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材料选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材料为王最新章节!
(本章修改了一个错误,将大理石更改为花岗石,看过的朋友不必再看,可跳到更新章节,贻误之处,深表歉意)
【感谢齐橙大大的推荐,收藏增长让我脑袋发蒙,感激之至!同感谢大块吃肉、火烤老母鸡、夜深人静lzm、密密麻麻嘿嘿网友,由于消息刷新,部分朋友的名字无法查阅,但作者感激之心仍如一此。并对所有点击、收藏、推荐的朋友表示无任感谢,谢谢!】
郭逸铭要的高级技师,并没有如他所愿立即到位。舒雨菲天天跑得不见人影,每次见面问起,都说正在努力协调,但还是直到十一月底,才见到了他渴望已久的几名八级技工。
一共四人,两名车工、一名钳工、一位焊工,何师傅、钱师傅、姜师傅和史师傅。
“怎么这么长时间?我不是说要尽快吗?而且才四个人!”郭逸铭有些不满意,对带着几位老师傅来到办公室的舒雨菲抱怨道。
“你以为我容易啊!”
舒雨菲辛辛苦苦跑了这么久,求爷爷告奶奶,最后还是请上级部门出面亲自干预,才请来这几位八级技工,正一肚子火。辛苦努力得不到一句安慰也罢了,还被郭逸铭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满腔怒火顿时爆发出来,“这不是大白菜,一挖就是一窖。这是八级技工,八级技工啊!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代表他们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你知道全国现在有多少八级技工——拢共也只有几千人!这是国宝,国宝你懂吗?就这四位,他们原厂还不放,说普通的技工要多少有多少,但他们绝对不放。这些天为了调动他们的关系,我腿都跑软了,你还要怎样?”
郭逸铭从来没看到她这么生气,被她突然暴涨的怒气值吓了一跳,愣了一下:“是这样吗?那我非常抱歉,我不明白情况,确实是辛苦你了。”
八级技工原来这么俏!
定制单晶硅设备时,他在那几个厂家见到好几位八级技工,还以为这不过就是一个技术职称。还以为在每个厂里都会多多少少有几个八级技工,随随便便调几个有什么难度。现在看起来,技术职称只是一方面,国家对他们能力的认可,才是八级技工的真实分量。
这也难怪。
越是在技术落后的时代,具有高超技艺的手工业者地位越是尊崇。在没有自动化高精密加工能力的时代,也只有他们,才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几个老师傅刚来,就见到这一通吵,都有些面面相觑。来之前他们就听说了,这是一家中美合作单位,单位领导是外方代表,还以为会见到大鼻子外国人,没想到却是一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还是个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怎么又成了外方代表?
不懂华侨和华人区别的老师傅们在郭逸铭引导下,坐了下来,倒没有什么惶恐。他们在各自厂里地位高,几千人的大厂,工人差不多都是他们徒子徒孙,发起火来随打随骂,就像对儿子一样。厂领导对他们说话都是客客气气,虽然受上级指派来了,但要是这个假洋鬼子要敢对他们乱发脾气,他们也敢甩手就走!
“听说你们想要对原有的国产机床进行改造,上级派我们来帮你们。机床方面我们比较熟,就是不知道你打算怎么个改造法?”刚落座,何师傅就不客气地开口问道。
“你们不是调到我们研究所的?”郭逸铭听他“你们”“我们”的,很是惊讶,转头向舒雨菲看去,眼神也变得有些严厉。
不是自己的人,调派起来就会束手束脚,这舒雨菲搞什么名堂呢。
“上面是说调我们过来,不过也要征求我们的意见。说实话,我对外国公司没什么好感,要不是考虑到这也是为国出力,我来都不想来。”姜师傅说话时面无表情。
郭逸铭一脸惊愕。
八级技工,果然牛啊,连上级部门的调令都可以置之不理。
既然这样,他倒要考考他们,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有牛的本钱。要是有真本事,那该他们牛,要是滥竽充数,可还是夹紧尾巴做人好。
郭逸铭起身回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金属加工件。这是一个陀螺,车工水平很高,表面车得溜光,用手指摸不到一丝不平——最起码他摸不出来。
他回到四位老师傅面前,笑着把陀螺递给最近的钱师傅:“几位,这是我请人加工的一只陀螺。当初加工时,我特意要求,在某一圈上少车一丝。几位师傅帮我看看,这少车的一丝,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考我们!”
钱师傅瞪着铜铃一样的眼睛,横了他一眼,将陀螺放到眼前,对着阳光看了一圈,不屑地撇撇嘴,随手扔给旁边的何师傅:“这是谁车的?”
“呵呵,这可不能说,反正是高手。”郭逸铭不信他只随随便便看了一眼,就能找到少车的那一丝,得意洋洋地说道。
“高手,当然是高手,这要是我徒弟,我把他手都要打肿,要多高有多高!这都车的什么玩意儿!还敢夸口说只少车了一丝!”他从已经传递到史师傅手中的陀螺抢过来,在表面略微一瞥,从兜里掏出一支圆珠笔,飞快地在陀螺表面作出印记,“你说少车的一丝,不就是这里吗?这哪里是一丝,两丝都不止!还有,在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虽然他尽了全力,但手艺明显不到家,并不是一次完成,是停刀后再次连刀,连接处都留下了瑕疵。这要在我们厂,就是标标准准的废品!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都加工不好,做我徒弟的徒弟都不会要他!”
何师傅等人大笑起来。
郭逸铭面红耳赤。
这个陀螺,是他练了几次手后,在材料所一名车工的指导下完成的。当时车下来一气呵成,觉得自己说不定也具有八级技工的潜力。
可在几位真正的八级技工面前,他才发觉,所谓的潜力不过是他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没错,钱师傅标注的位置正是他预留那一丝的位置,人家说了,他倒是想只留一丝,可手艺太臭,弄巧成拙了!他费心费力做的测试,在几位八级技工面前只是小把戏而已,连多看一眼的价值都没有。
人家不是牛,而是有牛的本钱!
既然人家确实有牛的资格,那他放低姿态也是理所应当:“何师傅、钱师傅、姜师傅、史师傅,我们所里想对国产机床设备做一些改进。但这方面我们经验不多,几位都是长年从事一线生产的老师傅,长期实践,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想询问一下,就你们实际工作经验,有哪些因素对机床加工精度会造成严重影响?”
他手持记事本,做出记录的准备,很客气地问道。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但随着加工设备的进步,不同时代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变化。设备改造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时代不同,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方法也迥异。他需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对机加工精度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设计方案。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影响的因素太多了,车床的震动、皮带的松紧、电机转速、刀具的质量、经常换刀造成定位不准、爬行……,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何师傅摇摇头,对他这个问题不以为然。
“不急不急,我们有时间。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先把这些问题归纳一下,分成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然后再一项一项寻找解决方法。”郭逸铭在进行科研的时候,耐心很好,慢条斯理笑眯眯地拿起笔,在记事本上写着。
“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姜师傅有些不太理解。
“哦,我是说,问题是出在设备性能本身,还是由于人为的操作造成。比如刚才何师傅说的车床的震动、皮带的松紧,这就可以归为设备的方面。而经常换刀造成的定位不准、爬行就可以归为人为的方面……”郭逸明解释道。
“不对吧,爬行应该属于设备的问题吧!”何师傅插话道,他虽然用的是疑问句,但语气却是肯定句式,“爬行不是导轨间隙形成的阻滞,造成推动时产生一顿一顿的阻力吗?这应该是物的方面,怎么能归入人的方面!”
姜师傅点头。
钱师傅却不以为然:“老何,这话我不同意。的确,产生爬行是设备本身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操作手法调整来解决的。我的那台床子还是五十年代的,可从来就没有爬行的现象,我的几个徒弟也都很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是说我连你徒弟都不如?”何师傅火了,一拍大腿,瞪着大眼冲钱师傅就吼上了。
“两位,两位,别吵,别吵!”郭逸铭赶紧来劝架,和稀泥道,“这个问题的产生,既然是设备结构上的物理现象,但又可以用操作技巧来弥补,我看不如归入综合类怎么样?”
好容易将两位劝下去,众人一项一项,开始回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现象,将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总结出来。几位老师傅都是各自厂里的顶梁柱,各自在工作中也总结了不少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都是极有主见的人,通常能难服人。其间对一些问题,几位老师傅又出现了几次争吵。不过大家是正常讨论,都是对事不对人,倒也没太过火。
舒雨菲也拿了一个本子在旁记录,郭逸铭看了一眼,发现她用的是一种特殊速记手法,别人看不懂她写的什么,但通过她复述,发现记录的内容非常详尽,几乎是完整复原了讨论的所有细节,比他的记录还要完整。
这大概也是外事人员的基本功吧。
郭逸铭索性也不做记录了,等到讨论过后,由舒雨菲协助,整理出一份翔实的记录报告,再分门别类进行归类梳理。
这样的讨论进行了不止一次,大家的磨合也渐趋顺畅。几位老师傅发现郭逸铭经常能根据他们阐述的问题,给出另外一种新奇的解决思路,也感到很有意思,渐渐对他也有所认可。只可惜在研究所,他们很少能够摸到车床,有些遗憾。
经过十多次总结讨论,郭逸铭结合现实,终于拿出一份改进方案,在会议上交与众人讨论。这次的讨论会,董老、钟老、高国皓也与会列席。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我们对影响机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了详尽的总结,归为三大类,十八个方面,两百一十九个具体细节。
虽然问题看起来很多,但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只有两个方面:材料、传动系统。
像主轴、床身、刀具,主轴转动产生的颤震、床身的震动、刀具的质量,除非使用更高级的材料,无法对其进行技术升级。
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这些不涉及材料的问题,却可以通过改进传动方式、控制方式的方法来予以改进。即便不能完全断绝由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却能大幅度减轻影响的程度,使得设备加工精度获得重大提升……”
这些内容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都不需要照本宣科,脱稿就可以口述。他说的话很平实,坐在下面的几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老师傅也能完全听懂,董老他们长期从事材料制备,和他以前的工作一样,对设备本身也非常熟悉。
大家都听得很专注,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的改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材料,由于精密制造的特殊性,需要对材料进行特殊处理,以释放材料内应力。
现在机床制造业普遍的做法,是将床身放在露天空地上,经过两年左右的风吹雨淋,通过自然温差变化,使之释放内应力。这就像古代造船,先将木料陈放两年,使之内部干燥变形完毕再用于制造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耗时太长,遇到特殊需求时,无法马上拿出合用的床身部件。
目前国际上在探索专门的预处理方式,如埋入地下半年、浸在海水中、采用震动波加速内应力施放等。但对比下来,这些处置方案还是不如静置两年效果好……”
“这就是说,我们就只能用现有的机床进行改进?”高国皓插话道。
“不,床身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极大,既然要有效提升精密加工水平,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突破!”郭逸铭用不容置否的语气,坚定道。
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小郭,你这不是矛盾了吗?”相处这些时日,几位老师傅和他也很熟悉了,“你又说内应力释放要很长时间,又说要对床身材料进行升级,那我们难道还要等两年,再来做这个技术改造?”
“当然不要两年,我们马上就可以做!”郭逸铭笑呵呵道。
何师傅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探探他额头,又摸摸自己脑门,纳闷道:“小郭,你没发烧吧,怎么说话颠三倒四!”
郭逸铭哭笑不得。
为了不让别人以为他在发神经,他只好解开这个谜底:“用钢材做床身,确实需要这么长时间来释放内应力。但如果不用钢材,而是其他材料呢?”
“其他材料!”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但随即便陷入沉思。其他材料,除了钢材,还有什么材料比较适合作为机床床身。几位老师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层次却有些欠缺,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也就算了。董老他们却是绞尽脑汁,想从记忆中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
“小郭,你就别打哑谜了,到底是什么材料,比钢材还好?”何师傅等得不耐烦,大大咧咧问道。
“这个材料吗……”郭逸铭还想让大家再多想想,但看到何师傅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连忙开口揭穿谜底,“我选择的材料,花岗石!”
“花岗石!”
董老等人猛然抬起了头,一齐惊呼。
(本章修改了一个错误,将大理石更改为花岗石,看过的朋友不必再看,可跳到更新章节,贻误之处,深表歉意)
【感谢齐橙大大的推荐,收藏增长让我脑袋发蒙,感激之至!同感谢大块吃肉、火烤老母鸡、夜深人静lzm、密密麻麻嘿嘿网友,由于消息刷新,部分朋友的名字无法查阅,但作者感激之心仍如一此。并对所有点击、收藏、推荐的朋友表示无任感谢,谢谢!】
郭逸铭要的高级技师,并没有如他所愿立即到位。舒雨菲天天跑得不见人影,每次见面问起,都说正在努力协调,但还是直到十一月底,才见到了他渴望已久的几名八级技工。
一共四人,两名车工、一名钳工、一位焊工,何师傅、钱师傅、姜师傅和史师傅。
“怎么这么长时间?我不是说要尽快吗?而且才四个人!”郭逸铭有些不满意,对带着几位老师傅来到办公室的舒雨菲抱怨道。
“你以为我容易啊!”
舒雨菲辛辛苦苦跑了这么久,求爷爷告奶奶,最后还是请上级部门出面亲自干预,才请来这几位八级技工,正一肚子火。辛苦努力得不到一句安慰也罢了,还被郭逸铭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满腔怒火顿时爆发出来,“这不是大白菜,一挖就是一窖。这是八级技工,八级技工啊!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这代表他们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技术骨干!你知道全国现在有多少八级技工——拢共也只有几千人!这是国宝,国宝你懂吗?就这四位,他们原厂还不放,说普通的技工要多少有多少,但他们绝对不放。这些天为了调动他们的关系,我腿都跑软了,你还要怎样?”
郭逸铭从来没看到她这么生气,被她突然暴涨的怒气值吓了一跳,愣了一下:“是这样吗?那我非常抱歉,我不明白情况,确实是辛苦你了。”
八级技工原来这么俏!
定制单晶硅设备时,他在那几个厂家见到好几位八级技工,还以为这不过就是一个技术职称。还以为在每个厂里都会多多少少有几个八级技工,随随便便调几个有什么难度。现在看起来,技术职称只是一方面,国家对他们能力的认可,才是八级技工的真实分量。
这也难怪。
越是在技术落后的时代,具有高超技艺的手工业者地位越是尊崇。在没有自动化高精密加工能力的时代,也只有他们,才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几个老师傅刚来,就见到这一通吵,都有些面面相觑。来之前他们就听说了,这是一家中美合作单位,单位领导是外方代表,还以为会见到大鼻子外国人,没想到却是一个斯斯文文的小伙子,还是个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怎么又成了外方代表?
不懂华侨和华人区别的老师傅们在郭逸铭引导下,坐了下来,倒没有什么惶恐。他们在各自厂里地位高,几千人的大厂,工人差不多都是他们徒子徒孙,发起火来随打随骂,就像对儿子一样。厂领导对他们说话都是客客气气,虽然受上级指派来了,但要是这个假洋鬼子要敢对他们乱发脾气,他们也敢甩手就走!
“听说你们想要对原有的国产机床进行改造,上级派我们来帮你们。机床方面我们比较熟,就是不知道你打算怎么个改造法?”刚落座,何师傅就不客气地开口问道。
“你们不是调到我们研究所的?”郭逸铭听他“你们”“我们”的,很是惊讶,转头向舒雨菲看去,眼神也变得有些严厉。
不是自己的人,调派起来就会束手束脚,这舒雨菲搞什么名堂呢。
“上面是说调我们过来,不过也要征求我们的意见。说实话,我对外国公司没什么好感,要不是考虑到这也是为国出力,我来都不想来。”姜师傅说话时面无表情。
郭逸铭一脸惊愕。
八级技工,果然牛啊,连上级部门的调令都可以置之不理。
既然这样,他倒要考考他们,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有牛的本钱。要是有真本事,那该他们牛,要是滥竽充数,可还是夹紧尾巴做人好。
郭逸铭起身回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金属加工件。这是一个陀螺,车工水平很高,表面车得溜光,用手指摸不到一丝不平——最起码他摸不出来。
他回到四位老师傅面前,笑着把陀螺递给最近的钱师傅:“几位,这是我请人加工的一只陀螺。当初加工时,我特意要求,在某一圈上少车一丝。几位师傅帮我看看,这少车的一丝,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考我们!”
钱师傅瞪着铜铃一样的眼睛,横了他一眼,将陀螺放到眼前,对着阳光看了一圈,不屑地撇撇嘴,随手扔给旁边的何师傅:“这是谁车的?”
“呵呵,这可不能说,反正是高手。”郭逸铭不信他只随随便便看了一眼,就能找到少车的那一丝,得意洋洋地说道。
“高手,当然是高手,这要是我徒弟,我把他手都要打肿,要多高有多高!这都车的什么玩意儿!还敢夸口说只少车了一丝!”他从已经传递到史师傅手中的陀螺抢过来,在表面略微一瞥,从兜里掏出一支圆珠笔,飞快地在陀螺表面作出印记,“你说少车的一丝,不就是这里吗?这哪里是一丝,两丝都不止!还有,在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虽然他尽了全力,但手艺明显不到家,并不是一次完成,是停刀后再次连刀,连接处都留下了瑕疵。这要在我们厂,就是标标准准的废品!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都加工不好,做我徒弟的徒弟都不会要他!”
何师傅等人大笑起来。
郭逸铭面红耳赤。
这个陀螺,是他练了几次手后,在材料所一名车工的指导下完成的。当时车下来一气呵成,觉得自己说不定也具有八级技工的潜力。
可在几位真正的八级技工面前,他才发觉,所谓的潜力不过是他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没错,钱师傅标注的位置正是他预留那一丝的位置,人家说了,他倒是想只留一丝,可手艺太臭,弄巧成拙了!他费心费力做的测试,在几位八级技工面前只是小把戏而已,连多看一眼的价值都没有。
人家不是牛,而是有牛的本钱!
既然人家确实有牛的资格,那他放低姿态也是理所应当:“何师傅、钱师傅、姜师傅、史师傅,我们所里想对国产机床设备做一些改进。但这方面我们经验不多,几位都是长年从事一线生产的老师傅,长期实践,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想询问一下,就你们实际工作经验,有哪些因素对机床加工精度会造成严重影响?”
他手持记事本,做出记录的准备,很客气地问道。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但随着加工设备的进步,不同时代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会有所变化。设备改造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时代不同,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方法也迥异。他需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对机加工精度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设计方案。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影响的因素太多了,车床的震动、皮带的松紧、电机转速、刀具的质量、经常换刀造成定位不准、爬行……,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何师傅摇摇头,对他这个问题不以为然。
“不急不急,我们有时间。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先把这些问题归纳一下,分成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然后再一项一项寻找解决方法。”郭逸铭在进行科研的时候,耐心很好,慢条斯理笑眯眯地拿起笔,在记事本上写着。
“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姜师傅有些不太理解。
“哦,我是说,问题是出在设备性能本身,还是由于人为的操作造成。比如刚才何师傅说的车床的震动、皮带的松紧,这就可以归为设备的方面。而经常换刀造成的定位不准、爬行就可以归为人为的方面……”郭逸明解释道。
“不对吧,爬行应该属于设备的问题吧!”何师傅插话道,他虽然用的是疑问句,但语气却是肯定句式,“爬行不是导轨间隙形成的阻滞,造成推动时产生一顿一顿的阻力吗?这应该是物的方面,怎么能归入人的方面!”
姜师傅点头。
钱师傅却不以为然:“老何,这话我不同意。的确,产生爬行是设备本身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操作手法调整来解决的。我的那台床子还是五十年代的,可从来就没有爬行的现象,我的几个徒弟也都很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是说我连你徒弟都不如?”何师傅火了,一拍大腿,瞪着大眼冲钱师傅就吼上了。
“两位,两位,别吵,别吵!”郭逸铭赶紧来劝架,和稀泥道,“这个问题的产生,既然是设备结构上的物理现象,但又可以用操作技巧来弥补,我看不如归入综合类怎么样?”
好容易将两位劝下去,众人一项一项,开始回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现象,将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总结出来。几位老师傅都是各自厂里的顶梁柱,各自在工作中也总结了不少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都是极有主见的人,通常能难服人。其间对一些问题,几位老师傅又出现了几次争吵。不过大家是正常讨论,都是对事不对人,倒也没太过火。
舒雨菲也拿了一个本子在旁记录,郭逸铭看了一眼,发现她用的是一种特殊速记手法,别人看不懂她写的什么,但通过她复述,发现记录的内容非常详尽,几乎是完整复原了讨论的所有细节,比他的记录还要完整。
这大概也是外事人员的基本功吧。
郭逸铭索性也不做记录了,等到讨论过后,由舒雨菲协助,整理出一份翔实的记录报告,再分门别类进行归类梳理。
这样的讨论进行了不止一次,大家的磨合也渐趋顺畅。几位老师傅发现郭逸铭经常能根据他们阐述的问题,给出另外一种新奇的解决思路,也感到很有意思,渐渐对他也有所认可。只可惜在研究所,他们很少能够摸到车床,有些遗憾。
经过十多次总结讨论,郭逸铭结合现实,终于拿出一份改进方案,在会议上交与众人讨论。这次的讨论会,董老、钟老、高国皓也与会列席。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我们对影响机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了详尽的总结,归为三大类,十八个方面,两百一十九个具体细节。
虽然问题看起来很多,但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只有两个方面:材料、传动系统。
像主轴、床身、刀具,主轴转动产生的颤震、床身的震动、刀具的质量,除非使用更高级的材料,无法对其进行技术升级。
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这些不涉及材料的问题,却可以通过改进传动方式、控制方式的方法来予以改进。即便不能完全断绝由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却能大幅度减轻影响的程度,使得设备加工精度获得重大提升……”
这些内容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都不需要照本宣科,脱稿就可以口述。他说的话很平实,坐在下面的几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老师傅也能完全听懂,董老他们长期从事材料制备,和他以前的工作一样,对设备本身也非常熟悉。
大家都听得很专注,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的改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材料,由于精密制造的特殊性,需要对材料进行特殊处理,以释放材料内应力。
现在机床制造业普遍的做法,是将床身放在露天空地上,经过两年左右的风吹雨淋,通过自然温差变化,使之释放内应力。这就像古代造船,先将木料陈放两年,使之内部干燥变形完毕再用于制造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耗时太长,遇到特殊需求时,无法马上拿出合用的床身部件。
目前国际上在探索专门的预处理方式,如埋入地下半年、浸在海水中、采用震动波加速内应力施放等。但对比下来,这些处置方案还是不如静置两年效果好……”
“这就是说,我们就只能用现有的机床进行改进?”高国皓插话道。
“不,床身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极大,既然要有效提升精密加工水平,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突破!”郭逸铭用不容置否的语气,坚定道。
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小郭,你这不是矛盾了吗?”相处这些时日,几位老师傅和他也很熟悉了,“你又说内应力释放要很长时间,又说要对床身材料进行升级,那我们难道还要等两年,再来做这个技术改造?”
“当然不要两年,我们马上就可以做!”郭逸铭笑呵呵道。
何师傅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探探他额头,又摸摸自己脑门,纳闷道:“小郭,你没发烧吧,怎么说话颠三倒四!”
郭逸铭哭笑不得。
为了不让别人以为他在发神经,他只好解开这个谜底:“用钢材做床身,确实需要这么长时间来释放内应力。但如果不用钢材,而是其他材料呢?”
“其他材料!”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但随即便陷入沉思。其他材料,除了钢材,还有什么材料比较适合作为机床床身。几位老师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层次却有些欠缺,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也就算了。董老他们却是绞尽脑汁,想从记忆中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
“小郭,你就别打哑谜了,到底是什么材料,比钢材还好?”何师傅等得不耐烦,大大咧咧问道。
“这个材料吗……”郭逸铭还想让大家再多想想,但看到何师傅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连忙开口揭穿谜底,“我选择的材料,花岗石!”
“花岗石!”
董老等人猛然抬起了头,一齐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