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诸侯陵
推荐阅读: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大隐最新章节!
古人对墓地在选址上最重视风水方面的考虑,对龙、砂、水、穴、相、明堂、近案、远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讲究,包括墓址的地质、水文、朝向、土壤的要求,尤其是与自然山川景观浑然一体,天人合一,达到极为完美的境界。
于山对这一切并不熟悉,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经验,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跟周围的自然景观想联系,所以才会出现错误。
高明的风水师往往从主山的高低、案山、朝山的远近、青龙、白虎山的合围状况、水的顺逆等情况来确定墓穴的位置,并于墓的建筑相呼应。
如主山高的则配较高大的墓碑,若青龙、白虎山有缺损的加以护手,逆水的、案山紧迫的,祭坛应厚且高耸,护手应挺直、外扩。
若是去水的,则祭坛应低薄,护手应环抱、内拱,并筑起道池以缓解山势等等。
当然所有的建筑必须符合相关尺寸,才能使墓穴的建筑与山川形势匹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天人合一,福泽子孙。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坟墓周围不宜以砖石围砌,这样墓穴与来龙连接成一体,更能聚气,这些,都在于山修建墓园建筑的时候,被他发现,并且一步步改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让他重新测定了这里的风水格局。
这个时候,于山才有点傻眼,这时他才发现,这里的风水格局,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一块墓地的好坏,墓地给后人带来的是祸,还是福,在葬地的险易中便可以看出。
葬地要考察来龙的发脉和终点,在它生气勃发的地方择地下葬。
主穴下葬之后,就是辅穴,像于山选择的家族墓地,自然不是一个人的墓穴,而是整个家族的。
所谓辅,是指夹护拥从,龙怕孤单,所以主龙周围要有重重夹护的支龙,这一点于山就从来没有想过,而现在,他却直接见识到了。
要避开周围的凶处,浅脉顺乘其势,深脉深葬以获取生气,恃势开挖以通脉气,合土建穴以固龙脉。
龙脉之所以是龙脉,绝对不是孤独存在的,中国人讲究个父死子继、世代传承,所以只想着自己的是天煞孤星,只要看看历代的龙脉所在地,都是一座庞大的墓园,就应该知道龙脉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龙脉主穴位下葬的帝王,帝王周围,往往拱卫着王族将相,而不是只有一座帝陵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而真要这么做,那么也是孤臣孽子。
所以发现一处好的结穴之地,往往是外藏八风,内收五行,上承天光,下泽地德,使阴阳调和,五行俱备。
这样的地方,自然不会只有一处结穴之地,像于山点穴之处的外围,就有八风穴,应八面风,每一处都有结穴之地。
除了八风穴,于山还在这座土灵穴之中发现了内五行,内五行就是内部形成的五个小型结穴之地,每一处都有一个小结。
八风穴,加内五行,这就是十三处辅地,这样的格局已经不比下面的蛙鸣穴小多少了,如果再加上周围的青龙山,白虎穴,环山带刀侍卫,这一切组合起来,这就是妥妥的小龙脉啊!
不是单纯的土灵穴,而是一条内蕴五行,外藏八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俱全的帝王陵,虽然是诸侯陵,但这样的陵寝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这就是眼力的重要之处,所谓:目工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目力不行,就要惹来麻烦。
触类而长,元通阴阳,这就是上等葬山,如果格局再大一些,那么这里的气势就会,如来龙象波浪汹涌,象万马奔跑,来时势不可挡,止时却静止不动。
或者是流水朝向大海,象众星拱月,千江万河同归大海,星斗满天拱向北斗,众水为穴所用,众山朝拱龙脉,龙虎抱卫墓穴,这便为真正的龙脉。
而于山选定的这处犀牛望月地,自然是没有那样气势磅礴的格局景象,不过,就算这样,只是看看周围的山势,也能够看得出此地的格局小不了,最起码比下面的那个蛙鸣穴要好了无数倍。
如果真要说一下两种龙穴的区别,这里的犀牛望月格局,就像是一个底蕴深厚传承久远的诸侯国,虽然是一国,但最多也就是偏居一偶,不能称九五,所以不为至尊。
而蛙鸣穴更像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传承的大部落,虽然是独立一国,但起于草莽,最多也就是聚族而居,连诸侯国都不可能形成。
于山家的犀牛望月算是传承有序,但没有足够的龙气支撑,所以不会贵不可言。
而大部落再大,龙气再盛,他也没有足够的底蕴支撑它一统天下,所以也不过是一个蛮族部落。
两者各有缺点,也各自不凡,一定要说哪个更好,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至于卞家怎么非得拉着于家,于山倒是知道点理由,福地有人居,只要是福地,自然有人霸占,一处龙穴,其实就是一处灵穴,则有的地方,自然会被人,或者其他东西霸占。
现在你占据下来了,自然就有人不高兴了,自然就会找你麻烦,往往是吉穴越好,找麻烦的人越厉害。
在于山看来,找麻烦的不外乎本地的游神,或者当地土地,再就是一些牛鬼蛇神。
当然,民间传说中可不是这样的,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吉穴是有鬼神土地守护的,不让无福无德的人霸占。
这种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相传北宋时,有一地名“吴塘门”,夹于吴塘山东西峰之间,相传其中有一大富大贵的吉穴。
当地民谣有云“吴塘东,吴塘西,玉兔对金鸡,代代出紫衣。”
结果,此吉穴被南宋名流尤袤所得,用以安葬其父尤时享的骸骨。
据当地故老相传,尤袤葬父后,便在墓旁结划庐守孝,一晚,忽见有无数“天灯”在天际浮游,隐隐可见有许多金甲神,簇拥着一位器宇不凡的贵神在天际巡视。
忽然,贵神若有所感,指着尤袤父亲的墓穴,问左右两旁的金甲神说:“此地将发福三百年,非有大福之人不能享有,不知是何人葬于此地?”
金甲神回答说:“名流尤袤刚刚葬其父于此。”
贵神说:“尤家并无福分享用此福地,明日当命雷神轰之,把墓穴与棺木轰走,好让此福地留与有福之人。”
贵神与金甲神在云端对答之言,万袤听得清楚,当即吓至魂飞魄散。
为了保存父尸,便立即跪地向空遥拜贵神,叩头有道:“先父骸骨既已安葬于此,实在不忍见父墓惨遭雷电轰毁,万望贵神手下留情,只要能保存父墓,情愿以已身代遭雷轰之苦。”
金甲神亦从旁替尤袤产情,贵神沉吟半响,然后微点头道:“尤氏虽累世修德,但其福德尚不足享用此吉穴,现在姑念尤袤忠孝,姑且容许其继续享用此地,等待三百年后再作处置吧!”
停了一会,继续说:“尤袤情原以身代父,孝感动天,可免受雷轰之苦。”
尤袤听闻贵神此言,大喜过望,忙向贵神跪拜叩谢。
自此以后,尤氏一门子孙,世代皆由科甲入仕,功名不替。
“佳穴留与有缘人”这种观念深入民心,许多与风水有关的民间传说,均把人与地的“缘分”说得出神入化,有缘的,必定会机缘巧合地获得福地。
无缘的,千方百计追求,仍是阴差阳错失者交臂,种种变化得失,民间传说中描述光怪陆离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只能看热闹,这种传说说明了什么?
不止是灵穴有主,还意味着强权,如果真是神灵,他哪有功夫管你一座墓穴谁属?
所以,在于山看来,也不过是一些山精野怪在作祟罢了。
整个迁坟的过程十分顺利,坟墓也讲究,墓室以砖或石砌成,更有以三合土拌以糯米糖浆捣筑而成,非常坚固。
落棺后,加盖木板、石板后,再盖灰土封闭,也是呈元盖状。
墓坟四周有步道环绕,左右和后方堆土,筑成“墓山“,以为依托,以砖、灰土砌挡土矮墙。
墓碑前以长石板筑成墓桌,供祭祀时摆放香烛祭品。
墓两侧砌起砖石“墓袖“,向左右延伸,环抱坟墓,墓前左右立石狮守墓。
“后土“(土地公)牌立在墓旁,棺木要在太阳下山之前下上,坟穴己事先挖好,墓志等等也准备好了,墓前左右立石狮守墓。
不过,棺木下葬的第一、二天或第七日,主家要上山巡视,看看坟墓的情况是否正常,死者是否确实已“入土为安“,而不是一葬了之。
如果是新坟入土,巡山时,死者遗属都披麻戴孝,迁坟就不用披麻戴孝了,但该准备的东西一点也不难少,备牲礼等祭祀用品,先把“后土“,烧金纸,后第坟墓,烧银纸,都要焚香,点烛,上供跪拜,至此,落葬才确实结束。
“走吧!以后七天每天早上来巡视一次就行了。”于友山拉着于山道。(未完待续。)
古人对墓地在选址上最重视风水方面的考虑,对龙、砂、水、穴、相、明堂、近案、远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讲究,包括墓址的地质、水文、朝向、土壤的要求,尤其是与自然山川景观浑然一体,天人合一,达到极为完美的境界。
于山对这一切并不熟悉,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经验,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跟周围的自然景观想联系,所以才会出现错误。
高明的风水师往往从主山的高低、案山、朝山的远近、青龙、白虎山的合围状况、水的顺逆等情况来确定墓穴的位置,并于墓的建筑相呼应。
如主山高的则配较高大的墓碑,若青龙、白虎山有缺损的加以护手,逆水的、案山紧迫的,祭坛应厚且高耸,护手应挺直、外扩。
若是去水的,则祭坛应低薄,护手应环抱、内拱,并筑起道池以缓解山势等等。
当然所有的建筑必须符合相关尺寸,才能使墓穴的建筑与山川形势匹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天人合一,福泽子孙。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坟墓周围不宜以砖石围砌,这样墓穴与来龙连接成一体,更能聚气,这些,都在于山修建墓园建筑的时候,被他发现,并且一步步改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让他重新测定了这里的风水格局。
这个时候,于山才有点傻眼,这时他才发现,这里的风水格局,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一块墓地的好坏,墓地给后人带来的是祸,还是福,在葬地的险易中便可以看出。
葬地要考察来龙的发脉和终点,在它生气勃发的地方择地下葬。
主穴下葬之后,就是辅穴,像于山选择的家族墓地,自然不是一个人的墓穴,而是整个家族的。
所谓辅,是指夹护拥从,龙怕孤单,所以主龙周围要有重重夹护的支龙,这一点于山就从来没有想过,而现在,他却直接见识到了。
要避开周围的凶处,浅脉顺乘其势,深脉深葬以获取生气,恃势开挖以通脉气,合土建穴以固龙脉。
龙脉之所以是龙脉,绝对不是孤独存在的,中国人讲究个父死子继、世代传承,所以只想着自己的是天煞孤星,只要看看历代的龙脉所在地,都是一座庞大的墓园,就应该知道龙脉是什么样子的。
除了龙脉主穴位下葬的帝王,帝王周围,往往拱卫着王族将相,而不是只有一座帝陵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而真要这么做,那么也是孤臣孽子。
所以发现一处好的结穴之地,往往是外藏八风,内收五行,上承天光,下泽地德,使阴阳调和,五行俱备。
这样的地方,自然不会只有一处结穴之地,像于山点穴之处的外围,就有八风穴,应八面风,每一处都有结穴之地。
除了八风穴,于山还在这座土灵穴之中发现了内五行,内五行就是内部形成的五个小型结穴之地,每一处都有一个小结。
八风穴,加内五行,这就是十三处辅地,这样的格局已经不比下面的蛙鸣穴小多少了,如果再加上周围的青龙山,白虎穴,环山带刀侍卫,这一切组合起来,这就是妥妥的小龙脉啊!
不是单纯的土灵穴,而是一条内蕴五行,外藏八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俱全的帝王陵,虽然是诸侯陵,但这样的陵寝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这就是眼力的重要之处,所谓:目工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目力不行,就要惹来麻烦。
触类而长,元通阴阳,这就是上等葬山,如果格局再大一些,那么这里的气势就会,如来龙象波浪汹涌,象万马奔跑,来时势不可挡,止时却静止不动。
或者是流水朝向大海,象众星拱月,千江万河同归大海,星斗满天拱向北斗,众水为穴所用,众山朝拱龙脉,龙虎抱卫墓穴,这便为真正的龙脉。
而于山选定的这处犀牛望月地,自然是没有那样气势磅礴的格局景象,不过,就算这样,只是看看周围的山势,也能够看得出此地的格局小不了,最起码比下面的那个蛙鸣穴要好了无数倍。
如果真要说一下两种龙穴的区别,这里的犀牛望月格局,就像是一个底蕴深厚传承久远的诸侯国,虽然是一国,但最多也就是偏居一偶,不能称九五,所以不为至尊。
而蛙鸣穴更像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传承的大部落,虽然是独立一国,但起于草莽,最多也就是聚族而居,连诸侯国都不可能形成。
于山家的犀牛望月算是传承有序,但没有足够的龙气支撑,所以不会贵不可言。
而大部落再大,龙气再盛,他也没有足够的底蕴支撑它一统天下,所以也不过是一个蛮族部落。
两者各有缺点,也各自不凡,一定要说哪个更好,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至于卞家怎么非得拉着于家,于山倒是知道点理由,福地有人居,只要是福地,自然有人霸占,一处龙穴,其实就是一处灵穴,则有的地方,自然会被人,或者其他东西霸占。
现在你占据下来了,自然就有人不高兴了,自然就会找你麻烦,往往是吉穴越好,找麻烦的人越厉害。
在于山看来,找麻烦的不外乎本地的游神,或者当地土地,再就是一些牛鬼蛇神。
当然,民间传说中可不是这样的,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吉穴是有鬼神土地守护的,不让无福无德的人霸占。
这种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相传北宋时,有一地名“吴塘门”,夹于吴塘山东西峰之间,相传其中有一大富大贵的吉穴。
当地民谣有云“吴塘东,吴塘西,玉兔对金鸡,代代出紫衣。”
结果,此吉穴被南宋名流尤袤所得,用以安葬其父尤时享的骸骨。
据当地故老相传,尤袤葬父后,便在墓旁结划庐守孝,一晚,忽见有无数“天灯”在天际浮游,隐隐可见有许多金甲神,簇拥着一位器宇不凡的贵神在天际巡视。
忽然,贵神若有所感,指着尤袤父亲的墓穴,问左右两旁的金甲神说:“此地将发福三百年,非有大福之人不能享有,不知是何人葬于此地?”
金甲神回答说:“名流尤袤刚刚葬其父于此。”
贵神说:“尤家并无福分享用此福地,明日当命雷神轰之,把墓穴与棺木轰走,好让此福地留与有福之人。”
贵神与金甲神在云端对答之言,万袤听得清楚,当即吓至魂飞魄散。
为了保存父尸,便立即跪地向空遥拜贵神,叩头有道:“先父骸骨既已安葬于此,实在不忍见父墓惨遭雷电轰毁,万望贵神手下留情,只要能保存父墓,情愿以已身代遭雷轰之苦。”
金甲神亦从旁替尤袤产情,贵神沉吟半响,然后微点头道:“尤氏虽累世修德,但其福德尚不足享用此吉穴,现在姑念尤袤忠孝,姑且容许其继续享用此地,等待三百年后再作处置吧!”
停了一会,继续说:“尤袤情原以身代父,孝感动天,可免受雷轰之苦。”
尤袤听闻贵神此言,大喜过望,忙向贵神跪拜叩谢。
自此以后,尤氏一门子孙,世代皆由科甲入仕,功名不替。
“佳穴留与有缘人”这种观念深入民心,许多与风水有关的民间传说,均把人与地的“缘分”说得出神入化,有缘的,必定会机缘巧合地获得福地。
无缘的,千方百计追求,仍是阴差阳错失者交臂,种种变化得失,民间传说中描述光怪陆离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只能看热闹,这种传说说明了什么?
不止是灵穴有主,还意味着强权,如果真是神灵,他哪有功夫管你一座墓穴谁属?
所以,在于山看来,也不过是一些山精野怪在作祟罢了。
整个迁坟的过程十分顺利,坟墓也讲究,墓室以砖或石砌成,更有以三合土拌以糯米糖浆捣筑而成,非常坚固。
落棺后,加盖木板、石板后,再盖灰土封闭,也是呈元盖状。
墓坟四周有步道环绕,左右和后方堆土,筑成“墓山“,以为依托,以砖、灰土砌挡土矮墙。
墓碑前以长石板筑成墓桌,供祭祀时摆放香烛祭品。
墓两侧砌起砖石“墓袖“,向左右延伸,环抱坟墓,墓前左右立石狮守墓。
“后土“(土地公)牌立在墓旁,棺木要在太阳下山之前下上,坟穴己事先挖好,墓志等等也准备好了,墓前左右立石狮守墓。
不过,棺木下葬的第一、二天或第七日,主家要上山巡视,看看坟墓的情况是否正常,死者是否确实已“入土为安“,而不是一葬了之。
如果是新坟入土,巡山时,死者遗属都披麻戴孝,迁坟就不用披麻戴孝了,但该准备的东西一点也不难少,备牲礼等祭祀用品,先把“后土“,烧金纸,后第坟墓,烧银纸,都要焚香,点烛,上供跪拜,至此,落葬才确实结束。
“走吧!以后七天每天早上来巡视一次就行了。”于友山拉着于山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