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 秋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盘秦最新章节!
沛县,丰邑。
自从楚王降秦, 楚国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怕传言中蛮横霸道的秦人会对他们下手。
沛县丰邑地处东南, 气候温暖湿润, 粮食丰足,风气也十分开放。丰邑一处酒馆中,一位年约三十的男子正敞着腿坐在那喝酒,姿态极不雅观。
这些地方上的小酒馆规模不大, 大多是私人悄没生息地开着, 招待的大多是当地的闲汉帮工。
这男子便是丰邑有名的闲汉刘季, 他少年时最景仰信陵君, 也跑出去当游侠儿,浪荡了好些年,拜了好几个山头后,回到家乡也混成了当地一个游侠头子,这么胡混到三十,他突然自己一事无成, 老婆也还没娶, 现在楚国都亡了, 他顿觉前路茫茫, 回家跟他爹讨钱不成, 便又厚着脸来赊账。
刘季虽然囊中羞涩,却交游广阔,嘴巴也很会说话, 有钱了也会还酒钱,老板娘自然不赶他走,还送他一叠小菜下酒。
刘季百无聊赖地瞟了眼老板娘有点发福的腰肢,又收回目光接着喝酒。他坐在靠窗的位置,喝完一碗酒往外看去,却见一个眼熟的身影正往邑东走去。
东边有户人家姓萧,乃是丰邑有名的大户,光看那一身衣着打扮便与旁人不同,更别提对方通身温文儒雅的气质。刘季朝那人喊道:“老萧,来喝酒啊,我请!”
那人转过头往酒馆看去,只见刘季大马金刀地岔着腿坐在那,丰腴的老板娘闻声也朝外看来,看见他后便两眼一亮,笑着招呼:“萧郎,来喝酒啊,刘季请不起你我请你。”
刘季这厮喊人“老萧”,这人其实也不过虚长刘季几岁,生得就是白面书生模样,俊秀又温和,瞧着就不像是这个小县小邑能有的人物。他出身萧家,名叫萧何,自小好读书,萧家大小事务也归他管着,浑身上下都透着股说不出的从容斯文。
萧何本要归家去,见刘季他们热情招呼,不忍拂了他们的美意,顺势入内与刘季相对而坐。
老板娘又过来给他们添了个下酒用的酱菜,菜里竟还能看到几块肉丁,刘季见了不由挤兑道:“你看看,我来只有豆子,你来都能吃上肉了。”他说完了,又抬手给萧何倒满酒,问萧何,“老萧你见识广,要不给我说说现在是什么个情况?眼下这光景,我们心里没底啊。”
萧何说道:“我打听过了,秦国待各国之人都还不错,只要家中不干那些出格的营生,大多都可以留在原籍接着过自己的日子。不过,你那些武器之类的怕是不好在玩了。”
他们萧家在丰邑算是“大户”,可搁在整个沛县就不算什么了,再往上头数还有数不清的富户豪强顶着,迁居咸阳的事怎么轮都轮不到他们头上,是以并入秦国这件事对他们这些小地方上的人影响其实并不大。
见刘季懒散地坐在那里嚼豆子,萧何便给刘季讲了秦国朝廷组织秋试的事。
这秋试要是考上了,便能到咸阳去参加明年的春试,到那时还能考上就能当秦国的官了,哪怕很可能只是小官,那也是官来着,总比平头百姓强。
要是秋试没过,还可以报考当地的一些小职位,不如接下来楚郡之中每隔十里就要设一亭,选身强体壮的人出任亭长管治亭内治安。
在萧何看来,三十岁的人该把家业立起来了,总不能还和十几岁那样浪荡乡间,每日胡搞瞎混。有了正经差使,说亲也更容易,要不然每天游手好闲,偶尔还去钻寡妇门,谁家肯把女儿嫁你?
萧刘两家小有交情,萧何又虚长刘季几岁,免不了便趁着两碗酒的功夫按着自己的想法劝了刘季。
刘季是不喜欢读书的,不过他家有点小钱,想法和普通人不同,非逼着他去读。
因着家中经济宽裕,他少年时跑出去追求梦想也没吃什么苦头,还长了不少见识,不管武艺还是思想境界都比一般闲汉要高那么一点。
刘季也老大不小了,最近一个人躺榻上,也在琢磨成家的事,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萧何、卢绾早都成亲了,连在外求学的异母弟弟刘交都已经讨了个媳妇,只他自己还是光棍一个,想想就很不得劲。
“那你明年肯定是要去咸阳考了。”刘季把萧何的话听进去了,面上却没表露出来,反而还举起酒碗招呼萧何喝酒,“我先祝你考个头名,往后大富大贵可别忘了乡里兄弟啊!”
萧何谦道:“天下能人无数,头名哪有那么好拿。若是能侥幸考过秋试,能去咸阳参加春试碰碰运气,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两人又聊着天喝了两碗酒,萧何便要回去了,他这次出去就是去领报名表的。
楚地刚成了“楚郡”,各个衙门的事务十分繁忙,但这次秋试是全国统一考试,刚上任的郡守哪怕什么事都不干也要把这事干好,所以嬴政刚启程回咸阳,郡里接受秋试报名的消息就在各地传开了。
萧何得了消息,考虑了一夜以后决定去郡里试一试。
他们这些小地方的小门小户,从前能谋的不过是隶卒之流的职位,不能肖想更多,可按照县里的布告,他若是通过了秋试,完全可以去咸阳考取自己出任的职位,哪怕只能从小官做起,也算是有了条明确的晋升之路。
萧何出发那日,刘季鼓动了好些人来给他们送行。
刘季想来想去,还是不想参加郡里的秋试,因为他已经好多年不碰书了,估摸着自己肯定考不上,不想去丢那个人,他决定等地方上开始选小吏自己再去报名,这个简单很多,认得几个大字就能糊弄过去。
现在好兄弟要去闯大关了,刘季便领着乡里乡亲来相送。
萧何见刘季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又是感动又是为难,感动自不必说,为难的则是要是自己没考过,岂不是没脸回来了?
萧何朝刘季等人一拱手,独自骑着驴往郡中赴考去了。
丰邑里头除萧何外其实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不过他们自知学识不过关,便想先等萧何去试试水再说。这样一来可以从萧何口里打听应考经验,二来萧何真要考上了也可以拉他们一把!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楚郡,也发生在别的地方。
对于原本出身六国贵族的读书人来说,大多都是不屑于参加秦国这所谓的秋试的,在他们看来,这种考试完全是在侮辱他们,只要识得几个字,不管是哪个乡下来的泥腿子都能和他们坐一起考试,那不是埋汰人吗?
可是对许多出身普通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以前他们想要出仕要么去当个小吏,要么则投奔那些达官贵人给他们当门客,主家用你用着顺手了,决定提携你一把,你才有机会被举荐去当官。
有能力举荐人的达官贵人都是香饽饽,他们手底下的门客多不胜数,你要在他手底下脱颖而出,还得揣摩他们的喜好、捧他们的臭脚,至于你把他们哄高兴了他们到底给不给你出路,还是得看他们心情。
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主客氛围已经没了,早已变了味道。
所以,都是去认人为主、帮人做事,为什么不直接帮秦王做?
如今这天底下,怕是再也不会有比秦王更大的主家了。
各地自觉有点才华、有些才能的年轻人们都涌向本郡招考点,交上了记录着自己籍贯和其他基本情况的报名表,三三两两在城里城外找到落脚点,等着秋试之日到来。
……
出去浪了一圈,扶苏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不仅得管少府衙门那边的事,还得去陪嬴政加班,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怀德都愁死了,天天给扶苏熬汤补汤,怕扶苏给累坏了。
扶苏倒不觉得累,只顺势拉张良当苦力,抓紧把要处理的事务都处理完了,才腾出空来关心秋试之事。
根据直邸那边整理出来的邸报,各地的秋试已经正式展开,第一步当然是对应试者的出身籍贯进行审核。
从统计上来的数据来看,这次各郡应试的人很多,具体学问才干如何不说,至少人数上看起来挺热闹,连楚地都报了不少人上来。
扶苏忍不住跑去跟嬴政展望一下这次能挖到多少人才。
基数还挺大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出真正有用的人来。
要说谁最关心这次大考,那无疑是扶苏了。如果这次大考选出来的都是群不顶用的废物,那后续的改制就改不动了,谁叫你第一步就给废了!
全国选才这事儿扶苏以前是见识过的,只是没有自己组织过,心里始终有点没底,眼看秋试在即,他得找嬴政聊聊天安安心。
扶苏以前做什么事都老神在在,嬴政还是头一次将他这惴惴不安的模样。
嬴政有意逗扶苏,便笑着打趣道:“要是到时候选上来的都是歪瓜裂枣,看你怎么收场。”
“这可不是孩儿一个人的事。”扶苏卖力地把嬴政绑上战车,“他们可都是冲着为父王效力来的,父王怎么能说他们都是歪瓜裂枣,他们要是知道了该有多伤心啊!”
“行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天下那么大,还愁没人可用不成?”嬴政说道,“你要是实在等不及明年春试了,回头叫各郡秋闱之后把考生名册和写得好的卷子送来给你看看不就成了?”他继位这么多年,从来没愁过没人可用,各方人才都是上赶着来为他效力的。
有嬴政这句话,扶苏就放心地给直邸那边下令去了。
秋试评卷结束之后,各郡就马不停蹄地准备好入选考生名册和优秀答卷送往咸阳。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这个儿子不太行,还怕没人可用!难道不是别人上赶着来求官做?
尉缭:我要跑路
韩非:我不想干
嬴政:……
注:刘季萧何部分,参考李开元老师的《秦崩》
沛县,丰邑。
自从楚王降秦, 楚国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怕传言中蛮横霸道的秦人会对他们下手。
沛县丰邑地处东南, 气候温暖湿润, 粮食丰足,风气也十分开放。丰邑一处酒馆中,一位年约三十的男子正敞着腿坐在那喝酒,姿态极不雅观。
这些地方上的小酒馆规模不大, 大多是私人悄没生息地开着, 招待的大多是当地的闲汉帮工。
这男子便是丰邑有名的闲汉刘季, 他少年时最景仰信陵君, 也跑出去当游侠儿,浪荡了好些年,拜了好几个山头后,回到家乡也混成了当地一个游侠头子,这么胡混到三十,他突然自己一事无成, 老婆也还没娶, 现在楚国都亡了, 他顿觉前路茫茫, 回家跟他爹讨钱不成, 便又厚着脸来赊账。
刘季虽然囊中羞涩,却交游广阔,嘴巴也很会说话, 有钱了也会还酒钱,老板娘自然不赶他走,还送他一叠小菜下酒。
刘季百无聊赖地瞟了眼老板娘有点发福的腰肢,又收回目光接着喝酒。他坐在靠窗的位置,喝完一碗酒往外看去,却见一个眼熟的身影正往邑东走去。
东边有户人家姓萧,乃是丰邑有名的大户,光看那一身衣着打扮便与旁人不同,更别提对方通身温文儒雅的气质。刘季朝那人喊道:“老萧,来喝酒啊,我请!”
那人转过头往酒馆看去,只见刘季大马金刀地岔着腿坐在那,丰腴的老板娘闻声也朝外看来,看见他后便两眼一亮,笑着招呼:“萧郎,来喝酒啊,刘季请不起你我请你。”
刘季这厮喊人“老萧”,这人其实也不过虚长刘季几岁,生得就是白面书生模样,俊秀又温和,瞧着就不像是这个小县小邑能有的人物。他出身萧家,名叫萧何,自小好读书,萧家大小事务也归他管着,浑身上下都透着股说不出的从容斯文。
萧何本要归家去,见刘季他们热情招呼,不忍拂了他们的美意,顺势入内与刘季相对而坐。
老板娘又过来给他们添了个下酒用的酱菜,菜里竟还能看到几块肉丁,刘季见了不由挤兑道:“你看看,我来只有豆子,你来都能吃上肉了。”他说完了,又抬手给萧何倒满酒,问萧何,“老萧你见识广,要不给我说说现在是什么个情况?眼下这光景,我们心里没底啊。”
萧何说道:“我打听过了,秦国待各国之人都还不错,只要家中不干那些出格的营生,大多都可以留在原籍接着过自己的日子。不过,你那些武器之类的怕是不好在玩了。”
他们萧家在丰邑算是“大户”,可搁在整个沛县就不算什么了,再往上头数还有数不清的富户豪强顶着,迁居咸阳的事怎么轮都轮不到他们头上,是以并入秦国这件事对他们这些小地方上的人影响其实并不大。
见刘季懒散地坐在那里嚼豆子,萧何便给刘季讲了秦国朝廷组织秋试的事。
这秋试要是考上了,便能到咸阳去参加明年的春试,到那时还能考上就能当秦国的官了,哪怕很可能只是小官,那也是官来着,总比平头百姓强。
要是秋试没过,还可以报考当地的一些小职位,不如接下来楚郡之中每隔十里就要设一亭,选身强体壮的人出任亭长管治亭内治安。
在萧何看来,三十岁的人该把家业立起来了,总不能还和十几岁那样浪荡乡间,每日胡搞瞎混。有了正经差使,说亲也更容易,要不然每天游手好闲,偶尔还去钻寡妇门,谁家肯把女儿嫁你?
萧刘两家小有交情,萧何又虚长刘季几岁,免不了便趁着两碗酒的功夫按着自己的想法劝了刘季。
刘季是不喜欢读书的,不过他家有点小钱,想法和普通人不同,非逼着他去读。
因着家中经济宽裕,他少年时跑出去追求梦想也没吃什么苦头,还长了不少见识,不管武艺还是思想境界都比一般闲汉要高那么一点。
刘季也老大不小了,最近一个人躺榻上,也在琢磨成家的事,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萧何、卢绾早都成亲了,连在外求学的异母弟弟刘交都已经讨了个媳妇,只他自己还是光棍一个,想想就很不得劲。
“那你明年肯定是要去咸阳考了。”刘季把萧何的话听进去了,面上却没表露出来,反而还举起酒碗招呼萧何喝酒,“我先祝你考个头名,往后大富大贵可别忘了乡里兄弟啊!”
萧何谦道:“天下能人无数,头名哪有那么好拿。若是能侥幸考过秋试,能去咸阳参加春试碰碰运气,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两人又聊着天喝了两碗酒,萧何便要回去了,他这次出去就是去领报名表的。
楚地刚成了“楚郡”,各个衙门的事务十分繁忙,但这次秋试是全国统一考试,刚上任的郡守哪怕什么事都不干也要把这事干好,所以嬴政刚启程回咸阳,郡里接受秋试报名的消息就在各地传开了。
萧何得了消息,考虑了一夜以后决定去郡里试一试。
他们这些小地方的小门小户,从前能谋的不过是隶卒之流的职位,不能肖想更多,可按照县里的布告,他若是通过了秋试,完全可以去咸阳考取自己出任的职位,哪怕只能从小官做起,也算是有了条明确的晋升之路。
萧何出发那日,刘季鼓动了好些人来给他们送行。
刘季想来想去,还是不想参加郡里的秋试,因为他已经好多年不碰书了,估摸着自己肯定考不上,不想去丢那个人,他决定等地方上开始选小吏自己再去报名,这个简单很多,认得几个大字就能糊弄过去。
现在好兄弟要去闯大关了,刘季便领着乡里乡亲来相送。
萧何见刘季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又是感动又是为难,感动自不必说,为难的则是要是自己没考过,岂不是没脸回来了?
萧何朝刘季等人一拱手,独自骑着驴往郡中赴考去了。
丰邑里头除萧何外其实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不过他们自知学识不过关,便想先等萧何去试试水再说。这样一来可以从萧何口里打听应考经验,二来萧何真要考上了也可以拉他们一把!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楚郡,也发生在别的地方。
对于原本出身六国贵族的读书人来说,大多都是不屑于参加秦国这所谓的秋试的,在他们看来,这种考试完全是在侮辱他们,只要识得几个字,不管是哪个乡下来的泥腿子都能和他们坐一起考试,那不是埋汰人吗?
可是对许多出身普通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以前他们想要出仕要么去当个小吏,要么则投奔那些达官贵人给他们当门客,主家用你用着顺手了,决定提携你一把,你才有机会被举荐去当官。
有能力举荐人的达官贵人都是香饽饽,他们手底下的门客多不胜数,你要在他手底下脱颖而出,还得揣摩他们的喜好、捧他们的臭脚,至于你把他们哄高兴了他们到底给不给你出路,还是得看他们心情。
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主客氛围已经没了,早已变了味道。
所以,都是去认人为主、帮人做事,为什么不直接帮秦王做?
如今这天底下,怕是再也不会有比秦王更大的主家了。
各地自觉有点才华、有些才能的年轻人们都涌向本郡招考点,交上了记录着自己籍贯和其他基本情况的报名表,三三两两在城里城外找到落脚点,等着秋试之日到来。
……
出去浪了一圈,扶苏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不仅得管少府衙门那边的事,还得去陪嬴政加班,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怀德都愁死了,天天给扶苏熬汤补汤,怕扶苏给累坏了。
扶苏倒不觉得累,只顺势拉张良当苦力,抓紧把要处理的事务都处理完了,才腾出空来关心秋试之事。
根据直邸那边整理出来的邸报,各地的秋试已经正式展开,第一步当然是对应试者的出身籍贯进行审核。
从统计上来的数据来看,这次各郡应试的人很多,具体学问才干如何不说,至少人数上看起来挺热闹,连楚地都报了不少人上来。
扶苏忍不住跑去跟嬴政展望一下这次能挖到多少人才。
基数还挺大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出真正有用的人来。
要说谁最关心这次大考,那无疑是扶苏了。如果这次大考选出来的都是群不顶用的废物,那后续的改制就改不动了,谁叫你第一步就给废了!
全国选才这事儿扶苏以前是见识过的,只是没有自己组织过,心里始终有点没底,眼看秋试在即,他得找嬴政聊聊天安安心。
扶苏以前做什么事都老神在在,嬴政还是头一次将他这惴惴不安的模样。
嬴政有意逗扶苏,便笑着打趣道:“要是到时候选上来的都是歪瓜裂枣,看你怎么收场。”
“这可不是孩儿一个人的事。”扶苏卖力地把嬴政绑上战车,“他们可都是冲着为父王效力来的,父王怎么能说他们都是歪瓜裂枣,他们要是知道了该有多伤心啊!”
“行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天下那么大,还愁没人可用不成?”嬴政说道,“你要是实在等不及明年春试了,回头叫各郡秋闱之后把考生名册和写得好的卷子送来给你看看不就成了?”他继位这么多年,从来没愁过没人可用,各方人才都是上赶着来为他效力的。
有嬴政这句话,扶苏就放心地给直邸那边下令去了。
秋试评卷结束之后,各郡就马不停蹄地准备好入选考生名册和优秀答卷送往咸阳。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这个儿子不太行,还怕没人可用!难道不是别人上赶着来求官做?
尉缭:我要跑路
韩非:我不想干
嬴政:……
注:刘季萧何部分,参考李开元老师的《秦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