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北洋权魔段祺瑞最新章节!
段祺瑞手握电报一派茫然,看来吴佩孚依然不肯原谅他。唐之道无言以慰,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说:“芝老,卑职帮不了你,你自己善处吧,我告辞了。“说罢,给段祺瑞行了个军礼怏怏而去。段祺瑞兴致顿然消失,摇摇晃晃,步履蹒跚往房里走。他感到天狭地窄,空气压抑,花儿草儿不再美丽,房屋树木不再可爱。他恨吴佩孚为何相逼太急,恨自己为何命运多舛?
吴佩孚对段祺瑞苦苦相逼,是有原因的。段祺瑞在直皖战争失败后,曹锟、吴佩孚本可定他“战争元凶“罪。但念及过去交情和段氏威望放他一马,未追究他的罪责。二次直奉战争后期,吴佩孚兵败天津,坐以待毙,作为回报,段祺瑞为其租船写信纵其南逃。按理说双方投桃报李算是扯平了。可是,吴佩孚转赴湖北后,由于受段祺瑞的压力,鄂督萧耀南一再驱逐,不予收留;逃到河南后,陕督刘镇华又派兵袭剿,不留余地,致使吴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吴佩孚无奈只得率舰飘泊于黄州江面上,苟延残喘。就这段祺瑞还不放过,又密令海军前往进剿。幸亏海军司令杜锡珪急电相告,吴佩孚才乘着雨夜逃到岳州,托庇于湘督赵恒惕门下,得以渡过难关。现在看来是作得太绝情了。伤了吴佩孚的自尊心,决心让段祺瑞当众出丑……段祺瑞追悔莫及。
他刚回到书房,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嘀——”一声汽车笛声吓他一哆嗦。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满脸沮丧的邓汉祥来到他面前,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段祺瑞预感不祥,还没等他问话,突然,邓汉祥面肌抽搐,眉目挛皱,呜呜哭起来。无需多问,段祺瑞一切都明白了。他以疲惫,而镇定地声调问:“奉天有消息了?”“奉天……派来代表……张作霖不是人,我瞧不起他!他向吴佩孚表明心迹,说自从郭松林作乱后,即与段断绝关系,说什么拥戴段是安福系虚张声势……真可恶之极!”
段祺瑞抑郁地说:“王士珍说张作霖的话不如一张手纸,看来他比我聪明啊——明天离京!
邓汉祥说:“来人说,后天下午送你去天津,奉军派两营士兵保护你。”
段祺瑞下台的消息,在段公馆引起巨大冲击波,先是家人,这个哭那个叫,这与一年前,段祺瑞走马上任时的喜庆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这涉及到他们一生的安危荣辱,成败得失。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朋故旧,其沮丧程度并不亚于家人,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傍虎吃食,狐假虎威了。还有就是下人们,他们十之八九要卷铺盖卷儿走人;公馆卫队,也要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整个一座公馆因一人变动而乱成一只大蜂窝,哭哭啼啼,吵吵闹闹,骂骂咧咧,乱马交枪。幸亏张佩蘅这位内当家沉着镇定,年轻的王管家精明强干,才算压住阵脚,没出意外……4月0日下午,十几辆大小汽车停在吉兆胡同口。荷枪实弹,操着东北口音的大兵,纷纷从车上跳下来,分散在空府内外。段宏业、王楚卿指挥着佣人往汽车上般箱笼细软,导引着忸怩作态,哭哭啼啼的娘儿小姐孩子们上汽车。
该走的都走了,段氏夫妇才从搬空的书房、卧室里走出来。段祺瑞手持手杖枪,表情木然,在泪迹斑斑的发妻搀扶下,步履蹒跚地向外走,像徜徉在渺无人迹的沙滩上。头脑麻木了,一切像在梦中。他们刚走出十多米又返转身,以留恋的目光最后看着这座仅仅居住一年多的空府,看着这曾使他魂牵梦萦的居所。他的血仿佛凝滞了,心跳仿佛停止了,时间仿佛停顿了。他默默地说:“空府,永别了!”夫人佩蘅怕他难过,低声催促道:“芝泉,走吧,大家都等着呢。”
他唠叨着返回身,又颤巍巍向前走去。排列在道路两旁的官兵们,恭身侍立,相继举起手向他们行最后军礼。他的脸冷漠、傲岸而倔强,迈着沉重缓慢的脚步,走过漫长而短暂的阵列,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像生命乐章划上休止符那样。
曾毓隽、梁鸿志、吴光新、许世英、姚震、朱深、姚国桢、曲同丰等早已列队恭候在门口,他们是跟老段同时解职,同车离京的一些人。见段祺瑞出来,不约而同地跑上去,有的拉住他的手,有的偎依在他身上,眼里噙着泪花,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但一句话也说不出。直到老段大声说:“抬起头,挺起胸,上车!”大家才相随在老段身后,登上汽车,士兵们也纷纷爬上汽车,护卫着老段浩浩荡荡向前门车站驶去。一路上,不时有市民,学生向汽车上投掷秽物、啐唾沫,高呼“段祺瑞是刽子手”,“段祺瑞是卖国贼”,“向段祺瑞讨还血债”、“将段祺瑞送交法庭”等口号。使段祺瑞再次想起怀特和王士珍说的话……前门车站戒备森严,岗哨林立。旅客,行人和企图闹事的学生,被远远的拒之站台之外。从段祺瑞下车的广场,到上车的站台,被布置成警卫森严的兵的孔道。段祺瑞等一下汽车,贾德耀、胡惟德、邓汉祥等因执政府倒台而被迫辞职的阁员们纷纷迎上来,向段祺瑞做最后的话别。他们政冶观点不尽相同,由于相同的命运,由于同病相怜,使他们捐弃前嫌,空前的亲近和留恋。泪珠在一些人脸上流连。
“再见了执政,我们会想您的!”“多保重啊芝老,有机会一定去看您。”“有冒犯之处,尚望老总儿海涵。”……说得段祺瑞心里热呼呼,暖烘烘的。他这才感到争强好胜,巧取豪夺都是不足取的,还是宽容、通达好啊。可惜这个道理明白得太晚了。我如再度辉煌,一定……可是,今生今世还有“再度”吗?
列车终于开动了。他坐在宽敞明亮的车厢里,坐在临窗的座位上,灿烂的4月阳光,亲吻着窗明几净的房间,亲吻着段祺瑞那形同槁木的脸。列车是熟悉的列车,景物是熟悉的景物,他曾多次坐这趟列去北京上任,去外地视察,所到之处是鲜花笑脸,惟命是从。今天,他成为一名被废黜的老古董,走向自己的终点和没落。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他眯着眼睛,看着飞驶而过的绿树红墙,看着猝然消失的秦砖汉瓦,看着古老的街区闹市、车马行人,一阵失落、孤独、凄凉的心绪油然而生,眼前的景物渐渐模糊了……列车运行大约半小时后,段祺瑞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命人把随行的段大洪请来,问他一些情况。
段大洪即是张之江的卫生处长,曾随国民军驻防廊坊镇。当年,徐树铮他自任关内奉军副总司令时,曾受恩于徐树铮,所以对小徐相当崇拜。小徐被害的当晚,段大洪在雪地里寻找了大半夜才找到小徐的遗体,好不容易买了一口寿木,将遗体装殓起来。第二天,由小徐的卫士张振声用骡马车将灵柩运到京郊黄寺。因大洪只求装殓,未求尸运,张之江大为恼火,声言要对他施以重惩。他立感凶多吉少,于深夜逃离兵营,来到北京。段祺瑞因敬幕他的侠肝义胆,把他保护起来。不久,在执政府卫生处给他安排了一个副处长的位置。这次随段下台,打算另谋发展……老段问大洪:“又铮遇害可是在廊坊车站附近?”大洪说:“是的。”“你能找到准确位置吗?”“能。”“好啦。你把列车长、警卫团长和曾毓隽给我叫来。”
段大洪去后不久,三个人鱼贯而入。段祺瑞神色抑郁而郑重地说:他要在又铮遇难处祭奠他。一是允许他下车,二是要求列车多停一些时间,三是要求列车鸣声汽笛以示哀悼。
他的话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列车长说,列车停留时间长短,由路局调度统筹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多停留,必须由上级批准;至于随意鸣笛也当厉禁。也无先例可循。警卫团长说;张军长(学良)命我保护段老安全,段老下车倘遭不测,我无法向军长交待。曾毓隽也劝道,要祭奠就在车内好了,随意下车风险太大。段祺瑞痛苦地说:“我一定要去,谁要杀来杀好了。又铮死了,我何惜风残之躯?”
大家见老人意志坚执,又敬仰他为朋友的一片苦心。经研究请示后做了明确答复:一是停车由7分钟延长到4分钟;二是尽量少在车下停留,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三是可以破例鸣笛响,以示哀悼。
为什么能为此破例是有原因的:其一,铁路系统向由安福系和交通系把持着,虽然段下台,但他的爪牙还在。交通系始于191年,由梁士治及其政客组成,为袁世凯的独裁和帝制服务。段祺瑞当国后,梁又投靠到段祺瑞门下,发展成强大的系体。叶恭绰,周自齐、朱启钤、曾毓隽等都当过交通总长。其二,皖奉两系曾合作倒直,在一般人眼里,皖奉仍是一家;此外,警卫团吴团长曾是徐树铮的部下,小徐为站稳脚跟,常对部下施以小恩小惠,收到一定效果。所以,吴团长也乐为老段帮忙……“呜——”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停在廊坊车站上。一声令下,官兵们迅速走出车厢,牢牢控制了站台内外。并在列车右侧距车站二、三百米,到徐树铮蒙难的小树林,布置一条兵道。段祺瑞等,在段大洪引导下,缓步来到小树林——一个芳草萎萎,堆满砖头瓦砾,三五米见方的浅坑处停下来。段祺瑞触景生情,心如刀绞,眼泪像断线之珠,婆婆娑娑流下来,声音颤抖着说:“又铮啊,我的好兄弟,老哥哥看你来了!哥哥没本事,把国家……丢了,我已经一无所有……”
这时,段大洪把段祺瑞预先准备好的,镶有徐树铮遗像的镜框悬在树干上。把纸箔、烧纸、香烛点燃。其时,段祺瑞把帽子托在左臂上,恭身而立,十分虔诚,向小徐遗像三鞠躬。其他人在他身后一字排开,也恭身施礼。这时,声拉长的汽笛“呜呜”的响起来。
祭奠仪式结束了。梁鸣志、曾毓隽等过来搀扶,劝说段祺瑞上车。刹那间,失国之痛,失亲之痛;大半生兴衰际遇,忧思悲恐;以及他与徐树铮神交5年,风雨同舟,形影相随,休戚与共的种种回忆,一古脑儿涌上心头,加上这些日子积淀在心中的苦闷彷徨,真是百感交集,不能自已,伏在树干上失声痛哭起来。他的哭引起同命人的连锁反应,各自想起自己的伤心事,也跟着哭起来。顿时,哭嚎之声数里可闻。
这时,列车长走过来,提醒大家时间到了,才把大家劝住,上了火车。
列车又正常运行了。温存娴淑的夫人张佩蘅来到车厢,侍候丈夫洗脸,给丈夫倒茶点烟。段祺瑞经过发泄,胸中堆垒消散许多,但还未能从悲恸气氛中解脱开来,依然闷闷不乐。佩蘅说:“佛教教义认为:人的烦恼是由贪、、痴、、疑、恶种种心态形成的,要想达到真正的超脱和涅槃,必须做到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彻底摆脱世俗干扰。让佛祖拯救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段祺瑞自从皈依佛门之后十分虔诚执着。几经磨难之后,更加笃信不疑。经贤妻佩蘅提醒,顿感身心大快,超脱许多……残阳似锦,落霞满天。美丽的太阳女神,把早晨撒向天空的色彩收缩在自己身边,把西半边天渲染得斑斓绚丽,五彩缤纷。太阳女神撩开绚烂夺目的面纱,变得温柔而宽容。段祺瑞木然地看着落日,看着晚霞,忽然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诗,随口念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七九心犹不甘“爸爸到了,下车吧!”段祺瑞在儿子宏业搀扶下下了车。他拄着拐杖直呆呆立在门首,看着“魏公馆”扁额,看着日租界须磨街号门牌,一种寄人篱下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他次下台,次来津,一次住意租界二马路,一次住日租界寿街,那里都不是个人房产,北京的一处住宅还是袁世凯赠送的。眼下这套住宅是借住部下魏宗瀚的。想想半生飘泊,居无定所,不仅眼睛湿润了……一大堆跟他一起下台的部下,看出他的失落状,不免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迎接他的魏宗瀚打破沈寂,热情地说:“芝老,快进屋,进屋!”一句话提醒老段,怔忡地说:‘啊,好好。’
大家鱼贯进了屋。人们还没有从下台的阴影中走出来,十几个人或站或坐,怔怔地无话可说。老段一挥手,有气无力地说:“一,走吧,不用陪我。”大家怏怏鞠躬而去。夫人张佩蘅说:“老爷,你累了,进卧室歇歇吧。”下人把段祺瑞扶进卧室。经此打击,年仅61岁的他显得垂垂老矣。
同北京住处一样,段的新居同样设了一间佛堂,他以“正道居士”自诩,每日同夫人吃斋念佛,虔诚无比。一日三餐多为米粥,馒头,两三个素菜;穿着粗衣布履,不尚浮华。丫环、杂役大部辞退,厨师、老妈子减到最低。过去,他从不注意花销,现在不得不精打细算。原来下围棋,打麻将,现在也金盆洗手了。只是每每王揖唐过来,帮他整理诗文《正道居集》……他果然心如止水,四大皆空了吗?不,他时刻不忘东山再起。在他唆使下,他那一大批麕集津门的亲信爪牙,一直在钻头觅缝,纵横捭阖,极力扶植他重执权柄。
他196年4月0日下台时,奉张、直吴两系对恢复民元约法还是恢复曹锟宪法吵得不可开交;由于两系恶斗,致使北京政府频繁地更换内阁。先是颜惠庆,再是杜锡珪、顾维钧,、4个月换了任总理。是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北总伐军,9月,一举攻克汉口、汉阳,10月上旬又克武昌。吴佩孚在两湖势力迅速土崩瓦解。与此同时,号称5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也接连败北,一发不可收拾。10月中旬,张作霖在天津召开“蔡园会议”,招降纳叛,整合力量,把阎锡山、孙传芳等纳入自己势力范围。张作霖公然以“大老”自居,妄图一统天下。
局势越乱,恶斗越凶,段祺瑞越是急不可耐。他极力制造矛盾,挑拨离间,妄图挑起直、奉两系恶斗。以便乘乱出山,收拾残局。张作霖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目前还不想跟直系撕破脸皮,老段阴谋未能得逞。但他并不死心,又派爪牙远赴山西,怂恿阎锡山领衔发表通电,拥戴老段再起东山,收拾乱局。阎老西儿何其圆滑?结果碰了钉子。段的出山计划再次搁浅……两度碰壁并未使段祺瑞变得收敛。197年秋,权迷心窍的老段竟异想天开,打起“小皇帝”溥仪的主意。他见溥仪颇受日本人“垂青”,想借助他的势力,达到东山再起的目的。经协商,他们在载沣家见了面。不料,溥仪又臭又硬,大端皇帝架子,结果不欢而散。于是,打消与溥仪“合作再起”的念头。
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他百念俱灰时,家里又出了一桩“花案”。
段祺瑞一生娶过妻5妾。正妻吴氏是吴光新的姐姐,给他生下一子一女撒手人寰。次年(1901)由袁世凯作媒,将其义女张佩蘅许配给他。大姨太陈氏早夭,、4、5姨太都是从烟花巷买来的,平日水性扬花,极不安份。段在任时,刘三就与段的孙子大江长期姘靠,被段休回家。段下台后,刘四、李五更不安份。趁段氏夫妇赴大连小住期间,打扮得花枝招展,终日外出浪荡,彻夜不归,闹出许多风流韵事。段回津后气得嘴大鼻歪,一怒之下两个休了一对!段祺瑞气得几天几夜寝食难安……198年,南京政府的二次北伐,进展十分顺利,孙传芳土崩鱼烂,吴佩孚逃亡四川,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逃回东北。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济南惨案,增兵东北、平津、青岛,公开武装干涉北伐,阻挠南京政府军队北进。段祺瑞又有可乘之机,联络徐世昌、黎元洪、曹锟、王士珍等人,发起“和平运动”,呼吁南北停战,意在破坏北伐。但未奏效。段祺瑞又把一招险棋压在日本人身上,他派出亲信姚震5上北平,面见日本驻华公使芳泽,希望在日政府庇护下,成立以段祺瑞为首的临时政府,取代奉张。日本人武装干涉北伐的行为,正遭到西方国家的非议,无意再用刺刀扶植另一个傀儡政权。段祺瑞的希望再次破灭。
屡次失败,贼心不死。期间,以他为首的“中日密教研究会”成立。其会员有日本驻屯军军官、日侨及北洋时期军政要人。名为研究佛教密宗,实为拉拢中日政要,组成日本人的御用工具。
19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爆发。日本特务土肥原在华北大肆活动,积极策划“北洋派大同盟”,拉拢北洋派旧军阀参加。大同盟以段祺瑞、吴佩孚为领袖,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为幌子,制造华北混乱局面,日本人从中渔利。由于张学良入关助战,致使冯、阎败北。北洋派大同盟只好暂时偃旗息鼓。
19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土肥原继续策划北洋派旧将联合反蒋。韩复榘转达土肥原的许诺,段芝老如能断绝与安福系的关系,可在将来的北平政府中主政,吴佩孚主军。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国人集矢。各地新、老军阀纷纷借题发挥,打出“抗日”旗号反蒋。在土肥原的策动下,这年11月,在济南召开以北洋派旧军人为主体的会议,共同拥戴段祺瑞、吴佩孚联合反蒋。当韩复榘赴津向段通报会议决定时,段乐得心花怒放,表示今后不再与安福分子为伍,指定段宏业为他的私人代表,与土肥原等人接洽。
安福系得知段的意向十分恼火。姚震对土肥原说,想抛开我们,没门儿,我们一定要破坏到底!果然,不久,《大公报》大肆刊出攻击段宏业的文章,并派记者采访段祺瑞。段的谈话暴露了他只成立一个与蒋对抗的北方政府,无意把东三省分裂出去的意图。日本人觉得段祺瑞并不可靠,于是把心思放在溥仪身上。终于19年月1日,成立“满洲国”。
分裂东北后,日本人进一步策划分裂华北,把目光重新聚焦在段祺瑞身上。土肥原多次会见段祺瑞,表示全力支持推倒蒋介石,由段出面组成华北政府。段再次表示反对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作法。土肥原心中不快,但表面答应可以商量。这时,陈炯明也北上天津,表示与段联合倒蒋。19年冬,段祺瑞与日方达成项协议:(1)交还东北;()二十一条暂时保留;()借款千万组织华北政府……19年初,日军先后攻占榆关、热河,准备把战火烧到关内。段祺瑞进一步了解到日本的狼子野心,不愿做与狼为伍的千古罪人,对日本态度发生变化,对组织华北政府不再热心。日本政府也对他渐失信心……段祺瑞留在北方,蒋介石终究不放心。这时,南京各报登出一条大字消息:“蒋委员长昨日亲迎段祺瑞!”这一轰动朝野的新闻,引起国人纷纷猜测、议论。中国一号人物何以亲自出马迎接在野元老?赋闲已久的段祺瑞为何陡去金陵?”
因为,日本特务频繁出入段宅,拉拢段祺瑞之举,早为南京政府探知,因此,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尤其南京得知,日本人为控制华北地区,妄图建立“华北自治政府”,日方的拉拢对象第一个是段祺瑞,第二个是吴佩孚。19年1月,日军占领山海关后,建立“华北国”的活动更是紧锣密鼓。
为了稳住段祺瑞和吴佩孚,不上日本人的贼船,南京国民政府曾特别邀请段、吴参加洛阳“国难会议”,聘请他们担任国难会议议员。但段、吴二人都未应约前往。于是,南京政府立刻展开舆论攻势。上海《申报》刊登文章:“前临时执政段祺瑞,自十五年卸政后,隐居津门专心念佛。‘九一八’国难发生后,某国为达到某种阴谋,乃派遣浪人向段游说……以种种权利诱惑段氏。闻段氏主张日方先取消傀儡组织,恢复‘九一八’以前状况,始可向中央商谈。而一般无耻汉奸甘为国奴,受某国指使而奔走者,亦大有人在…”这篇报导传达了两种意思:一是警告段祺瑞决不允许充当溥仪第二;二是对段网开一面,说明他与其他汉奸有区别。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发动社会上层人物函电交驰,游说段别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
段祺瑞深感受日、蒋两方疑忌,颇感处境艰危。段立刻给上海商会主席王晓籁回电,表示“痛心国难,辱以正气相勗,自念以身许国,不后于人……”
不久,在国民政府授意下,派出一个名流代表团,团长朱庆澜,主要成员有黄炎培、王晓籁、李组绅、穆藕初、许克成。他们分别拜晤段祺瑞、吴佩孚,敦促他们早日南下,免为日人所乘……坐困愁城的段祺瑞高兴之至,连呼“对对对!”,表示愿意离津南下。
1月19日,国民政府派前驻法公使钱新之乘专列赴津迎迓,并带来蒋介石的亲笔信。次日晚9时,段祺瑞乘专列南下,在津的朝野名士前来送行,其中包括王揖唐、曹汝霖等人。随段南下的有吴光新、前师长魏宗瀚、侄子段宏纲等。在北平的张学良,特电令于学忠“妥为照料”。
1日9时,专列过济南时,段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抵抗御侮,物质固关重要,但民意民气关系尤重……”
日上午8时,段的专列到达浦口,南京朝野欢迎者600多人。其中有蒋介石的代表、军政委员朱培德,国民政府要员张群、杨杰、许世英、贺耀祖、黄慕松等,以及许多学友、同乡、部下。横幅上写着“欢迎三造共和的段老先生”,“欢迎抗日救国元老段先生”。段弃车登船靠岸后,蒋介石率先上船,拜会段祺瑞,恭执弟子之礼。因段祺瑞早年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督办时,与蒋介石有师生之谊。下船后,段祺瑞上蒋介石的专车,一同驶进中山路励志社下榻。
段在南京逗留期间,与蒋介石、张群等人作过长谈,并由蒋陪同拜谒中山陵。段祺瑞深嵌南京乃事非之地,于是借口上海有亲属,要求赴上海定居。二日后,在蒋亲送下登上火车前往上海……日本人对段的南下又气又怕,他们制造舆论,极力挑拨段、蒋关系。日方经常派人造访,包括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段明知既已南下,不可轻易北返,故不愿再与日本人套近乎。
刚到上海时,段住福开路世界学社。人流品杂很不安全,不久,应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之邀,移居西摩路陈宅。南京政府每月为他提供万元生活费。他将半数分赠给旧部曹汝霖、王揖唐、曾毓隽等人。他以正道居士之名,参与沪上佛教,精研佛学,颐养天年,不再预闻政事。这也正是蒋介石所希望的。
196年秋天,段祺瑞因胃肠疾患住进医院,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于11月日病逝,终年7岁。终前他写下遗嘱给儿子段宏业:“……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他对当局提出复兴之道“八勿”: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国本,讲外交勿忘国防,司法教育勿忘国粹,治家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南京政府主席林森下令,经行政院长蒋介石、财政部长孔祥熙副署,对段祺瑞举行国葬。北洋故旧、南京新贵,知名人士纷纷前往吊唁,外地唁电,挽联雪片般飞来。林森、蒋介石的代表吴铁城,汪精卫的代表褚民谊,以及各国驻沪领事前往致祭。
按照段的生前愿望,百年之后葬北平西山。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宋哲元,特派门致中等南下迎灵。灵车到天津,市长张自忠等几百人参加祭奠。到北平后,华北政要宋哲元、秦德纯以及吴佩孚等门生、亲朋、故旧纷纷到车站迎灵。灵枢先停于广通寺,供各方人士公祭,随后运往西卧佛寺暂厝。段宏业等到处寻找墓地未能如意。
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占领北平,大肆征用北平高级公馆,段的吉兆胡同公馆也被看中。日本人以40万元买下该公馆,立逼段家腾房。段的孙子段昌世把段祺瑞的公文、函件、档案、佛经、家谱等付之一炬,古玩、家俱也贱价拍卖……接着,日本人又征用了卧佛寺,立逼段宏业遗灵。一时间找不到合适葬地,匆忙间葬于其三弟段子猷墓侧。段的亲朋故旧哀叹:“老头子一生轰轰烈烈,死后竟无葬身之地!”准确讲,是段祺瑞亲近大半辈子的日本人,给他造成悲惨下场!真是极大的讽刺。
段祺瑞是个多侧面,多棱角,复杂的历史人物,无法一言概之以“功臣”或“国贼”,也无法用“几几”开评判他的是非功过。作者把他一生主要经历罗列出来,让历史学家及聪明的读去分析、考量,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007年1月修改于河北沧州(未完待续)
段祺瑞手握电报一派茫然,看来吴佩孚依然不肯原谅他。唐之道无言以慰,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说:“芝老,卑职帮不了你,你自己善处吧,我告辞了。“说罢,给段祺瑞行了个军礼怏怏而去。段祺瑞兴致顿然消失,摇摇晃晃,步履蹒跚往房里走。他感到天狭地窄,空气压抑,花儿草儿不再美丽,房屋树木不再可爱。他恨吴佩孚为何相逼太急,恨自己为何命运多舛?
吴佩孚对段祺瑞苦苦相逼,是有原因的。段祺瑞在直皖战争失败后,曹锟、吴佩孚本可定他“战争元凶“罪。但念及过去交情和段氏威望放他一马,未追究他的罪责。二次直奉战争后期,吴佩孚兵败天津,坐以待毙,作为回报,段祺瑞为其租船写信纵其南逃。按理说双方投桃报李算是扯平了。可是,吴佩孚转赴湖北后,由于受段祺瑞的压力,鄂督萧耀南一再驱逐,不予收留;逃到河南后,陕督刘镇华又派兵袭剿,不留余地,致使吴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吴佩孚无奈只得率舰飘泊于黄州江面上,苟延残喘。就这段祺瑞还不放过,又密令海军前往进剿。幸亏海军司令杜锡珪急电相告,吴佩孚才乘着雨夜逃到岳州,托庇于湘督赵恒惕门下,得以渡过难关。现在看来是作得太绝情了。伤了吴佩孚的自尊心,决心让段祺瑞当众出丑……段祺瑞追悔莫及。
他刚回到书房,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嘀——”一声汽车笛声吓他一哆嗦。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满脸沮丧的邓汉祥来到他面前,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段祺瑞预感不祥,还没等他问话,突然,邓汉祥面肌抽搐,眉目挛皱,呜呜哭起来。无需多问,段祺瑞一切都明白了。他以疲惫,而镇定地声调问:“奉天有消息了?”“奉天……派来代表……张作霖不是人,我瞧不起他!他向吴佩孚表明心迹,说自从郭松林作乱后,即与段断绝关系,说什么拥戴段是安福系虚张声势……真可恶之极!”
段祺瑞抑郁地说:“王士珍说张作霖的话不如一张手纸,看来他比我聪明啊——明天离京!
邓汉祥说:“来人说,后天下午送你去天津,奉军派两营士兵保护你。”
段祺瑞下台的消息,在段公馆引起巨大冲击波,先是家人,这个哭那个叫,这与一年前,段祺瑞走马上任时的喜庆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这涉及到他们一生的安危荣辱,成败得失。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朋故旧,其沮丧程度并不亚于家人,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傍虎吃食,狐假虎威了。还有就是下人们,他们十之八九要卷铺盖卷儿走人;公馆卫队,也要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整个一座公馆因一人变动而乱成一只大蜂窝,哭哭啼啼,吵吵闹闹,骂骂咧咧,乱马交枪。幸亏张佩蘅这位内当家沉着镇定,年轻的王管家精明强干,才算压住阵脚,没出意外……4月0日下午,十几辆大小汽车停在吉兆胡同口。荷枪实弹,操着东北口音的大兵,纷纷从车上跳下来,分散在空府内外。段宏业、王楚卿指挥着佣人往汽车上般箱笼细软,导引着忸怩作态,哭哭啼啼的娘儿小姐孩子们上汽车。
该走的都走了,段氏夫妇才从搬空的书房、卧室里走出来。段祺瑞手持手杖枪,表情木然,在泪迹斑斑的发妻搀扶下,步履蹒跚地向外走,像徜徉在渺无人迹的沙滩上。头脑麻木了,一切像在梦中。他们刚走出十多米又返转身,以留恋的目光最后看着这座仅仅居住一年多的空府,看着这曾使他魂牵梦萦的居所。他的血仿佛凝滞了,心跳仿佛停止了,时间仿佛停顿了。他默默地说:“空府,永别了!”夫人佩蘅怕他难过,低声催促道:“芝泉,走吧,大家都等着呢。”
他唠叨着返回身,又颤巍巍向前走去。排列在道路两旁的官兵们,恭身侍立,相继举起手向他们行最后军礼。他的脸冷漠、傲岸而倔强,迈着沉重缓慢的脚步,走过漫长而短暂的阵列,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像生命乐章划上休止符那样。
曾毓隽、梁鸿志、吴光新、许世英、姚震、朱深、姚国桢、曲同丰等早已列队恭候在门口,他们是跟老段同时解职,同车离京的一些人。见段祺瑞出来,不约而同地跑上去,有的拉住他的手,有的偎依在他身上,眼里噙着泪花,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但一句话也说不出。直到老段大声说:“抬起头,挺起胸,上车!”大家才相随在老段身后,登上汽车,士兵们也纷纷爬上汽车,护卫着老段浩浩荡荡向前门车站驶去。一路上,不时有市民,学生向汽车上投掷秽物、啐唾沫,高呼“段祺瑞是刽子手”,“段祺瑞是卖国贼”,“向段祺瑞讨还血债”、“将段祺瑞送交法庭”等口号。使段祺瑞再次想起怀特和王士珍说的话……前门车站戒备森严,岗哨林立。旅客,行人和企图闹事的学生,被远远的拒之站台之外。从段祺瑞下车的广场,到上车的站台,被布置成警卫森严的兵的孔道。段祺瑞等一下汽车,贾德耀、胡惟德、邓汉祥等因执政府倒台而被迫辞职的阁员们纷纷迎上来,向段祺瑞做最后的话别。他们政冶观点不尽相同,由于相同的命运,由于同病相怜,使他们捐弃前嫌,空前的亲近和留恋。泪珠在一些人脸上流连。
“再见了执政,我们会想您的!”“多保重啊芝老,有机会一定去看您。”“有冒犯之处,尚望老总儿海涵。”……说得段祺瑞心里热呼呼,暖烘烘的。他这才感到争强好胜,巧取豪夺都是不足取的,还是宽容、通达好啊。可惜这个道理明白得太晚了。我如再度辉煌,一定……可是,今生今世还有“再度”吗?
列车终于开动了。他坐在宽敞明亮的车厢里,坐在临窗的座位上,灿烂的4月阳光,亲吻着窗明几净的房间,亲吻着段祺瑞那形同槁木的脸。列车是熟悉的列车,景物是熟悉的景物,他曾多次坐这趟列去北京上任,去外地视察,所到之处是鲜花笑脸,惟命是从。今天,他成为一名被废黜的老古董,走向自己的终点和没落。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他眯着眼睛,看着飞驶而过的绿树红墙,看着猝然消失的秦砖汉瓦,看着古老的街区闹市、车马行人,一阵失落、孤独、凄凉的心绪油然而生,眼前的景物渐渐模糊了……列车运行大约半小时后,段祺瑞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命人把随行的段大洪请来,问他一些情况。
段大洪即是张之江的卫生处长,曾随国民军驻防廊坊镇。当年,徐树铮他自任关内奉军副总司令时,曾受恩于徐树铮,所以对小徐相当崇拜。小徐被害的当晚,段大洪在雪地里寻找了大半夜才找到小徐的遗体,好不容易买了一口寿木,将遗体装殓起来。第二天,由小徐的卫士张振声用骡马车将灵柩运到京郊黄寺。因大洪只求装殓,未求尸运,张之江大为恼火,声言要对他施以重惩。他立感凶多吉少,于深夜逃离兵营,来到北京。段祺瑞因敬幕他的侠肝义胆,把他保护起来。不久,在执政府卫生处给他安排了一个副处长的位置。这次随段下台,打算另谋发展……老段问大洪:“又铮遇害可是在廊坊车站附近?”大洪说:“是的。”“你能找到准确位置吗?”“能。”“好啦。你把列车长、警卫团长和曾毓隽给我叫来。”
段大洪去后不久,三个人鱼贯而入。段祺瑞神色抑郁而郑重地说:他要在又铮遇难处祭奠他。一是允许他下车,二是要求列车多停一些时间,三是要求列车鸣声汽笛以示哀悼。
他的话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列车长说,列车停留时间长短,由路局调度统筹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多停留,必须由上级批准;至于随意鸣笛也当厉禁。也无先例可循。警卫团长说;张军长(学良)命我保护段老安全,段老下车倘遭不测,我无法向军长交待。曾毓隽也劝道,要祭奠就在车内好了,随意下车风险太大。段祺瑞痛苦地说:“我一定要去,谁要杀来杀好了。又铮死了,我何惜风残之躯?”
大家见老人意志坚执,又敬仰他为朋友的一片苦心。经研究请示后做了明确答复:一是停车由7分钟延长到4分钟;二是尽量少在车下停留,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三是可以破例鸣笛响,以示哀悼。
为什么能为此破例是有原因的:其一,铁路系统向由安福系和交通系把持着,虽然段下台,但他的爪牙还在。交通系始于191年,由梁士治及其政客组成,为袁世凯的独裁和帝制服务。段祺瑞当国后,梁又投靠到段祺瑞门下,发展成强大的系体。叶恭绰,周自齐、朱启钤、曾毓隽等都当过交通总长。其二,皖奉两系曾合作倒直,在一般人眼里,皖奉仍是一家;此外,警卫团吴团长曾是徐树铮的部下,小徐为站稳脚跟,常对部下施以小恩小惠,收到一定效果。所以,吴团长也乐为老段帮忙……“呜——”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停在廊坊车站上。一声令下,官兵们迅速走出车厢,牢牢控制了站台内外。并在列车右侧距车站二、三百米,到徐树铮蒙难的小树林,布置一条兵道。段祺瑞等,在段大洪引导下,缓步来到小树林——一个芳草萎萎,堆满砖头瓦砾,三五米见方的浅坑处停下来。段祺瑞触景生情,心如刀绞,眼泪像断线之珠,婆婆娑娑流下来,声音颤抖着说:“又铮啊,我的好兄弟,老哥哥看你来了!哥哥没本事,把国家……丢了,我已经一无所有……”
这时,段大洪把段祺瑞预先准备好的,镶有徐树铮遗像的镜框悬在树干上。把纸箔、烧纸、香烛点燃。其时,段祺瑞把帽子托在左臂上,恭身而立,十分虔诚,向小徐遗像三鞠躬。其他人在他身后一字排开,也恭身施礼。这时,声拉长的汽笛“呜呜”的响起来。
祭奠仪式结束了。梁鸣志、曾毓隽等过来搀扶,劝说段祺瑞上车。刹那间,失国之痛,失亲之痛;大半生兴衰际遇,忧思悲恐;以及他与徐树铮神交5年,风雨同舟,形影相随,休戚与共的种种回忆,一古脑儿涌上心头,加上这些日子积淀在心中的苦闷彷徨,真是百感交集,不能自已,伏在树干上失声痛哭起来。他的哭引起同命人的连锁反应,各自想起自己的伤心事,也跟着哭起来。顿时,哭嚎之声数里可闻。
这时,列车长走过来,提醒大家时间到了,才把大家劝住,上了火车。
列车又正常运行了。温存娴淑的夫人张佩蘅来到车厢,侍候丈夫洗脸,给丈夫倒茶点烟。段祺瑞经过发泄,胸中堆垒消散许多,但还未能从悲恸气氛中解脱开来,依然闷闷不乐。佩蘅说:“佛教教义认为:人的烦恼是由贪、、痴、、疑、恶种种心态形成的,要想达到真正的超脱和涅槃,必须做到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彻底摆脱世俗干扰。让佛祖拯救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段祺瑞自从皈依佛门之后十分虔诚执着。几经磨难之后,更加笃信不疑。经贤妻佩蘅提醒,顿感身心大快,超脱许多……残阳似锦,落霞满天。美丽的太阳女神,把早晨撒向天空的色彩收缩在自己身边,把西半边天渲染得斑斓绚丽,五彩缤纷。太阳女神撩开绚烂夺目的面纱,变得温柔而宽容。段祺瑞木然地看着落日,看着晚霞,忽然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卷首诗,随口念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七九心犹不甘“爸爸到了,下车吧!”段祺瑞在儿子宏业搀扶下下了车。他拄着拐杖直呆呆立在门首,看着“魏公馆”扁额,看着日租界须磨街号门牌,一种寄人篱下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他次下台,次来津,一次住意租界二马路,一次住日租界寿街,那里都不是个人房产,北京的一处住宅还是袁世凯赠送的。眼下这套住宅是借住部下魏宗瀚的。想想半生飘泊,居无定所,不仅眼睛湿润了……一大堆跟他一起下台的部下,看出他的失落状,不免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迎接他的魏宗瀚打破沈寂,热情地说:“芝老,快进屋,进屋!”一句话提醒老段,怔忡地说:‘啊,好好。’
大家鱼贯进了屋。人们还没有从下台的阴影中走出来,十几个人或站或坐,怔怔地无话可说。老段一挥手,有气无力地说:“一,走吧,不用陪我。”大家怏怏鞠躬而去。夫人张佩蘅说:“老爷,你累了,进卧室歇歇吧。”下人把段祺瑞扶进卧室。经此打击,年仅61岁的他显得垂垂老矣。
同北京住处一样,段的新居同样设了一间佛堂,他以“正道居士”自诩,每日同夫人吃斋念佛,虔诚无比。一日三餐多为米粥,馒头,两三个素菜;穿着粗衣布履,不尚浮华。丫环、杂役大部辞退,厨师、老妈子减到最低。过去,他从不注意花销,现在不得不精打细算。原来下围棋,打麻将,现在也金盆洗手了。只是每每王揖唐过来,帮他整理诗文《正道居集》……他果然心如止水,四大皆空了吗?不,他时刻不忘东山再起。在他唆使下,他那一大批麕集津门的亲信爪牙,一直在钻头觅缝,纵横捭阖,极力扶植他重执权柄。
他196年4月0日下台时,奉张、直吴两系对恢复民元约法还是恢复曹锟宪法吵得不可开交;由于两系恶斗,致使北京政府频繁地更换内阁。先是颜惠庆,再是杜锡珪、顾维钧,、4个月换了任总理。是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北总伐军,9月,一举攻克汉口、汉阳,10月上旬又克武昌。吴佩孚在两湖势力迅速土崩瓦解。与此同时,号称5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也接连败北,一发不可收拾。10月中旬,张作霖在天津召开“蔡园会议”,招降纳叛,整合力量,把阎锡山、孙传芳等纳入自己势力范围。张作霖公然以“大老”自居,妄图一统天下。
局势越乱,恶斗越凶,段祺瑞越是急不可耐。他极力制造矛盾,挑拨离间,妄图挑起直、奉两系恶斗。以便乘乱出山,收拾残局。张作霖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目前还不想跟直系撕破脸皮,老段阴谋未能得逞。但他并不死心,又派爪牙远赴山西,怂恿阎锡山领衔发表通电,拥戴老段再起东山,收拾乱局。阎老西儿何其圆滑?结果碰了钉子。段的出山计划再次搁浅……两度碰壁并未使段祺瑞变得收敛。197年秋,权迷心窍的老段竟异想天开,打起“小皇帝”溥仪的主意。他见溥仪颇受日本人“垂青”,想借助他的势力,达到东山再起的目的。经协商,他们在载沣家见了面。不料,溥仪又臭又硬,大端皇帝架子,结果不欢而散。于是,打消与溥仪“合作再起”的念头。
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他百念俱灰时,家里又出了一桩“花案”。
段祺瑞一生娶过妻5妾。正妻吴氏是吴光新的姐姐,给他生下一子一女撒手人寰。次年(1901)由袁世凯作媒,将其义女张佩蘅许配给他。大姨太陈氏早夭,、4、5姨太都是从烟花巷买来的,平日水性扬花,极不安份。段在任时,刘三就与段的孙子大江长期姘靠,被段休回家。段下台后,刘四、李五更不安份。趁段氏夫妇赴大连小住期间,打扮得花枝招展,终日外出浪荡,彻夜不归,闹出许多风流韵事。段回津后气得嘴大鼻歪,一怒之下两个休了一对!段祺瑞气得几天几夜寝食难安……198年,南京政府的二次北伐,进展十分顺利,孙传芳土崩鱼烂,吴佩孚逃亡四川,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逃回东北。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济南惨案,增兵东北、平津、青岛,公开武装干涉北伐,阻挠南京政府军队北进。段祺瑞又有可乘之机,联络徐世昌、黎元洪、曹锟、王士珍等人,发起“和平运动”,呼吁南北停战,意在破坏北伐。但未奏效。段祺瑞又把一招险棋压在日本人身上,他派出亲信姚震5上北平,面见日本驻华公使芳泽,希望在日政府庇护下,成立以段祺瑞为首的临时政府,取代奉张。日本人武装干涉北伐的行为,正遭到西方国家的非议,无意再用刺刀扶植另一个傀儡政权。段祺瑞的希望再次破灭。
屡次失败,贼心不死。期间,以他为首的“中日密教研究会”成立。其会员有日本驻屯军军官、日侨及北洋时期军政要人。名为研究佛教密宗,实为拉拢中日政要,组成日本人的御用工具。
19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爆发。日本特务土肥原在华北大肆活动,积极策划“北洋派大同盟”,拉拢北洋派旧军阀参加。大同盟以段祺瑞、吴佩孚为领袖,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为幌子,制造华北混乱局面,日本人从中渔利。由于张学良入关助战,致使冯、阎败北。北洋派大同盟只好暂时偃旗息鼓。
19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土肥原继续策划北洋派旧将联合反蒋。韩复榘转达土肥原的许诺,段芝老如能断绝与安福系的关系,可在将来的北平政府中主政,吴佩孚主军。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国人集矢。各地新、老军阀纷纷借题发挥,打出“抗日”旗号反蒋。在土肥原的策动下,这年11月,在济南召开以北洋派旧军人为主体的会议,共同拥戴段祺瑞、吴佩孚联合反蒋。当韩复榘赴津向段通报会议决定时,段乐得心花怒放,表示今后不再与安福分子为伍,指定段宏业为他的私人代表,与土肥原等人接洽。
安福系得知段的意向十分恼火。姚震对土肥原说,想抛开我们,没门儿,我们一定要破坏到底!果然,不久,《大公报》大肆刊出攻击段宏业的文章,并派记者采访段祺瑞。段的谈话暴露了他只成立一个与蒋对抗的北方政府,无意把东三省分裂出去的意图。日本人觉得段祺瑞并不可靠,于是把心思放在溥仪身上。终于19年月1日,成立“满洲国”。
分裂东北后,日本人进一步策划分裂华北,把目光重新聚焦在段祺瑞身上。土肥原多次会见段祺瑞,表示全力支持推倒蒋介石,由段出面组成华北政府。段再次表示反对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作法。土肥原心中不快,但表面答应可以商量。这时,陈炯明也北上天津,表示与段联合倒蒋。19年冬,段祺瑞与日方达成项协议:(1)交还东北;()二十一条暂时保留;()借款千万组织华北政府……19年初,日军先后攻占榆关、热河,准备把战火烧到关内。段祺瑞进一步了解到日本的狼子野心,不愿做与狼为伍的千古罪人,对日本态度发生变化,对组织华北政府不再热心。日本政府也对他渐失信心……段祺瑞留在北方,蒋介石终究不放心。这时,南京各报登出一条大字消息:“蒋委员长昨日亲迎段祺瑞!”这一轰动朝野的新闻,引起国人纷纷猜测、议论。中国一号人物何以亲自出马迎接在野元老?赋闲已久的段祺瑞为何陡去金陵?”
因为,日本特务频繁出入段宅,拉拢段祺瑞之举,早为南京政府探知,因此,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尤其南京得知,日本人为控制华北地区,妄图建立“华北自治政府”,日方的拉拢对象第一个是段祺瑞,第二个是吴佩孚。19年1月,日军占领山海关后,建立“华北国”的活动更是紧锣密鼓。
为了稳住段祺瑞和吴佩孚,不上日本人的贼船,南京国民政府曾特别邀请段、吴参加洛阳“国难会议”,聘请他们担任国难会议议员。但段、吴二人都未应约前往。于是,南京政府立刻展开舆论攻势。上海《申报》刊登文章:“前临时执政段祺瑞,自十五年卸政后,隐居津门专心念佛。‘九一八’国难发生后,某国为达到某种阴谋,乃派遣浪人向段游说……以种种权利诱惑段氏。闻段氏主张日方先取消傀儡组织,恢复‘九一八’以前状况,始可向中央商谈。而一般无耻汉奸甘为国奴,受某国指使而奔走者,亦大有人在…”这篇报导传达了两种意思:一是警告段祺瑞决不允许充当溥仪第二;二是对段网开一面,说明他与其他汉奸有区别。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发动社会上层人物函电交驰,游说段别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
段祺瑞深感受日、蒋两方疑忌,颇感处境艰危。段立刻给上海商会主席王晓籁回电,表示“痛心国难,辱以正气相勗,自念以身许国,不后于人……”
不久,在国民政府授意下,派出一个名流代表团,团长朱庆澜,主要成员有黄炎培、王晓籁、李组绅、穆藕初、许克成。他们分别拜晤段祺瑞、吴佩孚,敦促他们早日南下,免为日人所乘……坐困愁城的段祺瑞高兴之至,连呼“对对对!”,表示愿意离津南下。
1月19日,国民政府派前驻法公使钱新之乘专列赴津迎迓,并带来蒋介石的亲笔信。次日晚9时,段祺瑞乘专列南下,在津的朝野名士前来送行,其中包括王揖唐、曹汝霖等人。随段南下的有吴光新、前师长魏宗瀚、侄子段宏纲等。在北平的张学良,特电令于学忠“妥为照料”。
1日9时,专列过济南时,段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抵抗御侮,物质固关重要,但民意民气关系尤重……”
日上午8时,段的专列到达浦口,南京朝野欢迎者600多人。其中有蒋介石的代表、军政委员朱培德,国民政府要员张群、杨杰、许世英、贺耀祖、黄慕松等,以及许多学友、同乡、部下。横幅上写着“欢迎三造共和的段老先生”,“欢迎抗日救国元老段先生”。段弃车登船靠岸后,蒋介石率先上船,拜会段祺瑞,恭执弟子之礼。因段祺瑞早年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督办时,与蒋介石有师生之谊。下船后,段祺瑞上蒋介石的专车,一同驶进中山路励志社下榻。
段在南京逗留期间,与蒋介石、张群等人作过长谈,并由蒋陪同拜谒中山陵。段祺瑞深嵌南京乃事非之地,于是借口上海有亲属,要求赴上海定居。二日后,在蒋亲送下登上火车前往上海……日本人对段的南下又气又怕,他们制造舆论,极力挑拨段、蒋关系。日方经常派人造访,包括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段明知既已南下,不可轻易北返,故不愿再与日本人套近乎。
刚到上海时,段住福开路世界学社。人流品杂很不安全,不久,应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之邀,移居西摩路陈宅。南京政府每月为他提供万元生活费。他将半数分赠给旧部曹汝霖、王揖唐、曾毓隽等人。他以正道居士之名,参与沪上佛教,精研佛学,颐养天年,不再预闻政事。这也正是蒋介石所希望的。
196年秋天,段祺瑞因胃肠疾患住进医院,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于11月日病逝,终年7岁。终前他写下遗嘱给儿子段宏业:“……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他对当局提出复兴之道“八勿”: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国本,讲外交勿忘国防,司法教育勿忘国粹,治家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南京政府主席林森下令,经行政院长蒋介石、财政部长孔祥熙副署,对段祺瑞举行国葬。北洋故旧、南京新贵,知名人士纷纷前往吊唁,外地唁电,挽联雪片般飞来。林森、蒋介石的代表吴铁城,汪精卫的代表褚民谊,以及各国驻沪领事前往致祭。
按照段的生前愿望,百年之后葬北平西山。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宋哲元,特派门致中等南下迎灵。灵车到天津,市长张自忠等几百人参加祭奠。到北平后,华北政要宋哲元、秦德纯以及吴佩孚等门生、亲朋、故旧纷纷到车站迎灵。灵枢先停于广通寺,供各方人士公祭,随后运往西卧佛寺暂厝。段宏业等到处寻找墓地未能如意。
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占领北平,大肆征用北平高级公馆,段的吉兆胡同公馆也被看中。日本人以40万元买下该公馆,立逼段家腾房。段的孙子段昌世把段祺瑞的公文、函件、档案、佛经、家谱等付之一炬,古玩、家俱也贱价拍卖……接着,日本人又征用了卧佛寺,立逼段宏业遗灵。一时间找不到合适葬地,匆忙间葬于其三弟段子猷墓侧。段的亲朋故旧哀叹:“老头子一生轰轰烈烈,死后竟无葬身之地!”准确讲,是段祺瑞亲近大半辈子的日本人,给他造成悲惨下场!真是极大的讽刺。
段祺瑞是个多侧面,多棱角,复杂的历史人物,无法一言概之以“功臣”或“国贼”,也无法用“几几”开评判他的是非功过。作者把他一生主要经历罗列出来,让历史学家及聪明的读去分析、考量,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007年1月修改于河北沧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