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谁主宰夜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帝国雄心最新章节!
通讯频道里传来战斗指令时,赫尔姆特.兰特中尉正驾驶着一架Bf-110 D2型夜间战斗机飞翔在德国东北部的2000米空域,与之一同执行战斗警戒任务的是隶属于德国空军第一战斗机联队第六中队的另外7架夜间战斗机,四架Bf-110 D2和三架Ju-88 E。
用轰炸机来充当夜间战斗机其实并不是德国人最先想出来的主意,在不列颠空战期间,由于战斗机严重缺乏,英军将一部分速度较快的单发轰炸机改造成了战斗机,用于在夜间抵御德军空袭,此后一些“飞行锅柄”也进行了相应改造,尽管最终没能扭转战局,但还是给了德国同行们一些启示。1940年8月,德军正式组建了第一个夜间战斗单位,即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两个月后,从英国北部起飞的英军轰炸机发动了几次夜间空袭,对位于德国西北部的海军基地和工业城市进行了战略性的轰炸,但收效甚微。于是在当年的年底,德军又利用从前线汰换下来的Bf-110组建了第二夜间战斗机联队,随后一些经过改造的双发快速轰炸机也作为特殊的夜战单位加入进来。
虽然地面作战指挥部根据雷达基站的预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目标方位,但在机载雷达尚未真正实用化之前,夜间飞行想要找到目标,德军飞行员们最初只能依靠机载的FuG 16通讯电台进行地面三角定位导航——机群中的导航基准机用机载电台向地面发出一个15秒长的无线电信号,地面无线电基站以此为准对己方拦截机群进行定位,然后迅速推算出机群下一步飞行方向并以无线电通知飞行员,地面无线电导航站的导航半径为1000米高度时100公里,6000米高度时250公里,足以应付初期的夜间防空作战需求,但这种导航方式易暴露己方机群位置,在战术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性。
随着德军逐步将雷达基站部署到德国本土的各个方向,德国空军技术部门又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由地面雷达基站的指挥员通过无线电台不断告知己方机群其位置和高度,进而引导他们步步向目标靠拢,这样的夜间导航方式在理论上能够获得1000公里的有效半径,但由于天气等原因,实际上也只能达到250公里左右!
作为这个飞行中队的长机,兰特中尉的座机就安装有一部FuG 25a型雷达信号识别器,它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敌我识别器”,能够较为精确地告知地面雷达基站自己所处位置——并且尽可能缩小天气原因造成的影响。由于容纳了新的设备,两人座舱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一名专职的无电线操作员被塞进了飞行员和机枪手之间的位置,而此时后座机枪手应该被称为“机炮手”,因为原本一挺火力薄弱的7.92毫米机枪被换成了双联装的20毫米机炮,作为增强火力的代价,飞行员座舱的装甲板减少了一半,飞行速度从590公里每小时下降到了550公里每小时,但如果挂载副油箱,单线航程依然能够保持在1500公里左右!
根据地面雷达基站的无线电通讯指引,兰特摆动操纵杆,使得这架双发战斗机旋即迎着寒冷的北风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带着紧随其后的7架飞机朝着正东偏北方向飞去,速度仪表盘显示的飞行时速是 公里。
兰特中尉将通讯调整到中队联络频道:“各机注意,目标处于大约3000米的飞行高度,我们从下方逼近——攻击之前地面指挥站会协调地面炮火,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小心!祝大家好运!”
尽管这里没有一名飞行员是初上战场的菜鸟,但是自从夜间战斗机部队组建以来,参加过真正战斗的人并不多。就连兰特自己在转到这个联队后也未曾击落过一架敌机,以至于个人战绩一直停留在7这个数字上。半年的严格训练和不断的演习是枯燥而乏味的,兰特曾申请调回到昼间战斗机部队,尤其是德军入侵希腊之后,看着过去的战友们不断刷新战绩,兰特心里很是焦急,但在上级指挥官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按照地面雷达基站的指引飞行了大约5分钟,黑漆漆的视线中已经能够看到一条蜿蜒的带状光墙,从地面一直延伸向高空,远远看去蔚为壮观。兰特知道,那些是部署在德国东部边境的探照灯,它们与航向侦听器并联使用,属于原始的传统警戒手段——在雷达技术尚不足以非常精确地指引地面高炮攻击目标,这些侦听器和探照灯就与主要舰艇上的光学瞄准器一样,发挥着相当实际的作用。
恍然间,一些懵懂的黑影正穿过这堵光墙,黑暗的地面上顿时出现了无数的“火柴头”,它们看上去像是决赛之夜球场看台上的闪光灯,但颜色更偏向于火焰的橘黄。片刻之后,一团团刺眼的火球在高空中绽放,突然迸发又迅速收拢、消失,组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昙花”。
“它们就在我们前方8000米!”通讯员最后一次报出了地面雷达基站提供的导航信息,在探照灯和地面炮火的映衬下,兰特已经能够依稀辨认出它们的队列。庞大的机群就像是一条黑色的河流逆向流淌在夜幕之下,它们全然不顾来自地面的拦截炮火,既不逃避、也不反击,径直越过移动的光墙朝着西面飞去。
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被击落的目标越来越多,每分钟都能够看到一架或者两架冒火的飞机坠向地面,只不过这种速率和敌方机群中的数量相差甚远,看来,德军高炮部队的官兵们大都还缺乏对空实战的历练——**和打坦克又是两码事了!
眼看着和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地面炮火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兰特连忙打开中队频道:“跟着我向北飞!避开高炮火力区!”
一架架深灰色涂装的战机迅速做出空中机动,与此同时,在附近空域中还有另外一些拥有相同机身徽标的飞行器正准备加入这场空前的夜间空中阻击战!
极力抵抗着晃动的探照灯光束和炮火带来的视觉影响,兰特中尉和他的副手们异常认真地观察着四周围的情况,耳边充斥着高射炮弹的爆炸声,竟难以辨认出敌人轰炸机群的轰鸣声。忽然间,偌大的黑影一压顶之势袭来,兰特心中一惊,双手紧握着操纵杆,仰起头,在没有月光和星光的夜空中找到了敌军轰炸机的踪影——竟然就在他们的正上方!
再过一两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少之又少,但这就是1941年4月2日凌晨,一场双方都还不太熟悉的夜间空战。兰特中尉急迫地下达了自由射击的命令,双联装20毫米口径机关炮快速射击的嘎嘎声立即充斥在封闭的机舱内,黑暗中,一条条火鞭由下往上扫动,经过改装的Ju-88更展现出了轰炸机在空中射击时的稳定性。这支小小的德国夜间战斗机编队飞过之处不断有身躯庞大但显得笨拙不堪的苏军轰炸机中弹、起火、坠落,其效率之高令数量和威力高出N个档次的地面高炮部队汗颜不已!
等到兰特和他的空中编队沿着苏军轰炸机群的边缘飞过,各机正常配置的机炮弹药也已耗光,作为一名合格的空中指挥官,他立即通过无线电下达了两个中队命令:Ju-88内部调配弹药后继续从下方攻击,Bf-110攀升略高于敌人机群的高度,从外侧进行小角度俯冲并且实施正面扫射。对于这些训练和演习中经常使用的战术,飞行员们虽然处于极度紧张与兴奋情绪的交叉状态,最终还是很好地完成了。
耗尽全部弹药之后,兰特如释重负地带着他的编队踏上了返航之路,而在地面雷达基站引导下陆续赶来的德军夜间战斗机正继续猛攻大编队飞行的苏军轰炸机,对于那些试图靠近柏林防空圈的目标,德军飞行员们不惜以正面冲击的战术进行拦截。
从德波边境到纵深的轰炸目标只需要飞行20分钟,可这短短的时间却成了苏俄空军的梦魇。天亮之后,德军认真清点残骸,发现坠毁以及因伤迫降的苏军轰炸机竟然达到了127架之多,成功跳伞逃生的四百多名苏俄飞行员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德军战俘。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一部分苏军轰炸机最终还是将炸弹扔向了柏林东郊,而且还有两架在被柏林防御圈地面火力击落后坠毁在了柏林城区,而这对于元首有关柏林不会受到空袭的宣言是个不小的打击。以至于这位性格暴躁的**者将空军所取得的出色战绩抛到了一旁,撤去了恩斯特.贝克柏林地区防空事务负责人的职务,将其贬至高射炮部队任师长;罗根和凯尔都被叫去挨了一顿臭骂,颜面和自尊上的损失还是其次的,元首勒令他们在一个星期内将苏俄空军逐出波兰,以确保柏林不会再次受到空袭的威胁,这,从军事角度考虑可不是一招好棋!
通讯频道里传来战斗指令时,赫尔姆特.兰特中尉正驾驶着一架Bf-110 D2型夜间战斗机飞翔在德国东北部的2000米空域,与之一同执行战斗警戒任务的是隶属于德国空军第一战斗机联队第六中队的另外7架夜间战斗机,四架Bf-110 D2和三架Ju-88 E。
用轰炸机来充当夜间战斗机其实并不是德国人最先想出来的主意,在不列颠空战期间,由于战斗机严重缺乏,英军将一部分速度较快的单发轰炸机改造成了战斗机,用于在夜间抵御德军空袭,此后一些“飞行锅柄”也进行了相应改造,尽管最终没能扭转战局,但还是给了德国同行们一些启示。1940年8月,德军正式组建了第一个夜间战斗单位,即第一夜间战斗机联队。两个月后,从英国北部起飞的英军轰炸机发动了几次夜间空袭,对位于德国西北部的海军基地和工业城市进行了战略性的轰炸,但收效甚微。于是在当年的年底,德军又利用从前线汰换下来的Bf-110组建了第二夜间战斗机联队,随后一些经过改造的双发快速轰炸机也作为特殊的夜战单位加入进来。
虽然地面作战指挥部根据雷达基站的预警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目标方位,但在机载雷达尚未真正实用化之前,夜间飞行想要找到目标,德军飞行员们最初只能依靠机载的FuG 16通讯电台进行地面三角定位导航——机群中的导航基准机用机载电台向地面发出一个15秒长的无线电信号,地面无线电基站以此为准对己方拦截机群进行定位,然后迅速推算出机群下一步飞行方向并以无线电通知飞行员,地面无线电导航站的导航半径为1000米高度时100公里,6000米高度时250公里,足以应付初期的夜间防空作战需求,但这种导航方式易暴露己方机群位置,在战术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性。
随着德军逐步将雷达基站部署到德国本土的各个方向,德国空军技术部门又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由地面雷达基站的指挥员通过无线电台不断告知己方机群其位置和高度,进而引导他们步步向目标靠拢,这样的夜间导航方式在理论上能够获得1000公里的有效半径,但由于天气等原因,实际上也只能达到250公里左右!
作为这个飞行中队的长机,兰特中尉的座机就安装有一部FuG 25a型雷达信号识别器,它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敌我识别器”,能够较为精确地告知地面雷达基站自己所处位置——并且尽可能缩小天气原因造成的影响。由于容纳了新的设备,两人座舱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一名专职的无电线操作员被塞进了飞行员和机枪手之间的位置,而此时后座机枪手应该被称为“机炮手”,因为原本一挺火力薄弱的7.92毫米机枪被换成了双联装的20毫米机炮,作为增强火力的代价,飞行员座舱的装甲板减少了一半,飞行速度从590公里每小时下降到了550公里每小时,但如果挂载副油箱,单线航程依然能够保持在1500公里左右!
根据地面雷达基站的无线电通讯指引,兰特摆动操纵杆,使得这架双发战斗机旋即迎着寒冷的北风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带着紧随其后的7架飞机朝着正东偏北方向飞去,速度仪表盘显示的飞行时速是 公里。
兰特中尉将通讯调整到中队联络频道:“各机注意,目标处于大约3000米的飞行高度,我们从下方逼近——攻击之前地面指挥站会协调地面炮火,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小心!祝大家好运!”
尽管这里没有一名飞行员是初上战场的菜鸟,但是自从夜间战斗机部队组建以来,参加过真正战斗的人并不多。就连兰特自己在转到这个联队后也未曾击落过一架敌机,以至于个人战绩一直停留在7这个数字上。半年的严格训练和不断的演习是枯燥而乏味的,兰特曾申请调回到昼间战斗机部队,尤其是德军入侵希腊之后,看着过去的战友们不断刷新战绩,兰特心里很是焦急,但在上级指挥官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按照地面雷达基站的指引飞行了大约5分钟,黑漆漆的视线中已经能够看到一条蜿蜒的带状光墙,从地面一直延伸向高空,远远看去蔚为壮观。兰特知道,那些是部署在德国东部边境的探照灯,它们与航向侦听器并联使用,属于原始的传统警戒手段——在雷达技术尚不足以非常精确地指引地面高炮攻击目标,这些侦听器和探照灯就与主要舰艇上的光学瞄准器一样,发挥着相当实际的作用。
恍然间,一些懵懂的黑影正穿过这堵光墙,黑暗的地面上顿时出现了无数的“火柴头”,它们看上去像是决赛之夜球场看台上的闪光灯,但颜色更偏向于火焰的橘黄。片刻之后,一团团刺眼的火球在高空中绽放,突然迸发又迅速收拢、消失,组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昙花”。
“它们就在我们前方8000米!”通讯员最后一次报出了地面雷达基站提供的导航信息,在探照灯和地面炮火的映衬下,兰特已经能够依稀辨认出它们的队列。庞大的机群就像是一条黑色的河流逆向流淌在夜幕之下,它们全然不顾来自地面的拦截炮火,既不逃避、也不反击,径直越过移动的光墙朝着西面飞去。
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被击落的目标越来越多,每分钟都能够看到一架或者两架冒火的飞机坠向地面,只不过这种速率和敌方机群中的数量相差甚远,看来,德军高炮部队的官兵们大都还缺乏对空实战的历练——**和打坦克又是两码事了!
眼看着和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地面炮火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兰特连忙打开中队频道:“跟着我向北飞!避开高炮火力区!”
一架架深灰色涂装的战机迅速做出空中机动,与此同时,在附近空域中还有另外一些拥有相同机身徽标的飞行器正准备加入这场空前的夜间空中阻击战!
极力抵抗着晃动的探照灯光束和炮火带来的视觉影响,兰特中尉和他的副手们异常认真地观察着四周围的情况,耳边充斥着高射炮弹的爆炸声,竟难以辨认出敌人轰炸机群的轰鸣声。忽然间,偌大的黑影一压顶之势袭来,兰特心中一惊,双手紧握着操纵杆,仰起头,在没有月光和星光的夜空中找到了敌军轰炸机的踪影——竟然就在他们的正上方!
再过一两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少之又少,但这就是1941年4月2日凌晨,一场双方都还不太熟悉的夜间空战。兰特中尉急迫地下达了自由射击的命令,双联装20毫米口径机关炮快速射击的嘎嘎声立即充斥在封闭的机舱内,黑暗中,一条条火鞭由下往上扫动,经过改装的Ju-88更展现出了轰炸机在空中射击时的稳定性。这支小小的德国夜间战斗机编队飞过之处不断有身躯庞大但显得笨拙不堪的苏军轰炸机中弹、起火、坠落,其效率之高令数量和威力高出N个档次的地面高炮部队汗颜不已!
等到兰特和他的空中编队沿着苏军轰炸机群的边缘飞过,各机正常配置的机炮弹药也已耗光,作为一名合格的空中指挥官,他立即通过无线电下达了两个中队命令:Ju-88内部调配弹药后继续从下方攻击,Bf-110攀升略高于敌人机群的高度,从外侧进行小角度俯冲并且实施正面扫射。对于这些训练和演习中经常使用的战术,飞行员们虽然处于极度紧张与兴奋情绪的交叉状态,最终还是很好地完成了。
耗尽全部弹药之后,兰特如释重负地带着他的编队踏上了返航之路,而在地面雷达基站引导下陆续赶来的德军夜间战斗机正继续猛攻大编队飞行的苏军轰炸机,对于那些试图靠近柏林防空圈的目标,德军飞行员们不惜以正面冲击的战术进行拦截。
从德波边境到纵深的轰炸目标只需要飞行20分钟,可这短短的时间却成了苏俄空军的梦魇。天亮之后,德军认真清点残骸,发现坠毁以及因伤迫降的苏军轰炸机竟然达到了127架之多,成功跳伞逃生的四百多名苏俄飞行员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德军战俘。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一部分苏军轰炸机最终还是将炸弹扔向了柏林东郊,而且还有两架在被柏林防御圈地面火力击落后坠毁在了柏林城区,而这对于元首有关柏林不会受到空袭的宣言是个不小的打击。以至于这位性格暴躁的**者将空军所取得的出色战绩抛到了一旁,撤去了恩斯特.贝克柏林地区防空事务负责人的职务,将其贬至高射炮部队任师长;罗根和凯尔都被叫去挨了一顿臭骂,颜面和自尊上的损失还是其次的,元首勒令他们在一个星期内将苏俄空军逐出波兰,以确保柏林不会再次受到空袭的威胁,这,从军事角度考虑可不是一招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