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节 官场大换血【第二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大唐第一庄最新章节!
翻开表章,第一个名字就把革元兴雷倒了。
李靖!
竟然是李靖,李药师!新任中书令,他们选的是李靖。
让李元兴最想不到的一个人,让李元兴最无法理解的一个人,他们为什么会选李靖作为中书令呢,要知道这个职务就是官职之中最高的了,而且李靖是武将出身呀,那么兵部让谁管呢,李元兴满心的疑惑。
继续往下看,门下省。
这帮家伙真坏,把自己的好不容易骗到秦王府的杜如晦给弄出来的,门下省主官。
尚书省,真狠呀。李元兴又特意看了一下票数,几乎是八成票当选,自己的商业部尚书高俭,被他们弄到尚书省当主官了。
然后,巍征调任中书省侍郎,这是给李靖当副手去了。
三省另外的五外官员李元兴倒没有太多意见,没有大世家的人,都是些出名的名士,有才干的人。
李元兴翻的也有些快了,他急于知道新任兵部尚书会是谁?
结果李元兴看到这帮家伙把吏部尚书换人了,换成了戴胄。这个人李元兴知道,死后谥号“忠,属于办事死板,不懂通容的类型,原先是老秦王府录事参军,后来入大理司,没有进刑部,却进了吏部,李元兴有些摸不清头脑了。
接下来,兵部,候君集!李元兴有些意外,却也有些不意外。
无论怎么说候君集领兵还是一个人才的。只是他执掌兵部,怕是初其镇不住那些老将军们,估计兵部还是李靖在暗中想到李靖在暗中的时候,李元兴懂了,也知道这些家伙把自己的长史魏征给李靖当副手的原因了。世家们认定了,未来几年一定是对外战争不断的几年,所以才选了李靖这个兵部出身的人作了中书令。
一句话,这就是代表着,大唐上的军械不会入库。
“啊!”李元兴这一块惊呼按理说百官们应该有反应,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反应,李二抱着一杯茶,只当没听到。
李元兴惊呼,是因为他看到铁道部选了一位新尚书,是卢承庆。
这不是最雷人的,接下来才是更雷人的呢。
崔壹叶被调回长安径商业部郎中正五品上。
一个二十岁的正五品上,对于崔壹叶来说这是件大好事,可李元兴手边得用的人又少了一个。
这还没完,李常调归大唐帝国安全司,任机要参军,从四品下。
李元兴终于忍不住了:“不是说投票选三省主官,怎么连四五品的官职也选了呢?”
“回秦王殿下的话,因为原先这个职务上的人入选升职,所以借这次机会,百官们商议,找了这些官员替代的人选,有些官员虽然年轻却是人才。”王及善不动声色的回答着,他不心虚,因为他是因材而用。这些人是人才。
李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原本打算让你府上崔长史出任尚书省左仆射一职,还是王尚书害怕五郎你手边一下没有了得用的人,暂时推后半年。还有一个调令为兄已经准了,你府上老狼调任淮南道都督府参军正四品上,负责华亭之事!”李元兴把表章轻轻的放在桌上,然后合上。
“臣弟在想我秦王府与天策上将府,到底要被调走多少人?”“不多一共十七人。”李二回答,这就代表着,这是李二同意的。然后李二又说道:“吏部已经在推荐新的人选了,一些待员也随五郎挑选,人数随意。”
李元兴笑了:“臣弟懂了,宴兄是把臣弟这里当学校了。”
“铁道部,五郎再另选一人给为兄听听?”
李二是一句反问,也是在告诉李元兴,不是为兄想挖你的人,实在有些部门无人可用。铁道部你让谁去管,大唐这么多官员,你挑完了,找出最好的三个绑在一起,也不如半卢承庆,毕竟卢承庆是在耀州待过一年半的人。
再说崔壹叶,那是你李元兴亲自教出的人,大唐商业部没有高俭,你再没有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干些实事,商业部怕是会出乱子。就到这种情况,商业部尚书之职都没有选出来,李二想不出谁合适,重臣们也推荐不出一位能够胜任的。
不但没有尚书,商业部原本两个侍郎就听传声筒,根本就没有用。
李元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李二又说道:“五郎,这不是正式的文书,三省官员是定下的,其余的是为兄的意思,让他们写上,给你看看。你要是反对的话,为兄再选人。”
“让王佳给本王作秦王府司马,崔敦礼调任天策上将府长史。调裴法师任近卫军统领,陆毛锋赴洛阳接替老狼之职,耀州府。”李元兴还真有些犹豫了,自己手下打仗的人多,但干文官的人不够用呀。
“老臣推荐一人“王老你讲?”
“岑文本!此为至孝、今年三十一岁。在平定萧洗之时力劝过河间郡王李将军整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此人相当有智计,虽不懂工业,但却可将政务管理的井然有序。
”王及善显集是有所准备。
挖了李元兴的人,也要推荐一个优秀的人才的。
崔君肃也起身说道:“殿下,臣下也推荐人。高氏高季辅,今年三十岁。现为监察御史,为人忠直,一年时间弹劾殿下表章累计为二百三十三份,弹劾公主王公奢侈享乐表章八百多份,可以说在坐的,没有他没弹劾过的人,连圣上都有他的劝谏表章,以及弹劾明月公主此导奢侈品消费之风!”
李二轻轻的一拍额头。
心说,你们两个笨蛋呀,李元兴肯定都要了。
果然,李元兴笑了:“崔敦礼给你们了,韦挺任秦王府府长史,你们推荐的两个人都要了。本王顺便再点一人,何常家里有一个门客,叫马周的,本王要了!”
门客!这是什么级别,就是依附在官员家里,随从一样的级别。
成了,你秦王要谁,那怕是奴隶,只要你看中了,就算在几千里外也会给你找来的。
“殿下,天策上将府长史人选?”王及善原本打算让吏部尚书来问,可这旧任的吏部尚书外放为官了,新任的还没有接印,只要自己来问了。
“温彦博!”李元兴一字一句的说道。
没意见,只要你秦王府要人,大唐的官员不会任何人说一个不字。
“房公是不是闲了呀?”李元兴笑问道。
王及善心说坏事,房玄龄空出来,这是李二想设立一位太辅,这与古三公与宋以后的三公有所不同,这个职务其实就是大唐皇帝的秘书处处长,负责协调三省与皇权的平衡,相当于李靖与房玄龄一文一武,差不多左右二相的意思。
李二倒是大方,当下就开口问道:“五郎有何打算?”
“臣弟需要一个总管天策上将府与秦王府的人,官名无所谓,怎么也要给一个从二品。叫少保,还是什么的都无所谓。”
“房公最多在你那里任职一年!”
“贞观三年元月初一为止,有一件大事需要房公去办,所以这人皇兄得给我!”
李二没什么意见,鼻下就答应了下来。
“最后,臣弟要在皇家学院挑选优秀学子八人至十二人。”李元兴又提意见了。
“随你!”李二心说,你能挑八百人也行,你秦王府还没有不干事的人,只要不累死,活着从秦王府出来的全都是人才。
吃亏了!王及善与崔君肃对视一眼,他们真心不愿意把房玄龄给放走。
按现在的政权布局,李靖就象是一柄狂奔的战车,巍黑子就是最优秀的后勤部队,而且还能在关键的时候,给李靖这柄战车加点力。
这个时候就显得房玄龄的重要了,房玄龄就是这柄战车的刹车,还能有方向盘助力的作用。失去了房玄龄,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才行,看来他们还需要消耗巨大的脑力,以及与各世家协调关系了。
谁想,李元兴突然开口说道:“本王给你们推荐一个人。”
“殿下请讲!”
“杨师道,这个人有才能,而且这个人最适合,也是你们最想要的。”
杨师道,前隋宗室子弟,是杨广的侄子。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李元兴推荐的才能。
王及善与崔君肃都是眼前一亮的感觉。
杨师道好呀,这个人是绝对的中立派,他来作这个秘书长,绝对是最适合的。
“好了,接下来论到本王讲话了。“李元兴指挥着叫人架起幕布。
最先显示的一处正在兴建的码头,李元兴指着幕布说道:“这一条,叫广通渠。它的来历不需要本王说明了吧,前隋文帝修这条渠,作用极大。武德初年,大唐长安城消耗不算大,所以这条渠用处也不大。”
说到这里,李元兴示意户部讲解:“贞观二年前半年,长安消耗了多少粮食?”
“某以为,应该先从武德九年讲起。”崔君肃提出了要求,李元兴点头同意之后,崔君肃抱着一推资料上了台。
“武德九年,长安的人口数常住为四十五万三千人,可以说是除了强汉之外,人数最多的都城。外来客商占了十三万五千人,这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也是各州县商品流通所需要。武德九年,长安消耗的粮食为,三百多万石!”
崔君肃开场白之后,竟然把自己的资料摆开放在条桌上。(未完待续
翻开表章,第一个名字就把革元兴雷倒了。
李靖!
竟然是李靖,李药师!新任中书令,他们选的是李靖。
让李元兴最想不到的一个人,让李元兴最无法理解的一个人,他们为什么会选李靖作为中书令呢,要知道这个职务就是官职之中最高的了,而且李靖是武将出身呀,那么兵部让谁管呢,李元兴满心的疑惑。
继续往下看,门下省。
这帮家伙真坏,把自己的好不容易骗到秦王府的杜如晦给弄出来的,门下省主官。
尚书省,真狠呀。李元兴又特意看了一下票数,几乎是八成票当选,自己的商业部尚书高俭,被他们弄到尚书省当主官了。
然后,巍征调任中书省侍郎,这是给李靖当副手去了。
三省另外的五外官员李元兴倒没有太多意见,没有大世家的人,都是些出名的名士,有才干的人。
李元兴翻的也有些快了,他急于知道新任兵部尚书会是谁?
结果李元兴看到这帮家伙把吏部尚书换人了,换成了戴胄。这个人李元兴知道,死后谥号“忠,属于办事死板,不懂通容的类型,原先是老秦王府录事参军,后来入大理司,没有进刑部,却进了吏部,李元兴有些摸不清头脑了。
接下来,兵部,候君集!李元兴有些意外,却也有些不意外。
无论怎么说候君集领兵还是一个人才的。只是他执掌兵部,怕是初其镇不住那些老将军们,估计兵部还是李靖在暗中想到李靖在暗中的时候,李元兴懂了,也知道这些家伙把自己的长史魏征给李靖当副手的原因了。世家们认定了,未来几年一定是对外战争不断的几年,所以才选了李靖这个兵部出身的人作了中书令。
一句话,这就是代表着,大唐上的军械不会入库。
“啊!”李元兴这一块惊呼按理说百官们应该有反应,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反应,李二抱着一杯茶,只当没听到。
李元兴惊呼,是因为他看到铁道部选了一位新尚书,是卢承庆。
这不是最雷人的,接下来才是更雷人的呢。
崔壹叶被调回长安径商业部郎中正五品上。
一个二十岁的正五品上,对于崔壹叶来说这是件大好事,可李元兴手边得用的人又少了一个。
这还没完,李常调归大唐帝国安全司,任机要参军,从四品下。
李元兴终于忍不住了:“不是说投票选三省主官,怎么连四五品的官职也选了呢?”
“回秦王殿下的话,因为原先这个职务上的人入选升职,所以借这次机会,百官们商议,找了这些官员替代的人选,有些官员虽然年轻却是人才。”王及善不动声色的回答着,他不心虚,因为他是因材而用。这些人是人才。
李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原本打算让你府上崔长史出任尚书省左仆射一职,还是王尚书害怕五郎你手边一下没有了得用的人,暂时推后半年。还有一个调令为兄已经准了,你府上老狼调任淮南道都督府参军正四品上,负责华亭之事!”李元兴把表章轻轻的放在桌上,然后合上。
“臣弟在想我秦王府与天策上将府,到底要被调走多少人?”“不多一共十七人。”李二回答,这就代表着,这是李二同意的。然后李二又说道:“吏部已经在推荐新的人选了,一些待员也随五郎挑选,人数随意。”
李元兴笑了:“臣弟懂了,宴兄是把臣弟这里当学校了。”
“铁道部,五郎再另选一人给为兄听听?”
李二是一句反问,也是在告诉李元兴,不是为兄想挖你的人,实在有些部门无人可用。铁道部你让谁去管,大唐这么多官员,你挑完了,找出最好的三个绑在一起,也不如半卢承庆,毕竟卢承庆是在耀州待过一年半的人。
再说崔壹叶,那是你李元兴亲自教出的人,大唐商业部没有高俭,你再没有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干些实事,商业部怕是会出乱子。就到这种情况,商业部尚书之职都没有选出来,李二想不出谁合适,重臣们也推荐不出一位能够胜任的。
不但没有尚书,商业部原本两个侍郎就听传声筒,根本就没有用。
李元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李二又说道:“五郎,这不是正式的文书,三省官员是定下的,其余的是为兄的意思,让他们写上,给你看看。你要是反对的话,为兄再选人。”
“让王佳给本王作秦王府司马,崔敦礼调任天策上将府长史。调裴法师任近卫军统领,陆毛锋赴洛阳接替老狼之职,耀州府。”李元兴还真有些犹豫了,自己手下打仗的人多,但干文官的人不够用呀。
“老臣推荐一人“王老你讲?”
“岑文本!此为至孝、今年三十一岁。在平定萧洗之时力劝过河间郡王李将军整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此人相当有智计,虽不懂工业,但却可将政务管理的井然有序。
”王及善显集是有所准备。
挖了李元兴的人,也要推荐一个优秀的人才的。
崔君肃也起身说道:“殿下,臣下也推荐人。高氏高季辅,今年三十岁。现为监察御史,为人忠直,一年时间弹劾殿下表章累计为二百三十三份,弹劾公主王公奢侈享乐表章八百多份,可以说在坐的,没有他没弹劾过的人,连圣上都有他的劝谏表章,以及弹劾明月公主此导奢侈品消费之风!”
李二轻轻的一拍额头。
心说,你们两个笨蛋呀,李元兴肯定都要了。
果然,李元兴笑了:“崔敦礼给你们了,韦挺任秦王府府长史,你们推荐的两个人都要了。本王顺便再点一人,何常家里有一个门客,叫马周的,本王要了!”
门客!这是什么级别,就是依附在官员家里,随从一样的级别。
成了,你秦王要谁,那怕是奴隶,只要你看中了,就算在几千里外也会给你找来的。
“殿下,天策上将府长史人选?”王及善原本打算让吏部尚书来问,可这旧任的吏部尚书外放为官了,新任的还没有接印,只要自己来问了。
“温彦博!”李元兴一字一句的说道。
没意见,只要你秦王府要人,大唐的官员不会任何人说一个不字。
“房公是不是闲了呀?”李元兴笑问道。
王及善心说坏事,房玄龄空出来,这是李二想设立一位太辅,这与古三公与宋以后的三公有所不同,这个职务其实就是大唐皇帝的秘书处处长,负责协调三省与皇权的平衡,相当于李靖与房玄龄一文一武,差不多左右二相的意思。
李二倒是大方,当下就开口问道:“五郎有何打算?”
“臣弟需要一个总管天策上将府与秦王府的人,官名无所谓,怎么也要给一个从二品。叫少保,还是什么的都无所谓。”
“房公最多在你那里任职一年!”
“贞观三年元月初一为止,有一件大事需要房公去办,所以这人皇兄得给我!”
李二没什么意见,鼻下就答应了下来。
“最后,臣弟要在皇家学院挑选优秀学子八人至十二人。”李元兴又提意见了。
“随你!”李二心说,你能挑八百人也行,你秦王府还没有不干事的人,只要不累死,活着从秦王府出来的全都是人才。
吃亏了!王及善与崔君肃对视一眼,他们真心不愿意把房玄龄给放走。
按现在的政权布局,李靖就象是一柄狂奔的战车,巍黑子就是最优秀的后勤部队,而且还能在关键的时候,给李靖这柄战车加点力。
这个时候就显得房玄龄的重要了,房玄龄就是这柄战车的刹车,还能有方向盘助力的作用。失去了房玄龄,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才行,看来他们还需要消耗巨大的脑力,以及与各世家协调关系了。
谁想,李元兴突然开口说道:“本王给你们推荐一个人。”
“殿下请讲!”
“杨师道,这个人有才能,而且这个人最适合,也是你们最想要的。”
杨师道,前隋宗室子弟,是杨广的侄子。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李元兴推荐的才能。
王及善与崔君肃都是眼前一亮的感觉。
杨师道好呀,这个人是绝对的中立派,他来作这个秘书长,绝对是最适合的。
“好了,接下来论到本王讲话了。“李元兴指挥着叫人架起幕布。
最先显示的一处正在兴建的码头,李元兴指着幕布说道:“这一条,叫广通渠。它的来历不需要本王说明了吧,前隋文帝修这条渠,作用极大。武德初年,大唐长安城消耗不算大,所以这条渠用处也不大。”
说到这里,李元兴示意户部讲解:“贞观二年前半年,长安消耗了多少粮食?”
“某以为,应该先从武德九年讲起。”崔君肃提出了要求,李元兴点头同意之后,崔君肃抱着一推资料上了台。
“武德九年,长安的人口数常住为四十五万三千人,可以说是除了强汉之外,人数最多的都城。外来客商占了十三万五千人,这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也是各州县商品流通所需要。武德九年,长安消耗的粮食为,三百多万石!”
崔君肃开场白之后,竟然把自己的资料摆开放在条桌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