,就满脸心事的继续看着窗外,似乎,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哩。
却说顾同这边,排着队子,跟着前边的人,一点点的往前行进着,他也不心急,时而顾左,时而言右,兴致勃勃的同周遭同来买米的人**谈着一些坊间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一切一切,在顾同看来听来,都是新奇至极。
终于,前边的三十五号从和记米铺专司卖米的伙计手里接过米袋,扛在自己肩头,离开了和记米铺,而顾同也“修得正果,盼的花开”,听着伙计一声:“三十六号上前买米。”顾同一步上前,将米袋往隔开卖米的和卖米的一条长桌上一放,大声说了句:“终于到我了,快装米。”
楼顶的少东家,本来已经快要放弃的时候,忽然间看到了顾同放在桌前的米袋,他抬头又看看顾同那陌生的面孔,突然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嘴角倾斜,邪邪的一笑,就大步往楼下行去,这倒确实在不知,这人和顾同有什么联系。
“客官要多少斤米?”
“把这个口袋装满了就是。”
伙计和顾同一答一问,就将这桩买卖的基调定了下来。
那伙计可能是平常锻炼久了的缘故,只一会儿就将顾同拿来的米袋装得满满,一只手一提,将米袋子往秤钩上一挂,秤砣左右轻调,就将米的重量并着价格算了出来。
“客官,一共是四升米,一升二十五文,一共一百钱。”
“你这伙计倒是伶俐。”顾同今天对这和记米铺称赞不断,见伙计算出了价格,就忙从怀里掏出昨夜喝酒剩下的一百铜钱,也不去细数,就全交给了店里收钱的伙计,拿起米袋,往肩上一放,就准备顺着来时的路,回家去。
不等他走出三五步,突然一个声音从他身后传了过来:“客观你且稍等,还差一文钱呢。”
“嗯?纳尼?”循声转过身去,顾同一看被伙计一溜儿排开的九十九枚大钱,手再往腰间一掏,他顿时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