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
李来亨对闯营现在有些频繁的大会小会倒并不反感,其实在他看来,还嫌闯营的“文山会海”不够多呢。
某种层面上来讲,用大量会议来讨论军事战略,一方面是具备了军事民主的色彩,另一方面也是在强化闯营诸将对于规章制度这一概念的印象。
李来亨甚至觉得,后世人民军队在组织性上的坚韧,也同其党组织复杂、繁琐的“文山会海”传统有所联系。
因为这回要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闯营接下来在整体战略和大局上的动作,因此小虎队系统中,只有李来亨和高一功两人够格参与白旺如果在洛阳的话,大概也会被叫去参加军议,不过他现在还留在熊耳山得胜寨主持大局。
大家一走进去,就看到了李自成那个熟悉的身影,他一手插在腰间,一手握着半杆残箭指着地图,先向李来亨微笑点头,然后又接着同诸将讲道:“咱们今后的作战方略,我虽然已经同牛先生、宋先生,还有玉峰、补之商议过几次,大体有个谱儿。只是毕竟还不明确,局势常常在变,所以今天邀集大家在一起商议商议,把大政方针确定下来。”
李自成依旧穿着一身陕北老农般的衣服,他虽然攻破洛阳,取得了福王府中的无尽库藏,但一毡帽、一老旧箭衣、一羊皮袄子的打扮,丝毫未变。
牛金星等李自成说完后,便站起身来,向闯营诸将拱手道:“在场的诸位将军、头领,许多人大约对我还不甚熟悉。我姓牛名金星,字聚明、号启东,现在忝居李元帅的麾下幕宾。”
此时牛金星虽然已经被李自成视为谋主,但在闯营中还未获得一个正式的名号地位,因此他自居于“宾师”。既有自谦的意思,也有隐约暗示李自成为他一正名分地位的意思。
李自成为人质朴诚恳,但并不是没有眼力的人。他听出牛金星的话外之意,便特意做出恳请的样子,请牛金星为诸将介绍方略。
如此,牛金星才心满意足地引古论今,侃侃而谈道:“洛阳虎视中原,闯营现攻破洛阳,便在中州大地上具备了高屋建瓴之势。只是元帅绰号闯将,同过去在河南纵横的闯王高迎祥名号相似,乡人常常将两者混淆。我建议元帅很有必要定下一个新的名号,以资号召天下。”
宋献策也随即站起身来,他给李自成献上了那著名的“十八子主神器”谶语,不断劝说李自成先正名号,话中甚至隐含了劝说闯营在洛阳建都开基的意思。
“元帅名应图谶,吉兆显明,实系应运而兴,必有天下无疑。”宋献策清了清嗓子,肃然坐正,从容不迫地说道,“今日献策所要言者,原是天机。不遇其人,不遇其时,不敢轻易泄露。随便泄露,不仅败坏大事,且有杀身之祸。”
宋献策本在开封卖卜,走惯了江湖,一摆出这趟他的拿手好戏来,自然腔调十足,连李来亨都被吸引,其他像李双喜、刘体纯等人,更是翘首以待他的高论了。
“献策因见明朝气数已尽,必有真命天子应运而兴,故十年来浪迹江湖,萍踪南北,暗中察访究竟谁是真正的济世英雄。后来得到古本袁天纲、李淳风《谶记》一书,也就是世人所知的《推背图》。然目今所见的《推背图》全系后人伪托,与袁天纲、李淳风二人原本出入甚大。我所得到的是古抄本,题为《谶记》,也是有图有诗,但次序与今日所见诸本不同,所记图谶也大有出入。有一极为重要图谶,为今本所无,正是闯王必得天下之谶。”
田见秀讶异问道:“那上边画的什么?怎么写的?”
宋献策不慌不忙,打开一部青布书函,取出半本古籍,一面拿给诸将观看,一面讲解道:“这画上被射死的大猪即指朱姓朝廷。四句谶语中所说的‘红颜’就是‘朱颜’,即朱姓美人。所谓‘红颜死,大乱止’,即是说朱姓亡国,天下大乱方止。所谓‘十八子,主神器’,即是说姓李的当主神器。神器者,天子之位也。元帅当有天子之位,岂不甚明?”
李来亨粗粗瞄了一眼,看到上面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打油诗字句,同后世传播甚广的《推背图》,前半部分一样,后半部分则显然是宋献策根据闯营此时的局势,自己又做了一番修改。
宋献策指着后边的四句七言颂诗说:“请看这第三句是‘十八孩儿兑上坐’,十八孩儿即俗话说的‘十八子’,是个‘李’字,明明指的是元帅。兑为北方,元帅起自延安府,正是兑方。再看这第四句‘九州离乱李继朱’,话就说得更明白了。”
“这卦是‘既济’,坎上离下,水火交相为用,事无不济。且水在上,火在下,水能灭火。明朝为火德王。闯王起自北方,北方壬癸水,故为水德王。水灭火,即水德王代火德王之明证。”
这段谶记其实无非是捕风捉影,其含金量比起李来亨和方以仁编造出来的龙沙谶也高不到哪里去。但在攻破洛阳的胜利氛围中,宋献策献上的这段谶记就具备了一定神圣色彩。
李自成左右的亲兵卫士,连李双喜、党守素等人都激动异常,许多将士听到这段传说,甚至激动到滚出热泪。
李双喜还一再请求李自成,说应该立即在王府院中设立香案,焚香拜天,以天命所归而在洛阳建都称王。
好在李自成还比较清醒,他虽然也被宋献策忽悠得有些心动,但整体上还能明白这种谶记只能做胜利时鼓舞人心之用,而不能起到真正的实质性作用。
但闯营中一些青年将领却都很兴奋,谷可成、辛思忠等李来亨也算比较熟悉的将领,也都一窝蜂似地推着李双喜上前说话。
李双喜劝阻不住,便拜倒在李自成面前,恳请道:“眼下杨嗣昌尚未出川,官军被张献忠拖得五零四散,疲惫不堪,河南和陕西官军空虚,请掌家在洛阳建国称王,号召天下。只要闯王在洛阳建国称王,据有宛、洛,扫荡中原,日后张献忠和罗汝才来到河南,见大势已定,必得向闯王称臣。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倘若张献忠他们有不愿臣服的,一律剿灭!”
党守素等人也跟着跪下,齐声说道:“请老掌盘赶快择吉称王,不要耽搁。我们一定誓忠不二,甘愿粉身碎骨,为掌家打天下,保江山!”
李来亨看着李自成脸上挂带着的笑容,知道掌家另有他意,便没有自己出头劝阻。
果然,李自成虽然满意这班青年将领对他的耿耿忠心,但他知道闯营实力不济,远远未到建都称王的时候,就回答说:“我仔细想了,目前我的德威不足以服人,称王太早,不惟无益,反而有害。况且宛、洛各州、县也残破不堪,灾民遍地,有些州、县往往人吃人,几十里不见人烟。似此情形,更不宜马上就建都称王。所以这建都称王的事,我决不同意,请大家暂莫议论!”
议事厅中有一阵寂静,李双喜、党守素都露出失望的表情,田见秀也显得很是吃惊,只有李过微微点头,显出赞同之意。
牛金星此时终于一锤定音,拱手向李自成说道:“元帅谦逊,称王事暂缓商议也好。古人在称王称帝之前有称大元帅的,有称大将军的,也都是正式名号。愚意以为,正可用元帅为名号,以便号令群雄。不知此一刍荛之议,可否采纳?”
李自成微笑着转向众将:“你们大家以为如何?”
李来亨看到这里,已很明白李自成的意思了,便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我看掌家便用奉天倡义都元帅为名号吧?一待闯营势力连成一片时,便可再升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都元帅是朱元璋曾经用过的名号,在明末时也颇为流行,意思和大元帅其实相同,只是指意没有那么明确。
李自成对李来亨的这个主意显得颇为欣赏,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以后,闯营之中就按照亲疏距离,称呼李自成为掌家、元帅、都元帅了。
后世历史上,大概是在攻破襄阳以后,李自成才正式开始使用了“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称号。至于在这之前,闯将、闯王、奉天倡义营元帅之类的称呼,具体都在哪些时间节点上使用和更替,也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了。
李来亨对闯营现在有些频繁的大会小会倒并不反感,其实在他看来,还嫌闯营的“文山会海”不够多呢。
某种层面上来讲,用大量会议来讨论军事战略,一方面是具备了军事民主的色彩,另一方面也是在强化闯营诸将对于规章制度这一概念的印象。
李来亨甚至觉得,后世人民军队在组织性上的坚韧,也同其党组织复杂、繁琐的“文山会海”传统有所联系。
因为这回要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闯营接下来在整体战略和大局上的动作,因此小虎队系统中,只有李来亨和高一功两人够格参与白旺如果在洛阳的话,大概也会被叫去参加军议,不过他现在还留在熊耳山得胜寨主持大局。
大家一走进去,就看到了李自成那个熟悉的身影,他一手插在腰间,一手握着半杆残箭指着地图,先向李来亨微笑点头,然后又接着同诸将讲道:“咱们今后的作战方略,我虽然已经同牛先生、宋先生,还有玉峰、补之商议过几次,大体有个谱儿。只是毕竟还不明确,局势常常在变,所以今天邀集大家在一起商议商议,把大政方针确定下来。”
李自成依旧穿着一身陕北老农般的衣服,他虽然攻破洛阳,取得了福王府中的无尽库藏,但一毡帽、一老旧箭衣、一羊皮袄子的打扮,丝毫未变。
牛金星等李自成说完后,便站起身来,向闯营诸将拱手道:“在场的诸位将军、头领,许多人大约对我还不甚熟悉。我姓牛名金星,字聚明、号启东,现在忝居李元帅的麾下幕宾。”
此时牛金星虽然已经被李自成视为谋主,但在闯营中还未获得一个正式的名号地位,因此他自居于“宾师”。既有自谦的意思,也有隐约暗示李自成为他一正名分地位的意思。
李自成为人质朴诚恳,但并不是没有眼力的人。他听出牛金星的话外之意,便特意做出恳请的样子,请牛金星为诸将介绍方略。
如此,牛金星才心满意足地引古论今,侃侃而谈道:“洛阳虎视中原,闯营现攻破洛阳,便在中州大地上具备了高屋建瓴之势。只是元帅绰号闯将,同过去在河南纵横的闯王高迎祥名号相似,乡人常常将两者混淆。我建议元帅很有必要定下一个新的名号,以资号召天下。”
宋献策也随即站起身来,他给李自成献上了那著名的“十八子主神器”谶语,不断劝说李自成先正名号,话中甚至隐含了劝说闯营在洛阳建都开基的意思。
“元帅名应图谶,吉兆显明,实系应运而兴,必有天下无疑。”宋献策清了清嗓子,肃然坐正,从容不迫地说道,“今日献策所要言者,原是天机。不遇其人,不遇其时,不敢轻易泄露。随便泄露,不仅败坏大事,且有杀身之祸。”
宋献策本在开封卖卜,走惯了江湖,一摆出这趟他的拿手好戏来,自然腔调十足,连李来亨都被吸引,其他像李双喜、刘体纯等人,更是翘首以待他的高论了。
“献策因见明朝气数已尽,必有真命天子应运而兴,故十年来浪迹江湖,萍踪南北,暗中察访究竟谁是真正的济世英雄。后来得到古本袁天纲、李淳风《谶记》一书,也就是世人所知的《推背图》。然目今所见的《推背图》全系后人伪托,与袁天纲、李淳风二人原本出入甚大。我所得到的是古抄本,题为《谶记》,也是有图有诗,但次序与今日所见诸本不同,所记图谶也大有出入。有一极为重要图谶,为今本所无,正是闯王必得天下之谶。”
田见秀讶异问道:“那上边画的什么?怎么写的?”
宋献策不慌不忙,打开一部青布书函,取出半本古籍,一面拿给诸将观看,一面讲解道:“这画上被射死的大猪即指朱姓朝廷。四句谶语中所说的‘红颜’就是‘朱颜’,即朱姓美人。所谓‘红颜死,大乱止’,即是说朱姓亡国,天下大乱方止。所谓‘十八子,主神器’,即是说姓李的当主神器。神器者,天子之位也。元帅当有天子之位,岂不甚明?”
李来亨粗粗瞄了一眼,看到上面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打油诗字句,同后世传播甚广的《推背图》,前半部分一样,后半部分则显然是宋献策根据闯营此时的局势,自己又做了一番修改。
宋献策指着后边的四句七言颂诗说:“请看这第三句是‘十八孩儿兑上坐’,十八孩儿即俗话说的‘十八子’,是个‘李’字,明明指的是元帅。兑为北方,元帅起自延安府,正是兑方。再看这第四句‘九州离乱李继朱’,话就说得更明白了。”
“这卦是‘既济’,坎上离下,水火交相为用,事无不济。且水在上,火在下,水能灭火。明朝为火德王。闯王起自北方,北方壬癸水,故为水德王。水灭火,即水德王代火德王之明证。”
这段谶记其实无非是捕风捉影,其含金量比起李来亨和方以仁编造出来的龙沙谶也高不到哪里去。但在攻破洛阳的胜利氛围中,宋献策献上的这段谶记就具备了一定神圣色彩。
李自成左右的亲兵卫士,连李双喜、党守素等人都激动异常,许多将士听到这段传说,甚至激动到滚出热泪。
李双喜还一再请求李自成,说应该立即在王府院中设立香案,焚香拜天,以天命所归而在洛阳建都称王。
好在李自成还比较清醒,他虽然也被宋献策忽悠得有些心动,但整体上还能明白这种谶记只能做胜利时鼓舞人心之用,而不能起到真正的实质性作用。
但闯营中一些青年将领却都很兴奋,谷可成、辛思忠等李来亨也算比较熟悉的将领,也都一窝蜂似地推着李双喜上前说话。
李双喜劝阻不住,便拜倒在李自成面前,恳请道:“眼下杨嗣昌尚未出川,官军被张献忠拖得五零四散,疲惫不堪,河南和陕西官军空虚,请掌家在洛阳建国称王,号召天下。只要闯王在洛阳建国称王,据有宛、洛,扫荡中原,日后张献忠和罗汝才来到河南,见大势已定,必得向闯王称臣。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倘若张献忠他们有不愿臣服的,一律剿灭!”
党守素等人也跟着跪下,齐声说道:“请老掌盘赶快择吉称王,不要耽搁。我们一定誓忠不二,甘愿粉身碎骨,为掌家打天下,保江山!”
李来亨看着李自成脸上挂带着的笑容,知道掌家另有他意,便没有自己出头劝阻。
果然,李自成虽然满意这班青年将领对他的耿耿忠心,但他知道闯营实力不济,远远未到建都称王的时候,就回答说:“我仔细想了,目前我的德威不足以服人,称王太早,不惟无益,反而有害。况且宛、洛各州、县也残破不堪,灾民遍地,有些州、县往往人吃人,几十里不见人烟。似此情形,更不宜马上就建都称王。所以这建都称王的事,我决不同意,请大家暂莫议论!”
议事厅中有一阵寂静,李双喜、党守素都露出失望的表情,田见秀也显得很是吃惊,只有李过微微点头,显出赞同之意。
牛金星此时终于一锤定音,拱手向李自成说道:“元帅谦逊,称王事暂缓商议也好。古人在称王称帝之前有称大元帅的,有称大将军的,也都是正式名号。愚意以为,正可用元帅为名号,以便号令群雄。不知此一刍荛之议,可否采纳?”
李自成微笑着转向众将:“你们大家以为如何?”
李来亨看到这里,已很明白李自成的意思了,便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我看掌家便用奉天倡义都元帅为名号吧?一待闯营势力连成一片时,便可再升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都元帅是朱元璋曾经用过的名号,在明末时也颇为流行,意思和大元帅其实相同,只是指意没有那么明确。
李自成对李来亨的这个主意显得颇为欣赏,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以后,闯营之中就按照亲疏距离,称呼李自成为掌家、元帅、都元帅了。
后世历史上,大概是在攻破襄阳以后,李自成才正式开始使用了“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称号。至于在这之前,闯将、闯王、奉天倡义营元帅之类的称呼,具体都在哪些时间节点上使用和更替,也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