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很科幻的电磁炮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回到清末当悍匪最新章节!
男孩和女孩不同,从儿时喜欢的玩具上就泾渭分明,这是男女脑部活跃区块不同造成的。王一一说到大炮,虽然教室里的女同学也都投以好奇的目光,但是真和男孩那种兴奋的神情比起来,还是要冷静了许多。
“先生,这真可以做成大炮么?”坐在第一排的男孩眼中闪着光芒,强烈地关切道。
“当然可以!”
“那该用多大的磁铁啊!”男孩的女同桌泼起了冷水,虽然不是要否定王一的肯定,可也不想自己的同桌太丢人,这太像白日做梦。
王一笑了,虽然东北也有男校和女校,不过大商附属学校却从两年前开始正式男女混班教育,因为这样成长起来的男孩和女孩,在性别成长和认知方面,相对单性学校来说,更成熟。
“确实没那么大的磁铁,而且即便有,用起来也非常麻烦。不过当你们再升上一个年级,那时的物理课本将教你们一门新的物理学科,那就是电磁学!至于什么是电磁学呢,简单说就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转化。”
这时一名长相相当清秀的男孩反应过来,道:“先生,我明白了,只要有了发电设备,我们就可以制造电磁炮了!”
王一穿越前的时代,电磁炮还算是未来武器。天朝在这方面算不上落后,有自己的研究项目,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不过相比美国,还是有差距,鹰酱在这方面确实是独占鳌头。2010年美国海军就已经宣布成功试射初始动能达到33兆焦耳,弹丸初速达到5倍音速,射程远达200千米电磁炮。只是在反舰导弹横飞的年代,这样的武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鹰酱的研究者在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在2020-2025年把电磁炮的初始动能提高道64兆焦耳,初速度到达7.5倍音速,射程将近400公里。
300公里是个坎儿!
除了天朝传说中的东风-21d之外,一般的常规反舰导弹很少有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因为超过这个距离,地球本身的曲率会对导航产生非常大影响,普通的反舰导弹需要另行用无人机或者预警机进行引导攻击。
王一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造美国的电磁炮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是回到现代,真能造电磁炮的国家也没几个,更别说王一自己老哥一个了。不过在这个没有导弹的时代,反舰导弹300公里射程不再成为危险的禁区,而一般军舰火炮的射程大概也就在二十公里上下,电磁炮似乎在这个时代提前有了生存的空间。当然,这也仅存在于纸面上可能性,射程越短,意味着电磁炮的初速度越低,威力也会锐减。而且如何引导远程炮弹击中目标,也是这个时代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虽然东北在电磁炮方面有了些许投入,但都是前期预研性质,根本不可能在研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做太多的浪费。
“先生,真能做出您说的那种用电的大炮么?”结束课程之后,徐世昌还在纠结于这个问题。那射程让他心惊,简直是神仙手段。
“原理在那摆着呢,不过呢……”王一嘿嘿一笑,周围现在已经没有学生。话说他从教室里出来,和赵子龙战长坂坡差不多,里三层外三层。跟随的护卫们也不好拦着那些学生,侍卫长楚原对此意见很大。
“如何?”
“现在的工艺还达不到要求,说实话,就是再研究个几十年,能制造出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徐世昌暗自长出了一口气。
“我给学生们讲这些内容,是为了引起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王一给出了最正常的结果。
电磁炮分为线圈炮和轨道炮两种,可无论哪一种对如今的时代科技来说,都过于超前了。即便王一是相关大学专业毕业的,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更何况他还是学医的,与电磁炮半点不沾边。
电磁炮的原理很简单,有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人们就开始了相应的研究。在1901年,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伯克兰教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他还特意为之申请了第一项电磁炮世界专利,只是后来发现以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生产出足够强大的脉冲电源,这样电磁炮的威力就会无法提升,所以走投无路之下,放弃了。
电磁轨道炮出现的要比这晚了近二十年,由法国人维勒鲁伯制造。其后1944年,德国的汉斯勒博士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电磁轨道炮,能把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千米/秒。1945年他又将两门电磁轨道炮串联起来,使炮弹速达到了1.21千米/秒。
二战期间,日本也研究过感应加速式电磁轨道炮,并把2千克的弹丸加速到335米/秒。但由于材料和电力等关键问题无法解决,所以电磁轨道炮的研究陷入瓶颈。
脉冲电源和炮管材料寿命问题,现在也困扰着大商研究院,王一没有大力投入电磁炮研究的主要原因也正基于上面两点。项目如今的主要负责人正是被爱迪生气到东北来的尼古拉*特斯拉。当然,这只是他五六个研究项目中最不重要的一项。
这个三十多岁的克罗地亚人对东北的生活非常满意,每天在大商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做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闲暇时就去酒吧与各国来的女研究员们增进一下感情。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就是王一一个星期只有三天到大商研究院来,而与他的见面次数,更是只有半个月一次。这对尼古拉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虽然听起来有些基情澎湃,不过在东北能与尼古拉进行相关学术交流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王一的前瞻性眼光深得尼古拉敬佩。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夸张点,但尼古拉对王一经常忙于政务,确实颇多怨言。在他看来,王一的不务正业已经严重影响了东北的科技进步,阻碍了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自家事自家知的王一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不是神仙,自己有几把刷子,没人比他自己更清楚了。
其实王一对徐世昌也没说全部的实话,大商研究院确实没有进行电磁炮的大规模研究,不过困扰研究的两个问题,脉冲电源和炮管材料,至少前者王一知道解决的方案——那就是通过瞬间释放高速旋转的飞轮所蕴含的能量,可以获得电磁炮所需的脉冲电源。尼古拉正在做的,就是这方面研究。
男孩和女孩不同,从儿时喜欢的玩具上就泾渭分明,这是男女脑部活跃区块不同造成的。王一一说到大炮,虽然教室里的女同学也都投以好奇的目光,但是真和男孩那种兴奋的神情比起来,还是要冷静了许多。
“先生,这真可以做成大炮么?”坐在第一排的男孩眼中闪着光芒,强烈地关切道。
“当然可以!”
“那该用多大的磁铁啊!”男孩的女同桌泼起了冷水,虽然不是要否定王一的肯定,可也不想自己的同桌太丢人,这太像白日做梦。
王一笑了,虽然东北也有男校和女校,不过大商附属学校却从两年前开始正式男女混班教育,因为这样成长起来的男孩和女孩,在性别成长和认知方面,相对单性学校来说,更成熟。
“确实没那么大的磁铁,而且即便有,用起来也非常麻烦。不过当你们再升上一个年级,那时的物理课本将教你们一门新的物理学科,那就是电磁学!至于什么是电磁学呢,简单说就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转化。”
这时一名长相相当清秀的男孩反应过来,道:“先生,我明白了,只要有了发电设备,我们就可以制造电磁炮了!”
王一穿越前的时代,电磁炮还算是未来武器。天朝在这方面算不上落后,有自己的研究项目,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不过相比美国,还是有差距,鹰酱在这方面确实是独占鳌头。2010年美国海军就已经宣布成功试射初始动能达到33兆焦耳,弹丸初速达到5倍音速,射程远达200千米电磁炮。只是在反舰导弹横飞的年代,这样的武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鹰酱的研究者在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在2020-2025年把电磁炮的初始动能提高道64兆焦耳,初速度到达7.5倍音速,射程将近400公里。
300公里是个坎儿!
除了天朝传说中的东风-21d之外,一般的常规反舰导弹很少有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因为超过这个距离,地球本身的曲率会对导航产生非常大影响,普通的反舰导弹需要另行用无人机或者预警机进行引导攻击。
王一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造美国的电磁炮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是回到现代,真能造电磁炮的国家也没几个,更别说王一自己老哥一个了。不过在这个没有导弹的时代,反舰导弹300公里射程不再成为危险的禁区,而一般军舰火炮的射程大概也就在二十公里上下,电磁炮似乎在这个时代提前有了生存的空间。当然,这也仅存在于纸面上可能性,射程越短,意味着电磁炮的初速度越低,威力也会锐减。而且如何引导远程炮弹击中目标,也是这个时代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虽然东北在电磁炮方面有了些许投入,但都是前期预研性质,根本不可能在研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做太多的浪费。
“先生,真能做出您说的那种用电的大炮么?”结束课程之后,徐世昌还在纠结于这个问题。那射程让他心惊,简直是神仙手段。
“原理在那摆着呢,不过呢……”王一嘿嘿一笑,周围现在已经没有学生。话说他从教室里出来,和赵子龙战长坂坡差不多,里三层外三层。跟随的护卫们也不好拦着那些学生,侍卫长楚原对此意见很大。
“如何?”
“现在的工艺还达不到要求,说实话,就是再研究个几十年,能制造出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徐世昌暗自长出了一口气。
“我给学生们讲这些内容,是为了引起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王一给出了最正常的结果。
电磁炮分为线圈炮和轨道炮两种,可无论哪一种对如今的时代科技来说,都过于超前了。即便王一是相关大学专业毕业的,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更何况他还是学医的,与电磁炮半点不沾边。
电磁炮的原理很简单,有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人们就开始了相应的研究。在1901年,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伯克兰教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他还特意为之申请了第一项电磁炮世界专利,只是后来发现以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生产出足够强大的脉冲电源,这样电磁炮的威力就会无法提升,所以走投无路之下,放弃了。
电磁轨道炮出现的要比这晚了近二十年,由法国人维勒鲁伯制造。其后1944年,德国的汉斯勒博士研制出长2米、口径20毫米的电磁轨道炮,能把重10克的圆柱体铝弹丸加速到1.08千米/秒。1945年他又将两门电磁轨道炮串联起来,使炮弹速达到了1.21千米/秒。
二战期间,日本也研究过感应加速式电磁轨道炮,并把2千克的弹丸加速到335米/秒。但由于材料和电力等关键问题无法解决,所以电磁轨道炮的研究陷入瓶颈。
脉冲电源和炮管材料寿命问题,现在也困扰着大商研究院,王一没有大力投入电磁炮研究的主要原因也正基于上面两点。项目如今的主要负责人正是被爱迪生气到东北来的尼古拉*特斯拉。当然,这只是他五六个研究项目中最不重要的一项。
这个三十多岁的克罗地亚人对东北的生活非常满意,每天在大商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做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闲暇时就去酒吧与各国来的女研究员们增进一下感情。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就是王一一个星期只有三天到大商研究院来,而与他的见面次数,更是只有半个月一次。这对尼古拉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虽然听起来有些基情澎湃,不过在东北能与尼古拉进行相关学术交流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王一的前瞻性眼光深得尼古拉敬佩。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夸张点,但尼古拉对王一经常忙于政务,确实颇多怨言。在他看来,王一的不务正业已经严重影响了东北的科技进步,阻碍了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自家事自家知的王一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不是神仙,自己有几把刷子,没人比他自己更清楚了。
其实王一对徐世昌也没说全部的实话,大商研究院确实没有进行电磁炮的大规模研究,不过困扰研究的两个问题,脉冲电源和炮管材料,至少前者王一知道解决的方案——那就是通过瞬间释放高速旋转的飞轮所蕴含的能量,可以获得电磁炮所需的脉冲电源。尼古拉正在做的,就是这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