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分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捡个将军做老婆最新章节!
耿秋回府的时候,带回了好些礼品,这红鸡蛋是必不可少的,七七八八的各色礼品,装了满满一大篓子。听说周府添了位小少爷,三叔三婶都替他们高兴。周知府年过四十,又添一个嫡子,非常开心,特特请了假,回府大办小儿子的满月宴。阿昊回家,正好赶上参加满月宴。
阿昊和耿秋来周府送满月礼,这一天周府门口排了长长的车队,来的人可不少。耿秋和阿昊足足排了半个时辰才进了门。因周府主子少,周管家就亲自在门口迎客。耿秋和阿昊一来,周管家立马安排他们去了李大夫的小院休息。李大夫住的小院非常僻静,李大夫给阿昊把脉后,又扎了针,开了方子。现在阿昊已经不会一扎针就睡着了。
“以后不用扎针了,这药还喝半月就停了。”李大夫满意的说。阿昊的身体给他调理的非常好了。至于记忆这种问题,大家都忽略了。
“我这身子完全好了?”阿昊开心的问。
“恩。你体质本来就好,又调养了快半年时间了。现在这身体打得死老虎呢。”李大夫笑道。
“那就好,多谢多谢。”耿秋连连道谢。
三个人在这个安静的小院子喝茶吃点心,阿昊也讲了些他去考试的趣事儿,几个悠闲的说了几刻钟的话。前院来人请他们去坐席。
三人和其他几个不熟悉的人被安排坐在了角落里,因为来的客人大多数是周知府的同僚,或者本地有头有脸的家族。他们几人身份地位就只能坐在末席了,不过三人都没什么不舒服。这里虽然是角落,但每桌上的菜也没什么不同,也没人关注他们,三人倒是能安安静静的喝酒吃菜,倒也便宜。
宴席过后,仪主子还是让人偷偷把他俩叫进去说了会儿话,耿秋和阿昊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小名叫阿晚的小子。送上了一点见面礼,不过是最普通的小儿用的长命锁,仪主子却很开心,这种东西,本是应当外祖家送的,但余家已经没有了亲人,他也就把阿昊和耿秋当作余家的人了。
今天来吃酒的人,几乎全是冲着周老爷来的。仪主子对这些儿人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不过是略略和几个有头脸的人打了招呼,就借口身体不舒服,一直没出去应酬。好在,各官员虽说也带了家眷,但是相公的却极少。其他夫人们,他也不过是打个招呼就完事了,也不用招待大家说话喝茶了。毕竟还是有些身份的不同嘛。而有几个带相公来的,也不过是多说了几句话,他一装身体虚弱,别人也很有眼色的不打扰他了。
阿昊这一次又考得极好。周老爷当然一早就知道了他考得好,只等着他考过了省考,得了秀才,有些事就开始安排。
阿晚的满月宴,办了三天的流水席,只要有人来,周府都好酒好菜招待着,象一些乞丐等,都疯挤而至,来讨打赏呢。每人都能得两个肉包子,两个红鸡蛋呢。
周知府是非常想阿晚跟着他姓周的,毕竟周夫人也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可眼下余明仪却非常坚持阿晚姓余,而且还拿出了当初他签婚书时的承诺,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余明仪所生长子姓余。如果这个孩子是个相公,周老爷也不会这么坚持,可偏偏是个男孩子。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周老爷儿子本就不多,再加上,他要是让阿晚姓余,也很打他的脸。所以两人互不让步。
后来,耿秋悄悄建议,让余明仪同意阿晚以后生的儿子,留下一个反回来姓周,周知府才勉强同意了。这样也算是各退了一步,周知府也不敢逼余明仪太过,要是把逼急,他可是不会顾周家的脸面,要是捅出当初的一些内宅阴私,可够周知府喝一壶的了。
更何况原就是他对不起余明仪。要知道他少时得到余家不少帮助。还跟着余老爷子读过两年书,只是没有正试行礼拜师,因为那个时候余老爷子也还没有开始收学生,余老爷子原只是教着自己家里的儿孙,因周老爷的母亲与余家有些旧情,才求到余老爷子头上来。余老爷子也是见到周知府是可造之才,才同意带在身边学了两年。
后来,余老爷子临去之前,周知府在众人面前打了包票要好好照顾余明仪,可是不到三年,一切就面目全非了。那时,余明仪不过十六岁,却已声名在外,看中他的不可不少。其中就有周夫人方氏娘家的弟弟,但他早就娶妻,家里长子都七八岁了。余明仪自是不肯,还说他是要娶正君进门支撑余家的,不会嫁出去。
可是余家虽说有些清名,却没什么地位,再加上整个余家就剩他一人,原本他有门已经说的差不多的亲事,就被方家给搅和了。方少爷还在外面放出话来,不许别人与余明仪说亲。虽然这些话没有放在明面上,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甚至有的被方家引着往歪处想,说余明仪自己不俭点,招风引蝶,在外面坏他的名声。
余明仪气的半死,就打算回乡。也有人为余明仪抱不平,说当初周老爷打了包票要照顾好余明仪,而且余家只剩下他,要娶正君进门支撑余家也是很正常的事。周家方家还要搞这些,完全是不记得余家的恩情。所以不止是余明仪的名声坏了,就连周家方家也一样被人说嘴。
因此周夫人为了娘家兄弟的事情,与余明仪有了很大的矛盾。明里暗里就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余明仪原本就不太喜欢她,觉得她虚伪,现下两人算是撕破了脸皮。
余明仪执意要离开周府,周老爷的名声就难听了,世人皆会说他不记余老爷子的教导之情。周老爷当年可是跟着余老爷子身边读过书,虽不是那种正经的拜师,两人没有师徒名份,但余老爷子却是实打实的教过他,不止如此,当年要不是余老爷子支助他,他这书也不一定能读出来呢。
不尊师重道,这个罪名可严重啦,一个搞不好就被会参上一本,说不得连官都得丢呢。周老爷知道夫人做的事后,回到家里就与周夫人大吵一架。周夫人至嫁给周老爷,就一直执掌周家,周老爷从未与她红过脸。周老爷不仅没有纳妾,身边连个通房也没有。再加上她进门没两年就生了个儿子,现都十岁了。方家一开始对周老爷也有提携之功,所以周老爷一向对周夫人很好。周老爷这可是头一回冲她发脾气,她不仅没反省自己,反而更加记恨余明仪了。
方氏至小就有些娇纵,嫁人后,周老爷一开始因要倚仗方家提携,当然对她就会很好。而周家又没什么人能约束她,公公婆婆早死了,叔伯兄嫂也没有,越发把她的性子养得有些刚愎自用。她的弟弟趁机就与她设计,想把余明仪搞到手,一来可以为她出气,二来也为方家出气,这回姐弟想可没想把余明仪娶回去正君,还想着占了他的身子,了不起纳了当个侧君。
不想,余明仪也不是个这么好欺负的人。他被下了药,一时不得解脱,就直接找上了得信寻来的周老爷,于是两人有了首尾。周老爷对夫人及夫人的娘家简直失望不已。再加上又与余明仪有了这种关系,对于恩师的孙子,他是不可能纳回来当侧君的,就算不怕被天下读书人骂死,也怕被言官告啊。
周老爷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请了媒人,要体体面面的娶余明仪当正君。方氏与周老爷大吵大闹,周老爷却拿了证据去方家,方老爷被自己儿女蠢得差点气死了。不仅没给女儿儿子撑腰,还亲自来给余明仪道歉,还给女儿放了狠话,以后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了。
其实至方氏的爷爷过世后,方家的境况可谓每况愈下。先是方老爷为父守孝,没过一年,方老太君也过世了,方老爷这起复可谓遥遥无期了。一直过了五年,方老爷才慢慢谋个了闲缺。期间周老爷还使了不少劲,并且方氏的几个兄弟也不成器,这几年家里甚至还得依靠周老爷。方老爷哪里敢得罪这个女婿,再加上人家可是拿了真凭实据,真的闹出来,方家也不用在京城呆下去了。
有了方家的帮助,周老爷很快娶了余明仪当正君。但余明仪原本是不愿意嫁给他的,一连提了不少的条件,周老爷被他逼着,不得已签下了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余明仪生下的长子会姓余,以后周老爷也要帮助他支撑余家。
周夫人这可是赔了丈夫还折了兵,把周老爷和余明仪恨个半死。而余明仪也极恨周夫人设计了他,因此他嫁给周老爷后,就极尽所能的给周夫人难堪,把个周府搞得乌烟瘴气,两人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周老爷因此头疼不已。
不过余明仪因此也吃到了大苦头,被周夫人弄落了胎。周老爷对余明仪的所作所为也有些不爽,因此他落了胎并没有狠狠惩罚周夫人,毕竟她生的儿子都十岁了,懂事了。总要给儿子几分面子。余明仪又气又伤心,就回了老家。
周老爷只得派了周管家来照顾他,当初这里本就是周府的祖宅,余明仪回来后,心中那口气总得找地方出,就一气儿拆除了周家的老屋子,周老爷也知道自己有些对不起他,况且这里不仅是他的祖宅,连余明仪家的祖宅离这儿也不远。余家在这儿,可是相当有名气。他与余家的关系,知道的人可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好做什么,只得任凭余明仪折腾。
不过余明仪也不是个草包,如今的周府别院,可是占地十几亩,比当初大了一圈都不止。别院够大,环境也够好。周老爷趁机就把余明仪给关在了这里。轻易不许他外出,余明仪毕竟嫁给他了,嫁人了的相公没有夫家的同意,哪能随便四下走动呢,况且他一个人住在这里,要是随意在外面走动也会惹来一些闲话。
余明仪到这里后,周老爷与方氏的感情也到了冰点。当然他与余明仪的关系更差,周老爷也是两头不讨好。余明仪那时太年轻,吃了很大的亏。这嫁了人的相公,与娶了正君的相公身份地位可大不相同。象阿昊可以考功名当官,与男子地位相仿。而余明仪却只能在内宅,与妇人地位相仿。如果周老爷对他好,他还可以象个男子般在外面走动,可偏偏周老爷为了不出事,却把他关在这里。让余明仪越发恨他了。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周老爷也试图与余明仪和解,经常派人送东西给他,并且给他写信,甚至还亲自来见他。但余明仪态度鲜明,每次见面就是极尽热嘲冷讽之能事,一个脏字也不带的把周老爷骂得体无完肤,颜面无存。有段时间周老爷都打算不理会余明仪了。当然了,他对方氏更没好感了。因为方氏这几年也是变本加厉,越来越不象话。最重要的是,方老爷子死后,方氏的弟弟当了家,后又不知怎的与原来的刘贤妃娘家搞在了一起,刘贤妃起势封后,方家的地位当然跟着水涨床高。娘家地位高,方氏的气焰更胜。
而此时的周老爷却并没有觉得夫人娘家地位高有什么好处,而是暗中忌讳起来,他完全靠科举出仕,就算娶了个方氏这个官家小姐,得了一些方家的提携,但他本身是极会经营的,政治敏锐度绝对不低,所以在短短十年间,他才会由七品地方小官升为四品京官。但这时,他再来约束方氏,却来不及了,最让他生气的是,方氏不顾他再三的反对,居然给唯一的儿子定下了自己娘家的侄女儿为媳,并且把唯一的女儿也许给了方家的姻亲。
至此,他对方氏与方氏生的一对儿女完全失望了。余明仪离开后,他就与儿女认真的谈过,他是如何娶的余明仪,方氏又做了些什么。当年已经十一岁的儿子,与九岁的女儿其实已经懂事了。他以为孩子们会明白,这些事不是他做出来的,方氏要担更大的责任。
可是,因为他在京城没多少根基,孩子一直在方家读书,受方家环境影响,与方氏的特意教导,孩子们反而与方家亲近得不行,觉得他不对。等到他发现不对头,想要扭转时,方氏又釜里抽薪,定下了儿女的亲家。事已至此,周老爷无法,但心里却已经萌生去意。在儿女成家后,周老爷瞅了个机会,就调任到江淮来任知府。
这个调迁,他是故意避开太子的势力。所以宁愿不升官,其实这几年太子在不停的拉拢官员,比如方家就很乐意,还很得势,但是周老爷心里却不认为太子能顺利得登大宝。毕竟太子年轻,本领也不突出,上有早就成婚生子,并且拥有一定势力的三位哥哥,下更有同样大小,母族地位也不低的两位弟弟。更何况,他一向就表现出中立的,不跟风。反正在京里四品官一大把,他又没家族支撑实在算不了什么。所以太子一派也没在意他。
到了江淮之后,他越发觉得余明仪恨他是有道理的。毕竟余明仪是他恩师唯一的后代,漂亮而聪明,声名在外。这么多年,自己却把他关在这里,这样下去也不行。周老爷知道他年纪轻,又心里恨了他,也就由着他闹,每每有时间就来哄他,慢慢的余明仪对他的态度好了些,实际上余明仪却也明白了自己不能就这样终老在这个周府别院里。
余明仪态度一软化,周老爷趁机稍微用了一下手段,睡了余明仪。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次数多了,余明仪也就不拒绝他求欢了。两人倒有了些相敬如宾的夫妻样子。有孩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孩子不仅是给余明仪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周老爷带了希望。所以两人才为了阿晚的姓氏,坚持自己的意见。
耿秋虽然给他们出了个暂时解决姓氏的办法,其实回来后却和阿昊说:“我就搞不明白了,周知府不是有儿子都成亲了,说不得孙子都有了呢。干嘛这么在意阿晚姓余,再说了,他当初可是同意仪主子生的长子姓余的。”
“你呀,看问题太简单了。阿晚本来就该姓周。仪主子是嫁过来的。只是当初周老爷同意了,让余主子生的长子姓余,是因为余家没人了。而余家却在文人学子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如果当年,余主子就生下了长子,肯定姓余,现如今都有十岁了。这些年也完全可以借着余家的名声,慢慢经营,说不得十年时间,还可以弄出些名堂来呢。可惜的是,当年仪主子落了胎。长子没有落地。而后,这十年来,仪主子又一直关在这个别院,世人怕都忘记余家了。现在阿晚姓余,想要有弄出点名利来,可不比他前头未出世的哥哥那么容易了。余家早就被人遗忘了。另外一点就是,周知府估计是对周夫人所出的儿子不是失望了,就是这个儿子根本就立不起来。他必须得好好培养阿晚,要不然,他一退,周家就没指望了。第三,哪个男人愿意让儿子从母姓呢。这其实也是很打脸的事情。”阿昊难得的说了这么一长篇道理。实在是因为耿秋完全不懂这些事情。
“可是,难道仪主子就会乖乖的听他的话,让阿晚姓周吗?”耿秋反问。
“仪主子是不会听话,可他也得依靠周知府,要不然,阿晚拿什么去出人头地。光凭仪主子的教养,考个功名兴许没什么大问题,可关键是就算高中了,没有家族在后面支撑,光靠他一个人是从翰林院里从七品编修熬起呢,还是外放到地方上当个七品知县熬起来呢。等到他熬出来,怕余主子和周老爷都不在了呢。要知道,多少寒门学子,既使高中后,终生也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末品小官,要是没路子,又不善经营说不得连家小都养不起呢。你以为人人都象周知府啊。”阿昊解释道。
其实他心里还有句话没说出来,这样考出来的小官,还有不少人是别人的垫脚石,替死鬼呢。当官也不是这么好当的。所谓朝中有人,好当官,他可是有切身体会。一个毫无根基的人,想要升迁可没那么容易。所以周知府这个人,他心里可是有很高的评价呢。
“唉哟,好烦。我只问你,难道仪主子会眼睁睁的看着阿晚姓周吗?我看他不会轻易罢休。”
“那是当然。所以说,周老爷会和他谈条件啊。说不得周老爷打的就是让阿晚的儿子以后姓余这一招呢。可惜让你把这一招教给了仪主子。仪主子先让步,反将了周老爷一军,逼得周老爷不得不同意了。”
“哟,这阿晚才出生,肩上就担了这么多重担,可怜啦。”耿秋感叹道。这可比现代孩子,三岁学英语,五岁练钢琴,还得上各种特长培优班,都可怜呢。
“又说胡话,大家还不都这样。阿牛还比阿晚担负的更多呢。等他三岁我就会教他练武,五岁就得启蒙,文武必须兼修。等长大些再看是从武来是从文。至于宁哥儿,肯定是要从文的,等我有时间也会带着他开始认真念书。两个孩子都不会比阿晚的日子轻松。”阿昊的话,让耿秋一时间不知道还要说什么好。
“可是阿牛要是跟我姓,是不是就不用过得这么辛苦了。”耿秋想了想问。他这完全是心疼阿牛,这么小的孩子,就被他这个爹给规划了好多的重任,拿肚子都能想到,阿牛以后的日子得有多苦了。
结果,阿昊又接着说:“阿牛是我们的长子,一定得跟着我姓,他肩上的担子是重些。你放心,过几年我再给你生个儿子,跟着你姓,我也会精心教养,让他给你光宗耀祖,支撑门户。就算我再生不出来,也不会让你家后继无人。你跟了我,是有些委屈你了,我一直怕你不舒服。但是我会一直对你好的,不会象周知府和仪主子那样互相算计,我们得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一直跟着我过苦日子的。”原来,阿昊以为耿秋不爽阿牛没和他姓呢。
“我没有不舒服啊。我也没争这个姓。你是家主以后生的儿子也跟你姓吧。”耿秋说。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个姓氏的问题。他现也没多少感觉,阿昊是家主对他有多大的影响。
阿昊的话让耿秋又是感动又是别扭,其实他一点儿也不在意有没有跟他姓的亲生儿子,也不在意现在的日子过得苦,因为他和阿昊在一起很开心,他们能互为依靠,相互扶持着过日子。阿昊和阿牛包括宁哥儿三叔三婶都是他的家人。虽然大家不是血脉相连,但却能互相关爱,和和睦睦。这样温馨的小日子,他觉得很不错。
可阿昊却一本正经的说什么跟着我,委屈你了,不会让你过苦日子什么的,搞得他好想笑。这话一点儿也不应当对着他这个大男人说啊。
“怎么啦,不开心,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能办到的,我都会答应你。”许是见他好半天不说话,阿昊有些不安的问他,并且还主动拉住了他的手,象是生怕他会离开一样。
“没什么。我这可是指望着你,以后要吃香喝辣,香车宝马呢。”耿秋开玩笑道。
“恩,那是自然。我会好好疼爱你的。”阿昊很是认真的答应他。
“什么你叫好好疼爱我,应当是我好好疼爱你,是不是昨夜没疼够?”耿秋反手抱住他,偷偷在他嘴角亲了一口。这么一本正经的阿昊可是别有风情呢。
两人这话题歪楼都歪到天边去了,这会儿都被对方勾得蠢蠢欲动,他们这回也是分开了一个月的时间啊。阿昊一把拉住他,在路旁钻了个山洞。反正天色已晚,一路行来,半个人影也没见到,正好可以好好消消火,再回家。
耿秋回府的时候,带回了好些礼品,这红鸡蛋是必不可少的,七七八八的各色礼品,装了满满一大篓子。听说周府添了位小少爷,三叔三婶都替他们高兴。周知府年过四十,又添一个嫡子,非常开心,特特请了假,回府大办小儿子的满月宴。阿昊回家,正好赶上参加满月宴。
阿昊和耿秋来周府送满月礼,这一天周府门口排了长长的车队,来的人可不少。耿秋和阿昊足足排了半个时辰才进了门。因周府主子少,周管家就亲自在门口迎客。耿秋和阿昊一来,周管家立马安排他们去了李大夫的小院休息。李大夫住的小院非常僻静,李大夫给阿昊把脉后,又扎了针,开了方子。现在阿昊已经不会一扎针就睡着了。
“以后不用扎针了,这药还喝半月就停了。”李大夫满意的说。阿昊的身体给他调理的非常好了。至于记忆这种问题,大家都忽略了。
“我这身子完全好了?”阿昊开心的问。
“恩。你体质本来就好,又调养了快半年时间了。现在这身体打得死老虎呢。”李大夫笑道。
“那就好,多谢多谢。”耿秋连连道谢。
三个人在这个安静的小院子喝茶吃点心,阿昊也讲了些他去考试的趣事儿,几个悠闲的说了几刻钟的话。前院来人请他们去坐席。
三人和其他几个不熟悉的人被安排坐在了角落里,因为来的客人大多数是周知府的同僚,或者本地有头有脸的家族。他们几人身份地位就只能坐在末席了,不过三人都没什么不舒服。这里虽然是角落,但每桌上的菜也没什么不同,也没人关注他们,三人倒是能安安静静的喝酒吃菜,倒也便宜。
宴席过后,仪主子还是让人偷偷把他俩叫进去说了会儿话,耿秋和阿昊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小名叫阿晚的小子。送上了一点见面礼,不过是最普通的小儿用的长命锁,仪主子却很开心,这种东西,本是应当外祖家送的,但余家已经没有了亲人,他也就把阿昊和耿秋当作余家的人了。
今天来吃酒的人,几乎全是冲着周老爷来的。仪主子对这些儿人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不过是略略和几个有头脸的人打了招呼,就借口身体不舒服,一直没出去应酬。好在,各官员虽说也带了家眷,但是相公的却极少。其他夫人们,他也不过是打个招呼就完事了,也不用招待大家说话喝茶了。毕竟还是有些身份的不同嘛。而有几个带相公来的,也不过是多说了几句话,他一装身体虚弱,别人也很有眼色的不打扰他了。
阿昊这一次又考得极好。周老爷当然一早就知道了他考得好,只等着他考过了省考,得了秀才,有些事就开始安排。
阿晚的满月宴,办了三天的流水席,只要有人来,周府都好酒好菜招待着,象一些乞丐等,都疯挤而至,来讨打赏呢。每人都能得两个肉包子,两个红鸡蛋呢。
周知府是非常想阿晚跟着他姓周的,毕竟周夫人也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可眼下余明仪却非常坚持阿晚姓余,而且还拿出了当初他签婚书时的承诺,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余明仪所生长子姓余。如果这个孩子是个相公,周老爷也不会这么坚持,可偏偏是个男孩子。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周老爷儿子本就不多,再加上,他要是让阿晚姓余,也很打他的脸。所以两人互不让步。
后来,耿秋悄悄建议,让余明仪同意阿晚以后生的儿子,留下一个反回来姓周,周知府才勉强同意了。这样也算是各退了一步,周知府也不敢逼余明仪太过,要是把逼急,他可是不会顾周家的脸面,要是捅出当初的一些内宅阴私,可够周知府喝一壶的了。
更何况原就是他对不起余明仪。要知道他少时得到余家不少帮助。还跟着余老爷子读过两年书,只是没有正试行礼拜师,因为那个时候余老爷子也还没有开始收学生,余老爷子原只是教着自己家里的儿孙,因周老爷的母亲与余家有些旧情,才求到余老爷子头上来。余老爷子也是见到周知府是可造之才,才同意带在身边学了两年。
后来,余老爷子临去之前,周知府在众人面前打了包票要好好照顾余明仪,可是不到三年,一切就面目全非了。那时,余明仪不过十六岁,却已声名在外,看中他的不可不少。其中就有周夫人方氏娘家的弟弟,但他早就娶妻,家里长子都七八岁了。余明仪自是不肯,还说他是要娶正君进门支撑余家的,不会嫁出去。
可是余家虽说有些清名,却没什么地位,再加上整个余家就剩他一人,原本他有门已经说的差不多的亲事,就被方家给搅和了。方少爷还在外面放出话来,不许别人与余明仪说亲。虽然这些话没有放在明面上,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甚至有的被方家引着往歪处想,说余明仪自己不俭点,招风引蝶,在外面坏他的名声。
余明仪气的半死,就打算回乡。也有人为余明仪抱不平,说当初周老爷打了包票要照顾好余明仪,而且余家只剩下他,要娶正君进门支撑余家也是很正常的事。周家方家还要搞这些,完全是不记得余家的恩情。所以不止是余明仪的名声坏了,就连周家方家也一样被人说嘴。
因此周夫人为了娘家兄弟的事情,与余明仪有了很大的矛盾。明里暗里就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余明仪原本就不太喜欢她,觉得她虚伪,现下两人算是撕破了脸皮。
余明仪执意要离开周府,周老爷的名声就难听了,世人皆会说他不记余老爷子的教导之情。周老爷当年可是跟着余老爷子身边读过书,虽不是那种正经的拜师,两人没有师徒名份,但余老爷子却是实打实的教过他,不止如此,当年要不是余老爷子支助他,他这书也不一定能读出来呢。
不尊师重道,这个罪名可严重啦,一个搞不好就被会参上一本,说不得连官都得丢呢。周老爷知道夫人做的事后,回到家里就与周夫人大吵一架。周夫人至嫁给周老爷,就一直执掌周家,周老爷从未与她红过脸。周老爷不仅没有纳妾,身边连个通房也没有。再加上她进门没两年就生了个儿子,现都十岁了。方家一开始对周老爷也有提携之功,所以周老爷一向对周夫人很好。周老爷这可是头一回冲她发脾气,她不仅没反省自己,反而更加记恨余明仪了。
方氏至小就有些娇纵,嫁人后,周老爷一开始因要倚仗方家提携,当然对她就会很好。而周家又没什么人能约束她,公公婆婆早死了,叔伯兄嫂也没有,越发把她的性子养得有些刚愎自用。她的弟弟趁机就与她设计,想把余明仪搞到手,一来可以为她出气,二来也为方家出气,这回姐弟想可没想把余明仪娶回去正君,还想着占了他的身子,了不起纳了当个侧君。
不想,余明仪也不是个这么好欺负的人。他被下了药,一时不得解脱,就直接找上了得信寻来的周老爷,于是两人有了首尾。周老爷对夫人及夫人的娘家简直失望不已。再加上又与余明仪有了这种关系,对于恩师的孙子,他是不可能纳回来当侧君的,就算不怕被天下读书人骂死,也怕被言官告啊。
周老爷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请了媒人,要体体面面的娶余明仪当正君。方氏与周老爷大吵大闹,周老爷却拿了证据去方家,方老爷被自己儿女蠢得差点气死了。不仅没给女儿儿子撑腰,还亲自来给余明仪道歉,还给女儿放了狠话,以后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了。
其实至方氏的爷爷过世后,方家的境况可谓每况愈下。先是方老爷为父守孝,没过一年,方老太君也过世了,方老爷这起复可谓遥遥无期了。一直过了五年,方老爷才慢慢谋个了闲缺。期间周老爷还使了不少劲,并且方氏的几个兄弟也不成器,这几年家里甚至还得依靠周老爷。方老爷哪里敢得罪这个女婿,再加上人家可是拿了真凭实据,真的闹出来,方家也不用在京城呆下去了。
有了方家的帮助,周老爷很快娶了余明仪当正君。但余明仪原本是不愿意嫁给他的,一连提了不少的条件,周老爷被他逼着,不得已签下了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余明仪生下的长子会姓余,以后周老爷也要帮助他支撑余家。
周夫人这可是赔了丈夫还折了兵,把周老爷和余明仪恨个半死。而余明仪也极恨周夫人设计了他,因此他嫁给周老爷后,就极尽所能的给周夫人难堪,把个周府搞得乌烟瘴气,两人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周老爷因此头疼不已。
不过余明仪因此也吃到了大苦头,被周夫人弄落了胎。周老爷对余明仪的所作所为也有些不爽,因此他落了胎并没有狠狠惩罚周夫人,毕竟她生的儿子都十岁了,懂事了。总要给儿子几分面子。余明仪又气又伤心,就回了老家。
周老爷只得派了周管家来照顾他,当初这里本就是周府的祖宅,余明仪回来后,心中那口气总得找地方出,就一气儿拆除了周家的老屋子,周老爷也知道自己有些对不起他,况且这里不仅是他的祖宅,连余明仪家的祖宅离这儿也不远。余家在这儿,可是相当有名气。他与余家的关系,知道的人可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好做什么,只得任凭余明仪折腾。
不过余明仪也不是个草包,如今的周府别院,可是占地十几亩,比当初大了一圈都不止。别院够大,环境也够好。周老爷趁机就把余明仪给关在了这里。轻易不许他外出,余明仪毕竟嫁给他了,嫁人了的相公没有夫家的同意,哪能随便四下走动呢,况且他一个人住在这里,要是随意在外面走动也会惹来一些闲话。
余明仪到这里后,周老爷与方氏的感情也到了冰点。当然他与余明仪的关系更差,周老爷也是两头不讨好。余明仪那时太年轻,吃了很大的亏。这嫁了人的相公,与娶了正君的相公身份地位可大不相同。象阿昊可以考功名当官,与男子地位相仿。而余明仪却只能在内宅,与妇人地位相仿。如果周老爷对他好,他还可以象个男子般在外面走动,可偏偏周老爷为了不出事,却把他关在这里。让余明仪越发恨他了。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周老爷也试图与余明仪和解,经常派人送东西给他,并且给他写信,甚至还亲自来见他。但余明仪态度鲜明,每次见面就是极尽热嘲冷讽之能事,一个脏字也不带的把周老爷骂得体无完肤,颜面无存。有段时间周老爷都打算不理会余明仪了。当然了,他对方氏更没好感了。因为方氏这几年也是变本加厉,越来越不象话。最重要的是,方老爷子死后,方氏的弟弟当了家,后又不知怎的与原来的刘贤妃娘家搞在了一起,刘贤妃起势封后,方家的地位当然跟着水涨床高。娘家地位高,方氏的气焰更胜。
而此时的周老爷却并没有觉得夫人娘家地位高有什么好处,而是暗中忌讳起来,他完全靠科举出仕,就算娶了个方氏这个官家小姐,得了一些方家的提携,但他本身是极会经营的,政治敏锐度绝对不低,所以在短短十年间,他才会由七品地方小官升为四品京官。但这时,他再来约束方氏,却来不及了,最让他生气的是,方氏不顾他再三的反对,居然给唯一的儿子定下了自己娘家的侄女儿为媳,并且把唯一的女儿也许给了方家的姻亲。
至此,他对方氏与方氏生的一对儿女完全失望了。余明仪离开后,他就与儿女认真的谈过,他是如何娶的余明仪,方氏又做了些什么。当年已经十一岁的儿子,与九岁的女儿其实已经懂事了。他以为孩子们会明白,这些事不是他做出来的,方氏要担更大的责任。
可是,因为他在京城没多少根基,孩子一直在方家读书,受方家环境影响,与方氏的特意教导,孩子们反而与方家亲近得不行,觉得他不对。等到他发现不对头,想要扭转时,方氏又釜里抽薪,定下了儿女的亲家。事已至此,周老爷无法,但心里却已经萌生去意。在儿女成家后,周老爷瞅了个机会,就调任到江淮来任知府。
这个调迁,他是故意避开太子的势力。所以宁愿不升官,其实这几年太子在不停的拉拢官员,比如方家就很乐意,还很得势,但是周老爷心里却不认为太子能顺利得登大宝。毕竟太子年轻,本领也不突出,上有早就成婚生子,并且拥有一定势力的三位哥哥,下更有同样大小,母族地位也不低的两位弟弟。更何况,他一向就表现出中立的,不跟风。反正在京里四品官一大把,他又没家族支撑实在算不了什么。所以太子一派也没在意他。
到了江淮之后,他越发觉得余明仪恨他是有道理的。毕竟余明仪是他恩师唯一的后代,漂亮而聪明,声名在外。这么多年,自己却把他关在这里,这样下去也不行。周老爷知道他年纪轻,又心里恨了他,也就由着他闹,每每有时间就来哄他,慢慢的余明仪对他的态度好了些,实际上余明仪却也明白了自己不能就这样终老在这个周府别院里。
余明仪态度一软化,周老爷趁机稍微用了一下手段,睡了余明仪。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次数多了,余明仪也就不拒绝他求欢了。两人倒有了些相敬如宾的夫妻样子。有孩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孩子不仅是给余明仪带来了希望,同时也给周老爷带了希望。所以两人才为了阿晚的姓氏,坚持自己的意见。
耿秋虽然给他们出了个暂时解决姓氏的办法,其实回来后却和阿昊说:“我就搞不明白了,周知府不是有儿子都成亲了,说不得孙子都有了呢。干嘛这么在意阿晚姓余,再说了,他当初可是同意仪主子生的长子姓余的。”
“你呀,看问题太简单了。阿晚本来就该姓周。仪主子是嫁过来的。只是当初周老爷同意了,让余主子生的长子姓余,是因为余家没人了。而余家却在文人学子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如果当年,余主子就生下了长子,肯定姓余,现如今都有十岁了。这些年也完全可以借着余家的名声,慢慢经营,说不得十年时间,还可以弄出些名堂来呢。可惜的是,当年仪主子落了胎。长子没有落地。而后,这十年来,仪主子又一直关在这个别院,世人怕都忘记余家了。现在阿晚姓余,想要有弄出点名利来,可不比他前头未出世的哥哥那么容易了。余家早就被人遗忘了。另外一点就是,周知府估计是对周夫人所出的儿子不是失望了,就是这个儿子根本就立不起来。他必须得好好培养阿晚,要不然,他一退,周家就没指望了。第三,哪个男人愿意让儿子从母姓呢。这其实也是很打脸的事情。”阿昊难得的说了这么一长篇道理。实在是因为耿秋完全不懂这些事情。
“可是,难道仪主子就会乖乖的听他的话,让阿晚姓周吗?”耿秋反问。
“仪主子是不会听话,可他也得依靠周知府,要不然,阿晚拿什么去出人头地。光凭仪主子的教养,考个功名兴许没什么大问题,可关键是就算高中了,没有家族在后面支撑,光靠他一个人是从翰林院里从七品编修熬起呢,还是外放到地方上当个七品知县熬起来呢。等到他熬出来,怕余主子和周老爷都不在了呢。要知道,多少寒门学子,既使高中后,终生也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末品小官,要是没路子,又不善经营说不得连家小都养不起呢。你以为人人都象周知府啊。”阿昊解释道。
其实他心里还有句话没说出来,这样考出来的小官,还有不少人是别人的垫脚石,替死鬼呢。当官也不是这么好当的。所谓朝中有人,好当官,他可是有切身体会。一个毫无根基的人,想要升迁可没那么容易。所以周知府这个人,他心里可是有很高的评价呢。
“唉哟,好烦。我只问你,难道仪主子会眼睁睁的看着阿晚姓周吗?我看他不会轻易罢休。”
“那是当然。所以说,周老爷会和他谈条件啊。说不得周老爷打的就是让阿晚的儿子以后姓余这一招呢。可惜让你把这一招教给了仪主子。仪主子先让步,反将了周老爷一军,逼得周老爷不得不同意了。”
“哟,这阿晚才出生,肩上就担了这么多重担,可怜啦。”耿秋感叹道。这可比现代孩子,三岁学英语,五岁练钢琴,还得上各种特长培优班,都可怜呢。
“又说胡话,大家还不都这样。阿牛还比阿晚担负的更多呢。等他三岁我就会教他练武,五岁就得启蒙,文武必须兼修。等长大些再看是从武来是从文。至于宁哥儿,肯定是要从文的,等我有时间也会带着他开始认真念书。两个孩子都不会比阿晚的日子轻松。”阿昊的话,让耿秋一时间不知道还要说什么好。
“可是阿牛要是跟我姓,是不是就不用过得这么辛苦了。”耿秋想了想问。他这完全是心疼阿牛,这么小的孩子,就被他这个爹给规划了好多的重任,拿肚子都能想到,阿牛以后的日子得有多苦了。
结果,阿昊又接着说:“阿牛是我们的长子,一定得跟着我姓,他肩上的担子是重些。你放心,过几年我再给你生个儿子,跟着你姓,我也会精心教养,让他给你光宗耀祖,支撑门户。就算我再生不出来,也不会让你家后继无人。你跟了我,是有些委屈你了,我一直怕你不舒服。但是我会一直对你好的,不会象周知府和仪主子那样互相算计,我们得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一直跟着我过苦日子的。”原来,阿昊以为耿秋不爽阿牛没和他姓呢。
“我没有不舒服啊。我也没争这个姓。你是家主以后生的儿子也跟你姓吧。”耿秋说。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个姓氏的问题。他现也没多少感觉,阿昊是家主对他有多大的影响。
阿昊的话让耿秋又是感动又是别扭,其实他一点儿也不在意有没有跟他姓的亲生儿子,也不在意现在的日子过得苦,因为他和阿昊在一起很开心,他们能互为依靠,相互扶持着过日子。阿昊和阿牛包括宁哥儿三叔三婶都是他的家人。虽然大家不是血脉相连,但却能互相关爱,和和睦睦。这样温馨的小日子,他觉得很不错。
可阿昊却一本正经的说什么跟着我,委屈你了,不会让你过苦日子什么的,搞得他好想笑。这话一点儿也不应当对着他这个大男人说啊。
“怎么啦,不开心,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能办到的,我都会答应你。”许是见他好半天不说话,阿昊有些不安的问他,并且还主动拉住了他的手,象是生怕他会离开一样。
“没什么。我这可是指望着你,以后要吃香喝辣,香车宝马呢。”耿秋开玩笑道。
“恩,那是自然。我会好好疼爱你的。”阿昊很是认真的答应他。
“什么你叫好好疼爱我,应当是我好好疼爱你,是不是昨夜没疼够?”耿秋反手抱住他,偷偷在他嘴角亲了一口。这么一本正经的阿昊可是别有风情呢。
两人这话题歪楼都歪到天边去了,这会儿都被对方勾得蠢蠢欲动,他们这回也是分开了一个月的时间啊。阿昊一把拉住他,在路旁钻了个山洞。反正天色已晚,一路行来,半个人影也没见到,正好可以好好消消火,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