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监军人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傲唐最新章节!
李隆基听了李亨所说还未作答,一边侍立的宦官高力士小心翼翼地上前附和了一句:“陛下,老奴觉得太子殿下说的不错,大唐的军制是不能破坏的。如今潼关的危急形情况已经消除,诸将也配备停当,应该重设监军一职。”
一听高力士真的替自己说话,李亨心里大大松了口气,投了感激的一眼,但高力士却是无视,在说完话后依然面无表情地站回到一边。
李亨也马上再次禀奏:“父皇,正是如此,监军制度是父皇一手创立起来的,绝不能因为什么人而将其破坏。如今大唐的军队中,唯有潼关镇军没有设立监军一职。潼关是长安的门户,地位无比重要,万不能有任何马虎。因此儿臣建议父皇,应该尽快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一职。”
“唔,说的有些理!监军制度是不能毁,任何一支大唐的军队中都应该设立监军,”李隆基想了一下后,还是认同了李亨和高力士的所说,也马上问道:“太子既然建议朕尽快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一职,那你有没有什么合适人选推荐呢?上次你所提那鱼朝恩朕也派人了解过,此人虽然进宫有年,但并无什么出色表现,又曾被杨国忠训斥,让他去潼关并不合适!”
听李隆基说的这么明白,李亨心里咯噔一下,生出一点不妙的感觉来,张张口却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他今日进宫建议李隆基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职,就是想推荐非常得他信任的宦官鱼朝恩担任的,准备在李隆基答应了他所请,准备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后就再次推荐鱼朝恩。
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在李隆基面前称赞鱼朝恩对大唐的忠心及其不错的能力,但他还没开口,李隆基就将鱼朝恩到潼关担任监军的可能否定了。不过李亨的脑子反应很快,立即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也就在愣了一下后马上回答道:“父皇,儿臣也知道鱼朝恩能力有缺,恐不能在非常时期任监军务,让父皇放心。臣觉得有另外一个人非常合适,这个人入宫已经三十几年,一直与世无争,能力又不错,与杨相公及杨元帅也从无过节,儿臣觉得此人去潼关任监军非常合适。”
“是什么人?”
“内侍省主管李静忠,”将自己心目中第二个人选说出后,李亨马上跟着解释:“李静忠入宫多年,曾在父皇身边随侍,父皇也曾称赞过此人不错。他有资历,年岁又大,处事非常沉稳,平时极少与人起冲突,因此臣觉得让此人去潼关非常合适。”
听了李亨如此说,李隆基不置可否,没有任何的表态,只是捻着胡须,定定地看着李亨。
李亨在禀奏完后,垂着头站着,但他的眼角余光还是感觉到了父皇李隆基的注视,很是紧张,心跳都有点加快了。不过李隆基在盯着李亨看了一会后,将眼光转向侍立在一边的高力士。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在问询他的意见,想听听他对李静忠有何看法,也马上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李静忠此人老奴有所了解,他进宫确实三十几年了,一直在大明宫默默无闻地做事,不太会与人争执。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在大明宫,如今他已经到东宫做事,侍俸太子殿下去了。”
“哦,原来是东宫侍宦,”李隆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睛又落到了李亨身上。
见此李亨不能再有任何的退缩,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了:“父皇,李静忠确实在东宫做事。也正是他在东宫做事,儿臣才对其有所了解,觉得此人性子这般沉稳,可以堪大任,只要父皇训诫几句,再让其到潼关领监军务,他一定会忠心耿耿地替父皇做事,不敢有任何懈怠的。”
解释的时候,他顺便瞅了一眼边上的高力士,希望这位老狐狸一样的老宦官能帮他说几句话。
这么多年以来,李亨一直寻求高力士的支持,他知道要是能得到这位非常得自己父皇信任的宦官支持,那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大不一样。他也知道,高力士与杨国忠一直明争暗斗。
但可惜的是,这么多年以来,高力士对他的示好一直选择了无视,让他挺失望的。
不过在监军的问题上,高力士倒是含糊答应过会帮着说话,关键时候,李亨期望高力士能继续帮他说几句。李亨猜着高力士愿意在监军问题上帮忙,可能是因为监军人选都是宦官才如此的。
在李亨的期待中,高力士终于再次开口了,“陛下,老奴认为太子殿下说的有些道理,李静忠是个挺实在的人,臣也觉得此人任监军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李隆基有点意外高力士也会这样说,但并没开口问询什么,在想了一下后,终于还是点点头,“既然太子和力士都认为李静忠是个挺合适的人选,那朕同意让他到潼关任监军。只是希望他不要过多插手潼关军务,能与杨晞好好相处,争取多打一些胜仗!朕也想见见此人。”
“陛下,老奴这就去将李静忠宣进殿来,”高力士作了一礼后,小步快跑出殿去了。
----------------
“朝廷终于还是要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了,”拿着杨国忠使人送来密信看了又看的杨晞站在窗前长叹了声。
杨国忠送来的这封密信中告诉他,朝廷要在潼关军中重设监军,让内侍省宦官李静忠担任,皇帝是在决定了后才告诉他的,他抗争无果,只得同意。
杨国忠告诉杨晞,李静忠是东宫中人,挺得太子李亨信任,差不多是太子的亲信,要杨晞在李静忠抵达后,小心应付,尽量打压,决不让李静忠有所作为,还要想办法寻其短处,让此人呆不下去。
“还好不是鱼朝恩,”杨晞将信在蜡烛上点燃后再感慨了句,“要是鱼朝恩来,可能很难对付的。”
鱼朝恩在历史上的名声杨晞是知道的,多有名的一个宦官啊,可以说是高力士后最有权势的一位宦官,要是这样的人物来担任监军,应该挺难对付的。
但杨晞这感慨却是错的,要是他知道李静忠在原来的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李辅国的话,他必定会大吃一惊。初中时候的历史教科书上都有这么一点记载,手握大权的宦官李辅国曾对当时的皇帝、历史上的唐代宗李豫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是一个历史地位比鱼朝恩还要高的宦官,连唐代宗都是他拥力的,对权力的欲望比鱼朝恩更进一步。
因其是太子李亨的亲信,在他抵达潼关后,也给杨晞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事。
C
李隆基听了李亨所说还未作答,一边侍立的宦官高力士小心翼翼地上前附和了一句:“陛下,老奴觉得太子殿下说的不错,大唐的军制是不能破坏的。如今潼关的危急形情况已经消除,诸将也配备停当,应该重设监军一职。”
一听高力士真的替自己说话,李亨心里大大松了口气,投了感激的一眼,但高力士却是无视,在说完话后依然面无表情地站回到一边。
李亨也马上再次禀奏:“父皇,正是如此,监军制度是父皇一手创立起来的,绝不能因为什么人而将其破坏。如今大唐的军队中,唯有潼关镇军没有设立监军一职。潼关是长安的门户,地位无比重要,万不能有任何马虎。因此儿臣建议父皇,应该尽快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一职。”
“唔,说的有些理!监军制度是不能毁,任何一支大唐的军队中都应该设立监军,”李隆基想了一下后,还是认同了李亨和高力士的所说,也马上问道:“太子既然建议朕尽快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一职,那你有没有什么合适人选推荐呢?上次你所提那鱼朝恩朕也派人了解过,此人虽然进宫有年,但并无什么出色表现,又曾被杨国忠训斥,让他去潼关并不合适!”
听李隆基说的这么明白,李亨心里咯噔一下,生出一点不妙的感觉来,张张口却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他今日进宫建议李隆基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职,就是想推荐非常得他信任的宦官鱼朝恩担任的,准备在李隆基答应了他所请,准备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后就再次推荐鱼朝恩。
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在李隆基面前称赞鱼朝恩对大唐的忠心及其不错的能力,但他还没开口,李隆基就将鱼朝恩到潼关担任监军的可能否定了。不过李亨的脑子反应很快,立即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也就在愣了一下后马上回答道:“父皇,儿臣也知道鱼朝恩能力有缺,恐不能在非常时期任监军务,让父皇放心。臣觉得有另外一个人非常合适,这个人入宫已经三十几年,一直与世无争,能力又不错,与杨相公及杨元帅也从无过节,儿臣觉得此人去潼关任监军非常合适。”
“是什么人?”
“内侍省主管李静忠,”将自己心目中第二个人选说出后,李亨马上跟着解释:“李静忠入宫多年,曾在父皇身边随侍,父皇也曾称赞过此人不错。他有资历,年岁又大,处事非常沉稳,平时极少与人起冲突,因此臣觉得让此人去潼关非常合适。”
听了李亨如此说,李隆基不置可否,没有任何的表态,只是捻着胡须,定定地看着李亨。
李亨在禀奏完后,垂着头站着,但他的眼角余光还是感觉到了父皇李隆基的注视,很是紧张,心跳都有点加快了。不过李隆基在盯着李亨看了一会后,将眼光转向侍立在一边的高力士。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在问询他的意见,想听听他对李静忠有何看法,也马上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李静忠此人老奴有所了解,他进宫确实三十几年了,一直在大明宫默默无闻地做事,不太会与人争执。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在大明宫,如今他已经到东宫做事,侍俸太子殿下去了。”
“哦,原来是东宫侍宦,”李隆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睛又落到了李亨身上。
见此李亨不能再有任何的退缩,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了:“父皇,李静忠确实在东宫做事。也正是他在东宫做事,儿臣才对其有所了解,觉得此人性子这般沉稳,可以堪大任,只要父皇训诫几句,再让其到潼关领监军务,他一定会忠心耿耿地替父皇做事,不敢有任何懈怠的。”
解释的时候,他顺便瞅了一眼边上的高力士,希望这位老狐狸一样的老宦官能帮他说几句话。
这么多年以来,李亨一直寻求高力士的支持,他知道要是能得到这位非常得自己父皇信任的宦官支持,那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大不一样。他也知道,高力士与杨国忠一直明争暗斗。
但可惜的是,这么多年以来,高力士对他的示好一直选择了无视,让他挺失望的。
不过在监军的问题上,高力士倒是含糊答应过会帮着说话,关键时候,李亨期望高力士能继续帮他说几句。李亨猜着高力士愿意在监军问题上帮忙,可能是因为监军人选都是宦官才如此的。
在李亨的期待中,高力士终于再次开口了,“陛下,老奴认为太子殿下说的有些道理,李静忠是个挺实在的人,臣也觉得此人任监军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李隆基有点意外高力士也会这样说,但并没开口问询什么,在想了一下后,终于还是点点头,“既然太子和力士都认为李静忠是个挺合适的人选,那朕同意让他到潼关任监军。只是希望他不要过多插手潼关军务,能与杨晞好好相处,争取多打一些胜仗!朕也想见见此人。”
“陛下,老奴这就去将李静忠宣进殿来,”高力士作了一礼后,小步快跑出殿去了。
----------------
“朝廷终于还是要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了,”拿着杨国忠使人送来密信看了又看的杨晞站在窗前长叹了声。
杨国忠送来的这封密信中告诉他,朝廷要在潼关军中重设监军,让内侍省宦官李静忠担任,皇帝是在决定了后才告诉他的,他抗争无果,只得同意。
杨国忠告诉杨晞,李静忠是东宫中人,挺得太子李亨信任,差不多是太子的亲信,要杨晞在李静忠抵达后,小心应付,尽量打压,决不让李静忠有所作为,还要想办法寻其短处,让此人呆不下去。
“还好不是鱼朝恩,”杨晞将信在蜡烛上点燃后再感慨了句,“要是鱼朝恩来,可能很难对付的。”
鱼朝恩在历史上的名声杨晞是知道的,多有名的一个宦官啊,可以说是高力士后最有权势的一位宦官,要是这样的人物来担任监军,应该挺难对付的。
但杨晞这感慨却是错的,要是他知道李静忠在原来的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李辅国的话,他必定会大吃一惊。初中时候的历史教科书上都有这么一点记载,手握大权的宦官李辅国曾对当时的皇帝、历史上的唐代宗李豫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是一个历史地位比鱼朝恩还要高的宦官,连唐代宗都是他拥力的,对权力的欲望比鱼朝恩更进一步。
因其是太子李亨的亲信,在他抵达潼关后,也给杨晞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