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捉襟见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地主婆的红火日子最新章节!
此时杨沫沫也顾不上那颗青李子上沾有杨六郎的口水了,马上就贪婪的吸*允起那李子汁儿,酸酸涩涩的汁儿立刻顺着她的食道滑到了她小小的胃里,从胃里涌出来的那股恶心感也慢慢的被那股酸涩味儿给压了下去。抱着那颗青李子吸上一小会儿后,杨沫沫整个嘴巴里就只有那酸酸涩涩的味道,一点都不再觉得恶心和反胃了。
这青李子吃了虽能适度的缓解恶心,但只吃这么一点汁儿也是不管用的,不过兴许这几日已是杨沫沫所能忍受的极限了,杨沫沫吃了李子汁儿、再熬过那几日后,慢慢的就开始不再吃什么吐什么了,想来是在船上呆的时间久了,身体已经慢慢的适应了那时有时无的颠簸了。
杨沫沫病突然自己好了,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刘氏了,为了给杨沫沫补身子,她一天强制性的多喂杨沫沫吃了几回奶,似乎想要把她之前吐掉的营养都给补回来般,这可把杨沫沫这个披着婴儿皮的大姑娘给愁坏了……
不过被刘氏强行按着吃了几回奶后,杨沫沫慢慢的开始觉得身体有劲儿了,想事情的时候也能想得久一些而不犯困了,于是她不得不承认“人奶是婴儿最有营养的食物”这句话,为了把身子养好杨沫沫最终也只能妥协,乖乖的喝着刘氏的奶、当一个乖巧尽职的小婴孩。
吃了几回奶后,杨沫沫的身体越发长好起来,她也慢慢的开始转动起脑筋来,想着如何帮着改善下家里的情况,至少别让家里的几个孩子连几颗青李子都宝贝成那样———当然,杨沫沫现在也只能胡乱的想一想,毕竟她还是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娃娃,就是想到什么赚钱的好点子也不能说出来。
杨沫沫前世的母亲是在国企工作,所以她虽然生长在单亲家庭里,但其实并未受过太多的苦,更是只有在放暑假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在农村的亲戚家里玩上一段时间,杨沫沫有限的农业实践知识便是从那儿得来的,当然若是说起和农业有关的理论知识,杨沫沫可就懂得不少。
杨沫沫读大学时主修的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这项专业对沿海城市一些搞海养殖的企业十分有用,而杨沫沫毕业后想回到家乡陪伴母亲,于是才会学了这么一个在自己生长的海滨城市比较吃香的专业。
虽说当时选择“水产养殖学专业”只是想留在家乡,不过却也歪打正着的让杨沫沫穿越后多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知识,当杨沫沫得知自己穿越到了海边的小渔村时,其实还是暗暗的庆幸了一番———毕竟只要靠着海,她所学的专业知识就有用武之地,她有一技之长也就不用担心在古代活不下去了,且这一技之长也让杨沫沫心里稍微多了一丝安全感。
所以当杨沫沫得知杨家生活过得不太富裕时,首先想到的便是用自己在现代学的专业知识,帮杨家做一些在古代来钱快的水产养殖生意。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就被杨沫沫暂时搁置,因为杨沫沫马上意识到以她现在的身份和年纪,做出这些新奇的事来只会被说成是妖怪,指不定还会被架在柴堆上烧死……
所以杨沫沫只能暂且把最赚钱的海养殖放在以后,等自己长大了、有一定的实力和阅历了再提出来,眼下她只能想着从别的方面帮一帮杨家了。
幸好杨沫沫读大学时也选修了一些和农业技术有关的课程,加上暑假去过在乡下种田的亲戚家里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乡村生活倒也略知一、二,想起什么法子来也不至于全是纸上谈兵、完全不符合实际操作。
熬过晕船那一劫后,杨沫沫倒是健健康康的长了起来,日子也平平淡淡的过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刘氏频繁的喂杨沫沫吃奶,也许是吃得太频繁了、吃到最后刘氏竟渐渐的产不出奶*水来了,这可把一向自诩奶*水多的刘氏给急坏了。
一般孩子都是要吃奶到一岁左右才会断奶,眼下杨沫沫才十个月大,加上身子有些孱弱,所以刘氏改喂杨沫沫吃迷糊后,还会偶尔买些牛乳给她喝。
杨家一家人都十分疼爱杨沫沫这个间隔了五年才出生的幺女,加上杨沫沫出生后就病痛不断———先是六个月时生了一场大病,连游医都说杨沫沫要夭折了,可最后她却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失而复得自然是让杨家一家人更加宠爱杨沫沫了。当然,只有杨沫沫自己知道正是这场大病才让她穿越到杨家来。
接着便是九个月时因晕船而吃什么吐什么,前后两次大病中间只隔了三个月,可把杨家夫妇给心疼死了!所以刘氏产不出奶*水后,杨大柱为了不委屈幺女,刻意叮嘱刘氏用精细的白米磨成米糊喂杨沫沫吃,免得这个金贵的女儿又闹出什么病来。
这米糊虽比不上现代的各种名牌奶粉,但却也已是杨家的“最高待遇”了,要知道在杨沫沫之上的几个孩子,年幼时都只有喝稀稀的米汤的份儿,更别提杨沫沫还能偶尔喝上牛乳了,况且杨沫沫对米糊和牛乳也没什么不满———至少没有含三聚氰胺。
这一日刘氏冲了米糊喂完杨沫沫后,发现磨好的米糊已剩下不多了,于是便翻出装精细白米的布袋子,想要再抓几把白米到村子里寻户人家借磨磨米,但刘氏一翻米袋子才发觉上回拿鱼同人家换的精细白米,眼下只剩下不到两把了。
刘氏愣了下,还是把剩下的两把白米抓了出来,把它们搁在碗里泡上了清水,再给杨沫沫裹了条大巾子挡风,随即才抱着她去田里寻杨大柱。
杨沫沫有几日没下船了,今儿一下船才发觉这天还是同前几天一样———天空一片阴霾,滚滚黑云直压地面,夹杂着浓浓腥味的海风把晾在竹竿上的渔网吹得“扑扑扑”直响,海水也被天空映得一片灰暗。
刘氏看这天气似乎又要下暴雨了,连忙对着杨大郎喊了句:“大郎,叫上二郎和三郎,一起到岸上来把渔网收回船上去,免得一会儿下了大雨我们这网可就白晾了。”
刘氏交代完才抱着杨沫沫往耕田那边走去,边走边顺着这天气给杨沫沫唱起了闽南童谣:“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拿锄头、欲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到一尾旋流鼓,(依呀哎都)真正趣味……”
这首童谣杨沫沫小时候就听外婆唱过,只是她不知道原来早在北宋就有这样的童谣,听着刘氏用熟悉的闽南乡音唱着有故乡味道的儿歌,杨沫沫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在心里默默的合着拍子和刘氏一起唱了起来,一直唱到她们在田间里寻到了杨大柱……
“素娘,你怎么带着阿妹到田里来了?外头风这么大,仔细吹裂了阿妹的脸皮。”
“不碍事,我给阿妹蒙了头巾了。”
刘氏站在田埂上说话的同时,已动手解下绑在自个儿身上的带子,边弯着身子把杨沫沫放到了自个儿的背上,边用那根长长的带子把杨沫沫绑在了背上,做完这一切她便拿起搁在田间的另一把锄头,下了田同杨大柱一块儿锄起杂草来。
杨大柱见状微微有些生气,责怪道:“有我一人在田里就行了,你留在船上带着阿妹玩就是,何必带着这半大的娃娃到田里来瞎搅和?”
刘氏也不理会杨大柱的责备、只顾埋头锄着田里的杂草,锄了好一会儿才答非所问的问了句:“我看今儿天还是黑沉沉的,就连我们这儿都能感到海风大了些,想必海上的风浪会更大的吧?”
但凡以水为生的渔民都懂得借风云来看天气,所以杨大柱只瞄了天际的黑云一眼,便闷闷的回了声:“嗯。”
杨沫沫听了也抬起小脸看了那快要压下来的乌云一眼,杨沫沫自小生长在海边,自然知道一般情况下海边的天气不好,海上的天气则会更加恶劣;海边下小雨海上则可能会下倾盆暴雨、甚至还会刮起巨大的海浪来。
而一般遇上这样的恶劣天气,大部分渔民为了安全着想都不会贸然出海打渔,更别提北宋还没有装有GPS导航系统的渔船,杨大柱若是顶着这样的天气出海,危险系数可比现代增加了许多。所以杨沫沫瞧了那黑云滚滚的天际后,刚在心里猜想这几日杨大柱还是出不了海,就听到刘氏把她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照这样的天气来看,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是出不了海吧?”
刘氏问这话之前,杨大柱已经有大半个月因天气恶劣而没有出海捕鱼了,所以眼下他显得有些烦躁,不愿同刘氏多说让她也跟着添堵,只低低的回了句:“咱们有妈祖娘娘的庇护,天气很快就会好起来。”
刘氏看了杨大柱一眼,最终还是把家里眼下的状况给说了出来:“家里已经没了给阿妹磨米糊的白米了。”
“那就先用糙米煮的米汤凑合几天,待我出海打了鱼回来,再拿鱼去城里和人家换些精细的白米回来。”
杨沫沫吃的精细白米,其实就是现代常见的大米,也就是把稻谷去掉谷壳后,用米臼进行精磨,去掉包在外面的那层糙皮的米。去掉糙皮的精米不但看起来雪白细腻,而且吃起来也比较柔软爽口,在北宋属于精贵之物,也比较适合磨成米糊给婴孩吃。
这样的精米一般是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穷苦人家有米吃就不错了,哪还敢奢望吃上精米?
但因杨沫沫生过几次大病、身子骨十分柔弱,杨家夫妇才会格外心疼她、不忍让她吃糙米磨成的米糊,于是杨大柱便用自家打捞到的鱼儿同城里的米铺换些白米回来,往往几篓子鱼才能换回一小袋精米,也正是因为这样、前段时间杨大柱捕的鱼都没卖到什么钱。(未完待续)
此时杨沫沫也顾不上那颗青李子上沾有杨六郎的口水了,马上就贪婪的吸*允起那李子汁儿,酸酸涩涩的汁儿立刻顺着她的食道滑到了她小小的胃里,从胃里涌出来的那股恶心感也慢慢的被那股酸涩味儿给压了下去。抱着那颗青李子吸上一小会儿后,杨沫沫整个嘴巴里就只有那酸酸涩涩的味道,一点都不再觉得恶心和反胃了。
这青李子吃了虽能适度的缓解恶心,但只吃这么一点汁儿也是不管用的,不过兴许这几日已是杨沫沫所能忍受的极限了,杨沫沫吃了李子汁儿、再熬过那几日后,慢慢的就开始不再吃什么吐什么了,想来是在船上呆的时间久了,身体已经慢慢的适应了那时有时无的颠簸了。
杨沫沫病突然自己好了,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刘氏了,为了给杨沫沫补身子,她一天强制性的多喂杨沫沫吃了几回奶,似乎想要把她之前吐掉的营养都给补回来般,这可把杨沫沫这个披着婴儿皮的大姑娘给愁坏了……
不过被刘氏强行按着吃了几回奶后,杨沫沫慢慢的开始觉得身体有劲儿了,想事情的时候也能想得久一些而不犯困了,于是她不得不承认“人奶是婴儿最有营养的食物”这句话,为了把身子养好杨沫沫最终也只能妥协,乖乖的喝着刘氏的奶、当一个乖巧尽职的小婴孩。
吃了几回奶后,杨沫沫的身体越发长好起来,她也慢慢的开始转动起脑筋来,想着如何帮着改善下家里的情况,至少别让家里的几个孩子连几颗青李子都宝贝成那样———当然,杨沫沫现在也只能胡乱的想一想,毕竟她还是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娃娃,就是想到什么赚钱的好点子也不能说出来。
杨沫沫前世的母亲是在国企工作,所以她虽然生长在单亲家庭里,但其实并未受过太多的苦,更是只有在放暑假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在农村的亲戚家里玩上一段时间,杨沫沫有限的农业实践知识便是从那儿得来的,当然若是说起和农业有关的理论知识,杨沫沫可就懂得不少。
杨沫沫读大学时主修的是“水产养殖学专业”,这项专业对沿海城市一些搞海养殖的企业十分有用,而杨沫沫毕业后想回到家乡陪伴母亲,于是才会学了这么一个在自己生长的海滨城市比较吃香的专业。
虽说当时选择“水产养殖学专业”只是想留在家乡,不过却也歪打正着的让杨沫沫穿越后多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知识,当杨沫沫得知自己穿越到了海边的小渔村时,其实还是暗暗的庆幸了一番———毕竟只要靠着海,她所学的专业知识就有用武之地,她有一技之长也就不用担心在古代活不下去了,且这一技之长也让杨沫沫心里稍微多了一丝安全感。
所以当杨沫沫得知杨家生活过得不太富裕时,首先想到的便是用自己在现代学的专业知识,帮杨家做一些在古代来钱快的水产养殖生意。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就被杨沫沫暂时搁置,因为杨沫沫马上意识到以她现在的身份和年纪,做出这些新奇的事来只会被说成是妖怪,指不定还会被架在柴堆上烧死……
所以杨沫沫只能暂且把最赚钱的海养殖放在以后,等自己长大了、有一定的实力和阅历了再提出来,眼下她只能想着从别的方面帮一帮杨家了。
幸好杨沫沫读大学时也选修了一些和农业技术有关的课程,加上暑假去过在乡下种田的亲戚家里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对乡村生活倒也略知一、二,想起什么法子来也不至于全是纸上谈兵、完全不符合实际操作。
熬过晕船那一劫后,杨沫沫倒是健健康康的长了起来,日子也平平淡淡的过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来刘氏频繁的喂杨沫沫吃奶,也许是吃得太频繁了、吃到最后刘氏竟渐渐的产不出奶*水来了,这可把一向自诩奶*水多的刘氏给急坏了。
一般孩子都是要吃奶到一岁左右才会断奶,眼下杨沫沫才十个月大,加上身子有些孱弱,所以刘氏改喂杨沫沫吃迷糊后,还会偶尔买些牛乳给她喝。
杨家一家人都十分疼爱杨沫沫这个间隔了五年才出生的幺女,加上杨沫沫出生后就病痛不断———先是六个月时生了一场大病,连游医都说杨沫沫要夭折了,可最后她却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失而复得自然是让杨家一家人更加宠爱杨沫沫了。当然,只有杨沫沫自己知道正是这场大病才让她穿越到杨家来。
接着便是九个月时因晕船而吃什么吐什么,前后两次大病中间只隔了三个月,可把杨家夫妇给心疼死了!所以刘氏产不出奶*水后,杨大柱为了不委屈幺女,刻意叮嘱刘氏用精细的白米磨成米糊喂杨沫沫吃,免得这个金贵的女儿又闹出什么病来。
这米糊虽比不上现代的各种名牌奶粉,但却也已是杨家的“最高待遇”了,要知道在杨沫沫之上的几个孩子,年幼时都只有喝稀稀的米汤的份儿,更别提杨沫沫还能偶尔喝上牛乳了,况且杨沫沫对米糊和牛乳也没什么不满———至少没有含三聚氰胺。
这一日刘氏冲了米糊喂完杨沫沫后,发现磨好的米糊已剩下不多了,于是便翻出装精细白米的布袋子,想要再抓几把白米到村子里寻户人家借磨磨米,但刘氏一翻米袋子才发觉上回拿鱼同人家换的精细白米,眼下只剩下不到两把了。
刘氏愣了下,还是把剩下的两把白米抓了出来,把它们搁在碗里泡上了清水,再给杨沫沫裹了条大巾子挡风,随即才抱着她去田里寻杨大柱。
杨沫沫有几日没下船了,今儿一下船才发觉这天还是同前几天一样———天空一片阴霾,滚滚黑云直压地面,夹杂着浓浓腥味的海风把晾在竹竿上的渔网吹得“扑扑扑”直响,海水也被天空映得一片灰暗。
刘氏看这天气似乎又要下暴雨了,连忙对着杨大郎喊了句:“大郎,叫上二郎和三郎,一起到岸上来把渔网收回船上去,免得一会儿下了大雨我们这网可就白晾了。”
刘氏交代完才抱着杨沫沫往耕田那边走去,边走边顺着这天气给杨沫沫唱起了闽南童谣:“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拿锄头、欲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到一尾旋流鼓,(依呀哎都)真正趣味……”
这首童谣杨沫沫小时候就听外婆唱过,只是她不知道原来早在北宋就有这样的童谣,听着刘氏用熟悉的闽南乡音唱着有故乡味道的儿歌,杨沫沫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在心里默默的合着拍子和刘氏一起唱了起来,一直唱到她们在田间里寻到了杨大柱……
“素娘,你怎么带着阿妹到田里来了?外头风这么大,仔细吹裂了阿妹的脸皮。”
“不碍事,我给阿妹蒙了头巾了。”
刘氏站在田埂上说话的同时,已动手解下绑在自个儿身上的带子,边弯着身子把杨沫沫放到了自个儿的背上,边用那根长长的带子把杨沫沫绑在了背上,做完这一切她便拿起搁在田间的另一把锄头,下了田同杨大柱一块儿锄起杂草来。
杨大柱见状微微有些生气,责怪道:“有我一人在田里就行了,你留在船上带着阿妹玩就是,何必带着这半大的娃娃到田里来瞎搅和?”
刘氏也不理会杨大柱的责备、只顾埋头锄着田里的杂草,锄了好一会儿才答非所问的问了句:“我看今儿天还是黑沉沉的,就连我们这儿都能感到海风大了些,想必海上的风浪会更大的吧?”
但凡以水为生的渔民都懂得借风云来看天气,所以杨大柱只瞄了天际的黑云一眼,便闷闷的回了声:“嗯。”
杨沫沫听了也抬起小脸看了那快要压下来的乌云一眼,杨沫沫自小生长在海边,自然知道一般情况下海边的天气不好,海上的天气则会更加恶劣;海边下小雨海上则可能会下倾盆暴雨、甚至还会刮起巨大的海浪来。
而一般遇上这样的恶劣天气,大部分渔民为了安全着想都不会贸然出海打渔,更别提北宋还没有装有GPS导航系统的渔船,杨大柱若是顶着这样的天气出海,危险系数可比现代增加了许多。所以杨沫沫瞧了那黑云滚滚的天际后,刚在心里猜想这几日杨大柱还是出不了海,就听到刘氏把她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照这样的天气来看,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是出不了海吧?”
刘氏问这话之前,杨大柱已经有大半个月因天气恶劣而没有出海捕鱼了,所以眼下他显得有些烦躁,不愿同刘氏多说让她也跟着添堵,只低低的回了句:“咱们有妈祖娘娘的庇护,天气很快就会好起来。”
刘氏看了杨大柱一眼,最终还是把家里眼下的状况给说了出来:“家里已经没了给阿妹磨米糊的白米了。”
“那就先用糙米煮的米汤凑合几天,待我出海打了鱼回来,再拿鱼去城里和人家换些精细的白米回来。”
杨沫沫吃的精细白米,其实就是现代常见的大米,也就是把稻谷去掉谷壳后,用米臼进行精磨,去掉包在外面的那层糙皮的米。去掉糙皮的精米不但看起来雪白细腻,而且吃起来也比较柔软爽口,在北宋属于精贵之物,也比较适合磨成米糊给婴孩吃。
这样的精米一般是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穷苦人家有米吃就不错了,哪还敢奢望吃上精米?
但因杨沫沫生过几次大病、身子骨十分柔弱,杨家夫妇才会格外心疼她、不忍让她吃糙米磨成的米糊,于是杨大柱便用自家打捞到的鱼儿同城里的米铺换些白米回来,往往几篓子鱼才能换回一小袋精米,也正是因为这样、前段时间杨大柱捕的鱼都没卖到什么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