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 第127章 督工
第127章 督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李延宁跟着衙役一边聊一边走进县衙。他这才知道,自家舅舅在金溪县名声这么响,迷弟这么多。
他孤身勇闯劫匪窝拯救衙役,也算与这些人有过命之交了。叶明在县丞府休息期间坐不住,也会受邀请来县衙教衙役几招,利落的身手,收获一堆迷弟。
衙役得知叶明现在居然在服徭役,担心不已,决定散职后去看他,给他多带些东西。
李延宁替舅舅谢过他们。
王纯义知道叶明的外甥李延宁来找他,既惊讶又期待。
见到李延宁时,他不免被李延宁的外表惊艳,笑着道:“都说外甥像舅,老话果然不假。李公子当真是一表人才。”
李延宁作揖行礼,两人寒暄了一番。王纯义说起了脱谷机给金溪县百姓带来的益处,又替百姓感谢了李延宁一番。
他得知李延宁刚刚考过院试,还是案首,更加赞赏,直言李延宁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与他成为同僚。
王纯义进士出身,这是对李延宁的极大祝福和鼓励,他诚心感谢。
之后,李延宁言明了来意:“王大人,晚生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报。”
王纯义道:“何事?”
李延宁将计划书逞上,道:“晚生应悠州太守的号召,报名了管理徭夫队伍的文书先生,一路走来,了解了很多徭夫的辛劳和不幸,晚生知道此次修路对朝廷的重要性。故写了此篇策问,提了一些晚生的看法和主意,望王大人指点一二。”
王纯义以为李延宁是来请教他学问,他很乐意指点向学的年轻人,便翻阅起来。
他越看越入神,越看越心潮澎湃,看到最后忍不住站起来,看向李延宁的眼睛都带着不可思议,道:“贤侄好文采,好主意,好巧思!”
一连三个好,让李延宁将悬着的心暂时放在肚子里。
李延宁问:“王大人觉得晚生写的策文可行吗?”
王纯义又再次逐字逐句看起来,道:“可行,但要看到实际效果。若是你策问里写的马车木轨道真能造出来,我一定将你这篇策问呈报朝廷,将此法推向所有地区,以减轻徭夫困难。”
李延宁惊讶,呈报朝廷,若是这样的木轨直道能铺向全国,那交通必然更加便利。
李延宁起身作揖道:“晚生一定竭尽全力。”
有了王纯义的支持,李延宁干起事来便方便许多。王纯义调给李延宁三个衙役供差遣。
李延宁给金洵留了拜帖和一封信,让衙役送到金家铺子。又向王纯义求得了公告,征集整个县的能工巧匠。
又写了一个话本,大意是一个乡绅有颗菩萨心肠,见百姓出行不便,便出钱修路搭桥。百姓为感谢乡绅,在路边筑起路牌。见到路牌的百姓和商人都觉得乡绅仁义。
为此,百姓们都愿意去他家的铺子买东西,乡绅的生意更加兴隆。
而乡绅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好人有好报,不仅自己长命百岁,后代子孙更是各个出息,整个家族都兴旺发达起来,成为一个大世家。
李延宁的话本写的通俗易懂,让人抄了几分,送到茶馆和酒馆的说书人手里,雇佣他们这段时间都讲这个话本。
李延宁在金溪县待了两天,最后带着一批雇佣来的有经验的匠人,去粮食铺买了粮食,浩浩荡荡运回来官道这里。
锦州和江州受雨水侵扰,今年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需要朝廷赈灾。华朝又征集徭夫,今年秋收怕是也会有影响。目前华朝已经从各个地方调粮来赈救受灾的地区。粮价难免更高了一些,李延宁也买的不多。
林甬官和徭夫们看到一袋袋粮食,眼睛泛光。尤其是徭夫们,已经有一些每天只能吃一顿,早就饿得两眼发黑,手脚无力了。沉重的劳动鞭笞着他们,更让他们没了生的希望。
再这样下去,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豁出去的心态会一直叫嚣着,起义就这么兴起了。
李延宁到的时候正是饭点,他让匠人们架锅给徭夫们煮顿热乎的粥。
林甬官哪里有不应的,立马让大家停下来,开始做饭。徭夫们兴奋极了,对李延宁连连道谢。
叶明和李青松拉过李延宁问他怎么回事?李延宁再有钱能买多少粮食?徭夫又有多少人?他就是掏空家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而一旦停了粮食,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李延宁这个读书人比他们都懂。
李延宁知道舅舅和大伯担心他。他安抚他们道:“大伯,舅舅你们放心,我不会贸然行事的,我这是得了王大人的首肯,你们别急,去端饭过来吃,我们边吃边说。”
李青松和叶明听到这,才心下一松,两人端了饭,找个僻静的地方吃起来。
李延宁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两人听得入神,饭都差点忘记吃。听完整个计划,李青松更是开怀大笑道:“我就说宁子不会这么冒失,果然在憋大招。”
叶明赶紧将他的嘴捂住,道:“行了,咱们知道就好,你还想怎么嚷嚷!”
“我这不是太高兴了嘛。”
李延宁道:“大伯,舅舅,计划才刚开始,我们得小心行事。舅舅你得帮我看住徭夫们。大伯,你帮我爹做过木活,对木工活比较熟悉,帮我把徭夫队伍里有经验的工匠找出来。我们必须把这条路修好!让徭夫们活着回去。”
“放心吧宁子。”叶明和李青松都拍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有大伯和舅舅的支持,又有周运叔和武波叔协助,徭夫这边李延宁不担心。
第二天一大早,王县令来了,他亲自来到官道旁慰问徭夫们。他带来了粮食,还现场做了动员,言辞恳切,并任命李延宁为这条路的督工,为朝廷修建一条新道路。
徭夫们可不管什么新不新路的,只要每天能吃饱,能坚持两个月,活着回家就够了。不管谁来,能带粮食来的都是再生父母。
李延宁成为督工,与林甬官一起共事。林甬官对李延宁的本事另眼相看,出去几天,回来就被金溪县的县令任命,着实不简单。
不管如何,只要能修好路,且不侵犯他的利益,林甬官不介意给李延宁多放一些权力。
李延宁跟着衙役一边聊一边走进县衙。他这才知道,自家舅舅在金溪县名声这么响,迷弟这么多。
他孤身勇闯劫匪窝拯救衙役,也算与这些人有过命之交了。叶明在县丞府休息期间坐不住,也会受邀请来县衙教衙役几招,利落的身手,收获一堆迷弟。
衙役得知叶明现在居然在服徭役,担心不已,决定散职后去看他,给他多带些东西。
李延宁替舅舅谢过他们。
王纯义知道叶明的外甥李延宁来找他,既惊讶又期待。
见到李延宁时,他不免被李延宁的外表惊艳,笑着道:“都说外甥像舅,老话果然不假。李公子当真是一表人才。”
李延宁作揖行礼,两人寒暄了一番。王纯义说起了脱谷机给金溪县百姓带来的益处,又替百姓感谢了李延宁一番。
他得知李延宁刚刚考过院试,还是案首,更加赞赏,直言李延宁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与他成为同僚。
王纯义进士出身,这是对李延宁的极大祝福和鼓励,他诚心感谢。
之后,李延宁言明了来意:“王大人,晚生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报。”
王纯义道:“何事?”
李延宁将计划书逞上,道:“晚生应悠州太守的号召,报名了管理徭夫队伍的文书先生,一路走来,了解了很多徭夫的辛劳和不幸,晚生知道此次修路对朝廷的重要性。故写了此篇策问,提了一些晚生的看法和主意,望王大人指点一二。”
王纯义以为李延宁是来请教他学问,他很乐意指点向学的年轻人,便翻阅起来。
他越看越入神,越看越心潮澎湃,看到最后忍不住站起来,看向李延宁的眼睛都带着不可思议,道:“贤侄好文采,好主意,好巧思!”
一连三个好,让李延宁将悬着的心暂时放在肚子里。
李延宁问:“王大人觉得晚生写的策文可行吗?”
王纯义又再次逐字逐句看起来,道:“可行,但要看到实际效果。若是你策问里写的马车木轨道真能造出来,我一定将你这篇策问呈报朝廷,将此法推向所有地区,以减轻徭夫困难。”
李延宁惊讶,呈报朝廷,若是这样的木轨直道能铺向全国,那交通必然更加便利。
李延宁起身作揖道:“晚生一定竭尽全力。”
有了王纯义的支持,李延宁干起事来便方便许多。王纯义调给李延宁三个衙役供差遣。
李延宁给金洵留了拜帖和一封信,让衙役送到金家铺子。又向王纯义求得了公告,征集整个县的能工巧匠。
又写了一个话本,大意是一个乡绅有颗菩萨心肠,见百姓出行不便,便出钱修路搭桥。百姓为感谢乡绅,在路边筑起路牌。见到路牌的百姓和商人都觉得乡绅仁义。
为此,百姓们都愿意去他家的铺子买东西,乡绅的生意更加兴隆。
而乡绅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好人有好报,不仅自己长命百岁,后代子孙更是各个出息,整个家族都兴旺发达起来,成为一个大世家。
李延宁的话本写的通俗易懂,让人抄了几分,送到茶馆和酒馆的说书人手里,雇佣他们这段时间都讲这个话本。
李延宁在金溪县待了两天,最后带着一批雇佣来的有经验的匠人,去粮食铺买了粮食,浩浩荡荡运回来官道这里。
锦州和江州受雨水侵扰,今年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需要朝廷赈灾。华朝又征集徭夫,今年秋收怕是也会有影响。目前华朝已经从各个地方调粮来赈救受灾的地区。粮价难免更高了一些,李延宁也买的不多。
林甬官和徭夫们看到一袋袋粮食,眼睛泛光。尤其是徭夫们,已经有一些每天只能吃一顿,早就饿得两眼发黑,手脚无力了。沉重的劳动鞭笞着他们,更让他们没了生的希望。
再这样下去,越来越多的人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豁出去的心态会一直叫嚣着,起义就这么兴起了。
李延宁到的时候正是饭点,他让匠人们架锅给徭夫们煮顿热乎的粥。
林甬官哪里有不应的,立马让大家停下来,开始做饭。徭夫们兴奋极了,对李延宁连连道谢。
叶明和李青松拉过李延宁问他怎么回事?李延宁再有钱能买多少粮食?徭夫又有多少人?他就是掏空家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而一旦停了粮食,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李延宁这个读书人比他们都懂。
李延宁知道舅舅和大伯担心他。他安抚他们道:“大伯,舅舅你们放心,我不会贸然行事的,我这是得了王大人的首肯,你们别急,去端饭过来吃,我们边吃边说。”
李青松和叶明听到这,才心下一松,两人端了饭,找个僻静的地方吃起来。
李延宁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两人听得入神,饭都差点忘记吃。听完整个计划,李青松更是开怀大笑道:“我就说宁子不会这么冒失,果然在憋大招。”
叶明赶紧将他的嘴捂住,道:“行了,咱们知道就好,你还想怎么嚷嚷!”
“我这不是太高兴了嘛。”
李延宁道:“大伯,舅舅,计划才刚开始,我们得小心行事。舅舅你得帮我看住徭夫们。大伯,你帮我爹做过木活,对木工活比较熟悉,帮我把徭夫队伍里有经验的工匠找出来。我们必须把这条路修好!让徭夫们活着回去。”
“放心吧宁子。”叶明和李青松都拍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有大伯和舅舅的支持,又有周运叔和武波叔协助,徭夫这边李延宁不担心。
第二天一大早,王县令来了,他亲自来到官道旁慰问徭夫们。他带来了粮食,还现场做了动员,言辞恳切,并任命李延宁为这条路的督工,为朝廷修建一条新道路。
徭夫们可不管什么新不新路的,只要每天能吃饱,能坚持两个月,活着回家就够了。不管谁来,能带粮食来的都是再生父母。
李延宁成为督工,与林甬官一起共事。林甬官对李延宁的本事另眼相看,出去几天,回来就被金溪县的县令任命,着实不简单。
不管如何,只要能修好路,且不侵犯他的利益,林甬官不介意给李延宁多放一些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