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武帝之天龙八部最新章节!
对于申王赵伈而言,从得知患上眼疾之后,他便清楚此生不可能问鼎皇位。能当个闲散王爷,他便知足。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倒活的清静自在,反倒备受赵煦这位兄长关怀。
在赵煦亲政之后,他更是跟其它弟弟一样,被封为位极人臣的申王。享受锦衣玉食,日子过的倒也逍遥自在。可他同样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出身皇族罢了。
如果换成其它出身,象他这样的人,只怕生活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天天有人伺候,日子过的逍遥自在。不用理会朝政,不用理会党争,管好自家事便可。
得知赵煦御驾亲征,赵伈就曾担心过风险。可他清楚,做为一个衣食都需要别人照顾的闲散王爷。他能帮赵煦做的事情,就是替赵煦祈福,希望赵煦能得胜回朝。
结果很不幸,他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面对早前还高奏凯歌,一路收复失地的战事,突然便传出赵煦战死沙场的消息,他确实愣住了,也惊呆了。
看着那些上门问计的大臣,赵佖很清楚他们的来意。直接以身有疾,有碍圣容的理由,拒绝一切投靠的大臣。开始闭门谢客,替赵煦守灵致哀。
在这段闭门谢客的时间里,他不是没听过弟弟赵佶门廷若市的事。可在他看来,无论是赵煦还是赵佶,都是他一父同胞的兄弟,谁继承皇位他都没意见。
可对这些弟弟,赵煦没死前就开始谋划着一切。现在得知兄长战死沙场,不思替其哀悼不说,却忙着为争那张椅子而明争暗斗,甚至发生雇凶杀人的事情。
听着弟弟赵佶跪在面前,哭泣道:“九哥,求你替弟弟说说情,弟弟还不想死啊!弟弟这次是昏了头,才失态做出此事,以后真的不敢了。请九哥替我求情啊!”
闻听着弟弟的哭声,还有那抱腿苦苦哀求的动作。并无全瞎的他,看着身前身后都集中的目光,也觉得赵孝锡此举,明显将烫手山芋丢给他。
将赵孝锡看成有意借他之手,杀掉赵佶的赵伈,最终心一横的道:“皇上,端王之罪,虽罪不可恕。可念在他尚且年幼的份上,还望皇上饶他一命。”
无论如何,赵伈眼瞎却心明,这种杀弟之事他万万不会做。那怕他心里也清楚,任何君王对于威胁帝位的兄弟,都不应该存在仁慈之心,斩草除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果不其然,听到赵伈的求情,其它心向赵孝锡的大臣。立刻上前道:“皇上,端王虽年幼,却也是朝廷的王爷。做出此番谋逆之事,必须明正典型以示警告啊!”
看着赵伈替赵佶求情,赵孝锡将跪下的赵伈扶起,没理会那些大臣的进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看来小六说的不错,只有小九的心里,除了国之外,还装着这个家。”
说完之后,望向那些进言的大臣道:“按祖制,新皇登基都可大赦天下以示君王仁慈之心。端王虽罪不可恕,却也不一定非杀不可。如何处置,朕自有决断,诸卿不必再言。”
听到这番话,那些大臣有些不甘之余,却也只能起身退回队伍中。唯有王师约等老将,似乎并不好奇赵孝锡会这样,并没上前劝他杀掉赵佶。
在这些手握兵权的老将看来,虽然大宋的兵权都在皇帝手上。可他们这些武将手中,谁没几个嫡系的部将呢?只要他们支持赵孝锡,谁能谋反成功呢?
得知逃过一死的赵佶,长松一口气的同时,也开始担心接下来他的下场。略显畏惧跟期待的,看了看同样盯着他的赵孝锡,觉得这位堂兄的威严更甚赵煦。
这时的赵孝锡,看着全然没了先前嚣张的赵佶,很平静的道:“也许有些话,现在说出来有碍先皇圣誉。可朕还是想说,如果先皇不会遭此横祸,回京后便是你身死之日。
身为朝廷的王爷,不思报效国家,却一门心思结朋营党。岂不知,此举乃是祸国殃民的征兆。就你这种心胸,如何能执掌好一国天下,如何能安善一国百姓?
着刑部汇同吏部,清查与端王府来往密切的朝中大臣。无论是何官位,一律清出朝廷永不录用。若身为劣迹者,同样严惩不怠。
结党营私,朕最痛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尤其在大宋面临如此危机之时,不思替君为忧,却只打着自己那点小算盘,着实可恨!”
伴随着赵孝锡的话音落下,待在宗庙外的不少朝臣,便全身瘫软的倒在地上。被护卫左右的骑军将士,直接拖着带出队伍,令在场的大臣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剪掉依附在端王府的党羽后,赵孝锡才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取消端王赵佶的一应待遇,贬回庶民禁足于端王府。平时起居饮食,由内务府负责,只准申王一人探视。
如有人未得旨意,私自进入端王府,一律以抗旨论处。其它郡王,希望以端王引以为戒,不要让朕做出相同的对待。到时,朕怕是没现在这般好说话了!”
说着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赵孝锡略带深意的看了看其它几个被封王的堂弟。这些同样年幼的堂弟,也吓的不敢直视。清楚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这样一番惩戒,令赵佶同样一脸苦涩的瘫坐在地。失去了王爷的光环,还不禁足于端王府内。这跟打入冷宫的妃嫔,有什么区别呢?
而在这时,赵孝锡又朝赵伈道:“小九,十一年幼铸此大错,往后还需你多代兄管教一番。若他能认识到错误,朕网开一面也许未尝不可。此处置,你觉得如何?”
赵伈也没料到,赵孝锡真的肯饶赵佶一命。不管是贬为庶民,还是禁足于端王府,他这个不安分的弟弟,好歹保住了性命。只要悔过认错,至少能安心活下去。
很快在此弯腰道:“多谢皇上开恩,佶弟罪有应得,让你闭门悔过,也再合适不过。臣弟会谨遵皇命,让佶弟早日迷途知返改过自新,以其有用之身报效君恩。”
面对赵伈这番套话,赵孝锡没怎么理会。重新对那番大臣道:“眼下朕初登皇位,尚未告示天下以安民心。下去后,由礼部张贴告示,传达朕继承大统之喜讯。
另外,明日早朝,朕将入主问政殿召开朝会。有关新皇继位庆祝之事,一切待先皇祭日结束再议。除此之外,六部尚书跟几位老将军留下,其它文武大臣散了。
值此特殊的时期,朕不希望听到,有损大宋稳定的风声跟举动。如果有人想挑战一下朕的威严,朕会让他们知道挑战皇权的下场。尔等退下吧!”
‘遵旨!’
伴随着没被点名的文武官员,开始陆续离开。赵孝锡让赵大领着骑军,入住到皇城禁军大营之中。并召见五城兵马司的将领,严令其保持京城民生稳定。
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任何敢在皇城作奸犯科之人,一律处于重型。另外皇城府尹,赵孝锡也同样进行了一番叮嘱。除此外,布衣阁跟武卫,同样监控天下的动向。
在赵大还有六部尚书跟一众老将的陪同下,赵孝锡再次进入皇城之中。原本应该重新布置的君王寝宫,赵孝锡也下令皇城内务府,一切照旧用不着特别安排。
这段时间,他只怕也轻松不了。新老皇帝接替,大宋又尚且国战期间,诸多事情都会牵涉他的精力。区区这种休息的事情,他还真的不怎么在意。
将六部尚书还有京中老将找来,赵孝锡让章惇,将前线的战事跟这些人,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得知收复了辽国南京府,众人都觉得异常高兴。
如果没有赵煦蒙难的事情,这将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喜事。可眼下,却因为赵煦的蒙难,让这个喜讯,变成举国同悲的伤心事。
尽管赵孝锡没有吩咐,章惇在介绍完前线的战事之后,还特意说明了一下。赵煦在大辽南京皇城,曾多立一道遗诏,确立赵孝锡继承皇位。
说出这样一件事情,也是打消这些真正核心大臣的顾虑。让他们知道,无论宗庙里面的遗诏,是否有人更换过。从始至终,赵煦都是属意赵孝锡继承皇位。
这样一来,赵孝锡继位的合法性,无疑得到了在次证明。那怕随侍赵煦身边的执笔太监,同样做了认证。这在赵孝锡看来,有些多余的举动,却令其它老臣彻底安心。
说完这些事情,赵孝锡才神情严肃道:“朕新登大宝,诸事还需劳烦诸位爱卿跟老将军帮衬。尤其眼下,前线战事依然继续,后方绝计不能有丝毫闪失。
诸卿都是国之重臣,值此国家危难之时,朕希望诸卿同朕携手共赴国难。只要打败辽国,大宋也将重现汉唐之盛世,真正成为天下诸国之主。”
面对赵孝锡的这番表态,这些老臣跟老将都觉得,这话听的舒服。尤其这些闲散在家的老将军,更觉得新皇对他们很在意,不枉他们坚决的站在这一边。
有了这位皇帝的信任,他们这些武将世勋,未来在朝堂之中也有一席之地。如大宋真的成就盛世基业,他们也必将名留青史,供后世传述他们的功绩啊!R1152
对于申王赵伈而言,从得知患上眼疾之后,他便清楚此生不可能问鼎皇位。能当个闲散王爷,他便知足。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倒活的清静自在,反倒备受赵煦这位兄长关怀。
在赵煦亲政之后,他更是跟其它弟弟一样,被封为位极人臣的申王。享受锦衣玉食,日子过的倒也逍遥自在。可他同样清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出身皇族罢了。
如果换成其它出身,象他这样的人,只怕生活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天天有人伺候,日子过的逍遥自在。不用理会朝政,不用理会党争,管好自家事便可。
得知赵煦御驾亲征,赵伈就曾担心过风险。可他清楚,做为一个衣食都需要别人照顾的闲散王爷。他能帮赵煦做的事情,就是替赵煦祈福,希望赵煦能得胜回朝。
结果很不幸,他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面对早前还高奏凯歌,一路收复失地的战事,突然便传出赵煦战死沙场的消息,他确实愣住了,也惊呆了。
看着那些上门问计的大臣,赵佖很清楚他们的来意。直接以身有疾,有碍圣容的理由,拒绝一切投靠的大臣。开始闭门谢客,替赵煦守灵致哀。
在这段闭门谢客的时间里,他不是没听过弟弟赵佶门廷若市的事。可在他看来,无论是赵煦还是赵佶,都是他一父同胞的兄弟,谁继承皇位他都没意见。
可对这些弟弟,赵煦没死前就开始谋划着一切。现在得知兄长战死沙场,不思替其哀悼不说,却忙着为争那张椅子而明争暗斗,甚至发生雇凶杀人的事情。
听着弟弟赵佶跪在面前,哭泣道:“九哥,求你替弟弟说说情,弟弟还不想死啊!弟弟这次是昏了头,才失态做出此事,以后真的不敢了。请九哥替我求情啊!”
闻听着弟弟的哭声,还有那抱腿苦苦哀求的动作。并无全瞎的他,看着身前身后都集中的目光,也觉得赵孝锡此举,明显将烫手山芋丢给他。
将赵孝锡看成有意借他之手,杀掉赵佶的赵伈,最终心一横的道:“皇上,端王之罪,虽罪不可恕。可念在他尚且年幼的份上,还望皇上饶他一命。”
无论如何,赵伈眼瞎却心明,这种杀弟之事他万万不会做。那怕他心里也清楚,任何君王对于威胁帝位的兄弟,都不应该存在仁慈之心,斩草除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果不其然,听到赵伈的求情,其它心向赵孝锡的大臣。立刻上前道:“皇上,端王虽年幼,却也是朝廷的王爷。做出此番谋逆之事,必须明正典型以示警告啊!”
看着赵伈替赵佶求情,赵孝锡将跪下的赵伈扶起,没理会那些大臣的进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看来小六说的不错,只有小九的心里,除了国之外,还装着这个家。”
说完之后,望向那些进言的大臣道:“按祖制,新皇登基都可大赦天下以示君王仁慈之心。端王虽罪不可恕,却也不一定非杀不可。如何处置,朕自有决断,诸卿不必再言。”
听到这番话,那些大臣有些不甘之余,却也只能起身退回队伍中。唯有王师约等老将,似乎并不好奇赵孝锡会这样,并没上前劝他杀掉赵佶。
在这些手握兵权的老将看来,虽然大宋的兵权都在皇帝手上。可他们这些武将手中,谁没几个嫡系的部将呢?只要他们支持赵孝锡,谁能谋反成功呢?
得知逃过一死的赵佶,长松一口气的同时,也开始担心接下来他的下场。略显畏惧跟期待的,看了看同样盯着他的赵孝锡,觉得这位堂兄的威严更甚赵煦。
这时的赵孝锡,看着全然没了先前嚣张的赵佶,很平静的道:“也许有些话,现在说出来有碍先皇圣誉。可朕还是想说,如果先皇不会遭此横祸,回京后便是你身死之日。
身为朝廷的王爷,不思报效国家,却一门心思结朋营党。岂不知,此举乃是祸国殃民的征兆。就你这种心胸,如何能执掌好一国天下,如何能安善一国百姓?
着刑部汇同吏部,清查与端王府来往密切的朝中大臣。无论是何官位,一律清出朝廷永不录用。若身为劣迹者,同样严惩不怠。
结党营私,朕最痛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尤其在大宋面临如此危机之时,不思替君为忧,却只打着自己那点小算盘,着实可恨!”
伴随着赵孝锡的话音落下,待在宗庙外的不少朝臣,便全身瘫软的倒在地上。被护卫左右的骑军将士,直接拖着带出队伍,令在场的大臣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剪掉依附在端王府的党羽后,赵孝锡才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取消端王赵佶的一应待遇,贬回庶民禁足于端王府。平时起居饮食,由内务府负责,只准申王一人探视。
如有人未得旨意,私自进入端王府,一律以抗旨论处。其它郡王,希望以端王引以为戒,不要让朕做出相同的对待。到时,朕怕是没现在这般好说话了!”
说着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赵孝锡略带深意的看了看其它几个被封王的堂弟。这些同样年幼的堂弟,也吓的不敢直视。清楚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这样一番惩戒,令赵佶同样一脸苦涩的瘫坐在地。失去了王爷的光环,还不禁足于端王府内。这跟打入冷宫的妃嫔,有什么区别呢?
而在这时,赵孝锡又朝赵伈道:“小九,十一年幼铸此大错,往后还需你多代兄管教一番。若他能认识到错误,朕网开一面也许未尝不可。此处置,你觉得如何?”
赵伈也没料到,赵孝锡真的肯饶赵佶一命。不管是贬为庶民,还是禁足于端王府,他这个不安分的弟弟,好歹保住了性命。只要悔过认错,至少能安心活下去。
很快在此弯腰道:“多谢皇上开恩,佶弟罪有应得,让你闭门悔过,也再合适不过。臣弟会谨遵皇命,让佶弟早日迷途知返改过自新,以其有用之身报效君恩。”
面对赵伈这番套话,赵孝锡没怎么理会。重新对那番大臣道:“眼下朕初登皇位,尚未告示天下以安民心。下去后,由礼部张贴告示,传达朕继承大统之喜讯。
另外,明日早朝,朕将入主问政殿召开朝会。有关新皇继位庆祝之事,一切待先皇祭日结束再议。除此之外,六部尚书跟几位老将军留下,其它文武大臣散了。
值此特殊的时期,朕不希望听到,有损大宋稳定的风声跟举动。如果有人想挑战一下朕的威严,朕会让他们知道挑战皇权的下场。尔等退下吧!”
‘遵旨!’
伴随着没被点名的文武官员,开始陆续离开。赵孝锡让赵大领着骑军,入住到皇城禁军大营之中。并召见五城兵马司的将领,严令其保持京城民生稳定。
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任何敢在皇城作奸犯科之人,一律处于重型。另外皇城府尹,赵孝锡也同样进行了一番叮嘱。除此外,布衣阁跟武卫,同样监控天下的动向。
在赵大还有六部尚书跟一众老将的陪同下,赵孝锡再次进入皇城之中。原本应该重新布置的君王寝宫,赵孝锡也下令皇城内务府,一切照旧用不着特别安排。
这段时间,他只怕也轻松不了。新老皇帝接替,大宋又尚且国战期间,诸多事情都会牵涉他的精力。区区这种休息的事情,他还真的不怎么在意。
将六部尚书还有京中老将找来,赵孝锡让章惇,将前线的战事跟这些人,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得知收复了辽国南京府,众人都觉得异常高兴。
如果没有赵煦蒙难的事情,这将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喜事。可眼下,却因为赵煦的蒙难,让这个喜讯,变成举国同悲的伤心事。
尽管赵孝锡没有吩咐,章惇在介绍完前线的战事之后,还特意说明了一下。赵煦在大辽南京皇城,曾多立一道遗诏,确立赵孝锡继承皇位。
说出这样一件事情,也是打消这些真正核心大臣的顾虑。让他们知道,无论宗庙里面的遗诏,是否有人更换过。从始至终,赵煦都是属意赵孝锡继承皇位。
这样一来,赵孝锡继位的合法性,无疑得到了在次证明。那怕随侍赵煦身边的执笔太监,同样做了认证。这在赵孝锡看来,有些多余的举动,却令其它老臣彻底安心。
说完这些事情,赵孝锡才神情严肃道:“朕新登大宝,诸事还需劳烦诸位爱卿跟老将军帮衬。尤其眼下,前线战事依然继续,后方绝计不能有丝毫闪失。
诸卿都是国之重臣,值此国家危难之时,朕希望诸卿同朕携手共赴国难。只要打败辽国,大宋也将重现汉唐之盛世,真正成为天下诸国之主。”
面对赵孝锡的这番表态,这些老臣跟老将都觉得,这话听的舒服。尤其这些闲散在家的老将军,更觉得新皇对他们很在意,不枉他们坚决的站在这一边。
有了这位皇帝的信任,他们这些武将世勋,未来在朝堂之中也有一席之地。如大宋真的成就盛世基业,他们也必将名留青史,供后世传述他们的功绩啊!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