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红楼慧丫鬟最新章节!
虽然如今世事发生极大的变化,许多事情都和原著发展得不一样了,但是黛玉和宝琴在贾家初次相会,仍然是一见如故,亲亲热热地以姐妹相称。
宝琴有心找紫鹃打听陆怡的情况,她已打听到周家和陆家原本是街坊,两家接亲之前就有所交集,紫鹃也见过陆怡,因此她心里更看重紫鹃一些。毕竟黛玉是太师家的千金,而她只是商贾之女,即使认了王夫人做干妈,身份上也没有抬高,自觉不足以与黛玉相交,谁知第一次见到黛玉,就心生欢喜亲近之意,而黛玉也没有嫌弃她的出身,待她俨然如亲姊妹。
贾母见两人挨着坐,拉手说话,道:“你们倒成亲姊妹了。”
林黛玉离了这里,贾母才恍然发觉,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之间,竟不如黛玉和外人来得亲密,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留黛玉住在院里把她们挪到王夫人后面的三间小抱厦所致。虽然在礼数上面,黛玉从不曾怠慢过三春,但在情分上,却是刘艾、顾娴等外人后来居上。
黛玉笑道:“我是外孙女,琴妹妹是孙女,难道不是姊妹?”
紫鹃坐在下首,笑眯眯地听着。
干亲也有名分,不可小觑,别看王夫人认薛宝琴好像没有经过正式的结契仪式,但是别忘了,薛宝琴可是进过贾家宗祠祭祀的。原著上有过明确记载,贾家祭祖都是薛宝琴眼中看出来的场面,她得以进入贾氏宗祠了。
所以,薛宝琴也是黛玉名正言顺的表妹。
贾母倚着大靠枕,道:“是,是,是,怎么不是?我见你们姊妹亲亲热热的,心里也高兴。你这小妹妹别看年纪小,言语行事极伶俐,有她在跟前,解了我多少烦闷。”
“琴妹妹确实是好的,不瞒外祖母,我往常也颇自负,今儿见到琴妹妹才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怎么就有这么标致的妹妹呢?”黛玉瞅着宝琴一笑,心底一点嫉妒之意都没有,“更没想到的是,琴妹妹和紫鹃成了亲戚。”
众人听到这里,看了看紫鹃和宝琴,都笑道:“你们是亲戚,好好亲热亲热。”
宝琴乘人不备,觑了个空儿找到紫鹃,提起她哥哥和陆家的亲事,告诉紫鹃说,已经换过庚帖,定了腊月二十二的日子放定。
薛姨妈有所打算,薛蝌和薛宝琴怕夜长梦多,迅速请媒人出面和陆家商谈定下。
薛蝌四年前丧父时才十岁,十岁就扛起一房的家业,照料病母幼妹,本身就相当精明果断,绝非已有十七岁犹不解事的薛蟠可比,所以既已下定决心聘娶陆怡,就绝不动摇。
紫鹃也是聪明女子,如何猜不出宝琴提出这事的用意?含笑道:“正如老太太说的,也是天缘凑巧,才成这样的良缘。我从前回家探亲时,见了怡儿许多次,颇有接触,虽然没有深入了解,但往常听街坊邻居说起都说她不错。素日我见怡儿也觉得进退有度,且她自幼丧母,哥哥读书做工时,都是她在家料理家务照顾幼弟,里里外外妥妥当当。”
陆怡当然有心计,更看重自己进门的好处,紫鹃早早地就看出来了,但那又如何?自己这门亲事,可能陆恒对自己起了情思才有登门求亲之事,但自己对他确实没有爱情,也是想着结亲的好处才答应,所以没有资格鄙弃别人的趋利避害之心。
趋利避害可以有,谁都想规避风险,只要不存着害人的心思就行了。
陆怡有心计知利弊,但她人不坏,也没有因为继母苛待他们就在继母离开后故意欺负幼弟,反而把幼弟照顾得很好,在她这个年纪,十分难得。
周福生疼爱妹妹,和陆恒来往时,见过陆恒的弟弟们,也曾暗中查访过,一家之主见识广阔与否的重要性此时完全展现了出来,除了陆恒的大姐早年出嫁不和娘家来往以外,其他弟妹都被陆恒教得很好,虽然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人品都比较正。
老二陆恪率先被分出去,掌管自己的房舍地亩,没有一味收着房租地租,反而主动让佃户交粮食干菜做租子,送到了大哥这里,房租留着读书用,自己也抄书赚润笔费。
在此之前,陆家吃食都是陆恒负责,弟弟的房租地租或是用来读书,或是给他们存着。
大概是有感于长姐的凉薄,陆恒在教养弟妹方面非常严格,即使忙着读书做工,也时时刻刻注意弟妹的言行举止,稍有不对立时纠正,他很少打骂弟妹,而是耐心地教导纠正,引入正途,弟妹在外面遇到事,做对了他会赞扬,做错了则是批评,再继续教导纠正。
紫鹃觉得,陆恒这样做很好,非常有责任感,作为兄长尚且如此,比他父亲做得还好,以后也能做个好父亲,所以她不担心陆家弟妹的品行。
家庭的熏陶,对人的成长很有影响。
歹竹确实能出好笋,但几率很低,家庭教育始终影响终生。
紫鹃应酬得多了,知道得也多了,只要不是利欲熏心意欲攀高枝的人家,也没有其他不得不和人结亲的缘故,越是门风清正的人家,在给儿女说亲的时候越会注重对方的品行以及其家人的性情。马婆子听她说宝琴极好,显得特别高兴,也是这个原因。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关乎到各个方面。
虽然影响了邢岫烟的终身大事,但紫鹃觉得薛蝌和薛宝琴品貌确实一流,所以在薛宝琴跟前说起陆家,陆家的一些事情她没有瞒着宝琴。
病母不在跟前,薛宝琴可以说是和哥哥相依为命,自小就聪明懂事,听完这些,心里格外欢喜,最后一丝担忧化为乌有,笑眯眯地道:“其实我们都知道陆家很好,陆大爷不嫌弃我们家满身铜臭之气,将妹妹许配给我哥哥,我们兄妹两个心里都极感激。没想到听姐姐这么一说,比我们知道的好了十倍。谢谢姐姐告诉我,等我告诉我哥哥,我哥哥肯定更加欢喜。”
薛宝琴模样儿长得好,宛若稀世明珠,笑眯眯地说话,声音软软甜甜,带点儿金陵的口音,令人看得赏心悦目,听得心里也格外舒坦。
紫鹃只想着,不知宝琴和梅家的亲事会不会成。
谁知,从贾家回来,黛玉想着宝琴性情为人,便下帖子请她和诸姊妹们赏花,又因宝琴跟随其父走遍许多山水,少受世俗束缚,天真又可爱,黛玉心里羡慕异常,独留宝琴住了三两日,犹未回去,薛家忽然来人报信,说梅家打发人给宝琴送东西来了。
虽然只有几样茶果点心,但却令薛宝琴心中一宽,眉宇间偶尔闪现的愁绪一扫而光,匆忙向黛玉和紫鹃告辞回家。
梅翰林是外放了,可是梅家还有人留守京城,至少梅翰林之子就留在京城读书。到了外放之地他的确可以继续读书,但外放之地哪有京城来得便宜?清江书院在京城,国子监也在京城,除了江南以外,京城的资源远胜外地。
薛宝琴随兄进京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薛蝌拜见过贾家后不久,就曾往梅家拜会过,原著上没详写此事,礼数上却有。
可惜,梅家待薛蝌淡淡的,也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同样是定了亲,紫鹃就常常收到陆家送的东西,黛玉和江鸿尚未定亲,江家就以女眷的名义给黛玉送礼,梅家的没动静,越发显出对这桩婚事的不满。
此时梅家来送礼,紫鹃略一思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第一就是梅家之子尚未进学,现在清江书院读书,虽不在陆恒的启蒙之班,但陆恒是清江书院的先生,以后功名越高,只怕教的就不是启蒙之班了,启蒙之班也有许多权贵子弟,今陆家和薛家结亲,梅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把这件事放在心里;第二件事就是宝琴和黛玉交好,就凭贾家下人传播闲言碎语的速度,梅家不可能打听不到消息,也必然会考虑宝琴和黛玉的交情。
紫鹃能想通其中的道理,黛玉也能想到,幽幽一叹,道:“利之一字,害人不浅。”又问紫鹃薛家怎么和梅翰林结成了亲家,黛玉固然不在乎门第,但世人讲究门当户对,梅家如今瞧着不像是愿意结亲的样子。
这件事,玻璃早打听到具体情况了。
天气寒冷,百无聊赖,紫鹃精神一振,原著没有详细写明的,果然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来龙去脉,梅家和薛家结亲也是有所图谋。
薛宝琴和梅家定亲是在五年多前,五年多前薛宝钗十岁,薛蟠十二岁,薛大老爷还没死,薛家也没衰败,薛大老爷仍是王子腾的妹婿,贾政的连襟,和薛大老爷的兄弟结亲,梅家就和荣国府、王家成了拐着弯的亲戚。
梅家是士族,有地位,但家境清寒,根基浅薄,若没几门得势的亲眷只怕官职难以维持长久,贾史王薛几家很有实力,贾史王家肯定看不上梅家,于是梅家瞄准了薛家,可以人财两得,但人家薛宝钗志向高远,又远在金陵,最后就剩下当时在京城的薛二老爷了。
薛家根基深厚,家资饶富,薛二老爷疼爱女儿,又疼惜女儿的人才,不想让她嫁入商贾之家受人鄙视,何况“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俗语,于是两家是一拍即合。
原著中薛姨妈说是薛二老爷将宝琴许给梅翰林之子,其实不是,谁家像薛姨妈家那样上赶着男方好结金玉良缘?根据玻璃打听到的真相,是梅家提亲,薛二老爷应亲,正正经经地走了结亲的流程,放过定了,所以梅家和薛家都各有所求,遂结两姓之好。
可是,当年薛大老爷死了,次年薛二老爷也死了,薛蟠继承皇商资格后,薛家难减衰败之势,紧接着薛蟠孝期才出就打死了人,随即进了京城,再往后就更不用说了。
薛家大房衰败已成定局,名声又臭不可闻,而薛蝌虽比薛蟠强十倍,但是终究年幼,未知前程如何,目前仅是寻常商贾,反观梅家根据和贾史王薛四家拐着弯的一点亲戚关系,渐渐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今年还谋了一个外放之缺,心里就有点嫌弃薛宝琴了。
京官虽好,但上面最不缺的就是达官显贵,所以做地方官员才是真正的威风八面,作为翰林院的翰林外放到地方上,梅翰林的官职不低。
而且,京官外放,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黛玉听完,问道:“这么说,梅家送礼给琴妹妹,又很愿意这门亲事了?”
“说不准。”梅家这么反反复复,谁能知道宝琴最终是何等结局?贾史王薛四家最后可是都败落了,紫鹃想了想,“不管怎么样,总比对琴姑娘不理不睬的好些。再这么不理不睬下去,即使世人知道是梅家背信弃义,琴姑娘也落不到什么好名声。”
紫鹃叹气,世人对女子终究是过于苛刻了些,竟是非人力可以扭转。
想想也是,自己的国家发展成为男女平等的社会,让女子有机会出门务工经商做官,走过了多少岁月,牺牲了多少男男女女,这是一个漫长的经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黛玉还要再说什么,有人递了拜帖来,说柳氏前来拜见。
黛玉看了帖子,甚是不解,她并不认识柳氏,倒是认识柳氏的堂妹柳馨,问紫鹃,紫鹃解释道:“就是柳姑娘的堂姐,我在柳姑娘那里给她把过脉,不知有什么事来咱家拜见,这都十一月了,谁家不在为年事忙碌。”
说完这番话,紫鹃心中起了疑心,她想起上回给柳氏诊脉后,柳氏问起史湘云,只是自己都推说不知,后来听柳馨说,柳氏一直在打听史湘云的情况。
黛玉回了拜帖,次日柳氏到来,问起荣国府的姊妹们,笑道:“我娘家陪嫁了个小园子极好,有好岁寒三友,我想等在下雪的时候请姑娘们赏花吃酒作乐,一呢,是请林姑娘和紫鹃赏脸,务必驾临。因我娘家和荣国府颇有来往,我已经下了帖子请荣国府的姑娘们。”
虽然如今世事发生极大的变化,许多事情都和原著发展得不一样了,但是黛玉和宝琴在贾家初次相会,仍然是一见如故,亲亲热热地以姐妹相称。
宝琴有心找紫鹃打听陆怡的情况,她已打听到周家和陆家原本是街坊,两家接亲之前就有所交集,紫鹃也见过陆怡,因此她心里更看重紫鹃一些。毕竟黛玉是太师家的千金,而她只是商贾之女,即使认了王夫人做干妈,身份上也没有抬高,自觉不足以与黛玉相交,谁知第一次见到黛玉,就心生欢喜亲近之意,而黛玉也没有嫌弃她的出身,待她俨然如亲姊妹。
贾母见两人挨着坐,拉手说话,道:“你们倒成亲姊妹了。”
林黛玉离了这里,贾母才恍然发觉,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之间,竟不如黛玉和外人来得亲密,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留黛玉住在院里把她们挪到王夫人后面的三间小抱厦所致。虽然在礼数上面,黛玉从不曾怠慢过三春,但在情分上,却是刘艾、顾娴等外人后来居上。
黛玉笑道:“我是外孙女,琴妹妹是孙女,难道不是姊妹?”
紫鹃坐在下首,笑眯眯地听着。
干亲也有名分,不可小觑,别看王夫人认薛宝琴好像没有经过正式的结契仪式,但是别忘了,薛宝琴可是进过贾家宗祠祭祀的。原著上有过明确记载,贾家祭祖都是薛宝琴眼中看出来的场面,她得以进入贾氏宗祠了。
所以,薛宝琴也是黛玉名正言顺的表妹。
贾母倚着大靠枕,道:“是,是,是,怎么不是?我见你们姊妹亲亲热热的,心里也高兴。你这小妹妹别看年纪小,言语行事极伶俐,有她在跟前,解了我多少烦闷。”
“琴妹妹确实是好的,不瞒外祖母,我往常也颇自负,今儿见到琴妹妹才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怎么就有这么标致的妹妹呢?”黛玉瞅着宝琴一笑,心底一点嫉妒之意都没有,“更没想到的是,琴妹妹和紫鹃成了亲戚。”
众人听到这里,看了看紫鹃和宝琴,都笑道:“你们是亲戚,好好亲热亲热。”
宝琴乘人不备,觑了个空儿找到紫鹃,提起她哥哥和陆家的亲事,告诉紫鹃说,已经换过庚帖,定了腊月二十二的日子放定。
薛姨妈有所打算,薛蝌和薛宝琴怕夜长梦多,迅速请媒人出面和陆家商谈定下。
薛蝌四年前丧父时才十岁,十岁就扛起一房的家业,照料病母幼妹,本身就相当精明果断,绝非已有十七岁犹不解事的薛蟠可比,所以既已下定决心聘娶陆怡,就绝不动摇。
紫鹃也是聪明女子,如何猜不出宝琴提出这事的用意?含笑道:“正如老太太说的,也是天缘凑巧,才成这样的良缘。我从前回家探亲时,见了怡儿许多次,颇有接触,虽然没有深入了解,但往常听街坊邻居说起都说她不错。素日我见怡儿也觉得进退有度,且她自幼丧母,哥哥读书做工时,都是她在家料理家务照顾幼弟,里里外外妥妥当当。”
陆怡当然有心计,更看重自己进门的好处,紫鹃早早地就看出来了,但那又如何?自己这门亲事,可能陆恒对自己起了情思才有登门求亲之事,但自己对他确实没有爱情,也是想着结亲的好处才答应,所以没有资格鄙弃别人的趋利避害之心。
趋利避害可以有,谁都想规避风险,只要不存着害人的心思就行了。
陆怡有心计知利弊,但她人不坏,也没有因为继母苛待他们就在继母离开后故意欺负幼弟,反而把幼弟照顾得很好,在她这个年纪,十分难得。
周福生疼爱妹妹,和陆恒来往时,见过陆恒的弟弟们,也曾暗中查访过,一家之主见识广阔与否的重要性此时完全展现了出来,除了陆恒的大姐早年出嫁不和娘家来往以外,其他弟妹都被陆恒教得很好,虽然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人品都比较正。
老二陆恪率先被分出去,掌管自己的房舍地亩,没有一味收着房租地租,反而主动让佃户交粮食干菜做租子,送到了大哥这里,房租留着读书用,自己也抄书赚润笔费。
在此之前,陆家吃食都是陆恒负责,弟弟的房租地租或是用来读书,或是给他们存着。
大概是有感于长姐的凉薄,陆恒在教养弟妹方面非常严格,即使忙着读书做工,也时时刻刻注意弟妹的言行举止,稍有不对立时纠正,他很少打骂弟妹,而是耐心地教导纠正,引入正途,弟妹在外面遇到事,做对了他会赞扬,做错了则是批评,再继续教导纠正。
紫鹃觉得,陆恒这样做很好,非常有责任感,作为兄长尚且如此,比他父亲做得还好,以后也能做个好父亲,所以她不担心陆家弟妹的品行。
家庭的熏陶,对人的成长很有影响。
歹竹确实能出好笋,但几率很低,家庭教育始终影响终生。
紫鹃应酬得多了,知道得也多了,只要不是利欲熏心意欲攀高枝的人家,也没有其他不得不和人结亲的缘故,越是门风清正的人家,在给儿女说亲的时候越会注重对方的品行以及其家人的性情。马婆子听她说宝琴极好,显得特别高兴,也是这个原因。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关乎到各个方面。
虽然影响了邢岫烟的终身大事,但紫鹃觉得薛蝌和薛宝琴品貌确实一流,所以在薛宝琴跟前说起陆家,陆家的一些事情她没有瞒着宝琴。
病母不在跟前,薛宝琴可以说是和哥哥相依为命,自小就聪明懂事,听完这些,心里格外欢喜,最后一丝担忧化为乌有,笑眯眯地道:“其实我们都知道陆家很好,陆大爷不嫌弃我们家满身铜臭之气,将妹妹许配给我哥哥,我们兄妹两个心里都极感激。没想到听姐姐这么一说,比我们知道的好了十倍。谢谢姐姐告诉我,等我告诉我哥哥,我哥哥肯定更加欢喜。”
薛宝琴模样儿长得好,宛若稀世明珠,笑眯眯地说话,声音软软甜甜,带点儿金陵的口音,令人看得赏心悦目,听得心里也格外舒坦。
紫鹃只想着,不知宝琴和梅家的亲事会不会成。
谁知,从贾家回来,黛玉想着宝琴性情为人,便下帖子请她和诸姊妹们赏花,又因宝琴跟随其父走遍许多山水,少受世俗束缚,天真又可爱,黛玉心里羡慕异常,独留宝琴住了三两日,犹未回去,薛家忽然来人报信,说梅家打发人给宝琴送东西来了。
虽然只有几样茶果点心,但却令薛宝琴心中一宽,眉宇间偶尔闪现的愁绪一扫而光,匆忙向黛玉和紫鹃告辞回家。
梅翰林是外放了,可是梅家还有人留守京城,至少梅翰林之子就留在京城读书。到了外放之地他的确可以继续读书,但外放之地哪有京城来得便宜?清江书院在京城,国子监也在京城,除了江南以外,京城的资源远胜外地。
薛宝琴随兄进京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薛蝌拜见过贾家后不久,就曾往梅家拜会过,原著上没详写此事,礼数上却有。
可惜,梅家待薛蝌淡淡的,也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同样是定了亲,紫鹃就常常收到陆家送的东西,黛玉和江鸿尚未定亲,江家就以女眷的名义给黛玉送礼,梅家的没动静,越发显出对这桩婚事的不满。
此时梅家来送礼,紫鹃略一思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第一就是梅家之子尚未进学,现在清江书院读书,虽不在陆恒的启蒙之班,但陆恒是清江书院的先生,以后功名越高,只怕教的就不是启蒙之班了,启蒙之班也有许多权贵子弟,今陆家和薛家结亲,梅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把这件事放在心里;第二件事就是宝琴和黛玉交好,就凭贾家下人传播闲言碎语的速度,梅家不可能打听不到消息,也必然会考虑宝琴和黛玉的交情。
紫鹃能想通其中的道理,黛玉也能想到,幽幽一叹,道:“利之一字,害人不浅。”又问紫鹃薛家怎么和梅翰林结成了亲家,黛玉固然不在乎门第,但世人讲究门当户对,梅家如今瞧着不像是愿意结亲的样子。
这件事,玻璃早打听到具体情况了。
天气寒冷,百无聊赖,紫鹃精神一振,原著没有详细写明的,果然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来龙去脉,梅家和薛家结亲也是有所图谋。
薛宝琴和梅家定亲是在五年多前,五年多前薛宝钗十岁,薛蟠十二岁,薛大老爷还没死,薛家也没衰败,薛大老爷仍是王子腾的妹婿,贾政的连襟,和薛大老爷的兄弟结亲,梅家就和荣国府、王家成了拐着弯的亲戚。
梅家是士族,有地位,但家境清寒,根基浅薄,若没几门得势的亲眷只怕官职难以维持长久,贾史王薛几家很有实力,贾史王家肯定看不上梅家,于是梅家瞄准了薛家,可以人财两得,但人家薛宝钗志向高远,又远在金陵,最后就剩下当时在京城的薛二老爷了。
薛家根基深厚,家资饶富,薛二老爷疼爱女儿,又疼惜女儿的人才,不想让她嫁入商贾之家受人鄙视,何况“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俗语,于是两家是一拍即合。
原著中薛姨妈说是薛二老爷将宝琴许给梅翰林之子,其实不是,谁家像薛姨妈家那样上赶着男方好结金玉良缘?根据玻璃打听到的真相,是梅家提亲,薛二老爷应亲,正正经经地走了结亲的流程,放过定了,所以梅家和薛家都各有所求,遂结两姓之好。
可是,当年薛大老爷死了,次年薛二老爷也死了,薛蟠继承皇商资格后,薛家难减衰败之势,紧接着薛蟠孝期才出就打死了人,随即进了京城,再往后就更不用说了。
薛家大房衰败已成定局,名声又臭不可闻,而薛蝌虽比薛蟠强十倍,但是终究年幼,未知前程如何,目前仅是寻常商贾,反观梅家根据和贾史王薛四家拐着弯的一点亲戚关系,渐渐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今年还谋了一个外放之缺,心里就有点嫌弃薛宝琴了。
京官虽好,但上面最不缺的就是达官显贵,所以做地方官员才是真正的威风八面,作为翰林院的翰林外放到地方上,梅翰林的官职不低。
而且,京官外放,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黛玉听完,问道:“这么说,梅家送礼给琴妹妹,又很愿意这门亲事了?”
“说不准。”梅家这么反反复复,谁能知道宝琴最终是何等结局?贾史王薛四家最后可是都败落了,紫鹃想了想,“不管怎么样,总比对琴姑娘不理不睬的好些。再这么不理不睬下去,即使世人知道是梅家背信弃义,琴姑娘也落不到什么好名声。”
紫鹃叹气,世人对女子终究是过于苛刻了些,竟是非人力可以扭转。
想想也是,自己的国家发展成为男女平等的社会,让女子有机会出门务工经商做官,走过了多少岁月,牺牲了多少男男女女,这是一个漫长的经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黛玉还要再说什么,有人递了拜帖来,说柳氏前来拜见。
黛玉看了帖子,甚是不解,她并不认识柳氏,倒是认识柳氏的堂妹柳馨,问紫鹃,紫鹃解释道:“就是柳姑娘的堂姐,我在柳姑娘那里给她把过脉,不知有什么事来咱家拜见,这都十一月了,谁家不在为年事忙碌。”
说完这番话,紫鹃心中起了疑心,她想起上回给柳氏诊脉后,柳氏问起史湘云,只是自己都推说不知,后来听柳馨说,柳氏一直在打听史湘云的情况。
黛玉回了拜帖,次日柳氏到来,问起荣国府的姊妹们,笑道:“我娘家陪嫁了个小园子极好,有好岁寒三友,我想等在下雪的时候请姑娘们赏花吃酒作乐,一呢,是请林姑娘和紫鹃赏脸,务必驾临。因我娘家和荣国府颇有来往,我已经下了帖子请荣国府的姑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