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对于混乱的外界大环境来说,赴死军能够得到这么一个相对安宁而且势头良好的发展机会,是应该倍加珍惜的。
除李四以外的所有高层人物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先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发展几年再说别的,最好是等外面的各种势力都打成了猪头才好,到时候赴死军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出来收拾残局。
下层民众渴望战争,这可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奇观。
偏偏这种奇观是真实存在,而且就存在于身边。
前番李四的那篇七杀文已经直眉白眼的指出赴死军和满清之间的关系——要么赴死军死绝,要么满清全灭,两者是不死不休的天然死敌。这让太子和一众学官花费了许多时间才完全接受,毕竟当时的主流尤其是弘光那个小朝廷,和满清之间的关系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江南小朝廷还指望满清这个“鞑虏”和李自成这个“贼寇”互相削弱呢。
而七杀文中另外一个主题,就是联合所有抵抗力量。
天下间所有抵抗满清的团体和个人都是赴死军最天然的盟友和伙伴,赴死军会承担起作为一个盟友的义务,包括保护抵抗者和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援。甚至明明白白的指出,任何抵抗力量遭到满清的打击,等同于对赴死军的直接打击,李四和赴死军将使用任何可以使用的手段进行报复。
而且李四所提到的所谓“盟友”的范围极其广阔,不管对方以前是什么身份,只要抵抗外敌的入侵,赴死军就会单方面承认对方的盟友地位。
不管你是山贼还是草寇,不论以前有什么样的罪行,哪怕你不承认赴死军的盟友地位,只要你对鞑子下手了,就会得到赴死军的承认。
这个调门起的有点高,说起来动听的很,真要实施起来难度肯定大的出奇。尤其让以大名正统自居的太子难以接受的一点就在这里了。
现在的李闯也在和满洲建奴打的难分难解,难道他们也是赴死军的盟友?
“不论李闯贼军犯下如何滔天地罪孽。他们也是大明地贼寇。只要他们能够归服王化抵御外辱。就是赴死军地同道。”
为了把李四地这个意思贯彻下去。杨廷麟杨大人跑细了两条腿。终于换来东宫众人一个模棱两可地答复。好歹保持了太子和赴死军之间地和睦。
就是李四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杨廷麟是个很好地监军。是个很辛苦地监军。
随着建设地深入。大山深处地基地刚刚有了点样子。李四又以民心士气为由要打仗。而且是要打大仗。
这才消停了几天呀!
听完了李四要打仗地理由之后。杨廷麟地满腹怨气顿时烟消云散。这才兴冲冲地伙了李四来找太子。
“又要打仗?”太子这么说并不完全因为惧怕战争,更多是认为大家都刚刚站住脚跟,有了一喘气的机会,好歹也要发展一段时间,壮大一下赴死军的实力吧。
“民心如此。”李四已经学会使用民心来掩饰自己的意图。
乡民之中汹涌澎湃的好战风潮太子等人早就觉察,只是没有想到李四会如此的“顺应民意”,以目前的情形来说,怎么看也不是发起战争的最好时机。
“若是再不动手,恐失了民心士气。”李四再次拿出民意做挡箭牌。
顺应民心是历朝历代检验一下君王昏庸与否的试金石,无论是谁也不敢小看了这“民心”这两个字。
民心这种东西其实很有意思,可以左右很多重大的局面,看起来是因为时局的发展而酝酿出来,其实也是可以操纵的。
“真的要打?”,这个事情别人都没有发言权,所以太子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杨廷麟。
杨廷麟既是太子的代言人,又是赴死军的监军,他的意见极其重要,起码对东宫众人而言是很重要。
“要打,这次一定要打。”
素来平和的太子甚至没有太多的意见,这个脾气温和的少年和他父亲完全不同,几乎没有主见,立刻同意了杨廷麟的意见:“那就打吧,要打哪里?河南还是湖北?”
河南还是一片混乱,暂时没有任何一支强有力的势力,尤其是在接近赴死军的广大区域,完全就是个软柿子。
而西南的湖北是李自成的地盘,虽然有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可是个人就知道左良玉怕李自成就好像老鼠怕猫……
“攻打舒城,忠诚伯和我的意思是打开一条连接江淮的通道!”
“舒城?攻打?”无论是刘理顺还是姚明恭,都认为杨廷麟是说错了。
舒城可是靖南侯黄得功的地盘,先不说黄得功手上近十万人马不是赴死军可以击败的,那完全就是大明自己的地盘,自己人派兵攻打自己的地盘,岂不是可笑?
黄得功诨号叫做黄闯子,是大明朝赫赫有名的猛将,早年间在辽东杀鞑子的壮举世人皆知,后来屡屡击败张献忠,也算是当世少有的良将了。
“黄部拥兵近十万不假,然其主力多移至滁州一线,庐南兵没有多少人马。而舒城扼我进出之路,万万不能掌握在他人手中……”李四很详细的给太子和那些老学究们讲解详细的作战部署。
大明朝的赴死军挑起战端主动攻打大明朝的靖南侯,不论战术布置的如何巧妙,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太子乃我大名正朔,福王妄自称帝已违祖制,”每当说起这些,杨廷麟就热血满腔:“福王称帝实属大逆不道,只因时局艰难,太子这才忍让至今……”
“忠诚伯的意思就要高树我大明正统之帜,让天下有义之士知道先皇骨血依旧,让世间百姓知道我大明正统在此……”
一说起这个,这帮子学官的血笔比都热,李四唯恐他们热血太过沸腾:“我和杨监军的意思呢,其实就是打出大明正统的旗号而已,并非真的要夺取黄得功的地盘。靖南侯也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又是太子少保,只因错信了一些流言,这才……总之就是要太子殿下移驾舒城,若黄得功有些许天良,自然是要率大军迎请太子,到时候咱们再护送太子上南京,福王和太子本是至亲,到时候自然会禅位……”
“指望福王禅位?忠诚伯只见太过浅薄。”姚明恭一本正经的说道:“不过太子殿下也应该打出大明正统的旗帜了。”
谁不想坐皇帝呀,终大明一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谁真的禅位过呢,当年的靖难之役就是叔侄之间争夺帝位,流的血还少了?现在的局面和建文时期何其相似?
“是极,是极,还是姚修撰想的深远。”李四心中暗道:“这帮子学官也不大好忽悠呢,不论如何,去往东方的通道一定要打开!”
对于混乱的外界大环境来说,赴死军能够得到这么一个相对安宁而且势头良好的发展机会,是应该倍加珍惜的。
除李四以外的所有高层人物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先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发展几年再说别的,最好是等外面的各种势力都打成了猪头才好,到时候赴死军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出来收拾残局。
下层民众渴望战争,这可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奇观。
偏偏这种奇观是真实存在,而且就存在于身边。
前番李四的那篇七杀文已经直眉白眼的指出赴死军和满清之间的关系——要么赴死军死绝,要么满清全灭,两者是不死不休的天然死敌。这让太子和一众学官花费了许多时间才完全接受,毕竟当时的主流尤其是弘光那个小朝廷,和满清之间的关系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江南小朝廷还指望满清这个“鞑虏”和李自成这个“贼寇”互相削弱呢。
而七杀文中另外一个主题,就是联合所有抵抗力量。
天下间所有抵抗满清的团体和个人都是赴死军最天然的盟友和伙伴,赴死军会承担起作为一个盟友的义务,包括保护抵抗者和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援。甚至明明白白的指出,任何抵抗力量遭到满清的打击,等同于对赴死军的直接打击,李四和赴死军将使用任何可以使用的手段进行报复。
而且李四所提到的所谓“盟友”的范围极其广阔,不管对方以前是什么身份,只要抵抗外敌的入侵,赴死军就会单方面承认对方的盟友地位。
不管你是山贼还是草寇,不论以前有什么样的罪行,哪怕你不承认赴死军的盟友地位,只要你对鞑子下手了,就会得到赴死军的承认。
这个调门起的有点高,说起来动听的很,真要实施起来难度肯定大的出奇。尤其让以大名正统自居的太子难以接受的一点就在这里了。
现在的李闯也在和满洲建奴打的难分难解,难道他们也是赴死军的盟友?
“不论李闯贼军犯下如何滔天地罪孽。他们也是大明地贼寇。只要他们能够归服王化抵御外辱。就是赴死军地同道。”
为了把李四地这个意思贯彻下去。杨廷麟杨大人跑细了两条腿。终于换来东宫众人一个模棱两可地答复。好歹保持了太子和赴死军之间地和睦。
就是李四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杨廷麟是个很好地监军。是个很辛苦地监军。
随着建设地深入。大山深处地基地刚刚有了点样子。李四又以民心士气为由要打仗。而且是要打大仗。
这才消停了几天呀!
听完了李四要打仗地理由之后。杨廷麟地满腹怨气顿时烟消云散。这才兴冲冲地伙了李四来找太子。
“又要打仗?”太子这么说并不完全因为惧怕战争,更多是认为大家都刚刚站住脚跟,有了一喘气的机会,好歹也要发展一段时间,壮大一下赴死军的实力吧。
“民心如此。”李四已经学会使用民心来掩饰自己的意图。
乡民之中汹涌澎湃的好战风潮太子等人早就觉察,只是没有想到李四会如此的“顺应民意”,以目前的情形来说,怎么看也不是发起战争的最好时机。
“若是再不动手,恐失了民心士气。”李四再次拿出民意做挡箭牌。
顺应民心是历朝历代检验一下君王昏庸与否的试金石,无论是谁也不敢小看了这“民心”这两个字。
民心这种东西其实很有意思,可以左右很多重大的局面,看起来是因为时局的发展而酝酿出来,其实也是可以操纵的。
“真的要打?”,这个事情别人都没有发言权,所以太子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杨廷麟。
杨廷麟既是太子的代言人,又是赴死军的监军,他的意见极其重要,起码对东宫众人而言是很重要。
“要打,这次一定要打。”
素来平和的太子甚至没有太多的意见,这个脾气温和的少年和他父亲完全不同,几乎没有主见,立刻同意了杨廷麟的意见:“那就打吧,要打哪里?河南还是湖北?”
河南还是一片混乱,暂时没有任何一支强有力的势力,尤其是在接近赴死军的广大区域,完全就是个软柿子。
而西南的湖北是李自成的地盘,虽然有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可是个人就知道左良玉怕李自成就好像老鼠怕猫……
“攻打舒城,忠诚伯和我的意思是打开一条连接江淮的通道!”
“舒城?攻打?”无论是刘理顺还是姚明恭,都认为杨廷麟是说错了。
舒城可是靖南侯黄得功的地盘,先不说黄得功手上近十万人马不是赴死军可以击败的,那完全就是大明自己的地盘,自己人派兵攻打自己的地盘,岂不是可笑?
黄得功诨号叫做黄闯子,是大明朝赫赫有名的猛将,早年间在辽东杀鞑子的壮举世人皆知,后来屡屡击败张献忠,也算是当世少有的良将了。
“黄部拥兵近十万不假,然其主力多移至滁州一线,庐南兵没有多少人马。而舒城扼我进出之路,万万不能掌握在他人手中……”李四很详细的给太子和那些老学究们讲解详细的作战部署。
大明朝的赴死军挑起战端主动攻打大明朝的靖南侯,不论战术布置的如何巧妙,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太子乃我大名正朔,福王妄自称帝已违祖制,”每当说起这些,杨廷麟就热血满腔:“福王称帝实属大逆不道,只因时局艰难,太子这才忍让至今……”
“忠诚伯的意思就要高树我大明正统之帜,让天下有义之士知道先皇骨血依旧,让世间百姓知道我大明正统在此……”
一说起这个,这帮子学官的血笔比都热,李四唯恐他们热血太过沸腾:“我和杨监军的意思呢,其实就是打出大明正统的旗号而已,并非真的要夺取黄得功的地盘。靖南侯也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又是太子少保,只因错信了一些流言,这才……总之就是要太子殿下移驾舒城,若黄得功有些许天良,自然是要率大军迎请太子,到时候咱们再护送太子上南京,福王和太子本是至亲,到时候自然会禅位……”
“指望福王禅位?忠诚伯只见太过浅薄。”姚明恭一本正经的说道:“不过太子殿下也应该打出大明正统的旗帜了。”
谁不想坐皇帝呀,终大明一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谁真的禅位过呢,当年的靖难之役就是叔侄之间争夺帝位,流的血还少了?现在的局面和建文时期何其相似?
“是极,是极,还是姚修撰想的深远。”李四心中暗道:“这帮子学官也不大好忽悠呢,不论如何,去往东方的通道一定要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