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168章 高陵营啸(上)
第168章 高陵营啸(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王二的军队从后方陆陆续续抵达。
但也没闲着,不断安排人去攻打高陵县四周的堡,不过关中的堡,那都是很难对付的。
光是高陵县北面,就有堡垒:高望、南屯、仁寿屯、邱店、仁村、南王化、北王化、水堡、俯刘、吴郑坊、吴仁坊、东吴仁坊、刘赵、三水寨。
这十四个村寨堡。
之前王二带着人直冲县城,自然不需要关注这些堡垒。
但现在大军陆陆续续抵达,人多了,需要的粮草也就多了。
原本不需要关注的堡垒,如今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阻碍。
于是为了攻打这些堡垒,王二又是忙着抓人打造器械,又是命人强攻。
但很可惜,附近的人因为有洪承畴的提前提醒,都被迁走了,彻底坚壁清野。
根本不给王二就地补给的机会,于是王二只能命人从后方转运粮草。
戍守临潼的人,也能很快换了人,变成了王高。
王高从蒲城守备千户,变成了临潼守备千户,帮着王二转运粮草。
同时王二也跟之前那些手下说,只要他们攻下一座堡垒,那么堡内的物资,一半一半,彻底刺激了他们的动力。
高陵县北,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
但也给南边拖延了更多时间。
越来越多的高陵县百姓南迁,后者躲进堡垒、县城内,做出了要死磕的态势。
赤巾社尝试夺城,但很快失败的消息传来。
王二看着不断道歉的李赤,也没过多说什么,只是安抚着,还说道:“这个知县端得是狡诈,居然这般迁徙人口,逼迫赤巾社兄弟出现,着实可恨。等打进城内,定将之千刀万剐,以谢死难得兄弟们在天之灵!”
“二哥!”李赤感动得稀里哗啦。
不知道,还以为他们真的是铁哥们呢!
总之,王二等了几天,还是没有看到赤巾社这里有什么异动,也就渐渐放下警惕。
然后全身心投入处理反抗和粮草的糟心事去了。
越是这样,他就越是希望王三能来,有王三替他处理粮草和武器,那么事情也就不会这么复杂。
他也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专心负责攻打就是。
真的,一个王三,能给他节省太多太多心思。
于是忙了几天,王二实在绷不住了,又给王三写了信:“三子啊!你那边咋样了?延安要不还是别打了!咱们一起打西安!这群王八羔子,说也不是,骂也不是,激怒了甩头就带着他们的手下跑了,太可恨了!
当初要是没了咱们兄弟开头,他们能有这样的势力?
滚蛋也好,等过几天明廷来围剿咱们,他们绝对得吃苦头!”
写到这里,王二顿了顿,又想到什么说:“对了,打仗也不可能一直持续,听说路娘子和许娘子一直跟你左右,抓紧时间把事办了,我还等着抱侄子呢!”
写到这里,王二有点无奈。
不知道为什么,他那么多女人,这都几个月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是不是应该找几个寡妇试试?
信很快写完,就发去了延安。
王二又继续忙了起来。
但他打进高陵县的消息,彻底刺激了西安府。
西安府先是征兵,接着粮价暴涨。
百姓一看粮价,两眼发黑,几乎没办法活人了。
于是洪承畴安排的后手就开始运转,将这些百姓往外地引。
西安府上上下下,也乐见其成。
关守箴则是带着一帮文武,去找秦王讨要粮草。
洪承畴则是写了封信告诉关守箴,他拖着病体先去渭水边等机会。
之前操训的兵马一部分早就等待了渭水,现在已经挂上了团练的旗号。
关守箴也不疑有他,整个布政司中枢,就洪承畴这个参政才三十五,是个年轻,其他的都五六十岁了,洪承畴愿意领兵,大家也乐意他去干苦差事,到时候分润利益的时候也少不了他们。
这,才是官场上的人情世故。
但洪承畴的野心,并不小。
看瞅着王二这里不断套人进来,粮草运转已经彻底紧绷,看了一眼手中的黄历。
崇祯元年,八月初九。
“是时候了!”
洪承畴招来心腹,让他带着一封书信,投给高陵县的知县。
知会今晚高陵县主动来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他去放火烧掉王二的粮仓,然后赤巾社就可以出手,彻底将汇拢三万兵马的王二给瓦解!
接下来,就是属于他的绞杀时间。
至于关中钱粮转运的问题,已经没必要了。
今年关中这么一闹,同贼都打到了渭水北,根本瞒不住天下人,以关守箴和秦王府的态势,必然会接连上书朝廷蠲免赋税。
自己哪怕击败了王二,王二回去之后也肯定会再来抽调军队征伐。
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
自己这个粮道参政就从筹集粮草往外运,变成了筹集粮草用来剿灭流贼。
只要不往外运,那他就屁事没有。
自己也能从棋盘一角脱开身。
也不枉以身犯险!
想到这里,洪承畴就一脸无奈,这件事处理完,得尽快在剿匪之中立功,然后离开陕西。
如今的陕西时局,太过混沌,他已经有点看不透了。
王二的兵马战斗力明明也就这样,可为什么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甲胄提供?
实在有点令人错愕!
是王二一直吹的王三有什么神妙吗?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大同军居然能双线作战,王二这边攻打西安府,他王三就在攻打延安府。
丝毫不见兵力的减少。
而且王二虽然领兵打仗一般,可他居然还能在溃败之后,重新聚拢一半以上的兵力。
这就不是寻常流贼的能耐了。
洪承畴想到了王二送不动就册封立功的人为千户、试千户、把总、百户、试百户,将各个营寨里的兵马拆得七零八落。
一直到现在,王二麾下的各家势力最高职位,一直是都是千户。
洪承畴研究着大同军这套军制的特殊性,但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用意,因为王三的想法很简单,他没有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
所以,他宁愿拆得稀碎点,这样他就不用带五六万人进攻了,只需要带着五六十个人,就能勉强将局面运转起来。
当然,小兵团作战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能让大兵团作战的明军疲于奔命。
能打运动战、游击战,他王三才懒得跟明廷一直打堡垒战、堑壕战。
两边的成本,不是一样的。
所以洪承畴带着千余人能直接隐藏在猎物背后,但要是带着三千人,那就不成了。
因为本身目标太大了,一动就会被注意,你想动弹都不可能动弹。
王二这边的军制是王三千叮咛万嘱咐的,虽然王二到现在还没摸清楚其中用意,但用了两年,也该习惯和实现路径依赖了。
总之,洪承畴等到知县葛爌回信说他准备好了。
是夜,高陵县城门洞开,葛爌亲率衙役、兵勇、士绅家丁五六百人,冲出了县城,直扑王二大军。
王二的军队从后方陆陆续续抵达。
但也没闲着,不断安排人去攻打高陵县四周的堡,不过关中的堡,那都是很难对付的。
光是高陵县北面,就有堡垒:高望、南屯、仁寿屯、邱店、仁村、南王化、北王化、水堡、俯刘、吴郑坊、吴仁坊、东吴仁坊、刘赵、三水寨。
这十四个村寨堡。
之前王二带着人直冲县城,自然不需要关注这些堡垒。
但现在大军陆陆续续抵达,人多了,需要的粮草也就多了。
原本不需要关注的堡垒,如今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阻碍。
于是为了攻打这些堡垒,王二又是忙着抓人打造器械,又是命人强攻。
但很可惜,附近的人因为有洪承畴的提前提醒,都被迁走了,彻底坚壁清野。
根本不给王二就地补给的机会,于是王二只能命人从后方转运粮草。
戍守临潼的人,也能很快换了人,变成了王高。
王高从蒲城守备千户,变成了临潼守备千户,帮着王二转运粮草。
同时王二也跟之前那些手下说,只要他们攻下一座堡垒,那么堡内的物资,一半一半,彻底刺激了他们的动力。
高陵县北,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
但也给南边拖延了更多时间。
越来越多的高陵县百姓南迁,后者躲进堡垒、县城内,做出了要死磕的态势。
赤巾社尝试夺城,但很快失败的消息传来。
王二看着不断道歉的李赤,也没过多说什么,只是安抚着,还说道:“这个知县端得是狡诈,居然这般迁徙人口,逼迫赤巾社兄弟出现,着实可恨。等打进城内,定将之千刀万剐,以谢死难得兄弟们在天之灵!”
“二哥!”李赤感动得稀里哗啦。
不知道,还以为他们真的是铁哥们呢!
总之,王二等了几天,还是没有看到赤巾社这里有什么异动,也就渐渐放下警惕。
然后全身心投入处理反抗和粮草的糟心事去了。
越是这样,他就越是希望王三能来,有王三替他处理粮草和武器,那么事情也就不会这么复杂。
他也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专心负责攻打就是。
真的,一个王三,能给他节省太多太多心思。
于是忙了几天,王二实在绷不住了,又给王三写了信:“三子啊!你那边咋样了?延安要不还是别打了!咱们一起打西安!这群王八羔子,说也不是,骂也不是,激怒了甩头就带着他们的手下跑了,太可恨了!
当初要是没了咱们兄弟开头,他们能有这样的势力?
滚蛋也好,等过几天明廷来围剿咱们,他们绝对得吃苦头!”
写到这里,王二顿了顿,又想到什么说:“对了,打仗也不可能一直持续,听说路娘子和许娘子一直跟你左右,抓紧时间把事办了,我还等着抱侄子呢!”
写到这里,王二有点无奈。
不知道为什么,他那么多女人,这都几个月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是不是应该找几个寡妇试试?
信很快写完,就发去了延安。
王二又继续忙了起来。
但他打进高陵县的消息,彻底刺激了西安府。
西安府先是征兵,接着粮价暴涨。
百姓一看粮价,两眼发黑,几乎没办法活人了。
于是洪承畴安排的后手就开始运转,将这些百姓往外地引。
西安府上上下下,也乐见其成。
关守箴则是带着一帮文武,去找秦王讨要粮草。
洪承畴则是写了封信告诉关守箴,他拖着病体先去渭水边等机会。
之前操训的兵马一部分早就等待了渭水,现在已经挂上了团练的旗号。
关守箴也不疑有他,整个布政司中枢,就洪承畴这个参政才三十五,是个年轻,其他的都五六十岁了,洪承畴愿意领兵,大家也乐意他去干苦差事,到时候分润利益的时候也少不了他们。
这,才是官场上的人情世故。
但洪承畴的野心,并不小。
看瞅着王二这里不断套人进来,粮草运转已经彻底紧绷,看了一眼手中的黄历。
崇祯元年,八月初九。
“是时候了!”
洪承畴招来心腹,让他带着一封书信,投给高陵县的知县。
知会今晚高陵县主动来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他去放火烧掉王二的粮仓,然后赤巾社就可以出手,彻底将汇拢三万兵马的王二给瓦解!
接下来,就是属于他的绞杀时间。
至于关中钱粮转运的问题,已经没必要了。
今年关中这么一闹,同贼都打到了渭水北,根本瞒不住天下人,以关守箴和秦王府的态势,必然会接连上书朝廷蠲免赋税。
自己哪怕击败了王二,王二回去之后也肯定会再来抽调军队征伐。
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
自己这个粮道参政就从筹集粮草往外运,变成了筹集粮草用来剿灭流贼。
只要不往外运,那他就屁事没有。
自己也能从棋盘一角脱开身。
也不枉以身犯险!
想到这里,洪承畴就一脸无奈,这件事处理完,得尽快在剿匪之中立功,然后离开陕西。
如今的陕西时局,太过混沌,他已经有点看不透了。
王二的兵马战斗力明明也就这样,可为什么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甲胄提供?
实在有点令人错愕!
是王二一直吹的王三有什么神妙吗?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大同军居然能双线作战,王二这边攻打西安府,他王三就在攻打延安府。
丝毫不见兵力的减少。
而且王二虽然领兵打仗一般,可他居然还能在溃败之后,重新聚拢一半以上的兵力。
这就不是寻常流贼的能耐了。
洪承畴想到了王二送不动就册封立功的人为千户、试千户、把总、百户、试百户,将各个营寨里的兵马拆得七零八落。
一直到现在,王二麾下的各家势力最高职位,一直是都是千户。
洪承畴研究着大同军这套军制的特殊性,但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用意,因为王三的想法很简单,他没有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
所以,他宁愿拆得稀碎点,这样他就不用带五六万人进攻了,只需要带着五六十个人,就能勉强将局面运转起来。
当然,小兵团作战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能让大兵团作战的明军疲于奔命。
能打运动战、游击战,他王三才懒得跟明廷一直打堡垒战、堑壕战。
两边的成本,不是一样的。
所以洪承畴带着千余人能直接隐藏在猎物背后,但要是带着三千人,那就不成了。
因为本身目标太大了,一动就会被注意,你想动弹都不可能动弹。
王二这边的军制是王三千叮咛万嘱咐的,虽然王二到现在还没摸清楚其中用意,但用了两年,也该习惯和实现路径依赖了。
总之,洪承畴等到知县葛爌回信说他准备好了。
是夜,高陵县城门洞开,葛爌亲率衙役、兵勇、士绅家丁五六百人,冲出了县城,直扑王二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