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新皇登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家和月圆最新章节!
(鞠躬求粉红票!手头如果有粉红票的亲,请投给该文了,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许良娣没两日就听人说了,杨云屏在吴王面前替自己美言,就连耳环和长命锁都是杨云屏提点了吴王这才有的。虽然有些淡淡的酸楚,但很快就感念杨云屏的恩情,待杨云屏也没那么冷漠。偶尔还带着孩子过去瞧她,陪她说话,帮着杨云屏打点一下东宫事务。
五月初一夜,皇帝连夜咳嗽,皇太孙责令太医入宫,太医的诊断是“疲劳过度”。
大总管又喂皇帝吃了祛痰散,皇帝这才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五月初二五更二刻时分,大总管见到了早朝时辰,进了内室想唤皇帝,不想连唤两声竟无人应答,小心挑起龙帐,触到皇帝的手时,却已转凉,顿时吓得三魂去了七魄。再将手移到鼻尖,大总管整个人扑通一声倒卧在地。
“不好了!不好了!皇上驾崩了!”
顿时,一声深重的丧钟敲响,从皇宫里传至皇城每个角落。
杨秉忠、傅翔等重臣风风火火到了养性殿内殿,只见皇帝一脸平和地躺在榻上。
大总管哭诉道:“皇上近来疲劳不堪,晚上又咳嗽,吃了好几回祛痰散。待得天亮,老奴唤他却已咽气了。”
太医们来瞧过,皇帝早前就曾被浓痰堵喉,窒息而亡。
昨晚病情转恶,大总管念皇太孙辛劳,这才没有禀报,没想竟害得皇帝丢了性命。原想着,今日见了皇太孙就说说此事,没来得及细说,皇帝就驾崩了。
杨秉忠对大学士道:“请出遗诏。”
群臣聚于养性殿前,大总管朗声诵读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孙宇文轩乃朕之嫡长孙,乾明太子之后,当为正统。令皇太孙于朕灵前继位。其母舒氏本为乾明遗孀,可入住康宁宫,他日若干扰朝政,百官皆可弹劾。若屡教不改,当赐其迁往皇昭寺、永不入宫……”
皇帝让宇文轩继位为帝,却又防着其母舒氏,这才留了一道遗诏,以此牵制舒太妃。
大殿之上一片肃穆。朝臣里嘤嘤哭泣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有之,满面泪水者有之,面上哭着眼里笑着的有之……
崔左相一脸茫然,原还等着皇帝如何发落他,一夜之间皇帝突然驾崩,宇文轩被视为正统。
五月初三,皇太孙宇文轩于先帝灵前登基,遵生母舒氏为太后,尊先帝庙号“齐惠祖”,所葬皇陵为“惠陵”。自此,民间各地避其新皇名讳“轩”字,但凡阁楼亭榭有用到“轩”字的一律改字,就连宫里“宣某某入宫”为避其讳,也说成“传某某”“召某某”等字样,与“轩”谐音之字一律停用。
给齐惠祖皇帝守灵之时,杨云屏突然昏厥,被太医诊出有孕,这令新君忧喜参半。
五月初五,新君颁布圣旨,大赦天下,又有三不赦:一,犯了命案者不赦;二,静王、宁王谋逆案诸人不赦;三,江南群臣勾结、盘剥百姓案牵连官员不赦;后两案待案情水落石出,另行判处。
五月初六,新君再下册封圣旨,立正妃杨氏为后,良娣许氏为淑妃。初七,颁布第三道圣旨:诏告天下,民间百日内不得欢庆、婚娶,百日内实行禁酒令,他要为惠祖皇帝守孝禁欲百日。新皇身体力行,顾、傅二女入宫的日子延后。
杨氏为后,许氏为妃,新君守孝节欲,舒氏秀仪却只封为贵人。
一时之间,皇城呈现出另一种局面:看似欣欣向荣,实则暗潮汹涌。
晋地连连传来喜讯,静王庶长子宇文轲全家被捉,晋地静王党官员、商贾纷纷下狱,江书鲲上奏朝廷请求派官员接手此案。又有喜报上奏,十二万余静王军接受招安,官府已尽数掌握十五万静王军名单,一千多大小将领名单尽在掌握之中。
看着一月限期将至,是接受招安,还是被朝廷视为叛军诛杀,这些人大多是晋地人,他们的身份一旦被官府知晓,就恐怕累及亲人、妻儿,剩下的二万多人,多是受过静王恩典的,可到底得为家人所想。
那么多人接受招安,你无动于衷,却已入了官府名册,官府一早就知道你是静王培养的静王军,限期不接受招安,你就是叛逆罪人。身犯叛逆,当夷三族,自己一条命事小,但凡与你有往来的亲友顾不顾?他们的命要是不要。
就以晋阳西岭乡为例,西岭乡街上的石**子是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平日以卖肉为生,人送绰号“石屠夫”。自入五月以来,几乎全乡百姓都知道他是静王军的人。
今儿街道东头的大娘来买肉,一脸关切地道:“石屠夫,还是去官府接受招安吧,听说三姓庄的冯二宝接受招安,人家还做了官呢,是副尉大人了。”
都是街坊邻里,又是看着他长大,人家一片好心。
石**子狠狠地将写《招安告示》的人给痛骂了一场,那告示写得好,乡乡皆帖,镇镇皆有,就连五六岁的孩子都知道。
“安大娘,听说最早接受招安的,都得了官呢。石屠夫,看你有两下子,还是去官府接受招安吧,幸许能保大家平安。你倒无所谓,一人饱全家饱,可你三叔、你大舅还有一家子人呢,你总不能累了他们,也做了谋反叛逆的坏人。”
石**子很不想去,他可是得过静王府恩惠的人。那年他十五岁,与人打架,不小心把人把人给当残了,要不是静王府的庶长子宇文轲,他就被受害人父母给弄死在大牢里,是晋阳候救了他的命。
他曾发愿,要舍去小命效忠静王府。
可自《招安告示》传遍晋地每一个乡镇角落,无数的静王军将士前往官府接受招安。那些跑得最快的,都得了官职,还得了官府重赏,穿着武将官服,招摇过市。一个招安不要紧,官府不信啊,为了证明你是静王军不假,先说出几个人名来,要是那几个也是,那你一定是了。
于是乎,一人供出十几个,几千人便能供出上万人、乃至十万人来。这短短十几日,官府就掌握了所有晋王军的名单。
你骨头硬不接受招安,这不要紧,官府直接把未接受招安人员的名单公布出来,让乡里乡亲看着。你小子不接受招安,要做叛党,看你顾不顾你亲友的性命,乡里乡亲的知晓了,难免不会轮番说项,就连石屠夫的三叔、大舅也每日过来问:“你什么时候去官府招安?”
石**子都快被街上的人说得耳朵起茧子,今儿他三叔又来问他,语调没了往日的随和,带着几分怒气:“你不去官府接受招安还等什么?要是早去,也能捞个官当当,耗在这里,那些个官职都被人抢了个精光。”
你看,长辈们最在意的还是你的前途,人家没说你连累他们的话。
终于,石**子再也受不住所有人的追问、劝说,一大早换了件干净衣裳,跑到晋阳府官衙里接受招安。
对于江舜诚的这一招,江书鲲佩服得五体投地。
换作是他,是万万想不出来的,花重金请人写《招安告示》,若只是一纸告示,不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因是才子们写的,不仅在晋阳城传为佳话,连百姓们也会在茶余饭后聊上几句。
说这与众不同的告示,讲这因写告示得了头名的故事,再说静王军的事……本是一件事,一旦闲聊起来,就能变成好几件。
官府未接受招安人员的名单一公布出来,所有人都似透明,在静王手里是隐秘的身份,闹得人人皆知,一出门,人家都知道你是静王军,是静王培养出来意欲造反的将士。
素妍与母亲于四月二十四日重返晋阳城江宅。
江书鲲在五月初一这天才现了踪迹,于午后领了几名护卫前往江宅拜见父母。
彼时,素妍与父母坐在祥瑞堂里,江书鲲一袭公候锦袍,举止大方,又有武将的干练与威风凛冽,神采奕奕,正是春风得意时。
虞氏从江舜诚那儿亦知晓了全部,皇帝派江书鲲到晋地,一是调查静王有反意的真相,一旦证实传言非需,便要设法控制晋地不乱。而江舜诚回晋探亲,这只是名目,实则也是为皇帝办差,接了皇帝给的秘函,前来襄助江书鲲。
静王党人连镇国公杨秉忠都敢行刺,还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
父子联手,一明一暗,一文一武,竟将这事办得很圆满。
江书鲲行礼拜见了父母,素妍还礼见过江书鲲,几人分长幼落座。
虞氏歪着脑袋审视着他,“瞧瞧,这几月不见,又黑又瘦了。回到皇城,你媳妇儿见了,指不定还如何心疼呢。”
江书鲲憨憨笑着,垂眸道:“这些日子是辛苦了些,不过经历这些,儿子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江舜诚品着茶,给了个“什么道理”的眼色。
江书鲲定定心神,浅呷几口,“儿子明白,有些事是可以用奇巧的法子来解决的。就如这次,父亲悬赏文人写文章,看起来只是重视读书人,没想一纸《招安告示》便能让十五万隐于暗处的静王军主动接受招安,报效朝廷。”
这样的法子,江书鲲是如何也想不出来的。
江舜诚到底是走的路多,想到了如此奇巧的法子,垂眸留意着素妍,只见她笑容微微,正抿嘴打量着江书鲲。“悬赏好诗文的法子原是你妹妹想的。”RS
(鞠躬求粉红票!手头如果有粉红票的亲,请投给该文了,再一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许良娣没两日就听人说了,杨云屏在吴王面前替自己美言,就连耳环和长命锁都是杨云屏提点了吴王这才有的。虽然有些淡淡的酸楚,但很快就感念杨云屏的恩情,待杨云屏也没那么冷漠。偶尔还带着孩子过去瞧她,陪她说话,帮着杨云屏打点一下东宫事务。
五月初一夜,皇帝连夜咳嗽,皇太孙责令太医入宫,太医的诊断是“疲劳过度”。
大总管又喂皇帝吃了祛痰散,皇帝这才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五月初二五更二刻时分,大总管见到了早朝时辰,进了内室想唤皇帝,不想连唤两声竟无人应答,小心挑起龙帐,触到皇帝的手时,却已转凉,顿时吓得三魂去了七魄。再将手移到鼻尖,大总管整个人扑通一声倒卧在地。
“不好了!不好了!皇上驾崩了!”
顿时,一声深重的丧钟敲响,从皇宫里传至皇城每个角落。
杨秉忠、傅翔等重臣风风火火到了养性殿内殿,只见皇帝一脸平和地躺在榻上。
大总管哭诉道:“皇上近来疲劳不堪,晚上又咳嗽,吃了好几回祛痰散。待得天亮,老奴唤他却已咽气了。”
太医们来瞧过,皇帝早前就曾被浓痰堵喉,窒息而亡。
昨晚病情转恶,大总管念皇太孙辛劳,这才没有禀报,没想竟害得皇帝丢了性命。原想着,今日见了皇太孙就说说此事,没来得及细说,皇帝就驾崩了。
杨秉忠对大学士道:“请出遗诏。”
群臣聚于养性殿前,大总管朗声诵读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孙宇文轩乃朕之嫡长孙,乾明太子之后,当为正统。令皇太孙于朕灵前继位。其母舒氏本为乾明遗孀,可入住康宁宫,他日若干扰朝政,百官皆可弹劾。若屡教不改,当赐其迁往皇昭寺、永不入宫……”
皇帝让宇文轩继位为帝,却又防着其母舒氏,这才留了一道遗诏,以此牵制舒太妃。
大殿之上一片肃穆。朝臣里嘤嘤哭泣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有之,满面泪水者有之,面上哭着眼里笑着的有之……
崔左相一脸茫然,原还等着皇帝如何发落他,一夜之间皇帝突然驾崩,宇文轩被视为正统。
五月初三,皇太孙宇文轩于先帝灵前登基,遵生母舒氏为太后,尊先帝庙号“齐惠祖”,所葬皇陵为“惠陵”。自此,民间各地避其新皇名讳“轩”字,但凡阁楼亭榭有用到“轩”字的一律改字,就连宫里“宣某某入宫”为避其讳,也说成“传某某”“召某某”等字样,与“轩”谐音之字一律停用。
给齐惠祖皇帝守灵之时,杨云屏突然昏厥,被太医诊出有孕,这令新君忧喜参半。
五月初五,新君颁布圣旨,大赦天下,又有三不赦:一,犯了命案者不赦;二,静王、宁王谋逆案诸人不赦;三,江南群臣勾结、盘剥百姓案牵连官员不赦;后两案待案情水落石出,另行判处。
五月初六,新君再下册封圣旨,立正妃杨氏为后,良娣许氏为淑妃。初七,颁布第三道圣旨:诏告天下,民间百日内不得欢庆、婚娶,百日内实行禁酒令,他要为惠祖皇帝守孝禁欲百日。新皇身体力行,顾、傅二女入宫的日子延后。
杨氏为后,许氏为妃,新君守孝节欲,舒氏秀仪却只封为贵人。
一时之间,皇城呈现出另一种局面:看似欣欣向荣,实则暗潮汹涌。
晋地连连传来喜讯,静王庶长子宇文轲全家被捉,晋地静王党官员、商贾纷纷下狱,江书鲲上奏朝廷请求派官员接手此案。又有喜报上奏,十二万余静王军接受招安,官府已尽数掌握十五万静王军名单,一千多大小将领名单尽在掌握之中。
看着一月限期将至,是接受招安,还是被朝廷视为叛军诛杀,这些人大多是晋地人,他们的身份一旦被官府知晓,就恐怕累及亲人、妻儿,剩下的二万多人,多是受过静王恩典的,可到底得为家人所想。
那么多人接受招安,你无动于衷,却已入了官府名册,官府一早就知道你是静王培养的静王军,限期不接受招安,你就是叛逆罪人。身犯叛逆,当夷三族,自己一条命事小,但凡与你有往来的亲友顾不顾?他们的命要是不要。
就以晋阳西岭乡为例,西岭乡街上的石**子是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平日以卖肉为生,人送绰号“石屠夫”。自入五月以来,几乎全乡百姓都知道他是静王军的人。
今儿街道东头的大娘来买肉,一脸关切地道:“石屠夫,还是去官府接受招安吧,听说三姓庄的冯二宝接受招安,人家还做了官呢,是副尉大人了。”
都是街坊邻里,又是看着他长大,人家一片好心。
石**子狠狠地将写《招安告示》的人给痛骂了一场,那告示写得好,乡乡皆帖,镇镇皆有,就连五六岁的孩子都知道。
“安大娘,听说最早接受招安的,都得了官呢。石屠夫,看你有两下子,还是去官府接受招安吧,幸许能保大家平安。你倒无所谓,一人饱全家饱,可你三叔、你大舅还有一家子人呢,你总不能累了他们,也做了谋反叛逆的坏人。”
石**子很不想去,他可是得过静王府恩惠的人。那年他十五岁,与人打架,不小心把人把人给当残了,要不是静王府的庶长子宇文轲,他就被受害人父母给弄死在大牢里,是晋阳候救了他的命。
他曾发愿,要舍去小命效忠静王府。
可自《招安告示》传遍晋地每一个乡镇角落,无数的静王军将士前往官府接受招安。那些跑得最快的,都得了官职,还得了官府重赏,穿着武将官服,招摇过市。一个招安不要紧,官府不信啊,为了证明你是静王军不假,先说出几个人名来,要是那几个也是,那你一定是了。
于是乎,一人供出十几个,几千人便能供出上万人、乃至十万人来。这短短十几日,官府就掌握了所有晋王军的名单。
你骨头硬不接受招安,这不要紧,官府直接把未接受招安人员的名单公布出来,让乡里乡亲看着。你小子不接受招安,要做叛党,看你顾不顾你亲友的性命,乡里乡亲的知晓了,难免不会轮番说项,就连石屠夫的三叔、大舅也每日过来问:“你什么时候去官府招安?”
石**子都快被街上的人说得耳朵起茧子,今儿他三叔又来问他,语调没了往日的随和,带着几分怒气:“你不去官府接受招安还等什么?要是早去,也能捞个官当当,耗在这里,那些个官职都被人抢了个精光。”
你看,长辈们最在意的还是你的前途,人家没说你连累他们的话。
终于,石**子再也受不住所有人的追问、劝说,一大早换了件干净衣裳,跑到晋阳府官衙里接受招安。
对于江舜诚的这一招,江书鲲佩服得五体投地。
换作是他,是万万想不出来的,花重金请人写《招安告示》,若只是一纸告示,不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因是才子们写的,不仅在晋阳城传为佳话,连百姓们也会在茶余饭后聊上几句。
说这与众不同的告示,讲这因写告示得了头名的故事,再说静王军的事……本是一件事,一旦闲聊起来,就能变成好几件。
官府未接受招安人员的名单一公布出来,所有人都似透明,在静王手里是隐秘的身份,闹得人人皆知,一出门,人家都知道你是静王军,是静王培养出来意欲造反的将士。
素妍与母亲于四月二十四日重返晋阳城江宅。
江书鲲在五月初一这天才现了踪迹,于午后领了几名护卫前往江宅拜见父母。
彼时,素妍与父母坐在祥瑞堂里,江书鲲一袭公候锦袍,举止大方,又有武将的干练与威风凛冽,神采奕奕,正是春风得意时。
虞氏从江舜诚那儿亦知晓了全部,皇帝派江书鲲到晋地,一是调查静王有反意的真相,一旦证实传言非需,便要设法控制晋地不乱。而江舜诚回晋探亲,这只是名目,实则也是为皇帝办差,接了皇帝给的秘函,前来襄助江书鲲。
静王党人连镇国公杨秉忠都敢行刺,还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
父子联手,一明一暗,一文一武,竟将这事办得很圆满。
江书鲲行礼拜见了父母,素妍还礼见过江书鲲,几人分长幼落座。
虞氏歪着脑袋审视着他,“瞧瞧,这几月不见,又黑又瘦了。回到皇城,你媳妇儿见了,指不定还如何心疼呢。”
江书鲲憨憨笑着,垂眸道:“这些日子是辛苦了些,不过经历这些,儿子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江舜诚品着茶,给了个“什么道理”的眼色。
江书鲲定定心神,浅呷几口,“儿子明白,有些事是可以用奇巧的法子来解决的。就如这次,父亲悬赏文人写文章,看起来只是重视读书人,没想一纸《招安告示》便能让十五万隐于暗处的静王军主动接受招安,报效朝廷。”
这样的法子,江书鲲是如何也想不出来的。
江舜诚到底是走的路多,想到了如此奇巧的法子,垂眸留意着素妍,只见她笑容微微,正抿嘴打量着江书鲲。“悬赏好诗文的法子原是你妹妹想的。”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