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明天子最新章节!
第四十一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
王英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
他刚刚还以为宫廷之中,有什么事端。
这个时代天下安危很多时候都系于紫禁城之中。紫禁城中一点小事,也能闹出天大的事情来。由不得王英不紧张。
不过,听张忠说起李时勉。他就放心了。
无他,他了解李时勉。
李时勉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的确是忠臣。即便是白刃加身,也不会有害于陛下的。
其中定然是有所误会。
“李古廉做什么了?”王英问道。古廉乃是李时勉的号。
张忠一五一十的将李时勉所做所为说了出来。
这其中并没有添油加醋。
王英听李时勉不到半年,就将四书讲完了,就眉头皱起,又听说朱祁镇每每学习到深夜,眉头之间更加不好看了。
说道这里,张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英此刻脸色已经严肃之极了,说道:“还有什么?”
张忠说道:“陛下身边的王振王公公,因为陛下之过,常被责罚。深恨李先生,每每在陛下面前说诋毁之言。而且陛下也怕李先生,见之入老鼠见猫一般。”
“陛下固然聪慧,小侄却担心,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王英已经忍不住说道:“混账,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
在王英看来,正统小皇帝而今不过十岁。这个时候的孩子,教三百千与对句,都差不多了。如果教论语也不是不行。
但是不足一年,将论语,中庸,大学,孟子都教完,这进度简直是太快了。
教孩子读书,不是这么来的。
更不要说这个孩子是皇帝。
而今你可以仗着太皇太后的势,严厉教授陛下,将来太皇太后仙去之后怎么办?小皇帝毕竟是皇帝,早晚要长大的。
或许李时勉年纪大了,不在乎这一件事情。恐怕将来皇帝对天下儒臣的印象就不好了。
王英看着张忠,说道:“少国公所言,我知道了。”
他深度怀疑张忠并非自己要对他说这些话的,他背后有人。
至于这背后的人是谁?是太皇太后?是英国公?或者是王振?一时间他弄不清楚。不过不要紧,先看看张忠所言是真是假。
王英自然不会因为一个人一面之词,就轻佻的下决定的。
那怕这个人是张忠,英国公嫡子。
李时勉为皇帝讲课题本都在翰林院有存档。王英作为翰林学士,又是
老资格。想要看到并不是太难的。
但是教案与课堂之上,真正讲得东西还是有出入的。这些题本都是上课之前,先交给内阁的。
最少朱祁镇在课堂上的反应,是写不进去题本之中。
王英不看别的,仅仅看李时勉的教学进度。立即知道张忠没有给他说假话。
这就足够了。
有什么为谁传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传的话是不是事实。
王英决计不能允许李时勉如此祸害陛下。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背后,却是被他当成孩子的皇帝。当他知道之后,却不知道作何感想。
王英思来想去带着这些题本就去了内阁。
当着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张辅的面,将这一叠题本递给了他们。说道:“诸位大人,陛下而今不过十岁,如此苦读,一旦伤了圣体,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李古廉这一件事情恐怕做错了。”
杨士奇见了,也是皱眉,说道:“这一件事情,却是我做错了。”
李时勉的题本,刚刚开始杨士奇还是看了的,不过仅仅看了几天之后,就慢慢放下来了。
倒不是李时勉的题本不重要。
教育皇帝,是一等一的大事。毕竟天下兴亡有时候就系于人君一身。有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坏皇帝,对天下百姓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命运。
只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事务,都要汇总到这里。杨士奇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是有轻重缓急,李时勉的题本自然是轻,缓之中。
慢慢的就只是存档,而不是细细翻阅了。
杨士奇一发话,内阁之中也没有几个人反对。不过多少功夫,杨士奇的奏疏就到了太皇太后手中。
杨士奇等人与其他大臣不同。
有先帝所赐之绳愆纠缪银章,凡是盖了这个章的奏疏,可以直通大内,不经通政司。类似后世雍正的密折制度。
只是这封奏疏到了太皇太后手中的时候,朱祁镇就在身边。
太皇太后看了,轻轻一笑,将这封奏疏砸在朱祁镇身边,说道:“你做的好事。”
朱祁镇见太皇太后如此,心中吓了一跳,将奏疏打开一看,立即知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太皇太后。
连忙上前几步,搬了一个绣墩坐下,将太皇太后的腿放在膝盖之上,轻轻的拿捏,说道:“奶奶,不是李师不好,只是我实在觉得,孔孟之书虽然好,但是用来治国却没有头绪。格物致知,如果才能格物,它却没有说。”
“我私下想,这便是我将来要做千古一帝,我
要所格的物,不是什么心了,理了,气了,而是大明的天下。”
“只有将大明天下看清楚,看明白,才能有所作为。”
“奶奶你就答应了吧。”
太皇太后听了朱祁镇所言,心中微微一动。她并不在乎朱祁镇所说是什么,却听朱祁镇所言,要做千古一帝。
心中微微一软。
在她看来,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吹牛,但是朱祁镇所言未必不能。
因为朱祁镇在她身边这半年,她深刻知道了朱祁镇如何早慧。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家长情怀,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真的假的,只能需要时间来验证了。既然他自己有了主意,也不好硬拦住。
“好,不过,李时勉你准备怎么办?”太皇太后问道。
朱祁镇说道:“多增补几个讲官,让他们一人负责一经即可,李先生而今教我孟子,以后还教我孟子便是了。”
朱祁镇还真不相信了,大明百官还能都如李时勉一样头铁。
太皇太后是何等人,只是听了一耳朵,就知道朱祁镇打得是什么主意,轻轻一叹说道:“好。不过要做千古一帝,不读书却是不成的。”
朱祁镇连连点头说道:“孙儿知道,定然好好读书。”
太皇太后说道:“别以为新讲官都好糊弄,我要是听他们说你功课不行,你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老老实实的过来上课。”
朱祁镇连忙点头,说道:“奶奶放心,这些事情难不倒我的。”
太皇太后轻笑一声,说道:“难不倒,那你的字如何?”
朱祁镇听了太皇太后的话,顿时有些讪讪。
或许前世用硬笔写字都习惯了,而今用毛笔写字,总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毛病改不过来。他日日练字,长进都不大。
所写的字,仅仅是能看而已。什么风骨姿态,一点也没有。
偏偏他下的精力并不小。
太皇太后说道:“去练字吧,今天将兰亭序给临十遍。”
“啊。”朱祁镇惨叫一声,不知道怎么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身体影响,朱祁镇在太皇太后身边越发有孩子气。说道:“奶奶这也太多了吧。”
太皇太后根本不看她。从一边捏来一根朱笔,在奏疏上写下一行字,就是按朱祁镇的意思增补讲官。重新分配讲课时间之类。一边说道:“这是小惩大诫,让你这么不老实,乖乖的是临帖,否则就多临十遍。”
朱祁镇不敢多话,说道:“孙儿遵命。”只能在慈宁宫之中,研磨临帖了。
第四十一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二
王英这才暗中松了一口气。
他刚刚还以为宫廷之中,有什么事端。
这个时代天下安危很多时候都系于紫禁城之中。紫禁城中一点小事,也能闹出天大的事情来。由不得王英不紧张。
不过,听张忠说起李时勉。他就放心了。
无他,他了解李时勉。
李时勉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的确是忠臣。即便是白刃加身,也不会有害于陛下的。
其中定然是有所误会。
“李古廉做什么了?”王英问道。古廉乃是李时勉的号。
张忠一五一十的将李时勉所做所为说了出来。
这其中并没有添油加醋。
王英听李时勉不到半年,就将四书讲完了,就眉头皱起,又听说朱祁镇每每学习到深夜,眉头之间更加不好看了。
说道这里,张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英此刻脸色已经严肃之极了,说道:“还有什么?”
张忠说道:“陛下身边的王振王公公,因为陛下之过,常被责罚。深恨李先生,每每在陛下面前说诋毁之言。而且陛下也怕李先生,见之入老鼠见猫一般。”
“陛下固然聪慧,小侄却担心,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王英已经忍不住说道:“混账,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辈也。”
在王英看来,正统小皇帝而今不过十岁。这个时候的孩子,教三百千与对句,都差不多了。如果教论语也不是不行。
但是不足一年,将论语,中庸,大学,孟子都教完,这进度简直是太快了。
教孩子读书,不是这么来的。
更不要说这个孩子是皇帝。
而今你可以仗着太皇太后的势,严厉教授陛下,将来太皇太后仙去之后怎么办?小皇帝毕竟是皇帝,早晚要长大的。
或许李时勉年纪大了,不在乎这一件事情。恐怕将来皇帝对天下儒臣的印象就不好了。
王英看着张忠,说道:“少国公所言,我知道了。”
他深度怀疑张忠并非自己要对他说这些话的,他背后有人。
至于这背后的人是谁?是太皇太后?是英国公?或者是王振?一时间他弄不清楚。不过不要紧,先看看张忠所言是真是假。
王英自然不会因为一个人一面之词,就轻佻的下决定的。
那怕这个人是张忠,英国公嫡子。
李时勉为皇帝讲课题本都在翰林院有存档。王英作为翰林学士,又是
老资格。想要看到并不是太难的。
但是教案与课堂之上,真正讲得东西还是有出入的。这些题本都是上课之前,先交给内阁的。
最少朱祁镇在课堂上的反应,是写不进去题本之中。
王英不看别的,仅仅看李时勉的教学进度。立即知道张忠没有给他说假话。
这就足够了。
有什么为谁传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传的话是不是事实。
王英决计不能允许李时勉如此祸害陛下。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背后,却是被他当成孩子的皇帝。当他知道之后,却不知道作何感想。
王英思来想去带着这些题本就去了内阁。
当着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张辅的面,将这一叠题本递给了他们。说道:“诸位大人,陛下而今不过十岁,如此苦读,一旦伤了圣体,恐怕不是社稷之福。”
“李古廉这一件事情恐怕做错了。”
杨士奇见了,也是皱眉,说道:“这一件事情,却是我做错了。”
李时勉的题本,刚刚开始杨士奇还是看了的,不过仅仅看了几天之后,就慢慢放下来了。
倒不是李时勉的题本不重要。
教育皇帝,是一等一的大事。毕竟天下兴亡有时候就系于人君一身。有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坏皇帝,对天下百姓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命运。
只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事务,都要汇总到这里。杨士奇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是有轻重缓急,李时勉的题本自然是轻,缓之中。
慢慢的就只是存档,而不是细细翻阅了。
杨士奇一发话,内阁之中也没有几个人反对。不过多少功夫,杨士奇的奏疏就到了太皇太后手中。
杨士奇等人与其他大臣不同。
有先帝所赐之绳愆纠缪银章,凡是盖了这个章的奏疏,可以直通大内,不经通政司。类似后世雍正的密折制度。
只是这封奏疏到了太皇太后手中的时候,朱祁镇就在身边。
太皇太后看了,轻轻一笑,将这封奏疏砸在朱祁镇身边,说道:“你做的好事。”
朱祁镇见太皇太后如此,心中吓了一跳,将奏疏打开一看,立即知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太皇太后。
连忙上前几步,搬了一个绣墩坐下,将太皇太后的腿放在膝盖之上,轻轻的拿捏,说道:“奶奶,不是李师不好,只是我实在觉得,孔孟之书虽然好,但是用来治国却没有头绪。格物致知,如果才能格物,它却没有说。”
“我私下想,这便是我将来要做千古一帝,我
要所格的物,不是什么心了,理了,气了,而是大明的天下。”
“只有将大明天下看清楚,看明白,才能有所作为。”
“奶奶你就答应了吧。”
太皇太后听了朱祁镇所言,心中微微一动。她并不在乎朱祁镇所说是什么,却听朱祁镇所言,要做千古一帝。
心中微微一软。
在她看来,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吹牛,但是朱祁镇所言未必不能。
因为朱祁镇在她身边这半年,她深刻知道了朱祁镇如何早慧。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家长情怀,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真的假的,只能需要时间来验证了。既然他自己有了主意,也不好硬拦住。
“好,不过,李时勉你准备怎么办?”太皇太后问道。
朱祁镇说道:“多增补几个讲官,让他们一人负责一经即可,李先生而今教我孟子,以后还教我孟子便是了。”
朱祁镇还真不相信了,大明百官还能都如李时勉一样头铁。
太皇太后是何等人,只是听了一耳朵,就知道朱祁镇打得是什么主意,轻轻一叹说道:“好。不过要做千古一帝,不读书却是不成的。”
朱祁镇连连点头说道:“孙儿知道,定然好好读书。”
太皇太后说道:“别以为新讲官都好糊弄,我要是听他们说你功课不行,你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老老实实的过来上课。”
朱祁镇连忙点头,说道:“奶奶放心,这些事情难不倒我的。”
太皇太后轻笑一声,说道:“难不倒,那你的字如何?”
朱祁镇听了太皇太后的话,顿时有些讪讪。
或许前世用硬笔写字都习惯了,而今用毛笔写字,总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毛病改不过来。他日日练字,长进都不大。
所写的字,仅仅是能看而已。什么风骨姿态,一点也没有。
偏偏他下的精力并不小。
太皇太后说道:“去练字吧,今天将兰亭序给临十遍。”
“啊。”朱祁镇惨叫一声,不知道怎么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身体影响,朱祁镇在太皇太后身边越发有孩子气。说道:“奶奶这也太多了吧。”
太皇太后根本不看她。从一边捏来一根朱笔,在奏疏上写下一行字,就是按朱祁镇的意思增补讲官。重新分配讲课时间之类。一边说道:“这是小惩大诫,让你这么不老实,乖乖的是临帖,否则就多临十遍。”
朱祁镇不敢多话,说道:“孙儿遵命。”只能在慈宁宫之中,研磨临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