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赏编钟灭齐收后胜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秦始皇最新章节!
明媚的阳光,把千万条金针撒向新落成的咸阳宫。高大恢弘雄伟的宫殿,金碧辉煌,炫人眼目。巨大的铜柱,泛出耀眼的金光,几乎照得见人影。殿堂内,中间是重过万钧的整块玉石,雕刻了被祥云环绕的飞龙。秦王的宝座,则镶满了珠玉宝石珊瑚翡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嬴政端坐在宝座之上,接受着群臣的朝拜,心中是无限的豪情。
丞相王绾上前启奏:“禀大王,大将军平楚大元帅王翦,留下蒙武驻守新郢,自率四十万大军向淮水之南杀去,意在歼灭楚国项燕的残余势力。”
“残存楚军还有多少?”嬴政发问。
“不可小视,仍有二十万之众。”王绾答道,“特别是,他又拥立了一个新君昌平王,便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代寡人传旨予王翦,务必一鼓作气,剿灭项燕和昌平王,使楚地尽归我大秦所有。”
“臣遵旨。”王绾又奏,“大王,王翦将军把楚宫中的金宝全都押送回来,已在殿外,请您过目。”
“好啊,呈上来。”
上百名武士鱼贯而入,逐一将一百箱金银珠宝各种器皿罗列在殿堂,直看得嬴政都眼花缭乱。特别是那一套十八只金编钟,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真的是绝世之作,令人爱不释手。
王绾见嬴政久看不厌,又启奏说:“大王,齐国丞相后胜,奉齐王之命前来祝贺我军破楚大胜,已在殿下候旨。”
嬴政笑了:“难得齐王如此乖巧,宣后胜上殿。”
后胜上得殿来,行三叩九拜之礼极其虔诚:“齐使后胜参见大王,祝大王千秋永寿。”
“齐使平身。”嬴政问道,“贵使前来,有何见教?”
“岂敢,”后胜恭敬地道,“贵国连灭赵燕魏楚诸国,沃野千里,版图相连,我家大王为秦高兴,特派后胜前来祝贺,并携有肥羊千头美酒千坛相赠,务请大王笑纳。”
“多谢齐王厚礼。”嬴政看一眼殿上的珠宝,“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寡人自当回报齐王。齐使,你看这殿上的金宝如何?”
“自是价值连城,贵重无比。”
“这全系楚宫中得来。今寡人感念齐王同我秦国的厚谊,就将这些战利品转赠齐王,以示贵我两国永结盟好。”
“这如何敢收受?”
“齐王之诚,莫说这些金宝,便半个楚国也当得。”嬴政显出极其诚恳的样子,“齐使就不要再推辞了。”
“那,本使就代我主愧受了。”
后胜走后,王绾不满地责怪嬴政:“大王,就是要赏齐王,也只能赏他几件即可,怎能将楚国珍宝尽数赐予。”
嬴政一笑:“这些金宝,也不过是暂时在彼处寄存而已,它早晚还不是归我秦国所有。”
王绾思忖一下,点头称是:“微臣明白了,待齐国灭亡之后,包括齐宫的金宝,还不都是大王的。”
“话不可说明。”嬴政吩咐,“丞相,你再为寡人办一件事,把这套编钟送到馆驿。”
“难道送给后胜?”
“正是。”
“大王,这套编钟太精美了,原为楚国国宝,今后当是我大秦的镇国国宝,怎能外送?”
“寡人刚刚说过的话,你怎么又忘记了?”
“啊,”王绾恍然大悟,“灭齐之后,这编钟自然也会完璧归秦,微臣只是担心后胜将其藏匿。”
“无须多虑,还是夺得整个齐国要紧。”
“那,大王的意思是,收买后胜作为内奸。”
“话不必说得太明,”嬴政交代,“他收了我国赠予的编钟,拿了手软,日后就不怕他不为我国出力。”
“臣明白了。”
“你就重申秦齐两国的友谊,使齐国不加防范,一待我们将楚国残余除尽,便可大举入齐。”
“大王英明,微臣折服。”王绾带着编钟去往馆驿。
后胜高高兴兴地接受了编钟,回到了齐都临淄,呈上了秦王赏赐给齐国的珠宝,颇为自得地说:“此行,臣所幸不辱大王使命。”
齐王建看见这价值连城的金宝也喜笑颜开:“丞相,那嬴政真的对我国表现得很友好?”
“大王请看,这些金宝还不足以说明。”
齐王点点头:“秦王的手脚可是够大了,这样多的奇珍异宝,换了我都会舍不得。”
“今后我们就一心一意同秦国相处吧,否则我们就难以生存。”后胜告知,“强大的楚国不也冰消瓦解了。”
值事官上来禀报:“大王,有边报到来,秦国大将王贲率十万大军,已到我国边界。”
“呀,”齐王大吃一惊,“丞相,你刚刚还说秦国与我盟好,怎么这大兵就已压境了?”
“臣想他不会是为灭我国而来。”
“十万大军他不会平白无故出动吧?”
“要不然,臣前往边界去质问秦将王贲。”
“我们还要有所准备,”齐王自有打算,“调集十五万人马,以备不虞,寡人和你同往边界,带着羊羔美酒,如不是攻打我国,便声称劳军。”
“这样也好,是两手准备。”
齐王与后胜到了边界,恰好秦军屯扎下来。王贲过帐前来拜访:“参见齐王千岁圣体康健。”
“获悉王将军领兵前来,寡人不远千百里,前来劳军。”
“大王,劳军何须十五万大军压阵哪?看来是对我王贲的十万人马不放心哪!”王贲直言触及齐王痛处。
“这个,”齐王有些尴尬,“贵我两国,本是盟好之邦,将军此行,定是另有所图。”
“实不相瞒,我家大王命我带兵前往辽东,为的是剿灭燕王余部,要从贵国借道,还请齐王给予方便。”
齐王建的心一下子落地了:“王将军何言请字,我齐国的国土还不是任您行走?寡人带来肥羊千只,美酒百坛,慰劳王师,万望笑纳。”
“大王亲自劳军,此情此谊弥足珍贵,敢不愧领。”王贲起身致谢,“还当即刻派信使回咸阳,将齐王的美意,报予我家大王知晓。”
齐王建这才放心地返回了临淄,十五万人马也遣回各自的驻地,他觉得秦王是个可信之人。
王贲的大军到达燕国新都辽东,苟延残喘的燕国小朝廷哪里还有抵抗能力,王贲毫不费力地将其消灭,燕王被俘,至此燕国全部灭亡。王贲在回军途中,兵临代地,消灭了代王公子嘉,赵国的残余也被扫清,至此赵国彻底灭亡。就在王贲横扫燕、赵残余之际,大将军王翦的四十万大军也在淮水取得全胜,楚国新君昌平王被杀,大将军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现在,六国之中仅存一个齐国,嬴政会让它独善其身吗?显然是不能。在王贲灭代之后,秦王没有令他回军,而是加派蒙恬为副帅,再加了二十万人马,从齐国西部杀进了这唯一仅存的国家,时为公元前1年的初夏。
齐王建获悉这一紧急军情,当即召开朝会。满脸愠怒指责后胜:“丞相,你不是说秦国不会向我国进攻吗?”
“大王,这……臣……也……说不清楚。”后胜嗫嚅地,“要不然,臣去王贲大营或去咸阳责问他们。”
“敌人业已兵临城下,责问还有何用,商量着如何出兵抵御吧。”
“就请大王降旨。”后胜又问,“不知大王派何人为帅?”
“寡人要御驾亲征。”齐王无限感慨,“想当年我先祖桓公也曾称霸,而我这个不孝子孙,竟把国家败到如此地步,孤王一定要和秦将亲自交战,大破秦军,以雪国耻。”
“大王亲征,微臣也要同行,誓与大王共生死。”
齐王传旨,点齐二十万人马,直达济水之滨,与秦军相对扎下营盘。这里一切尚未就绪,王贲已派人来下战书。
齐王建展开战书,从头看去:齐王陛下,末将奉旨率秦军入齐,其意不言自明,今六国我王已得其五,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当自献齐国于秦,使生灵免遭涂炭,何去何从,速作决断。
这语言不乏威逼之意,齐王如何受得,他怒对秦使:“你国一向狡诈,弃约背盟已为常事,以大凌小习以为常,我齐国受骗于嬴政,已是奇耻大辱,齐国虽然弱小,也决难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于敌人。所递通牒断不能受,只在两军阵前血战一场以见高下。”言毕,将王贲的来书掷于地下。
信使灰溜溜回到秦营,述说了情况,王贲笑言道:“本帅料定齐王必不肯降,江山本来是打下的,且待战场上用刀枪说话。”
蒙恬上前请战:“大帅,让末将渡河去攻打齐军。”
“莫急,”王贲分派,“蒙恬将军带五万人马,从上游十里处渡河,直攻齐营左翼。”
“末将遵令。”蒙恬转身要走。
“慢。”王贲叫住蒙恬,又发军令,“蒙武听令。”
蒙武出列答应:“末将在。”
“你带五万人马从下游十里渡河,直捣齐军右翼。”
蒙恬、蒙武齐声:“我等现在就出兵。”
“莫急,”王贲交代,“本帅自带十万大军从中路渡河,直插敌营中部,你们左右两军要全力策应。三路人马同时渡河,叫齐军顾此失彼。”
“大帅圣明,我等心悦诚服。”二人同声称赞。
次日凌晨,天刚蒙蒙亮,王贲等几路秦军同时偷袭渡河,只有中路秦军被齐军发现。齐国兵将上前抵挡,与秦军杀了个难解难分。齐王建一见齐军不能取胜,不由得亲自披挂提枪上马。
后胜急问:“大王这是做甚?”
“秦军斗志旺盛,寡人要亲自出战。”
“大王,这可使不得,您是一国之主,刀枪无眼,万一有失,那还了得!”后胜拉住马头。
“寡人如不出战,如何能够取胜。”齐王将后胜推开,纵马杀入阵中。国王亲身上阵,大长了齐军士气,将士们无不奋勇向前,眼见得齐军在战场上占了上风。在大营里观战的后胜,此时反倒着急起来。他的眼前浮现出那套黄金编钟的影子,而且是挥之不去。当初收受编钟时,他曾向王绾许诺,要在关键时刻为秦国出力。倘若齐王真的将秦军打败,那秦王还不得找他算账。想到此处,分外害怕。他狠下心来,发布了一条命令:“快,鸣金收兵!”
齐营兵士得令,将铜锣猛劲敲响。嘡嘡嘡的锣声使战场上的齐军都不知所措,就连齐王也莫名其妙,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特殊意外的情况,于是便全都退了回来。王贲不明就里,也未敢追击。
齐王建回到大营,脸色黑着质问后胜:“丞相,我军刚刚得胜,你为何突然鸣金,这是何道理?”
“大王,微臣见您太危险了,唯恐大王有失。”
“哼,胡闹。”齐王大为不满,但亦无可奈何,毕竟木已成舟,“以后若再胡来,寡人定不饶你。”
言犹未尽,整座齐营突然乱起。哨官来报:“大王,秦军从左翼发起进攻,业已突入营中。”
“啊,秦军都在正面,左翼是哪里冒出的敌人?”齐王好生费解,吩咐道,“速去再探。”
这一哨官尚未动身,又一哨官匆匆来报:“大王,紧急军情。”
“讲。”
“数万秦军铁骑,从右翼杀进我营,来势凶猛,我军有些招架不住,请大王速向右翼分兵。”
“啊!”齐王更是一惊,“这右翼的敌人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冲啊,杀啊!”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正面的秦军如决堤的狂潮怒涛奔涌而来,那气势堪称惊心动魄。齐王建一时不知所措,三面受敌的他,此时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后胜战兢兢地问:“大王,怎么办哪?”
“哼!”齐王心说,要不是你,战场上的形势何至于如此。
“大王,还是退吧,回到国都凭险据守吧。”后胜还是规劝,“只要大王在,齐国就不会亡。”
“撤!”齐王无奈退兵,他不退又能怎样。齐国大军撤进了临淄,但人马仅剩下了十二万。
王贲指挥秦军随后紧追,并将齐都团团围住,刻不容缓即行攻城。齐军奋力抵抗,国都城高墙厚池深,秦军一时难以攻下。王贲心中焦躁,他又组织了一次更大的攻势,并亲自擂鼓助阵,但城头上齐王也亲身激励士兵,杀得城下尸如山积,仍是不能打入城中。
蒙恬见状前来请战:“大帅,请许末将从军中挑选一千敢死之士,以十架云梯为突破口,末将第一个爬上云梯,不登上城头,就砍下末将的人头。”
王贲注视蒙恬良久,见他已将刀衔在口中,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气概,思忖再三,他还是摇摇头:“将军忠勇可嘉,但我们不能再这样硬拼了,万一折了将军,本帅无法向大王交代。”
“那这临淄久攻不下,大帅就能向大王交代吗?”
“本帅自有道理。”王贲盯着蒙恬目不转睛。
“大帅何故如此看着末将。”
“将军真的不怕死?”
“身为武将,马革裹尸,乃分内之事,死何惧之!”
“好,本帅就派你一件九死一生的差事。”
“大帅尽管分派。”
“本帅命你扮成偏将模样,代表本帅进城与齐国谈判,伺机夺取城门,接应大军入城。”
“这……”蒙恬很是糊涂,“大帅,如果齐国接受,末将也只一人入城,如何能起到接应作用?”
“将军,本帅自有道理,你入城以后,在馆驿之内,齐相后胜一定会同你商谈,这样你就有了用武之地。”
“还请大帅明示。”
“你就这样……”
一封箭书射入城中,层层传递到齐王手上。齐王建展开细看,但见信中写得明明白白:齐王,临淄被围,城破只在早晚,大王的身家性命堪忧,本帅不忍玉石俱焚,愿派使者进城,与大王商谈有关事宜,询问大王有何要求,皆可商议。
齐王手拿箭书,看着后胜:“丞相以为如何?”
“微臣觉得,不妨让来使进城,一来我们也摸摸秦军的底细,二来我方也可提出一些条件。”
齐王心中和明镜似的,他知道临淄迟早是要破城的,也在思考自己的退路,这封箭书可说是正中下怀:“好,回复一封箭书,同意秦使入城。”
“万万不可。”廷尉急急反对,“大王,守城艰难,倘若议和,会令将士们心生懈怠。”
“打打谈谈,有何不可?”
“大王,这也许是秦军的诡计,一旦秦使在城内搞些动作,我军不及提防,岂不悔之晚矣。”
“寡人只许他一人入城,他还能掀起什么大浪。”齐王吩咐,“丞相,回秦军箭书。”
蒙恬作为秦使,用箩筐吊着进入临淄,安排进馆驿住下,后胜便来拜访:“请问贵使尊姓大名。”
“在下姓孟名天。”
“啊,是孟天。”
“这是对外人的称呼,”蒙恬见面就摊牌,“对你我就实话实说了,其实我是秦国大将蒙恬。”
“啊!”后胜一惊站起,“你,你身为秦军副帅,竟然冒此风险,就不怕我要了你的性命?”
“丞相受了我国的编钟,便是一家人了,怎能出卖我。”蒙恬一笑,“上次济水会战,双方胶着,齐军略占上风,是丞相传令鸣金,使战局转危为安,秦国为此奖励丞相一千金,已为您存在咸阳,特此相告。”
“怎么,还真有奖赏?”
“我主向来赏罚分明,丞相再立新功,还有重赏。”
“如此说,将军进城,是有求于我?”
“何言有求,”蒙恬绷起脸来,“临淄城破不过早晚而已,我军大帅为使将士少些伤亡,故而派我进城,这也是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
“说吧,要我怎样做?”
“配合我献出城池。”
“这,你我都是一个人,怎能办得到?”
“你身为丞相,不信在军中就无一个亲信。”
“丞相文职,与武官素无交往,只怕难以配合。”
“看来后相是不想活命了,是要与临淄玉石俱焚了。”蒙恬不无威胁地说,“这样一来,城破之日,后相一家百余口人就休怪我秦军不能保证安全了。”
说到了身家性命,后胜不能不有所顾忌:“蒙将军,我身为齐相,就是配合秦军破城,又能得到什么?”
“我家大王已许你高官。”
“咳,现在许我,谁知破城灭齐之后,说话算不算数?”后胜显然不放心,“空口无凭啊!”
“你看,这是何物。”蒙恬取出一幅文书。
后胜接过一看,是王贲的保证书,写的是如若后胜献城,将在秦王面前保举后胜为高官,决不失言。而且特别提到,破城之后,齐宫的金银珠宝,任后胜随意拿走,宫女任其挑选。“怎么样,这条件你该满意吧?”蒙恬问。
后胜将文书袖起:“蒙将军,届时你要做个证人。”
“放心,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向你招手。”
“那,咱们就商议一下献城的细节。”后胜说道,“南城门的守将是我的内侄,今夜三更时分,你带兵在城外等候,升起一盏红灯为号,你回以红灯,我便打开城门。”
“好,我们就一言为定。”蒙恬心中暗喜。
后胜回到齐王宫中,向齐王建满面笑容地道喜:“果然是大王英明,接秦使入城对了。”
“怎么,谈判有进展?”
“对大王很是有利。”后胜欺骗说,“秦使答应,如若大王降秦,将保留齐王封号,并不动王宫的所有财产。”
齐王难以置信:“这可能吗?别再是秦军的诡计。”
“不妨,待秦使再次返回,秦帅王贲签了字,我们以文书为证,还怕他们说话不算数?”
“也好,待寡人看过文书再作定夺。”
夜色如盘,正是初几的天气,弯月如钩,黑黑的夜幕笼罩着整个临淄城。后胜已经到了南城楼上,把他的内侄叫到一旁:“侄儿,我给你找了一条后路。”
“叔父何意?”
“马上就是三更,我已约好向秦军献城。”
“这,那大王怎么办?”
“而今就顾不得他了。”后胜安抚道,“侄儿,临淄城破只是早晚的事,我们何不趁着城尚未破,卖给秦军一个人情,这样我们以后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然等到城破,说不定性命都难保了。”
“侄儿听叔父的。”
“这就对了,”后胜将灯笼递过去,“等下三更梆声响起,你就点亮它高悬起来,秦军自会回应。”
守将接过灯笼,此时刚好三更梆声响起,立即点亮高高举过头顶。很快,城外一盏红灯亮起,晃了三晃。对上了暗号,后胜下令打开城门。蒙恬带着秦军潮水一般涌入。
后胜迎上前去,对蒙恬说道:“将军,这位便是我的内侄,他可是相当配合,立下了大功,可要酌情封赏啊!”
蒙恬手中枪向前一触,直直刺进守将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这就是对他最高的封赏。”
守将栽下马去:“你,怎能这样?”
后胜也大为惊异:“蒙将军,这是为何?”
蒙恬再挺一枪:“你也回老家去吧!”
“你,你!”后胜手捂胸口,血汩汩流出,贴胸处的王贲签字的文书,已是被血浸透。
“后相,你就放心走吧,你的家小我会知会将士们照应,决不会死伤一人,也不会损失一金。”
“咳,我这是罪有应得呀。”后胜栽下马去,横尸街头。
齐军哪里还能抵抗,秦军后续部队不停地进入,很快占领了王宫。齐王建万般无奈,手捧国玺向王贲投降。至此,齐国灭亡。时为秦王政二十六年六月。秦王政于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前后历时十年,终于一统了天下。
上午的阳光分外明亮,咸阳宫沐浴着艳阳的金辉。大殿内光线充足,秦王的宝座更加耀眼。那鎏金的浮雕飞龙,恍如是腾空欲飞。嬴政踌躇满志地登上宝座,对到场的众大臣环视一番,用眼神示意。他清清喉咙说:“众卿,此次王贲将军扫平齐国,六国俱亡,已成天下一统,大秦名实相符矣。”
“大王英明,创不世基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众大臣同声称颂。
“昔天下七国时,各国尽皆称王,而今寡人已灭六国,仍称寡人为大王,孤感到似乎不妥。”
丞相王绾最先接话:“大王所言极是,以往天皇地皇泰皇时,虽称三皇,但政令不畅,诸侯自以为是,我王功劳盖世,三皇难望项背,称皇绝不为过,不能再叫秦王,而应改称秦皇才是。”
嬴政没有反对,也没有表态。
李斯看得出嬴政的心思,紧接着说:“上古时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世称为五帝,其实他们的辖地都不过千里。而今我王一统天下,坐拥万里河山,岂往昔五帝可比,大王理当改称为秦帝。”
嬴政只是嘴角现出一丝笑意,依然没有表态。
赵高不失时机地开口:“我家大王之丰功伟绩,三皇五帝概莫能比,可称是包罗了三皇五帝的所有能力,依奴才看,就应用皇帝这个尊称,自今人起,我皇当称为大秦皇帝。”
嬴政此时不由得连连点头:“赵高所言,甚合寡人之意。”
众臣即刻跪倒,齐声同呼:“大秦皇帝万岁!”
嬴政以手示意:“众卿平身,寡人就此称为始皇帝,以后寡人的儿子便是二世皇帝,孙子便是三世皇帝,以此类推,便是四世、五世,直至千秋万世。”
众臣又是齐声呼应:“大秦江山,千秋万代,千秋万代!”
嬴政环视一下众臣:“而今天下已定,六国扫平,但原齐楚燕韩赵魏,皆遗留大量兵器,散失民间,难保不出现韩国的复叛事件,对我大秦安定构成威胁。”
李斯接话:“是啊,需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坐享升平。”
“此言不妥。”嬴政驳斥道,“刀枪何需入库,寡人之意,莫如将这些刀枪全部熔化,铸成铜人,承接上天雨露,既可免却刀兵之乱,又可向上天示好,祈求粮熟年丰。”
李斯赶紧表明态度:“圣上所说英明,臣愿担当此任。”
“好,就由你督办。”嬴政又加训示,“至于你所说马放南山,更是荒唐已极,这如何使得!”
“为臣愚钝,望圣上明示。”李斯显得很是虔诚。
嬴政不无担心地说:“六国虽说业已平定,但天下并没有真正的太平,还有恶仗要打。”
尉缭明了嬴政的心思:“圣上之意是北部边患未宁。”
“国尉所言甚是,”嬴政面对群臣站起身来,凸显他对局势的重视,“我大秦北部的匈奴,人口已达百万,且俱为马军,人人能骑善射,以往赵国时有李牧镇守,使其不能南侵。前一时期,赵王调李牧南归同我军作战,匈奴趁此时机数度扰边,掠去我边民万余,牲口十万,匈奴已是我大秦切肤之痛。”
“那我们就当向北部边境调派重兵,挑选良将。”李斯顺着嬴政的意思。
“着蒙恬、蒙毅领兵三十万防御匈奴,”嬴政沉吟一下,“着令公子扶苏为行军兵马总管,统筹对匈奴的作战事宜。”
一旁的赵高,不由得心中一激灵,暗说不好啊,这是要立扶苏为太子的先兆,那花妹之子胡亥不就没戏了?要尽量设法制止。于是他插言说:“陛下,大公子去同匈奴作战未免不妥。”
嬴政斜眼看他:“何以见得?”
“战事凶险,刀枪无眼,公子上阵,万一有失,该如何是好?”他这意思似是为扶苏安全着想。
“以你之见呢?”
“莫如改派二公子胡亥。”
“他就没有凶险了?”
“大公子地位重要,日后也许要继承陛下的皇位。”
“你倒是思虑得远,”嬴政目光盯住尉缭,“国尉,寡人的旨意你都听见了,就由你安排一切。”
“臣遵旨。”
“还有,”嬴政又发旨意,“匈奴以马军为主,骑兵可以长驱直入。为防其入寇,赵国曾筑有防御的城墙。寡人觉得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你要在北部边界把城墙全都修建起来,成为匈奴南侵不可逾越的障碍。”
“陛下,这工程只怕太浩大了。”尉缭有些怯口,“估算一下,这城墙还不得数千里,人工还不得十万计?”
“大有何惧哉,在全国征调夫役就是。”嬴政办事向来大刀阔斧,“五十万够否,七十万够否,修建城墙是为保护百姓的安全,从百姓中征调夫役,谁还会有怨言吗?”
嬴政这种气概,使尉缭也雄心陡生:“臣谨遵圣旨,一定尽早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
“好,这就对了。”嬴政一副气吞山河的勃勃气势,“我大秦已使天下一统,就要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国家。寡人要革新旧制,一切从新做起。”
丞相王绾好久没有开口,有件大事如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几次话到唇边,他都是又咽了回去。嬴政的这番话,令他更费踌躇了。(未完待续)
明媚的阳光,把千万条金针撒向新落成的咸阳宫。高大恢弘雄伟的宫殿,金碧辉煌,炫人眼目。巨大的铜柱,泛出耀眼的金光,几乎照得见人影。殿堂内,中间是重过万钧的整块玉石,雕刻了被祥云环绕的飞龙。秦王的宝座,则镶满了珠玉宝石珊瑚翡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嬴政端坐在宝座之上,接受着群臣的朝拜,心中是无限的豪情。
丞相王绾上前启奏:“禀大王,大将军平楚大元帅王翦,留下蒙武驻守新郢,自率四十万大军向淮水之南杀去,意在歼灭楚国项燕的残余势力。”
“残存楚军还有多少?”嬴政发问。
“不可小视,仍有二十万之众。”王绾答道,“特别是,他又拥立了一个新君昌平王,便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
“代寡人传旨予王翦,务必一鼓作气,剿灭项燕和昌平王,使楚地尽归我大秦所有。”
“臣遵旨。”王绾又奏,“大王,王翦将军把楚宫中的金宝全都押送回来,已在殿外,请您过目。”
“好啊,呈上来。”
上百名武士鱼贯而入,逐一将一百箱金银珠宝各种器皿罗列在殿堂,直看得嬴政都眼花缭乱。特别是那一套十八只金编钟,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真的是绝世之作,令人爱不释手。
王绾见嬴政久看不厌,又启奏说:“大王,齐国丞相后胜,奉齐王之命前来祝贺我军破楚大胜,已在殿下候旨。”
嬴政笑了:“难得齐王如此乖巧,宣后胜上殿。”
后胜上得殿来,行三叩九拜之礼极其虔诚:“齐使后胜参见大王,祝大王千秋永寿。”
“齐使平身。”嬴政问道,“贵使前来,有何见教?”
“岂敢,”后胜恭敬地道,“贵国连灭赵燕魏楚诸国,沃野千里,版图相连,我家大王为秦高兴,特派后胜前来祝贺,并携有肥羊千头美酒千坛相赠,务请大王笑纳。”
“多谢齐王厚礼。”嬴政看一眼殿上的珠宝,“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寡人自当回报齐王。齐使,你看这殿上的金宝如何?”
“自是价值连城,贵重无比。”
“这全系楚宫中得来。今寡人感念齐王同我秦国的厚谊,就将这些战利品转赠齐王,以示贵我两国永结盟好。”
“这如何敢收受?”
“齐王之诚,莫说这些金宝,便半个楚国也当得。”嬴政显出极其诚恳的样子,“齐使就不要再推辞了。”
“那,本使就代我主愧受了。”
后胜走后,王绾不满地责怪嬴政:“大王,就是要赏齐王,也只能赏他几件即可,怎能将楚国珍宝尽数赐予。”
嬴政一笑:“这些金宝,也不过是暂时在彼处寄存而已,它早晚还不是归我秦国所有。”
王绾思忖一下,点头称是:“微臣明白了,待齐国灭亡之后,包括齐宫的金宝,还不都是大王的。”
“话不可说明。”嬴政吩咐,“丞相,你再为寡人办一件事,把这套编钟送到馆驿。”
“难道送给后胜?”
“正是。”
“大王,这套编钟太精美了,原为楚国国宝,今后当是我大秦的镇国国宝,怎能外送?”
“寡人刚刚说过的话,你怎么又忘记了?”
“啊,”王绾恍然大悟,“灭齐之后,这编钟自然也会完璧归秦,微臣只是担心后胜将其藏匿。”
“无须多虑,还是夺得整个齐国要紧。”
“那,大王的意思是,收买后胜作为内奸。”
“话不必说得太明,”嬴政交代,“他收了我国赠予的编钟,拿了手软,日后就不怕他不为我国出力。”
“臣明白了。”
“你就重申秦齐两国的友谊,使齐国不加防范,一待我们将楚国残余除尽,便可大举入齐。”
“大王英明,微臣折服。”王绾带着编钟去往馆驿。
后胜高高兴兴地接受了编钟,回到了齐都临淄,呈上了秦王赏赐给齐国的珠宝,颇为自得地说:“此行,臣所幸不辱大王使命。”
齐王建看见这价值连城的金宝也喜笑颜开:“丞相,那嬴政真的对我国表现得很友好?”
“大王请看,这些金宝还不足以说明。”
齐王点点头:“秦王的手脚可是够大了,这样多的奇珍异宝,换了我都会舍不得。”
“今后我们就一心一意同秦国相处吧,否则我们就难以生存。”后胜告知,“强大的楚国不也冰消瓦解了。”
值事官上来禀报:“大王,有边报到来,秦国大将王贲率十万大军,已到我国边界。”
“呀,”齐王大吃一惊,“丞相,你刚刚还说秦国与我盟好,怎么这大兵就已压境了?”
“臣想他不会是为灭我国而来。”
“十万大军他不会平白无故出动吧?”
“要不然,臣前往边界去质问秦将王贲。”
“我们还要有所准备,”齐王自有打算,“调集十五万人马,以备不虞,寡人和你同往边界,带着羊羔美酒,如不是攻打我国,便声称劳军。”
“这样也好,是两手准备。”
齐王与后胜到了边界,恰好秦军屯扎下来。王贲过帐前来拜访:“参见齐王千岁圣体康健。”
“获悉王将军领兵前来,寡人不远千百里,前来劳军。”
“大王,劳军何须十五万大军压阵哪?看来是对我王贲的十万人马不放心哪!”王贲直言触及齐王痛处。
“这个,”齐王有些尴尬,“贵我两国,本是盟好之邦,将军此行,定是另有所图。”
“实不相瞒,我家大王命我带兵前往辽东,为的是剿灭燕王余部,要从贵国借道,还请齐王给予方便。”
齐王建的心一下子落地了:“王将军何言请字,我齐国的国土还不是任您行走?寡人带来肥羊千只,美酒百坛,慰劳王师,万望笑纳。”
“大王亲自劳军,此情此谊弥足珍贵,敢不愧领。”王贲起身致谢,“还当即刻派信使回咸阳,将齐王的美意,报予我家大王知晓。”
齐王建这才放心地返回了临淄,十五万人马也遣回各自的驻地,他觉得秦王是个可信之人。
王贲的大军到达燕国新都辽东,苟延残喘的燕国小朝廷哪里还有抵抗能力,王贲毫不费力地将其消灭,燕王被俘,至此燕国全部灭亡。王贲在回军途中,兵临代地,消灭了代王公子嘉,赵国的残余也被扫清,至此赵国彻底灭亡。就在王贲横扫燕、赵残余之际,大将军王翦的四十万大军也在淮水取得全胜,楚国新君昌平王被杀,大将军项燕自杀,楚国彻底灭亡。现在,六国之中仅存一个齐国,嬴政会让它独善其身吗?显然是不能。在王贲灭代之后,秦王没有令他回军,而是加派蒙恬为副帅,再加了二十万人马,从齐国西部杀进了这唯一仅存的国家,时为公元前1年的初夏。
齐王建获悉这一紧急军情,当即召开朝会。满脸愠怒指责后胜:“丞相,你不是说秦国不会向我国进攻吗?”
“大王,这……臣……也……说不清楚。”后胜嗫嚅地,“要不然,臣去王贲大营或去咸阳责问他们。”
“敌人业已兵临城下,责问还有何用,商量着如何出兵抵御吧。”
“就请大王降旨。”后胜又问,“不知大王派何人为帅?”
“寡人要御驾亲征。”齐王无限感慨,“想当年我先祖桓公也曾称霸,而我这个不孝子孙,竟把国家败到如此地步,孤王一定要和秦将亲自交战,大破秦军,以雪国耻。”
“大王亲征,微臣也要同行,誓与大王共生死。”
齐王传旨,点齐二十万人马,直达济水之滨,与秦军相对扎下营盘。这里一切尚未就绪,王贲已派人来下战书。
齐王建展开战书,从头看去:齐王陛下,末将奉旨率秦军入齐,其意不言自明,今六国我王已得其五,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当自献齐国于秦,使生灵免遭涂炭,何去何从,速作决断。
这语言不乏威逼之意,齐王如何受得,他怒对秦使:“你国一向狡诈,弃约背盟已为常事,以大凌小习以为常,我齐国受骗于嬴政,已是奇耻大辱,齐国虽然弱小,也决难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于敌人。所递通牒断不能受,只在两军阵前血战一场以见高下。”言毕,将王贲的来书掷于地下。
信使灰溜溜回到秦营,述说了情况,王贲笑言道:“本帅料定齐王必不肯降,江山本来是打下的,且待战场上用刀枪说话。”
蒙恬上前请战:“大帅,让末将渡河去攻打齐军。”
“莫急,”王贲分派,“蒙恬将军带五万人马,从上游十里处渡河,直攻齐营左翼。”
“末将遵令。”蒙恬转身要走。
“慢。”王贲叫住蒙恬,又发军令,“蒙武听令。”
蒙武出列答应:“末将在。”
“你带五万人马从下游十里渡河,直捣齐军右翼。”
蒙恬、蒙武齐声:“我等现在就出兵。”
“莫急,”王贲交代,“本帅自带十万大军从中路渡河,直插敌营中部,你们左右两军要全力策应。三路人马同时渡河,叫齐军顾此失彼。”
“大帅圣明,我等心悦诚服。”二人同声称赞。
次日凌晨,天刚蒙蒙亮,王贲等几路秦军同时偷袭渡河,只有中路秦军被齐军发现。齐国兵将上前抵挡,与秦军杀了个难解难分。齐王建一见齐军不能取胜,不由得亲自披挂提枪上马。
后胜急问:“大王这是做甚?”
“秦军斗志旺盛,寡人要亲自出战。”
“大王,这可使不得,您是一国之主,刀枪无眼,万一有失,那还了得!”后胜拉住马头。
“寡人如不出战,如何能够取胜。”齐王将后胜推开,纵马杀入阵中。国王亲身上阵,大长了齐军士气,将士们无不奋勇向前,眼见得齐军在战场上占了上风。在大营里观战的后胜,此时反倒着急起来。他的眼前浮现出那套黄金编钟的影子,而且是挥之不去。当初收受编钟时,他曾向王绾许诺,要在关键时刻为秦国出力。倘若齐王真的将秦军打败,那秦王还不得找他算账。想到此处,分外害怕。他狠下心来,发布了一条命令:“快,鸣金收兵!”
齐营兵士得令,将铜锣猛劲敲响。嘡嘡嘡的锣声使战场上的齐军都不知所措,就连齐王也莫名其妙,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特殊意外的情况,于是便全都退了回来。王贲不明就里,也未敢追击。
齐王建回到大营,脸色黑着质问后胜:“丞相,我军刚刚得胜,你为何突然鸣金,这是何道理?”
“大王,微臣见您太危险了,唯恐大王有失。”
“哼,胡闹。”齐王大为不满,但亦无可奈何,毕竟木已成舟,“以后若再胡来,寡人定不饶你。”
言犹未尽,整座齐营突然乱起。哨官来报:“大王,秦军从左翼发起进攻,业已突入营中。”
“啊,秦军都在正面,左翼是哪里冒出的敌人?”齐王好生费解,吩咐道,“速去再探。”
这一哨官尚未动身,又一哨官匆匆来报:“大王,紧急军情。”
“讲。”
“数万秦军铁骑,从右翼杀进我营,来势凶猛,我军有些招架不住,请大王速向右翼分兵。”
“啊!”齐王更是一惊,“这右翼的敌人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冲啊,杀啊!”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正面的秦军如决堤的狂潮怒涛奔涌而来,那气势堪称惊心动魄。齐王建一时不知所措,三面受敌的他,此时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后胜战兢兢地问:“大王,怎么办哪?”
“哼!”齐王心说,要不是你,战场上的形势何至于如此。
“大王,还是退吧,回到国都凭险据守吧。”后胜还是规劝,“只要大王在,齐国就不会亡。”
“撤!”齐王无奈退兵,他不退又能怎样。齐国大军撤进了临淄,但人马仅剩下了十二万。
王贲指挥秦军随后紧追,并将齐都团团围住,刻不容缓即行攻城。齐军奋力抵抗,国都城高墙厚池深,秦军一时难以攻下。王贲心中焦躁,他又组织了一次更大的攻势,并亲自擂鼓助阵,但城头上齐王也亲身激励士兵,杀得城下尸如山积,仍是不能打入城中。
蒙恬见状前来请战:“大帅,请许末将从军中挑选一千敢死之士,以十架云梯为突破口,末将第一个爬上云梯,不登上城头,就砍下末将的人头。”
王贲注视蒙恬良久,见他已将刀衔在口中,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气概,思忖再三,他还是摇摇头:“将军忠勇可嘉,但我们不能再这样硬拼了,万一折了将军,本帅无法向大王交代。”
“那这临淄久攻不下,大帅就能向大王交代吗?”
“本帅自有道理。”王贲盯着蒙恬目不转睛。
“大帅何故如此看着末将。”
“将军真的不怕死?”
“身为武将,马革裹尸,乃分内之事,死何惧之!”
“好,本帅就派你一件九死一生的差事。”
“大帅尽管分派。”
“本帅命你扮成偏将模样,代表本帅进城与齐国谈判,伺机夺取城门,接应大军入城。”
“这……”蒙恬很是糊涂,“大帅,如果齐国接受,末将也只一人入城,如何能起到接应作用?”
“将军,本帅自有道理,你入城以后,在馆驿之内,齐相后胜一定会同你商谈,这样你就有了用武之地。”
“还请大帅明示。”
“你就这样……”
一封箭书射入城中,层层传递到齐王手上。齐王建展开细看,但见信中写得明明白白:齐王,临淄被围,城破只在早晚,大王的身家性命堪忧,本帅不忍玉石俱焚,愿派使者进城,与大王商谈有关事宜,询问大王有何要求,皆可商议。
齐王手拿箭书,看着后胜:“丞相以为如何?”
“微臣觉得,不妨让来使进城,一来我们也摸摸秦军的底细,二来我方也可提出一些条件。”
齐王心中和明镜似的,他知道临淄迟早是要破城的,也在思考自己的退路,这封箭书可说是正中下怀:“好,回复一封箭书,同意秦使入城。”
“万万不可。”廷尉急急反对,“大王,守城艰难,倘若议和,会令将士们心生懈怠。”
“打打谈谈,有何不可?”
“大王,这也许是秦军的诡计,一旦秦使在城内搞些动作,我军不及提防,岂不悔之晚矣。”
“寡人只许他一人入城,他还能掀起什么大浪。”齐王吩咐,“丞相,回秦军箭书。”
蒙恬作为秦使,用箩筐吊着进入临淄,安排进馆驿住下,后胜便来拜访:“请问贵使尊姓大名。”
“在下姓孟名天。”
“啊,是孟天。”
“这是对外人的称呼,”蒙恬见面就摊牌,“对你我就实话实说了,其实我是秦国大将蒙恬。”
“啊!”后胜一惊站起,“你,你身为秦军副帅,竟然冒此风险,就不怕我要了你的性命?”
“丞相受了我国的编钟,便是一家人了,怎能出卖我。”蒙恬一笑,“上次济水会战,双方胶着,齐军略占上风,是丞相传令鸣金,使战局转危为安,秦国为此奖励丞相一千金,已为您存在咸阳,特此相告。”
“怎么,还真有奖赏?”
“我主向来赏罚分明,丞相再立新功,还有重赏。”
“如此说,将军进城,是有求于我?”
“何言有求,”蒙恬绷起脸来,“临淄城破不过早晚而已,我军大帅为使将士少些伤亡,故而派我进城,这也是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
“说吧,要我怎样做?”
“配合我献出城池。”
“这,你我都是一个人,怎能办得到?”
“你身为丞相,不信在军中就无一个亲信。”
“丞相文职,与武官素无交往,只怕难以配合。”
“看来后相是不想活命了,是要与临淄玉石俱焚了。”蒙恬不无威胁地说,“这样一来,城破之日,后相一家百余口人就休怪我秦军不能保证安全了。”
说到了身家性命,后胜不能不有所顾忌:“蒙将军,我身为齐相,就是配合秦军破城,又能得到什么?”
“我家大王已许你高官。”
“咳,现在许我,谁知破城灭齐之后,说话算不算数?”后胜显然不放心,“空口无凭啊!”
“你看,这是何物。”蒙恬取出一幅文书。
后胜接过一看,是王贲的保证书,写的是如若后胜献城,将在秦王面前保举后胜为高官,决不失言。而且特别提到,破城之后,齐宫的金银珠宝,任后胜随意拿走,宫女任其挑选。“怎么样,这条件你该满意吧?”蒙恬问。
后胜将文书袖起:“蒙将军,届时你要做个证人。”
“放心,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向你招手。”
“那,咱们就商议一下献城的细节。”后胜说道,“南城门的守将是我的内侄,今夜三更时分,你带兵在城外等候,升起一盏红灯为号,你回以红灯,我便打开城门。”
“好,我们就一言为定。”蒙恬心中暗喜。
后胜回到齐王宫中,向齐王建满面笑容地道喜:“果然是大王英明,接秦使入城对了。”
“怎么,谈判有进展?”
“对大王很是有利。”后胜欺骗说,“秦使答应,如若大王降秦,将保留齐王封号,并不动王宫的所有财产。”
齐王难以置信:“这可能吗?别再是秦军的诡计。”
“不妨,待秦使再次返回,秦帅王贲签了字,我们以文书为证,还怕他们说话不算数?”
“也好,待寡人看过文书再作定夺。”
夜色如盘,正是初几的天气,弯月如钩,黑黑的夜幕笼罩着整个临淄城。后胜已经到了南城楼上,把他的内侄叫到一旁:“侄儿,我给你找了一条后路。”
“叔父何意?”
“马上就是三更,我已约好向秦军献城。”
“这,那大王怎么办?”
“而今就顾不得他了。”后胜安抚道,“侄儿,临淄城破只是早晚的事,我们何不趁着城尚未破,卖给秦军一个人情,这样我们以后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然等到城破,说不定性命都难保了。”
“侄儿听叔父的。”
“这就对了,”后胜将灯笼递过去,“等下三更梆声响起,你就点亮它高悬起来,秦军自会回应。”
守将接过灯笼,此时刚好三更梆声响起,立即点亮高高举过头顶。很快,城外一盏红灯亮起,晃了三晃。对上了暗号,后胜下令打开城门。蒙恬带着秦军潮水一般涌入。
后胜迎上前去,对蒙恬说道:“将军,这位便是我的内侄,他可是相当配合,立下了大功,可要酌情封赏啊!”
蒙恬手中枪向前一触,直直刺进守将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这就是对他最高的封赏。”
守将栽下马去:“你,怎能这样?”
后胜也大为惊异:“蒙将军,这是为何?”
蒙恬再挺一枪:“你也回老家去吧!”
“你,你!”后胜手捂胸口,血汩汩流出,贴胸处的王贲签字的文书,已是被血浸透。
“后相,你就放心走吧,你的家小我会知会将士们照应,决不会死伤一人,也不会损失一金。”
“咳,我这是罪有应得呀。”后胜栽下马去,横尸街头。
齐军哪里还能抵抗,秦军后续部队不停地进入,很快占领了王宫。齐王建万般无奈,手捧国玺向王贲投降。至此,齐国灭亡。时为秦王政二十六年六月。秦王政于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前后历时十年,终于一统了天下。
上午的阳光分外明亮,咸阳宫沐浴着艳阳的金辉。大殿内光线充足,秦王的宝座更加耀眼。那鎏金的浮雕飞龙,恍如是腾空欲飞。嬴政踌躇满志地登上宝座,对到场的众大臣环视一番,用眼神示意。他清清喉咙说:“众卿,此次王贲将军扫平齐国,六国俱亡,已成天下一统,大秦名实相符矣。”
“大王英明,创不世基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众大臣同声称颂。
“昔天下七国时,各国尽皆称王,而今寡人已灭六国,仍称寡人为大王,孤感到似乎不妥。”
丞相王绾最先接话:“大王所言极是,以往天皇地皇泰皇时,虽称三皇,但政令不畅,诸侯自以为是,我王功劳盖世,三皇难望项背,称皇绝不为过,不能再叫秦王,而应改称秦皇才是。”
嬴政没有反对,也没有表态。
李斯看得出嬴政的心思,紧接着说:“上古时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世称为五帝,其实他们的辖地都不过千里。而今我王一统天下,坐拥万里河山,岂往昔五帝可比,大王理当改称为秦帝。”
嬴政只是嘴角现出一丝笑意,依然没有表态。
赵高不失时机地开口:“我家大王之丰功伟绩,三皇五帝概莫能比,可称是包罗了三皇五帝的所有能力,依奴才看,就应用皇帝这个尊称,自今人起,我皇当称为大秦皇帝。”
嬴政此时不由得连连点头:“赵高所言,甚合寡人之意。”
众臣即刻跪倒,齐声同呼:“大秦皇帝万岁!”
嬴政以手示意:“众卿平身,寡人就此称为始皇帝,以后寡人的儿子便是二世皇帝,孙子便是三世皇帝,以此类推,便是四世、五世,直至千秋万世。”
众臣又是齐声呼应:“大秦江山,千秋万代,千秋万代!”
嬴政环视一下众臣:“而今天下已定,六国扫平,但原齐楚燕韩赵魏,皆遗留大量兵器,散失民间,难保不出现韩国的复叛事件,对我大秦安定构成威胁。”
李斯接话:“是啊,需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坐享升平。”
“此言不妥。”嬴政驳斥道,“刀枪何需入库,寡人之意,莫如将这些刀枪全部熔化,铸成铜人,承接上天雨露,既可免却刀兵之乱,又可向上天示好,祈求粮熟年丰。”
李斯赶紧表明态度:“圣上所说英明,臣愿担当此任。”
“好,就由你督办。”嬴政又加训示,“至于你所说马放南山,更是荒唐已极,这如何使得!”
“为臣愚钝,望圣上明示。”李斯显得很是虔诚。
嬴政不无担心地说:“六国虽说业已平定,但天下并没有真正的太平,还有恶仗要打。”
尉缭明了嬴政的心思:“圣上之意是北部边患未宁。”
“国尉所言甚是,”嬴政面对群臣站起身来,凸显他对局势的重视,“我大秦北部的匈奴,人口已达百万,且俱为马军,人人能骑善射,以往赵国时有李牧镇守,使其不能南侵。前一时期,赵王调李牧南归同我军作战,匈奴趁此时机数度扰边,掠去我边民万余,牲口十万,匈奴已是我大秦切肤之痛。”
“那我们就当向北部边境调派重兵,挑选良将。”李斯顺着嬴政的意思。
“着蒙恬、蒙毅领兵三十万防御匈奴,”嬴政沉吟一下,“着令公子扶苏为行军兵马总管,统筹对匈奴的作战事宜。”
一旁的赵高,不由得心中一激灵,暗说不好啊,这是要立扶苏为太子的先兆,那花妹之子胡亥不就没戏了?要尽量设法制止。于是他插言说:“陛下,大公子去同匈奴作战未免不妥。”
嬴政斜眼看他:“何以见得?”
“战事凶险,刀枪无眼,公子上阵,万一有失,该如何是好?”他这意思似是为扶苏安全着想。
“以你之见呢?”
“莫如改派二公子胡亥。”
“他就没有凶险了?”
“大公子地位重要,日后也许要继承陛下的皇位。”
“你倒是思虑得远,”嬴政目光盯住尉缭,“国尉,寡人的旨意你都听见了,就由你安排一切。”
“臣遵旨。”
“还有,”嬴政又发旨意,“匈奴以马军为主,骑兵可以长驱直入。为防其入寇,赵国曾筑有防御的城墙。寡人觉得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你要在北部边界把城墙全都修建起来,成为匈奴南侵不可逾越的障碍。”
“陛下,这工程只怕太浩大了。”尉缭有些怯口,“估算一下,这城墙还不得数千里,人工还不得十万计?”
“大有何惧哉,在全国征调夫役就是。”嬴政办事向来大刀阔斧,“五十万够否,七十万够否,修建城墙是为保护百姓的安全,从百姓中征调夫役,谁还会有怨言吗?”
嬴政这种气概,使尉缭也雄心陡生:“臣谨遵圣旨,一定尽早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
“好,这就对了。”嬴政一副气吞山河的勃勃气势,“我大秦已使天下一统,就要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国家。寡人要革新旧制,一切从新做起。”
丞相王绾好久没有开口,有件大事如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几次话到唇边,他都是又咽了回去。嬴政的这番话,令他更费踌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