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大学智能教育 > 戒掉缺点,让孩子更加完美
戒掉缺点,让孩子更加完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大学智能教育最新章节!
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理
外在的物质和虚荣并不能给你带来幸福和快乐,而是依靠内心的高尚和正直。
——罗曼·罗兰
如果孩子一直用自私的心理考虑事情,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将他人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做事情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家长所期待的那样的。
哈佛故事
一天,斯蒂文全家到海边度假,为了让6岁的儿子玩得更开心,他特地叫上了亲戚家的孩子杰克,与孩子做玩伴。在度假村里,别人见到他们都十分羡慕地问:“这两个都是你们的儿子吗?”斯蒂文很爽快地说:“都是。”他看到儿子翻了一下白眼但并没有介意。
吃饭时,因为杰克有点拘谨,斯蒂文就对他很照顾。这个时候,儿子突然醋意大发,用小脚踩着斯蒂文的鞋,并小声对他说:“他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吗!”
晚上,儿子在与杰克玩耍的时候,也不允许杰克碰他的玩具。
第二天早晨,斯蒂文一行人准备下海游泳。杰克快速跑向沙滩,当时沙滩上有很多游客,斯蒂文担心杰克会受伤,就紧紧地追随其后。
没想到,他的行为惹怒了儿子。很快,儿子追上了斯蒂文,拽着他的衣襟狠狠地说:“你是一个喜新厌旧的爸爸,你去追他吧,让他来当你儿子好了。”说完儿子就扭头向另一边跑去。
幸好斯蒂文的妻子追了上来,斯蒂文只好让妻子去追杰克,自己则去追儿子。他对儿子说:“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们也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刚才爸爸之所以会特别照顾杰克,是因为他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我们既然带他出来玩,就应该负责他的安全。如果你和他的父母一起玩,而我们没有去,他们也会像我关照杰克一样关照你的。”
儿子听完这些话,静静地想了一会,才回过头来对斯蒂文说:“那好吧,这次就不算了,以后你与妈妈只能对我一个好。”
事后,斯蒂文想了很久,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会成为一个自私小气的人呢?
爱心课堂
每位父母对自己孩子所做出的自私行为表示担忧,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事事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自私呢?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5岁之前,因为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孩子会本能地从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很少会去关心别人的感受以及别人的意见。
孩子自私心理的形成与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溺爱和纵容,对孩子的要求都毫无条件地满足,从而使孩子感到所有人都应该听从他的意志;另一种就是经常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孩子会对外界产生畏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产生了自私的心态。
还有些孩子在家里懂得分享,可是一旦到了学校,在与其他的小伙伴交往的时候就表现得很自私小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邻居来家里借东西,父母不情不愿、故意搪塞;想要与别人一起玩,却遭到排挤和拒绝;借给别人的东西曾经被弄丢或者弄坏等。类似的反面榜样和不愉快经历都会让孩子的自私心理滋生。
教育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种自私自利的毛病呢?大家不妨试试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与做法。
·不给孩子“特权”
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平等的环境,不要让孩子有独占或抢先的“特权”。例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份,而且要先给长辈吃;吃饭的时候,不要把好菜都夹给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要让他学会在看到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别人,懂得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
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明白他人的感受,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例如当孩子外出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要注意安全,不然妈妈和爸爸会担心的。”这就会让孩子一时到自己与父母的联系,在想到自己安全的时候也会想到别人的感受。家长如果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长期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考方式,使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
面对在家里大方而在外面自私的孩子,家长要做好榜样,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告诉孩子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家长可以在家里举行聚会,让孩子去邀请同学参加,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
·向孩子灌输博爱的思想
从“自利”到“互惠”是心灵的一次进步,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一种博爱的思想。例如,美国的一些父母就规定孩子要把零用钱分成三份:一份自由支配,一份用来投资,剩下的一份要用于慈善行为。在每个月的月末,家长就会与孩子一起把自己的善款捐给教堂或慈善机构。当孩子愿意为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怎么会有自私的阴霾呢?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没有人喜欢和自私的人一起共事,而让自己陷入了不好的境地,最终落得个自毁的下场。人们应该知道,凡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他们都是做事坦荡、品格高贵的人,能够克服内心自私的君子。
引导孩子摒弃嫉妒心
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巴尔扎克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伴随着羞耻、猜疑、消沉、焦虑、恐惧、怨恨、报复等负面情绪。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从而造成沟通和合作的障碍,严重的人会憎恨、诋毁或者报复嫉妒的对象,不但使他人受到了伤害,还会损害自己在群体中形象,因此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远离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心态。
哈佛故事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鼓励孩子们练习写字,老师在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上贴了一面小红旗,并告诉孩子们:“小红旗多的作业本可以放到展览角进行展览。”
磊磊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孩子。听完老师的话后,他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刻苦练字,希望能够获得小红旗。但是因为以前都没有好好写字,所以功底太差了,过了很多天,磊磊的作业本上还是没有一面小红旗。
一天放学后,在教室里值日的磊磊突然心生妒意,见四周都没人就把展览角中的优秀作业本和老师裁好的小红旗都撕掉了。而这一切都被恰好经过的老师看到了。
老师并没有当场拆穿他或者斥责他,而是选择了静悄悄地走开。随后,老师找到了磊磊的父母了解情况,希望能够找到麦克嫉妒心强的原因。经过了解,老师认为问题出在磊磊的父母身上。
磊磊有一个哥哥,因为天资聪颖已经被哈佛大学录取。哥哥不但学习好,而且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因此,从磊磊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习惯拿哥哥来做榜样“激励”磊磊。如果磊磊做错了题,爸爸就会说:“这么简单的题也会错,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次都拿一百分。”有时候兄弟俩一起玩游戏机,父母会要求磊磊去学习,而哥哥则有继续玩游戏机的特权。
后来,老师了解情况后建议磊磊的父母要平等对待孩子,不要总那哥哥与磊磊做比较。而老师也没有把磊磊撕毁作业本的事情告诉其他人,只说作业本是被她不小心弄湿的。然后,她还点名表扬了几个写字有进步的同学,里面就包括磊磊。后来,磊磊再也没有做过过激的行为,变得开朗、乐观,很爱帮助别人。
爱心课堂
科学研究证明,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产生了类似于嫉妒的感受,并且通过行为表现出了这种情绪。六、七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妒意是一种本能的情绪,大部分都是因为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安全感或者无法正确对待**而产生的。比如,父母热情招待来家里做客的孩子,有的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开心,故意与父母对着干,以便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玩具比自己的多,或者衣服比自己的漂亮,就会疏远、嘲弄别人,甚至前去“挑衅”,与别人大打出手。
一般来说,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环境影响。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大人之间互相猜疑,或者互相看不起,或者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贬低别人,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第二,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经常会在孩子面前,拿着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例如:你看谁家的谁比你强多,这样会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的小朋友并不喜欢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第三,孩子能力较强,但是在一些方面比不上别的孩子。通常来讲,在各个方面都比较比较“弱”的孩子,会显得比较“安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当“弱者”,对没有表扬或者表现的机会表现出了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强,却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而对别的有能力的孩子产生嫉妒心。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孩子会因为在某些方面做的没有别人好,而产生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里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
教育小妙招
孩子产生了嫉妒心,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嫉妒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基础上,采用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环境
嫉妒心理的产生,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是从根本来说,是因为孩子内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建立一种友爱团结、互相尊重、谦逊客让的环境气氛,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
·正确评价孩子
每个孩子都喜欢受到鼓励和表扬。家长如果表扬得当,不仅可以巩固孩子的优点,还能增强他的自信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加速剂”;如果表扬不得当或者表扬过度,就会让孩子骄傲自满,进而瞧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有说他好,他就会难以接受。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刚开始萌芽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父母要懂得正确评价孩子,不能因为疼爱孩子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评价过高,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评价。家长要适当指出孩子的长处和短处,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
·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一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孩子,不要当面指责孩子,而要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家里有条件,父母可以请一位能力强的孩子来帮助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还能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克服孩子的嫉妒心理。
·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
嫉妒往往产生在一些有能力的孩子身上,这些孩子因为自己有能力却没有得到关注和表扬,所以对那些得到了关注和表扬的孩子产生了嫉妒。因此家长在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同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谦虚美德教育,告诉孩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存在的,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强。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有嫉妒心理的孩子通常都是不服输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来与别人竞争,同时要告诉孩子竞争是为了取长补短,更快地进步。在竞争的时候,应该光明磊落,不要有不正当的想法或做法。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表现出了对别人嫉妒的行为,要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化解孩子心中的不良情绪,把这种嫉妒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嫉妒就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品格缺陷,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不良行为。
远离骄傲自满的情绪
骄傲能够伤害到任何人,最伟大的英雄也不例外。
——雨果
对于“神童”,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这些孩子从小就天赋极高,小小年纪就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如果家长教育得当,孩子的将来就会一片灿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神童”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很多“神童”没有用正确的、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天赋”,在别人夸奖的光环下变得骄傲自满,结果最终变成了与普通人一样,甚至不如普通人的庸才。
哈佛故事
爱丽丝从摸小提琴开始就一直很努力地练习,因此进步很快。一次,老师在课前检查学生们的练习情况时,爱丽丝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仅如此,老师还让爱丽丝监督那些没有过关的同学练习。
在这之后,爱丽丝的妈妈发现女儿练琴时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自己纠正她的错误,她也听不进去,有时候还会偷懒。妈妈知道这是因为孩子的骄傲心理在作祟,但她并没有立即批评女儿,也没有强迫女儿练琴,而希望女儿可以尝到失败的苦果。果然,在下一次检查练习时,爱丽丝的表现大不如前,犯了好几个严重的错误,最终也没有过关。爱丽丝大受打击,回到家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时,妈妈认为教育女儿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她拿了一只玻璃杯坐到女儿身边,然后将水注入了杯子里,直到注满为止。
“爱丽丝,这只杯子还能装进水吗?”妈妈问爱丽丝。
“当然不能。”爱丽丝不解地看着妈妈。
妈妈把杯里的水倒掉一半,然后又问道:“现在能装进水吗?”
“当然可以。”爱丽丝回答说。
“上一次老师表扬了你,你就像刚才装满水的杯子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什么也学不进去,这就是骄傲自满。骄傲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失败和退步!爱丽丝还想做装满水的杯子吗?”
听了妈妈的话,爱丽丝有所感悟,往妈妈的身边蹭了蹭,摇摇头说道:“不想了。”
“那我们就把骄傲自满丢掉,就像杯子里的水倒掉一半一样,它便能继续装进水了。你要一直都像不满的杯子一样,谦虚好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啊!”
爱丽丝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拿起小提琴:“我现在就把拉错的曲子再练习几遍。”
爱心课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进行赞美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告诉孩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孩子更值得尊重。孩子所具备的很多品德都是从谦虚而延伸出来的,没有谦虚的品格,孩子就可能会失去诚实、宽容、善良等品质。所以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谦虚,懂得发现、尊重、学习别人的优点。
另外,如果父母骄傲自满也会影响孩子的品性。谦虚的父母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父母不要忽略对孩子的谦虚教育,虽然孩子的年龄不大,也不能准确地分辨是非,但是已经具备了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些能够都会促使孩子的行为像父母学习。如果平日里父母表现得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孩子也会跟着学习。父母如果不想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就应该从自己做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则是无限的。没有人可以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如果那样的话,只会让后面的对手追上自己并超越自己。
谦虚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孩子只有具备了谦虚的品德,才能让自己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断用知识来丰富自己,使自己具有包容万物的美德,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敬和赞扬;而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人一定会被人厌恶。作为父母,让孩子从小养成谦虚的品格,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可以让孩子受益颇多。
教育小妙招
家长是孩子的塑造师,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戒掉骄傲自满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哈佛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塑造孩子不骄不躁的性格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增快,在美国已被公认的知识折旧定律认为:如果一个人一年不学习,他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孩子不骄不躁的品格,即使孩子能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也会因为不良的坏习惯而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家长如果关心孩子的未来,要帮助孩子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赞美和成功。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因为不断进取的观念会不断激励孩子,让孩子远离骄傲自满,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孩子尝尝失败的味道
当孩子骄傲自满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品尝失败的苦果来引导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孩子在成功面前往往会迷失方向,表现出小小的得意或自满。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用夸大的或者用物质奖励来助长孩子的这种情绪。虽然那样做可能会让孩子高兴一时,但却容易使骄傲自满的不良心态在孩子的内心扎下根来。一旦如此,再想拔掉就非常困难了。给孩子一次小小的挫折或者设下一个颇有难度的障碍,才能让孩子摆正心态。
·委婉指出孩子的错误
孩子因为取得了成绩而高兴,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因为孩子很难掌控自己“高兴”的度,从而可能让这种高兴演变成为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生硬地批评孩子,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为什么我取得了成绩反而要受到批评”的疑问,因而产生逆反情绪或者变得不自信。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讲究策略,让孩子从自己的经验中发现并总结错误,真正懂得骄傲自满的危害,这样孩子才能从内心中要求自己不断进取,而家长也才能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谦虚是品德教育的根本,是优秀孩子具备的美德,也是优秀孩子的一种修养。能否做到谦虚也是衡量一个孩子能否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谦虚的孩子,虚怀若谷,永不自满,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愿意向别人学习。这样的孩子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理
外在的物质和虚荣并不能给你带来幸福和快乐,而是依靠内心的高尚和正直。
——罗曼·罗兰
如果孩子一直用自私的心理考虑事情,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将他人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做事情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家长所期待的那样的。
哈佛故事
一天,斯蒂文全家到海边度假,为了让6岁的儿子玩得更开心,他特地叫上了亲戚家的孩子杰克,与孩子做玩伴。在度假村里,别人见到他们都十分羡慕地问:“这两个都是你们的儿子吗?”斯蒂文很爽快地说:“都是。”他看到儿子翻了一下白眼但并没有介意。
吃饭时,因为杰克有点拘谨,斯蒂文就对他很照顾。这个时候,儿子突然醋意大发,用小脚踩着斯蒂文的鞋,并小声对他说:“他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吗!”
晚上,儿子在与杰克玩耍的时候,也不允许杰克碰他的玩具。
第二天早晨,斯蒂文一行人准备下海游泳。杰克快速跑向沙滩,当时沙滩上有很多游客,斯蒂文担心杰克会受伤,就紧紧地追随其后。
没想到,他的行为惹怒了儿子。很快,儿子追上了斯蒂文,拽着他的衣襟狠狠地说:“你是一个喜新厌旧的爸爸,你去追他吧,让他来当你儿子好了。”说完儿子就扭头向另一边跑去。
幸好斯蒂文的妻子追了上来,斯蒂文只好让妻子去追杰克,自己则去追儿子。他对儿子说:“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们也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刚才爸爸之所以会特别照顾杰克,是因为他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我们既然带他出来玩,就应该负责他的安全。如果你和他的父母一起玩,而我们没有去,他们也会像我关照杰克一样关照你的。”
儿子听完这些话,静静地想了一会,才回过头来对斯蒂文说:“那好吧,这次就不算了,以后你与妈妈只能对我一个好。”
事后,斯蒂文想了很久,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会成为一个自私小气的人呢?
爱心课堂
每位父母对自己孩子所做出的自私行为表示担忧,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事事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为什么孩子会变得自私呢?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5岁之前,因为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孩子会本能地从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很少会去关心别人的感受以及别人的意见。
孩子自私心理的形成与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溺爱和纵容,对孩子的要求都毫无条件地满足,从而使孩子感到所有人都应该听从他的意志;另一种就是经常对孩子施加“语言暴力”,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孩子会对外界产生畏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产生了自私的心态。
还有些孩子在家里懂得分享,可是一旦到了学校,在与其他的小伙伴交往的时候就表现得很自私小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邻居来家里借东西,父母不情不愿、故意搪塞;想要与别人一起玩,却遭到排挤和拒绝;借给别人的东西曾经被弄丢或者弄坏等。类似的反面榜样和不愉快经历都会让孩子的自私心理滋生。
教育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种自私自利的毛病呢?大家不妨试试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与做法。
·不给孩子“特权”
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平等的环境,不要让孩子有独占或抢先的“特权”。例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份,而且要先给长辈吃;吃饭的时候,不要把好菜都夹给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要让他学会在看到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别人,懂得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
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明白他人的感受,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例如当孩子外出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要注意安全,不然妈妈和爸爸会担心的。”这就会让孩子一时到自己与父母的联系,在想到自己安全的时候也会想到别人的感受。家长如果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长期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考方式,使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
面对在家里大方而在外面自私的孩子,家长要做好榜样,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告诉孩子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家长可以在家里举行聚会,让孩子去邀请同学参加,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
·向孩子灌输博爱的思想
从“自利”到“互惠”是心灵的一次进步,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一种博爱的思想。例如,美国的一些父母就规定孩子要把零用钱分成三份:一份自由支配,一份用来投资,剩下的一份要用于慈善行为。在每个月的月末,家长就会与孩子一起把自己的善款捐给教堂或慈善机构。当孩子愿意为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怎么会有自私的阴霾呢?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没有人喜欢和自私的人一起共事,而让自己陷入了不好的境地,最终落得个自毁的下场。人们应该知道,凡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他们都是做事坦荡、品格高贵的人,能够克服内心自私的君子。
引导孩子摒弃嫉妒心
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巴尔扎克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往往伴随着羞耻、猜疑、消沉、焦虑、恐惧、怨恨、报复等负面情绪。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从而造成沟通和合作的障碍,严重的人会憎恨、诋毁或者报复嫉妒的对象,不但使他人受到了伤害,还会损害自己在群体中形象,因此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远离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心态。
哈佛故事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鼓励孩子们练习写字,老师在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上贴了一面小红旗,并告诉孩子们:“小红旗多的作业本可以放到展览角进行展览。”
磊磊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孩子。听完老师的话后,他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刻苦练字,希望能够获得小红旗。但是因为以前都没有好好写字,所以功底太差了,过了很多天,磊磊的作业本上还是没有一面小红旗。
一天放学后,在教室里值日的磊磊突然心生妒意,见四周都没人就把展览角中的优秀作业本和老师裁好的小红旗都撕掉了。而这一切都被恰好经过的老师看到了。
老师并没有当场拆穿他或者斥责他,而是选择了静悄悄地走开。随后,老师找到了磊磊的父母了解情况,希望能够找到麦克嫉妒心强的原因。经过了解,老师认为问题出在磊磊的父母身上。
磊磊有一个哥哥,因为天资聪颖已经被哈佛大学录取。哥哥不但学习好,而且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因此,从磊磊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习惯拿哥哥来做榜样“激励”磊磊。如果磊磊做错了题,爸爸就会说:“这么简单的题也会错,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次都拿一百分。”有时候兄弟俩一起玩游戏机,父母会要求磊磊去学习,而哥哥则有继续玩游戏机的特权。
后来,老师了解情况后建议磊磊的父母要平等对待孩子,不要总那哥哥与磊磊做比较。而老师也没有把磊磊撕毁作业本的事情告诉其他人,只说作业本是被她不小心弄湿的。然后,她还点名表扬了几个写字有进步的同学,里面就包括磊磊。后来,磊磊再也没有做过过激的行为,变得开朗、乐观,很爱帮助别人。
爱心课堂
科学研究证明,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产生了类似于嫉妒的感受,并且通过行为表现出了这种情绪。六、七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妒意是一种本能的情绪,大部分都是因为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安全感或者无法正确对待**而产生的。比如,父母热情招待来家里做客的孩子,有的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开心,故意与父母对着干,以便引起父母的注意;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玩具比自己的多,或者衣服比自己的漂亮,就会疏远、嘲弄别人,甚至前去“挑衅”,与别人大打出手。
一般来说,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环境影响。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大人之间互相猜疑,或者互相看不起,或者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贬低别人,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第二,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经常会在孩子面前,拿着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例如:你看谁家的谁比你强多,这样会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的小朋友并不喜欢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第三,孩子能力较强,但是在一些方面比不上别的孩子。通常来讲,在各个方面都比较比较“弱”的孩子,会显得比较“安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当“弱者”,对没有表扬或者表现的机会表现出了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强,却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而对别的有能力的孩子产生嫉妒心。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孩子会因为在某些方面做的没有别人好,而产生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里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
教育小妙招
孩子产生了嫉妒心,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嫉妒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基础上,采用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环境
嫉妒心理的产生,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是从根本来说,是因为孩子内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建立一种友爱团结、互相尊重、谦逊客让的环境气氛,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
·正确评价孩子
每个孩子都喜欢受到鼓励和表扬。家长如果表扬得当,不仅可以巩固孩子的优点,还能增强他的自信心,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加速剂”;如果表扬不得当或者表扬过度,就会让孩子骄傲自满,进而瞧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有说他好,他就会难以接受。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刚开始萌芽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父母要懂得正确评价孩子,不能因为疼爱孩子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评价过高,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评价。家长要适当指出孩子的长处和短处,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
·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能力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一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孩子,不要当面指责孩子,而要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家里有条件,父母可以请一位能力强的孩子来帮助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还能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克服孩子的嫉妒心理。
·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
嫉妒往往产生在一些有能力的孩子身上,这些孩子因为自己有能力却没有得到关注和表扬,所以对那些得到了关注和表扬的孩子产生了嫉妒。因此家长在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同时,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谦虚美德教育,告诉孩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存在的,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强。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有嫉妒心理的孩子通常都是不服输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来与别人竞争,同时要告诉孩子竞争是为了取长补短,更快地进步。在竞争的时候,应该光明磊落,不要有不正当的想法或做法。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表现出了对别人嫉妒的行为,要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化解孩子心中的不良情绪,把这种嫉妒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嫉妒就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品格缺陷,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不良行为。
远离骄傲自满的情绪
骄傲能够伤害到任何人,最伟大的英雄也不例外。
——雨果
对于“神童”,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这些孩子从小就天赋极高,小小年纪就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如果家长教育得当,孩子的将来就会一片灿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神童”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很多“神童”没有用正确的、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天赋”,在别人夸奖的光环下变得骄傲自满,结果最终变成了与普通人一样,甚至不如普通人的庸才。
哈佛故事
爱丽丝从摸小提琴开始就一直很努力地练习,因此进步很快。一次,老师在课前检查学生们的练习情况时,爱丽丝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仅如此,老师还让爱丽丝监督那些没有过关的同学练习。
在这之后,爱丽丝的妈妈发现女儿练琴时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自己纠正她的错误,她也听不进去,有时候还会偷懒。妈妈知道这是因为孩子的骄傲心理在作祟,但她并没有立即批评女儿,也没有强迫女儿练琴,而希望女儿可以尝到失败的苦果。果然,在下一次检查练习时,爱丽丝的表现大不如前,犯了好几个严重的错误,最终也没有过关。爱丽丝大受打击,回到家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时,妈妈认为教育女儿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她拿了一只玻璃杯坐到女儿身边,然后将水注入了杯子里,直到注满为止。
“爱丽丝,这只杯子还能装进水吗?”妈妈问爱丽丝。
“当然不能。”爱丽丝不解地看着妈妈。
妈妈把杯里的水倒掉一半,然后又问道:“现在能装进水吗?”
“当然可以。”爱丽丝回答说。
“上一次老师表扬了你,你就像刚才装满水的杯子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什么也学不进去,这就是骄傲自满。骄傲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失败和退步!爱丽丝还想做装满水的杯子吗?”
听了妈妈的话,爱丽丝有所感悟,往妈妈的身边蹭了蹭,摇摇头说道:“不想了。”
“那我们就把骄傲自满丢掉,就像杯子里的水倒掉一半一样,它便能继续装进水了。你要一直都像不满的杯子一样,谦虚好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啊!”
爱丽丝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拿起小提琴:“我现在就把拉错的曲子再练习几遍。”
爱心课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进行赞美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告诉孩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孩子更值得尊重。孩子所具备的很多品德都是从谦虚而延伸出来的,没有谦虚的品格,孩子就可能会失去诚实、宽容、善良等品质。所以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谦虚,懂得发现、尊重、学习别人的优点。
另外,如果父母骄傲自满也会影响孩子的品性。谦虚的父母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父母不要忽略对孩子的谦虚教育,虽然孩子的年龄不大,也不能准确地分辨是非,但是已经具备了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些能够都会促使孩子的行为像父母学习。如果平日里父母表现得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孩子也会跟着学习。父母如果不想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就应该从自己做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则是无限的。没有人可以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如果那样的话,只会让后面的对手追上自己并超越自己。
谦虚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还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孩子只有具备了谦虚的品德,才能让自己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断用知识来丰富自己,使自己具有包容万物的美德,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敬和赞扬;而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人一定会被人厌恶。作为父母,让孩子从小养成谦虚的品格,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可以让孩子受益颇多。
教育小妙招
家长是孩子的塑造师,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戒掉骄傲自满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哈佛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塑造孩子不骄不躁的性格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增快,在美国已被公认的知识折旧定律认为:如果一个人一年不学习,他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孩子不骄不躁的品格,即使孩子能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也会因为不良的坏习惯而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家长如果关心孩子的未来,要帮助孩子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赞美和成功。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因为不断进取的观念会不断激励孩子,让孩子远离骄傲自满,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孩子尝尝失败的味道
当孩子骄傲自满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品尝失败的苦果来引导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孩子在成功面前往往会迷失方向,表现出小小的得意或自满。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用夸大的或者用物质奖励来助长孩子的这种情绪。虽然那样做可能会让孩子高兴一时,但却容易使骄傲自满的不良心态在孩子的内心扎下根来。一旦如此,再想拔掉就非常困难了。给孩子一次小小的挫折或者设下一个颇有难度的障碍,才能让孩子摆正心态。
·委婉指出孩子的错误
孩子因为取得了成绩而高兴,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因为孩子很难掌控自己“高兴”的度,从而可能让这种高兴演变成为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生硬地批评孩子,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为什么我取得了成绩反而要受到批评”的疑问,因而产生逆反情绪或者变得不自信。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讲究策略,让孩子从自己的经验中发现并总结错误,真正懂得骄傲自满的危害,这样孩子才能从内心中要求自己不断进取,而家长也才能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谦虚是品德教育的根本,是优秀孩子具备的美德,也是优秀孩子的一种修养。能否做到谦虚也是衡量一个孩子能否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谦虚的孩子,虚怀若谷,永不自满,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愿意向别人学习。这样的孩子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