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步兵的攻击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新明史最新章节!
在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最基本的兵种,同时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战斗力最差的兵种,特别是普通的步兵,即以往所说的刀盾手与枪兵,几乎可以说是军队中最不可能担任主力的部队了。不过,现代意义上的步兵却是战场上的主力,特别是在热兵器时代,当火器越来越先进的时候,骑兵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在明帝国的定义中,后来出现的装甲兵是由骑兵演变而来的,但是在其他很多国家并不这么认为),步兵才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当然,步兵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更先进的武器支持。不过,在当时的明帝国军队中,有两支步兵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在这两支步兵军中,第八军与擅长防御而闻名天下,甚至连杨天奉这种擅长进攻的将军都认为,如果由他率领第五军来进攻第八军的防御阵地的话,他都没有一半的胜利把握。而另外一支地位崇高的步兵军就是第三军,而第三军出名的地方不是防御,而是进攻,特别是大规模的阵地进攻,这简直成了第三军实力的标榜。若论阵地进攻能力,恐怕,当时明帝国还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超过第三军。
第三军的阵地战进攻能力其实从其编制上就能完全看得出来。从兵力上讲,第三军是帝国众多主力军中最庞大的一个,三个步兵师,六个炮兵团,以及一支规模在一千人左右的侦察骑兵部队,再加上后勤保障,医疗等等军直属部队,第三军的满员编制达到了四万六千人。即使平时非满员编制的时候,都有四万三千人。而在第三军中,最出名的就是其炮兵部队了,这大概也与卫平地身份有关吧。
当时,明军的高级将领中,骑兵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而步兵出身的也不算少,只有炮兵出身的比较少见,比较有名气的就两个人。一个是卫平,一个是田宗。而这两人中,卫平可以说是真正的炮兵头号将领,不管是从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还是从作战指挥方面来看,卫平都是个纯正的炮兵将领。比如说,在战场上,只要遇到顽强的敌人,卫平的首先反应,都是询问最近的炮兵在哪。如果换了胡沱的话,肯定是问最近的步兵在哪,而换了陈豫的话,那肯定就是问最近的骑兵在哪了。
正因为卫平的这个身份,他所率领的第三军是明军中炮兵编制规模最大的一个军。从第三军成立开始,他们就一直是火炮数量最多的部队。当初,在日本平叛的时候,第三军装备的火炮就有上千门,而其他的步兵军,也就最多装备六百多门火炮而已。而在第二次军制改革之后,第三军又多了一个炮兵团,而在这次西征的时候,第三军与其他的军团都一样,得到了新的加强,而加强给第三军的,仍然是一个炮兵团!
当时,第三军中一共有六个炮兵团,其中配属给三个步兵师的都是轻型野战炮团。而由军直属指挥的是三个重型炮兵团。而三个轻型野战炮团各有三百门轻型野战炮,而三个重型炮兵团各有一百八十们重型火炮。换句话说,第三军当时一共装备火炮一千五百二十门。而参加西征的另外一个步兵军,即第八军,则只有火炮一千二百六十门。显然,这个差距是相当明显的。
在明军步兵部队的新战术思想中,关于进攻这部分的战术思想有一个很基础的要点。那就是,任何一支步兵部队,在进攻时确定锋线宽度的依据不是投入的兵力多少,而是所拥有的火炮数量的多少。换句话说,要保证步兵部队的进攻获得胜利,那么就必须要保证战线上的火炮密度。当然,在防御作战中,火炮的部署密度其实也是一条非常关键的指标。在步兵的新战术体系逐渐完善的时候,火炮的部署密度就已经有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进攻作战中,每里战线上的火炮数量最低不得少于二十四门,这样才能保证进攻的步兵部队得到足够的火力支援,如果敌人的防线足够牢固的话,那么火炮的部署密度还要加强,最高可以达到四十八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里大概是五百五十步,如果按照最高标准来部署火炮的话,那么这些火炮以直线排列,其间隔距离只有十步左右!
其实,大部分步兵部队的军长在确定进攻战线,或者是防线宽度的时候,都是以火炮数量为基础的。以此来计算的话,那么第三军如果展开进攻,以最密集的方式部署火炮的话,其进攻战线的宽度可以达到三十一里半,如果以最低密度部署火炮的话,那么进攻战线的宽度可以达到六十三里!当然,实战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受到指挥条件的限制,进攻战线的宽度基本上都控制在十里左右,很少有超过十五里的,如果战场情况特殊的话,那么进攻宽度还要缩短很多。
当然,适当的保留一支预备队,这是进攻获得胜利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没有任何一名将军会将手里所有的兵力都放到进攻的前线上去,这简直就是在自取灭亡了。
毫无疑问的,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来,第三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悍了。当然,卫平这个炮兵将领在实际指挥战斗的时候,还往往打破惯例。比如,在与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第三军参加了数次大规模会战,卫平都是在见炮兵集中部署的,往往一个炮兵团的两百多门火炮(当时的编制),会被他集中部署在一块宽两到三里,纵深半里左右的阵地上,然后集中所有的炮火重点轰击敌人防线上的某一段,然后再用步兵进攻,达到迅速撕破敌人防线的目的。显然,在这种时候,第三军的火力简直是无法想像的,也大概只有他这样的炮兵将领才会用这样的战术吧。
在这次的大型战役中,第三军担任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东线战场上摧毁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线,为接下来的大规模进攻打下基础。可以说,这才是整个战役中的重点,之前,明军攻占大马士革,贝鲁特,引诱安条克与摩苏尔的奥斯曼军队出战。这些其实都是前戏,是在为第三军创造机会。特别是摩苏尔守军的出击,让第三军获得了发动进攻的机会。
摩苏尔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是一座位于两河流域上游高原上的城市,是奥斯曼帝国东部与南部地区的衔接点。这里也自然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御要地。当时,部署在这里的奥斯曼帝国军队达到了二十万,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作为东部战场的预备队,可以随时支援东部战场。另外一个则是控制南部战场。从奥斯曼帝国地军力部署上就看得出来,摩苏尔作为两大战区的兵力集结点,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部署在这里的军队更为重要。
朱祁钰率军攻占大马士革,就是要迫使驻扎在摩苏尔的奥斯曼军队南下。这样一来,东面战场上的奥斯曼军队就没有了预备队,显然,对于防御的一方来说,如果没有了预备队的话,那么防线就将变得非常的脆弱!
也就在幼发拉底河畔的战斗快要结束的时候,卫平收到了消息,第三军的进攻开始了。这次,首先发威的仍然是第三军的火炮。
当时,第三军是秘密进入了白羊王国狮头军与鹰头军的阵地的,而且第三军的火炮也是夹杂在作战物资中运送到前线上去的,当然那些作战物资中,绝大部分都是炮弹。整个秘密部署工作就花了五日的时间,而第三军的官兵在正式进攻之前,穿的都是白羊王国军人的军服。不过,在进攻开始之前,他们全都换上了明军的军服。
阿贾尼国王(已经正式登基了)以及侯赛因亲王(在阿贾尼担任国王的时候,侯赛因与穆拉图都是亲王。当然,换位之后,这个称呼也将改变)被卫平邀请到了前线,观摩第三军的进攻行动。如果说,两人之前已经认识到了明帝国骑兵部队在快速突击作战中的厉害的话,那么这次,他们彻底地领会到了明军的火力到底有多强大。
当大地开始震动,如同闷雷般的轰鸣声不断的传来,铺天盖地的炮弹飞向了奥斯曼军队的防线,炮弹爆炸后产生的浓烟几乎完全笼罩了敌人的阵地时,两人的表情都完全变了。他们曾经见过第五军的炮兵团作战时的情景,显然,这根本就无法与第三军的炮击相提并论。短短两刻钟的时间,六个炮兵团的一千多门火炮就打出了数万发炮弹,几乎用炮弹将整个奥斯曼军队的防御阵地犁了一遍。
接着,三排整齐的步兵开始向奥斯曼军队的防线推进,而重型炮兵团的炮火也开始向敌人防线后方蔓延,而轻型野战炮团则跟随步兵同时推进,每前进一千步,这三个炮兵团就会停下来一次,然后对步兵锋线前的敌人阵地进行数轮炮击,然后再继续推进。
整个作战行动卫平没有下一道命令,所有部队都是在按照战前就已经制订好了的作战计划在行动,而且所有的前线指挥官都非常清楚自己该怎么指挥军队作战,每一名士兵也都非常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进攻虽然缓慢,但是却非常有节奏,而且整个步兵锋线的推进都非常的顺畅。炮兵已经为步兵扫清了大部分的障碍,即使偶尔有躲过了炮击,仍然在抵抗的敌人会造成一些威胁,不过在步枪的密集弹雨下,这些顽抗的奥斯曼军人也都被迅速的消灭掉了。战场上,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如同爆豆般的枪声,以及不时传来的模糊的惨叫声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声响了,当然,步兵队列整齐推进的时发出的脚步声也许是最有规律,最有节奏的吧。
很明显,步兵的推进速度确实不快。从步兵战线开始推进算起,半个时辰只内,步兵战线仅仅前进了五里。不过,步兵的进攻却是最为强大的,在步兵所经过的地方,将不会留下任何一个敌人。当然,这种进攻也只有在战地战的时候才会出现,当敌人的防御阵地被步兵所攻克,当敌人的抵抗一直被步兵与炮兵所摧毁,当敌人的预备队根本就来不及组织新的防线时,那么战场上就有了新的主角。
而这新的主角就是李天长的第二十二军,以及杨天奉的第五军。这两支骑兵部队是在战斗开始前一个时辰才从后方的集结地点赶过来的,当他们到达白羊王国军队的阵地上的时候,第三军的步兵已经完全占领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并且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向西北方向上推进。当然,现在轮到这两支骑兵上阵了。
两个分别有三万多骑兵的骑兵军迅速的从第三军的步兵奉献两翼的缝隙处冲了过去,接着,在骑兵快速推进中,两军的骑兵都排列成了锋线宽大五里的骑兵冲击线。在奥斯曼军队的预备队没有赶高战场,没有组织起新的防线之前,明帝国骑兵的进攻机会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可以说,在这场战斗中,炮兵,步兵,以及骑兵之间的配合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而这造成的效果不仅仅是让奥斯曼军队在东部防线上被撕开了一个宽度达到了十多里的大缺口,一万多守在前线阵地上的奥斯曼军人全部被歼灭。更重要的是,前来观战的阿贾尼与侯赛因真正的认识到了明军的强大之处。
如果说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骑兵,最好的步兵以及最好的炮兵,这都没有错。不过,最重要的是,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三个兵种几乎就如同是一支军团在作战一样,明帝国各兵种之间的配合作战能力绝对是最好的,而这也是明帝国军队能够所向披靡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在冷兵器时代,步兵是最基本的兵种,同时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战斗力最差的兵种,特别是普通的步兵,即以往所说的刀盾手与枪兵,几乎可以说是军队中最不可能担任主力的部队了。不过,现代意义上的步兵却是战场上的主力,特别是在热兵器时代,当火器越来越先进的时候,骑兵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在明帝国的定义中,后来出现的装甲兵是由骑兵演变而来的,但是在其他很多国家并不这么认为),步兵才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当然,步兵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更先进的武器支持。不过,在当时的明帝国军队中,有两支步兵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在这两支步兵军中,第八军与擅长防御而闻名天下,甚至连杨天奉这种擅长进攻的将军都认为,如果由他率领第五军来进攻第八军的防御阵地的话,他都没有一半的胜利把握。而另外一支地位崇高的步兵军就是第三军,而第三军出名的地方不是防御,而是进攻,特别是大规模的阵地进攻,这简直成了第三军实力的标榜。若论阵地进攻能力,恐怕,当时明帝国还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够超过第三军。
第三军的阵地战进攻能力其实从其编制上就能完全看得出来。从兵力上讲,第三军是帝国众多主力军中最庞大的一个,三个步兵师,六个炮兵团,以及一支规模在一千人左右的侦察骑兵部队,再加上后勤保障,医疗等等军直属部队,第三军的满员编制达到了四万六千人。即使平时非满员编制的时候,都有四万三千人。而在第三军中,最出名的就是其炮兵部队了,这大概也与卫平地身份有关吧。
当时,明军的高级将领中,骑兵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而步兵出身的也不算少,只有炮兵出身的比较少见,比较有名气的就两个人。一个是卫平,一个是田宗。而这两人中,卫平可以说是真正的炮兵头号将领,不管是从思想上,行为上,语言上,还是从作战指挥方面来看,卫平都是个纯正的炮兵将领。比如说,在战场上,只要遇到顽强的敌人,卫平的首先反应,都是询问最近的炮兵在哪。如果换了胡沱的话,肯定是问最近的步兵在哪,而换了陈豫的话,那肯定就是问最近的骑兵在哪了。
正因为卫平的这个身份,他所率领的第三军是明军中炮兵编制规模最大的一个军。从第三军成立开始,他们就一直是火炮数量最多的部队。当初,在日本平叛的时候,第三军装备的火炮就有上千门,而其他的步兵军,也就最多装备六百多门火炮而已。而在第二次军制改革之后,第三军又多了一个炮兵团,而在这次西征的时候,第三军与其他的军团都一样,得到了新的加强,而加强给第三军的,仍然是一个炮兵团!
当时,第三军中一共有六个炮兵团,其中配属给三个步兵师的都是轻型野战炮团。而由军直属指挥的是三个重型炮兵团。而三个轻型野战炮团各有三百门轻型野战炮,而三个重型炮兵团各有一百八十们重型火炮。换句话说,第三军当时一共装备火炮一千五百二十门。而参加西征的另外一个步兵军,即第八军,则只有火炮一千二百六十门。显然,这个差距是相当明显的。
在明军步兵部队的新战术思想中,关于进攻这部分的战术思想有一个很基础的要点。那就是,任何一支步兵部队,在进攻时确定锋线宽度的依据不是投入的兵力多少,而是所拥有的火炮数量的多少。换句话说,要保证步兵部队的进攻获得胜利,那么就必须要保证战线上的火炮密度。当然,在防御作战中,火炮的部署密度其实也是一条非常关键的指标。在步兵的新战术体系逐渐完善的时候,火炮的部署密度就已经有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进攻作战中,每里战线上的火炮数量最低不得少于二十四门,这样才能保证进攻的步兵部队得到足够的火力支援,如果敌人的防线足够牢固的话,那么火炮的部署密度还要加强,最高可以达到四十八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里大概是五百五十步,如果按照最高标准来部署火炮的话,那么这些火炮以直线排列,其间隔距离只有十步左右!
其实,大部分步兵部队的军长在确定进攻战线,或者是防线宽度的时候,都是以火炮数量为基础的。以此来计算的话,那么第三军如果展开进攻,以最密集的方式部署火炮的话,其进攻战线的宽度可以达到三十一里半,如果以最低密度部署火炮的话,那么进攻战线的宽度可以达到六十三里!当然,实战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受到指挥条件的限制,进攻战线的宽度基本上都控制在十里左右,很少有超过十五里的,如果战场情况特殊的话,那么进攻宽度还要缩短很多。
当然,适当的保留一支预备队,这是进攻获得胜利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没有任何一名将军会将手里所有的兵力都放到进攻的前线上去,这简直就是在自取灭亡了。
毫无疑问的,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来,第三军的战斗力有多强悍了。当然,卫平这个炮兵将领在实际指挥战斗的时候,还往往打破惯例。比如,在与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第三军参加了数次大规模会战,卫平都是在见炮兵集中部署的,往往一个炮兵团的两百多门火炮(当时的编制),会被他集中部署在一块宽两到三里,纵深半里左右的阵地上,然后集中所有的炮火重点轰击敌人防线上的某一段,然后再用步兵进攻,达到迅速撕破敌人防线的目的。显然,在这种时候,第三军的火力简直是无法想像的,也大概只有他这样的炮兵将领才会用这样的战术吧。
在这次的大型战役中,第三军担任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东线战场上摧毁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线,为接下来的大规模进攻打下基础。可以说,这才是整个战役中的重点,之前,明军攻占大马士革,贝鲁特,引诱安条克与摩苏尔的奥斯曼军队出战。这些其实都是前戏,是在为第三军创造机会。特别是摩苏尔守军的出击,让第三军获得了发动进攻的机会。
摩苏尔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是一座位于两河流域上游高原上的城市,是奥斯曼帝国东部与南部地区的衔接点。这里也自然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御要地。当时,部署在这里的奥斯曼帝国军队达到了二十万,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作为东部战场的预备队,可以随时支援东部战场。另外一个则是控制南部战场。从奥斯曼帝国地军力部署上就看得出来,摩苏尔作为两大战区的兵力集结点,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部署在这里的军队更为重要。
朱祁钰率军攻占大马士革,就是要迫使驻扎在摩苏尔的奥斯曼军队南下。这样一来,东面战场上的奥斯曼军队就没有了预备队,显然,对于防御的一方来说,如果没有了预备队的话,那么防线就将变得非常的脆弱!
也就在幼发拉底河畔的战斗快要结束的时候,卫平收到了消息,第三军的进攻开始了。这次,首先发威的仍然是第三军的火炮。
当时,第三军是秘密进入了白羊王国狮头军与鹰头军的阵地的,而且第三军的火炮也是夹杂在作战物资中运送到前线上去的,当然那些作战物资中,绝大部分都是炮弹。整个秘密部署工作就花了五日的时间,而第三军的官兵在正式进攻之前,穿的都是白羊王国军人的军服。不过,在进攻开始之前,他们全都换上了明军的军服。
阿贾尼国王(已经正式登基了)以及侯赛因亲王(在阿贾尼担任国王的时候,侯赛因与穆拉图都是亲王。当然,换位之后,这个称呼也将改变)被卫平邀请到了前线,观摩第三军的进攻行动。如果说,两人之前已经认识到了明帝国骑兵部队在快速突击作战中的厉害的话,那么这次,他们彻底地领会到了明军的火力到底有多强大。
当大地开始震动,如同闷雷般的轰鸣声不断的传来,铺天盖地的炮弹飞向了奥斯曼军队的防线,炮弹爆炸后产生的浓烟几乎完全笼罩了敌人的阵地时,两人的表情都完全变了。他们曾经见过第五军的炮兵团作战时的情景,显然,这根本就无法与第三军的炮击相提并论。短短两刻钟的时间,六个炮兵团的一千多门火炮就打出了数万发炮弹,几乎用炮弹将整个奥斯曼军队的防御阵地犁了一遍。
接着,三排整齐的步兵开始向奥斯曼军队的防线推进,而重型炮兵团的炮火也开始向敌人防线后方蔓延,而轻型野战炮团则跟随步兵同时推进,每前进一千步,这三个炮兵团就会停下来一次,然后对步兵锋线前的敌人阵地进行数轮炮击,然后再继续推进。
整个作战行动卫平没有下一道命令,所有部队都是在按照战前就已经制订好了的作战计划在行动,而且所有的前线指挥官都非常清楚自己该怎么指挥军队作战,每一名士兵也都非常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进攻虽然缓慢,但是却非常有节奏,而且整个步兵锋线的推进都非常的顺畅。炮兵已经为步兵扫清了大部分的障碍,即使偶尔有躲过了炮击,仍然在抵抗的敌人会造成一些威胁,不过在步枪的密集弹雨下,这些顽抗的奥斯曼军人也都被迅速的消灭掉了。战场上,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如同爆豆般的枪声,以及不时传来的模糊的惨叫声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声响了,当然,步兵队列整齐推进的时发出的脚步声也许是最有规律,最有节奏的吧。
很明显,步兵的推进速度确实不快。从步兵战线开始推进算起,半个时辰只内,步兵战线仅仅前进了五里。不过,步兵的进攻却是最为强大的,在步兵所经过的地方,将不会留下任何一个敌人。当然,这种进攻也只有在战地战的时候才会出现,当敌人的防御阵地被步兵所攻克,当敌人的抵抗一直被步兵与炮兵所摧毁,当敌人的预备队根本就来不及组织新的防线时,那么战场上就有了新的主角。
而这新的主角就是李天长的第二十二军,以及杨天奉的第五军。这两支骑兵部队是在战斗开始前一个时辰才从后方的集结地点赶过来的,当他们到达白羊王国军队的阵地上的时候,第三军的步兵已经完全占领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并且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向西北方向上推进。当然,现在轮到这两支骑兵上阵了。
两个分别有三万多骑兵的骑兵军迅速的从第三军的步兵奉献两翼的缝隙处冲了过去,接着,在骑兵快速推进中,两军的骑兵都排列成了锋线宽大五里的骑兵冲击线。在奥斯曼军队的预备队没有赶高战场,没有组织起新的防线之前,明帝国骑兵的进攻机会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可以说,在这场战斗中,炮兵,步兵,以及骑兵之间的配合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而这造成的效果不仅仅是让奥斯曼军队在东部防线上被撕开了一个宽度达到了十多里的大缺口,一万多守在前线阵地上的奥斯曼军人全部被歼灭。更重要的是,前来观战的阿贾尼与侯赛因真正的认识到了明军的强大之处。
如果说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骑兵,最好的步兵以及最好的炮兵,这都没有错。不过,最重要的是,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三个兵种几乎就如同是一支军团在作战一样,明帝国各兵种之间的配合作战能力绝对是最好的,而这也是明帝国军队能够所向披靡的最为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