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推荐阅读:富贵风流第一香、两代风情债、都市奇魔集、我与学妹的怨气和情欲、我的老婆、滛荡塾妇素琴、我的儿媳是尤物、绿帽一家人破碎、亚丝娜的定制礼物、美腿老婆的淫荡事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风情谱之家奴最新章节!
民国年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有人称帝,有人称王,一时间不是南就是北,似乎没了王法。东固县,地处北国要地,距省城一百五十里。九阳山三面环绕宛如张开的臂膀将东固怀抱其中,著名的“陆马驿道”从南至北横穿县城,驿道是通往南北方的必由之路,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因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因此这里驻有重兵守备,虽然各地烽烟四起土匪遍地,但东固却偏安一隅依旧繁荣。自古东固就被称为“商府”南来北往的商品汇集于此,其中以粮油米面、丝绸布匹、药材居多,战乱时期这些商品都是重要物资,因此往来东固的货物首先要经过政府采购,然后才被允许民间交易。
本地驻军将军张齐开,隶属北军,深得中央政府信赖,委任他为东固驻军总指挥兼东固县长。他手下部队上万再加上治安、警察、民防、团练等等不下两万兵马,拥兵自重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入县城南门,驿道两边各色商铺接踵而排,饭馆、当铺、旅店、粮油、邮局、电话局、电报局、布店、药店、发电厂、杂货、五金、医院、学校、青楼、戏馆一眼望不到头,平日里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赶上初一十五的大集市更是万人空巷一片繁荣。
东固有四大家,指的是本地四个有名望的家族,被称作:粮油苏家、绸缎孙家、当铺李家、五金赵家。其中又以我们苏家为首。苏家在东固苦心经营几十年,渐渐垄断了粮油米面一类产业,因此得名“粮油苏”与之齐名的另外三家都与苏家交好,四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进共退。
苏家老太爷苏荣,十六岁娶当铺李家的小姐李欣为妻,前后生下两个女儿并一个儿子,大小姐苏洁嫁给了张齐开做正室,那年张齐开五十多岁,他老婆死前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张俊,张家父子是苏家极力结交的对象,因此将二小姐苏丽嫁给张俊做妻子。
李大奶奶后来病死,后老太爷又娶赵家的女儿赵艳做正室,赵艳也生了个女儿叫苏小妹,三小姐十几岁时老太爷送她留洋海外去了英国。
这赵艳人漂亮而且性格温柔大方,对下人们极好,尤其和我关系亲密,可她也是个福薄命薄的,没过几年便得了重病。
虽然花了不少钱医治但最终还是病死了,赵艳病重期间我一直在旁边伺候,她弥留之际还将自己多年积攒的体己给了我。
自从赵艳死后老太爷便不再设立正室,而是娶了两房姨太太。大姨太是东固最大青楼“艳芳院”的头牌,本家姓周,花名水仙。家里人都喊她周姨太。二姨太是东固有名的戏班“梨香班”的当家花旦,姓许,家里人称许姨太。
两位姨太都是国色天香深得老太爷喜爱。苏荣现已年近七十,退居后堂颐养天年,现在的当家是苏荣唯一的儿子苏启。老爷苏启三十出头,十八岁时娶了绸缎孙家的大小姐孙颖为妻,得了个女儿,原本十分美满。
但这孙颖自小在富贵人家中长大,一切都由着自己性子来,苏启原先处处忍让,可时间长了难免有马勺碰着锅盖的时候,一言不合便吵闹得全家上下不得安宁。
最后孙大奶奶一怒之下带着女儿回了娘家,这一住便是七八年,再没回来,苏启开始还有些惦念。
但时间一长索性落得个清净也就随她去了,苏家没有后辈男丁,老太爷对这个事情极为牵挂,几次催促苏启纳妾以延续香火,但老爷只是嘴上应着,却从未上心。
苏家历经百年自有家规,家中所有人等,自老太爷、老爷、小姐、姨太以下,家奴、丫鬟、下人以致雇工、护院、武师等皆有严格的等级。每一级都有负责人,统称为“管事”每级之间所享受的待遇不同,月钱也不同,平日里各负其责,如有犯错则按家法依律惩戒。苏家的“家奴”
不同一般意义,在苏家,家奴都为女子,而且只住在后厅,主要负责老太爷、老爷的一切日常起居。
相比众多的丫鬟、佣人,家奴只占极少数,苏家的家奴从不外招而是由家里自小养大,成年后进学馆教授琴棋书画、礼仪、女红等。除此之外,挑选最为伶俐、漂亮的女孩充当老爷身边的“贴身家奴”
贴身家奴成年后先由老爷行“破处礼”落红后交由精通房事的大娘传授房中秘笈,观摩“床笫百戏图”研修房事。家奴虽可亲近主人。
但毕竟与姨太不同,没有名分,更谈不上尊贵,完全就是为了给老爷取乐、发泄的玩物,但我们自小便被灌输尊卑思想,自认宿命如此只尽心尽力侍奉老爷为第一。我自小被抱养到苏家,十四岁被选为老太爷身边的贴身家奴,当年破处,赐名:苏媛。
从那以后,我跟随老太爷苏荣二十多年,因伺候得周全,得到极大信任,被指派为“管事”一是负责调教、管理众家奴。
二是伺候少爷苏启。苏启是苏家唯一男丁,更是继承苏家偌大产业的唯一继承人,自然受到全家上下的关注关爱,又因他生母死得早,老太爷对这个儿子视为苏家至宝。
因此能指派我照顾苏启的饮食起居,这对我来讲不仅是莫大的恩赏更是无比荣耀,我怎能不尽十二万分之力呢?
苏启成年后,男子天性让他开始对女性产生诸多好奇,幸好有我夜夜伴他卧榻两侧,给他讲解“百戏图”陪他观赏“女乐事”又教他如何在床笫间驾驭女人,那时我正是风流妩媚蜜桃成熟,苏启有了我这么个可以恣意把玩研习探索的对象便展开年轻人丰富的想象力从我身上获得百倍的快乐。
也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总能从少爷的卧房里传出我那高一声低一声的淫唱浅嚎,风流事儿说也说不尽,那种种淫行便是贞洁烈女听了也会面红耳赤心猿意马。
现如今,他身边有四个聪明伶俐国色天香的乖巧家奴被称为“苏家四美”这四个女孩儿都是我精心挑选、调教出来的,破处后由老爷取以“春夏秋冬”为名分别是苏春然、苏夏申、苏秋长、苏冬静。
出东固南门十里,便见一个大庄院,庄院前高高耸立着自前清时立下的牌坊,上面嵌有三个金字:苏家院。苏家虽然世代经商但直系中也出过做官的人,这牌坊就是苏家曾祖出任巡抚时皇帝恩赏特设的。
苏家院占地几十亩背靠九阳山而建,过了牌坊沿着青石路往前是一片偌大的校场,再往前便见一条护院河,护院河是人工开凿,引的九阳山的水,听说当年为了挖这条河苏家老祖花费白银几万两,雇佣上百民夫,历时一年。
河面上的吊桥是通往苏家院唯一的路径,定更后吊桥拉起,天亮时吊桥放下。过了吊桥可以见一高耸的大门楼,两边是朱红色护院墙。整体看来苏家院分为四进,前堂、中厅、后厅、花园。
前堂厢房十间,上房十间,有账房、仓库、牛羊马圈、卸车场及护院武师的住所。中厅是会客、族会所在,另外各房的粗使丫头、下人分布在中厅的二十间厢房居住。
后厅是老太爷、老爷、三位小姐、姨太的起居住所,贴身的家奴、丫头也在这里居住。再往后是苏家的后花园,花园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格,建有观景楼、卧房、书房、池塘、假山所有建筑以回廊连接,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从中厅往前,一条青石板路通往后厅,路两边罗列着左右各十二口青花水缸,路尽头是一扇朱红色大门,门上有块匾,上面写着“沐恩”家里人称这扇门叫“沐恩门”沐恩门是通往后厅的唯一通道,除非夜间有急事否则此门晚上八点准时关闭,早上七点准时打开。
进了沐恩门迎面是个大院,左右各有两个跨院,院子中央有一个花坛,坛子中央种着一棵参天古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古槐是苏家老祖亲手种下,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这棵树是苏家的家宝,被喻为苏家繁荣昌盛的象征,因此老爷安排专人打理,一年四季精心照料。再往前,青石板路尽头是一座大厅堂,上面也有块匾,写着“竹居”所以这里又称为竹居堂。
蹬台阶进竹居堂,迎面大厅足有一百多平米,头顶有新装的电灯,门口有电话,正中央是石头屏风,上面刻着一个大大的‘苏’字,屏风前面是红梨花木的桌子,桌子上放着西洋钟、景德镇官窑的整套茶具。
桌子前面摆放着一把金丝楠木太师椅,椅子上有软垫。以太师椅为中心,左右两边各有八张椅子,其中左手第一、二张椅子上放有软垫。
老太爷当家时这两个座位是周姨太和许姨太的固定位子。竹居堂左边是卧房,右边是书房,绕过石头屏风后面是甬道,甬道两边有六间厢房,这是家奴住的地方,甬道尽头是一扇大门,再往里通往后花园。
老爷日常住在竹居堂,老太爷及两位姨太住在东跨院,西跨院是小姐们的住处。东跨院规模略小,但建有一个大厅堂,门匾上写着“享年”享年堂与竹居堂形制一般。
只是多了个小药房,老太爷近来身体不好,家里的大夫看不了,只好花重金雇了县城里东固医院的西医大夫,每日在此给老太爷看病输液。
民国年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有人称帝,有人称王,一时间不是南就是北,似乎没了王法。东固县,地处北国要地,距省城一百五十里。九阳山三面环绕宛如张开的臂膀将东固怀抱其中,著名的“陆马驿道”从南至北横穿县城,驿道是通往南北方的必由之路,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因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因此这里驻有重兵守备,虽然各地烽烟四起土匪遍地,但东固却偏安一隅依旧繁荣。自古东固就被称为“商府”南来北往的商品汇集于此,其中以粮油米面、丝绸布匹、药材居多,战乱时期这些商品都是重要物资,因此往来东固的货物首先要经过政府采购,然后才被允许民间交易。
本地驻军将军张齐开,隶属北军,深得中央政府信赖,委任他为东固驻军总指挥兼东固县长。他手下部队上万再加上治安、警察、民防、团练等等不下两万兵马,拥兵自重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入县城南门,驿道两边各色商铺接踵而排,饭馆、当铺、旅店、粮油、邮局、电话局、电报局、布店、药店、发电厂、杂货、五金、医院、学校、青楼、戏馆一眼望不到头,平日里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赶上初一十五的大集市更是万人空巷一片繁荣。
东固有四大家,指的是本地四个有名望的家族,被称作:粮油苏家、绸缎孙家、当铺李家、五金赵家。其中又以我们苏家为首。苏家在东固苦心经营几十年,渐渐垄断了粮油米面一类产业,因此得名“粮油苏”与之齐名的另外三家都与苏家交好,四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进共退。
苏家老太爷苏荣,十六岁娶当铺李家的小姐李欣为妻,前后生下两个女儿并一个儿子,大小姐苏洁嫁给了张齐开做正室,那年张齐开五十多岁,他老婆死前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张俊,张家父子是苏家极力结交的对象,因此将二小姐苏丽嫁给张俊做妻子。
李大奶奶后来病死,后老太爷又娶赵家的女儿赵艳做正室,赵艳也生了个女儿叫苏小妹,三小姐十几岁时老太爷送她留洋海外去了英国。
这赵艳人漂亮而且性格温柔大方,对下人们极好,尤其和我关系亲密,可她也是个福薄命薄的,没过几年便得了重病。
虽然花了不少钱医治但最终还是病死了,赵艳病重期间我一直在旁边伺候,她弥留之际还将自己多年积攒的体己给了我。
自从赵艳死后老太爷便不再设立正室,而是娶了两房姨太太。大姨太是东固最大青楼“艳芳院”的头牌,本家姓周,花名水仙。家里人都喊她周姨太。二姨太是东固有名的戏班“梨香班”的当家花旦,姓许,家里人称许姨太。
两位姨太都是国色天香深得老太爷喜爱。苏荣现已年近七十,退居后堂颐养天年,现在的当家是苏荣唯一的儿子苏启。老爷苏启三十出头,十八岁时娶了绸缎孙家的大小姐孙颖为妻,得了个女儿,原本十分美满。
但这孙颖自小在富贵人家中长大,一切都由着自己性子来,苏启原先处处忍让,可时间长了难免有马勺碰着锅盖的时候,一言不合便吵闹得全家上下不得安宁。
最后孙大奶奶一怒之下带着女儿回了娘家,这一住便是七八年,再没回来,苏启开始还有些惦念。
但时间一长索性落得个清净也就随她去了,苏家没有后辈男丁,老太爷对这个事情极为牵挂,几次催促苏启纳妾以延续香火,但老爷只是嘴上应着,却从未上心。
苏家历经百年自有家规,家中所有人等,自老太爷、老爷、小姐、姨太以下,家奴、丫鬟、下人以致雇工、护院、武师等皆有严格的等级。每一级都有负责人,统称为“管事”每级之间所享受的待遇不同,月钱也不同,平日里各负其责,如有犯错则按家法依律惩戒。苏家的“家奴”
不同一般意义,在苏家,家奴都为女子,而且只住在后厅,主要负责老太爷、老爷的一切日常起居。
相比众多的丫鬟、佣人,家奴只占极少数,苏家的家奴从不外招而是由家里自小养大,成年后进学馆教授琴棋书画、礼仪、女红等。除此之外,挑选最为伶俐、漂亮的女孩充当老爷身边的“贴身家奴”
贴身家奴成年后先由老爷行“破处礼”落红后交由精通房事的大娘传授房中秘笈,观摩“床笫百戏图”研修房事。家奴虽可亲近主人。
但毕竟与姨太不同,没有名分,更谈不上尊贵,完全就是为了给老爷取乐、发泄的玩物,但我们自小便被灌输尊卑思想,自认宿命如此只尽心尽力侍奉老爷为第一。我自小被抱养到苏家,十四岁被选为老太爷身边的贴身家奴,当年破处,赐名:苏媛。
从那以后,我跟随老太爷苏荣二十多年,因伺候得周全,得到极大信任,被指派为“管事”一是负责调教、管理众家奴。
二是伺候少爷苏启。苏启是苏家唯一男丁,更是继承苏家偌大产业的唯一继承人,自然受到全家上下的关注关爱,又因他生母死得早,老太爷对这个儿子视为苏家至宝。
因此能指派我照顾苏启的饮食起居,这对我来讲不仅是莫大的恩赏更是无比荣耀,我怎能不尽十二万分之力呢?
苏启成年后,男子天性让他开始对女性产生诸多好奇,幸好有我夜夜伴他卧榻两侧,给他讲解“百戏图”陪他观赏“女乐事”又教他如何在床笫间驾驭女人,那时我正是风流妩媚蜜桃成熟,苏启有了我这么个可以恣意把玩研习探索的对象便展开年轻人丰富的想象力从我身上获得百倍的快乐。
也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总能从少爷的卧房里传出我那高一声低一声的淫唱浅嚎,风流事儿说也说不尽,那种种淫行便是贞洁烈女听了也会面红耳赤心猿意马。
现如今,他身边有四个聪明伶俐国色天香的乖巧家奴被称为“苏家四美”这四个女孩儿都是我精心挑选、调教出来的,破处后由老爷取以“春夏秋冬”为名分别是苏春然、苏夏申、苏秋长、苏冬静。
出东固南门十里,便见一个大庄院,庄院前高高耸立着自前清时立下的牌坊,上面嵌有三个金字:苏家院。苏家虽然世代经商但直系中也出过做官的人,这牌坊就是苏家曾祖出任巡抚时皇帝恩赏特设的。
苏家院占地几十亩背靠九阳山而建,过了牌坊沿着青石路往前是一片偌大的校场,再往前便见一条护院河,护院河是人工开凿,引的九阳山的水,听说当年为了挖这条河苏家老祖花费白银几万两,雇佣上百民夫,历时一年。
河面上的吊桥是通往苏家院唯一的路径,定更后吊桥拉起,天亮时吊桥放下。过了吊桥可以见一高耸的大门楼,两边是朱红色护院墙。整体看来苏家院分为四进,前堂、中厅、后厅、花园。
前堂厢房十间,上房十间,有账房、仓库、牛羊马圈、卸车场及护院武师的住所。中厅是会客、族会所在,另外各房的粗使丫头、下人分布在中厅的二十间厢房居住。
后厅是老太爷、老爷、三位小姐、姨太的起居住所,贴身的家奴、丫头也在这里居住。再往后是苏家的后花园,花园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格,建有观景楼、卧房、书房、池塘、假山所有建筑以回廊连接,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从中厅往前,一条青石板路通往后厅,路两边罗列着左右各十二口青花水缸,路尽头是一扇朱红色大门,门上有块匾,上面写着“沐恩”家里人称这扇门叫“沐恩门”沐恩门是通往后厅的唯一通道,除非夜间有急事否则此门晚上八点准时关闭,早上七点准时打开。
进了沐恩门迎面是个大院,左右各有两个跨院,院子中央有一个花坛,坛子中央种着一棵参天古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古槐是苏家老祖亲手种下,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这棵树是苏家的家宝,被喻为苏家繁荣昌盛的象征,因此老爷安排专人打理,一年四季精心照料。再往前,青石板路尽头是一座大厅堂,上面也有块匾,写着“竹居”所以这里又称为竹居堂。
蹬台阶进竹居堂,迎面大厅足有一百多平米,头顶有新装的电灯,门口有电话,正中央是石头屏风,上面刻着一个大大的‘苏’字,屏风前面是红梨花木的桌子,桌子上放着西洋钟、景德镇官窑的整套茶具。
桌子前面摆放着一把金丝楠木太师椅,椅子上有软垫。以太师椅为中心,左右两边各有八张椅子,其中左手第一、二张椅子上放有软垫。
老太爷当家时这两个座位是周姨太和许姨太的固定位子。竹居堂左边是卧房,右边是书房,绕过石头屏风后面是甬道,甬道两边有六间厢房,这是家奴住的地方,甬道尽头是一扇大门,再往里通往后花园。
老爷日常住在竹居堂,老太爷及两位姨太住在东跨院,西跨院是小姐们的住处。东跨院规模略小,但建有一个大厅堂,门匾上写着“享年”享年堂与竹居堂形制一般。
只是多了个小药房,老太爷近来身体不好,家里的大夫看不了,只好花重金雇了县城里东固医院的西医大夫,每日在此给老太爷看病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