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节 萧规曹随(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两汉往事最新章节!
事实上,刘盈搞的那次聚餐,被打击的不止刘肥一个,还有一人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这个人就是曹参。
曹参已多年没有和吕雉打过交道,对老寡妇的所作所为只是耳闻,没能亲身体会,因此对吕雉所识颇浅。刚回京两个月,就让他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回,让他对这个老寡妇有了新的认识。
况且在那次聚会上,他还站了出来替刘肥说了句话,虽然那句话本身并不出格,但自己的站位很明显有些问题。这不能不使老曹同志有些担心。
好在是刘肥第二天就拍了一个极为无耻的马屁,躲过了那次危险,最终也让曹参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到吕雉身上更为贴切。老寡妇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如果得罪了她,死都不知道因为个啥。曹参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无为而治”,更多的却是如何避免吕雉的猜忌,降低自己的危险系数。
既干事又不引起猜忌,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萧何当年老老实实、小心翼翼,只因希望干点实在事,就差点被砍掉脑袋,最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了几年日子。应该说萧何还是幸运的,他碰到的是刘邦,如果是吕雉,说不定早就歇了菜。
可曹参就没那么幸运了,明面上他伺候的是刘盈,可真正要应对的却是吕雉。对付这个女人,认真干活不见得是件好事,说不定会让自己死的更惨。但不干活也说不过去,一则于心不甘;二则吕雉和刘盈都不会答应,因为这对母子似乎都没有那个叫胡亥的人扯淡。
这个难题,让曹参勾着脑袋想了好多天。
这是一个聪明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应对所面临的困难。
曹参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施政、用人和处世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施政。
在这一方面,曹参的办法很简单,完全按照萧何的规矩来。
曹参当上相国后,在这个方面基本上没搞过一次创新,全部按老规矩办事,连法律法规都没改过一条。
一件事情出来后,根本不需要动脑子,直接查档案就行。什么“创新”了,什么“突破”了,这些词汇在曹参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在曹参的手下,无需具备多么高深的才华,只要有手有脚,还会查字典就行。
我们经常所说的“萧规曹随”指的就是这一方面。
事实证明,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萧何一辈子干的都是实在事,从早至晚不是定制度,就是修条例,或者是兢兢业业地搞政令。经过多年努力,捣鼓了一系列东西,比较完备,况且这些东西还对老百姓很有用。
按老萧同志的规矩办事,大方向肯定是不会出错的。况且萧何搞的这些东西,并没实施多长时间,能不能取得效果还没得到验证。在这个时候,再去搞创新,似乎也没那个必要。再说,曹参的智商也不见得能比萧何高出多少。
更为关键的是,曹参的这种搞法,成功地让萧何同志做了挡箭牌。无论把事情干的多么出色,多么惹人眼球,老百姓记住的也不过是萧何。纵然吕雉猜忌,也只能在萧何身上做文章,和他曹参没多大关系。幸运的是萧何早已归西。
既能干活又不当出头鸟,不得不说,曹参是个老油条。
第二个方面是用人。
在这一方面,曹参闹出的动静还是比较大的。曹参当上相国后,对属官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他选拔人才的方式很有特色。
首先看长相。如果你长的精精明明,两个眼珠子乱动,那对不起,请滚蛋;如果长的迷迷瞪瞪,还有点傻不拉几,那恭喜你,入围了。
其次听说话。如果你巧舌如簧,云山雾地侃人晕头转向,两个字——滚蛋;如果言语钝拙,折腾半天憋不出一个屁,还是两个字——入围。
最后审性格。如果你逢迎拍马,或者沽名钓誉、追求声名,那对不起,请滚蛋;如果生性耿直,最好义无反顾、不计得失,那恭喜你,入围了。
介绍到此,可能有人会很疑惑,曹参的这种搞法,日常工作还干不干了?答案是肯定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曹参是知人善任的高手。
也许我这样说,会有人不同意。而事实上,曹参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些人。原因很简单——适合。
实际上,曹参的这种选人办法,是在为自己的“无为而治”做铺垫,也是大汉王朝随后几十年治国理念的开局。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一天到晚看看报纸喝喝茶,讲讲笑话就回家,日常政务还是要处理的,并且还要及时处理。
既然要干活,何来“无为而治”?
事实上,关键点在于那三个字——“不折腾”,也就是不随便去搞政绩工程。
如果找一群既聪明又很有主见的人来干活,你费的力气会更大。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要不挖空心思捣鼓出一些动静的话,才是怪事。你给这些人讲“无为”,无疑是对牛弹琴。
而恰恰那些老实疙瘩们,却很符合要求。没有多少想法,也没有多少主见,你说咋干就咋干,一旦交代完毕,就能够一根筋捅到底,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些人,完全符合曹参的要求。
简单点说,曹参需要的是做事的人,而不是想事的人。并不是说他的办法好,而主要是合适。如果今天用老曹同志的这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话,相信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应该解体了。
最终,曹参按上边的那三项选人标准,把自己的属官们弄成了清一色的老实人。就这么一群人,连话都说的不利索,更别说让他们互相掣肘、对骂掐架,更不用担心他们胡乱折腾了。
曹参的这种搞法,也算是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地方。的确很有一手,不得不佩服这位仁兄。;
事实上,刘盈搞的那次聚餐,被打击的不止刘肥一个,还有一人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这个人就是曹参。
曹参已多年没有和吕雉打过交道,对老寡妇的所作所为只是耳闻,没能亲身体会,因此对吕雉所识颇浅。刚回京两个月,就让他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回,让他对这个老寡妇有了新的认识。
况且在那次聚会上,他还站了出来替刘肥说了句话,虽然那句话本身并不出格,但自己的站位很明显有些问题。这不能不使老曹同志有些担心。
好在是刘肥第二天就拍了一个极为无耻的马屁,躲过了那次危险,最终也让曹参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到吕雉身上更为贴切。老寡妇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如果得罪了她,死都不知道因为个啥。曹参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无为而治”,更多的却是如何避免吕雉的猜忌,降低自己的危险系数。
既干事又不引起猜忌,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萧何当年老老实实、小心翼翼,只因希望干点实在事,就差点被砍掉脑袋,最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了几年日子。应该说萧何还是幸运的,他碰到的是刘邦,如果是吕雉,说不定早就歇了菜。
可曹参就没那么幸运了,明面上他伺候的是刘盈,可真正要应对的却是吕雉。对付这个女人,认真干活不见得是件好事,说不定会让自己死的更惨。但不干活也说不过去,一则于心不甘;二则吕雉和刘盈都不会答应,因为这对母子似乎都没有那个叫胡亥的人扯淡。
这个难题,让曹参勾着脑袋想了好多天。
这是一个聪明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应对所面临的困难。
曹参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施政、用人和处世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施政。
在这一方面,曹参的办法很简单,完全按照萧何的规矩来。
曹参当上相国后,在这个方面基本上没搞过一次创新,全部按老规矩办事,连法律法规都没改过一条。
一件事情出来后,根本不需要动脑子,直接查档案就行。什么“创新”了,什么“突破”了,这些词汇在曹参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在曹参的手下,无需具备多么高深的才华,只要有手有脚,还会查字典就行。
我们经常所说的“萧规曹随”指的就是这一方面。
事实证明,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萧何一辈子干的都是实在事,从早至晚不是定制度,就是修条例,或者是兢兢业业地搞政令。经过多年努力,捣鼓了一系列东西,比较完备,况且这些东西还对老百姓很有用。
按老萧同志的规矩办事,大方向肯定是不会出错的。况且萧何搞的这些东西,并没实施多长时间,能不能取得效果还没得到验证。在这个时候,再去搞创新,似乎也没那个必要。再说,曹参的智商也不见得能比萧何高出多少。
更为关键的是,曹参的这种搞法,成功地让萧何同志做了挡箭牌。无论把事情干的多么出色,多么惹人眼球,老百姓记住的也不过是萧何。纵然吕雉猜忌,也只能在萧何身上做文章,和他曹参没多大关系。幸运的是萧何早已归西。
既能干活又不当出头鸟,不得不说,曹参是个老油条。
第二个方面是用人。
在这一方面,曹参闹出的动静还是比较大的。曹参当上相国后,对属官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他选拔人才的方式很有特色。
首先看长相。如果你长的精精明明,两个眼珠子乱动,那对不起,请滚蛋;如果长的迷迷瞪瞪,还有点傻不拉几,那恭喜你,入围了。
其次听说话。如果你巧舌如簧,云山雾地侃人晕头转向,两个字——滚蛋;如果言语钝拙,折腾半天憋不出一个屁,还是两个字——入围。
最后审性格。如果你逢迎拍马,或者沽名钓誉、追求声名,那对不起,请滚蛋;如果生性耿直,最好义无反顾、不计得失,那恭喜你,入围了。
介绍到此,可能有人会很疑惑,曹参的这种搞法,日常工作还干不干了?答案是肯定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曹参是知人善任的高手。
也许我这样说,会有人不同意。而事实上,曹参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些人。原因很简单——适合。
实际上,曹参的这种选人办法,是在为自己的“无为而治”做铺垫,也是大汉王朝随后几十年治国理念的开局。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一天到晚看看报纸喝喝茶,讲讲笑话就回家,日常政务还是要处理的,并且还要及时处理。
既然要干活,何来“无为而治”?
事实上,关键点在于那三个字——“不折腾”,也就是不随便去搞政绩工程。
如果找一群既聪明又很有主见的人来干活,你费的力气会更大。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要不挖空心思捣鼓出一些动静的话,才是怪事。你给这些人讲“无为”,无疑是对牛弹琴。
而恰恰那些老实疙瘩们,却很符合要求。没有多少想法,也没有多少主见,你说咋干就咋干,一旦交代完毕,就能够一根筋捅到底,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些人,完全符合曹参的要求。
简单点说,曹参需要的是做事的人,而不是想事的人。并不是说他的办法好,而主要是合适。如果今天用老曹同志的这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话,相信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应该解体了。
最终,曹参按上边的那三项选人标准,把自己的属官们弄成了清一色的老实人。就这么一群人,连话都说的不利索,更别说让他们互相掣肘、对骂掐架,更不用担心他们胡乱折腾了。
曹参的这种搞法,也算是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地方。的确很有一手,不得不佩服这位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