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男人的天堂最新章节!
1
经营家说,烟酒不单纯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人的一个工具。既是工具,谁人能丢掉?如果兄弟们对我的话不理解的话,不妨耐心听我的讲述——
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或许体会不到这一点,大学,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而且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上大学之前,我父亲在烟酒方面对我的管束近乎苛刻地严厉,其实,即使不苛刻,虽用尽了力仍始终不上不下的学习成绩也让心高无比的我无暇他顾,偶尔关注一下别人吸烟喝酒,总觉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潇洒和张扬,但烟酒这东西似乎只有成年人才配而且天经地义地必须去沾染,而小孩子则是绝对碰不得的。这是我最初对烟酒形成的最为清晰的观点,至今仍在顽固地坚持着。
待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尽管只是个经我父亲费尽脑汁才谋到的委培生,我父亲对我的管束还是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地转变,他甚至能够在公众场合给我递烟劝我吸。
我父亲在这方面有许多讲究,还仿佛就在昨天,凡是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找谁的,即使是找我的,我和我娘也只有忙活的份儿,除非我父亲唤,断不许上桌陪客,即使唤,我和我娘上去以茶代酒敬完客人三杯后也必须立即自找托辞离场,否则必遭一番声色俱厉地训斥。
逢年过节,一旦我父亲喝大了,他甚至会逼着我半跪乃至全跪地去桌上逐一敬酒,当然,我是绝对不能喝的,客人往往有感于我的虔诚常一饮而尽,我父亲便嘿嘿地笑个不停;偶有铁石心肠者坚决不喝,我父亲就会冲我发火,非要我替了不可,客人当然不肯,只能一饮而尽。
我父亲说,这是家长主人翁地位的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所以,对于他的转变,在一阵茫然无措后,我本能地生出一股反感,越是你非要我做的事情,我偏不做。
我父亲自是一眼就能看穿我的把戏,但他没有跟往常那样暴怒不已,反而象欣赏自己最满意的杰作似地专注地盯着我,连眼神里都透着笑,声音则难得的柔却绝不失庄重地说,过去,可能严厉了些,现在不同了,大学生便算大人了,今后凡事就要自己做主了,不过,烟酒这东西终究还是要学的。
我父亲何以会有此一说呢?必是有根源的,且勿需猜测,不妨去看他的经历,任何人的任何观点应该都能从他的经历中寻出根源。
前面的讲述曾提及,我父亲刚开始倒腾油料那阵子,市场的管制仍很严,人们的吃穿用度一切都由集体派发,诸如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糖票等等,连打瓶酱油买瓶醋都必须凭票购买,除此之外的所有买卖关系一律视为投机倒把严惩不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儿。
然而,生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种凭票经济的长期高度短缺必然要产生不安分,所有这些不安分因素都归我父亲的姑父也就是当时的村治保主任管。
治保主任是地道的贫农,因此革命最彻底,对一切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行为都嫉恶如仇。我父亲虽是他的妻侄,常甜甜地喊他姑父,但由于父亲的“好逸恶劳”,他最不待见,而且两眼总在盯着我父亲,因为他显然已把我父亲作为村里最不安分的因素,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说,当真被他盯得头皮直发麻。
无疑地,要想把自己的事情做下去,我父亲必须先绕过他。要绕过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几乎没有任何的诸如打小牌赌小钱儿之类的不良习惯,工作百分之二百地过得硬:在职十年间,他昼伏夜出,所有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段都被他盯得死死的,村里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哪怕是柴草失窃案件,村里人亲切地称他为“夜狗”。
这时候,我父亲的第一批油出笼了,如何运出去成了小本经营的我父亲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无奈之下,我父亲便开始研究他。
任何人都是经不住研究的,不久我父亲即发现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喝两口,便决定请他喝酒。那个时候还不时兴请客送礼,请他喝酒需得有正当的理由,否则他决计不会参加。机会便选在我祖奶奶过生日的那天,我父亲托了八层关系才搞到了三瓶酒。
按照我们家的老传统,老人过生日必要凑到一起吃一顿,按说是该有酒的,但酒那时属紧俏货,而且价格高昂,所以一般不上酒,除了我父亲的姑父,家里自没人喝酒,连我父亲这样的“街混子”也没喝过。
见桌上有了酒,治保主任甚是纳闷。
我祖奶奶便乐颠颠的,自豪地说是我父亲孝敬姑丈的,眼里满含笑意。
治保主任便上上下下不停地打量我父亲,尽是疑惑地质问我父亲,臭小子,不是又想做什么坏事吧?
我父亲忙说,哪里哪里,一片孝心,苍天可鉴。
治保主任虽仍不肯信,酒馋终胜过了疑惑,却非要跟我父亲同喝不可。我父亲心里有事,又是第一次喝酒,而且酒量原就不大,三瓶老白干下肚,治保主任喝了两瓶多仍不显醉意,我父亲却早已醉得人事不省。治保主任怪怪地看了看正昏睡不已的我父亲,含着笑放心地睡觉去了。
我父亲自是不肯甘心,于是便在酒上跟治保主任耗上了,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只要治保主任有一次马失前蹄,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我父亲坚信。
我奶奶不明就里,便说我父亲犟,我父亲却说,这不叫犟,这是一种精神,人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比百万家财更让人受益不尽。
我父亲显是在不自觉中把这种较量看成了一种对抗,他总喜欢为自己找一个假想的敌人,他说没有斗争便无法前进,只有在斗争中才有可能挑战自我极限。
酒量是由人的内脏功能所决定的而绝不是靠练得来的,更不论个子大小,我父亲高头大马地练了一辈子,最终也没能把酒量练大,但在这种长期的较量中,他却逐步认识到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情的成功,不单纯要靠力气,而需要一种只能存乎于心的巧劲,俗语叫“四两拨千斤”。
再说治保主任解了酒馋,却越咂摸越觉得不对味——象我父亲这样的人何以会突然生出如此孝心呢?即使果真生了孝心,又从哪里折腾如此多的钱去隔三差五地请他喝酒呢?难道他会偷不成?村里分明又没哪家哪户少了什么东西。越想大脑越乱,只觉这些突然涌上的猜测和假想就是真的,倘若……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正欲去查个究竟,村里偏在这个时候接二连三地出事了:先是张三家的那只村里头叫得最欢实的狗被人莫名其妙地药死了,继而李四家倒挂在树上的玉米被人偷了两提第二天又被送了回来,紧接着王五的老婆分明看见自家的院内夜里进了人却什么也没少。
这是我们村十几年来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出现问题的三家都是村里的治安员,这无异于公开挑衅。治保主任狠了心,他组织了全村的青壮年实行轮流值班,折腾了半个多月,问题虽再没发生,案子却也毫无眉目,而且只要巡逻停下来,类似的问题便又会接着发生。
如此再而三地折腾,这些白天下地原已疲惫不堪的青壮年早已心生不满,事实也是,其他的人家并不见少东西,偏是你们管治保的家里少东西,岂不是要让大家给你们当保镖?太无能了!逻辑就这样推演着,而且逮住了机会就拼命地嚷。
支书只能出面找治保主任谈话了,大意是主任兢兢业业地干了这许多年,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人谁都会老,老了精力便不济了,何不退下来让青年人去试一把呢?
治保主任当然不甘心,他尤其不能同意支书关于由我父亲接替他的决定,在他的心目中我父亲绝不适宜担任这一要职,联想到我父亲的反常行为,他怀疑我父亲就是混乱的制造者。
他的怀疑是非常灵验的,但灵验归灵验,必须得有证据,没有证据的事儿最好别说,人家会认你作疯子。
关于我父亲的任命,支书的态度是明确而又坚决的,再四声明这是组织的决定,治保主任心里虽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不乐意也只有服从的份儿,目光却死死地定在了我父亲身上。
我父亲没有让父老乡亲失望,上任后村里立马平静了下来,那才叫真正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不少人家在我父亲的倡议下连多年来养的狗也处理了。
狗在农村是养来看家护院的,既然天下如此太平,白白养着这么一条狗又有何用?处理了狗便可省却一份粮食,用来养一头猪或几只鸡自是又实惠了许多,千万别不信,那个年代当真是这样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少了狗,村庄的夜晚更加安静了,人们的心里也在我父亲取消了青壮年的夜间巡逻却照样不发生问题而拍手称快后暂时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便如这村庄的夜晚一样安宁,这也算是一种和谐吧。
人的伪装可以瞒过一时但绝不可能瞒过一世,自称火眼金睛的治保主任待把自己暴乱的情绪平息下来之后,经过对我父亲长达三个月的蹲守考察,终于发现了这份和谐当中的不和谐,不,应当称作“猫腻”,他这样称呼用以鼓励着自己。
原来,村里已有不少人趁着这宁静的夜晚向村外倒腾着什么,尤其我父亲,刚开始还只是用独轮车运,后来每隔一集便要往外运一牛车,渐加至两个三个,最高峰竟然达到了五个。
简直要翻天了,他这样想着,便恍然大悟,却实在想不出象我父亲这样的小混混何以会如此大胆,又何以会有如此大的气魄?当真小瞧了他,他再次想到了我父亲突然间反常的所有行动,这小子分明每次都烂醉如泥又如何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掉的呢?难道这小子居然会分身术?他越想越乱,怎么也辨不出个所以然,心里却渐渐明白过来,中了计!
糊涂呀,糊涂。他猛地一拍大腿,预感到似乎要出什么大事,对,似这等闹下去,一定会出大事。他想着,便又有了新的发现,顿觉倍受鼓舞,连丢官之仇竟也忘却了。哼,别以为我下了台,凭咱这双火眼金睛,照样让你白骨精现出原形,就是他娘的你能跳出十个十万八千里,管保也让你逃不出老佛爷的手掌心。
原治保主任是个说到便要做到的人,好不容易捱到了天黑,他便拖着支书躲进了与我家隔街相望的位于村子中央他经常蹲守的玉米秸垛。
时值腊月,寒风夹着雪花刺得人肌肤生疼。黑暗中,村支书恨恨地剜了他一眼,碍于原主任大他五岁又长他一辈,更何况也是为了工作,便不好说什么,心里却极不情愿。
他十分清楚自己这位叔叔的为人,如果他今天胆敢不跟着出来,恐怕连年也要过不清闲,前些日子免他这治保主任要不是迫于社员的压力,他才不去捅这马蜂窝呢。没曾想,竟是没曾想的顺利,看来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自己的这位叔叔,来也来了,算是还他一份人情吧。
胡思乱想着,便禁不住要打喷嚏,主任忙用肥大的手捂紧了他的嘴鼻,憋得他两眼直冒泪。说来也怪,只这么一捂,竟然便不再想打喷嚏。后来,他创造性地把这招用于治疗重感冒,居然灵验,不禁暗暗自得,也算是那晚的一大发现。
2
时间就这样永远总不随人愿,越嫌其快越象疯了似地飞跑仿佛倏忽一下就没了,越嫌其慢越象静止了似地一动不动。这会儿,支书就在度日如年地耗着,或者说苦熬着,而原治保主任却在两眼放着光静待着目标出现。总算熬过了上半夜,目标却仍迟迟不肯出现。
支书又冷又急正瑟瑟抖着,主任猛地捅了支书一下,兴奋地说,快看,出来了!!!
果见象有人在指挥似的,到了这个点儿,不少人家突然开了门在悄悄地装车,最让人不能容忍的当数身为干部的我父亲,竟然点了火把,装了足足有八牛车。
原治保主任显已激动得无法自抑,声音里已然带了颤音,问:大鱼!看清了吗?
答:看清了。之后再没有回音,只听得支书的牙齿因为冷在咯咯响个不停。
原治保主任不耐烦地瞄了黑暗中的支书一眼,近乎质问道,看清了,还不快招呼人去抓?!
反问道:抓?抓什么?!
斩钉截铁地说:抓投机倒把的呀!
答:不用抓了,今天,我刚到公社开完会还没来得及传达,上面说了,要多给农民一些自由的空间,把经济搞得活一点儿,日子过得好一点儿。
突然的大逆转由于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往往是浓重的失望和失落,随之而来的表现必是不辨是非地争辩,既惊且疑中甚至透着一股莫可名状的怒火: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难道昨天还百分之百错误的东西今天当真就变成了对的?嘴里不停地唠叨着,神态则已近乎愚钝。
待忙于生计的人离去后,支书突然醒过来似地,站起身子,用力地跺了跺脚,搀扶着雄心勃勃早已被站立不稳所取代的自己叔叔,语气也已恢复平静:不可能?有什么不可能,事实如此嘛。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不少的支书也是不敢相信,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然事实当真如此啊。不过,仔细想想,早该这样了,我们命都不顾地去打江山又为了什么呢?不就是想过好日子嘛。
支书的话再明白不过了,原治保主任只好转而劝自己:什么叫组织?支书就是组织,组织的话准没错。话虽这样说,但治保主任还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我猜测,我父亲或许早已从外界获知了消息,因为我父亲一贯重视信息的作用,这也是他如此“胆大妄为”的根本原因。
且不管他是否如传言那样是从一个买油的爹老子是公社干部的黑贩那里得到的消息,只说他乍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扔掉了所有的器具奔马似地赶回家躺倒床上一动不动,继而买了上万的爆竹放了整整一天,待邻居家帮着把器具运回来时,天已黑了,他仍在晕头晕脑的,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勉强清醒过来,眼里仍透着兴奋。
胡乱吃了点儿东西之后,我父亲最先想到的是去看他的姑父。姑父不见他,强自留下的酒也被扔了出来,尽管我父亲当天便主动辞去了治保主任的职务。据说,他姑父自此便戒了酒,直至去世。或许自认理亏,我父亲从未在任何场合提及过这一段,最终还是由我娘在他去世一周年那天讲了出来,以作为对他的纪念。
我敢断言:天下所有的青年人都不缺乏渴望那种不凭借任何外力的独立自主的成功的高昂热情,尽管他们或许连怎样才算成功也没有弄清,在他们看来,成功或许就是想象中的朦胧的表面上的虚浮的奢华,因为无从体验那种触手可及的却必须翘脚再翘脚的感觉,所以目标不仅模糊而且常常是好高骛远的。
我便这样,既然我父亲说“今后凡事得靠自己作主”,我抱定了决心要独立自主,所以便自作主张地决定不去上“委培”,并且用模仿古人裸行来检验自己的意志。
经再三权衡取舍,我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副形象:剃光了头,赤着脚,光着背,穿着小裤衩,肩上扛着我家那把早已锈迹斑斑的铡刀,目不斜视地沿村绕行三圈。
我的这一做法,立即在村里引起了无异于五级地震,指责声非议声一片,唯一能够让我得到一丝安慰的便是此后在村里的青年人当中流行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光头。
“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不过是一句无可奈何的劝人话,我还只是表明了一下自己的决心,已到处都是不冷不热的指指点点的低声嘀咕让我明显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
其实,我是脆弱的,主要是因为我只是具备了盲目的勇气,实际上连一个象样的计划也没有,我甚至说不清如果不去上“委培”自己还能够再做什么,因此最怕父亲因了自己的行为而问及这一点。
我父亲却偏不去问,那样难得地没有表现出以往的那种坚决的武断,只是不加任何修饰地说了一句“上委培是个难得的机会,凡机会都不应错过”,而且声音柔得可怜,这多少让我重压之下仅有地获得了那么一丝胜利者的慰藉。
或许我父亲完全明白他的任何话都会让我无动于衷,看他无可奈何的样子必是把我当作了一个堡垒或者假想的敌人,攻克堡垒或者征服敌人要靠策略,而绝不是没有理由地大喊大叫或者一杠子把敌人打死,我父亲最讲究策略。
那个时候我最怕的反而是一向对我百依百顺温柔的我娘,我娘是个极普通的女人,不缺的似乎只有眼泪,打我记事起,遇有难题或不顺心,我娘便掉眼泪,着实数不清她掉过多少眼泪,但我敢保证她的眼泪可以销金蚀骨。所以说我父亲干脆躲出去把劝说的工作交给我娘是个最明智的选择,果然不出三两个回合,我便乖乖缴枪投降了,我最怕因此也最不想见的便是我娘的眼泪,那是一种从不伴有嚎啕大哭没有声音的只需用衣袖轻拭一下便已如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的眼泪,据说这种眼泪最能伤人。
及至极不情愿地上了“委培”方才明白我父亲为什么非要我读大学不可,大学才是实际上的人生起点,就象赛跑一样,起点的不同必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如果不想继续考研的话,大学便是学生的最后阶段,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社会,属于学生而又与严格意义上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必然要产生加速度的阶段,人生的差别往往便由此开始了。
——一方面,她以自治的方式把你从老师这个天底下最大的保姆怀里放下来,引导你鼓励你甚至不会让你感到哪怕有丝毫的不适应地去试着释放自己打算自己,去满足心中那份渴望已久却又羞于表达的独立自主的自由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才是人独立意识的开始,只有具备了目标的意识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意识。
另一方面,他是真正的人才集聚地,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包容万物,只要你想有所作为,不仅能够让你尽可以把爱好转化为技能,更重要的则是让你学会自我学习和开拓,足能让你受益终生。
我因此而感到庆幸,但如此却必须要继续花我父亲的钱了,不再花我父亲的钱是我不想上委培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花自己的钱是一个人独立的标志。我不想违背自己的初衷,便决定向我父亲“借”。
这个“借”字在我们那个地方是有违祖训的,这里面有个典故:据说,我祖父是我们村第一个跑出去抗日的人,有一次伤愈归队,因不认字而错过了队伍的宿营地,误打误撞地便进了敌占区仍不自知。
大白天穿着八路军军服在敌占区晃悠,很快就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这土八路的胆子太大了!鬼子当然不知是因为他不认字的莽撞,反认为八路要有什么行动,经过一阵紧张的慌乱之后,鬼子才确认只有一个八路……
要不是鬼子大佐叫嚷着要抓活的,恐怕有十个他也早已死过千回百回了。念及此,便觉得后怕,便更加感到读书认字的重要性,便立下了这么一条祖训:孩子未成人之前,父母宁肯砸锅卖铁饿肚皮也要供其上学。
所谓成人,意即结婚,未结婚便算不得成人,只要孩子,便可以天经地义地花爹娘老子的钱,万万不能提这个“借”字,倘若说出来会让人笑掉大牙。
但我父亲并没有拘泥于祖训,待我的决定一作出,他当即就让我写了借条,他显然把“借”当成了塑造我的一个手段。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说,他一声都在做两件事:一是创业,一是塑造一个“我”。他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象流水,没有源便不可能有流水,而没有渠则同样不可能有流水。
我猜测,我父亲的观点必是受了村里那句“贫富不过三代”的俗话的影响,尽管他从不承认,但他把这句流传了多年的俗语当成假想敌非要辨出个是非的态度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我父亲不择手段地娶了我娘,之所以说“不择手段”,因为我娘是当时村里公认的最漂亮最聪明最贤惠的女人,与我父亲甚不般配,至今忆及时仍有人用“鲜花插到牛粪上”来形容。
这只是我父亲塑造我的第一步,在造我的过程中,我父亲则更加审慎,他十分重视并认真地把握着每一道工序,先后研究了许多诸如“上半夜生男下半夜生女不偏不倚正好十二点生子最好”之类的祖传秘诀并坚决贯彻之,偏不巧我父亲那天沾了酒,实在忍耐不住赶在上半夜便和我娘把那活做了,做过之后一看表:据十二点还有不到五分钟!
就这么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却足以让我父亲懊恼惋惜一辈子,其实也怪不得我父亲,主要因为那时尚属于煤油灯时代,一到夜里便只有睡觉,尤其沾了酒,最容易出事。要是当初有现在这样的条件,事情大概不致如此。
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懊恼惋惜之余,迅速地把目光转向了对我的后天培养上,坚信先天不足后天补。可任他费劲了脑汁,我仍无法成为一个当时大家公认的优秀孩子,最突出的表现便是自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从没有过进入班级前十名的记录,而且自进入初中年级后便一改往日的驯服,犟到不着边际,根本无法跟我父亲沟通。
我父亲不是一个刻意追求学习成绩的家长,我的出人意料的变化不仅没有让他感到过多的失望,反而让他沾沾自喜,似乎从中看到了某种希望,他的这种态度从客观上促使了我性格的快速形成。
就这样我未及毕业便已做了负债者,负债归负债,终究算是自己的钱了,花起来虽难免审慎,却让我得到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借款也算是一种来源,有了来源就可以自作主张,没有丝毫过日子观念的我豪爽地包揽了每隔一周就要聚一次的同学聚会的所有费用,尽管这些聚会的费用并不高,但不少参与聚会者虽打肿脸充胖子家境其实并不好,若非如此聚会便难以长期搞下去。
那一段,我经常会浮躁不已,莫名其妙地就会寂寞恐惧不安,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激起自己的兴致。我怀疑自己患了周期性浮躁症,而且这个周期分明越来越短,如果没有这些聚会,我常担心自己是否会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3
应该感谢这些聚会,逢有这样的聚会,我便兴奋不已,甚至连绝不沾染烟酒从而尽全力与倡导人生离不了烟酒的我父亲搞对抗的誓言也忘却了,常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点一根烟,潇洒地吐着烟圈,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混,整个在混,时间偏就怕这样混,三年的时间不觉便过去了。三年“委培”大学读下来,我以自己的豪爽和耿直结交了不少死党,尽管这些死党毕业后大多断了联系,但多半是因为我的自卑而逐步失去的。
我的自卑主要来自于当时严格的身份差别:只要是国家计划内的大学生,实际上跟委培生一样容易毕业,毕业后都会被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分配到各行各业,而委培生则必须回到原委培单位,身份当然只能是临时工,尽管有不少的委培生随着国家机关的扩编也转了正,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就象墙上画的饼一样到底能不能吃上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都还只是个未知数。
当然,那时终究与现在不同,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过桥的只有寥寥的少数,我上高中的那个班八十五人便只有这样的十人,能够跟这些人再同窗三年确不枉读了十几年的书。
毕业回家的那天,由于前天晚上的告别酒喝得过猛而醉得一塌糊涂,坐在车上便迷迷糊糊的,及至看到家门,心里猛地一紧,象丢失了什么东西似地竟然堵堵的。
我父亲最善揣摩人的心理儿,自不会让我有太多的时间去伤感,未及我稍有喘息,他便与我对了账,借款居然高达两万多!在当时,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我娘正欲唠叨,一向对金钱有着痴迷追求的我父亲忙制止了她,出人意料地不怒反喜道,儿子进步了。
我实不知我父亲意欲何指,只觉得他的形象突然由模糊而变得清晰起来,话语中含着不少的哲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卑实际上是人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经过程,因为自卑必产生于人眼界开阔和因眼界开阔而引发的思考,事实上,我至少已开始能够认真地思考问题,而不再放任自己盲目的热情。所以,人保持适当而不过分的自卑还是必要的,只要运用得当,同样会产生渴望成功的巨大热情。
至于到底怎样才算成功,却不是当时的甚至连现在的我能够迅速而又准确作出判断的事情,尽管当时的人们已普遍地认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但我显然不肯跟我父亲一样梦寐以求地去挣钱,于是便有了跟我父亲的这次谈话:
我问,那,怎样才算成功?
答,要想成功首先得有一个目标,实现了目标就是成功。
问,您的目标是什么?
答,挣钱。
问,要挣多少?
答,首先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其次便要生活质量再高一点儿。
问,生活质量高了后再怎样?
答,还可以帮帮别人。
问,其他人都富了再怎样?
我父亲有好长时间答不出,便强辩道,这并不容易,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问,怎样才算相当长?
答,相当长就是长的相当,我这一代你这一代甚至你的下一代都无法完成。
问,既如此,何苦又要自寻烦恼呢?
答,最辉煌的往往是事情的结果,而乐趣则常常集中于追求的过程。
问,万一目标实现不了怎么办?
答,不断地去想象成功的喜悦,用想象中的成功的喜悦激励自己。
这是我跟父亲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问答,大致发生在我毕业至正式工作这一段时间。自从有了这次谈话,我对我父亲的恐惧感和反感日减,渐而乐得与之探讨一些问题。
我父亲再没有声色俱厉地待过我,甚至再没有明显地违过我的意愿,即使我在遇有拿不定主意的问题主动向其讨教咨询时,他也从不多说,至多柔和地建议道,多问几遍自己,这样做应该吗?这样做对吗?到底应该怎么做?
但我父亲绝非我娘经常唠叨的那样在着意娇惯孩子,他在培养我一种责任意识,他常说必要的基础加精神加责任意识加经历和由经历带来的总结判断能力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行动力便是成功,其中的任一要素都不可偏废。
我当然不能理解,但我还是尝试着按我父亲的引导去做,果然常发觉不少虑之不周的问题。我是一个容易走极端的人,既然接受了我父亲,便要依赖他,但我父亲从不给我这样的机会。只有到了这时候,我才强烈地感受到有人管的日子才真正是幸福的。
实在不好意思,又啰哩啰嗦地扯远了,还是继续说烟酒吧。果如我父亲所说,烟酒虽不能说是人生的必需品,但缺了烟酒的人生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之所以存在的理由,烟酒不问理由且从不间断地流行了几千年,便必有其流行的理由,虽说有过因酒而丢掉江山的教训,但也有过斗酒诗百篇。烟酒不仅能够张扬男儿个性,而且也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中介。
大家都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现实吧,无论如何紧张僵局的场面,只要能够有机会点上一支烟,手足无措的尴尬立即就能摆脱,思路往往能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即使在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只要能够毕恭毕敬地敬上烟,便少不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机会;尤其是酒,虽不相熟的两个人,只要一起喝过了酒便算是老朋友了,坐下来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或者可以说没在一起喝过酒的人便算不得真正的朋友。
大家都明白,人是需要靠朋友帮忙的,离了朋友的生活根本就算不得生活。大家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把一个具有最高智商的人送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保证其鸡鸭鱼肉不缺,几年或者十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按照我的性格,恐怕等不了如此长的时间。既如此,必不可忽视了烟酒的作用。
人往往容易短视,去斤斤计较金钱上的得失,其实金钱又算得了什么,花掉了可以再赚,而有的东西失去了便永远没有了。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不难理解我前面讲述中所提及的承揽村集体应酬接待任务的事儿,应该说,这才是我事业的真正开端。
或许只要高傲的人才不屑去关注烟酒,这往往也是他们常常一事无成的真正原因。当然,我所说的烟酒也是有讲究的,因为烟酒毕竟只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而存在而流传的人的一种身外之物,任何事物只要跟人结合到一起,便具有了人的特征也就是说具备了目的性,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停留在漫无目的就无异于行尸走肉的水平上,这便成为区分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
按照面对的对象和实际的场景,我对酒大致采取了三种应对方式:一种是必须要醉的,多适应于老友或亲密无间的人的聚会,诚心诚意地喝酒,心情放松,酒量也大,不妨效仿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里面从没有斤斤计较,哪怕醉了之后相互指着鼻子痛骂一阵或者痛打一场也不会留下芥蒂,酒醒后甚至会抚着因此而留下的迟迟不肯变色的酒疤嘴里说着“这是仇恨疤,当年如何如何”心里则常常泛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喝酒。
一种是必须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对象多为德高望重或者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者,这些人或自尊心极强或必要保持适度的威严,因此自始至终必须小心翼翼毕恭毕敬,虽说他们常劝你放开喝,但千万不可太过相信,更不可肆无忌惮,切记要谦恭,宁肯多奴颜媚骨一些,也不要因一时稍不留意而落个赔了酒席又尽赚不是的下场。
凡此等人物,必少不了场合,自然有颇多讲究,切忌只备或大或小一种杯子,最好能大小齐备,尤其对于那些官者,倘若能够选择一些上档次有讲究的器皿,效果必会更妙。
酒是不敢开怀畅饮的,每一口每一杯都要保持着文质彬彬的风度,除非他们有要求,只要用嘴唇沾一下即可放下,然后目不斜视地注视着他们,以示自己在专心聆听他们的教诲。
当然不能忘记了殷勤地劝他们,故作手忙脚乱地帮他们斟酒夹菜,绝对要有在家照顾孩子的那份儿耐心,权作他们已退化至儿童的水平,同时又要不失时机地奉承他们,必要奉承至他们脸露微笑嘴里喁喁谦辞着,酒却是夸张地如饮毒药般一饮而尽。
其实,你不必担心他们醉,他们都是经过大风大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三五两酒是醉不倒他们的,更何况他们至此已牢牢握着主动,当然不会让自己醉,或许至少在他们未修炼成仙之前,他们曾经比你豪爽,甚至是个不倒翁。
再说,即使他们的酒量不如你,逢有恶作剧者常常会有喝倒你的念想,为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清醒,不妨做一下假,但必须要巧妙,不能让其发现而对你产生恶感,而且绝对要让他感觉到你就是一个地道的谦谦君子。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人在凡是能够称得上场合的地方都要讲权变,必须象把握战场一样把握酒场,偶尔的但不能经常地装一下醉是必要的,但绝不能给他们留下酒鬼的印象,倘若能达到让他们笑骂着“这小子,实在家伙”的效果,所求之事便成了。
最后一种是醉醒随愿,兴之所至,可以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倘心有所感,亦可以适可而止。此等状况多为虚与委蛇支应局面,这些人说话虽然没有一言九鼎的功效,但若要给你添堵,必会让你犹如恶魔缠身陷入无休无止的繁杂事务中,不搞得你身心俱疲绝不肯罢休。
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酒局,偏崇尚“陪老婆吃饭最没出息”的那一套,总推说忙,所谓的忙,即是有酒局,似乎没有了酒局便降了档次似地,心里却巴不得你的邀请再坚决一些,因为那些临近饭局的电话常常是故意打的往往又要假意推脱一番,只要你的态度再稍稍坚决那么一点儿,便可以借势下坡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而勉为其难了,省得落个自掏腰包去充酒局的结局。
这样的酒局自可机智灵活一些,场面倒不一定大,但必要演足了真诚,既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温情,又不可引鬼上身,只要表足了心意便算万事大吉,因为你毕竟在花自己的钱,总不能一日三餐陪他们。
在喝酒上,可故作豪爽,但宜多采取灵活有效的劝酒方式,譬如利用他们相互提防攻击的弱点挑起他们的内讧,而自己则尽可以坐山观虎斗。当然该醉的时候也必要醉一两次,尤其是第一次接触的场合,这样方能显出气度,自己的圈子也才能得以逐步扩大。
另有一种人,无法看出他的真实酒量,因为他从来就没有醉过,在任何场合都保持恒定的酒量,且从不计较酒和菜饶的质量,喝酒常常默默地从不过多言语,因此喝酒的习惯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种人往往最倔强固执,处事认真不善藏私,要想喝醉他们必要能请得动他们的直接上司,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酒兴,只要醉过一次,他便会乐得经常念叨,不觉加深了与你的感情,办起事来两肋插刀,豪爽不计后果。
1
经营家说,烟酒不单纯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人的一个工具。既是工具,谁人能丢掉?如果兄弟们对我的话不理解的话,不妨耐心听我的讲述——
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或许体会不到这一点,大学,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而且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上大学之前,我父亲在烟酒方面对我的管束近乎苛刻地严厉,其实,即使不苛刻,虽用尽了力仍始终不上不下的学习成绩也让心高无比的我无暇他顾,偶尔关注一下别人吸烟喝酒,总觉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潇洒和张扬,但烟酒这东西似乎只有成年人才配而且天经地义地必须去沾染,而小孩子则是绝对碰不得的。这是我最初对烟酒形成的最为清晰的观点,至今仍在顽固地坚持着。
待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尽管只是个经我父亲费尽脑汁才谋到的委培生,我父亲对我的管束还是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地转变,他甚至能够在公众场合给我递烟劝我吸。
我父亲在这方面有许多讲究,还仿佛就在昨天,凡是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找谁的,即使是找我的,我和我娘也只有忙活的份儿,除非我父亲唤,断不许上桌陪客,即使唤,我和我娘上去以茶代酒敬完客人三杯后也必须立即自找托辞离场,否则必遭一番声色俱厉地训斥。
逢年过节,一旦我父亲喝大了,他甚至会逼着我半跪乃至全跪地去桌上逐一敬酒,当然,我是绝对不能喝的,客人往往有感于我的虔诚常一饮而尽,我父亲便嘿嘿地笑个不停;偶有铁石心肠者坚决不喝,我父亲就会冲我发火,非要我替了不可,客人当然不肯,只能一饮而尽。
我父亲说,这是家长主人翁地位的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所以,对于他的转变,在一阵茫然无措后,我本能地生出一股反感,越是你非要我做的事情,我偏不做。
我父亲自是一眼就能看穿我的把戏,但他没有跟往常那样暴怒不已,反而象欣赏自己最满意的杰作似地专注地盯着我,连眼神里都透着笑,声音则难得的柔却绝不失庄重地说,过去,可能严厉了些,现在不同了,大学生便算大人了,今后凡事就要自己做主了,不过,烟酒这东西终究还是要学的。
我父亲何以会有此一说呢?必是有根源的,且勿需猜测,不妨去看他的经历,任何人的任何观点应该都能从他的经历中寻出根源。
前面的讲述曾提及,我父亲刚开始倒腾油料那阵子,市场的管制仍很严,人们的吃穿用度一切都由集体派发,诸如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糖票等等,连打瓶酱油买瓶醋都必须凭票购买,除此之外的所有买卖关系一律视为投机倒把严惩不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儿。
然而,生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种凭票经济的长期高度短缺必然要产生不安分,所有这些不安分因素都归我父亲的姑父也就是当时的村治保主任管。
治保主任是地道的贫农,因此革命最彻底,对一切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行为都嫉恶如仇。我父亲虽是他的妻侄,常甜甜地喊他姑父,但由于父亲的“好逸恶劳”,他最不待见,而且两眼总在盯着我父亲,因为他显然已把我父亲作为村里最不安分的因素,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说,当真被他盯得头皮直发麻。
无疑地,要想把自己的事情做下去,我父亲必须先绕过他。要绕过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几乎没有任何的诸如打小牌赌小钱儿之类的不良习惯,工作百分之二百地过得硬:在职十年间,他昼伏夜出,所有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段都被他盯得死死的,村里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哪怕是柴草失窃案件,村里人亲切地称他为“夜狗”。
这时候,我父亲的第一批油出笼了,如何运出去成了小本经营的我父亲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无奈之下,我父亲便开始研究他。
任何人都是经不住研究的,不久我父亲即发现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喝两口,便决定请他喝酒。那个时候还不时兴请客送礼,请他喝酒需得有正当的理由,否则他决计不会参加。机会便选在我祖奶奶过生日的那天,我父亲托了八层关系才搞到了三瓶酒。
按照我们家的老传统,老人过生日必要凑到一起吃一顿,按说是该有酒的,但酒那时属紧俏货,而且价格高昂,所以一般不上酒,除了我父亲的姑父,家里自没人喝酒,连我父亲这样的“街混子”也没喝过。
见桌上有了酒,治保主任甚是纳闷。
我祖奶奶便乐颠颠的,自豪地说是我父亲孝敬姑丈的,眼里满含笑意。
治保主任便上上下下不停地打量我父亲,尽是疑惑地质问我父亲,臭小子,不是又想做什么坏事吧?
我父亲忙说,哪里哪里,一片孝心,苍天可鉴。
治保主任虽仍不肯信,酒馋终胜过了疑惑,却非要跟我父亲同喝不可。我父亲心里有事,又是第一次喝酒,而且酒量原就不大,三瓶老白干下肚,治保主任喝了两瓶多仍不显醉意,我父亲却早已醉得人事不省。治保主任怪怪地看了看正昏睡不已的我父亲,含着笑放心地睡觉去了。
我父亲自是不肯甘心,于是便在酒上跟治保主任耗上了,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只要治保主任有一次马失前蹄,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我父亲坚信。
我奶奶不明就里,便说我父亲犟,我父亲却说,这不叫犟,这是一种精神,人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比百万家财更让人受益不尽。
我父亲显是在不自觉中把这种较量看成了一种对抗,他总喜欢为自己找一个假想的敌人,他说没有斗争便无法前进,只有在斗争中才有可能挑战自我极限。
酒量是由人的内脏功能所决定的而绝不是靠练得来的,更不论个子大小,我父亲高头大马地练了一辈子,最终也没能把酒量练大,但在这种长期的较量中,他却逐步认识到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情的成功,不单纯要靠力气,而需要一种只能存乎于心的巧劲,俗语叫“四两拨千斤”。
再说治保主任解了酒馋,却越咂摸越觉得不对味——象我父亲这样的人何以会突然生出如此孝心呢?即使果真生了孝心,又从哪里折腾如此多的钱去隔三差五地请他喝酒呢?难道他会偷不成?村里分明又没哪家哪户少了什么东西。越想大脑越乱,只觉这些突然涌上的猜测和假想就是真的,倘若……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正欲去查个究竟,村里偏在这个时候接二连三地出事了:先是张三家的那只村里头叫得最欢实的狗被人莫名其妙地药死了,继而李四家倒挂在树上的玉米被人偷了两提第二天又被送了回来,紧接着王五的老婆分明看见自家的院内夜里进了人却什么也没少。
这是我们村十几年来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出现问题的三家都是村里的治安员,这无异于公开挑衅。治保主任狠了心,他组织了全村的青壮年实行轮流值班,折腾了半个多月,问题虽再没发生,案子却也毫无眉目,而且只要巡逻停下来,类似的问题便又会接着发生。
如此再而三地折腾,这些白天下地原已疲惫不堪的青壮年早已心生不满,事实也是,其他的人家并不见少东西,偏是你们管治保的家里少东西,岂不是要让大家给你们当保镖?太无能了!逻辑就这样推演着,而且逮住了机会就拼命地嚷。
支书只能出面找治保主任谈话了,大意是主任兢兢业业地干了这许多年,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人谁都会老,老了精力便不济了,何不退下来让青年人去试一把呢?
治保主任当然不甘心,他尤其不能同意支书关于由我父亲接替他的决定,在他的心目中我父亲绝不适宜担任这一要职,联想到我父亲的反常行为,他怀疑我父亲就是混乱的制造者。
他的怀疑是非常灵验的,但灵验归灵验,必须得有证据,没有证据的事儿最好别说,人家会认你作疯子。
关于我父亲的任命,支书的态度是明确而又坚决的,再四声明这是组织的决定,治保主任心里虽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不乐意也只有服从的份儿,目光却死死地定在了我父亲身上。
我父亲没有让父老乡亲失望,上任后村里立马平静了下来,那才叫真正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不少人家在我父亲的倡议下连多年来养的狗也处理了。
狗在农村是养来看家护院的,既然天下如此太平,白白养着这么一条狗又有何用?处理了狗便可省却一份粮食,用来养一头猪或几只鸡自是又实惠了许多,千万别不信,那个年代当真是这样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少了狗,村庄的夜晚更加安静了,人们的心里也在我父亲取消了青壮年的夜间巡逻却照样不发生问题而拍手称快后暂时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便如这村庄的夜晚一样安宁,这也算是一种和谐吧。
人的伪装可以瞒过一时但绝不可能瞒过一世,自称火眼金睛的治保主任待把自己暴乱的情绪平息下来之后,经过对我父亲长达三个月的蹲守考察,终于发现了这份和谐当中的不和谐,不,应当称作“猫腻”,他这样称呼用以鼓励着自己。
原来,村里已有不少人趁着这宁静的夜晚向村外倒腾着什么,尤其我父亲,刚开始还只是用独轮车运,后来每隔一集便要往外运一牛车,渐加至两个三个,最高峰竟然达到了五个。
简直要翻天了,他这样想着,便恍然大悟,却实在想不出象我父亲这样的小混混何以会如此大胆,又何以会有如此大的气魄?当真小瞧了他,他再次想到了我父亲突然间反常的所有行动,这小子分明每次都烂醉如泥又如何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掉的呢?难道这小子居然会分身术?他越想越乱,怎么也辨不出个所以然,心里却渐渐明白过来,中了计!
糊涂呀,糊涂。他猛地一拍大腿,预感到似乎要出什么大事,对,似这等闹下去,一定会出大事。他想着,便又有了新的发现,顿觉倍受鼓舞,连丢官之仇竟也忘却了。哼,别以为我下了台,凭咱这双火眼金睛,照样让你白骨精现出原形,就是他娘的你能跳出十个十万八千里,管保也让你逃不出老佛爷的手掌心。
原治保主任是个说到便要做到的人,好不容易捱到了天黑,他便拖着支书躲进了与我家隔街相望的位于村子中央他经常蹲守的玉米秸垛。
时值腊月,寒风夹着雪花刺得人肌肤生疼。黑暗中,村支书恨恨地剜了他一眼,碍于原主任大他五岁又长他一辈,更何况也是为了工作,便不好说什么,心里却极不情愿。
他十分清楚自己这位叔叔的为人,如果他今天胆敢不跟着出来,恐怕连年也要过不清闲,前些日子免他这治保主任要不是迫于社员的压力,他才不去捅这马蜂窝呢。没曾想,竟是没曾想的顺利,看来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自己的这位叔叔,来也来了,算是还他一份人情吧。
胡思乱想着,便禁不住要打喷嚏,主任忙用肥大的手捂紧了他的嘴鼻,憋得他两眼直冒泪。说来也怪,只这么一捂,竟然便不再想打喷嚏。后来,他创造性地把这招用于治疗重感冒,居然灵验,不禁暗暗自得,也算是那晚的一大发现。
2
时间就这样永远总不随人愿,越嫌其快越象疯了似地飞跑仿佛倏忽一下就没了,越嫌其慢越象静止了似地一动不动。这会儿,支书就在度日如年地耗着,或者说苦熬着,而原治保主任却在两眼放着光静待着目标出现。总算熬过了上半夜,目标却仍迟迟不肯出现。
支书又冷又急正瑟瑟抖着,主任猛地捅了支书一下,兴奋地说,快看,出来了!!!
果见象有人在指挥似的,到了这个点儿,不少人家突然开了门在悄悄地装车,最让人不能容忍的当数身为干部的我父亲,竟然点了火把,装了足足有八牛车。
原治保主任显已激动得无法自抑,声音里已然带了颤音,问:大鱼!看清了吗?
答:看清了。之后再没有回音,只听得支书的牙齿因为冷在咯咯响个不停。
原治保主任不耐烦地瞄了黑暗中的支书一眼,近乎质问道,看清了,还不快招呼人去抓?!
反问道:抓?抓什么?!
斩钉截铁地说:抓投机倒把的呀!
答:不用抓了,今天,我刚到公社开完会还没来得及传达,上面说了,要多给农民一些自由的空间,把经济搞得活一点儿,日子过得好一点儿。
突然的大逆转由于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往往是浓重的失望和失落,随之而来的表现必是不辨是非地争辩,既惊且疑中甚至透着一股莫可名状的怒火: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难道昨天还百分之百错误的东西今天当真就变成了对的?嘴里不停地唠叨着,神态则已近乎愚钝。
待忙于生计的人离去后,支书突然醒过来似地,站起身子,用力地跺了跺脚,搀扶着雄心勃勃早已被站立不稳所取代的自己叔叔,语气也已恢复平静:不可能?有什么不可能,事实如此嘛。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不少的支书也是不敢相信,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然事实当真如此啊。不过,仔细想想,早该这样了,我们命都不顾地去打江山又为了什么呢?不就是想过好日子嘛。
支书的话再明白不过了,原治保主任只好转而劝自己:什么叫组织?支书就是组织,组织的话准没错。话虽这样说,但治保主任还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我猜测,我父亲或许早已从外界获知了消息,因为我父亲一贯重视信息的作用,这也是他如此“胆大妄为”的根本原因。
且不管他是否如传言那样是从一个买油的爹老子是公社干部的黑贩那里得到的消息,只说他乍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扔掉了所有的器具奔马似地赶回家躺倒床上一动不动,继而买了上万的爆竹放了整整一天,待邻居家帮着把器具运回来时,天已黑了,他仍在晕头晕脑的,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勉强清醒过来,眼里仍透着兴奋。
胡乱吃了点儿东西之后,我父亲最先想到的是去看他的姑父。姑父不见他,强自留下的酒也被扔了出来,尽管我父亲当天便主动辞去了治保主任的职务。据说,他姑父自此便戒了酒,直至去世。或许自认理亏,我父亲从未在任何场合提及过这一段,最终还是由我娘在他去世一周年那天讲了出来,以作为对他的纪念。
我敢断言:天下所有的青年人都不缺乏渴望那种不凭借任何外力的独立自主的成功的高昂热情,尽管他们或许连怎样才算成功也没有弄清,在他们看来,成功或许就是想象中的朦胧的表面上的虚浮的奢华,因为无从体验那种触手可及的却必须翘脚再翘脚的感觉,所以目标不仅模糊而且常常是好高骛远的。
我便这样,既然我父亲说“今后凡事得靠自己作主”,我抱定了决心要独立自主,所以便自作主张地决定不去上“委培”,并且用模仿古人裸行来检验自己的意志。
经再三权衡取舍,我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副形象:剃光了头,赤着脚,光着背,穿着小裤衩,肩上扛着我家那把早已锈迹斑斑的铡刀,目不斜视地沿村绕行三圈。
我的这一做法,立即在村里引起了无异于五级地震,指责声非议声一片,唯一能够让我得到一丝安慰的便是此后在村里的青年人当中流行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光头。
“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不过是一句无可奈何的劝人话,我还只是表明了一下自己的决心,已到处都是不冷不热的指指点点的低声嘀咕让我明显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
其实,我是脆弱的,主要是因为我只是具备了盲目的勇气,实际上连一个象样的计划也没有,我甚至说不清如果不去上“委培”自己还能够再做什么,因此最怕父亲因了自己的行为而问及这一点。
我父亲却偏不去问,那样难得地没有表现出以往的那种坚决的武断,只是不加任何修饰地说了一句“上委培是个难得的机会,凡机会都不应错过”,而且声音柔得可怜,这多少让我重压之下仅有地获得了那么一丝胜利者的慰藉。
或许我父亲完全明白他的任何话都会让我无动于衷,看他无可奈何的样子必是把我当作了一个堡垒或者假想的敌人,攻克堡垒或者征服敌人要靠策略,而绝不是没有理由地大喊大叫或者一杠子把敌人打死,我父亲最讲究策略。
那个时候我最怕的反而是一向对我百依百顺温柔的我娘,我娘是个极普通的女人,不缺的似乎只有眼泪,打我记事起,遇有难题或不顺心,我娘便掉眼泪,着实数不清她掉过多少眼泪,但我敢保证她的眼泪可以销金蚀骨。所以说我父亲干脆躲出去把劝说的工作交给我娘是个最明智的选择,果然不出三两个回合,我便乖乖缴枪投降了,我最怕因此也最不想见的便是我娘的眼泪,那是一种从不伴有嚎啕大哭没有声音的只需用衣袖轻拭一下便已如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的眼泪,据说这种眼泪最能伤人。
及至极不情愿地上了“委培”方才明白我父亲为什么非要我读大学不可,大学才是实际上的人生起点,就象赛跑一样,起点的不同必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如果不想继续考研的话,大学便是学生的最后阶段,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社会,属于学生而又与严格意义上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必然要产生加速度的阶段,人生的差别往往便由此开始了。
——一方面,她以自治的方式把你从老师这个天底下最大的保姆怀里放下来,引导你鼓励你甚至不会让你感到哪怕有丝毫的不适应地去试着释放自己打算自己,去满足心中那份渴望已久却又羞于表达的独立自主的自由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才是人独立意识的开始,只有具备了目标的意识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意识。
另一方面,他是真正的人才集聚地,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包容万物,只要你想有所作为,不仅能够让你尽可以把爱好转化为技能,更重要的则是让你学会自我学习和开拓,足能让你受益终生。
我因此而感到庆幸,但如此却必须要继续花我父亲的钱了,不再花我父亲的钱是我不想上委培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花自己的钱是一个人独立的标志。我不想违背自己的初衷,便决定向我父亲“借”。
这个“借”字在我们那个地方是有违祖训的,这里面有个典故:据说,我祖父是我们村第一个跑出去抗日的人,有一次伤愈归队,因不认字而错过了队伍的宿营地,误打误撞地便进了敌占区仍不自知。
大白天穿着八路军军服在敌占区晃悠,很快就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这土八路的胆子太大了!鬼子当然不知是因为他不认字的莽撞,反认为八路要有什么行动,经过一阵紧张的慌乱之后,鬼子才确认只有一个八路……
要不是鬼子大佐叫嚷着要抓活的,恐怕有十个他也早已死过千回百回了。念及此,便觉得后怕,便更加感到读书认字的重要性,便立下了这么一条祖训:孩子未成人之前,父母宁肯砸锅卖铁饿肚皮也要供其上学。
所谓成人,意即结婚,未结婚便算不得成人,只要孩子,便可以天经地义地花爹娘老子的钱,万万不能提这个“借”字,倘若说出来会让人笑掉大牙。
但我父亲并没有拘泥于祖训,待我的决定一作出,他当即就让我写了借条,他显然把“借”当成了塑造我的一个手段。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说,他一声都在做两件事:一是创业,一是塑造一个“我”。他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象流水,没有源便不可能有流水,而没有渠则同样不可能有流水。
我猜测,我父亲的观点必是受了村里那句“贫富不过三代”的俗话的影响,尽管他从不承认,但他把这句流传了多年的俗语当成假想敌非要辨出个是非的态度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我父亲不择手段地娶了我娘,之所以说“不择手段”,因为我娘是当时村里公认的最漂亮最聪明最贤惠的女人,与我父亲甚不般配,至今忆及时仍有人用“鲜花插到牛粪上”来形容。
这只是我父亲塑造我的第一步,在造我的过程中,我父亲则更加审慎,他十分重视并认真地把握着每一道工序,先后研究了许多诸如“上半夜生男下半夜生女不偏不倚正好十二点生子最好”之类的祖传秘诀并坚决贯彻之,偏不巧我父亲那天沾了酒,实在忍耐不住赶在上半夜便和我娘把那活做了,做过之后一看表:据十二点还有不到五分钟!
就这么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却足以让我父亲懊恼惋惜一辈子,其实也怪不得我父亲,主要因为那时尚属于煤油灯时代,一到夜里便只有睡觉,尤其沾了酒,最容易出事。要是当初有现在这样的条件,事情大概不致如此。
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懊恼惋惜之余,迅速地把目光转向了对我的后天培养上,坚信先天不足后天补。可任他费劲了脑汁,我仍无法成为一个当时大家公认的优秀孩子,最突出的表现便是自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从没有过进入班级前十名的记录,而且自进入初中年级后便一改往日的驯服,犟到不着边际,根本无法跟我父亲沟通。
我父亲不是一个刻意追求学习成绩的家长,我的出人意料的变化不仅没有让他感到过多的失望,反而让他沾沾自喜,似乎从中看到了某种希望,他的这种态度从客观上促使了我性格的快速形成。
就这样我未及毕业便已做了负债者,负债归负债,终究算是自己的钱了,花起来虽难免审慎,却让我得到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借款也算是一种来源,有了来源就可以自作主张,没有丝毫过日子观念的我豪爽地包揽了每隔一周就要聚一次的同学聚会的所有费用,尽管这些聚会的费用并不高,但不少参与聚会者虽打肿脸充胖子家境其实并不好,若非如此聚会便难以长期搞下去。
那一段,我经常会浮躁不已,莫名其妙地就会寂寞恐惧不安,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激起自己的兴致。我怀疑自己患了周期性浮躁症,而且这个周期分明越来越短,如果没有这些聚会,我常担心自己是否会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3
应该感谢这些聚会,逢有这样的聚会,我便兴奋不已,甚至连绝不沾染烟酒从而尽全力与倡导人生离不了烟酒的我父亲搞对抗的誓言也忘却了,常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点一根烟,潇洒地吐着烟圈,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混,整个在混,时间偏就怕这样混,三年的时间不觉便过去了。三年“委培”大学读下来,我以自己的豪爽和耿直结交了不少死党,尽管这些死党毕业后大多断了联系,但多半是因为我的自卑而逐步失去的。
我的自卑主要来自于当时严格的身份差别:只要是国家计划内的大学生,实际上跟委培生一样容易毕业,毕业后都会被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分配到各行各业,而委培生则必须回到原委培单位,身份当然只能是临时工,尽管有不少的委培生随着国家机关的扩编也转了正,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就象墙上画的饼一样到底能不能吃上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都还只是个未知数。
当然,那时终究与现在不同,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过桥的只有寥寥的少数,我上高中的那个班八十五人便只有这样的十人,能够跟这些人再同窗三年确不枉读了十几年的书。
毕业回家的那天,由于前天晚上的告别酒喝得过猛而醉得一塌糊涂,坐在车上便迷迷糊糊的,及至看到家门,心里猛地一紧,象丢失了什么东西似地竟然堵堵的。
我父亲最善揣摩人的心理儿,自不会让我有太多的时间去伤感,未及我稍有喘息,他便与我对了账,借款居然高达两万多!在当时,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我娘正欲唠叨,一向对金钱有着痴迷追求的我父亲忙制止了她,出人意料地不怒反喜道,儿子进步了。
我实不知我父亲意欲何指,只觉得他的形象突然由模糊而变得清晰起来,话语中含着不少的哲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卑实际上是人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经过程,因为自卑必产生于人眼界开阔和因眼界开阔而引发的思考,事实上,我至少已开始能够认真地思考问题,而不再放任自己盲目的热情。所以,人保持适当而不过分的自卑还是必要的,只要运用得当,同样会产生渴望成功的巨大热情。
至于到底怎样才算成功,却不是当时的甚至连现在的我能够迅速而又准确作出判断的事情,尽管当时的人们已普遍地认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但我显然不肯跟我父亲一样梦寐以求地去挣钱,于是便有了跟我父亲的这次谈话:
我问,那,怎样才算成功?
答,要想成功首先得有一个目标,实现了目标就是成功。
问,您的目标是什么?
答,挣钱。
问,要挣多少?
答,首先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其次便要生活质量再高一点儿。
问,生活质量高了后再怎样?
答,还可以帮帮别人。
问,其他人都富了再怎样?
我父亲有好长时间答不出,便强辩道,这并不容易,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问,怎样才算相当长?
答,相当长就是长的相当,我这一代你这一代甚至你的下一代都无法完成。
问,既如此,何苦又要自寻烦恼呢?
答,最辉煌的往往是事情的结果,而乐趣则常常集中于追求的过程。
问,万一目标实现不了怎么办?
答,不断地去想象成功的喜悦,用想象中的成功的喜悦激励自己。
这是我跟父亲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问答,大致发生在我毕业至正式工作这一段时间。自从有了这次谈话,我对我父亲的恐惧感和反感日减,渐而乐得与之探讨一些问题。
我父亲再没有声色俱厉地待过我,甚至再没有明显地违过我的意愿,即使我在遇有拿不定主意的问题主动向其讨教咨询时,他也从不多说,至多柔和地建议道,多问几遍自己,这样做应该吗?这样做对吗?到底应该怎么做?
但我父亲绝非我娘经常唠叨的那样在着意娇惯孩子,他在培养我一种责任意识,他常说必要的基础加精神加责任意识加经历和由经历带来的总结判断能力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行动力便是成功,其中的任一要素都不可偏废。
我当然不能理解,但我还是尝试着按我父亲的引导去做,果然常发觉不少虑之不周的问题。我是一个容易走极端的人,既然接受了我父亲,便要依赖他,但我父亲从不给我这样的机会。只有到了这时候,我才强烈地感受到有人管的日子才真正是幸福的。
实在不好意思,又啰哩啰嗦地扯远了,还是继续说烟酒吧。果如我父亲所说,烟酒虽不能说是人生的必需品,但缺了烟酒的人生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之所以存在的理由,烟酒不问理由且从不间断地流行了几千年,便必有其流行的理由,虽说有过因酒而丢掉江山的教训,但也有过斗酒诗百篇。烟酒不仅能够张扬男儿个性,而且也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中介。
大家都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现实吧,无论如何紧张僵局的场面,只要能够有机会点上一支烟,手足无措的尴尬立即就能摆脱,思路往往能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即使在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只要能够毕恭毕敬地敬上烟,便少不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机会;尤其是酒,虽不相熟的两个人,只要一起喝过了酒便算是老朋友了,坐下来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或者可以说没在一起喝过酒的人便算不得真正的朋友。
大家都明白,人是需要靠朋友帮忙的,离了朋友的生活根本就算不得生活。大家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把一个具有最高智商的人送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保证其鸡鸭鱼肉不缺,几年或者十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按照我的性格,恐怕等不了如此长的时间。既如此,必不可忽视了烟酒的作用。
人往往容易短视,去斤斤计较金钱上的得失,其实金钱又算得了什么,花掉了可以再赚,而有的东西失去了便永远没有了。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不难理解我前面讲述中所提及的承揽村集体应酬接待任务的事儿,应该说,这才是我事业的真正开端。
或许只要高傲的人才不屑去关注烟酒,这往往也是他们常常一事无成的真正原因。当然,我所说的烟酒也是有讲究的,因为烟酒毕竟只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而存在而流传的人的一种身外之物,任何事物只要跟人结合到一起,便具有了人的特征也就是说具备了目的性,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停留在漫无目的就无异于行尸走肉的水平上,这便成为区分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
按照面对的对象和实际的场景,我对酒大致采取了三种应对方式:一种是必须要醉的,多适应于老友或亲密无间的人的聚会,诚心诚意地喝酒,心情放松,酒量也大,不妨效仿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里面从没有斤斤计较,哪怕醉了之后相互指着鼻子痛骂一阵或者痛打一场也不会留下芥蒂,酒醒后甚至会抚着因此而留下的迟迟不肯变色的酒疤嘴里说着“这是仇恨疤,当年如何如何”心里则常常泛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喝酒。
一种是必须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对象多为德高望重或者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者,这些人或自尊心极强或必要保持适度的威严,因此自始至终必须小心翼翼毕恭毕敬,虽说他们常劝你放开喝,但千万不可太过相信,更不可肆无忌惮,切记要谦恭,宁肯多奴颜媚骨一些,也不要因一时稍不留意而落个赔了酒席又尽赚不是的下场。
凡此等人物,必少不了场合,自然有颇多讲究,切忌只备或大或小一种杯子,最好能大小齐备,尤其对于那些官者,倘若能够选择一些上档次有讲究的器皿,效果必会更妙。
酒是不敢开怀畅饮的,每一口每一杯都要保持着文质彬彬的风度,除非他们有要求,只要用嘴唇沾一下即可放下,然后目不斜视地注视着他们,以示自己在专心聆听他们的教诲。
当然不能忘记了殷勤地劝他们,故作手忙脚乱地帮他们斟酒夹菜,绝对要有在家照顾孩子的那份儿耐心,权作他们已退化至儿童的水平,同时又要不失时机地奉承他们,必要奉承至他们脸露微笑嘴里喁喁谦辞着,酒却是夸张地如饮毒药般一饮而尽。
其实,你不必担心他们醉,他们都是经过大风大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三五两酒是醉不倒他们的,更何况他们至此已牢牢握着主动,当然不会让自己醉,或许至少在他们未修炼成仙之前,他们曾经比你豪爽,甚至是个不倒翁。
再说,即使他们的酒量不如你,逢有恶作剧者常常会有喝倒你的念想,为让自己保持足够的清醒,不妨做一下假,但必须要巧妙,不能让其发现而对你产生恶感,而且绝对要让他感觉到你就是一个地道的谦谦君子。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人在凡是能够称得上场合的地方都要讲权变,必须象把握战场一样把握酒场,偶尔的但不能经常地装一下醉是必要的,但绝不能给他们留下酒鬼的印象,倘若能达到让他们笑骂着“这小子,实在家伙”的效果,所求之事便成了。
最后一种是醉醒随愿,兴之所至,可以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倘心有所感,亦可以适可而止。此等状况多为虚与委蛇支应局面,这些人说话虽然没有一言九鼎的功效,但若要给你添堵,必会让你犹如恶魔缠身陷入无休无止的繁杂事务中,不搞得你身心俱疲绝不肯罢休。
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酒局,偏崇尚“陪老婆吃饭最没出息”的那一套,总推说忙,所谓的忙,即是有酒局,似乎没有了酒局便降了档次似地,心里却巴不得你的邀请再坚决一些,因为那些临近饭局的电话常常是故意打的往往又要假意推脱一番,只要你的态度再稍稍坚决那么一点儿,便可以借势下坡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而勉为其难了,省得落个自掏腰包去充酒局的结局。
这样的酒局自可机智灵活一些,场面倒不一定大,但必要演足了真诚,既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温情,又不可引鬼上身,只要表足了心意便算万事大吉,因为你毕竟在花自己的钱,总不能一日三餐陪他们。
在喝酒上,可故作豪爽,但宜多采取灵活有效的劝酒方式,譬如利用他们相互提防攻击的弱点挑起他们的内讧,而自己则尽可以坐山观虎斗。当然该醉的时候也必要醉一两次,尤其是第一次接触的场合,这样方能显出气度,自己的圈子也才能得以逐步扩大。
另有一种人,无法看出他的真实酒量,因为他从来就没有醉过,在任何场合都保持恒定的酒量,且从不计较酒和菜饶的质量,喝酒常常默默地从不过多言语,因此喝酒的习惯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这种人往往最倔强固执,处事认真不善藏私,要想喝醉他们必要能请得动他们的直接上司,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酒兴,只要醉过一次,他便会乐得经常念叨,不觉加深了与你的感情,办起事来两肋插刀,豪爽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