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7独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九龙章最新章节!
毓秀看着户部尚书恨的牙痒痒的,昨天她设宴时,这老东西还满脸赔笑,今天要表明立场,他果然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外籍流民的事看似是小,实则牵扯甚广,会被损伤利益的人也不在少数,几位权臣拿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对变法也无可厚非。
毓秀打了个太极,“流民之事不止是外籍士子之事,士子里也不止有一个陶菁,我什么时候说要封陶菁做官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他的真才实学如何,要等会试后才知道。朕听说他是乡试解元,想来也该有些本事,否则就是他那一州选不出人才?”
右相在心里腹诽,皇上你都许人进会试了,哪里还有商量的余地,这是早早地就要打出一张天子牌?
吏部尚书闪身出列对毓秀拜道,“皇上三思,我朝许外籍侍子考取功名已是大大的恩典,要是再恩准会试殿试,岂不损了我西琳士子?”
又一个两面三刀的老狐狸。
毓秀任监国时就知道朝局是一潭深水,朝臣顾忌先皇,党结党争都不敢过于外显,如今形式渐渐明朗,一干权臣欺负她年轻,明摆着要撕破脸。
毓秀拿眼看了一下满堂朝臣,众人或多或少也是同样的想法,越是这样,她越觉得悲哀,“若我西琳士子有真才实学,何惧有损?”
吏部尚书哀哀一叹,“皇上说这话,不怕伤了西琳臣民的心?”
此言一出,下面马上有人附和。
毓秀笑道,“朕以为,凡是在我西琳出生的百姓就是西琳的臣民,二代流民不该再归入外籍。差别待之,尚书大人可曾想过他们会不会伤心。”
右相对工部尚书递个眼色,工部尚书赶忙也站出来帮腔,“亲疏有别,内外有分,皇上宅心仁厚,对外籍也存着一分仁爱之心。变法事大,还请皇上三思,若对我朝百姓与外籍一视同仁,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帽子扣的倒结实。
“哦?尚书大人倒是说说,怎么会天下大乱?”
六部中有两位女尚书,一老一少,工部尚书正是那资历老的,尚书大人的庶妹是右相夫人,两家姻亲联系,从一开始就站成一队,毓秀明知她拉拢不来,一早也没费那个心思。
工部尚书正身禀道,“我朝严禁土地买卖,只为耕者有其田,若外籍一入西琳境就轻取户籍,分得田地,流民岂不大批涌入?建造工事何等要紧,若不分本国外籍任用工匠,中间有个差池,如何是好?朝廷举仕也是如此,祖宗定下三代才可入籍的规矩,也是怕居心叵测之人混入朝堂,偷窃机密,扰乱朝局。家世不明,身份不清之人,有再好的才学,又怎么敢放他考进士。”
毓秀忍不住冷笑,混入朝堂扰乱朝局的人也不一定非要是外籍,下头站着的一干重臣,有几个不是居心叵测。
“宫中服侍我的侍子,许多都是外籍,若真有奸细想混入朝堂偷窃机密,何必十年寒窗苦读,混入宫在女主身边岂不更方便?”
工部尚书一皱眉头,“皇上此言差矣,宫廷选侍严瑾,进宫伺候的宫人哪个不是被详查三代,验明正身,怎么会有奸细混在女主身边?”
毓秀就等她说这一句。
“尚书大人也说宫廷选侍严瑾,既然能对进宫伺候的宫人详查三代,验明正身,怎么对考取功名的士子就行不通?三年科举,全国考取孝廉的有几人?会试后上殿试的又有几人?会比挑选筛查宫人还难?”
工部尚书被噎了个正着,还面不改色心不跳,“皇上这么说,岂不是强词夺理,臣以为……”
毓秀还想听她怎么以为,右相却站出来打断她的话,“尚书大人三番两次出言顶撞皇上,太放肆了,还不向皇上请罪。”
工部尚书看了右相一眼,慢慢跪下身子,伏礼对毓秀叩道,“臣一时失言,冲撞了圣上,请陛下开恩,饶了我这老糊涂。”
打了巴掌又喂甜枣,毓秀本想乘胜追击,结果被右相搅了战局,这种情况下她要是再穷追猛打,唯恐又落下个心胸狭窄的名声,毓秀只能对工部尚书挥手叫平身。
刑部尚书看了一眼兵部尚书,两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想掺和,兵部尚书又看了一眼定远将军,定远将军一派淡然,作壁上观看戏看的好自在,兵部尚书又看了一眼神威将军,神威将军倒是很想替毓秀说话,可她是华砚的母亲,硬插话恐怕有帮亲之嫌。
同样不动声色的还有礼部尚书,外籍与士子之事本就是礼部分内,这一位是最有资格说话,他却从头到尾都装哑巴,毓秀也弄不清他心中所想。
场面尴尬了好一会,毓秀几乎要开口点礼部尚书的名了,却见大理寺卿对她轻轻摇头。
毓秀就改口叫大理寺卿,“程卿以为如何?”
程棉闪身出列,避重就轻,“臣请陛下看在陶菁十年寒窗苦读的辛苦,放他出狱时,不要革去他生员的功名,还保留他孝廉的身份。”
毓秀笑道,“朕这就拟旨,着大理寺与刑部重申当年之事,为获罪的生员平反。受牵连的士子一并恢复功名,朕之后会同礼部商议,什么样的外籍生员有资格参与会试殿试。”
“皇上圣明。”
一张天子牌到底还是打出来了,右相脸上连冷笑都看不见,只剩一张冷脸。
毓秀犹豫再三,还是留了一点余地,“初元令的具体条款,如何推行,朕还要同两位宰辅,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再详议。”
既然讲明了是再议,底下的朝臣也不好纠结。
初元令的事告一段落,毓秀正准备询问春耕的事,工部尚书就又站出来说了句,“老臣请皇上谕,修建帝陵。”
毓秀望着工部尚书发蒙,“不知尚书大人说的帝陵是母上的帝陵,还是朕的帝陵。”
“臣斗胆,是皇上的帝陵。”
“母亲的帝陵可修缮完毕?”
“还未完工。”
“那朕的陵就不着急,等母亲的帝陵建好再建朕的不迟。”
工部尚书笑着禀道,“皇上登基修陵是老规矩,皇上颁圣谕,老臣也好早作打算。”
毓秀隐约记得她母亲曾怀疑工部借修帝陵藏了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还叫她登基之后特别留心彻查。
“朕知道了,请尚书大人写个折子,容后再议。”
工部尚书轻咳一声,退回列中;兵部侍郎又跑出来请旨配给边关的粮饷;刑部侍郎依旧例请示大赦天下;礼部尚书请旨开恩科。
凡是要钱的事毓秀一律压后处置,只批了几件常规事务。散朝之前,毓秀特别提了一下灵犀出宫封府之事,着礼部携内务府与太妃商议置办。
毓秀猜到六部听说公主封府,必定要打定主意为公主求差事,只不过最后站出来的是谁,她心里还没有底。
散朝之后,大理寺卿又留下来同毓秀密谈了半个时辰。
毓秀回金麟殿时,姜郁已搬离了,她看着满屋子的大红只觉得讽刺,就吩咐人把幔绢都撤了,床铺帘帐也都换回淡雅的颜色。
毓秀正预备去勤政殿批奏章,宫人就禀报说姜郁病了。
她心里一着急,就匆匆摆驾去看姜郁。
毓秀到永乐宫时,姜郁还在睡,眉毛轻轻皱着,呼吸却深沉绵长,下巴长出淡淡的胡茬,头发有些凌乱,似乎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梳洗整理。
毓秀却觉得他比什么时候都好看,起码比绷紧了精神对着她横眉冷对的时候要好看多了。她看着看着,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伸手将他的手握住了,放在掌心轻轻摩挲。
“太妃与公主看过皇后了吗?”
“太妃白天来过一次,听太医说皇后身子无大碍就回去了。公主这几日都忙着出府,白日不在宫里。”
毓秀哦了一声,也不知是欣喜还是失望。
等来等去,姜郁也没有醒过来的迹象,毓秀吩咐人把折子都拿到永乐宫,她一边陪他一边看折子。
毓秀站起来伸懒腰的功夫,就瞧见外头天暗了。
内侍掌了灯,毓秀摸摸肚子,的确有点饿。
永乐宫的宫人都说皇后一整日粒米未进,一直在睡觉;毓秀让御膳房做了温补的米粥,生怕凉了,只等姜郁醒了再摆桌。
姜郁醒来时眼前模模糊糊的,看到个影子像是毓秀,他还以为自己在做梦,揉揉眼把四周围都看清楚了,才知道毓秀真坐在他面前。
她手里还捧着个折子呢,都看出神了,应该不会是他的幻觉。
姜郁动了动身子,毓秀这才发觉他醒了,就把折子塞到内侍手里,俯身问姜郁觉得如何,要不要传太医。
姜郁想着自己有点邋遢的形象,当下也没了高傲拿乔的本钱,红着脸说了句,“臣无碍,有劳陛下忧心。”
毓秀看着户部尚书恨的牙痒痒的,昨天她设宴时,这老东西还满脸赔笑,今天要表明立场,他果然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外籍流民的事看似是小,实则牵扯甚广,会被损伤利益的人也不在少数,几位权臣拿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对变法也无可厚非。
毓秀打了个太极,“流民之事不止是外籍士子之事,士子里也不止有一个陶菁,我什么时候说要封陶菁做官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他的真才实学如何,要等会试后才知道。朕听说他是乡试解元,想来也该有些本事,否则就是他那一州选不出人才?”
右相在心里腹诽,皇上你都许人进会试了,哪里还有商量的余地,这是早早地就要打出一张天子牌?
吏部尚书闪身出列对毓秀拜道,“皇上三思,我朝许外籍侍子考取功名已是大大的恩典,要是再恩准会试殿试,岂不损了我西琳士子?”
又一个两面三刀的老狐狸。
毓秀任监国时就知道朝局是一潭深水,朝臣顾忌先皇,党结党争都不敢过于外显,如今形式渐渐明朗,一干权臣欺负她年轻,明摆着要撕破脸。
毓秀拿眼看了一下满堂朝臣,众人或多或少也是同样的想法,越是这样,她越觉得悲哀,“若我西琳士子有真才实学,何惧有损?”
吏部尚书哀哀一叹,“皇上说这话,不怕伤了西琳臣民的心?”
此言一出,下面马上有人附和。
毓秀笑道,“朕以为,凡是在我西琳出生的百姓就是西琳的臣民,二代流民不该再归入外籍。差别待之,尚书大人可曾想过他们会不会伤心。”
右相对工部尚书递个眼色,工部尚书赶忙也站出来帮腔,“亲疏有别,内外有分,皇上宅心仁厚,对外籍也存着一分仁爱之心。变法事大,还请皇上三思,若对我朝百姓与外籍一视同仁,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帽子扣的倒结实。
“哦?尚书大人倒是说说,怎么会天下大乱?”
六部中有两位女尚书,一老一少,工部尚书正是那资历老的,尚书大人的庶妹是右相夫人,两家姻亲联系,从一开始就站成一队,毓秀明知她拉拢不来,一早也没费那个心思。
工部尚书正身禀道,“我朝严禁土地买卖,只为耕者有其田,若外籍一入西琳境就轻取户籍,分得田地,流民岂不大批涌入?建造工事何等要紧,若不分本国外籍任用工匠,中间有个差池,如何是好?朝廷举仕也是如此,祖宗定下三代才可入籍的规矩,也是怕居心叵测之人混入朝堂,偷窃机密,扰乱朝局。家世不明,身份不清之人,有再好的才学,又怎么敢放他考进士。”
毓秀忍不住冷笑,混入朝堂扰乱朝局的人也不一定非要是外籍,下头站着的一干重臣,有几个不是居心叵测。
“宫中服侍我的侍子,许多都是外籍,若真有奸细想混入朝堂偷窃机密,何必十年寒窗苦读,混入宫在女主身边岂不更方便?”
工部尚书一皱眉头,“皇上此言差矣,宫廷选侍严瑾,进宫伺候的宫人哪个不是被详查三代,验明正身,怎么会有奸细混在女主身边?”
毓秀就等她说这一句。
“尚书大人也说宫廷选侍严瑾,既然能对进宫伺候的宫人详查三代,验明正身,怎么对考取功名的士子就行不通?三年科举,全国考取孝廉的有几人?会试后上殿试的又有几人?会比挑选筛查宫人还难?”
工部尚书被噎了个正着,还面不改色心不跳,“皇上这么说,岂不是强词夺理,臣以为……”
毓秀还想听她怎么以为,右相却站出来打断她的话,“尚书大人三番两次出言顶撞皇上,太放肆了,还不向皇上请罪。”
工部尚书看了右相一眼,慢慢跪下身子,伏礼对毓秀叩道,“臣一时失言,冲撞了圣上,请陛下开恩,饶了我这老糊涂。”
打了巴掌又喂甜枣,毓秀本想乘胜追击,结果被右相搅了战局,这种情况下她要是再穷追猛打,唯恐又落下个心胸狭窄的名声,毓秀只能对工部尚书挥手叫平身。
刑部尚书看了一眼兵部尚书,两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想掺和,兵部尚书又看了一眼定远将军,定远将军一派淡然,作壁上观看戏看的好自在,兵部尚书又看了一眼神威将军,神威将军倒是很想替毓秀说话,可她是华砚的母亲,硬插话恐怕有帮亲之嫌。
同样不动声色的还有礼部尚书,外籍与士子之事本就是礼部分内,这一位是最有资格说话,他却从头到尾都装哑巴,毓秀也弄不清他心中所想。
场面尴尬了好一会,毓秀几乎要开口点礼部尚书的名了,却见大理寺卿对她轻轻摇头。
毓秀就改口叫大理寺卿,“程卿以为如何?”
程棉闪身出列,避重就轻,“臣请陛下看在陶菁十年寒窗苦读的辛苦,放他出狱时,不要革去他生员的功名,还保留他孝廉的身份。”
毓秀笑道,“朕这就拟旨,着大理寺与刑部重申当年之事,为获罪的生员平反。受牵连的士子一并恢复功名,朕之后会同礼部商议,什么样的外籍生员有资格参与会试殿试。”
“皇上圣明。”
一张天子牌到底还是打出来了,右相脸上连冷笑都看不见,只剩一张冷脸。
毓秀犹豫再三,还是留了一点余地,“初元令的具体条款,如何推行,朕还要同两位宰辅,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再详议。”
既然讲明了是再议,底下的朝臣也不好纠结。
初元令的事告一段落,毓秀正准备询问春耕的事,工部尚书就又站出来说了句,“老臣请皇上谕,修建帝陵。”
毓秀望着工部尚书发蒙,“不知尚书大人说的帝陵是母上的帝陵,还是朕的帝陵。”
“臣斗胆,是皇上的帝陵。”
“母亲的帝陵可修缮完毕?”
“还未完工。”
“那朕的陵就不着急,等母亲的帝陵建好再建朕的不迟。”
工部尚书笑着禀道,“皇上登基修陵是老规矩,皇上颁圣谕,老臣也好早作打算。”
毓秀隐约记得她母亲曾怀疑工部借修帝陵藏了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还叫她登基之后特别留心彻查。
“朕知道了,请尚书大人写个折子,容后再议。”
工部尚书轻咳一声,退回列中;兵部侍郎又跑出来请旨配给边关的粮饷;刑部侍郎依旧例请示大赦天下;礼部尚书请旨开恩科。
凡是要钱的事毓秀一律压后处置,只批了几件常规事务。散朝之前,毓秀特别提了一下灵犀出宫封府之事,着礼部携内务府与太妃商议置办。
毓秀猜到六部听说公主封府,必定要打定主意为公主求差事,只不过最后站出来的是谁,她心里还没有底。
散朝之后,大理寺卿又留下来同毓秀密谈了半个时辰。
毓秀回金麟殿时,姜郁已搬离了,她看着满屋子的大红只觉得讽刺,就吩咐人把幔绢都撤了,床铺帘帐也都换回淡雅的颜色。
毓秀正预备去勤政殿批奏章,宫人就禀报说姜郁病了。
她心里一着急,就匆匆摆驾去看姜郁。
毓秀到永乐宫时,姜郁还在睡,眉毛轻轻皱着,呼吸却深沉绵长,下巴长出淡淡的胡茬,头发有些凌乱,似乎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梳洗整理。
毓秀却觉得他比什么时候都好看,起码比绷紧了精神对着她横眉冷对的时候要好看多了。她看着看着,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伸手将他的手握住了,放在掌心轻轻摩挲。
“太妃与公主看过皇后了吗?”
“太妃白天来过一次,听太医说皇后身子无大碍就回去了。公主这几日都忙着出府,白日不在宫里。”
毓秀哦了一声,也不知是欣喜还是失望。
等来等去,姜郁也没有醒过来的迹象,毓秀吩咐人把折子都拿到永乐宫,她一边陪他一边看折子。
毓秀站起来伸懒腰的功夫,就瞧见外头天暗了。
内侍掌了灯,毓秀摸摸肚子,的确有点饿。
永乐宫的宫人都说皇后一整日粒米未进,一直在睡觉;毓秀让御膳房做了温补的米粥,生怕凉了,只等姜郁醒了再摆桌。
姜郁醒来时眼前模模糊糊的,看到个影子像是毓秀,他还以为自己在做梦,揉揉眼把四周围都看清楚了,才知道毓秀真坐在他面前。
她手里还捧着个折子呢,都看出神了,应该不会是他的幻觉。
姜郁动了动身子,毓秀这才发觉他醒了,就把折子塞到内侍手里,俯身问姜郁觉得如何,要不要传太医。
姜郁想着自己有点邋遢的形象,当下也没了高傲拿乔的本钱,红着脸说了句,“臣无碍,有劳陛下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