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信君连环施妙计2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公元前51年,秦国秦昭王去世,子孝文王安国君立(5岁)。按照古代仪轨,安国君守丧一年,居处变、酒肉绝。“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秦孝文王是怎么死的?后世有人猜测是吕不韦与华阳夫人怕夜长梦多,从中做了手脚,迫不及待害死了秦孝文王。
这种观点本身就不合乎逻辑!
首先,虽然公元前59年前后,异人(子楚)已经从赵国邯郸回到了咸阳,此时他已经是安国君选定的继承人,只是安国君自己也还未曾继承大位而已。据说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的母亲是夏姬,他又认华阳夫人为义母,自然地位尊崇。子楚到秦国后,又与韩夫人成婚,生下了一个儿子成矫。这样看来,嬴政为秦庄襄王赢楚的长子,成矫为其弟弟。兄弟两个尊卑有序,似不会发生冲突。据说秦始皇异母兄弟之间感情很好,成矫监军出征赵国屯留,因受秦将樊於期煽动投降赵国。如果吕不韦、华阳太后等人怕秦孝文王(安国君)改变主意再立新的王储而痛下杀手---毒死安国君,这要冒极大的风险,毕竟安国君还有0多个儿子,秦国满朝文武也不是吃素的,这并不合乎情理。其次,秦庄襄王子楚也是即位三年就死了。子楚的死,倒是可以按照“中国人惯常的遐想”,往吕不韦害怕与赵姬发生男女关系、暗结珠胎,害怕事情败露方面去想,但笔者更愿意相信子楚是死于秦国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
再次,秦孝文王的死很可能就是一场意外,原因就是其守丧一年期间禁绝酒肉、情se,一旦解脱不免暴饮暴食、纵欲伤身,致使其突然猝死,华阳夫人没准儿就是此事的当事人?
《秦始皇本纪》秦长安君成蟜,为秦庄襄王次子,秦始皇之弟。“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还有一种说法是:成蟜投降赵国后,客居于赵国,而成蟜的儿子年幼尚为婴儿,被称为婴,留在秦国长大成人------也就是子婴。秦二世即位后,因子婴是秦二世的从兄,与秦二世没有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秦二世的清洗之列,反而能站出来劝谏秦二世不要滥杀无辜。这是子婴身份的另一种说法,但没有任何证据。
郭沫若曾写过一篇文章,指称赵高曾与秦始皇的某妃子私通,剩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子婴。-----这是更加离奇的说法。但赵高与秦始皇的妃子私通,也并非绝无可能。
秦国的事情暂且先放在一边,我们再把目光投射回赵国方面。
公元前47年,秦王嬴政即位,吕不韦作为辅政大臣,继续担任秦国相国。主张“天下平而不是平天下”的吕不韦在秦国站稳脚跟,为远在赵国的建信君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此前,建信君为抬高自己的身价,力主赵国联合魏国、楚国、齐国合纵抗秦。他通过努力斡旋,交好信陵君并将其从邯郸送回魏国,信陵君执掌魏国大权后,赵魏两国的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为了交好楚国,建信君派遣使臣与楚国相国春申君黄歇会晤。又借助苏代、苏历、田单(都是苏秦的兄弟)交好齐国,逐步确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建信君楚月已经从中枢府郎中的职位,再次获得升迁为中枢令,开始介入军务。
此时,廉颇实际掌握军权并兼任相国,可他还是一位大将军,领军出战的时候就必须暂时卸任相国,由平都侯或春平侯担任。建信君决定就设法从二人身上下手打主意。
且说建信君一个“女人”,竟然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军权,这让庞煖、庆舍、廉颇、李牧等军事将领很难堪,感到十分晦气。但是,庞煖、李牧、庆舍等人都在外掌军、鞭长莫及,邯郸城中建信君在军事大权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廉颇,其实也根本不用争,建信君注定不如战功赫赫的廉颇。尤其是公元前51年,廉颇讨伐燕国大获全胜,其地位更加稳固了。公元前47年,廉颇、信陵君等人组织了一次楚、赵、魏、齐、韩五国伐秦,结果在函谷关天险不得其门而入,盟国之间彼此还发生争议,悻悻退兵。劳民伤财、组织大战却无功而返,信陵君从此在魏国失势,廉颇在赵国也渐渐不得志了。
建信君作为中枢令,开始密集巡视各地驻军,召见军事将领谈话。这日,建信君秉承君王旨意,抵达代郡(山西代县)首府雁门关与赵国著名战将李牧会面。
山峦起伏,雁门关巍然耸立在雁门山上,古赵国长城上逶迤横亘,守备森严。雁门关扼守北方要冲,出雁门北行可攻匈奴,东去平型关、偏头关可前出燕国,西经宁武关、紫荆关可威慑三秦及晋南至黄河一线,东南可掩护通往赵国腹地的井陉关。
匈奴连年入侵,给中原各国带来重大威胁,当时承担阻击匈奴任务的主要是中原秦国、赵国、燕国三国。彼时,秦国上郡太守是蒙恬,北地太守冯去疾,赵国代郡太守李牧,燕国就有上鱼、右戎、北地、辽西四郡与匈奴对敌。三国不约而同都修建了长城作为守备工事。
所谓秦始皇大肆修造长城纯属不顾史实的臆想,秦始皇不过是简单地连接起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而已,这些长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陆续修建了起来,并且还不断向北推移。长城向东入海(山海关)那是发生在明朝的事情。
-----
且说李牧正在关山上视察防务,突然接到部属报告,说是中枢府令建信君已经抵达驻地,要巡视军队。
李牧心中颇不以为然“建信君这个伪娘会啥?连个刀枪也不一定拿得动,他也能指挥千军万马?窃!纯属母鸡打鸣胡折腾!----去!就说本将正在外巡逻,安排个副将接待他吧”
部属面露难色,嗫嚅地说:“大将军,建信君是奉旨而来,怠慢他不好吧?----再说,他身为中枢府令,是军队的军事主官啊!小的怕惹出事端,对将军您不利。”
李牧思索片刻问道:“建信君此行为何事?”
部属回答:“大人说是来犒劳军队,确实随身带来了不少给养,还有千余坛上等的好酒呢!。”
李牧继续追问:“他这次来,有赵国将领随同吗?”
部属回答:“没有,只有数十名亲兵卫队,剩下的都是脚夫。”
李牧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是为什么?原来,李牧驻守赵国雁门关要隘,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代郡太守,表面上是少年得志,其实是变相流放!
想这李牧年轻气傲、平日里一贯横行霸道。因为他很能打仗,尽管赵孝成王爱惜袒护他,但李牧也是个惹是生非的主。其与中书令郭开的死结就不说了,其他大臣被他欺负的也不少。对于弹劾他的大臣,这李牧是张嘴就骂,抬手就打,走路都手不离马鞭。李牧毕竟是将门之后,起初也并不是这个样子,但自打其婚事被郭开给搅黄了,就像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无比,心也更狠了!赵孝成王迫于群臣压力,只好把他派到边境戍守,以免其再生事端。
李牧到的边关荒凉之地,与匈奴军队打了几次遭遇战,基本上是平手,也没取得什么重大战功,致使其军爵多年了还是个小小的都尉,李牧头脑也冷静了不少。他平日里就是训练军队、组织屯田守备,再有就是休整长城、关隘,代郡五、六年也未发生大的战事。相对于李牧,同样是驻守晋中南的庞煖和庆舍,却一直在与秦军对垒,屡次发生血战。最后,庞煖、庆舍都被秦军击败,被陆续赶往太行山以东,晋阳也失守了,反而是李牧牢牢掌控住代地与秦军保持对峙。个中的原因不是李牧能打仗,一是雁门关酷似韩国的虎牢关、秦国的函谷关,确实不好打。二是秦赵两军都被自己四面修筑的长城困住了手脚,将领们习惯性防守,反而不愿意出击了。其三就是秦国在吕不韦的和平政策主导下,秦军明显放慢甚至停顿了继续扩张的脚步。(未完待续)
公元前51年,秦国秦昭王去世,子孝文王安国君立(5岁)。按照古代仪轨,安国君守丧一年,居处变、酒肉绝。“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秦孝文王是怎么死的?后世有人猜测是吕不韦与华阳夫人怕夜长梦多,从中做了手脚,迫不及待害死了秦孝文王。
这种观点本身就不合乎逻辑!
首先,虽然公元前59年前后,异人(子楚)已经从赵国邯郸回到了咸阳,此时他已经是安国君选定的继承人,只是安国君自己也还未曾继承大位而已。据说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子楚的母亲是夏姬,他又认华阳夫人为义母,自然地位尊崇。子楚到秦国后,又与韩夫人成婚,生下了一个儿子成矫。这样看来,嬴政为秦庄襄王赢楚的长子,成矫为其弟弟。兄弟两个尊卑有序,似不会发生冲突。据说秦始皇异母兄弟之间感情很好,成矫监军出征赵国屯留,因受秦将樊於期煽动投降赵国。如果吕不韦、华阳太后等人怕秦孝文王(安国君)改变主意再立新的王储而痛下杀手---毒死安国君,这要冒极大的风险,毕竟安国君还有0多个儿子,秦国满朝文武也不是吃素的,这并不合乎情理。其次,秦庄襄王子楚也是即位三年就死了。子楚的死,倒是可以按照“中国人惯常的遐想”,往吕不韦害怕与赵姬发生男女关系、暗结珠胎,害怕事情败露方面去想,但笔者更愿意相信子楚是死于秦国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
再次,秦孝文王的死很可能就是一场意外,原因就是其守丧一年期间禁绝酒肉、情se,一旦解脱不免暴饮暴食、纵欲伤身,致使其突然猝死,华阳夫人没准儿就是此事的当事人?
《秦始皇本纪》秦长安君成蟜,为秦庄襄王次子,秦始皇之弟。“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还有一种说法是:成蟜投降赵国后,客居于赵国,而成蟜的儿子年幼尚为婴儿,被称为婴,留在秦国长大成人------也就是子婴。秦二世即位后,因子婴是秦二世的从兄,与秦二世没有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秦二世的清洗之列,反而能站出来劝谏秦二世不要滥杀无辜。这是子婴身份的另一种说法,但没有任何证据。
郭沫若曾写过一篇文章,指称赵高曾与秦始皇的某妃子私通,剩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子婴。-----这是更加离奇的说法。但赵高与秦始皇的妃子私通,也并非绝无可能。
秦国的事情暂且先放在一边,我们再把目光投射回赵国方面。
公元前47年,秦王嬴政即位,吕不韦作为辅政大臣,继续担任秦国相国。主张“天下平而不是平天下”的吕不韦在秦国站稳脚跟,为远在赵国的建信君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此前,建信君为抬高自己的身价,力主赵国联合魏国、楚国、齐国合纵抗秦。他通过努力斡旋,交好信陵君并将其从邯郸送回魏国,信陵君执掌魏国大权后,赵魏两国的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为了交好楚国,建信君派遣使臣与楚国相国春申君黄歇会晤。又借助苏代、苏历、田单(都是苏秦的兄弟)交好齐国,逐步确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建信君楚月已经从中枢府郎中的职位,再次获得升迁为中枢令,开始介入军务。
此时,廉颇实际掌握军权并兼任相国,可他还是一位大将军,领军出战的时候就必须暂时卸任相国,由平都侯或春平侯担任。建信君决定就设法从二人身上下手打主意。
且说建信君一个“女人”,竟然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军权,这让庞煖、庆舍、廉颇、李牧等军事将领很难堪,感到十分晦气。但是,庞煖、李牧、庆舍等人都在外掌军、鞭长莫及,邯郸城中建信君在军事大权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廉颇,其实也根本不用争,建信君注定不如战功赫赫的廉颇。尤其是公元前51年,廉颇讨伐燕国大获全胜,其地位更加稳固了。公元前47年,廉颇、信陵君等人组织了一次楚、赵、魏、齐、韩五国伐秦,结果在函谷关天险不得其门而入,盟国之间彼此还发生争议,悻悻退兵。劳民伤财、组织大战却无功而返,信陵君从此在魏国失势,廉颇在赵国也渐渐不得志了。
建信君作为中枢令,开始密集巡视各地驻军,召见军事将领谈话。这日,建信君秉承君王旨意,抵达代郡(山西代县)首府雁门关与赵国著名战将李牧会面。
山峦起伏,雁门关巍然耸立在雁门山上,古赵国长城上逶迤横亘,守备森严。雁门关扼守北方要冲,出雁门北行可攻匈奴,东去平型关、偏头关可前出燕国,西经宁武关、紫荆关可威慑三秦及晋南至黄河一线,东南可掩护通往赵国腹地的井陉关。
匈奴连年入侵,给中原各国带来重大威胁,当时承担阻击匈奴任务的主要是中原秦国、赵国、燕国三国。彼时,秦国上郡太守是蒙恬,北地太守冯去疾,赵国代郡太守李牧,燕国就有上鱼、右戎、北地、辽西四郡与匈奴对敌。三国不约而同都修建了长城作为守备工事。
所谓秦始皇大肆修造长城纯属不顾史实的臆想,秦始皇不过是简单地连接起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而已,这些长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陆续修建了起来,并且还不断向北推移。长城向东入海(山海关)那是发生在明朝的事情。
-----
且说李牧正在关山上视察防务,突然接到部属报告,说是中枢府令建信君已经抵达驻地,要巡视军队。
李牧心中颇不以为然“建信君这个伪娘会啥?连个刀枪也不一定拿得动,他也能指挥千军万马?窃!纯属母鸡打鸣胡折腾!----去!就说本将正在外巡逻,安排个副将接待他吧”
部属面露难色,嗫嚅地说:“大将军,建信君是奉旨而来,怠慢他不好吧?----再说,他身为中枢府令,是军队的军事主官啊!小的怕惹出事端,对将军您不利。”
李牧思索片刻问道:“建信君此行为何事?”
部属回答:“大人说是来犒劳军队,确实随身带来了不少给养,还有千余坛上等的好酒呢!。”
李牧继续追问:“他这次来,有赵国将领随同吗?”
部属回答:“没有,只有数十名亲兵卫队,剩下的都是脚夫。”
李牧长舒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这是为什么?原来,李牧驻守赵国雁门关要隘,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代郡太守,表面上是少年得志,其实是变相流放!
想这李牧年轻气傲、平日里一贯横行霸道。因为他很能打仗,尽管赵孝成王爱惜袒护他,但李牧也是个惹是生非的主。其与中书令郭开的死结就不说了,其他大臣被他欺负的也不少。对于弹劾他的大臣,这李牧是张嘴就骂,抬手就打,走路都手不离马鞭。李牧毕竟是将门之后,起初也并不是这个样子,但自打其婚事被郭开给搅黄了,就像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无比,心也更狠了!赵孝成王迫于群臣压力,只好把他派到边境戍守,以免其再生事端。
李牧到的边关荒凉之地,与匈奴军队打了几次遭遇战,基本上是平手,也没取得什么重大战功,致使其军爵多年了还是个小小的都尉,李牧头脑也冷静了不少。他平日里就是训练军队、组织屯田守备,再有就是休整长城、关隘,代郡五、六年也未发生大的战事。相对于李牧,同样是驻守晋中南的庞煖和庆舍,却一直在与秦军对垒,屡次发生血战。最后,庞煖、庆舍都被秦军击败,被陆续赶往太行山以东,晋阳也失守了,反而是李牧牢牢掌控住代地与秦军保持对峙。个中的原因不是李牧能打仗,一是雁门关酷似韩国的虎牢关、秦国的函谷关,确实不好打。二是秦赵两军都被自己四面修筑的长城困住了手脚,将领们习惯性防守,反而不愿意出击了。其三就是秦国在吕不韦的和平政策主导下,秦军明显放慢甚至停顿了继续扩张的脚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