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做妈妈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走进无人区最新章节!
陈兰动物园的袋鼠常常吸引来许多少年朋友。
袋鼠属于有袋目动物。有袋目是哺乳动物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目前世界上总共才有150来种,分布在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在有袋目动物当中,袋鼠是最有名的。
大袋鼠只有澳洲才有,被澳大利亚人民视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有大袋鼠的形象,我们动物园里的大赤袋鼠、大灰袋鼠,就是直接来自澳大利亚的“贵客”。
在欧洲人进入澳洲大陆之前,大袋鼠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澳洲大陆。然而,到了四五十年前,澳大利亚野生大袋鼠的数量却急剧减少,不少人甚至担心这种珍贵动物会走向绝灭,呼吁人们保护它们。以后,由于得到了妥善保护,袋鼠的数量又逐渐增加。据估计,澳大利亚一共有1200万只各种种类的袋鼠,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澳大利亚政府允许当地猎人每年措杀200万只袋鼠,这样可以使袋鼠的数量不至于增加得太快。
袋鼠的数量为什么会增加得这样快呢?这是因为它们在澳洲大陆上土生土长,非常适应那儿的各种自然条件。绵羊是人们从欧洲引人澳洲的,生活得也很好。今天,毛纺工业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工业。可在牧场上,绵羊仍然竞争不过袋鼠。
袋鼠更能适应澳洲的气候,抗病力比绵羊强。绵羊只挑选可口的牧草吃,剩下许多难以消化的刺草,这些刺草蔓延开来,成为牧场的祸害。然而袋鼠却偏偏喜欢吃刺草,它们有出色的咀嚼消化能力,为牧场清除了大片的刺草。结果,既保护了牧场,也使得袋鼠的数量倍增。正因为这个原因,据说,要使绵羊的头数增加1倍的话,大袋鼠的数量就要增加3倍。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态平衡现象。
在野外,袋鼠主要吃各种杂草和灌木;到了动物园里,喂它们的饲料有干草、胡萝卜、蔬菜、苹果、饼干和黑豆,食物种类多,营养也就丰富。别看袋鼠只求粗食,在吃食方面也很讲究。美国芝加哥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怪事:那儿有52只大袋鼠,突然在一年之内病死了49只!他们赶紧请专家来“会诊”,动物学家研究了袋鼠的饲料,发现草料中缺少钙和一些矿物质,这正是袋鼠生活中所必需的。
于是,他们给袋鼠增加了合矿物质丰富的苜蓿、燕麦和各种蔬菜。没出一个月,剩下的三只大袋鼠就恢复了健康。
袋鼠前肢短小,前爪可以抓握东西。后肢长而粗壮,弹跳力特别强。受到敌害追逐的时候,它们可以一下子跳出七八米远,跳两米来高。在欧洲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一次一只大袋鼠突然一跃而起,越过两米多高的墙头,跳到隔壁的河马池旁边,用前爪抓伤了河马的鼻子,吓得河马不知所措。
在野外,大袋鼠被敌害追赶的时候,有它们独特的反击办法。它们背靠大树,尾巴柱地,用有力的后腿狠狠地蹬踢跑过来的敌害腹部。然而在动物园里,大袋鼠还是比较温驯老实的动物。它们受到精心照料,吃营养丰富的饲料,习惯了动物园里的生活。春天夏天,它们在运动场的草地上活动;秋天冬天,它们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气候,就搬进装着大玻璃窗的暖房里生活。
有一年,我们这里的一只大灰袋鼠怀孕了。我们非常高兴,这么珍贵的动物,能在动物园里繁殖,这可是件稀罕事!我专门负责照料怀孕的母袋鼠,每天给它送去营养丰富的食物,还仔细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母袋鼠怀孕40天左右,就产仔了。它的产仔方式非常特别: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袋鼠,是自己从母袋鼠的泄殖腔里爬出来的。
小袋鼠的身长只有2厘米,体重不到一克,还没有我的小手指粗。它的耳目紧闭,后肢被一层胎膜包裹着。浑身肉红色,像一段蚯蚓似地蠕动着。
这时候,母袋鼠半仰着身子,尾巴从两腿之间伸出来,静静地躺着。它已经用舌头从尾巴根部向着育儿袋方向舔出了一条潮湿的“小路”。小袋鼠虽然又聋又瞎,可它凭着本能,用有力的前肢,沿着母袋鼠舔出来的“小路”,左右摇晃着,艰难地爬呀爬呀。爬了好一阵,终于爬进了育儿袋里。一爬进育儿袋,它就开始寻找奶头。育儿袋里共有4个奶头,幼袋鼠摸索了好一阵子,终于含住了一个奶头。一含住它,这个奶头就会很快地膨胀起来,塞满小袋鼠的嘴巴。从此,小袋鼠就牢牢“挂”
在这个奶头上,一挂就是好几个月,在妈妈的育儿袋里继续发育。
小袋鼠不会吮吸奶汁,是靠妈妈奶头的自动收缩,把奶汁喷射到幼袋鼠的嘴里。
幼袋鼠也不会排泄,光吃不拉。过四五个月以后,小袋鼠长大了,才放开奶头。
这只小袋鼠在育儿袋里生活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那天,我一早去袋鼠房检查袋鼠母子俩的情况,踏进门去,就发现那只幼袋鼠竟躺在地上,母袋鼠呆呆地蹲在一旁看着。显然,母袋鼠在夜里受了惊,把育儿袋里的小袋鼠甩了出来,小袋鼠没有能力再爬回去,母袋鼠出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放回袋子里去。
我赶紧打开门进去,把幼袋鼠拣了起来。一摸,它全身冷冰冰的。我吓了一跳,赶快把它揣在怀里,跑到锅炉房去。
我把小袋鼠捂在自己的衣服里,蹲在锅炉的旁边,怀着一线希望,希望它能缓过来。半个小时过去了,小袋鼠开始有点动弹,我掀起衣服一看,发现它的呼吸已经恢复了。我又把它揣回到母袋鼠那儿,一面用手轻轻抚摸母袋鼠的育儿袋,一面小心地把小袋鼠放回育儿袋里去。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做很危险,袋鼠的后腿强劲有力,据说在澳大利亚有人曾经被袋鼠踢碎了脑袋,踢断了大腿。然而,为了抢救小袋鼠的生命,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总算一切顺利,小袋鼠被放回到育儿袋里,得救了。这样的事要是发生在野外,小袋鼠就性命难保了。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小袋鼠常常从育儿袋里探出小脑袋来,好奇地瞧着周围的世界。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有几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妈妈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从这时候开始,它就要学习独立生活了。
经过三四年,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米、体重100多公斤的大袋鼠。
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而母袋鼠呢,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但是这个胚胎暂时不发育,处于休眠状态,要等到育儿袋里的小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就得一直忙着带孩子。
有趣的是,袋鼠妈妈这一套奇妙的育儿方法,还引起了医学家的兴趣。1984年,两位美国医生从袋鼠的育儿方法得到启示,发明了一种养育人的早产婴儿的新方法。
早产婴儿的生活力很差,过去都是放在医院的暖箱里养育的。产妇出院以后,家里没有暖箱,早产婴儿很容易死亡。这两位医生模仿袋鼠育儿的方法,在产妇的胸前挂一个人工制造的育儿袋,婴儿放在育儿袋里,又温暖,又能及时吃到妈妈的奶。
而且,婴儿贴着妈妈的身体,听着妈妈的心跳,生活力可以大大提高。
瞧,袋鼠居然还启发人们创造了哺养早产儿的新方法呢。
陈兰动物园的袋鼠常常吸引来许多少年朋友。
袋鼠属于有袋目动物。有袋目是哺乳动物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目前世界上总共才有150来种,分布在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在有袋目动物当中,袋鼠是最有名的。
大袋鼠只有澳洲才有,被澳大利亚人民视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就有大袋鼠的形象,我们动物园里的大赤袋鼠、大灰袋鼠,就是直接来自澳大利亚的“贵客”。
在欧洲人进入澳洲大陆之前,大袋鼠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澳洲大陆。然而,到了四五十年前,澳大利亚野生大袋鼠的数量却急剧减少,不少人甚至担心这种珍贵动物会走向绝灭,呼吁人们保护它们。以后,由于得到了妥善保护,袋鼠的数量又逐渐增加。据估计,澳大利亚一共有1200万只各种种类的袋鼠,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澳大利亚政府允许当地猎人每年措杀200万只袋鼠,这样可以使袋鼠的数量不至于增加得太快。
袋鼠的数量为什么会增加得这样快呢?这是因为它们在澳洲大陆上土生土长,非常适应那儿的各种自然条件。绵羊是人们从欧洲引人澳洲的,生活得也很好。今天,毛纺工业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工业。可在牧场上,绵羊仍然竞争不过袋鼠。
袋鼠更能适应澳洲的气候,抗病力比绵羊强。绵羊只挑选可口的牧草吃,剩下许多难以消化的刺草,这些刺草蔓延开来,成为牧场的祸害。然而袋鼠却偏偏喜欢吃刺草,它们有出色的咀嚼消化能力,为牧场清除了大片的刺草。结果,既保护了牧场,也使得袋鼠的数量倍增。正因为这个原因,据说,要使绵羊的头数增加1倍的话,大袋鼠的数量就要增加3倍。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态平衡现象。
在野外,袋鼠主要吃各种杂草和灌木;到了动物园里,喂它们的饲料有干草、胡萝卜、蔬菜、苹果、饼干和黑豆,食物种类多,营养也就丰富。别看袋鼠只求粗食,在吃食方面也很讲究。美国芝加哥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一件怪事:那儿有52只大袋鼠,突然在一年之内病死了49只!他们赶紧请专家来“会诊”,动物学家研究了袋鼠的饲料,发现草料中缺少钙和一些矿物质,这正是袋鼠生活中所必需的。
于是,他们给袋鼠增加了合矿物质丰富的苜蓿、燕麦和各种蔬菜。没出一个月,剩下的三只大袋鼠就恢复了健康。
袋鼠前肢短小,前爪可以抓握东西。后肢长而粗壮,弹跳力特别强。受到敌害追逐的时候,它们可以一下子跳出七八米远,跳两米来高。在欧洲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一次一只大袋鼠突然一跃而起,越过两米多高的墙头,跳到隔壁的河马池旁边,用前爪抓伤了河马的鼻子,吓得河马不知所措。
在野外,大袋鼠被敌害追赶的时候,有它们独特的反击办法。它们背靠大树,尾巴柱地,用有力的后腿狠狠地蹬踢跑过来的敌害腹部。然而在动物园里,大袋鼠还是比较温驯老实的动物。它们受到精心照料,吃营养丰富的饲料,习惯了动物园里的生活。春天夏天,它们在运动场的草地上活动;秋天冬天,它们受不了北方的寒冷气候,就搬进装着大玻璃窗的暖房里生活。
有一年,我们这里的一只大灰袋鼠怀孕了。我们非常高兴,这么珍贵的动物,能在动物园里繁殖,这可是件稀罕事!我专门负责照料怀孕的母袋鼠,每天给它送去营养丰富的食物,还仔细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母袋鼠怀孕40天左右,就产仔了。它的产仔方式非常特别: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袋鼠,是自己从母袋鼠的泄殖腔里爬出来的。
小袋鼠的身长只有2厘米,体重不到一克,还没有我的小手指粗。它的耳目紧闭,后肢被一层胎膜包裹着。浑身肉红色,像一段蚯蚓似地蠕动着。
这时候,母袋鼠半仰着身子,尾巴从两腿之间伸出来,静静地躺着。它已经用舌头从尾巴根部向着育儿袋方向舔出了一条潮湿的“小路”。小袋鼠虽然又聋又瞎,可它凭着本能,用有力的前肢,沿着母袋鼠舔出来的“小路”,左右摇晃着,艰难地爬呀爬呀。爬了好一阵,终于爬进了育儿袋里。一爬进育儿袋,它就开始寻找奶头。育儿袋里共有4个奶头,幼袋鼠摸索了好一阵子,终于含住了一个奶头。一含住它,这个奶头就会很快地膨胀起来,塞满小袋鼠的嘴巴。从此,小袋鼠就牢牢“挂”
在这个奶头上,一挂就是好几个月,在妈妈的育儿袋里继续发育。
小袋鼠不会吮吸奶汁,是靠妈妈奶头的自动收缩,把奶汁喷射到幼袋鼠的嘴里。
幼袋鼠也不会排泄,光吃不拉。过四五个月以后,小袋鼠长大了,才放开奶头。
这只小袋鼠在育儿袋里生活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那天,我一早去袋鼠房检查袋鼠母子俩的情况,踏进门去,就发现那只幼袋鼠竟躺在地上,母袋鼠呆呆地蹲在一旁看着。显然,母袋鼠在夜里受了惊,把育儿袋里的小袋鼠甩了出来,小袋鼠没有能力再爬回去,母袋鼠出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放回袋子里去。
我赶紧打开门进去,把幼袋鼠拣了起来。一摸,它全身冷冰冰的。我吓了一跳,赶快把它揣在怀里,跑到锅炉房去。
我把小袋鼠捂在自己的衣服里,蹲在锅炉的旁边,怀着一线希望,希望它能缓过来。半个小时过去了,小袋鼠开始有点动弹,我掀起衣服一看,发现它的呼吸已经恢复了。我又把它揣回到母袋鼠那儿,一面用手轻轻抚摸母袋鼠的育儿袋,一面小心地把小袋鼠放回育儿袋里去。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做很危险,袋鼠的后腿强劲有力,据说在澳大利亚有人曾经被袋鼠踢碎了脑袋,踢断了大腿。然而,为了抢救小袋鼠的生命,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总算一切顺利,小袋鼠被放回到育儿袋里,得救了。这样的事要是发生在野外,小袋鼠就性命难保了。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小袋鼠常常从育儿袋里探出小脑袋来,好奇地瞧着周围的世界。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有几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妈妈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从这时候开始,它就要学习独立生活了。
经过三四年,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米、体重100多公斤的大袋鼠。
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而母袋鼠呢,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但是这个胚胎暂时不发育,处于休眠状态,要等到育儿袋里的小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就得一直忙着带孩子。
有趣的是,袋鼠妈妈这一套奇妙的育儿方法,还引起了医学家的兴趣。1984年,两位美国医生从袋鼠的育儿方法得到启示,发明了一种养育人的早产婴儿的新方法。
早产婴儿的生活力很差,过去都是放在医院的暖箱里养育的。产妇出院以后,家里没有暖箱,早产婴儿很容易死亡。这两位医生模仿袋鼠育儿的方法,在产妇的胸前挂一个人工制造的育儿袋,婴儿放在育儿袋里,又温暖,又能及时吃到妈妈的奶。
而且,婴儿贴着妈妈的身体,听着妈妈的心跳,生活力可以大大提高。
瞧,袋鼠居然还启发人们创造了哺养早产儿的新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