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章 硕麦(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这个小吏颤着声音说道:“陛下,高产,高产哪。”
赵匡胤差一点想用脚去踹他,又喝道:“高产多少?”
小麦都长成这种样子了,怎能不高产,还用你说吗。小吏继续颤着声音说道:“二百九十一皇斤。”
“怎么二百九十一斤?”李昉不解地问。小吏道:“李制浩,非是斤,是皇斤,六石十七多斤。”
赵匡胤又想踹他的脚,你弄什么皇斤,为什么不直接说出多少石,害得老子在心中还在计算呢。接着诸臣一起石化。其实书院这些年进度很大,不但在河洲这个试验地,宋九推广了许多农场,那是不要命地用钱砸技术,砸产量。整个宋朝小麦产量还是很低的,肯定不足两石,有的只有几斗,一石都不足。但农场一些高产地小麦都在两石以上,有少数地因为肥料充足,种植方法合理,加上不惜代价地改善土壤,出现过超过三石的高产数字。
但这个产量没有超过太多,只能说得到许多优良的种子,经过筛选后交给了各州府,让他们改良种子。不过影响还不是很大,毕竟种子相差得不远,到了私人手中迅速退化。宋九虽花了很多钱,就那几十个大型农场,也不可能满足天下种子的需求,想满足除非设更多的农场,多达几千个,那得花多少钱帛?
即便有那个钱帛,还是不行,交给农民种植,因为种植方法不得,或者肥料不足,一年就退化了。实际解决办法还是在书院,书院做法就是一年从大田里选单株,二年小田育苗,三年推广于大田,再从大田里选单株,周而复始,这几亩试验地里的小麦种子就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因此想要全国推广,必须有大量懂农学的官员,不仅会选种还会先进的种植方法,种子有区域性的限制,例如水稻,因为北宋初天气偏暖,包括幽州都能种水稻,京城种的是洛阳名种和尚稻,可是和尚稻不能推广到河北,更不能推广到江南,能推广,但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应后的稻种也不能称为和尚稻了。然而严格来区分,同样是洛阳,旱地与水田对种子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同样是水田,土壤成份不同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全国性的会选种,会育种,会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使全国粮食的种子进化。
只能让书院走出更多精通农学的官吏,对百姓指导,才能得以初步实现。
中间的道理,宋九讲过,大多数大臣也听说过。
但那是三石,或者三石多点,心理上能接受,这个产量不同,整整超过三石的两倍,普通宋朝麦田产量的四到五倍。
赵匡胤问道:“可是小麦的极限?”
实际他内心同样激动,以前小麦极限似乎是三石,但到大田里只有一石多点,现在变成了六石,是否到大田里能变成三石。若是如此,再加上一季高梁或者豆子,那么会变成近四石,整个北方产量会翻上一番。
宋九茫然答道:“不知道。”
这个产量算是可以了,但也不算是高,记得后世若是水肥充足,小麦普通亩产是在七百来斤,比现在产量还是高得多,甚至有的高产田能达到亩产七百多公斤。然而化肥农药与种子差得太远,不大好相比。
其他大臣也在遥想,宋九知道七百多斤,可他们不知道,一个个想到难道它还能提高?
宋九开始说正事,道:“陛下,臣有两件事禀明。”
“说吧。”
“臣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农书,望陛下赐于各州县。”宋九一挥手,学子送上来一套厚厚的书籍。这就是广设农场学子根据据前人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以及宋九灌输的一些理论,得到的农业技术书籍。一共是厚厚的五十册,两千多页,近三百万字,四千多幅插图,涉及到陕西京东西河东荆湖两广巴蜀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畜牧渔蔬瓜果的种植养殖技术。
它是第一版,后面还可能会出现第二版第三版,也要在以后增加江南与吴越福建的篇章。
从撰写到出版的费用宋九能掏得起,不过出版了,大家都忽视了,还是等于零,就象齐民要术,那么多先进技术,有几个官员知道?它出现了多少年,五百年!
宋九想得激进。
赵匡胤时还在统一天下,到赵匡义手中才能算得上真正治理天下,务农桑乃是这个时代的核心,唐朝不大注意,到了宋朝很多人注意到这本书,私人不得刊刻,只有官刊,非朝廷人不可得。实际就是唐朝时也受它影响,出现了一些农书。
而且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做太守时所写的农书,人力有限,认识有限,财力有限,篇幅过于简略,也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套书籍几乎将齐民要术的所有短板一一补上。
甚至以后大多数官员都是读经义书呆子上位的,朝廷重农桑,他们也重农桑,可不懂,于是只成了口号,有了这套书,打开书本翻一翻,什么都会种了,什么都会养了。三百多万字,虽是浅显的半文半白,也相当于后世的白话文一千多万以上的字,与大部头史书资治通鉴字数相当。涉及到多少内容?甚至都图文并茂地写了一些水利知识,包括各种治河修围筑堰方面的学问,一一记录其中。更不要说养鸡鸭鹅鱼牛马羊猪之类的学问。
赵匡胤一一翻看,又将它递传下去。
赵匡义忽然在边上问道:“契丹与大理得到它可有用否?”
“二大王,书中有许多就是北方与南方的种植养殖业,无论大理或交趾,以及西方的吐蕃,北方的契丹高丽,得之肯定有所裨益。”
赵匡义道:“皇兄,送达各州县可以,但非官员以上者,不得观之。”
“二大王,没有那么慎重吧。”
“宋九,你还不懂吗,农桑才是国家真正的根本,能让契丹得到火药技术,也不能让他们得到这本书。幸好,你今天拿了出来,否则胡乱刊印天下,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宋九郁闷地不作声,太宗皇上重视好事儿,可什么都要藏着掖着,还能推广天下吗?
赵匡胤又看着书的后面,每本书后面都刊印着书写者的名字,这是最高荣誉,无数学子参与其中,名字一一记录下来,随后还有修正者与校正者,执笔者的名单。不过没有总编者名字。总编者就是宋九,可没有象资治通鉴那样写上去,司马光上表进呈,接下来才是检阅文字司马康,同修范祖禹、刘恕、刘攽。实际还有许多书吏也参与其间,那就见鬼去吧,书很贵的,占名字等于占书页,难道不花钱吗?
宋九出现了,但只在庞大的编写者名单行列。
也就是宋九不想争这份功劳。
赵匡胤道:“二弟,宋九,你们之见朕准了,这本书名字呢?”
“请陛下取名。”
赵匡胤想了想道:“就叫它《开宝宋书》吧。”
宋九自觉,赵匡胤也自觉,有一个宋字,并没有抹杀宋九的功劳。宋九又说出第二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请求。
那就是献出契股。
刚分过红,宋九自四月底后契股涨到了一百八十万缗,但占的比例不大,整个河洲契股达到了七百多万缗,本来去年宋九契股比例可以增加的,然而因为打压河洲,提前建设一些邸店与建筑,契股反而进一步稀释。
七百多万缗契股中,衙内占的还是最多的一部分,基本就到此了,以后还有一些建设,河南与河洲还有两片空宅地,特别是河洲那处空洲地,这要等两三年后才能开发,那时宋朝会更加繁荣,人口也会更多,否则价太高,卖不出去,更不要指望赚钱了。河南也有一块,但这两者不会扩股,会以合适的价格先空手套白狼再建设。不但不会扩股,相反的其利润交给两个书院,增加书院的契股。衙内的契股以后只有减少的份,然而随着南唐收回来,国家更加繁荣,收益会增加。
其次就是平民百姓与中小商贾的契股,本来应当是他们最多的,去年衙内的扩股是他们的,一正一负之间,反不及衙内的契股多。以后会增加一点,那就是一些作坊的契股,不过增加得不会太多。并且这少量契股会以内部股份的名义发给新工人。
同时书院契股渐渐多起来,这是必须的,有了人才才有了一切,而且书院学子的研究是反哺给河洲的。
私人当中宋九这个契股是庞然大物。
然而也不算多,现在契股增加了,收益比渐渐下降,才开始几乎是一比一,现在渐渐不足二比一,宋九要承担几十万缗的各种税务,所剩下来的并不多,连研究都不够。若不是海外贸易倒贴,宋九早就破产。
除了宋九,原来的六大契股,赵匡义兄弟的,符家兄弟的,高家的,石家的,全部撤了出去。余下的只有潘氏兄弟契股最多,此时潘家兄弟持股经过数次扩充后几乎达到了近七万缗契股,每年分红在三万缗左右。
上交的就是这部分契股。
宋九将一百四十万缗契股交给朝廷,它暂时不会给朝廷带来多少钱帛,只能勉强将以前的税务交齐,余下的会剩一些,但不会太多。不过自明年四月底开始,每年会增加二十万缗契股,一直到三百万缗契股满额为止。以后河洲更加繁荣,税务会越交越多,不过分红也越来越多,基本上有一百二十万缗契股就能将所有宋九原先承担的税务补上。余下的可以收益了,是归三司或者内藏库,由朝廷扯皮去。
下剩的四十万缗契股当成研发资金。
若按宋九现在的研究费用,肯定不足的,不过费用高就高在几个炉子上,炉子一动,相关的设备一些要随之变动,但现在变动频繁的只有反射炉,其他几个炉子还会动,动的频率不大,此外宋九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开支,那就是各大农场的倒贴。这个农场也快到期了,以后也许会保留,不过没有这么多,或者有这么多,但不会这么大,作用就是修正农业知识中一些认识的不足,完善农学。因此研究费用会越来越少,但分红会随之越来越多,暂时宋九没有完全放手,不够的宋九会补贴,以后能自保或者节余了、,也就与宋九没有任何经济来往了。
这时书院才能说真正会渐渐摆脱宋九的烙印。
四十万缗契股一直到河洲五十年期限结束,以后还会有,保留一些产业交给书院派人经营,让它实现自给自足。
潘家的契股让潘氏兄弟交出来,不是给朝廷,而是用做书院研究费用,暂时这几年缺口太大,用潘氏兄弟契股分红弥补一点,以防宋家的资产补贴不足。以后研究费用渐渐能保平时,同样也交给朝廷,这样一来,朝廷所占的契股能勉强达到百分之三十。
宋九说完,赵匡胤十分不悦地喝道:“宋九,你置朕于何地!”RS
这个小吏颤着声音说道:“陛下,高产,高产哪。”
赵匡胤差一点想用脚去踹他,又喝道:“高产多少?”
小麦都长成这种样子了,怎能不高产,还用你说吗。小吏继续颤着声音说道:“二百九十一皇斤。”
“怎么二百九十一斤?”李昉不解地问。小吏道:“李制浩,非是斤,是皇斤,六石十七多斤。”
赵匡胤又想踹他的脚,你弄什么皇斤,为什么不直接说出多少石,害得老子在心中还在计算呢。接着诸臣一起石化。其实书院这些年进度很大,不但在河洲这个试验地,宋九推广了许多农场,那是不要命地用钱砸技术,砸产量。整个宋朝小麦产量还是很低的,肯定不足两石,有的只有几斗,一石都不足。但农场一些高产地小麦都在两石以上,有少数地因为肥料充足,种植方法合理,加上不惜代价地改善土壤,出现过超过三石的高产数字。
但这个产量没有超过太多,只能说得到许多优良的种子,经过筛选后交给了各州府,让他们改良种子。不过影响还不是很大,毕竟种子相差得不远,到了私人手中迅速退化。宋九虽花了很多钱,就那几十个大型农场,也不可能满足天下种子的需求,想满足除非设更多的农场,多达几千个,那得花多少钱帛?
即便有那个钱帛,还是不行,交给农民种植,因为种植方法不得,或者肥料不足,一年就退化了。实际解决办法还是在书院,书院做法就是一年从大田里选单株,二年小田育苗,三年推广于大田,再从大田里选单株,周而复始,这几亩试验地里的小麦种子就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因此想要全国推广,必须有大量懂农学的官员,不仅会选种还会先进的种植方法,种子有区域性的限制,例如水稻,因为北宋初天气偏暖,包括幽州都能种水稻,京城种的是洛阳名种和尚稻,可是和尚稻不能推广到河北,更不能推广到江南,能推广,但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应后的稻种也不能称为和尚稻了。然而严格来区分,同样是洛阳,旱地与水田对种子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同样是水田,土壤成份不同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全国性的会选种,会育种,会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使全国粮食的种子进化。
只能让书院走出更多精通农学的官吏,对百姓指导,才能得以初步实现。
中间的道理,宋九讲过,大多数大臣也听说过。
但那是三石,或者三石多点,心理上能接受,这个产量不同,整整超过三石的两倍,普通宋朝麦田产量的四到五倍。
赵匡胤问道:“可是小麦的极限?”
实际他内心同样激动,以前小麦极限似乎是三石,但到大田里只有一石多点,现在变成了六石,是否到大田里能变成三石。若是如此,再加上一季高梁或者豆子,那么会变成近四石,整个北方产量会翻上一番。
宋九茫然答道:“不知道。”
这个产量算是可以了,但也不算是高,记得后世若是水肥充足,小麦普通亩产是在七百来斤,比现在产量还是高得多,甚至有的高产田能达到亩产七百多公斤。然而化肥农药与种子差得太远,不大好相比。
其他大臣也在遥想,宋九知道七百多斤,可他们不知道,一个个想到难道它还能提高?
宋九开始说正事,道:“陛下,臣有两件事禀明。”
“说吧。”
“臣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农书,望陛下赐于各州县。”宋九一挥手,学子送上来一套厚厚的书籍。这就是广设农场学子根据据前人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以及宋九灌输的一些理论,得到的农业技术书籍。一共是厚厚的五十册,两千多页,近三百万字,四千多幅插图,涉及到陕西京东西河东荆湖两广巴蜀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畜牧渔蔬瓜果的种植养殖技术。
它是第一版,后面还可能会出现第二版第三版,也要在以后增加江南与吴越福建的篇章。
从撰写到出版的费用宋九能掏得起,不过出版了,大家都忽视了,还是等于零,就象齐民要术,那么多先进技术,有几个官员知道?它出现了多少年,五百年!
宋九想得激进。
赵匡胤时还在统一天下,到赵匡义手中才能算得上真正治理天下,务农桑乃是这个时代的核心,唐朝不大注意,到了宋朝很多人注意到这本书,私人不得刊刻,只有官刊,非朝廷人不可得。实际就是唐朝时也受它影响,出现了一些农书。
而且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做太守时所写的农书,人力有限,认识有限,财力有限,篇幅过于简略,也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但这套书籍几乎将齐民要术的所有短板一一补上。
甚至以后大多数官员都是读经义书呆子上位的,朝廷重农桑,他们也重农桑,可不懂,于是只成了口号,有了这套书,打开书本翻一翻,什么都会种了,什么都会养了。三百多万字,虽是浅显的半文半白,也相当于后世的白话文一千多万以上的字,与大部头史书资治通鉴字数相当。涉及到多少内容?甚至都图文并茂地写了一些水利知识,包括各种治河修围筑堰方面的学问,一一记录其中。更不要说养鸡鸭鹅鱼牛马羊猪之类的学问。
赵匡胤一一翻看,又将它递传下去。
赵匡义忽然在边上问道:“契丹与大理得到它可有用否?”
“二大王,书中有许多就是北方与南方的种植养殖业,无论大理或交趾,以及西方的吐蕃,北方的契丹高丽,得之肯定有所裨益。”
赵匡义道:“皇兄,送达各州县可以,但非官员以上者,不得观之。”
“二大王,没有那么慎重吧。”
“宋九,你还不懂吗,农桑才是国家真正的根本,能让契丹得到火药技术,也不能让他们得到这本书。幸好,你今天拿了出来,否则胡乱刊印天下,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宋九郁闷地不作声,太宗皇上重视好事儿,可什么都要藏着掖着,还能推广天下吗?
赵匡胤又看着书的后面,每本书后面都刊印着书写者的名字,这是最高荣誉,无数学子参与其中,名字一一记录下来,随后还有修正者与校正者,执笔者的名单。不过没有总编者名字。总编者就是宋九,可没有象资治通鉴那样写上去,司马光上表进呈,接下来才是检阅文字司马康,同修范祖禹、刘恕、刘攽。实际还有许多书吏也参与其间,那就见鬼去吧,书很贵的,占名字等于占书页,难道不花钱吗?
宋九出现了,但只在庞大的编写者名单行列。
也就是宋九不想争这份功劳。
赵匡胤道:“二弟,宋九,你们之见朕准了,这本书名字呢?”
“请陛下取名。”
赵匡胤想了想道:“就叫它《开宝宋书》吧。”
宋九自觉,赵匡胤也自觉,有一个宋字,并没有抹杀宋九的功劳。宋九又说出第二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请求。
那就是献出契股。
刚分过红,宋九自四月底后契股涨到了一百八十万缗,但占的比例不大,整个河洲契股达到了七百多万缗,本来去年宋九契股比例可以增加的,然而因为打压河洲,提前建设一些邸店与建筑,契股反而进一步稀释。
七百多万缗契股中,衙内占的还是最多的一部分,基本就到此了,以后还有一些建设,河南与河洲还有两片空宅地,特别是河洲那处空洲地,这要等两三年后才能开发,那时宋朝会更加繁荣,人口也会更多,否则价太高,卖不出去,更不要指望赚钱了。河南也有一块,但这两者不会扩股,会以合适的价格先空手套白狼再建设。不但不会扩股,相反的其利润交给两个书院,增加书院的契股。衙内的契股以后只有减少的份,然而随着南唐收回来,国家更加繁荣,收益会增加。
其次就是平民百姓与中小商贾的契股,本来应当是他们最多的,去年衙内的扩股是他们的,一正一负之间,反不及衙内的契股多。以后会增加一点,那就是一些作坊的契股,不过增加得不会太多。并且这少量契股会以内部股份的名义发给新工人。
同时书院契股渐渐多起来,这是必须的,有了人才才有了一切,而且书院学子的研究是反哺给河洲的。
私人当中宋九这个契股是庞然大物。
然而也不算多,现在契股增加了,收益比渐渐下降,才开始几乎是一比一,现在渐渐不足二比一,宋九要承担几十万缗的各种税务,所剩下来的并不多,连研究都不够。若不是海外贸易倒贴,宋九早就破产。
除了宋九,原来的六大契股,赵匡义兄弟的,符家兄弟的,高家的,石家的,全部撤了出去。余下的只有潘氏兄弟契股最多,此时潘家兄弟持股经过数次扩充后几乎达到了近七万缗契股,每年分红在三万缗左右。
上交的就是这部分契股。
宋九将一百四十万缗契股交给朝廷,它暂时不会给朝廷带来多少钱帛,只能勉强将以前的税务交齐,余下的会剩一些,但不会太多。不过自明年四月底开始,每年会增加二十万缗契股,一直到三百万缗契股满额为止。以后河洲更加繁荣,税务会越交越多,不过分红也越来越多,基本上有一百二十万缗契股就能将所有宋九原先承担的税务补上。余下的可以收益了,是归三司或者内藏库,由朝廷扯皮去。
下剩的四十万缗契股当成研发资金。
若按宋九现在的研究费用,肯定不足的,不过费用高就高在几个炉子上,炉子一动,相关的设备一些要随之变动,但现在变动频繁的只有反射炉,其他几个炉子还会动,动的频率不大,此外宋九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开支,那就是各大农场的倒贴。这个农场也快到期了,以后也许会保留,不过没有这么多,或者有这么多,但不会这么大,作用就是修正农业知识中一些认识的不足,完善农学。因此研究费用会越来越少,但分红会随之越来越多,暂时宋九没有完全放手,不够的宋九会补贴,以后能自保或者节余了、,也就与宋九没有任何经济来往了。
这时书院才能说真正会渐渐摆脱宋九的烙印。
四十万缗契股一直到河洲五十年期限结束,以后还会有,保留一些产业交给书院派人经营,让它实现自给自足。
潘家的契股让潘氏兄弟交出来,不是给朝廷,而是用做书院研究费用,暂时这几年缺口太大,用潘氏兄弟契股分红弥补一点,以防宋家的资产补贴不足。以后研究费用渐渐能保平时,同样也交给朝廷,这样一来,朝廷所占的契股能勉强达到百分之三十。
宋九说完,赵匡胤十分不悦地喝道:“宋九,你置朕于何地!”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