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百忍成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重生]山水田园最新章节!
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看着四周山明水秀的景色。闻着路边淡淡的野花清香,听着林间鸟儿脆鸣。张梓瑞觉得此时的心境无比的平静,岁月静好。
“这不年不节的,你们要到镇上做什么?”阿牛叔一边赶着牛车,一边问。
“刚盖好房子,差些东西,到镇上补齐。”张梓瑞解释。
阿牛叔:“看我这脑子,把这事都给忘了。”
温奇文:“阿牛叔,家里缺的东西多,到时候要麻烦你多等些时候。”
阿牛叔:“没事,到了镇上,你们尽管放心去。”
到了镇上,他们先去买了棉被,又扯了些布料,回去做被面什么的。过了这个月,天气会渐渐转凉,家里也得提前准备过冬的衣物,弟弟妹妹的棉被也有些薄了。
此时的温奇文那是恨不得把铜板掰开使,张梓瑞见他这幅模样,也开始想着怎么赚钱。他们到三水村总的只有四十两银子,前前后后已经用了二十两左右。今天把所有东西置办齐,也得花不少钱。虽然钱看着还能剩不少,但是现在家中却没什么收入。
接着又去买了碗、装油盐调料的小坛子,买碗时,温奇文看到一套有些粗糙的茶壶。问了问价格,竟然要五十文,有些小贵。但是他想了想,还是咬咬牙买了。
张梓瑞看了觉得有些诧异,小孩一向节俭。随即他想到了小孩买的时候,看了他一眼,他明白了这是给他买的。唉,这孩子总是为别人着想,却从来不想想自己。
家里什么都没有,两人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东西。拿不下了就送去阿牛叔那里,放到车上。
他们去杂货铺的时候,张梓瑞见铺子里有不少调料,让小孩买了一些。他看到铺子里还有红薯卖,有些奇怪地问:“阿文,村里种红薯吗?”
在张大少的记忆里,似乎并没有红薯的存在。
“恩,种得人少,只有年景不好的时候才种得多,这东西吃多了难受,而且不雅。”温奇文一点也不奇怪张梓瑞会问这种问题,因为红薯是穷人家吃的东西,有钱人哪会碰。
张梓瑞点点头,红薯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吃多了的确会‘烧心’,返酸,肠道不适,而且会腹胀排气,的确不雅。不过红薯也香甜可口,饱肚子。他有些想念烤红薯的味道了,这个世界灵气浓郁,蔬果的口感也不知好了多少。
最后他们并没有买,这东西在村里不值钱,在镇上花这个钱,还不如回村里去,向种了的人家买一点。
在镇上进进出出一上午,张梓瑞也没碰见个熟人。主要是张家大少太宅,一直都窝在家中念书,随后又窝在家中养病。不过见不到熟人,倒是让张梓瑞轻松不少。
两人路过书斋,张梓瑞想要买两本药书,看看这里的药材是不是与原来的世界相同。但高昂的书价,让他望而却步。
温奇文没有忽略张梓瑞多看了两眼书斋。“瑞哥,你是不是想买书?”
“没什么,有些怀念而已,走吧。”张梓瑞摇摇头,继续往前走。他知道小孩一心对他好,要是他要买书,小孩肯定会买。但是在他还不能赚钱之前,他得多体谅小孩。不过这还是除了爷爷之外,第一个对他这么好的人,张梓瑞也想好好待他。
温奇文觉得瑞哥一定是想看书了,他有些犹豫的看了一眼书斋。最后还是跟着张梓瑞离开,心想以后一定努力挣钱给瑞哥买书。温奇文是个有些死心眼的孩子,对于认准的人,他就会死心塌地的对人好。就像对家人的好一样,义无反顾。
小镇不大,铺子也不多,买东西挑选的余地不多。所以买齐东西也不会有多折腾,但是对于此时的张梓瑞来说,还是累得够呛。他们买的东西足足有一车,用绳子高高的捆起来才勉强拉下。阿牛叔对于他们买那么多东西,十分诧异,但他不是个多嘴的人。
三人在镇上一人吃了一碗面,才赶着牛车慢悠悠的回村。
回到村里,难免有人看到那一大堆东西。又免不了一番议论纷纷,张梓瑞已经习惯这些淳朴的村民大惊小怪,热爱八卦。完全不当回事。温奇文以前也被说得多了,懒得去在意。
到家之后,阿牛叔帮着他们将东西搬到屋内,拿了钱就离开了。
张家房屋只有一间,不过屋内空间比较大,用木板隔成了里外两间,里屋是卧室,外间放了桌椅。此时买回来的东西都放在了座椅上。
张家紧挨着温家的篱笆墙现在已经被拆了,温家兄弟在他们回来时,就全都跑来帮忙。张梓瑞拿出四窜糖葫芦,给文武平安四兄弟一人一窜。在他眼中,阿文和阿武也只是孩子而已。阿武即使是男孩子,又是一家之主,但也只是个十余岁的小孩而已。
“哥夫,这是什么?”平安两个小豆丁,看着张梓瑞手中的东西,一脸好奇的问。
“这是糖葫芦,很好吃的。”
听说是好吃的,他们欢呼一声,一人拿了一串,小心翼翼的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好甜,顿时两个小家伙笑眯了眼。张梓瑞心里有些酸涩,这两孩子连糖葫芦都没吃过。
阿文和阿武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好意思接那小孩子吃的玩意,一脸为难的看着张梓瑞。温奇武怀里的小妹睡着了,不然肯定也得伸着手要。
“买都买了,吃吧。”张梓瑞把糖葫芦塞他们手里,手里空了,他接过小妹抱在怀里。换了地方小妹皱了皱眉头,扁扁嘴一副想哭的样子。
张梓瑞赶紧轻轻地拍了拍,但是不敢抱着颠。以前听人说过,小孩总是抱着颠,会成对眼。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也不敢去尝试。还好小妹动了动小身子,往他怀里拱了拱,发现熟悉的味道安心的继续睡觉。张梓瑞觉得自己抱小孩的姿势越来越自然,这也算提前练习了吧,以后好抱自家孩子。
想到以后孩子‘妈’,他的身体僵了僵,他看了看阿文那副男孩子的样子。虽然知道双儿能生孩子,但还是觉得很玄幻。阿文还是小孩子,不去想了。
阿文也没想到他能分到一串,有些不好意思的捏着糖葫芦。“这个留着给小妹吃吧。”
“小妹在长牙,吃多了甜的不好,这是给你的,吃吧。”张梓瑞就知道他会这样。
“瑞哥,你呢?”
听到温奇文的询问,温家三兄弟抬头看着张梓瑞,他们怎么忘了,还有哥夫没有。
“你们吃吧,我不喜欢吃甜的。”
于是四兄弟坐在桌边,喜滋滋的吃着糖葫芦。阿文和阿武小时候倒是吃过,不过那记忆遥远的都快不记得了。此时吃上了糖葫芦,觉得比小时候记忆中的还甜。
张梓瑞抱着孩子坐在边上,倦意袭来,疲惫不已。他现在的身体已经好了大半,但体力还是不行。
见他疲惫的样子,温奇文小心的将没吃完的糖葫芦收好,利索的铺床去了。屋内都是打扫干净的,只要将买来的被褥铺上就行,他们买了一套成品。其余的还得温奇文有空的时候做,毕竟成品有些贵。
床铺好之后,张梓瑞就被温奇文赶去休息。就连阿武和平安也一个劲地让他休息,家里的事交给他们就行了。张梓瑞身为一家之主,觉得不好意思,还想帮忙收拾东西,但最后败给了自己的破身体,抱着小妹睡觉去了。
王氏听说张家买了一车东西,心想果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眼珠一转,也不知能不能蹭点东西,于是就乐颠颠的往张家跑。
进了张家,她见温家两兄弟正在收拾买回来的东西。
王氏一眼就看到桌上竟然有一匹细棉布,那是温奇文买来给一家人做里衣的。张梓瑞看到温家兄弟总苛待自己,明明手中有些钱,却把日子过得和难民一样,一直灌输他要善待自己的理念。温奇文又心疼张梓瑞和弟弟妹妹,于是才舍得买了那一匹细棉布。
“哟,阿文这料子可真软,你二伯母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呢。”王氏伸手摸着那柔软的布料,眼底闪过一抹贪婪。
温奇文见到王氏,暗暗懊恼自己忘了将院门栓好。“二伯母说笑了,二伯父怎么说也是个掌柜,还会没钱给您买。”
“我们家也不容易啊,哪有闲钱买这个,你堂哥眼瞅着快到娶亲年龄了,这彩礼钱还没着落呢。阿文阿,你二伯母我也不容易,要不你把这布料分我一些。不然我这辈子估计也没机会穿这么好的料子了。就当你孝敬二伯母了。”王氏开始哭穷,心里却想着这布料怎么也得一两多银子吧,他们可真舍得。
“二伯母你别太过分,这是张家的东西,凭什么孝敬你。”阿武说着,怒瞪一眼不要脸的李氏,然后就要上前把布料拿过来。
“你也说了,这东西是张家的,我又不是问你要,你急什么?”王氏躲开,拿着布料舍不得撒手。
“二伯母,你也知道这东西是张家的,我一个出嫁的双儿,哪有拿婆家的东西孝敬娘家伯母的道理?”温奇文被这贪心的二伯母给气笑了。看她那难贪婪的模样,只觉得厌恶。
“怎么不行了,再怎么说我也是你们长辈,你们孝敬我点东西那又怎么了?”王氏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但心底也知道温奇文说得没错。
张梓瑞刚睡着,就被王氏那尖锐的声音吵醒。听着他那奇葩的言论,他不禁抚额。小孩家的亲戚怎么都是些病得不轻的奇葩,他很像说药不能停。是不是因为这家人的坏基因都传到了温家老大、老二身上,所以到温家老三这,才能传上好基因。至于嫁进温家的这些女人,那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个世界,别说是没地位的出嫁双儿,就是出嫁的女儿,要往娘家拿东西都会遭人诟病,更别说还是拿去孝敬伯母。
“温家二伯母,我张家的东西要孝敬温家,也只是孝敬岳父夫夫。不需要连你这个长辈一起孝敬,即便是找人说道,我们也是占理的。”张梓瑞理理衣服,从室内走出来。
“侄婿,你在啊。”王氏有些心虚的看了看,神色冷然的张梓瑞,呐呐的说。
“我要不在,我张家这点仅剩的家当都快被温家长辈拿去做孝敬了。”没有外人,张梓瑞说出的话也变得恶毒起来。
“瑞哥,对不起。”温奇文觉得总是让瑞哥遇到这样的事,很是不好意思。
“阿文,长辈不慈并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张梓瑞走带小孩身边,伸手悄悄握住他的手,安抚他的情绪。接着又厉声说道:“二伯母别忘了把我阿父气死,可有你一份‘功劳’,我阿父可是尸骨未寒那。孝敬你,那岂不是对阿父不孝。将你打出去,才能对得起我阿父在天之灵。”
“你~~你胡说。”王氏说话都结巴了,她有些恐慌的看了一眼温家方向,安慰自己陈跃的头七已经过了。在温奇文和温奇武的瞪视下,心虚的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
“人在做,天在看。王氏小心报应不爽。”张梓瑞冷笑一身,接着道:“阿武,傻站着做什么,还不把这个女人给我打出去。”
早已怒火翻腾的温奇武,抢了王氏手中的布。找了根棍子,将王氏往外赶。平安两个小豆丁红着眼,扑了上去,抱着王氏的腿狠狠的咬了下去。
王氏尖叫一声抬手就要打平安两个,温奇文赶紧上前护住两个小孩,王氏最后被温奇武打了出去。
张梓瑞叹息一声,了解了温家的往事,他觉得要找时间给温家兄弟洗洗脑,上堂课。他们不面,但思想却被礼教紧紧束缚的有些迂了。对于温家老大、老二家这样的长辈,一直多有忍让,都要百忍成钢了。这些都是受了温成良两夫妇长年熏陶,得赶紧掰回来。
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看着四周山明水秀的景色。闻着路边淡淡的野花清香,听着林间鸟儿脆鸣。张梓瑞觉得此时的心境无比的平静,岁月静好。
“这不年不节的,你们要到镇上做什么?”阿牛叔一边赶着牛车,一边问。
“刚盖好房子,差些东西,到镇上补齐。”张梓瑞解释。
阿牛叔:“看我这脑子,把这事都给忘了。”
温奇文:“阿牛叔,家里缺的东西多,到时候要麻烦你多等些时候。”
阿牛叔:“没事,到了镇上,你们尽管放心去。”
到了镇上,他们先去买了棉被,又扯了些布料,回去做被面什么的。过了这个月,天气会渐渐转凉,家里也得提前准备过冬的衣物,弟弟妹妹的棉被也有些薄了。
此时的温奇文那是恨不得把铜板掰开使,张梓瑞见他这幅模样,也开始想着怎么赚钱。他们到三水村总的只有四十两银子,前前后后已经用了二十两左右。今天把所有东西置办齐,也得花不少钱。虽然钱看着还能剩不少,但是现在家中却没什么收入。
接着又去买了碗、装油盐调料的小坛子,买碗时,温奇文看到一套有些粗糙的茶壶。问了问价格,竟然要五十文,有些小贵。但是他想了想,还是咬咬牙买了。
张梓瑞看了觉得有些诧异,小孩一向节俭。随即他想到了小孩买的时候,看了他一眼,他明白了这是给他买的。唉,这孩子总是为别人着想,却从来不想想自己。
家里什么都没有,两人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东西。拿不下了就送去阿牛叔那里,放到车上。
他们去杂货铺的时候,张梓瑞见铺子里有不少调料,让小孩买了一些。他看到铺子里还有红薯卖,有些奇怪地问:“阿文,村里种红薯吗?”
在张大少的记忆里,似乎并没有红薯的存在。
“恩,种得人少,只有年景不好的时候才种得多,这东西吃多了难受,而且不雅。”温奇文一点也不奇怪张梓瑞会问这种问题,因为红薯是穷人家吃的东西,有钱人哪会碰。
张梓瑞点点头,红薯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吃多了的确会‘烧心’,返酸,肠道不适,而且会腹胀排气,的确不雅。不过红薯也香甜可口,饱肚子。他有些想念烤红薯的味道了,这个世界灵气浓郁,蔬果的口感也不知好了多少。
最后他们并没有买,这东西在村里不值钱,在镇上花这个钱,还不如回村里去,向种了的人家买一点。
在镇上进进出出一上午,张梓瑞也没碰见个熟人。主要是张家大少太宅,一直都窝在家中念书,随后又窝在家中养病。不过见不到熟人,倒是让张梓瑞轻松不少。
两人路过书斋,张梓瑞想要买两本药书,看看这里的药材是不是与原来的世界相同。但高昂的书价,让他望而却步。
温奇文没有忽略张梓瑞多看了两眼书斋。“瑞哥,你是不是想买书?”
“没什么,有些怀念而已,走吧。”张梓瑞摇摇头,继续往前走。他知道小孩一心对他好,要是他要买书,小孩肯定会买。但是在他还不能赚钱之前,他得多体谅小孩。不过这还是除了爷爷之外,第一个对他这么好的人,张梓瑞也想好好待他。
温奇文觉得瑞哥一定是想看书了,他有些犹豫的看了一眼书斋。最后还是跟着张梓瑞离开,心想以后一定努力挣钱给瑞哥买书。温奇文是个有些死心眼的孩子,对于认准的人,他就会死心塌地的对人好。就像对家人的好一样,义无反顾。
小镇不大,铺子也不多,买东西挑选的余地不多。所以买齐东西也不会有多折腾,但是对于此时的张梓瑞来说,还是累得够呛。他们买的东西足足有一车,用绳子高高的捆起来才勉强拉下。阿牛叔对于他们买那么多东西,十分诧异,但他不是个多嘴的人。
三人在镇上一人吃了一碗面,才赶着牛车慢悠悠的回村。
回到村里,难免有人看到那一大堆东西。又免不了一番议论纷纷,张梓瑞已经习惯这些淳朴的村民大惊小怪,热爱八卦。完全不当回事。温奇文以前也被说得多了,懒得去在意。
到家之后,阿牛叔帮着他们将东西搬到屋内,拿了钱就离开了。
张家房屋只有一间,不过屋内空间比较大,用木板隔成了里外两间,里屋是卧室,外间放了桌椅。此时买回来的东西都放在了座椅上。
张家紧挨着温家的篱笆墙现在已经被拆了,温家兄弟在他们回来时,就全都跑来帮忙。张梓瑞拿出四窜糖葫芦,给文武平安四兄弟一人一窜。在他眼中,阿文和阿武也只是孩子而已。阿武即使是男孩子,又是一家之主,但也只是个十余岁的小孩而已。
“哥夫,这是什么?”平安两个小豆丁,看着张梓瑞手中的东西,一脸好奇的问。
“这是糖葫芦,很好吃的。”
听说是好吃的,他们欢呼一声,一人拿了一串,小心翼翼的伸出小舌头舔了舔。好甜,顿时两个小家伙笑眯了眼。张梓瑞心里有些酸涩,这两孩子连糖葫芦都没吃过。
阿文和阿武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好意思接那小孩子吃的玩意,一脸为难的看着张梓瑞。温奇武怀里的小妹睡着了,不然肯定也得伸着手要。
“买都买了,吃吧。”张梓瑞把糖葫芦塞他们手里,手里空了,他接过小妹抱在怀里。换了地方小妹皱了皱眉头,扁扁嘴一副想哭的样子。
张梓瑞赶紧轻轻地拍了拍,但是不敢抱着颠。以前听人说过,小孩总是抱着颠,会成对眼。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也不敢去尝试。还好小妹动了动小身子,往他怀里拱了拱,发现熟悉的味道安心的继续睡觉。张梓瑞觉得自己抱小孩的姿势越来越自然,这也算提前练习了吧,以后好抱自家孩子。
想到以后孩子‘妈’,他的身体僵了僵,他看了看阿文那副男孩子的样子。虽然知道双儿能生孩子,但还是觉得很玄幻。阿文还是小孩子,不去想了。
阿文也没想到他能分到一串,有些不好意思的捏着糖葫芦。“这个留着给小妹吃吧。”
“小妹在长牙,吃多了甜的不好,这是给你的,吃吧。”张梓瑞就知道他会这样。
“瑞哥,你呢?”
听到温奇文的询问,温家三兄弟抬头看着张梓瑞,他们怎么忘了,还有哥夫没有。
“你们吃吧,我不喜欢吃甜的。”
于是四兄弟坐在桌边,喜滋滋的吃着糖葫芦。阿文和阿武小时候倒是吃过,不过那记忆遥远的都快不记得了。此时吃上了糖葫芦,觉得比小时候记忆中的还甜。
张梓瑞抱着孩子坐在边上,倦意袭来,疲惫不已。他现在的身体已经好了大半,但体力还是不行。
见他疲惫的样子,温奇文小心的将没吃完的糖葫芦收好,利索的铺床去了。屋内都是打扫干净的,只要将买来的被褥铺上就行,他们买了一套成品。其余的还得温奇文有空的时候做,毕竟成品有些贵。
床铺好之后,张梓瑞就被温奇文赶去休息。就连阿武和平安也一个劲地让他休息,家里的事交给他们就行了。张梓瑞身为一家之主,觉得不好意思,还想帮忙收拾东西,但最后败给了自己的破身体,抱着小妹睡觉去了。
王氏听说张家买了一车东西,心想果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眼珠一转,也不知能不能蹭点东西,于是就乐颠颠的往张家跑。
进了张家,她见温家两兄弟正在收拾买回来的东西。
王氏一眼就看到桌上竟然有一匹细棉布,那是温奇文买来给一家人做里衣的。张梓瑞看到温家兄弟总苛待自己,明明手中有些钱,却把日子过得和难民一样,一直灌输他要善待自己的理念。温奇文又心疼张梓瑞和弟弟妹妹,于是才舍得买了那一匹细棉布。
“哟,阿文这料子可真软,你二伯母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呢。”王氏伸手摸着那柔软的布料,眼底闪过一抹贪婪。
温奇文见到王氏,暗暗懊恼自己忘了将院门栓好。“二伯母说笑了,二伯父怎么说也是个掌柜,还会没钱给您买。”
“我们家也不容易啊,哪有闲钱买这个,你堂哥眼瞅着快到娶亲年龄了,这彩礼钱还没着落呢。阿文阿,你二伯母我也不容易,要不你把这布料分我一些。不然我这辈子估计也没机会穿这么好的料子了。就当你孝敬二伯母了。”王氏开始哭穷,心里却想着这布料怎么也得一两多银子吧,他们可真舍得。
“二伯母你别太过分,这是张家的东西,凭什么孝敬你。”阿武说着,怒瞪一眼不要脸的李氏,然后就要上前把布料拿过来。
“你也说了,这东西是张家的,我又不是问你要,你急什么?”王氏躲开,拿着布料舍不得撒手。
“二伯母,你也知道这东西是张家的,我一个出嫁的双儿,哪有拿婆家的东西孝敬娘家伯母的道理?”温奇文被这贪心的二伯母给气笑了。看她那难贪婪的模样,只觉得厌恶。
“怎么不行了,再怎么说我也是你们长辈,你们孝敬我点东西那又怎么了?”王氏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但心底也知道温奇文说得没错。
张梓瑞刚睡着,就被王氏那尖锐的声音吵醒。听着他那奇葩的言论,他不禁抚额。小孩家的亲戚怎么都是些病得不轻的奇葩,他很像说药不能停。是不是因为这家人的坏基因都传到了温家老大、老二身上,所以到温家老三这,才能传上好基因。至于嫁进温家的这些女人,那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个世界,别说是没地位的出嫁双儿,就是出嫁的女儿,要往娘家拿东西都会遭人诟病,更别说还是拿去孝敬伯母。
“温家二伯母,我张家的东西要孝敬温家,也只是孝敬岳父夫夫。不需要连你这个长辈一起孝敬,即便是找人说道,我们也是占理的。”张梓瑞理理衣服,从室内走出来。
“侄婿,你在啊。”王氏有些心虚的看了看,神色冷然的张梓瑞,呐呐的说。
“我要不在,我张家这点仅剩的家当都快被温家长辈拿去做孝敬了。”没有外人,张梓瑞说出的话也变得恶毒起来。
“瑞哥,对不起。”温奇文觉得总是让瑞哥遇到这样的事,很是不好意思。
“阿文,长辈不慈并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张梓瑞走带小孩身边,伸手悄悄握住他的手,安抚他的情绪。接着又厉声说道:“二伯母别忘了把我阿父气死,可有你一份‘功劳’,我阿父可是尸骨未寒那。孝敬你,那岂不是对阿父不孝。将你打出去,才能对得起我阿父在天之灵。”
“你~~你胡说。”王氏说话都结巴了,她有些恐慌的看了一眼温家方向,安慰自己陈跃的头七已经过了。在温奇文和温奇武的瞪视下,心虚的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睛。
“人在做,天在看。王氏小心报应不爽。”张梓瑞冷笑一身,接着道:“阿武,傻站着做什么,还不把这个女人给我打出去。”
早已怒火翻腾的温奇武,抢了王氏手中的布。找了根棍子,将王氏往外赶。平安两个小豆丁红着眼,扑了上去,抱着王氏的腿狠狠的咬了下去。
王氏尖叫一声抬手就要打平安两个,温奇文赶紧上前护住两个小孩,王氏最后被温奇武打了出去。
张梓瑞叹息一声,了解了温家的往事,他觉得要找时间给温家兄弟洗洗脑,上堂课。他们不面,但思想却被礼教紧紧束缚的有些迂了。对于温家老大、老二家这样的长辈,一直多有忍让,都要百忍成钢了。这些都是受了温成良两夫妇长年熏陶,得赶紧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