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明珠家事说(求订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我的芳华时代最新章节!
在大夏诗歌史上,纪乱诗、离乱诗不计其数。
就以汉末为起点吧。
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但是,袁绍等人各怀私心,畏葸不前,全部屯兵于酸枣一带,不久即发生了火并,曹操大失所望,引军返回陈留的路上,亲眼目睹了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便写了那首: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祀二人在长安作乱,“七子之冠冕”的王粲在避难荆州的途中,看到战乱后生灵涂炭的惨相,写了三首,且看第一首: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果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至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更是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灾难的深重。
至宋代,宋高宗建炎二年,陈与义避乱南奔,山河破碎的形势和颠沛流离的经历,使他逐渐认清了杜甫诗的思想意义,从而努力学习杜甫诗歌的爱果精神,他本人也由对杜诗的艺术鉴赏转以学习其沉郁、壮阔的风格为主,从而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例如: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可以说,这些纪乱诗、离乱诗记载的就是生民的血泪史。
但是,清代诗人赵翼好像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他生于雍正年间,主要活动于乾隆年间,自然是没经历过战乱的。
你也许会问,他是如何说出“果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的?
很简单。
坐在书斋中,手捧前人的大作,感慨一下而已。
——果家在动乱的时代是非常不幸的,可是,这样的时代却更能激发诗人的激情,从而写出千秋不朽的诗句!
至于那些诗里头的“心酸泪”……则被赵翼给忽略了。
这一点,也是后人批评得最多的地方。
“我刚考上赵老师博士那会儿,他有一回跟我们讲课,说有一种观点认为小说写的是纳兰明珠的家事,而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性德。”吴刚冷不丁地说了这么一句。
顾秋风微微愣了下,旋即就释然了。
明珠家事说得以流传,一是因为里贾府的遭遇与康熙朝大学士明珠一家的荣枯有着相似之处,二则是纳兰性德的性格才情,使人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多情、命运多舛。
这是纳兰性德和贾宝玉的共性。
第一百一十九回,贾宝玉中举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纳兰性德历经“入词馆而不得”、“卢氏难产而死”等种种现实后,人生态度逐步由积极向上转向消极低落。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红楼”二字反复出现。
独拥余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
——六首之三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纳兰容若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纳兰容若
中着名的“葬花”二字亦在他的中有所体现:“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另外,中,贾宝玉中乡试第七名,而公元1676年,纳兰性德考中进士也是第二甲第七名。
清人陈康祺在其着作徐柳泉的话说:“小说一书,即记故明珠家事。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御所奉为上客者也……”
晚清张维屏在其如此记载道:“容若,原名成德,大学士明珠之子,世所传贾宝玉,盖即其人也。所云,乃其髫龄时事。”
甲戊本墨笔书批人孙桐生说得尤为肯定:“予闻之故老云,贾政指明珠而言,雨村指高江村,盖江村未遇时,因明珠之仆以进身,旋膺奇福,擢显秩,及纳兰势败,反推井而下石焉。玩此光景,则宝玉之为容若无疑。”
这些记载都把纳兰性德和贾宝玉联系起来,尽管无实据,终究事出有因。
明珠家事说广为流传,还与乾隆皇帝对一书的看法有关系。
赵烈文的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曹雪芹,高庙末年,和以呈上,然不知其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也。”
“高庙”即清高宗乾隆,“和”即宠臣和珅。
只是,这条记载的准确性如何,很难确定。
私人笔记嘛,特点不就是姑妄言之,姑且听之么?
而且这个说法也不见得是乾隆皇帝的原创,他事先也有可能对“明珠家事说”有所耳闻。
然而,乾隆皇帝金口玉言,他这话流传下来,不知影响了后世多少研究的学者。
持否定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晚清李慈铭即认为明珠家事说“按之事迹,皆不相合”。
总之,明珠家事之说一方面缺乏具体论证,一方面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没有总结出共性,他们起于猜测,止于猜测,甚至只提观点,不做任何说明,简直就是挖坑不填、管杀不管埋的节奏!
在大夏诗歌史上,纪乱诗、离乱诗不计其数。
就以汉末为起点吧。
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但是,袁绍等人各怀私心,畏葸不前,全部屯兵于酸枣一带,不久即发生了火并,曹操大失所望,引军返回陈留的路上,亲眼目睹了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便写了那首: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祀二人在长安作乱,“七子之冠冕”的王粲在避难荆州的途中,看到战乱后生灵涂炭的惨相,写了三首,且看第一首: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果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至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更是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灾难的深重。
至宋代,宋高宗建炎二年,陈与义避乱南奔,山河破碎的形势和颠沛流离的经历,使他逐渐认清了杜甫诗的思想意义,从而努力学习杜甫诗歌的爱果精神,他本人也由对杜诗的艺术鉴赏转以学习其沉郁、壮阔的风格为主,从而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例如: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可以说,这些纪乱诗、离乱诗记载的就是生民的血泪史。
但是,清代诗人赵翼好像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他生于雍正年间,主要活动于乾隆年间,自然是没经历过战乱的。
你也许会问,他是如何说出“果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的?
很简单。
坐在书斋中,手捧前人的大作,感慨一下而已。
——果家在动乱的时代是非常不幸的,可是,这样的时代却更能激发诗人的激情,从而写出千秋不朽的诗句!
至于那些诗里头的“心酸泪”……则被赵翼给忽略了。
这一点,也是后人批评得最多的地方。
“我刚考上赵老师博士那会儿,他有一回跟我们讲课,说有一种观点认为小说写的是纳兰明珠的家事,而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性德。”吴刚冷不丁地说了这么一句。
顾秋风微微愣了下,旋即就释然了。
明珠家事说得以流传,一是因为里贾府的遭遇与康熙朝大学士明珠一家的荣枯有着相似之处,二则是纳兰性德的性格才情,使人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多情、命运多舛。
这是纳兰性德和贾宝玉的共性。
第一百一十九回,贾宝玉中举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纳兰性德历经“入词馆而不得”、“卢氏难产而死”等种种现实后,人生态度逐步由积极向上转向消极低落。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红楼”二字反复出现。
独拥余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
——六首之三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纳兰容若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纳兰容若
中着名的“葬花”二字亦在他的中有所体现:“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另外,中,贾宝玉中乡试第七名,而公元1676年,纳兰性德考中进士也是第二甲第七名。
清人陈康祺在其着作徐柳泉的话说:“小说一书,即记故明珠家事。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御所奉为上客者也……”
晚清张维屏在其如此记载道:“容若,原名成德,大学士明珠之子,世所传贾宝玉,盖即其人也。所云,乃其髫龄时事。”
甲戊本墨笔书批人孙桐生说得尤为肯定:“予闻之故老云,贾政指明珠而言,雨村指高江村,盖江村未遇时,因明珠之仆以进身,旋膺奇福,擢显秩,及纳兰势败,反推井而下石焉。玩此光景,则宝玉之为容若无疑。”
这些记载都把纳兰性德和贾宝玉联系起来,尽管无实据,终究事出有因。
明珠家事说广为流传,还与乾隆皇帝对一书的看法有关系。
赵烈文的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曹雪芹,高庙末年,和以呈上,然不知其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也。”
“高庙”即清高宗乾隆,“和”即宠臣和珅。
只是,这条记载的准确性如何,很难确定。
私人笔记嘛,特点不就是姑妄言之,姑且听之么?
而且这个说法也不见得是乾隆皇帝的原创,他事先也有可能对“明珠家事说”有所耳闻。
然而,乾隆皇帝金口玉言,他这话流传下来,不知影响了后世多少研究的学者。
持否定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晚清李慈铭即认为明珠家事说“按之事迹,皆不相合”。
总之,明珠家事之说一方面缺乏具体论证,一方面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没有总结出共性,他们起于猜测,止于猜测,甚至只提观点,不做任何说明,简直就是挖坑不填、管杀不管埋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