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东厂最新章节!
圣赵南星下狱、朱国祯滚蛋;左光斗下狱、高攀龙辞职;这是杨涟、魏大中、胡良机直接被下旨削职为民,再加上叶向高、孙慎行的离去,可以说,吏部、都察院已经是署内一空,余下的人都不足以撑起台面。东林党的半边天已经彻底垮了。
垮台来的是那么的快,那么的莫名其妙-,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从魏忠贤大旗一树广揽三党英才开时,东林党的失败便是注定的。而杨涟孤注一掷的上疏往死里弹劾魏忠贤则是多米诺骨牌崩溃的前奏,也是东林党悲歌的序曲。
一夜之间,仿佛世间全变了,一切都变得让人无从适应。
圣旨下发后,韩怒火中烧,行使了他内阁首辅应有的权利——封还!
可是这道圣旨却依旧出宫了,魏忠贤、袁大海他们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利——中旨!
当圣旨不再经过内阁时,韩这个首辅便变得可有可无了。
杨涟被削职为民,拍手称快者有之,如魏广微、崔呈秀及浙党徐大化等人;黯然神伤者有之,如缪昌期、李应升、曹于卞等东林党人。
缪昌期更是特意前往杨涟、魏大中、胡良机家去安慰他们,说起来,他的老师叶向高是自请离职,朱国祯和高攀龙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对于他们的离去,缪昌期并不觉得悲伤,心中倒还坦然,只是对杨魏胡三人的被免职,他心中是愤愤不平的!就如一口郁气憋在心中,让人十分的不舒服。
为了让三人心里好受些,缪昌期特意请他们去南城的松竹庵…凭吊前朝因反对奸臣严嵩而遇难的杨继盛。
杨涟本不想去,奈何缪昌期一意相请,胡良机和魏大中也都说该去凭跺先烈,无奈之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松竹庵是杨继盛的故居,地点在顺城门外的校场口。杨继盛号椒山,嘉靖年间的兵部员外郎,他曾上疏弹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起草劾疏时…夫人张氏劝说道,那严嵩威焰熏天,老爷是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
杨继盛回答说:“本官绝不愿与这奸贼同朝共事,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杨入狱三载,五刑俱尝,他深夜疼醒后…把瓷碗摔在地上,然后拾起碎瓷片,亲手用瓷片挖去身上的腐肉与相连的筋络。在刑部大狱,他曾赋诗《小雪》,中有“四海寻家何处是,此身死亡更无求”二句。后被杀害于菜市口…年仅三十九岁。死后被尊奉为京城的城隍爷,即百姓的保护神,庵中常年香火不断。
缪昌期清楚的记得,去年十二月,首辅叶向高曾上疏皇帝,称“杨继盛享世宗皇帝第一忠臣,应予恩典”,随即,天启皇帝便下旨:杨继盛先朝忠臣…已经赐谥立祠…准补给全葬。
回忆起这件事,缪昌期总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杨继盛弹劾严嵩遇害,天启皇帝称他为“忠臣”…可杨涟上疏参劾魏忠贤,反倒被斥为“哪里有忠爱之心?”,真不知这位皇上生就一副什么心肠?
今日庵内游人不多,走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上,缪昌期问杨涟:“大洪、你还记得椒山先生临刑前赋的那首诗吗?”
杨涟脱口而出便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吟罢,却见胡良机仰天长叹一声。
杨涟清楚胡良机这是在为自己那篇声讨司礼监的檄文夭折而抱撼不已,便劝道:“留得青山在,还会有机会的。近来我明白了一条,除君侧仅靠几篇奏疏,很难成功。我真想学那英宗时大将樊忠,用一把铁锤,生生将大明第一奸阉王振脑壳击碎。要是我,就换一把剑,一剑砍下魏阉的头颅!”
“好,此乃真壮士也!”
缪昌期笑了,杨涟这番话真是十分对他的脾气。半开玩笑的说了句:“可惜了!依杨公的身板、嗓门、脾气、秉性,倒真像个习武的!未能做成那樊忠大将军,当真是叫人遗憾。”
胡良机好像在想什么,闻言,开口道:“杨公、缪公,我们上疏就像告状,向父母告坏孩子的状,而父母偏偏又是昏庸偏心的,结果我们这些好孩子总是吃亏挨板子,看来大家该变一变斗争的方式了!”
“是啊,早就该变一变了。”缪昌期长叹一声。
四人都有些失落,一起走进了景贤堂,来到了杨继盛塑像前,先是朝杨公像焚香敬拜了一番,然后又抬眼细看了一下两旁的对联,上联是“不与炎黄同一辈”,下联是“独留清白永千年”。
杨涟触景生情,对缪魏胡三人说:“日后我若被魏忠贤害死,诸君可在我遗像前,也写上一副对联,上联是‘不与魏阉同一朝,,下联是‘要同先烈共三生!”
闻言,众人顿时沉默,俱是心痛不已,心痛之余,对杨涟更是暗生敬佩之意,皆道杨涟杨大洪果不愧为东林铁汉子!
出了景贤堂,穿过月亮门进了西院,沿着走廊,来到了位于后花园西边的“谏草亭”。
传说这个八角亭,便是杨椒山先生起草劾严嵩书稿之处。四个人登上亭子,看到石壁上有先昔手书的联语:“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字写得雄劲有力,那是先生就义那一年写得。此外,石壁上还刻有先生手书的遗嘱,四个人读毕遗嘱,不由得为先生舍生取义的壮怀而动容。
到这会,杨涟已是没有什么游兴,便对缪昌期说要回家收拾行李,京中他已经不想在呆,明日便走。缪昌期不便留他,好言安慰他几句,说皇上必是一时错念,大洪不必神伤,说不得过几日便有好事传来也未可知。当年大洪不是也有过归退之时嘛。
好事何时传来,天知道,地知道,我杨大洪可不知道。杨涟强打笑颜,点了点头,与魏大中他们作别便回了家。
次日,杨涟启程回籍,都察院的一帮御史准备到都门送行,当中便有李应升。李应升的大哥却劝阻他道:“你还是不送得好!最近外面风声紧,咱家附近常有东厂番子转悠,必是来监视你的。眼下外面纷纷传言,说杨副宪的奏疏是你起草的,还有韩阁老为赵高两位大人求情的事儿,阉党也怀疑是你在背后策划,何苦再去惹事?”
李应升一听,不由瞪了大哥一眼,大声喝道:“忠臣被放逐,怎能不送?”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他大哥长嘘短叹,哀叹自家祸事要不远了。
杨涟要走,袁大海知道,魏忠贤也知道,魏忠贤的本意是既然杨涟已经被罢免,威胁不到自己,不如就让他回乡去吧。
圣赵南星下狱、朱国祯滚蛋;左光斗下狱、高攀龙辞职;这是杨涟、魏大中、胡良机直接被下旨削职为民,再加上叶向高、孙慎行的离去,可以说,吏部、都察院已经是署内一空,余下的人都不足以撑起台面。东林党的半边天已经彻底垮了。
垮台来的是那么的快,那么的莫名其妙-,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从魏忠贤大旗一树广揽三党英才开时,东林党的失败便是注定的。而杨涟孤注一掷的上疏往死里弹劾魏忠贤则是多米诺骨牌崩溃的前奏,也是东林党悲歌的序曲。
一夜之间,仿佛世间全变了,一切都变得让人无从适应。
圣旨下发后,韩怒火中烧,行使了他内阁首辅应有的权利——封还!
可是这道圣旨却依旧出宫了,魏忠贤、袁大海他们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利——中旨!
当圣旨不再经过内阁时,韩这个首辅便变得可有可无了。
杨涟被削职为民,拍手称快者有之,如魏广微、崔呈秀及浙党徐大化等人;黯然神伤者有之,如缪昌期、李应升、曹于卞等东林党人。
缪昌期更是特意前往杨涟、魏大中、胡良机家去安慰他们,说起来,他的老师叶向高是自请离职,朱国祯和高攀龙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对于他们的离去,缪昌期并不觉得悲伤,心中倒还坦然,只是对杨魏胡三人的被免职,他心中是愤愤不平的!就如一口郁气憋在心中,让人十分的不舒服。
为了让三人心里好受些,缪昌期特意请他们去南城的松竹庵…凭吊前朝因反对奸臣严嵩而遇难的杨继盛。
杨涟本不想去,奈何缪昌期一意相请,胡良机和魏大中也都说该去凭跺先烈,无奈之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松竹庵是杨继盛的故居,地点在顺城门外的校场口。杨继盛号椒山,嘉靖年间的兵部员外郎,他曾上疏弹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起草劾疏时…夫人张氏劝说道,那严嵩威焰熏天,老爷是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
杨继盛回答说:“本官绝不愿与这奸贼同朝共事,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杨入狱三载,五刑俱尝,他深夜疼醒后…把瓷碗摔在地上,然后拾起碎瓷片,亲手用瓷片挖去身上的腐肉与相连的筋络。在刑部大狱,他曾赋诗《小雪》,中有“四海寻家何处是,此身死亡更无求”二句。后被杀害于菜市口…年仅三十九岁。死后被尊奉为京城的城隍爷,即百姓的保护神,庵中常年香火不断。
缪昌期清楚的记得,去年十二月,首辅叶向高曾上疏皇帝,称“杨继盛享世宗皇帝第一忠臣,应予恩典”,随即,天启皇帝便下旨:杨继盛先朝忠臣…已经赐谥立祠…准补给全葬。
回忆起这件事,缪昌期总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杨继盛弹劾严嵩遇害,天启皇帝称他为“忠臣”…可杨涟上疏参劾魏忠贤,反倒被斥为“哪里有忠爱之心?”,真不知这位皇上生就一副什么心肠?
今日庵内游人不多,走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上,缪昌期问杨涟:“大洪、你还记得椒山先生临刑前赋的那首诗吗?”
杨涟脱口而出便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吟罢,却见胡良机仰天长叹一声。
杨涟清楚胡良机这是在为自己那篇声讨司礼监的檄文夭折而抱撼不已,便劝道:“留得青山在,还会有机会的。近来我明白了一条,除君侧仅靠几篇奏疏,很难成功。我真想学那英宗时大将樊忠,用一把铁锤,生生将大明第一奸阉王振脑壳击碎。要是我,就换一把剑,一剑砍下魏阉的头颅!”
“好,此乃真壮士也!”
缪昌期笑了,杨涟这番话真是十分对他的脾气。半开玩笑的说了句:“可惜了!依杨公的身板、嗓门、脾气、秉性,倒真像个习武的!未能做成那樊忠大将军,当真是叫人遗憾。”
胡良机好像在想什么,闻言,开口道:“杨公、缪公,我们上疏就像告状,向父母告坏孩子的状,而父母偏偏又是昏庸偏心的,结果我们这些好孩子总是吃亏挨板子,看来大家该变一变斗争的方式了!”
“是啊,早就该变一变了。”缪昌期长叹一声。
四人都有些失落,一起走进了景贤堂,来到了杨继盛塑像前,先是朝杨公像焚香敬拜了一番,然后又抬眼细看了一下两旁的对联,上联是“不与炎黄同一辈”,下联是“独留清白永千年”。
杨涟触景生情,对缪魏胡三人说:“日后我若被魏忠贤害死,诸君可在我遗像前,也写上一副对联,上联是‘不与魏阉同一朝,,下联是‘要同先烈共三生!”
闻言,众人顿时沉默,俱是心痛不已,心痛之余,对杨涟更是暗生敬佩之意,皆道杨涟杨大洪果不愧为东林铁汉子!
出了景贤堂,穿过月亮门进了西院,沿着走廊,来到了位于后花园西边的“谏草亭”。
传说这个八角亭,便是杨椒山先生起草劾严嵩书稿之处。四个人登上亭子,看到石壁上有先昔手书的联语:“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字写得雄劲有力,那是先生就义那一年写得。此外,石壁上还刻有先生手书的遗嘱,四个人读毕遗嘱,不由得为先生舍生取义的壮怀而动容。
到这会,杨涟已是没有什么游兴,便对缪昌期说要回家收拾行李,京中他已经不想在呆,明日便走。缪昌期不便留他,好言安慰他几句,说皇上必是一时错念,大洪不必神伤,说不得过几日便有好事传来也未可知。当年大洪不是也有过归退之时嘛。
好事何时传来,天知道,地知道,我杨大洪可不知道。杨涟强打笑颜,点了点头,与魏大中他们作别便回了家。
次日,杨涟启程回籍,都察院的一帮御史准备到都门送行,当中便有李应升。李应升的大哥却劝阻他道:“你还是不送得好!最近外面风声紧,咱家附近常有东厂番子转悠,必是来监视你的。眼下外面纷纷传言,说杨副宪的奏疏是你起草的,还有韩阁老为赵高两位大人求情的事儿,阉党也怀疑是你在背后策划,何苦再去惹事?”
李应升一听,不由瞪了大哥一眼,大声喝道:“忠臣被放逐,怎能不送?”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他大哥长嘘短叹,哀叹自家祸事要不远了。
杨涟要走,袁大海知道,魏忠贤也知道,魏忠贤的本意是既然杨涟已经被罢免,威胁不到自己,不如就让他回乡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