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忽悠盛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最新章节!
反正在禁卫军指挥使尘埃落定的这段时间,赵策英倒是没有再来找过李皓。
八成他们父子还以为曾朝生是李皓这边的人,当然这其中估计少不了曹景休的故意引导。
不过李皓暂时也不在意,反正英国公能知道的消息,作为同一辈人的忠敬侯也不可能一无所知。
李皓想着他们有事总不至于会瞒着自家姻亲,看着赵宗全被人坑吧。
但直到在顾偃开的吊唁仪式上,李皓才又一次与赵宗全父子见面。
本来顾偃开的去世,赵祯是打算车驾临奠,亲自过来以示对顾偃开一生功绩的表彰。
但因为赵祯的身体原因而未能成行,所以便命赵宗全和赵宗汉两兄弟代替自己亲临灵堂。
顺便把由尚书省拟定,赵祯核准的赐谥诏书给带了过来,由内官当中宣读。
帅众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致果杀敌曰毅、能纪国善曰毅,最终拟定了武毅两个字给顾偃开做了盖棺定论。
当然这两个字都是寓意很好的美谥,也不枉顾廷烨给尚书省拟定谥号的官员送的礼物,否则哪有这么顺利。
而在宣读完诏书之后,赵宗全父子也与顾廷烨好生安慰了一番,只是对李皓的态度颇为冷澹,反而是对曹景休的态度不错。
这一点就让李皓有所奇怪了,似乎赵宗全到现在还不知道内情呢。
倒是赵宗汉在这看到李皓,颇为高兴,拉着李皓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看样子是在皇宫里面待得不耐烦了。
不过这样也对,毕竟是从小长在民间的孩子,突然被限制在皇宫之中,时间长了是有些受不了。
这心情李皓是可以理解,但确实是太吵了,幸好后面李皓看到了齐衡,便赶紧把赵宗汉带了过去,交给齐衡去应付。
而且有赵宗汉拖着齐衡,也省的齐衡万一脑子想不开,冲撞到在后院接待女卷的明兰就不好了。
随后吊唁结束,赵宗全父子和赵宗汉先行离开,回宫去回禀情况了。
剩下的人也和顾廷烨告辞,只等着女卷回来便一同离开。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皓发现了在人群中还有曹景休和曾朝生。
而且这两人还特意分开而行,在众人面前装着一副不太相熟的样子。
也正是这掩耳盗铃的举动,却也更让李皓确认,这两人之间肯定有猫腻。
按照英国公所说,两家明明有交情,却在人前故意伪装,肯定是有所图谋。
当然李皓也没去拆穿他们两个,只是在心里筹算着,看他们到底在打的什么鬼主意。
不过李皓没去找他们两个,反倒是曾朝生自己主动找了过来。
就在李皓和张桂芬一同离开,刚出了宁远侯府时,曾朝生就提前一步在李皓的马车旁等着。
见到这情况,李皓开口问道:「曾指挥使,您这是找我有事!」
曾朝生说道:「确实有事想请李大人帮忙,关于由我来接替顾廷烨成为禁卫军指挥使的事,想来李大人也知道了。
本来交接事宜我应该去找顾廷烨的,但如今这情况,他怕是有些不太方便。
而李大人您,原先就曾掌管过禁卫军,对宫中情况也比较熟悉,所以我才冒昧来请李大人帮忙。」
听到曾朝生的话,李皓也没有推拒,反正任命已经定下。
有曹皇后和曹景休支持,他理顺宫中事务是迟早的事,自己没必要去做这个恶人。
便答应道:「曾指挥使客气了,我对禁卫军确实有一些了解,既然曾指挥使需要我帮忙,那我自然该鼎力相助。」
见李皓这么好说话,曾朝生颇有些受宠若惊
。
反映了一下之后,立马接话:「那我在此多谢李大人相助之恩,只是不知李大人何时有空。」
李皓想了一下,说道:「不如就定在五日之后吧,到时我入宫去找曾指挥使,和您具体说下宫中情况。
另外负责宫中防务的殿前司人马,我也是较为相熟的,到时我也约上他们,一同介绍给曾指挥使认识,您看如何。」
曾朝生对此自然是乐意的,有了殿前司的人协助,自己做事想来也能顺利不少。
感谢道:「那真是太麻烦李大人了,不如约个时间,我请您去吃酒,聊表感谢。」
李皓笑道:「好啊,等曾指挥使理顺了皇宫的事情,我们再找个时间好好吃顿酒。」
接着两人又攀了攀交情,然后才分别离去。
在回府的马车上,张桂芬提起了刚刚的事,说道:「你是真心想帮曾朝生,让他可以尽快掌控禁卫军。」
李皓解释道:「他是名正言顺的指挥使,又有宫里面的支持,就算我不帮他。
只要他愿意花些时间,掌控住禁卫军也只是迟早的事,如今我做个顺水人情不是正好嘛。
而且杨文远还在殿前司呢,原先是顾廷烨在宫中,所以才没有让他把注意力放到宫里。
如今这个时候,就该到杨文远发力了,禁卫军的那些人,杨文远也熟悉的很。
我就不信这么个半路出家的,还能比杨文远更得人心。」
听到李皓的想法,张桂芬不免说道:「你这算盘打的可够精明的,这事什么都想用啊。」
对于张桂芬的调侃,李皓笑而不语,反正这事李皓也已经打定了主意,没什么好说的。
反而是灵堂里的那一幕,让李皓感觉奇怪,为什么忠敬侯没有告诉赵宗全实情。
忠敬侯到底在想什么,他会是什么样的立场,这种种问题的答桉正困扰着李皓。
不过这事暂时还不急,在赵祯身体没有进一步恶化之前,李皓都还有时间寻找答桉。
接下来,李皓遵守了与曾朝生的承诺,陪同他入宫走了一趟,亲自帮他在禁卫军中树立了威信。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李皓把杨文远也给叫上的前提下完成的,不过李皓也有正当理由。
毕竟皇宫守卫是由禁卫军和殿前司一同完成的,那曾朝生和杨文远肯定会经常打交道,两人相互熟悉也是应该的。
反正该做的事情李皓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东西也不需要李皓细说,以杨文远的脑子,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忙完了宫里的事,从两淮的盐场也传来了喜讯。
晒盐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整理总结,终于大致成型,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了。
按照当地盐工和盐场官员的计算,虽然现有晒盐法在产量上没有指数级的增加,但因为节省了大量燃料和人力。
所以在制盐成本上有了大幅度的降低,那当初设想的,在保证盐税总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官盐价格也就有了可行性。
当然晒盐法也只适用于沿海地带,对于井盐和解盐的成本管控并没有多大用处。
但即使是这样,对于天下百姓也已经是一件大好事了。
于是李皓先将此事告知了陈升之,毕竟他是三司使,这点尊敬还是要有的。
而陈升之对此自然也是好生勉励了一番,但也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盐税的事一直都是李皓直接向赵祯汇报,就算是有功劳,能落到他身上的也不多。
通知完了陈升之,李皓便又是一封奏疏,直接呈报到赵祯那里报喜,并提出继续实施接下来的方案。
不过
在真正实施之前,李皓其实还是想要再去一次两淮,亲眼到盐场查看下情况。
甚至若是可以的话,针对如今的榷盐制度,李皓也想在全国巡视一番,然后再进行盐税改革。
但赵祯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李皓实在不敢在这个时候离京,免得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没有办法及时应对。
毕竟在历史上,赵祯也差不多就是在这段时间去世的。
虽然这个世界和历史有所不同,但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率这个轨迹不会有过多的变化。
而赵祯在收到李皓的奏疏之后,也确实挺高兴的,即不会影响朝廷赋税,又能给百姓减轻负担。
这就是一件大好事,所以当即便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官盐价格,并让李皓出一份具体的计划。
然后这份计划就让李皓犯难了,毕竟要让计划有可行性,光纸上谈兵就不够了。
还是得派人去一趟看看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计划来。
于是在李皓不能动身的情况下,李皓就想把盛紘给派出去。
毕竟在盐铁司里面,就盛紘的盐铁使司副使的官阶比较合适。
而且在官品上值得信任,虽然人是不太聪明,但至少不会因为钱财而被别人给拉拢去。
所以李皓这天便把盛紘给单独找了过来,说道:「如今两淮盐场使用晒盐法,成本大为降低。
官家知道之后,便有意降低官盐价格,让利于民,与民生息。」
盛紘听了这话,熟练的附和道:「官家仁厚,爱民如子,此事等到百姓知道之后,必然能感受到皇恩浩荡。」
李皓也是点点头,赞同道:「是啊,官家确实是一心为了百姓考虑。
不过官盐价格调整,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现如今只靠两淮那边的几封书信,我们总不能随意就定个价格吧。
到时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和官家交代啊。
而且根据榷盐制度,两淮的盐也不是在全国都能卖的,川陕四路销售的是井盐、河南河北销售的是解盐,那里的盐价是不是也要进行降低。
或者需不需要重新根据情况调节几种盐的销售区域,方便百姓就近购盐,这都是问题啊。
这些问题我们在汴京城里,终究是看不出来的,只怕还是得派人去各地转一转才行。」
话听到了这里,盛紘就明白了意思,感情李皓找自己来,是没安好心呢,想让自己出京巡查。
可盛紘自然是不愿意去的,毕竟谁愿意好好地汴京城不待,反而要去到各地奔走。
而且听这话的意思,不光是两淮,估计其他各个州府也都得大致走上一圈,这得花多长时间。
正当盛紘想着要如何拒绝的时候,李皓却接着说道:「今日我找叔父过来,就是想问下叔父。
看叔父这边有没有能胜任此行的官员,来为官家排忧解难。」
听到这里,知道李皓没打算让自己去,盛紘心里是长舒了口气,心想这累活谁愿意干。
但随后李皓的话,就让盛紘心态有了转变,只听说道。
「对于这件事,官家看的极重,想来若是能把这件差事办好,他日回京之后,官家肯定不吝赏赐的,大概率回来就能官升一阶。
虽然这事是累了一些,但想来也还是值得去做的,若非是我有事不方便离京,我都想自己去走这一趟了。」
说完看了看盛紘脸色,发现他眼里都快冒光了。
知道盛紘心思动了,那剩下就好办了,只见李皓假意问道:「这个人选最好是要年富力强一些,叔父可有什么人选
推荐。」
盛紘这一听是能升官的活,哪里还能想得起其他人。
最开始盛紘想的就是三品荣休,临退休前混个银青光禄大夫就行。
但随着盛紘跟着李皓升到了从四品,顿时就觉得这个目标可以再往上提提,比如到金紫光禄大夫。
现在又有个能升官的机会,盛紘若是这次能够再升一阶,那就是正四品。
以他如今的年纪,在努把力,别说紫光禄大夫,甚至在往上的光禄大夫,以从二品致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盛紘突然觉得这个活也不是很累嘛。
便开口说道:「这事既是官家给予厚望的,我等作为臣子,就不应该畏难止步。
这盐场的事一直都是我在盯着的,对于这些情况我也是最为了解的,所以此事还是由我去办,最为合适。」
李皓此时却劝说道:「这事太过辛苦,光是转这一圈下来,最少也要一年的功夫。
让叔父如此劳累,我实在于心不安,要是还是让其他人去吧。」
可盛紘正被自己的升官的前景刺激的正欢呢,那肯错失这个机会。
于是在两人的一番拉扯之下,李皓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盛紘,同意让他带人巡视全国。
然后盛紘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当然盛紘脑袋一热,没想到的事,可瞒不过盛老太太。
所以当盛紘回家,把事情一说,盛老太太顿时就明白了。
李皓这是给盛紘画了张看得见却未必摸得着的大饼,其他的东西且不说,就说官家如今的身体。
这还能不能撑过一年,都不一定,等到新君继位。
到时会是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那时候还会有谁在乎这个功劳呢。
不过盛老太太也没多说,因为她也觉得以盛紘的脑子,真留在汴京参与进这场皇位更替,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如今能有这个机会,出去避一避,在盛老太太看来,也未尝不可。
反正如今盛长柏、李皓、顾廷烨几个都在汴京,这几个人做事总归比盛紘靠谱。
若是他们在这场皇权更替中笑到了最后,到时提携下盛紘也是简单。
至于这些人失败了会怎样,就不用多考虑了,因为这种情况下,盛紘在汴京也是白搭。
于是在众人有意无意的配合之下,再由李皓去赵祯那帮盛紘领来了一道旨意。
给盛紘加了个宣谕使的官衔,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巡视全国。
只是等盛紘巡视完回京,汴京城里面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少李皓给盛紘的的承诺,是没有办法让赵祯帮他实现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反正在禁卫军指挥使尘埃落定的这段时间,赵策英倒是没有再来找过李皓。
八成他们父子还以为曾朝生是李皓这边的人,当然这其中估计少不了曹景休的故意引导。
不过李皓暂时也不在意,反正英国公能知道的消息,作为同一辈人的忠敬侯也不可能一无所知。
李皓想着他们有事总不至于会瞒着自家姻亲,看着赵宗全被人坑吧。
但直到在顾偃开的吊唁仪式上,李皓才又一次与赵宗全父子见面。
本来顾偃开的去世,赵祯是打算车驾临奠,亲自过来以示对顾偃开一生功绩的表彰。
但因为赵祯的身体原因而未能成行,所以便命赵宗全和赵宗汉两兄弟代替自己亲临灵堂。
顺便把由尚书省拟定,赵祯核准的赐谥诏书给带了过来,由内官当中宣读。
帅众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致果杀敌曰毅、能纪国善曰毅,最终拟定了武毅两个字给顾偃开做了盖棺定论。
当然这两个字都是寓意很好的美谥,也不枉顾廷烨给尚书省拟定谥号的官员送的礼物,否则哪有这么顺利。
而在宣读完诏书之后,赵宗全父子也与顾廷烨好生安慰了一番,只是对李皓的态度颇为冷澹,反而是对曹景休的态度不错。
这一点就让李皓有所奇怪了,似乎赵宗全到现在还不知道内情呢。
倒是赵宗汉在这看到李皓,颇为高兴,拉着李皓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看样子是在皇宫里面待得不耐烦了。
不过这样也对,毕竟是从小长在民间的孩子,突然被限制在皇宫之中,时间长了是有些受不了。
这心情李皓是可以理解,但确实是太吵了,幸好后面李皓看到了齐衡,便赶紧把赵宗汉带了过去,交给齐衡去应付。
而且有赵宗汉拖着齐衡,也省的齐衡万一脑子想不开,冲撞到在后院接待女卷的明兰就不好了。
随后吊唁结束,赵宗全父子和赵宗汉先行离开,回宫去回禀情况了。
剩下的人也和顾廷烨告辞,只等着女卷回来便一同离开。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皓发现了在人群中还有曹景休和曾朝生。
而且这两人还特意分开而行,在众人面前装着一副不太相熟的样子。
也正是这掩耳盗铃的举动,却也更让李皓确认,这两人之间肯定有猫腻。
按照英国公所说,两家明明有交情,却在人前故意伪装,肯定是有所图谋。
当然李皓也没去拆穿他们两个,只是在心里筹算着,看他们到底在打的什么鬼主意。
不过李皓没去找他们两个,反倒是曾朝生自己主动找了过来。
就在李皓和张桂芬一同离开,刚出了宁远侯府时,曾朝生就提前一步在李皓的马车旁等着。
见到这情况,李皓开口问道:「曾指挥使,您这是找我有事!」
曾朝生说道:「确实有事想请李大人帮忙,关于由我来接替顾廷烨成为禁卫军指挥使的事,想来李大人也知道了。
本来交接事宜我应该去找顾廷烨的,但如今这情况,他怕是有些不太方便。
而李大人您,原先就曾掌管过禁卫军,对宫中情况也比较熟悉,所以我才冒昧来请李大人帮忙。」
听到曾朝生的话,李皓也没有推拒,反正任命已经定下。
有曹皇后和曹景休支持,他理顺宫中事务是迟早的事,自己没必要去做这个恶人。
便答应道:「曾指挥使客气了,我对禁卫军确实有一些了解,既然曾指挥使需要我帮忙,那我自然该鼎力相助。」
见李皓这么好说话,曾朝生颇有些受宠若惊
。
反映了一下之后,立马接话:「那我在此多谢李大人相助之恩,只是不知李大人何时有空。」
李皓想了一下,说道:「不如就定在五日之后吧,到时我入宫去找曾指挥使,和您具体说下宫中情况。
另外负责宫中防务的殿前司人马,我也是较为相熟的,到时我也约上他们,一同介绍给曾指挥使认识,您看如何。」
曾朝生对此自然是乐意的,有了殿前司的人协助,自己做事想来也能顺利不少。
感谢道:「那真是太麻烦李大人了,不如约个时间,我请您去吃酒,聊表感谢。」
李皓笑道:「好啊,等曾指挥使理顺了皇宫的事情,我们再找个时间好好吃顿酒。」
接着两人又攀了攀交情,然后才分别离去。
在回府的马车上,张桂芬提起了刚刚的事,说道:「你是真心想帮曾朝生,让他可以尽快掌控禁卫军。」
李皓解释道:「他是名正言顺的指挥使,又有宫里面的支持,就算我不帮他。
只要他愿意花些时间,掌控住禁卫军也只是迟早的事,如今我做个顺水人情不是正好嘛。
而且杨文远还在殿前司呢,原先是顾廷烨在宫中,所以才没有让他把注意力放到宫里。
如今这个时候,就该到杨文远发力了,禁卫军的那些人,杨文远也熟悉的很。
我就不信这么个半路出家的,还能比杨文远更得人心。」
听到李皓的想法,张桂芬不免说道:「你这算盘打的可够精明的,这事什么都想用啊。」
对于张桂芬的调侃,李皓笑而不语,反正这事李皓也已经打定了主意,没什么好说的。
反而是灵堂里的那一幕,让李皓感觉奇怪,为什么忠敬侯没有告诉赵宗全实情。
忠敬侯到底在想什么,他会是什么样的立场,这种种问题的答桉正困扰着李皓。
不过这事暂时还不急,在赵祯身体没有进一步恶化之前,李皓都还有时间寻找答桉。
接下来,李皓遵守了与曾朝生的承诺,陪同他入宫走了一趟,亲自帮他在禁卫军中树立了威信。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李皓把杨文远也给叫上的前提下完成的,不过李皓也有正当理由。
毕竟皇宫守卫是由禁卫军和殿前司一同完成的,那曾朝生和杨文远肯定会经常打交道,两人相互熟悉也是应该的。
反正该做的事情李皓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东西也不需要李皓细说,以杨文远的脑子,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而忙完了宫里的事,从两淮的盐场也传来了喜讯。
晒盐法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整理总结,终于大致成型,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了。
按照当地盐工和盐场官员的计算,虽然现有晒盐法在产量上没有指数级的增加,但因为节省了大量燃料和人力。
所以在制盐成本上有了大幅度的降低,那当初设想的,在保证盐税总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官盐价格也就有了可行性。
当然晒盐法也只适用于沿海地带,对于井盐和解盐的成本管控并没有多大用处。
但即使是这样,对于天下百姓也已经是一件大好事了。
于是李皓先将此事告知了陈升之,毕竟他是三司使,这点尊敬还是要有的。
而陈升之对此自然也是好生勉励了一番,但也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盐税的事一直都是李皓直接向赵祯汇报,就算是有功劳,能落到他身上的也不多。
通知完了陈升之,李皓便又是一封奏疏,直接呈报到赵祯那里报喜,并提出继续实施接下来的方案。
不过
在真正实施之前,李皓其实还是想要再去一次两淮,亲眼到盐场查看下情况。
甚至若是可以的话,针对如今的榷盐制度,李皓也想在全国巡视一番,然后再进行盐税改革。
但赵祯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李皓实在不敢在这个时候离京,免得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没有办法及时应对。
毕竟在历史上,赵祯也差不多就是在这段时间去世的。
虽然这个世界和历史有所不同,但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率这个轨迹不会有过多的变化。
而赵祯在收到李皓的奏疏之后,也确实挺高兴的,即不会影响朝廷赋税,又能给百姓减轻负担。
这就是一件大好事,所以当即便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官盐价格,并让李皓出一份具体的计划。
然后这份计划就让李皓犯难了,毕竟要让计划有可行性,光纸上谈兵就不够了。
还是得派人去一趟看看实际情况,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计划来。
于是在李皓不能动身的情况下,李皓就想把盛紘给派出去。
毕竟在盐铁司里面,就盛紘的盐铁使司副使的官阶比较合适。
而且在官品上值得信任,虽然人是不太聪明,但至少不会因为钱财而被别人给拉拢去。
所以李皓这天便把盛紘给单独找了过来,说道:「如今两淮盐场使用晒盐法,成本大为降低。
官家知道之后,便有意降低官盐价格,让利于民,与民生息。」
盛紘听了这话,熟练的附和道:「官家仁厚,爱民如子,此事等到百姓知道之后,必然能感受到皇恩浩荡。」
李皓也是点点头,赞同道:「是啊,官家确实是一心为了百姓考虑。
不过官盐价格调整,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现如今只靠两淮那边的几封书信,我们总不能随意就定个价格吧。
到时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和官家交代啊。
而且根据榷盐制度,两淮的盐也不是在全国都能卖的,川陕四路销售的是井盐、河南河北销售的是解盐,那里的盐价是不是也要进行降低。
或者需不需要重新根据情况调节几种盐的销售区域,方便百姓就近购盐,这都是问题啊。
这些问题我们在汴京城里,终究是看不出来的,只怕还是得派人去各地转一转才行。」
话听到了这里,盛紘就明白了意思,感情李皓找自己来,是没安好心呢,想让自己出京巡查。
可盛紘自然是不愿意去的,毕竟谁愿意好好地汴京城不待,反而要去到各地奔走。
而且听这话的意思,不光是两淮,估计其他各个州府也都得大致走上一圈,这得花多长时间。
正当盛紘想着要如何拒绝的时候,李皓却接着说道:「今日我找叔父过来,就是想问下叔父。
看叔父这边有没有能胜任此行的官员,来为官家排忧解难。」
听到这里,知道李皓没打算让自己去,盛紘心里是长舒了口气,心想这累活谁愿意干。
但随后李皓的话,就让盛紘心态有了转变,只听说道。
「对于这件事,官家看的极重,想来若是能把这件差事办好,他日回京之后,官家肯定不吝赏赐的,大概率回来就能官升一阶。
虽然这事是累了一些,但想来也还是值得去做的,若非是我有事不方便离京,我都想自己去走这一趟了。」
说完看了看盛紘脸色,发现他眼里都快冒光了。
知道盛紘心思动了,那剩下就好办了,只见李皓假意问道:「这个人选最好是要年富力强一些,叔父可有什么人选
推荐。」
盛紘这一听是能升官的活,哪里还能想得起其他人。
最开始盛紘想的就是三品荣休,临退休前混个银青光禄大夫就行。
但随着盛紘跟着李皓升到了从四品,顿时就觉得这个目标可以再往上提提,比如到金紫光禄大夫。
现在又有个能升官的机会,盛紘若是这次能够再升一阶,那就是正四品。
以他如今的年纪,在努把力,别说紫光禄大夫,甚至在往上的光禄大夫,以从二品致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盛紘突然觉得这个活也不是很累嘛。
便开口说道:「这事既是官家给予厚望的,我等作为臣子,就不应该畏难止步。
这盐场的事一直都是我在盯着的,对于这些情况我也是最为了解的,所以此事还是由我去办,最为合适。」
李皓此时却劝说道:「这事太过辛苦,光是转这一圈下来,最少也要一年的功夫。
让叔父如此劳累,我实在于心不安,要是还是让其他人去吧。」
可盛紘正被自己的升官的前景刺激的正欢呢,那肯错失这个机会。
于是在两人的一番拉扯之下,李皓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盛紘,同意让他带人巡视全国。
然后盛紘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当然盛紘脑袋一热,没想到的事,可瞒不过盛老太太。
所以当盛紘回家,把事情一说,盛老太太顿时就明白了。
李皓这是给盛紘画了张看得见却未必摸得着的大饼,其他的东西且不说,就说官家如今的身体。
这还能不能撑过一年,都不一定,等到新君继位。
到时会是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那时候还会有谁在乎这个功劳呢。
不过盛老太太也没多说,因为她也觉得以盛紘的脑子,真留在汴京参与进这场皇位更替,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如今能有这个机会,出去避一避,在盛老太太看来,也未尝不可。
反正如今盛长柏、李皓、顾廷烨几个都在汴京,这几个人做事总归比盛紘靠谱。
若是他们在这场皇权更替中笑到了最后,到时提携下盛紘也是简单。
至于这些人失败了会怎样,就不用多考虑了,因为这种情况下,盛紘在汴京也是白搭。
于是在众人有意无意的配合之下,再由李皓去赵祯那帮盛紘领来了一道旨意。
给盛紘加了个宣谕使的官衔,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巡视全国。
只是等盛紘巡视完回京,汴京城里面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少李皓给盛紘的的承诺,是没有办法让赵祯帮他实现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