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知行合一才是真担当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担当最新章节!
担当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艺高人胆大,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做好工作是每个人的愿望,而实现的途径就是拥有工作能力和实力。这是善于担当的前提和保证,是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期,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新的形势任务对党员干部提高担当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非生而知之者”,个人能力是通过后天不断努力进取获得的,只有在实践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能力、提升实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下大气力苦练内功,切实做到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兼具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善于担当的能力。
★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
如今,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标志。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担当富民强国的领导干部,应该审时度势,把学习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经常不断的任务,自觉地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学习力是一个人、一个单位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不是一时性的、阶段性的,而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谈学习是终身性的。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成为强者,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古人说,“政善治,事善能”。我们讲发现问题的敏锐,讲直面问题的担当,讲解决问题的办法,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现在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领导干部本领恐慌问题十分突出。正如***总书记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缺乏本领,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认识好、解决好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本领。
能力不是固有的,本领也不是天生的,必须切实加强学习。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只有持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敏锐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摸索新经验,既是新的实践过程,也是新的学习过程。我们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始终立场坚定、头脑清醒;通过学习掌握各方面知识,才能拓宽视野、判明大势,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才能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要带着问题学习,对照遇到的问题找知识上的不足、找能力上的差距,不熟悉的东西要努力去掌握,通过学习缩小差距、补齐短板,提高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抓紧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完成肩负的职责使命,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我们自身来说,学习不仅事关个人修养,更关系工作能力、事业发展。
★有真本事、硬功夫才能担当起来
公元前6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长期下去,就怕我军粮草接济不上,如何是好?”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召见她,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吧。”
公元前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覆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担当必须有真本领,不能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发扬担当精神,须有真本事硬功夫。
★在放眼全局、顺应大势中大显身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事关全局和整体,需要有所担当。只有放眼全局,我们才能见则远,闻则彰,辨则明;只有把握全局,我们才能顺应大势,抓住要害,善于取舍。
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缓解了陕北压力,拉开了战略反攻序幕,担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支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担当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全局。在近代中国,“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的言论广为流传。湖南人杨度曾写过一首《湖南少年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究其原因,正是湖湘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造就了一大批为世人称道的著名人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面临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担当全局,就要时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职责,坚持从高处着眼、从远处着眼、从大处着眼,善于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党工作大局去思考、审视和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够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当下工作、阶段工作、局部工作、区域工作,放置到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和推进。一要牢记责任,牢记使命。经常拷问自己“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点什么?将来给党和人民留点什么?”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二要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以深化改革为契机,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盘活、最大凝聚各方力量。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胸怀百年的气魄,紧贴工作现实,遵循规律、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尽责担当,为当前发展抢占先机,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三要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发展关键期,尤须用关键行动,成就关键作为。始终以发展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不断攻坚克难,担当中见责任、履责任尽担当,在突破瓶颈、克服困难、开创局面上下功夫、求实效。四要担责履责,尽职尽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具体的工作中勇于担当、尽职尽责。要牢固树立“无为就是过、无所事事就是阻力、丧失机遇就是犯罪”的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拿出拼命的精神和劲头,担责履责,尽职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切实担负应尽责任,全心全意履行职责。唯有如此,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勤练苦练科学决策功
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作为领导,在从事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决定领导工作的成败,决策失误是领导者最大的失误。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带领、引导被领导者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种事业的活动过程。而领导者的决策就规定了事业的发展方向,规定了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它就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准则。正确的决策能引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前进,错误决策将导致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失败倒退。因此,领导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方法搞好决策,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决策,从而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促进政府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进行科学决策,必须要有完善的决策制度作为保证。没有制度,科学决策就只能是句空话。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决策失误,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群众的反感,也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损害了政府信用,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危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决策制度缺乏或失灵造成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制度。
一要完善科学决策的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决策,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未经集体讨论,任何个人不得做出决策。集体决策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二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专家通过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进行研究,发现决策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决策失误或减少失误。专家咨询制度必须要坚持专家咨询的独立性,不管什么样的决策,决策者都应该让专家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对领导的决策具有科学价值,决不能决策者先下结论,然后让专家充当论证正确性的工具。三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开始在某些领域进行了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但是大多数政府部门仍然习惯于对决策进行层层裁定的工作模式,因而往往由于决策考虑不周,导致决策失误,引起群众的不满。因此,为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重大工程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拟定和评价方案,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四要建立决策责任制度。科学决策是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严肃而重大的行为。只有建立决策责任制度,才能杜绝随意决策、草率决策的混乱现象,促使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减少人为的主观臆断,使决策更加客观与科学。五要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当前,科学决策不能落实,许多决策者之所以敢轻率决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督制度缺乏。
当前,影响行政领导科学决策,导致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领导自身的因素看:(1)“唯上”引起失误。决策一般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相对较低层面的决策通常要以较高层面的决策为前提和依据,以确保较高层面的决策得到落实。但是,建立在单纯“上级”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形式主义,往往导致脱离实际的照搬照抄和盲目执行,不仅使本级的决策缺乏创造性,而且使本级决策既脱离上级的精神实质,又脱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造成决策不具有科学性,产生决策失误。()专断引起失误。应当说,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科学技术和决策者的知识、阅历、经验、直觉以及专家、群众的意见,才能做出科学决策。如果领导干部认为领导决策就是领导者自己拿主意、作决断,不重视发扬民主、不调查研究、不科学论证,单凭个人主观意愿和想象,武断“拍板”,必然会因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和掌握情况的局限性而导致决策失误。()低能引起失误。领导干部决策,必然受其运用知识的能力、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决断能力、直觉能力的影响。如果不能综合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或者不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理性思维能力,或者抓不住机遇而优柔寡断,或者不能运用既以多向性思考为特征,又注重事物整体性的直觉能力,即领导干部能力低下,也会引起决策失误。
从体制环境的因素看:(1)目标不切实际导致失误。决策总是有目标指向的,但有些上级部门或领导,往往给较低层的决策者制定过高的指标,而下级决策者又不得不按这个目标要求进行决策,这就难免造成决策失误。()过程不合程序导致失误。决策不能简单地“拍脑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客观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有特定的程序。但有的领导干部决策,不讲过程,不按程序,不调查研究、不科学论证、不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这样做出的决策大多要出现失误。()责任不明确导致失误。领导干部决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也就是要向党、向国家、向人民负责。而现实生活中,由于领导干部的决策责任不明确,决策不承担政治和法律责任,又缺乏必要的监督,致使一些领导干部胡乱决策,引起决策失误。(4)信息不公开导致失误。科学决策不仅需要对事物作定性的判断,而且还需要定量的分析。但是,由于决策信息往往掌握在一些非决策的部门和个人手中,没有向决策者公开,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与决策需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
实现科学决策,必须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民主化原则。科学决策就是民主决策,没有民主,谈不到真正发展科学。没有科学,也无从建立真正的民主。二是目标性原则。科学决策首先要求有正确、清晰而具体的决策目标。决策目标也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决策目标不仅要求清晰而具体,而且必须是有充分依据的,正确目标的确定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三是从贤不从众的原则。做决策既要按程序办但又不能死板地唯程序论,既要讲科学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基于信息不完全的所谓科学分析,既要听众人的意见,但又不能盲目从众。四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决策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部门或个人,都应当把其具有的权力、所负的责任以及所享有的权利规定清楚,做到决策分工清晰、权力与责任对称、责任与利益相符。这是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决策失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五是最大与最小原则。所谓最大是指决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最小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成本最小,这种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资金成本等;另一方面,决策目标实施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小。
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因此,领导要着力做到:一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决策,决定决策的效果和成败。二是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者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三是要善于决断,敢于负责,这是科学决策对领导的要求。现代决策要求领导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敢于担风险,敢负责任的决策素质。领导者要正确处理“有为”和“有位”的辩证关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注意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对自己负责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了如指掌,能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准确吃透情况,拿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且要有勇气和魄力,敢于决策和负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这是科学决策的关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它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纠正他们价值的、理性的、观念的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五是要认真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从决策议题的提出,到调查研究,开会讨论形成多种决策备选方案以及聘请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可行性分析以选出最佳方案,再到决策领导层的通过,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以防止决策行为的混乱和决策权的滥用,也使领导的决策有章可循,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六是要依法决策,这是正确决策的有力保障。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行依法决策,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七是要在实践中对决策及时修正。由于人们的认识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会受客观过程发展的影响,原先定下的决策可能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有可能出现。从认识论上讲,这些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领导干部应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审时度势,及时对原先的决策进行修正和调整,以减少工作中的损失。领导干部也可以通过修正决策,不断提高决策能力。
总之,科学决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决策提出的新要求。决策科学化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途径。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对于决策科学化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领导者的行政决策水平,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技术、新理论、新问题、新思路、新情况的挑战,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党政机关管理和运行成本、决策风险的最低化。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理应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是无畏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注意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只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使我们更加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好工作方法问题。
早在19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同志讲的这段极富哲理、形象而生动的话,至今细读起来,依然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进入新时期,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用心探讨“任务与方法”、“过河与桥船”的问题,仍然不失为一件大事要事,有着十分现实而特别重要的意义。方法,是人们为人处世,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式。世上所有的个人、团体、政党和国家机关等,总是要借助、依靠、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想要做的事情,达到预想的目的。有了正确的方法,可以纵横捭阖,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事半功倍,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若是没有科学的方法,或者方法失当,则往往会陷入困境,一筹莫展,甚至一败涂地。可见,注意工作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有多么重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总是强调在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注意完成工作的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为了帮助干部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写了《关于领导干部工作方法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六十条》等系列文章,并提出和总结了一整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关于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中一件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大事。这些方法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主观指导要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研究问题要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对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学会“弹钢琴”,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和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坚持一般和个别、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两手抓”,等等。这些原则,都是我们党的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应该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
党员干部的一切担当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首先就要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冷暖,倾听群众对哪些问题最关心、最着急、最不满意,并且善于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真正把工作干好,必须自觉把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重要的途径。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思想,掌握实情,激发智慧,增进感情。要了解真实情况,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要就地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做好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全局性、长远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研究,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知人善任当好伯乐
百姓感触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好干部多,哪个地方的风气就正,经济就景气,干群就一家亲。好干部,领导放心,群众交心,家人安心。党的事业需要好干部,人民群众期待好干部,干部自身更希望成为时代好干部。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而是披沙拣金,靠组织培养,加上自己努力,经过长期实践的打磨,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优秀干部。
公元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没有使用宿将魏延以及吴壹,而是使用了虽然智谋过人,与诸葛亮多次英雄所见略同,但缺少临阵经验的马谡。派马谡带领一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结果,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担当态度,反映出不同的领导水平。街亭失守,马谡被斩,相比较之下,官渡之战中的那位被曹操斩首的历史上无名的监粮官,其作用相差千里。这点也映衬了诸葛亮并不善于处理善后工作。曹操是借人头提振士气,诸葛亮则是斩人头推脱个人责任。
诸葛亮到底错在哪里?一是选人制度和提拔人才体系缺陷。在这里我们看看整个蜀国除了刘备留下的五虎上将之外,其实根本没有领军的帅才,人才培养、发现和提拔体系完全没有。“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将军”说的就是这件事。马谡在街亭之战前面,除了跟诸葛亮提了很多治军建议之外,直接领军打仗的经验几乎没有。将马谡派出锻炼,可以先选择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人才选拔制度一样,下基层锻炼,让他的能力通过实际锻炼得以提高岂不是更好?
二是一人独大,授权不够充分。在街亭,马谡寸功未立,诸葛亮又在其下安排了一个老将王平来制约马谡,自然不会形成上下齐心的统一行动。真正优秀的团队,每个人都是整个团队的智囊和战斗者。即便是一个普通士兵,更别说是王平了,都要对街亭之失担当责任。当马谡在决策受到掣肘时,就不会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的笑谈了。因为中国人往往在授权时会有所疑虑,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早就在我国古代兵书上写明,诸葛亮未必不知。也许在那样的环境下,诸葛亮猛然觉得只有马谡能够守住街亭,可怜蜀国无大将!其实,此时派王平为主将、马谡为参谋更好一些。或者派马谡为主将,将其兵力减少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给王平辖制也是不错的行为,不要将王平和马谡合兵一处,这样马谡守住无水源、无粮源的高山,王平把手第二关,相互依托岂不更好?因为这个时候,马谡也许不会有恃无恐,将自己“置之死地”了。因为,这样授权,相反会让马谡形成叛逆心理,王平越是阻挡,越是拿诸葛亮作为令箭,马谡越是自作聪明。所以,还有一个最差的办法,就是,不将王平派为副将,就将整个权力授予马谡,让他有临时处置的权力。以上种种,恰恰注定了失去街亭这样的战役,街亭之失不在马谡,而在于诸葛亮用人失察、授权不明、授权不够。
三是没有选派更强有力的团队给马谡。在街亭之战之前,诸葛亮既无良将更无精兵,这不是诸葛亮的错,但至少也应该把坚定执行制度的兵派下去吧?仅仅两三天就军心涣散,诸葛亮每年练兵,连心理素质都没练好。让一个只会墨守成规的纸上谈兵的人带队,不是诸葛亮的错又是谁的错?
古语说得好:“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对干部使用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用人一定要有正确的用人观,也需要胆识和气魄,而用才的魄力重在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一要不计个人恩怨。曹操在《青梅煮酒》中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就说明作为领导干部者要有容人之量,要能承受各种责难和抱怨,要能弃个人恩怨不顾。二要不论资排辈。要懂得“资历未必等于能力,老人未必就是能人”的道理,在用人上跳出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大胆破格起用有才干的年轻人,让年轻人失去了使用的“黄金期”,是一笔巨大损失。三要使人尽其才。要善于用辩证的观点、敏锐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运用科学的考察方法,全面掌握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干部的个性与特长,要用人之长,避其所短,因地制宜地把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最大地发挥干部的优势和潜能。
“知人善任”要助当“伯乐”。“知人”就是摸清干部的“底子”,“善任”,就是给干部合适的“位子”。一些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患上“坐等伯乐”的心态,总认为怀才不遇,没有伯乐发现自己。这个时候,要助当“考官”,考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品质情怀;考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境界格局;考验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能力水平;要助当“红娘”,善待那些“有棱角”的干部,他们虽有些个性,但更富原则性;举荐人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把擅长具体业务,善于通观全局,用到合适的领导干部岗位上;要助搭“平台”,给好干部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个锻炼干部的好地方,扎根人民群众、打牢实践基础,让其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总之,在使用好干部上,既看“高楼”又看“地基”,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看经济总量也看民生改善,看经济发展也看社会和谐,看干部评议更看群众口碑,才能让好干部源源不断被发现、公道合理被使用。切实做到困难的时候拉一把,得意的时候提个醒,让他们走得更稳,使其成为组织信任、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于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平时最担心,工作中最棘手的恐怕就是各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群体上访、重大恶性案件等,都属突发事件。因为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且没有按常规程序进行处理的时间,如果不能迅速果断地及时控制局面,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实中,大量突发事件带来的深刻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敢于担当,有效化解危机,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具有脆弱性,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且呈继续发展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经过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008年抗击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地区本该避免的事件仍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持续性。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先确立正确的原则,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正确指导。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打破了正常的组织界限,使社会机制不能正常运转,这时安全就成为最主要的目标,应将挽救人民生命和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作为处理突发事件和开展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最主要目标体现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上,其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属于最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当我们要确立救援工作的优先次序时,必须牢固树立“生命第一”的原则,始终把突发事件对生命的影响放在优先选择的首位加以考虑。这也符合突发危机状态下公民权的维护和保障的原则。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是人类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在突发事件中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尽量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以保护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事件发生后应最大限度地安慰民心,使他们较快恢复事前心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一切突发事件处置成效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照突发事件的客观规律开展各项工作。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但其内部必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只要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发展态势并找出规律,定能避免突发事件的爆发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就应当具有科学精神,努力探索突发事件规律,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对此,应运用专家和“外脑”的力量,做到科学分析和决策。要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要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突发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为突发事件的无常性和影响因子的多变性导致其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在自然灾害情况下,应做好安全教育和受难者的心理安抚。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好信息播报和卫生宣传,使他们认识到事情的实际情况并树立积极的心态。针对社会安全事件,应做好普法教育,使人们树立安全意识,依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三)坚持及时有效原则,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应在控制突发事件过程中迅速、准确地收集各类信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许多突发事件具有瞬间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适当时间内协调,就会失去解决事件的条件和机会,导致后果更加严重。一方面,树立时间观念,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最新的有关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及时做出控制和处理决策调整,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在控制突发事件的执行上,可根据最新信息以及情况的变化作出理性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时间观念,应考虑突发事件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对处于关键时刻的公众进行鼓舞和激励,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坚持综合协调原则,整合全社会有利资源应对突发事件。应全面考虑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整合各方面有效资源进行综合教育和管理。大多数突发事件的原因和结果都具综合性,因此突发事件处置必须在有关协调部门的领导下有序进行。突发事件应对力量来自各个部门,包括交通、通信、消防、食品、搜救、救护、物资支持等,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协调一致很重要。在突发事件的防范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个人数量庞大,应该做到综合协调。这些部门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作战,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各自的工作,又相互配合涌现出新的整体性功能。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置不及时,从而酿成大祸。
(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四)缺乏引导沟通的协调性。表现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不能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疏导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哄、骗、推、唬的问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时,讲不到点子上、讲不到理上、讲不到心上,就事论事讲表面理,简单生硬讲不清理,不着边际讲不准理,似是而非讲歪理,从而带来很多“负刺激”、“负效应”。
(五)缺乏把握规律的预见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应变不力,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从时空的角度观察形势,不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事物发展,不善于把握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不关注国际动态、社会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和群众思想变化,缺乏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不能谋后而动、预后而立,造成被动应付的局面。
(六)缺乏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处理突发事件之所以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事发突然,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准备不足,遇到突然发生又迅速发展的事件,处理起来自然非常困难。如有些安全事故的突然发生,可能会使人感到目瞪口呆,方寸大乱;有些群体ing事件的突然爆发,可能会使人盲目冲动,忘记了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有些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可能会使人顾此失彼,难以周全;有些重大恶性案件的突然出现,可能会使人感觉压力空前,不堪重负。可以想见,在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做到临阵不乱、条理清晰、进退有据、稳妥有方,的确十分困难,一般说来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提高领导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要在思想上、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时刻保持警醒。这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或负责的工作中,可能突然发生的情况,要有高度警觉,不能有侥幸麻痹心理。当然,这种高度警觉,是在清楚洞察形势、科学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保持的警觉,而不是心中全然无数,整天精神高度紧张,惶惶不可终日,那就变成了有事没事瞎紧张,是盲目的警觉。因为,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有征兆的,我们所说的突发事件,只是说它发生和发展得非常迅速,超过了常规,并不是无端生事就酿成巨变。其实,只要认真分析现实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我们就会看到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以至于激化,都有着可以把握的脉络和规律。如果能科学把握这些规律,就能进行主动的、科学的预防和预警,现实中诸如“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及早做好准备,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理,减少和消除大案要案的发生”等成功经验,都体现着一定的规律。但是,规律隐藏在现象背后,是事物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它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把握,如何掌握并遵循这些规律,正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真本领、硬功夫。所以,领导者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比一般群众研究得深一些,预见性强一些,这需要平时想问题、办事情,善于发现倾向性、苗头性、全局性的因素,锻炼见微知著的能力,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警觉,能够避免时,及时进行预防,在无法避免时,也能够做好应对的准备,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作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本来就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领导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经常能听到或看到有的地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报道,这说明我们的领导干部正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逐步成熟起来。像打仗一样,不能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足够的准备,制定不出一个完备的因应各种紧急情况的方案,就不是一个成熟的、称职的指挥员,就有可能打败仗。现在做领导工作,也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对各种突发事件,必须制定出具体的、周密的、细致的应急方案,并把这种方案付诸实施,才能算是真正有计划、有准备。应急预案和我们日常所做的工作计划与方案不同,它可能用得到,也可能用不到。例如,我们准备了防洪抗灾预案,但洪水并没有发生,这套预案暂时就派不上用场了。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就有可能认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做的预案没有用处,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就像有些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备,不能因为没有发生过火灾,就否认安装这些设备的必要性。领导干部千万不能被侥幸心理所支配,应该看到,一种紧急预案这次没用上,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预防工作做得好,消除了产生突发事件的隐患;或许是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阻止或延缓了事态进一步激化,暂时没有爆发。这就要求领导者对事态发展进行认真分析,看一看可能引发事件的诱因到底消除了没有,不可轻易地下结论,认为制定预案无关紧要,产生麻痹松懈思想。同时,当制定的预案没有派上用场时,要做好群众和一般干部的思想工作,比如,我们已经在群众中作了广泛的动员,并领导群众采取了切实的预防措施,事件并没有像原先预期的那样发生,就需要向群众做出认真负责的说明,避免群众认为预案根本用不着,只是喊喊“狼来了”,增加以后的工作难度,降低领导者的威信。所以,制定应急预案,不仅仅是准备一种方案,还应该设计好在方案实施时遇到各种情况如何处理,即制定如何执行预案的预案。
(三)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增强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动员、组织和影响群众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人民群众对领导者的广泛信任是不行的。一般来说,越是关键时刻,越容易检验出领导者的威信,越能体现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程度。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来自领导者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领导者发出的号令和提出的解决办法,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群众自然会信任你。同时,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培养,需要平时的积累,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办实事,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群众信赖。有的领导者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埋怨群众在关键时刻觉悟不高,不能很好地理解领导的意图,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原来的应急预案,其实应该回头想一想,自己在平常的工作中为群众做了什么,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群众不理解、不相信甚至不支持,最终导致处理突发事件时捉襟见肘,组织动员能力薄弱。只有认真总结教训,扎扎实实改进工作,才有可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时候得到群众的鼎力支持。
(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不断建立完善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有了思想上的常备不懈,各种预案的周密安排,加上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我们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会顺利很多。而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就是我们所说的机制。我们要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需要形成一种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机制健全了,处理突发事件就不再是随心所欲,不再是毫无章法,不再是临阵磨枪。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首先要责任到位,任务落实,谁管什么事,责权利统一,功过赏罚分明,坚决避免在关键时刻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还在于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如何去做,都要有明确的规范,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不会乱中出错、挂一漏万、酿成大祸。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也在于各个领导者、各套班子、各路人马进行密切配合,使整个指挥系统、工作系统能够灵活高效运转,这就需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形成有权威、有能力的指挥系统和分工明确、善于合作的工作班子。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就要使我们的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把千头万绪的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工作分门别类梳理清楚,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一套规范的程序,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这既是对领导担当和领导水平的一种考验,也是领导者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考试没合格”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形势新阶段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具体来说,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对策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并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敏锐性。以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机遇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策二: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抓住最佳时机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在基本判明事发地点和类型之后,立即部署处置力量,做好先期的稳控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控制事态发展,有效防范影响的深化;另一方面要特别善于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力争主动。
对策三:政策规定要到位。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后,可以对“底线”进行适当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对策四:疏导工作要到位。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同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由于平时处置不当,要敢于向群众检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得到群众的谅解,从而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对策五:披露信息要到位。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透明和发布技巧在危机应对中占有重要位置。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对那些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灾难性信息,就更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级领导和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失实和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从而引发公众集体恐慌和社会骚乱,影响社会稳定。
对策六:善后工作要到位。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很重要,收尾不好,就可能再次引发事端,甚至引起社会更强烈的反应。要防止和克服个别领导干部,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马放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应当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基层、群众,搞好调研,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要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心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营造安定有序、团结友爱、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
对策七:学习实践要到位。一些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束手无策、应对失策,思想缺乏灵气,讲话缺乏底气,行动缺乏朝气,工作缺乏锐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素质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一是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善于从大局上把握方向,同时要注重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突发事件处理知识培训,明确自身在突发事件处理整体方案以及本人具体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确保自己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能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凡事提前规划好,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
统筹兼顾能力,指的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的能力。不管做任何工作,都要避免顾了这个,丢了那个,选了一个,遗漏很多。要照顾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统筹,简单说来即通盘筹划;兼顾就是同时照顾多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统一筹划,顾及全局。这是优秀干部区别一般群众的重要能力之一。一些干部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考虑一点,尤其是对自己或者局部有利、有益的一点,而不考虑其他方面。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为了眼前得失,误了长远发展;顾了局部,却伤害了整体。这是统筹兼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毛病,需要干部们在进行决策或开展有关工作时,不要顾此失彼,更不要挂一漏万。不可否认,领导干部要算“发展账”,但与此同时,也要算“人本账”,也就是处处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的GDP是绿色的GDP,不是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灰色的、褐色的GDP。我们要重视经济发展,但发展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品质,如果置人的生命、尊严、幸福、安全等于不顾,一味追求发展,那这样得来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实践中,最理想的做法是凡事提前规划好,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统筹发展。但不少时候,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往往还是出现部分伤害整体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要及时纠偏。对于战略问题,不懂得及时纠偏,就可能走错了方向,徒劳无功不说,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及时纠偏,就有可能犯原则性的错误。哪怕是带团队,如果对下级的行为不懂得及时纠偏,任由其发展,那么不仅会制约下级的成长,还会给团队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解放战争中,刘伯承、邓小平领导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发动的陇海战役,给予敌人以重大打击,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陇海战役刚刚打响,解放军部队就在杨勇和张霖之的指挥下,一举攻下了砀山城,毙俘蒋军五千多人。按理说,身先士卒的指挥员领兵带队打了胜仗,应该受到奖励,但谁都没有想到,身为政委的邓小平却严肃地批评了他们,原因是他们虽然打了胜仗,却在战斗中执行纪律不够严明,损坏了群众的不少锅碗家具。在他看来,违反了群众纪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长久的胜利。听了邓小平这番话,在场所有的人都很震撼。杨勇、张霖之等指挥员不仅当场承认了错误,之后还认真赔偿了群众的损失,并且把每家的院子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才去追击敌人。从那以后,刘邓大军都十分注意部队纪律,即便部队工事旁边果树上的石榴、梨子和红枣成熟了,也没有一个人去摘。即使到了今天,邓小平同志这种全面思考问题、发现偏差就及时纠正的作风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系统思维也就是全局性思维,它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时,既不能只顾及一个点或一个面,也不能僵化地固守己见、一成不变,而是要把问题的相互关联性、事情的相互作用性加以综合考量,让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让事情达到圆满的效果。那么,如何以系统思维来确保搞好结合、统筹兼顾呢?
(一)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学会面面俱到。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全面性,就是要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面面俱到。不要关注了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的方面。著名企业家冯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他去香港和李嘉诚一起吃饭的一次经历,让他感触特别深。当时李嘉诚已经76岁。作为华人企业家的标杆,大家都觉得像他这种身份和地位的人物,即使和大家一起吃饭,也必定会是这样的:等大家都坐好了,他才入座;如果吃饭,他一定会坐在主桌,主桌上的其他人,也一定都是最有分量的企业家;饭还没吃完,他就先走了……然而,事情却完全不是那样。到了吃饭的地方,电梯门一打开,他们惊讶地发现,李嘉诚竟然亲自站在门口迎接;进去之后,每个人都抽了一个号,这个号就是各人照相时所站的位置;抽完照相号之后,每人又抽了一个号,这次抽的是吃饭的位置。吃饭前,在大家的要求下,李嘉诚进行了主题为“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简单讲话,因为有外国人,他先用英语讲,再用粤语讲,把全场人都照顾到了。吃饭时,冯仑抽到的位置正好跟李嘉诚只隔了一个位置,本以为可以就近聊聊天,但吃了一会儿,李嘉诚就站起来,跟大家说抱歉,自己要到邻桌去坐一会儿。一共四桌,吃饭是一小时,李嘉诚每桌坐了15分钟。临走时,他和每一个人握手告别,连边上的服务员也不例外,然后又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宴会,但李嘉诚却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连用抽号的方式决定每个人照相和吃饭的位置,以便让每个人心里都觉得舒服、不感觉受了冷落,这样的细节,也全都考虑到了。这样做事的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一件事,要么不做,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即要充分考虑到与此相关的所有人和事。你考虑得越全面,就显得越成熟,不仅更能使人尊敬,同时更不容易出现纰漏和问题。
(二)思考事物之间的有机性——善于积极联想。思考事物之间的有机性,也就是在想问题、做事情时,不能只盯着问题和事情的本身,还要想与之相关联的种种可能性。想得越周全、了解得越详细,才能进行综合判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式。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8年秘书的纪东,在回忆录中特别谈到:周总理经常要求他们遇事要善于联想。有一年开春时,他们收到有关部门的报告: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冰情严重,由于气温升高,形成的冰坝会严重阻塞河道,崩毁堤岸,冰水四溢,淹没农田,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接到报告后,周总理立即让纪东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弄清楚以下问题:冰情严重程度,重要冰冻地段,冰坝有多高,覆盖面积有多大,爆破冰坝的措施有哪些。如果用飞机投弹轰炸,空军方面落实没有,成功的系数有多少,失败的后果会怎样,进一步的措施是什么……这些问题,纪东整整记了一页纸。为什么要问得这么细致?原因是相关的情况掌握得越详细,在作分析和决策的时候就越主动。这一点,在处理突发事件和自然灾难上尤为重要。如果相关情况掌握不全面,那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定,采取错误的办法,那么,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周总理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办任何事情,都要多问些情况,要尽可能想到有关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自己在思考问题时,要特别注重事物之间的有机性、关联性,还要学会像周总理一样,要求下级养成多想、多问、多了解的习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求下级在汇报情况前,起码要先了解清楚这样一些问题: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已经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影响(有数字的,一定要用具体数字说明),还将造成什么影响,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如何,等等。
(三)思考组合的最佳性——实现“1+1>”。系统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资源的整合,解决的可能是一个问题,但达到的却是一举多得、双赢甚至多赢的最佳效果。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任地方官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西湖很多地段因为泥沙淤积形成了沼泽,连水生作物都无法种植,使得西湖不再有往日的秀美。要想再现西湖的秀美风光,必须想办法疏浚才行。但让苏东坡感到头疼的是从湖里挖出的淤泥没地方堆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日思夜想,突然有一天,他灵光一闪,西湖那么大,绕一圈一天都走不完,那为什么不把挖出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呢?紧接着他又想,淤泥挖出来后,西湖边上那些原本不能种植的田地,就可以种麦子,其中的收益,可以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这样一来,挖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附近的农人增加了收益,疏浚西湖有了钱,西湖还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方便了游人,称得上是一举数得。这便是运用系统思维,产生了“1+1>”的效果。这也提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单纯地就事论事,而要把事情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去思考:与之相关的还有哪些事情,能不能结合在一起做,能不能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而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
搞好结合、统筹兼顾是一个具有丰富实践内涵的哲学命题,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思维认识去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一)处理好抓全局与抓局部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是一致的。但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更多情况下,还是用狭隘的、封闭的思想看问题、搞建设,重本地区和本部门利益,轻全局和国家利益;重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轻人民群众和社会整体利益。主要表现在: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以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自然、人文和经济资源为代价来谋求增长;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推行地方保护主义,排斥技术、商品和资本流通,划界发展、盲目发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牢全局意识,站得高一点,想得远一点,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要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处理好抓重点与抓一般的关系。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要自始至终注重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注意做好一般性常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在萌芽中,防止矛盾的转化和问题的激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战略的眼光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用战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立足现有基础和自身实际,牢牢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好保增长、保民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破解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
(三)处理好抓当前与谋长远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8.8%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增长成本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以上,我国创造每万美元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我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淡水、森林、草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和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和5%。可以这样说,过去我们是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现在需要我们用“真金白银”换回“绿水青山”。因此,无论是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还是对社会和国家来说,都要妥善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算“经济账”,也算“生态账”,平衡好各种相互关联的重大关系,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
人人思进取,人人都干事,世上没有干不成的事。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增强团队的担当意识,积极营造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的浓厚氛围。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决策前要及时沟通协调,搞好通气,虑事周密,处事果断。实践中应充分理解大家的情绪,做好任务分工,强化担当精神,抓好具体执行。事前充分沟通、尊重大家意见,事中强调执行担当、及时协调调度,事后根据工作效果、抓好激励约束。要制定科学的制度措施,激励大家干事创业,积极引领大家勇担当、肯担当、敢担当。
积极营造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的浓厚氛围,不仅要有一力承担的勇气,而且还要有合作共事的胸襟。担当需要有一肩担之、舍我其谁的勇气,无担当之勇则莫言承担使命。担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张扬;担当是主体智慧的展示,但不是对天下智力的藐视。常言道“独木不成林,独梁不成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没有合作共事的胸襟、团结协作的精神,凭匹夫之勇,逞个人之能,到头来必定多走弯路,招致失败。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烧到了蚁山的附近,浓烟让蚂蚁王国乱作一团。一些蚂蚁拼命往外爬,还没有接触到火,就已化作灰烬。突然,整个蚁群迅速向一个地方集结,亿万只蚂蚁聚成了一个大大的蚁团。蚁团朝着火线滚去,一阵焦烟散去,爬在外面的蚂蚁命随烟去,但是更多的蚂蚁活了下来。团队合作让蚂蚁成功地渡过了突如其来的灾难。神舟六号顺利飞天,举国为之振奋,世人为之惊叹。在“神舟飞天,独来独往”的背后,仅直接为之服务的生产厂家就达到000多家,参与研制的科技人员更是数以百万。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精诚合作,“神舟”就可能成为“沉舟”,“飞天”就会变成“飞祸”。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担当更是必不可少。共同担当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为基础,以共同的远大目标为归依。培养这种共同担当的胸襟,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在共同目标上求一致;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在名利得失上讲风格;必须强化宽容意识,在相互忍让中强合力;必须强化坦诚意识,在肝胆相照中增友情;必须强化助人意识,在共同提高中促进步。
积极营造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的浓厚氛围,不管正职、副职,都要在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上负起重要责任。尤其是一把手,更要重视提高抓班子带队伍的工作水平。带好队伍,除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善于发现、培养人才之外,关键是要坚持“严”字当头,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干部有缺点、有毛病、有苗头性问题,一定要及早提醒、早批评、早帮助,这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形成平等讨论、研究问题的风气,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范决策的生动局面。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光讲工作、光讲成绩,回避在党性、作风方面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能够始终保持听到意见、批评就愿意整改这样一种状态,就会少犯错误,或者犯的错误会小一点。大家都这样做,就能够不断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未完待续)
担当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艺高人胆大,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做好工作是每个人的愿望,而实现的途径就是拥有工作能力和实力。这是善于担当的前提和保证,是担当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期,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新的形势任务对党员干部提高担当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非生而知之者”,个人能力是通过后天不断努力进取获得的,只有在实践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能力、提升实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下大气力苦练内功,切实做到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兼具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善于担当的能力。
★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
如今,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标志。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担当富民强国的领导干部,应该审时度势,把学习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经常不断的任务,自觉地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学习力是一个人、一个单位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不是一时性的、阶段性的,而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谈学习是终身性的。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成为强者,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古人说,“政善治,事善能”。我们讲发现问题的敏锐,讲直面问题的担当,讲解决问题的办法,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现在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领导干部本领恐慌问题十分突出。正如***总书记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缺乏本领,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认识好、解决好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本领。
能力不是固有的,本领也不是天生的,必须切实加强学习。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只有持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敏锐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摸索新经验,既是新的实践过程,也是新的学习过程。我们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始终立场坚定、头脑清醒;通过学习掌握各方面知识,才能拓宽视野、判明大势,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才能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要带着问题学习,对照遇到的问题找知识上的不足、找能力上的差距,不熟悉的东西要努力去掌握,通过学习缩小差距、补齐短板,提高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抓紧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完成肩负的职责使命,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我们自身来说,学习不仅事关个人修养,更关系工作能力、事业发展。
★有真本事、硬功夫才能担当起来
公元前6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长期下去,就怕我军粮草接济不上,如何是好?”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召见她,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吧。”
公元前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覆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担当必须有真本领,不能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发扬担当精神,须有真本事硬功夫。
★在放眼全局、顺应大势中大显身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事关全局和整体,需要有所担当。只有放眼全局,我们才能见则远,闻则彰,辨则明;只有把握全局,我们才能顺应大势,抓住要害,善于取舍。
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缓解了陕北压力,拉开了战略反攻序幕,担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支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担当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全局。在近代中国,“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的言论广为流传。湖南人杨度曾写过一首《湖南少年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究其原因,正是湖湘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造就了一大批为世人称道的著名人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面临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担当全局,就要时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职责,坚持从高处着眼、从远处着眼、从大处着眼,善于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党工作大局去思考、审视和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够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当下工作、阶段工作、局部工作、区域工作,放置到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和推进。一要牢记责任,牢记使命。经常拷问自己“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点什么?将来给党和人民留点什么?”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二要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以深化改革为契机,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盘活、最大凝聚各方力量。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胸怀百年的气魄,紧贴工作现实,遵循规律、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尽责担当,为当前发展抢占先机,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三要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发展关键期,尤须用关键行动,成就关键作为。始终以发展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不断攻坚克难,担当中见责任、履责任尽担当,在突破瓶颈、克服困难、开创局面上下功夫、求实效。四要担责履责,尽职尽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具体的工作中勇于担当、尽职尽责。要牢固树立“无为就是过、无所事事就是阻力、丧失机遇就是犯罪”的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拿出拼命的精神和劲头,担责履责,尽职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切实担负应尽责任,全心全意履行职责。唯有如此,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勤练苦练科学决策功
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作为领导,在从事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决定领导工作的成败,决策失误是领导者最大的失误。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带领、引导被领导者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种事业的活动过程。而领导者的决策就规定了事业的发展方向,规定了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而它就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准则。正确的决策能引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前进,错误决策将导致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失败倒退。因此,领导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方法搞好决策,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决策,从而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促进政府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进行科学决策,必须要有完善的决策制度作为保证。没有制度,科学决策就只能是句空话。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决策失误,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群众的反感,也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损害了政府信用,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危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决策制度缺乏或失灵造成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制度。
一要完善科学决策的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重大决策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决策,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未经集体讨论,任何个人不得做出决策。集体决策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二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专家通过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进行研究,发现决策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决策失误或减少失误。专家咨询制度必须要坚持专家咨询的独立性,不管什么样的决策,决策者都应该让专家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对领导的决策具有科学价值,决不能决策者先下结论,然后让专家充当论证正确性的工具。三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开始在某些领域进行了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但是大多数政府部门仍然习惯于对决策进行层层裁定的工作模式,因而往往由于决策考虑不周,导致决策失误,引起群众的不满。因此,为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重大工程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拟定和评价方案,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四要建立决策责任制度。科学决策是一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严肃而重大的行为。只有建立决策责任制度,才能杜绝随意决策、草率决策的混乱现象,促使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更加谨慎、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减少人为的主观臆断,使决策更加客观与科学。五要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当前,科学决策不能落实,许多决策者之所以敢轻率决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督制度缺乏。
当前,影响行政领导科学决策,导致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领导自身的因素看:(1)“唯上”引起失误。决策一般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相对较低层面的决策通常要以较高层面的决策为前提和依据,以确保较高层面的决策得到落实。但是,建立在单纯“上级”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形式主义,往往导致脱离实际的照搬照抄和盲目执行,不仅使本级的决策缺乏创造性,而且使本级决策既脱离上级的精神实质,又脱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造成决策不具有科学性,产生决策失误。()专断引起失误。应当说,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科学技术和决策者的知识、阅历、经验、直觉以及专家、群众的意见,才能做出科学决策。如果领导干部认为领导决策就是领导者自己拿主意、作决断,不重视发扬民主、不调查研究、不科学论证,单凭个人主观意愿和想象,武断“拍板”,必然会因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和掌握情况的局限性而导致决策失误。()低能引起失误。领导干部决策,必然受其运用知识的能力、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决断能力、直觉能力的影响。如果不能综合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或者不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理性思维能力,或者抓不住机遇而优柔寡断,或者不能运用既以多向性思考为特征,又注重事物整体性的直觉能力,即领导干部能力低下,也会引起决策失误。
从体制环境的因素看:(1)目标不切实际导致失误。决策总是有目标指向的,但有些上级部门或领导,往往给较低层的决策者制定过高的指标,而下级决策者又不得不按这个目标要求进行决策,这就难免造成决策失误。()过程不合程序导致失误。决策不能简单地“拍脑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客观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有特定的程序。但有的领导干部决策,不讲过程,不按程序,不调查研究、不科学论证、不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这样做出的决策大多要出现失误。()责任不明确导致失误。领导干部决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也就是要向党、向国家、向人民负责。而现实生活中,由于领导干部的决策责任不明确,决策不承担政治和法律责任,又缺乏必要的监督,致使一些领导干部胡乱决策,引起决策失误。(4)信息不公开导致失误。科学决策不仅需要对事物作定性的判断,而且还需要定量的分析。但是,由于决策信息往往掌握在一些非决策的部门和个人手中,没有向决策者公开,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与决策需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
实现科学决策,必须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民主化原则。科学决策就是民主决策,没有民主,谈不到真正发展科学。没有科学,也无从建立真正的民主。二是目标性原则。科学决策首先要求有正确、清晰而具体的决策目标。决策目标也就是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决策目标不仅要求清晰而具体,而且必须是有充分依据的,正确目标的确定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三是从贤不从众的原则。做决策既要按程序办但又不能死板地唯程序论,既要讲科学但又不能完全依赖基于信息不完全的所谓科学分析,既要听众人的意见,但又不能盲目从众。四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决策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部门或个人,都应当把其具有的权力、所负的责任以及所享有的权利规定清楚,做到决策分工清晰、权力与责任对称、责任与利益相符。这是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决策失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五是最大与最小原则。所谓最大是指决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最小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成本最小,这种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资金成本等;另一方面,决策目标实施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小。
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因此,领导要着力做到:一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决策,决定决策的效果和成败。二是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者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三是要善于决断,敢于负责,这是科学决策对领导的要求。现代决策要求领导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敢于担风险,敢负责任的决策素质。领导者要正确处理“有为”和“有位”的辩证关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注意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对自己负责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了如指掌,能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准确吃透情况,拿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且要有勇气和魄力,敢于决策和负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这是科学决策的关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它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纠正他们价值的、理性的、观念的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五是要认真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从决策议题的提出,到调查研究,开会讨论形成多种决策备选方案以及聘请专家咨询、论证和进行可行性分析以选出最佳方案,再到决策领导层的通过,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规范,以防止决策行为的混乱和决策权的滥用,也使领导的决策有章可循,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六是要依法决策,这是正确决策的有力保障。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行依法决策,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七是要在实践中对决策及时修正。由于人们的认识常常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会受客观过程发展的影响,原先定下的决策可能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有可能出现。从认识论上讲,这些情况的出现是正常的。领导干部应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审时度势,及时对原先的决策进行修正和调整,以减少工作中的损失。领导干部也可以通过修正决策,不断提高决策能力。
总之,科学决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决策提出的新要求。决策科学化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途径。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对于决策科学化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领导者的行政决策水平,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才能更好地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技术、新理论、新问题、新思路、新情况的挑战,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党政机关管理和运行成本、决策风险的最低化。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理应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是无畏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注意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只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使我们更加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好工作方法问题。
早在19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同志讲的这段极富哲理、形象而生动的话,至今细读起来,依然发人深思、回味无穷。进入新时期,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用心探讨“任务与方法”、“过河与桥船”的问题,仍然不失为一件大事要事,有着十分现实而特别重要的意义。方法,是人们为人处世,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式。世上所有的个人、团体、政党和国家机关等,总是要借助、依靠、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想要做的事情,达到预想的目的。有了正确的方法,可以纵横捭阖,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事半功倍,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若是没有科学的方法,或者方法失当,则往往会陷入困境,一筹莫展,甚至一败涂地。可见,注意工作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完成工作任务有多么重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总是强调在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注意完成工作的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为了帮助干部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写了《关于领导干部工作方法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六十条》等系列文章,并提出和总结了一整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关于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党的建设中一件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大事。这些方法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主观指导要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研究问题要切忌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对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学会“弹钢琴”,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和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坚持一般和个别、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两手抓”,等等。这些原则,都是我们党的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应该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
党员干部的一切担当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首先就要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冷暖,倾听群众对哪些问题最关心、最着急、最不满意,并且善于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真正把工作干好,必须自觉把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重要的途径。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思想,掌握实情,激发智慧,增进感情。要了解真实情况,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要就地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做好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全局性、长远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研究,不断完善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知人善任当好伯乐
百姓感触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好干部多,哪个地方的风气就正,经济就景气,干群就一家亲。好干部,领导放心,群众交心,家人安心。党的事业需要好干部,人民群众期待好干部,干部自身更希望成为时代好干部。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而是披沙拣金,靠组织培养,加上自己努力,经过长期实践的打磨,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成为优秀干部。
公元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没有使用宿将魏延以及吴壹,而是使用了虽然智谋过人,与诸葛亮多次英雄所见略同,但缺少临阵经验的马谡。派马谡带领一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结果,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从部下王平的正确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担当态度,反映出不同的领导水平。街亭失守,马谡被斩,相比较之下,官渡之战中的那位被曹操斩首的历史上无名的监粮官,其作用相差千里。这点也映衬了诸葛亮并不善于处理善后工作。曹操是借人头提振士气,诸葛亮则是斩人头推脱个人责任。
诸葛亮到底错在哪里?一是选人制度和提拔人才体系缺陷。在这里我们看看整个蜀国除了刘备留下的五虎上将之外,其实根本没有领军的帅才,人才培养、发现和提拔体系完全没有。“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将军”说的就是这件事。马谡在街亭之战前面,除了跟诸葛亮提了很多治军建议之外,直接领军打仗的经验几乎没有。将马谡派出锻炼,可以先选择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人才选拔制度一样,下基层锻炼,让他的能力通过实际锻炼得以提高岂不是更好?
二是一人独大,授权不够充分。在街亭,马谡寸功未立,诸葛亮又在其下安排了一个老将王平来制约马谡,自然不会形成上下齐心的统一行动。真正优秀的团队,每个人都是整个团队的智囊和战斗者。即便是一个普通士兵,更别说是王平了,都要对街亭之失担当责任。当马谡在决策受到掣肘时,就不会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的笑谈了。因为中国人往往在授权时会有所疑虑,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早就在我国古代兵书上写明,诸葛亮未必不知。也许在那样的环境下,诸葛亮猛然觉得只有马谡能够守住街亭,可怜蜀国无大将!其实,此时派王平为主将、马谡为参谋更好一些。或者派马谡为主将,将其兵力减少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给王平辖制也是不错的行为,不要将王平和马谡合兵一处,这样马谡守住无水源、无粮源的高山,王平把手第二关,相互依托岂不更好?因为这个时候,马谡也许不会有恃无恐,将自己“置之死地”了。因为,这样授权,相反会让马谡形成叛逆心理,王平越是阻挡,越是拿诸葛亮作为令箭,马谡越是自作聪明。所以,还有一个最差的办法,就是,不将王平派为副将,就将整个权力授予马谡,让他有临时处置的权力。以上种种,恰恰注定了失去街亭这样的战役,街亭之失不在马谡,而在于诸葛亮用人失察、授权不明、授权不够。
三是没有选派更强有力的团队给马谡。在街亭之战之前,诸葛亮既无良将更无精兵,这不是诸葛亮的错,但至少也应该把坚定执行制度的兵派下去吧?仅仅两三天就军心涣散,诸葛亮每年练兵,连心理素质都没练好。让一个只会墨守成规的纸上谈兵的人带队,不是诸葛亮的错又是谁的错?
古语说得好:“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对干部使用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用人一定要有正确的用人观,也需要胆识和气魄,而用才的魄力重在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一要不计个人恩怨。曹操在《青梅煮酒》中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就说明作为领导干部者要有容人之量,要能承受各种责难和抱怨,要能弃个人恩怨不顾。二要不论资排辈。要懂得“资历未必等于能力,老人未必就是能人”的道理,在用人上跳出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大胆破格起用有才干的年轻人,让年轻人失去了使用的“黄金期”,是一笔巨大损失。三要使人尽其才。要善于用辩证的观点、敏锐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运用科学的考察方法,全面掌握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干部的个性与特长,要用人之长,避其所短,因地制宜地把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最大地发挥干部的优势和潜能。
“知人善任”要助当“伯乐”。“知人”就是摸清干部的“底子”,“善任”,就是给干部合适的“位子”。一些干部在成长过程中患上“坐等伯乐”的心态,总认为怀才不遇,没有伯乐发现自己。这个时候,要助当“考官”,考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品质情怀;考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境界格局;考验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能力水平;要助当“红娘”,善待那些“有棱角”的干部,他们虽有些个性,但更富原则性;举荐人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把擅长具体业务,善于通观全局,用到合适的领导干部岗位上;要助搭“平台”,给好干部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个锻炼干部的好地方,扎根人民群众、打牢实践基础,让其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总之,在使用好干部上,既看“高楼”又看“地基”,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看经济总量也看民生改善,看经济发展也看社会和谐,看干部评议更看群众口碑,才能让好干部源源不断被发现、公道合理被使用。切实做到困难的时候拉一把,得意的时候提个醒,让他们走得更稳,使其成为组织信任、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对于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平时最担心,工作中最棘手的恐怕就是各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群体上访、重大恶性案件等,都属突发事件。因为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且没有按常规程序进行处理的时间,如果不能迅速果断地及时控制局面,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实中,大量突发事件带来的深刻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敢于担当,有效化解危机,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是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具有脆弱性,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且呈继续发展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经过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008年抗击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地区本该避免的事件仍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持续性。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先确立正确的原则,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正确指导。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打破了正常的组织界限,使社会机制不能正常运转,这时安全就成为最主要的目标,应将挽救人民生命和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作为处理突发事件和开展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最主要目标体现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上,其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属于最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当我们要确立救援工作的优先次序时,必须牢固树立“生命第一”的原则,始终把突发事件对生命的影响放在优先选择的首位加以考虑。这也符合突发危机状态下公民权的维护和保障的原则。生命权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是人类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在突发事件中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尽量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以保护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事件发生后应最大限度地安慰民心,使他们较快恢复事前心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一切突发事件处置成效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尺度。
(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照突发事件的客观规律开展各项工作。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但其内部必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只要实事求是,科学地分析发展态势并找出规律,定能避免突发事件的爆发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就应当具有科学精神,努力探索突发事件规律,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对此,应运用专家和“外脑”的力量,做到科学分析和决策。要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要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突发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为突发事件的无常性和影响因子的多变性导致其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在自然灾害情况下,应做好安全教育和受难者的心理安抚。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好信息播报和卫生宣传,使他们认识到事情的实际情况并树立积极的心态。针对社会安全事件,应做好普法教育,使人们树立安全意识,依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三)坚持及时有效原则,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效率。应在控制突发事件过程中迅速、准确地收集各类信息,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许多突发事件具有瞬间性,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适当时间内协调,就会失去解决事件的条件和机会,导致后果更加严重。一方面,树立时间观念,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最新的有关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及时做出控制和处理决策调整,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在控制突发事件的执行上,可根据最新信息以及情况的变化作出理性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时间观念,应考虑突发事件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对处于关键时刻的公众进行鼓舞和激励,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坚持综合协调原则,整合全社会有利资源应对突发事件。应全面考虑突发事件影响因素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整合各方面有效资源进行综合教育和管理。大多数突发事件的原因和结果都具综合性,因此突发事件处置必须在有关协调部门的领导下有序进行。突发事件应对力量来自各个部门,包括交通、通信、消防、食品、搜救、救护、物资支持等,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协调一致很重要。在突发事件的防范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个人数量庞大,应该做到综合协调。这些部门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作战,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各自的工作,又相互配合涌现出新的整体性功能。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置不及时,从而酿成大祸。
(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四)缺乏引导沟通的协调性。表现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不能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疏导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哄、骗、推、唬的问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时,讲不到点子上、讲不到理上、讲不到心上,就事论事讲表面理,简单生硬讲不清理,不着边际讲不准理,似是而非讲歪理,从而带来很多“负刺激”、“负效应”。
(五)缺乏把握规律的预见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应变不力,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从时空的角度观察形势,不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事物发展,不善于把握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不关注国际动态、社会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和群众思想变化,缺乏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不能谋后而动、预后而立,造成被动应付的局面。
(六)缺乏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处理突发事件之所以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事发突然,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准备不足,遇到突然发生又迅速发展的事件,处理起来自然非常困难。如有些安全事故的突然发生,可能会使人感到目瞪口呆,方寸大乱;有些群体ing事件的突然爆发,可能会使人盲目冲动,忘记了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有些自然灾害的突然降临,可能会使人顾此失彼,难以周全;有些重大恶性案件的突然出现,可能会使人感觉压力空前,不堪重负。可以想见,在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做到临阵不乱、条理清晰、进退有据、稳妥有方,的确十分困难,一般说来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提高领导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要在思想上、精神上做好充分准备,时刻保持警醒。这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或负责的工作中,可能突然发生的情况,要有高度警觉,不能有侥幸麻痹心理。当然,这种高度警觉,是在清楚洞察形势、科学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保持的警觉,而不是心中全然无数,整天精神高度紧张,惶惶不可终日,那就变成了有事没事瞎紧张,是盲目的警觉。因为,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有征兆的,我们所说的突发事件,只是说它发生和发展得非常迅速,超过了常规,并不是无端生事就酿成巨变。其实,只要认真分析现实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我们就会看到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以至于激化,都有着可以把握的脉络和规律。如果能科学把握这些规律,就能进行主动的、科学的预防和预警,现实中诸如“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及早做好准备,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理,减少和消除大案要案的发生”等成功经验,都体现着一定的规律。但是,规律隐藏在现象背后,是事物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它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把握,如何掌握并遵循这些规律,正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真本领、硬功夫。所以,领导者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比一般群众研究得深一些,预见性强一些,这需要平时想问题、办事情,善于发现倾向性、苗头性、全局性的因素,锻炼见微知著的能力,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警觉,能够避免时,及时进行预防,在无法避免时,也能够做好应对的准备,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作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预案,本来就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领导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经常能听到或看到有的地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报道,这说明我们的领导干部正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逐步成熟起来。像打仗一样,不能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足够的准备,制定不出一个完备的因应各种紧急情况的方案,就不是一个成熟的、称职的指挥员,就有可能打败仗。现在做领导工作,也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对各种突发事件,必须制定出具体的、周密的、细致的应急方案,并把这种方案付诸实施,才能算是真正有计划、有准备。应急预案和我们日常所做的工作计划与方案不同,它可能用得到,也可能用不到。例如,我们准备了防洪抗灾预案,但洪水并没有发生,这套预案暂时就派不上用场了。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就有可能认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做的预案没有用处,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就像有些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备,不能因为没有发生过火灾,就否认安装这些设备的必要性。领导干部千万不能被侥幸心理所支配,应该看到,一种紧急预案这次没用上,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预防工作做得好,消除了产生突发事件的隐患;或许是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阻止或延缓了事态进一步激化,暂时没有爆发。这就要求领导者对事态发展进行认真分析,看一看可能引发事件的诱因到底消除了没有,不可轻易地下结论,认为制定预案无关紧要,产生麻痹松懈思想。同时,当制定的预案没有派上用场时,要做好群众和一般干部的思想工作,比如,我们已经在群众中作了广泛的动员,并领导群众采取了切实的预防措施,事件并没有像原先预期的那样发生,就需要向群众做出认真负责的说明,避免群众认为预案根本用不着,只是喊喊“狼来了”,增加以后的工作难度,降低领导者的威信。所以,制定应急预案,不仅仅是准备一种方案,还应该设计好在方案实施时遇到各种情况如何处理,即制定如何执行预案的预案。
(三)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增强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动员、组织和影响群众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人民群众对领导者的广泛信任是不行的。一般来说,越是关键时刻,越容易检验出领导者的威信,越能体现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程度。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来自领导者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领导者发出的号令和提出的解决办法,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群众自然会信任你。同时,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培养,需要平时的积累,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为群众办实事,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群众信赖。有的领导者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埋怨群众在关键时刻觉悟不高,不能很好地理解领导的意图,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原来的应急预案,其实应该回头想一想,自己在平常的工作中为群众做了什么,为什么在紧急情况下群众不理解、不相信甚至不支持,最终导致处理突发事件时捉襟见肘,组织动员能力薄弱。只有认真总结教训,扎扎实实改进工作,才有可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时候得到群众的鼎力支持。
(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不断建立完善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有了思想上的常备不懈,各种预案的周密安排,加上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我们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会顺利很多。而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就是我们所说的机制。我们要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需要形成一种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机制,机制健全了,处理突发事件就不再是随心所欲,不再是毫无章法,不再是临阵磨枪。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首先要责任到位,任务落实,谁管什么事,责权利统一,功过赏罚分明,坚决避免在关键时刻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还在于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如何去做,都要有明确的规范,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不会乱中出错、挂一漏万、酿成大祸。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也在于各个领导者、各套班子、各路人马进行密切配合,使整个指挥系统、工作系统能够灵活高效运转,这就需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形成有权威、有能力的指挥系统和分工明确、善于合作的工作班子。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就要使我们的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把千头万绪的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工作分门别类梳理清楚,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一套规范的程序,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这既是对领导担当和领导水平的一种考验,也是领导者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考试没合格”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形势新阶段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具体来说,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对策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并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敏锐性。以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机遇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策二: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抓住最佳时机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在基本判明事发地点和类型之后,立即部署处置力量,做好先期的稳控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控制事态发展,有效防范影响的深化;另一方面要特别善于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力争主动。
对策三:政策规定要到位。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后,可以对“底线”进行适当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对策四:疏导工作要到位。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同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由于平时处置不当,要敢于向群众检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得到群众的谅解,从而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对策五:披露信息要到位。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透明和发布技巧在危机应对中占有重要位置。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对那些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灾难性信息,就更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级领导和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失实和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从而引发公众集体恐慌和社会骚乱,影响社会稳定。
对策六:善后工作要到位。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很重要,收尾不好,就可能再次引发事端,甚至引起社会更强烈的反应。要防止和克服个别领导干部,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马放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应当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基层、群众,搞好调研,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要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心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营造安定有序、团结友爱、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
对策七:学习实践要到位。一些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束手无策、应对失策,思想缺乏灵气,讲话缺乏底气,行动缺乏朝气,工作缺乏锐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素质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一是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善于从大局上把握方向,同时要注重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突发事件处理知识培训,明确自身在突发事件处理整体方案以及本人具体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确保自己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能够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凡事提前规划好,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
统筹兼顾能力,指的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的能力。不管做任何工作,都要避免顾了这个,丢了那个,选了一个,遗漏很多。要照顾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统筹,简单说来即通盘筹划;兼顾就是同时照顾多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统一筹划,顾及全局。这是优秀干部区别一般群众的重要能力之一。一些干部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考虑一点,尤其是对自己或者局部有利、有益的一点,而不考虑其他方面。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为了眼前得失,误了长远发展;顾了局部,却伤害了整体。这是统筹兼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上述毛病,需要干部们在进行决策或开展有关工作时,不要顾此失彼,更不要挂一漏万。不可否认,领导干部要算“发展账”,但与此同时,也要算“人本账”,也就是处处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的GDP是绿色的GDP,不是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灰色的、褐色的GDP。我们要重视经济发展,但发展的最终目的,说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品质,如果置人的生命、尊严、幸福、安全等于不顾,一味追求发展,那这样得来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实践中,最理想的做法是凡事提前规划好,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统筹发展。但不少时候,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往往还是出现部分伤害整体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要及时纠偏。对于战略问题,不懂得及时纠偏,就可能走错了方向,徒劳无功不说,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对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及时纠偏,就有可能犯原则性的错误。哪怕是带团队,如果对下级的行为不懂得及时纠偏,任由其发展,那么不仅会制约下级的成长,还会给团队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解放战争中,刘伯承、邓小平领导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发动的陇海战役,给予敌人以重大打击,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陇海战役刚刚打响,解放军部队就在杨勇和张霖之的指挥下,一举攻下了砀山城,毙俘蒋军五千多人。按理说,身先士卒的指挥员领兵带队打了胜仗,应该受到奖励,但谁都没有想到,身为政委的邓小平却严肃地批评了他们,原因是他们虽然打了胜仗,却在战斗中执行纪律不够严明,损坏了群众的不少锅碗家具。在他看来,违反了群众纪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长久的胜利。听了邓小平这番话,在场所有的人都很震撼。杨勇、张霖之等指挥员不仅当场承认了错误,之后还认真赔偿了群众的损失,并且把每家的院子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才去追击敌人。从那以后,刘邓大军都十分注意部队纪律,即便部队工事旁边果树上的石榴、梨子和红枣成熟了,也没有一个人去摘。即使到了今天,邓小平同志这种全面思考问题、发现偏差就及时纠正的作风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系统思维也就是全局性思维,它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时,既不能只顾及一个点或一个面,也不能僵化地固守己见、一成不变,而是要把问题的相互关联性、事情的相互作用性加以综合考量,让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让事情达到圆满的效果。那么,如何以系统思维来确保搞好结合、统筹兼顾呢?
(一)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学会面面俱到。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全面性,就是要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面面俱到。不要关注了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的方面。著名企业家冯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他去香港和李嘉诚一起吃饭的一次经历,让他感触特别深。当时李嘉诚已经76岁。作为华人企业家的标杆,大家都觉得像他这种身份和地位的人物,即使和大家一起吃饭,也必定会是这样的:等大家都坐好了,他才入座;如果吃饭,他一定会坐在主桌,主桌上的其他人,也一定都是最有分量的企业家;饭还没吃完,他就先走了……然而,事情却完全不是那样。到了吃饭的地方,电梯门一打开,他们惊讶地发现,李嘉诚竟然亲自站在门口迎接;进去之后,每个人都抽了一个号,这个号就是各人照相时所站的位置;抽完照相号之后,每人又抽了一个号,这次抽的是吃饭的位置。吃饭前,在大家的要求下,李嘉诚进行了主题为“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简单讲话,因为有外国人,他先用英语讲,再用粤语讲,把全场人都照顾到了。吃饭时,冯仑抽到的位置正好跟李嘉诚只隔了一个位置,本以为可以就近聊聊天,但吃了一会儿,李嘉诚就站起来,跟大家说抱歉,自己要到邻桌去坐一会儿。一共四桌,吃饭是一小时,李嘉诚每桌坐了15分钟。临走时,他和每一个人握手告别,连边上的服务员也不例外,然后又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宴会,但李嘉诚却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连用抽号的方式决定每个人照相和吃饭的位置,以便让每个人心里都觉得舒服、不感觉受了冷落,这样的细节,也全都考虑到了。这样做事的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一件事,要么不做,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即要充分考虑到与此相关的所有人和事。你考虑得越全面,就显得越成熟,不仅更能使人尊敬,同时更不容易出现纰漏和问题。
(二)思考事物之间的有机性——善于积极联想。思考事物之间的有机性,也就是在想问题、做事情时,不能只盯着问题和事情的本身,还要想与之相关联的种种可能性。想得越周全、了解得越详细,才能进行综合判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式。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8年秘书的纪东,在回忆录中特别谈到:周总理经常要求他们遇事要善于联想。有一年开春时,他们收到有关部门的报告: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冰情严重,由于气温升高,形成的冰坝会严重阻塞河道,崩毁堤岸,冰水四溢,淹没农田,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接到报告后,周总理立即让纪东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弄清楚以下问题:冰情严重程度,重要冰冻地段,冰坝有多高,覆盖面积有多大,爆破冰坝的措施有哪些。如果用飞机投弹轰炸,空军方面落实没有,成功的系数有多少,失败的后果会怎样,进一步的措施是什么……这些问题,纪东整整记了一页纸。为什么要问得这么细致?原因是相关的情况掌握得越详细,在作分析和决策的时候就越主动。这一点,在处理突发事件和自然灾难上尤为重要。如果相关情况掌握不全面,那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定,采取错误的办法,那么,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周总理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办任何事情,都要多问些情况,要尽可能想到有关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自己在思考问题时,要特别注重事物之间的有机性、关联性,还要学会像周总理一样,要求下级养成多想、多问、多了解的习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求下级在汇报情况前,起码要先了解清楚这样一些问题: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已经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影响(有数字的,一定要用具体数字说明),还将造成什么影响,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如何,等等。
(三)思考组合的最佳性——实现“1+1>”。系统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资源的整合,解决的可能是一个问题,但达到的却是一举多得、双赢甚至多赢的最佳效果。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任地方官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西湖很多地段因为泥沙淤积形成了沼泽,连水生作物都无法种植,使得西湖不再有往日的秀美。要想再现西湖的秀美风光,必须想办法疏浚才行。但让苏东坡感到头疼的是从湖里挖出的淤泥没地方堆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日思夜想,突然有一天,他灵光一闪,西湖那么大,绕一圈一天都走不完,那为什么不把挖出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呢?紧接着他又想,淤泥挖出来后,西湖边上那些原本不能种植的田地,就可以种麦子,其中的收益,可以作为整治西湖的资金。这样一来,挖出来的淤泥有了去处,附近的农人增加了收益,疏浚西湖有了钱,西湖还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通道,方便了游人,称得上是一举数得。这便是运用系统思维,产生了“1+1>”的效果。这也提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单纯地就事论事,而要把事情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去思考:与之相关的还有哪些事情,能不能结合在一起做,能不能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而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
搞好结合、统筹兼顾是一个具有丰富实践内涵的哲学命题,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思维认识去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一)处理好抓全局与抓局部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是一致的。但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更多情况下,还是用狭隘的、封闭的思想看问题、搞建设,重本地区和本部门利益,轻全局和国家利益;重个人和小团体利益,轻人民群众和社会整体利益。主要表现在: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以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自然、人文和经济资源为代价来谋求增长;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推行地方保护主义,排斥技术、商品和资本流通,划界发展、盲目发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牢全局意识,站得高一点,想得远一点,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要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
(二)处理好抓重点与抓一般的关系。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要自始至终注重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注意做好一般性常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在萌芽中,防止矛盾的转化和问题的激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战略的眼光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用战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立足现有基础和自身实际,牢牢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好保增长、保民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破解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
(三)处理好抓当前与谋长远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8.8%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增长成本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以上,我国创造每万美元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我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淡水、森林、草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和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和5%。可以这样说,过去我们是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现在需要我们用“真金白银”换回“绿水青山”。因此,无论是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还是对社会和国家来说,都要妥善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算“经济账”,也算“生态账”,平衡好各种相互关联的重大关系,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
人人思进取,人人都干事,世上没有干不成的事。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增强团队的担当意识,积极营造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的浓厚氛围。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决策前要及时沟通协调,搞好通气,虑事周密,处事果断。实践中应充分理解大家的情绪,做好任务分工,强化担当精神,抓好具体执行。事前充分沟通、尊重大家意见,事中强调执行担当、及时协调调度,事后根据工作效果、抓好激励约束。要制定科学的制度措施,激励大家干事创业,积极引领大家勇担当、肯担当、敢担当。
积极营造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的浓厚氛围,不仅要有一力承担的勇气,而且还要有合作共事的胸襟。担当需要有一肩担之、舍我其谁的勇气,无担当之勇则莫言承担使命。担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张扬;担当是主体智慧的展示,但不是对天下智力的藐视。常言道“独木不成林,独梁不成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没有合作共事的胸襟、团结协作的精神,凭匹夫之勇,逞个人之能,到头来必定多走弯路,招致失败。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烧到了蚁山的附近,浓烟让蚂蚁王国乱作一团。一些蚂蚁拼命往外爬,还没有接触到火,就已化作灰烬。突然,整个蚁群迅速向一个地方集结,亿万只蚂蚁聚成了一个大大的蚁团。蚁团朝着火线滚去,一阵焦烟散去,爬在外面的蚂蚁命随烟去,但是更多的蚂蚁活了下来。团队合作让蚂蚁成功地渡过了突如其来的灾难。神舟六号顺利飞天,举国为之振奋,世人为之惊叹。在“神舟飞天,独来独往”的背后,仅直接为之服务的生产厂家就达到000多家,参与研制的科技人员更是数以百万。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精诚合作,“神舟”就可能成为“沉舟”,“飞天”就会变成“飞祸”。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担当更是必不可少。共同担当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为基础,以共同的远大目标为归依。培养这种共同担当的胸襟,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在共同目标上求一致;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在名利得失上讲风格;必须强化宽容意识,在相互忍让中强合力;必须强化坦诚意识,在肝胆相照中增友情;必须强化助人意识,在共同提高中促进步。
积极营造人人讲担当、个个肯担当的浓厚氛围,不管正职、副职,都要在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上负起重要责任。尤其是一把手,更要重视提高抓班子带队伍的工作水平。带好队伍,除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善于发现、培养人才之外,关键是要坚持“严”字当头,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干部有缺点、有毛病、有苗头性问题,一定要及早提醒、早批评、早帮助,这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形成平等讨论、研究问题的风气,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范决策的生动局面。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光讲工作、光讲成绩,回避在党性、作风方面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能够始终保持听到意见、批评就愿意整改这样一种状态,就会少犯错误,或者犯的错误会小一点。大家都这样做,就能够不断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