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白桦林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大时代1977最新章节!
林晓光本来没打算在《青年文摘》中加入文艺评论这个栏目。
不过,来自邵小兵之流的打压,让他意识到不加入还真不行,就像伟人说的,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一定会去占领。
这一点,他极为佩服伟人他老人家。
在北平大学生文艺界,要决出一个谁强谁弱,而文艺恰恰与舆论宣传紧密联系,不管是五四文学社打败清华文学社,还是后者打败前者,舆论阵地绝不能丢失。
所以,十月刊的《青年文摘》,便加入文艺评论这一栏目。
第一篇文艺评论就是他自己写的,文学性与大众性的冲突:赵树理的选择。
新中国人民文学史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赵树理,有一篇文章不得不说,那就是《小二黑结婚》。
他将这篇评论发出去,没想着让邵小兵那帮人投降,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大众文学低俗粗鄙,这个帽子,他不戴,《青年文摘》不戴。
此外,那就是针对人民大众,针对青年大学生们,让他们看到这则评论,不至于全被拉到五四文学社的阵营。
此时,北大静园六院,中文系文学专业课堂。
吴组缃教授拿出一本书,指着上面:“这本青年文摘,你们应该都知道吧?燕园对面的清华园创办的。”
未来的苏南省作协副主席黄蓓佳抬起头。
未来《刮痧》剧本的作者王小平直接回答:“老师,是的,这是清华文学社的社刊,已经发表两期了,是没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林晓光主编的,他就是《青年文摘》的总编。”
未来写出经典室内剧《我爱我家》剧本的梁左,听到后忍俊不禁。
“你们都看了吧,感觉怎么样?”脑袋铮亮的吴教授微笑着。
课堂上,不能大放厥词,发言要言之有物,在坐的同学都不简单,而老师更是行家里手,不然贻笑大方,闹笑话可就不打好了。
更何况,这里是北大中文系,面对对面创办的《青年文摘》,你是表扬好呢,还是批评好?
表扬的话,好像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么批评呢?
也不行,当然不能因为简单的清北之争,就狭隘粗暴说对方不好。
还是那句话,要言之有物。
很多人都没说话,都思考着加以分析,斟酌着言辞。
吴教授见状笑了:“先不说别的,就这篇文学批评而言,你们觉得怎么样?”
同学们便纷纷开口。
未来的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道:“我们前面学过,文学批评有五种模式价值,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和身份批评。”
“这篇批评里说,新文学实质上只是少数都市精英学生的狂欢,新文学如何走到最广大的民众当中去?如何走到西山黄土沟沟里千万农民身上去?”
“赵树理选择了一条新路——既不同于鲁迅的启蒙立场,又异于沈从文的乡土神话,他说,不想成为文坛作家,只想做一个‘文摊’作家。”
“于是就产生了新文学乡土小说,赵树理的探索受到热烈欢迎,且探索中包含某种思想,纵使这思想不见得如何高深,却恰到好处地附和农民们的期望。”
“愿意放下身段走入大众,这已经足够伟大,我觉得说得挺对。”
吴教授闻言,看着若有所思的同学们,便笑了:“看来同学们的心胸很开阔,并没有因为是对面学校的,就因此而产生的偏见,这很好。”
“须知,傲慢与偏见是人都有的,你们作为文学专业学生更要克服它。”
他看着一个个学生,不明觉厉的宋红,正翻着《青年文摘》的查建英,若有所思的黄子平,忙着记笔记的刘志达。
“我一直反对文学领域,动辄这主义那主义,反对这反对那,作家写作的时候,不要考虑主义,还没落笔,就已经圈定主义,这等于是教条和八股。”
吴教授继续说:“胡适说过,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这话我也要送给你们。”
“文学上,少谈主义,多学多看多写。”
“学习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林晓光并不知道他的光荣事迹传到北大中文系课堂。
他正在躲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来的女同学。
据说,人长得挺漂亮,是他《白桦林》的歌迷,特意来请教的。
可林晓光不敢见她。
作为音乐迷,他只会弹吉他,追女孩子用,别的音乐上的东西,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古典现代爵士乡村什么的,他都不懂。
他只懂得,摇滚就是歇斯底里,民谣就是浅唱低吟,流行就是谈情说爱,电子就是动次打次。
当白杨说,有央音学生来找他时,他直接溜了。
清华文学社待不下去,宿舍也不安全,他只好跑到教职工家属院,以此躲避外面的纷纷扰扰。
“徽徽,我们今天接着上课。”
林晓光翻一下课本,然后直接合上。
他看着身上裹着毛衣的傅徽,问:“安庆的天气和北平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不一样吗?”
“当然知道,因为一个是南方,一个是北方,这还用问吗?”
林晓光给学生上课,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强行灌输的那种填鸭式教育,但对于快乐学习的说法也嗤之以鼻,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快乐只会让人放纵。
他教育的方式,是在学习中启发学生的兴趣,苦中作乐,寓教于生活。
听到傅徽的回答,他摇摇头:“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纬度、季节和气候,纬度将地球分为南纬和北纬,越靠近两级,纬度越高,气候越冷……”
傅徽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而季节更迭呢,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你六月份在安庆的时候,因为离北回归线一带,即粤州比较近,那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天气热……”
林晓光继续讲:“最后是气候,我们国家南方是亚热带气候,华北和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北平的这个风啊,吹得是黄沙滚滚不见天日……”
“听懂了吗?”他看傅徽眼睛直勾勾的,似乎是在发呆,伸手在她眼前挥舞。
“哦,懂了。”傅徽不禁低头。
“懂了你自己看书吧,我去外面。”
“我不想看,小光哥,我想听你唱歌!”
“噗……”林晓光直接把嘴里的水吐了:“你说啥?”
“我想听你唱歌,白桦林。”
“我不想唱。”
“你唱嘛,你唱一遍,我给你说一件我小姨的事。”
“真的?”
“真的不能再真!”
“一言为定!”
……
林晓光本来没打算在《青年文摘》中加入文艺评论这个栏目。
不过,来自邵小兵之流的打压,让他意识到不加入还真不行,就像伟人说的,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一定会去占领。
这一点,他极为佩服伟人他老人家。
在北平大学生文艺界,要决出一个谁强谁弱,而文艺恰恰与舆论宣传紧密联系,不管是五四文学社打败清华文学社,还是后者打败前者,舆论阵地绝不能丢失。
所以,十月刊的《青年文摘》,便加入文艺评论这一栏目。
第一篇文艺评论就是他自己写的,文学性与大众性的冲突:赵树理的选择。
新中国人民文学史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赵树理,有一篇文章不得不说,那就是《小二黑结婚》。
他将这篇评论发出去,没想着让邵小兵那帮人投降,只是表明一个态度。
大众文学低俗粗鄙,这个帽子,他不戴,《青年文摘》不戴。
此外,那就是针对人民大众,针对青年大学生们,让他们看到这则评论,不至于全被拉到五四文学社的阵营。
此时,北大静园六院,中文系文学专业课堂。
吴组缃教授拿出一本书,指着上面:“这本青年文摘,你们应该都知道吧?燕园对面的清华园创办的。”
未来的苏南省作协副主席黄蓓佳抬起头。
未来《刮痧》剧本的作者王小平直接回答:“老师,是的,这是清华文学社的社刊,已经发表两期了,是没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林晓光主编的,他就是《青年文摘》的总编。”
未来写出经典室内剧《我爱我家》剧本的梁左,听到后忍俊不禁。
“你们都看了吧,感觉怎么样?”脑袋铮亮的吴教授微笑着。
课堂上,不能大放厥词,发言要言之有物,在坐的同学都不简单,而老师更是行家里手,不然贻笑大方,闹笑话可就不打好了。
更何况,这里是北大中文系,面对对面创办的《青年文摘》,你是表扬好呢,还是批评好?
表扬的话,好像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那么批评呢?
也不行,当然不能因为简单的清北之争,就狭隘粗暴说对方不好。
还是那句话,要言之有物。
很多人都没说话,都思考着加以分析,斟酌着言辞。
吴教授见状笑了:“先不说别的,就这篇文学批评而言,你们觉得怎么样?”
同学们便纷纷开口。
未来的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道:“我们前面学过,文学批评有五种模式价值,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和身份批评。”
“这篇批评里说,新文学实质上只是少数都市精英学生的狂欢,新文学如何走到最广大的民众当中去?如何走到西山黄土沟沟里千万农民身上去?”
“赵树理选择了一条新路——既不同于鲁迅的启蒙立场,又异于沈从文的乡土神话,他说,不想成为文坛作家,只想做一个‘文摊’作家。”
“于是就产生了新文学乡土小说,赵树理的探索受到热烈欢迎,且探索中包含某种思想,纵使这思想不见得如何高深,却恰到好处地附和农民们的期望。”
“愿意放下身段走入大众,这已经足够伟大,我觉得说得挺对。”
吴教授闻言,看着若有所思的同学们,便笑了:“看来同学们的心胸很开阔,并没有因为是对面学校的,就因此而产生的偏见,这很好。”
“须知,傲慢与偏见是人都有的,你们作为文学专业学生更要克服它。”
他看着一个个学生,不明觉厉的宋红,正翻着《青年文摘》的查建英,若有所思的黄子平,忙着记笔记的刘志达。
“我一直反对文学领域,动辄这主义那主义,反对这反对那,作家写作的时候,不要考虑主义,还没落笔,就已经圈定主义,这等于是教条和八股。”
吴教授继续说:“胡适说过,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这话我也要送给你们。”
“文学上,少谈主义,多学多看多写。”
“学习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林晓光并不知道他的光荣事迹传到北大中文系课堂。
他正在躲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来的女同学。
据说,人长得挺漂亮,是他《白桦林》的歌迷,特意来请教的。
可林晓光不敢见她。
作为音乐迷,他只会弹吉他,追女孩子用,别的音乐上的东西,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古典现代爵士乡村什么的,他都不懂。
他只懂得,摇滚就是歇斯底里,民谣就是浅唱低吟,流行就是谈情说爱,电子就是动次打次。
当白杨说,有央音学生来找他时,他直接溜了。
清华文学社待不下去,宿舍也不安全,他只好跑到教职工家属院,以此躲避外面的纷纷扰扰。
“徽徽,我们今天接着上课。”
林晓光翻一下课本,然后直接合上。
他看着身上裹着毛衣的傅徽,问:“安庆的天气和北平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不一样吗?”
“当然知道,因为一个是南方,一个是北方,这还用问吗?”
林晓光给学生上课,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强行灌输的那种填鸭式教育,但对于快乐学习的说法也嗤之以鼻,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快乐只会让人放纵。
他教育的方式,是在学习中启发学生的兴趣,苦中作乐,寓教于生活。
听到傅徽的回答,他摇摇头:“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纬度、季节和气候,纬度将地球分为南纬和北纬,越靠近两级,纬度越高,气候越冷……”
傅徽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而季节更迭呢,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你六月份在安庆的时候,因为离北回归线一带,即粤州比较近,那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天气热……”
林晓光继续讲:“最后是气候,我们国家南方是亚热带气候,华北和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北平的这个风啊,吹得是黄沙滚滚不见天日……”
“听懂了吗?”他看傅徽眼睛直勾勾的,似乎是在发呆,伸手在她眼前挥舞。
“哦,懂了。”傅徽不禁低头。
“懂了你自己看书吧,我去外面。”
“我不想看,小光哥,我想听你唱歌!”
“噗……”林晓光直接把嘴里的水吐了:“你说啥?”
“我想听你唱歌,白桦林。”
“我不想唱。”
“你唱嘛,你唱一遍,我给你说一件我小姨的事。”
“真的?”
“真的不能再真!”
“一言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