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曼尼亚投降(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沙泪最新章节!
创世历1085年4月的中旬,在曼尼亚北方港口城市卡莱尔周遭,出现了一幕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在城内,数以十万计的军人和曼尼亚政府少数高官,还有其它国家的残余部队,都在急于逃往海峡的那边;而在城外,已经距离城市不远的奥登尼亚装甲部队却百无聊赖,只能在原地休息,看着自己的空军部队孤军奋战。身为落败的一方,要逃当然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敌人的那一方,却在这种关键时刻什么也不做,只是袖手旁观,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而空军部队在经过如此高密度的出击作战后,其作战能力也开始变得低迷起来。因为不少飞行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所以疲惫已经很常见了,而当他们驾驶着战机再次出击时,这种疲劳很可能会拖累到他的作战,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地勤人员和机械师也没有合过眼的时间,每下来一架战机,他们就得上去维修,有的时候还得尽力把受损严重的战机修好,以供飞行员驾驶。这样一来,受伤和死亡也就在所难免了,有些飞行员是被敌人的战机或高炮打下来了,能被自己人救回来就算不错;而还有的,则是死得比较冤,不是因为自己太过劳累而躲不过敌人的攻击,或是战机又出了问题,导致他来不及逃生就和战机一起撞向地面。
在这种情况下,不忍心再看着飞行员们遭受到这样的损失,航空团团长们联合起来,向集团军群总司令打去电话,希望上级可以改变作战计划,让地面部队也协同作战,要不然再这样下去,空军的损失还会更大。对此,集团军群司令部爱莫能助,它的总司令只能说道:
“既然上面的意思是如此,我们只能选择服从。我们也会全力支援空军的。”
虽然同情前方的飞行员们,可是首相的命令却明确指出地面部队是不能有什么动作的,否则违反了军令,谁也担当不起这个重大的责任。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奥空军部队不得不向原曼尼亚军的俘虏中招募航空兵和地勤人员,还有机械维修人员。这些人的忠诚度虽然不可信,不过他们得以被挑选出来,受到的待遇也好了很多,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不过这样的举动也只是杯水车薪,补充不了空军的空缺,所以奥登尼亚空军的飞行员们即使忙个半死,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而在同一时刻,城里的人也没有闲着。面对着茫茫大海,他们拼命寻找可以渡过海峡去的船只。可是数十万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想要把他们通通运回来,就必须得花上极大的力气。昂尼亚就是如此,为了救助对岸的士兵和盟友,该国的政府几乎是动员了全国的船只,不管是军用船只,不管是轮船、拖船,蒸汽船,甚至是民用的游艇,都一律被政府征用,这支临时的“战舰大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组合起来,前往卡莱尔,救助他们的盟友和士兵。
而昂尼亚海军也料到此番前去,必然会受到奥登尼亚海军的攻击,尤其是它的潜艇,已经对昂尼亚的海岸线造成极大的威胁。不过为了他们的士兵和友军,他们现在根本顾不上这么多,只能拼命驶向海岸对面。在国家的号召下,昂尼亚人甚至在民间自发组织了海上救援队,派出那些看似可笑实则勇敢的民用小轮船去救那些被围困的人。
勇气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当它一旦迸发出来时,它的力量无人可挡。昂尼亚人那种惊人的勇气,就是最好的见证。虽然有的战舰或货船在前往海峡对岸途中或返回途中遭到奥登尼亚潜艇攻击,而落入大海。可是没有船只因此而后退半步,而是继续前进。在港口那里,他们像永不知足一样接走那些争相爬上船的士兵,恨不得自己这艘船再变得更大,好接走更多的人。敌人的空袭,海下的袭击,没有人害怕,他们只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去营救这里的军人们。在他们的努力下,卡莱尔港口里的部队人数在一天天减少,而曼尼亚政府的领导人,因为不愿投降而与部队一起逃到这里来的总统索尔,在踏上昂尼亚的战舰后,再一次回望了一眼自己心爱的祖国,他对所有在场的士兵们说道:
“我们总有一天会再回来这里的!曼尼亚没有灭亡,我绝不会放弃它!”
许多曼尼亚士兵潸然泪下,他们虽然有命逃了过来,可是国家已经名存实亡,自己的家人也不知流落何处,如今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又怎么不让他们痛心疾首!不过也因为这样,才更让他们坚定决心,日后一定要保存实力,为曼尼亚而战。许多人登上了船只,逃到了昂尼亚,为曼尼亚的未来保留了一线希望。
在卡莱尔外围,不少先锋部队的指挥官都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敌人在不停地撤退。那些船只,像没有尽头似的靠向卡莱尔曼尼亚军仍能控制的港口,接走一批又一批人。他们心急如焚,可是又没有一点办法。看看头顶上己方的空军,虽然出来得勤快,可是被敌人阵地的轰炸却没能炸到大部队,反而有时会炸到自己人的阵地来。于是在奥登尼亚战机掠过的土地上,总有自己人的士兵在扬起拳头朝天空大骂。
那个时候,不仅空军的人无奈,地面上的部队心急,大后方的人们也在密切地关注着这场战役的结果。在奥登尼亚国内,所有电台的广播全都是一个调调:我军大获全胜,敌军狼狈逃窜,获胜指日可待。这些措辞虽然在大部分来说还是准确的,可是却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忽略不说。在奥登尼亚国家广播电台的广播员对民众宣布:前线勇敢的士兵已经消灭敌人,围剿最后的阵地时,曼尼亚的接近三十万士兵已经通过月牙海峡,来到昂尼亚去了。全国上上下下当然欢欣鼓舞,不过对决策者来说,现在高兴还稍微早了一点。(未完待续)
创世历1085年4月的中旬,在曼尼亚北方港口城市卡莱尔周遭,出现了一幕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在城内,数以十万计的军人和曼尼亚政府少数高官,还有其它国家的残余部队,都在急于逃往海峡的那边;而在城外,已经距离城市不远的奥登尼亚装甲部队却百无聊赖,只能在原地休息,看着自己的空军部队孤军奋战。身为落败的一方,要逃当然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敌人的那一方,却在这种关键时刻什么也不做,只是袖手旁观,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而空军部队在经过如此高密度的出击作战后,其作战能力也开始变得低迷起来。因为不少飞行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所以疲惫已经很常见了,而当他们驾驶着战机再次出击时,这种疲劳很可能会拖累到他的作战,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地勤人员和机械师也没有合过眼的时间,每下来一架战机,他们就得上去维修,有的时候还得尽力把受损严重的战机修好,以供飞行员驾驶。这样一来,受伤和死亡也就在所难免了,有些飞行员是被敌人的战机或高炮打下来了,能被自己人救回来就算不错;而还有的,则是死得比较冤,不是因为自己太过劳累而躲不过敌人的攻击,或是战机又出了问题,导致他来不及逃生就和战机一起撞向地面。
在这种情况下,不忍心再看着飞行员们遭受到这样的损失,航空团团长们联合起来,向集团军群总司令打去电话,希望上级可以改变作战计划,让地面部队也协同作战,要不然再这样下去,空军的损失还会更大。对此,集团军群司令部爱莫能助,它的总司令只能说道:
“既然上面的意思是如此,我们只能选择服从。我们也会全力支援空军的。”
虽然同情前方的飞行员们,可是首相的命令却明确指出地面部队是不能有什么动作的,否则违反了军令,谁也担当不起这个重大的责任。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奥空军部队不得不向原曼尼亚军的俘虏中招募航空兵和地勤人员,还有机械维修人员。这些人的忠诚度虽然不可信,不过他们得以被挑选出来,受到的待遇也好了很多,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不过这样的举动也只是杯水车薪,补充不了空军的空缺,所以奥登尼亚空军的飞行员们即使忙个半死,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而在同一时刻,城里的人也没有闲着。面对着茫茫大海,他们拼命寻找可以渡过海峡去的船只。可是数十万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想要把他们通通运回来,就必须得花上极大的力气。昂尼亚就是如此,为了救助对岸的士兵和盟友,该国的政府几乎是动员了全国的船只,不管是军用船只,不管是轮船、拖船,蒸汽船,甚至是民用的游艇,都一律被政府征用,这支临时的“战舰大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组合起来,前往卡莱尔,救助他们的盟友和士兵。
而昂尼亚海军也料到此番前去,必然会受到奥登尼亚海军的攻击,尤其是它的潜艇,已经对昂尼亚的海岸线造成极大的威胁。不过为了他们的士兵和友军,他们现在根本顾不上这么多,只能拼命驶向海岸对面。在国家的号召下,昂尼亚人甚至在民间自发组织了海上救援队,派出那些看似可笑实则勇敢的民用小轮船去救那些被围困的人。
勇气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当它一旦迸发出来时,它的力量无人可挡。昂尼亚人那种惊人的勇气,就是最好的见证。虽然有的战舰或货船在前往海峡对岸途中或返回途中遭到奥登尼亚潜艇攻击,而落入大海。可是没有船只因此而后退半步,而是继续前进。在港口那里,他们像永不知足一样接走那些争相爬上船的士兵,恨不得自己这艘船再变得更大,好接走更多的人。敌人的空袭,海下的袭击,没有人害怕,他们只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去营救这里的军人们。在他们的努力下,卡莱尔港口里的部队人数在一天天减少,而曼尼亚政府的领导人,因为不愿投降而与部队一起逃到这里来的总统索尔,在踏上昂尼亚的战舰后,再一次回望了一眼自己心爱的祖国,他对所有在场的士兵们说道:
“我们总有一天会再回来这里的!曼尼亚没有灭亡,我绝不会放弃它!”
许多曼尼亚士兵潸然泪下,他们虽然有命逃了过来,可是国家已经名存实亡,自己的家人也不知流落何处,如今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又怎么不让他们痛心疾首!不过也因为这样,才更让他们坚定决心,日后一定要保存实力,为曼尼亚而战。许多人登上了船只,逃到了昂尼亚,为曼尼亚的未来保留了一线希望。
在卡莱尔外围,不少先锋部队的指挥官都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敌人在不停地撤退。那些船只,像没有尽头似的靠向卡莱尔曼尼亚军仍能控制的港口,接走一批又一批人。他们心急如焚,可是又没有一点办法。看看头顶上己方的空军,虽然出来得勤快,可是被敌人阵地的轰炸却没能炸到大部队,反而有时会炸到自己人的阵地来。于是在奥登尼亚战机掠过的土地上,总有自己人的士兵在扬起拳头朝天空大骂。
那个时候,不仅空军的人无奈,地面上的部队心急,大后方的人们也在密切地关注着这场战役的结果。在奥登尼亚国内,所有电台的广播全都是一个调调:我军大获全胜,敌军狼狈逃窜,获胜指日可待。这些措辞虽然在大部分来说还是准确的,可是却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忽略不说。在奥登尼亚国家广播电台的广播员对民众宣布:前线勇敢的士兵已经消灭敌人,围剿最后的阵地时,曼尼亚的接近三十万士兵已经通过月牙海峡,来到昂尼亚去了。全国上上下下当然欢欣鼓舞,不过对决策者来说,现在高兴还稍微早了一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