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看西厢记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注:因为剧情详略缘故,后续章节不会严格双线交叉,注意看后续章节开头的时间)
永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二庚申日,京城,结缘戏楼。
张白圭由小二小步引着上了楼。楼上正中间的看席上,魏谦早已经在座等候了。
此时刚刚过了晌午,原本正该是戏楼最热闹的时候,可这偌大的戏楼里,除了魏谦以外再无别的看客。
张白圭心中一沉,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上前同魏谦见礼道:“劳道济兄久等了。”
魏谦坐在轮椅上没起身,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我如今腿脚不便,不好与叔正回礼,还望叔正莫要见怪。”
“道济兄言重了。前日里听闻道济兄受了伤,原是想去探望一番,可又怕扰了府上清静,反倒耽误了养伤。所幸道济兄今日相邀,正弥补了我心中所憾。”
魏谦呵呵轻笑了两声,抬手相邀道:“先坐吧。”
张白圭没有立刻落座,而是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魏谦身后的魏己。
魏己立马识趣地躬身告退,下楼去安排了。
待张白圭坐定,魏谦笑着说道:
“如今朝堂上谁人不知道我把靖王往死里得罪了,又还被下旨降罪,褫夺了官身。眼下京城里人人避我不及,难得叔正能应邀前来,还称呼我一声‘道济兄’。”
“道济兄客气了。今日唤我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魏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手朝楼下的戏台指了一指。
此时,戏台之下的一众乐师正拨弦鸣鼓,伴着一阵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两女一男三名戏角缓步走到台上,各自落定。
琵琶声停,戏台左侧一位衣着绿帔坎肩的小旦持团扇掩泪,悲声吟了一句: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西东万里程。”
小旦念完,莲步轻移,身段款款而转,手中团扇轻挥,口中咿呀,凄婉唱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张白圭只一听这唱词,就知道台上唱的是《西厢记》里《长亭送别》的一折。这一折说的是张生要上京赶考,崔莺莺十里长亭相送,而戏台上的那位女旦,扮的正是送别情郎的崔莺莺。
这时魏谦出声了。
只听魏谦说道:“我记得同叔正初见之时,是在京城外的客栈里,当时客栈里的戏班子唱的也是一出《西厢记》,不过当时唱的是张生高中状元,与崔莺莺团聚完婚的最末一折。”
听魏谦这么一说,张白圭也便记了起来。当时在客栈里落脚的大多都是和两人一样来赴春闱会试的举子,戏班子自然要唱些好兆头的戏本折子,也好多讨些赏钱。
不过张白圭还是不明白魏谦的用意,只拿起桌上的酒壶,给魏谦斟起酒来,静静等着魏谦的下文。
魏谦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当初叔正听戏之时颇为感伤,说到令堂早逝,而令尊因为思悼亡妻,所以常自在家中听这一出《长亭送别》。”
张白圭心头一跳,还是面不改色地给魏谦斟满了酒,淡淡应道:“道济兄当真是好记性。”
魏谦眼神冷了下来,嘴角一挑,笑道:“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令尊悼妻情深,着实令人动容。可谁又能想到,你父亲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文襄公。”
此话一出,张白圭神色虽然丝毫不变,但给自己倒酒的手还是抖了一下。杯里的酒水顿时溅了出来,湿了衣衫。
张白圭自然能听出了魏谦话里嘲弄的意味,抬头看向魏谦,问道:“你都知道了?”
魏谦点了点头,回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过来一些事,可又发现想不明白的事反倒更多了。不然今日也不会请叔正过来,为我解惑。”
其实张白圭的身世并不难查,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里对京城大小官员的家世来历都一一记录在案,而魏谦不过使了一些银子就让人抄录了一份出来。正如魏谦所料,张白圭是张茂恭的私生子,只是寄在了张茂恭的一位族人名下。但让魏谦没料到的是,张白圭的生母竟然正是那位传闻曾与张茂恭有染的江陵尼姑。
张白圭停下倒酒,直视魏谦,问道:“不知道济兄想要从我这知道什么?”
“我和叔正从前虽然只是因利而聚,可好歹也是相识一场,不知叔正为什么要置我于死地呢?”
“你当真不知?”
魏谦摇了摇头。
张白圭愣了愣,随后自顾冷嘲而笑,又自顾斟完了酒,抬头自顾饮下,最后才自顾说道:“我从小在庵寺里长大,自幼便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庵里庵外的人骂我母亲是破了戒律的姑子,是不知羞耻的淫妇,可谁又知道,我母亲也曾是张氏明媒正娶的元配正妻。”
张白圭的话里不起波澜,可袖里的左手却不自觉地攥紧成拳。
这时,戏台上的崔莺莺翘首遥望,神色凄然,正唱道一句: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此恨谁知?
张白圭凝望着崔莺莺的清瘦身影,继续说道:“先父从前虽然只是长沙府里一介小小的县丞,但与我母亲举案齐眉,实也是一对恩爱夫妻。可后来,恭王拿我母亲为要挟,威逼利诱先父赶赴京城,为他办事。”
“原来如此。”魏谦这才明白,原来当初张茂恭抛弃糟糠,攀附高门的故事后头竟还有这么一桩因果。
“可怜我母亲被瞒在鼓里,以为先父只是离家三四月,可哪知这一去五六年。她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又孤身一人,千辛万苦地寻回了长沙。到了长沙后,她却从张氏族人的口中得知,先父早已经另娶了高门贵女,就连族谱上都不见了她的名字。我母亲心灰如死,失魂落魄地回到江陵老家,然而回去后又遭父兄厌弃。她投江觅死,却被寺里的住持所救,后来便剃度出了家。”
魏谦一时默然无语。原来这不是一出《西厢记》,而是一部《莺莺传》。
说到这,张白圭冷笑了一声,恨恨说道:“至于后来的事,也就世人皆知了。当年的张县丞多年后已经成了张尚书,他衣锦还乡时,总算想起了他曾经的糟糠之妻。可恨我母亲心善耳软,竟又轻信了他,为他珠胎暗结,为他伤了身体,为他将一个女子最后的名节也尽败坏了。”
张白圭此时双眼不禁已是泛红,转过头来直视魏谦,厉声质问道:“你倒是说说,当年若不是恭王所迫,先父先母何至于离散多年,生人如作死别?先母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凄惨的地步?我自幼无父,年少失母,半生孤独无依,难道不是都拜恭王所赐?!”
魏谦无法回答张白圭,他又何尝不是恭王所作所为的受害者,又哪里会为恭王辩解。
可魏谦也不想回答张白圭,对于他而言,这些都不过是些陈年往事罢了。
魏谦反问道:“可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事都是恭王做的?”
张白圭只以为魏谦不想认账,冷冷道:“自然是先父告知与我的。你若是不信的话,恭王当年在京城里留下的那些暗桩,我都可以一一与你对质。”
魏谦眉头紧锁。看来张茂恭透露给张白圭的事情还不少,而张白圭显然还知道恭王世子还没死,所以才会报复自己二人。
张白圭见魏谦不答,心中怒意更是难以自持,又说道:“若非如此,你以为我如何猜到你就是恭王世子的?”
魏谦闻言,顿时愣在当场。
魏谦惊讶之余,心中竟然还有些庆幸,原来张白圭竟然把他误认为了恭王世子。至于原因倒也不难猜,魏谦在京城里运作了这么多年,虽然行事隐秘,可是只要张白圭有意留心,魏谦和那些暗桩的往来自然难以逃过张白圭的眼睛。
然而张白圭万万想不到的是,李衡把恭王留下的这些布置都托付给了魏谦,却不是赵崇明。
魏谦回过神来,心中已然有了盘算。魏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说道:“所以你先是刻意与我交好,后来又假意与我合作。你知道我一定会选择昱王,所以你放着炙手可热的靖王不去攀附,而是选择去昱王府做了侍讲。你蛰伏了这么多年,一直隐忍不发,就为了拿捏住我的要害,在最关键的时候置我于死地。”
话已至此,张白圭也不再掩饰,承认道:“不错。是我挑拨了龚敬卿与赵慎行作对,也是我将你陷害纪罡的证据交给了靖王,就连那日京城里的医师,也都是我尽数请走的。我算到了一切,可我终究想不到,靖王那般的不中用,而赵慎行竟然会冒着大不敬的罪名,出宫来救你。”
回想起当日工部衙门里的情形,魏谦至今还是后怕。张白圭这一招驱虎吞狼,的确让他陷入了必死之局。若非龚肃在廷推之时向赵崇明漏了些口风,魏谦知道自己当时断无半点活路,顶多不过是早一时晚一时而已。
经过这一番急言厉语的宣泄,张白圭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说道:“我那日得知你捡回了一条性命后,也就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天。不过你魏道济要想取我的性命,怕是还要费些功夫。”
张白圭话虽硬气,但心里却是一片苦涩。他的确可以不惧魏谦,然而魏谦身后的那位礼部尚书若要真出手对付他,他一个四品文官的确是束手无策。张白圭知道自己的倚仗所在,可在赵崇明面前,以昱王软弱的性子定是保不住他,而以龚肃的为人,就更不会为了他而与赵崇明决裂。
魏谦突然胡须一颤,眉毛一挑,呵呵轻笑出声。
这笑声将两人之间如同冻结如百丈寒冰一般的气氛给撞裂了。
这次魏谦主动拿过张白圭身前的酒杯,一边倒酒,一边笑着问道:“可我要你的命做什么?”
张白圭一时愕然。
魏谦倒好了酒,递向张白圭。张白圭迟疑地接过,眼神变幻不定。
魏谦自顾端起自己满斟的杯酒,虚敬了张白圭一杯,说道:“叔正,其实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
张白圭不解:“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你因为恭王而迁怒于我,想要报复我。可是,你为何不直接将这些秘密大白于天下?如此一来,我魏道济在这大明的天下便再无半分立锥之地。可你没有这么做,而是大费周章地借靖王的手来谋害我。我甚至能笃定,这些事此前你决不曾对第二人说过,哪怕是昱王。”
张白圭眼神有些闪躲,并不答话。
魏谦则步步紧逼道:“因为叔正你知道,一旦你先父张茂恭的这些旧事公之于众,且不说他死后的哀荣会被一一褫夺,更要紧的是,你的仕途也就到头了。说到底,你算计最多的还是自身的利弊得失,你此番设局害我,为报私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你想让赵慎行与靖王斗个你死我活。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功臣,将来更是你入阁的跻身之阶。”
张白圭被直戳了心事,脸色发白。他自知强辩无用,索性反问道:“是又如何?”
“我说了,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从前你和我能因利而聚,往后自然也是一样。于你而言,赵慎行和龚敬卿都是你入阁前的阻碍,既然如此,哪一个去不是去?哪一个留又不是留?”
张白圭终于明白了魏谦的意思,不禁神色大变:“你这是要对付龚敬卿?”
“不错,我会帮你把龚肃弄走,而你到时候只须顺水推舟,在关键时候推上龚阁老一把便是。自此以后,昱王府上自然唯你张叔正马首是瞻。”
不得不说,魏谦的条件立刻就打动了张白圭。他从前不是没有想过把龚肃挤走,只要有龚肃一天,他张白圭就不是昱王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选。然而龚肃已是阁臣,不是他能轻易算计的,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龚肃与昱王师徒多年,情谊笃厚,为了日后着想,陷害龚肃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脏了他的手。
张白圭沉吟了片刻,问道:“那你想要我做什么?”
“很简单,我只想知道一件事。”
“何事?”
“当初恭王费尽心机,将令尊扶持上位,究竟是想要他做什么?”
听了魏谦的问题,张白圭犹自不敢置信,将信将疑道:“当真?”
魏谦知道张白圭的疑虑,讥笑道:“不然的话,以叔正你今时今日的处境,又能帮我做什么呢?”
张白圭脸上一红,虽然魏谦的话不好听,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从前他在暗,魏谦和靖王在明,所以他才能设局算计。可如今局势分明,他一个四品官在这红袍满地的京城里的确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张白圭犹豫了一会后,说道:“依先父临终所言,当年恭王只是让他上书议礼,请今上尊生父献王为皇考,而尊先帝为皇伯。”
魏谦抬眉看了张白圭一眼,没有说话。
张白圭自知这回答不能让魏谦满意,又细细回想了一番后说道:“恭王料定杨元和身为弘德帝托付社稷的股肱重臣,必定会和一干老臣反对此事。因此恭王让先父在最后关头请出先帝遗诏。”
魏谦眉头一皱:“先帝遗诏?弘德帝的遗诏不就是让杨元和在宗室里择一血脉亲近之人承继宗庙?但是献王因为先于弘德帝薨逝,所以杨元和才让今上袭了献王爵位,然后继嗣帝宗,登基为帝。这其中莫非还另有内情?”
张白圭摇了摇头:“弘德帝驾崩之时,先父不过只是地方上的小官,后来也都是照恭王的谋划办事,并不知道其中的玄机。”
魏谦知道张白圭这话不假,也便没有再追问。只是这个答案让他心中难免有些苦闷,抬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魏谦大病未愈,正还有些虚弱,这酒水入喉,浇得胸口是火烧火燎的难受,顿时就剧烈咳嗽起来。
张白圭犹豫了一番,想起身为魏谦拍打两下,却被魏谦摆手阻止了。
待咳嗽渐渐停了后,魏谦脸上泛起一股病态的殷红,也不知是不是酒水所激。
魏谦说道:“从前恭王害你母亲一场,如今你又害我一命,如此一来,你我便当做是两清了,不知叔正意下如何?”
张白圭没有回答。
魏谦苦笑了一声,说道:“倒是我失言了。母仇不共戴天,我这请求未免太过难为你了。不过如今你我利害一致,来日若是昱王能继承大统,你再找我寻仇也是不迟。”
魏谦说完,端起酒杯,拱手说道:“既如此,我就不留叔正了。”
张白圭默然起身,将魏谦斟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张白圭走了几步,突然停下了脚步,背对着魏谦说道:
“从前,寺里的方丈同我说:所知皆障,所爱皆苦,所恶皆孽,所求皆罪。时至今日,我方才有所体悟。魏道济,无论如何,我到底还是怨你的,但不是因为恭王。当年长沙城上元夜,如果不是你在开福寺顶遗落下那盏并蒂花灯,我就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自然也就不会沾染这尘世间种种的贪嗔憎恶,因果罪业。能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张白圭的这番话让魏谦顿时如遭雷殛,怔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魏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在浮屠塔顶曾经救过他一命的小沙弥,居然就是如今要害他一命的张白圭。
魏谦犹自在震惊之中没回过神来,但张白圭已经下了楼去,只隐约听到张白圭念道:
“一切善恶报应,祸福相承,唯有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最后,张白圭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只余下了一声悠长至无声的叹息。
这声叹息,好似暮鼓晨钟,又似黄粱一场,是如梦初醒,又是造化无常。
========================================================================================================
注:简单解释一下,杂剧《西厢记》是根据传奇话本《莺莺传》改编的,两者的区别是《莺莺传》里的张生在上京以后并没有考中,最后变了心,另娶了他人。后来张生又去找崔莺莺,崔莺莺写了一首诗以作决绝。诗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魏谦因此根据这一句“还将旧时意”,猜到了大概。
另外提醒一下,小沙弥的剧情在第37章白蛇传下,张茂恭制作并蒂花灯悼念亡妻,所以在上面刻了他与亡妻的生辰八字和名姓,小沙弥就是根据这个认出来的。
(注:因为剧情详略缘故,后续章节不会严格双线交叉,注意看后续章节开头的时间)
永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二庚申日,京城,结缘戏楼。
张白圭由小二小步引着上了楼。楼上正中间的看席上,魏谦早已经在座等候了。
此时刚刚过了晌午,原本正该是戏楼最热闹的时候,可这偌大的戏楼里,除了魏谦以外再无别的看客。
张白圭心中一沉,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上前同魏谦见礼道:“劳道济兄久等了。”
魏谦坐在轮椅上没起身,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我如今腿脚不便,不好与叔正回礼,还望叔正莫要见怪。”
“道济兄言重了。前日里听闻道济兄受了伤,原是想去探望一番,可又怕扰了府上清静,反倒耽误了养伤。所幸道济兄今日相邀,正弥补了我心中所憾。”
魏谦呵呵轻笑了两声,抬手相邀道:“先坐吧。”
张白圭没有立刻落座,而是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魏谦身后的魏己。
魏己立马识趣地躬身告退,下楼去安排了。
待张白圭坐定,魏谦笑着说道:
“如今朝堂上谁人不知道我把靖王往死里得罪了,又还被下旨降罪,褫夺了官身。眼下京城里人人避我不及,难得叔正能应邀前来,还称呼我一声‘道济兄’。”
“道济兄客气了。今日唤我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魏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手朝楼下的戏台指了一指。
此时,戏台之下的一众乐师正拨弦鸣鼓,伴着一阵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两女一男三名戏角缓步走到台上,各自落定。
琵琶声停,戏台左侧一位衣着绿帔坎肩的小旦持团扇掩泪,悲声吟了一句: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西东万里程。”
小旦念完,莲步轻移,身段款款而转,手中团扇轻挥,口中咿呀,凄婉唱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张白圭只一听这唱词,就知道台上唱的是《西厢记》里《长亭送别》的一折。这一折说的是张生要上京赶考,崔莺莺十里长亭相送,而戏台上的那位女旦,扮的正是送别情郎的崔莺莺。
这时魏谦出声了。
只听魏谦说道:“我记得同叔正初见之时,是在京城外的客栈里,当时客栈里的戏班子唱的也是一出《西厢记》,不过当时唱的是张生高中状元,与崔莺莺团聚完婚的最末一折。”
听魏谦这么一说,张白圭也便记了起来。当时在客栈里落脚的大多都是和两人一样来赴春闱会试的举子,戏班子自然要唱些好兆头的戏本折子,也好多讨些赏钱。
不过张白圭还是不明白魏谦的用意,只拿起桌上的酒壶,给魏谦斟起酒来,静静等着魏谦的下文。
魏谦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当初叔正听戏之时颇为感伤,说到令堂早逝,而令尊因为思悼亡妻,所以常自在家中听这一出《长亭送别》。”
张白圭心头一跳,还是面不改色地给魏谦斟满了酒,淡淡应道:“道济兄当真是好记性。”
魏谦眼神冷了下来,嘴角一挑,笑道:“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令尊悼妻情深,着实令人动容。可谁又能想到,你父亲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文襄公。”
此话一出,张白圭神色虽然丝毫不变,但给自己倒酒的手还是抖了一下。杯里的酒水顿时溅了出来,湿了衣衫。
张白圭自然能听出了魏谦话里嘲弄的意味,抬头看向魏谦,问道:“你都知道了?”
魏谦点了点头,回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过来一些事,可又发现想不明白的事反倒更多了。不然今日也不会请叔正过来,为我解惑。”
其实张白圭的身世并不难查,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里对京城大小官员的家世来历都一一记录在案,而魏谦不过使了一些银子就让人抄录了一份出来。正如魏谦所料,张白圭是张茂恭的私生子,只是寄在了张茂恭的一位族人名下。但让魏谦没料到的是,张白圭的生母竟然正是那位传闻曾与张茂恭有染的江陵尼姑。
张白圭停下倒酒,直视魏谦,问道:“不知道济兄想要从我这知道什么?”
“我和叔正从前虽然只是因利而聚,可好歹也是相识一场,不知叔正为什么要置我于死地呢?”
“你当真不知?”
魏谦摇了摇头。
张白圭愣了愣,随后自顾冷嘲而笑,又自顾斟完了酒,抬头自顾饮下,最后才自顾说道:“我从小在庵寺里长大,自幼便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庵里庵外的人骂我母亲是破了戒律的姑子,是不知羞耻的淫妇,可谁又知道,我母亲也曾是张氏明媒正娶的元配正妻。”
张白圭的话里不起波澜,可袖里的左手却不自觉地攥紧成拳。
这时,戏台上的崔莺莺翘首遥望,神色凄然,正唱道一句: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此恨谁知?
张白圭凝望着崔莺莺的清瘦身影,继续说道:“先父从前虽然只是长沙府里一介小小的县丞,但与我母亲举案齐眉,实也是一对恩爱夫妻。可后来,恭王拿我母亲为要挟,威逼利诱先父赶赴京城,为他办事。”
“原来如此。”魏谦这才明白,原来当初张茂恭抛弃糟糠,攀附高门的故事后头竟还有这么一桩因果。
“可怜我母亲被瞒在鼓里,以为先父只是离家三四月,可哪知这一去五六年。她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又孤身一人,千辛万苦地寻回了长沙。到了长沙后,她却从张氏族人的口中得知,先父早已经另娶了高门贵女,就连族谱上都不见了她的名字。我母亲心灰如死,失魂落魄地回到江陵老家,然而回去后又遭父兄厌弃。她投江觅死,却被寺里的住持所救,后来便剃度出了家。”
魏谦一时默然无语。原来这不是一出《西厢记》,而是一部《莺莺传》。
说到这,张白圭冷笑了一声,恨恨说道:“至于后来的事,也就世人皆知了。当年的张县丞多年后已经成了张尚书,他衣锦还乡时,总算想起了他曾经的糟糠之妻。可恨我母亲心善耳软,竟又轻信了他,为他珠胎暗结,为他伤了身体,为他将一个女子最后的名节也尽败坏了。”
张白圭此时双眼不禁已是泛红,转过头来直视魏谦,厉声质问道:“你倒是说说,当年若不是恭王所迫,先父先母何至于离散多年,生人如作死别?先母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凄惨的地步?我自幼无父,年少失母,半生孤独无依,难道不是都拜恭王所赐?!”
魏谦无法回答张白圭,他又何尝不是恭王所作所为的受害者,又哪里会为恭王辩解。
可魏谦也不想回答张白圭,对于他而言,这些都不过是些陈年往事罢了。
魏谦反问道:“可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事都是恭王做的?”
张白圭只以为魏谦不想认账,冷冷道:“自然是先父告知与我的。你若是不信的话,恭王当年在京城里留下的那些暗桩,我都可以一一与你对质。”
魏谦眉头紧锁。看来张茂恭透露给张白圭的事情还不少,而张白圭显然还知道恭王世子还没死,所以才会报复自己二人。
张白圭见魏谦不答,心中怒意更是难以自持,又说道:“若非如此,你以为我如何猜到你就是恭王世子的?”
魏谦闻言,顿时愣在当场。
魏谦惊讶之余,心中竟然还有些庆幸,原来张白圭竟然把他误认为了恭王世子。至于原因倒也不难猜,魏谦在京城里运作了这么多年,虽然行事隐秘,可是只要张白圭有意留心,魏谦和那些暗桩的往来自然难以逃过张白圭的眼睛。
然而张白圭万万想不到的是,李衡把恭王留下的这些布置都托付给了魏谦,却不是赵崇明。
魏谦回过神来,心中已然有了盘算。魏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说道:“所以你先是刻意与我交好,后来又假意与我合作。你知道我一定会选择昱王,所以你放着炙手可热的靖王不去攀附,而是选择去昱王府做了侍讲。你蛰伏了这么多年,一直隐忍不发,就为了拿捏住我的要害,在最关键的时候置我于死地。”
话已至此,张白圭也不再掩饰,承认道:“不错。是我挑拨了龚敬卿与赵慎行作对,也是我将你陷害纪罡的证据交给了靖王,就连那日京城里的医师,也都是我尽数请走的。我算到了一切,可我终究想不到,靖王那般的不中用,而赵慎行竟然会冒着大不敬的罪名,出宫来救你。”
回想起当日工部衙门里的情形,魏谦至今还是后怕。张白圭这一招驱虎吞狼,的确让他陷入了必死之局。若非龚肃在廷推之时向赵崇明漏了些口风,魏谦知道自己当时断无半点活路,顶多不过是早一时晚一时而已。
经过这一番急言厉语的宣泄,张白圭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说道:“我那日得知你捡回了一条性命后,也就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天。不过你魏道济要想取我的性命,怕是还要费些功夫。”
张白圭话虽硬气,但心里却是一片苦涩。他的确可以不惧魏谦,然而魏谦身后的那位礼部尚书若要真出手对付他,他一个四品文官的确是束手无策。张白圭知道自己的倚仗所在,可在赵崇明面前,以昱王软弱的性子定是保不住他,而以龚肃的为人,就更不会为了他而与赵崇明决裂。
魏谦突然胡须一颤,眉毛一挑,呵呵轻笑出声。
这笑声将两人之间如同冻结如百丈寒冰一般的气氛给撞裂了。
这次魏谦主动拿过张白圭身前的酒杯,一边倒酒,一边笑着问道:“可我要你的命做什么?”
张白圭一时愕然。
魏谦倒好了酒,递向张白圭。张白圭迟疑地接过,眼神变幻不定。
魏谦自顾端起自己满斟的杯酒,虚敬了张白圭一杯,说道:“叔正,其实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
张白圭不解:“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你因为恭王而迁怒于我,想要报复我。可是,你为何不直接将这些秘密大白于天下?如此一来,我魏道济在这大明的天下便再无半分立锥之地。可你没有这么做,而是大费周章地借靖王的手来谋害我。我甚至能笃定,这些事此前你决不曾对第二人说过,哪怕是昱王。”
张白圭眼神有些闪躲,并不答话。
魏谦则步步紧逼道:“因为叔正你知道,一旦你先父张茂恭的这些旧事公之于众,且不说他死后的哀荣会被一一褫夺,更要紧的是,你的仕途也就到头了。说到底,你算计最多的还是自身的利弊得失,你此番设局害我,为报私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你想让赵慎行与靖王斗个你死我活。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功臣,将来更是你入阁的跻身之阶。”
张白圭被直戳了心事,脸色发白。他自知强辩无用,索性反问道:“是又如何?”
“我说了,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从前你和我能因利而聚,往后自然也是一样。于你而言,赵慎行和龚敬卿都是你入阁前的阻碍,既然如此,哪一个去不是去?哪一个留又不是留?”
张白圭终于明白了魏谦的意思,不禁神色大变:“你这是要对付龚敬卿?”
“不错,我会帮你把龚肃弄走,而你到时候只须顺水推舟,在关键时候推上龚阁老一把便是。自此以后,昱王府上自然唯你张叔正马首是瞻。”
不得不说,魏谦的条件立刻就打动了张白圭。他从前不是没有想过把龚肃挤走,只要有龚肃一天,他张白圭就不是昱王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选。然而龚肃已是阁臣,不是他能轻易算计的,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龚肃与昱王师徒多年,情谊笃厚,为了日后着想,陷害龚肃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脏了他的手。
张白圭沉吟了片刻,问道:“那你想要我做什么?”
“很简单,我只想知道一件事。”
“何事?”
“当初恭王费尽心机,将令尊扶持上位,究竟是想要他做什么?”
听了魏谦的问题,张白圭犹自不敢置信,将信将疑道:“当真?”
魏谦知道张白圭的疑虑,讥笑道:“不然的话,以叔正你今时今日的处境,又能帮我做什么呢?”
张白圭脸上一红,虽然魏谦的话不好听,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从前他在暗,魏谦和靖王在明,所以他才能设局算计。可如今局势分明,他一个四品官在这红袍满地的京城里的确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张白圭犹豫了一会后,说道:“依先父临终所言,当年恭王只是让他上书议礼,请今上尊生父献王为皇考,而尊先帝为皇伯。”
魏谦抬眉看了张白圭一眼,没有说话。
张白圭自知这回答不能让魏谦满意,又细细回想了一番后说道:“恭王料定杨元和身为弘德帝托付社稷的股肱重臣,必定会和一干老臣反对此事。因此恭王让先父在最后关头请出先帝遗诏。”
魏谦眉头一皱:“先帝遗诏?弘德帝的遗诏不就是让杨元和在宗室里择一血脉亲近之人承继宗庙?但是献王因为先于弘德帝薨逝,所以杨元和才让今上袭了献王爵位,然后继嗣帝宗,登基为帝。这其中莫非还另有内情?”
张白圭摇了摇头:“弘德帝驾崩之时,先父不过只是地方上的小官,后来也都是照恭王的谋划办事,并不知道其中的玄机。”
魏谦知道张白圭这话不假,也便没有再追问。只是这个答案让他心中难免有些苦闷,抬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魏谦大病未愈,正还有些虚弱,这酒水入喉,浇得胸口是火烧火燎的难受,顿时就剧烈咳嗽起来。
张白圭犹豫了一番,想起身为魏谦拍打两下,却被魏谦摆手阻止了。
待咳嗽渐渐停了后,魏谦脸上泛起一股病态的殷红,也不知是不是酒水所激。
魏谦说道:“从前恭王害你母亲一场,如今你又害我一命,如此一来,你我便当做是两清了,不知叔正意下如何?”
张白圭没有回答。
魏谦苦笑了一声,说道:“倒是我失言了。母仇不共戴天,我这请求未免太过难为你了。不过如今你我利害一致,来日若是昱王能继承大统,你再找我寻仇也是不迟。”
魏谦说完,端起酒杯,拱手说道:“既如此,我就不留叔正了。”
张白圭默然起身,将魏谦斟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张白圭走了几步,突然停下了脚步,背对着魏谦说道:
“从前,寺里的方丈同我说:所知皆障,所爱皆苦,所恶皆孽,所求皆罪。时至今日,我方才有所体悟。魏道济,无论如何,我到底还是怨你的,但不是因为恭王。当年长沙城上元夜,如果不是你在开福寺顶遗落下那盏并蒂花灯,我就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自然也就不会沾染这尘世间种种的贪嗔憎恶,因果罪业。能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张白圭的这番话让魏谦顿时如遭雷殛,怔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魏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在浮屠塔顶曾经救过他一命的小沙弥,居然就是如今要害他一命的张白圭。
魏谦犹自在震惊之中没回过神来,但张白圭已经下了楼去,只隐约听到张白圭念道:
“一切善恶报应,祸福相承,唯有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最后,张白圭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只余下了一声悠长至无声的叹息。
这声叹息,好似暮鼓晨钟,又似黄粱一场,是如梦初醒,又是造化无常。
========================================================================================================
注:简单解释一下,杂剧《西厢记》是根据传奇话本《莺莺传》改编的,两者的区别是《莺莺传》里的张生在上京以后并没有考中,最后变了心,另娶了他人。后来张生又去找崔莺莺,崔莺莺写了一首诗以作决绝。诗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魏谦因此根据这一句“还将旧时意”,猜到了大概。
另外提醒一下,小沙弥的剧情在第37章白蛇传下,张茂恭制作并蒂花灯悼念亡妻,所以在上面刻了他与亡妻的生辰八字和名姓,小沙弥就是根据这个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