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节 玻意尔书信聊中华 听介绍洛克谈看法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命运的抉择最新章节!
看来没人能真正体会得到中华帝国内心的矛盾与彷徨但始终有人在观察着中华帝国的一举一动。他们中有些人含有善意有些人怀揣恶有些心怀敬仰有些则带着有色眼镜。可无论是哪一种这些观察从侧面构成了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面另一种风情。甚至有的连中国人自己都未曾注意过。
“亲爱的约翰很高兴能与你恢复通信。漫长的印度洋战争阻碍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收集在中国的见闻同你分享。我知道你一向对传教士们关于中国的描述嗤之以鼻。认为那些传教士不够诚实认为法国的那些重农主义者在捏造事实。所以在写信时总再想但愿这上面的东西不要让约翰看着犯困。
好了就像中国人经常的那样让我们‘言归正传’。从你上一次的信中我得知你为著名的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里伯爵医好的怪病并幸运地成为了伯爵的助手。而且在伯爵的资助下你还开始了《人类理解论》的创作。听到这些我真是替你高兴。我早就过相比做一个医生约翰你更适合成为一名哲学家一名政治家。而现在的英国也确实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人能将英国社会目前所普遍流行的观念用一种完整的逻辑结构将这些零散的观念组合到一起。
虽然我早就知道约翰你是个经验主义者但我相信在著书过程中必要理论论证还是不可缺少的。而我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家学士恰恰有幸出入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学者、文官以及将军并且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参与一场东方式地政治哲学辩论。同欧洲一样一切的起因源于现实个人诉求与传统利益分配的矛盾不过在中国这导火索却是由中华帝国的缔造者弘武女皇亲手着地。
或许你在别处已经听过有关这位东方女皇的诸多奇闻逸事。不过在这里我要明确地声明弘武女皇既不是示巴女王也不是伊丽莎白一世或伊莎贝尔一世。就我的观察她是一位充满漏*与果敢的改革者。这一从她对中华帝国的一系列设计中可以一窥端睨。由于女皇和她的追随者均来自帝国的东南沿海。那里的人们思想开放并且乐于接受外来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启。这其中荷兰、葡萄牙作为最先在中国建立贸易据欧洲国家对中国人地影响也就特别的明显。因此你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华帝国的现有制度中看到荷兰共和国的一些影子。对弘武女皇也曾在私下里向我坦言明帝国崩溃的原因并非只是某个君王地放纵或者某个奸臣的弄权而是整个天朝制度的缺陷所以帝国需要借鉴欧洲的一些经验来构筑新的制度。我当时便提出在欧洲有许多人羡慕中国的制度认为那是完美的**政体。女皇却不置可否地微笑。中国人确实已将**政体挥到了极至我本人也坚信这世上找不出能比天朝制度更为完美的**政体但‘完美’地另一层意思就是无须创新。亦可理解为‘死亡’正如就算现在有一个国家完全按照中国的模式执行**政体最终走向的结果也只是像明帝国那样崩溃而已。显然弘武女皇的这段话足以驳倒现在欧洲任何一个**政体的支持者。
听到这里你或许会奇怪既然弘武女皇如此厌恶**政体那她又为什么要登基称帝王。这样的疑问也曾有荷兰学者当着女皇的面提出过。女皇的回答却是中华地人民需要一个君主所以朕遵照他们的意愿登基称帝。约翰你或许会这是一种诡辩但我却要这是一种东方式的智慧。毕竟要让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突然转变成共和制度是对民众传统信念的一种挑战。任何一个明智的政治家都不应该去轻易挑战这一极限。
不过矛盾始终还是存在的毕竟议会、宪法、市民自制这些制度与理念在中国传统的制度中从未出现过。虽然这些制度帮助中华帝国解决了传统政体中的一些致命弊病。但中国人地自负让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受到其它国家制度启的事实。或者更为确切地中国文人骄傲的认为华夏文明是这世界上唯一高等的文明一切事物都已包含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之中根本用不着我们这些‘蛮夷’来教授他们什么。为此中华帝国的学者们千方百计地想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学中找出相关的蛛丝马迹以证明中华帝国目前的体制乃是受了华夏上古文明的启。诚然他们从古代文献中寻找出的实例多少有些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但就纯理论研究上来中华学者们对宪政制度的论证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同欧洲一样中华学者要论证的也是国家的起源。对此中华的学者引用了古代法家学派的哲人管子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弱孤弱不得其所。古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是故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这段话与霍布斯先生通过‘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的假设推导出集体订约组成国家将个人的自然权利交给君主的结论极为相似。虽然一些中国文人也指出不管是管子还是中国的其他圣贤都没明确地提出过‘缔约立国’的法。但以洪武女皇为的南方文人却认为就算没有确切的成文契约。中国也存在着‘君权民授’的不成文传统。证据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政权的更替主要是由民意来左右而非所谓的贵族血统。既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谚语‘得民心者得天下’。
由于中国人在‘君权神授’还是‘君权民授’地问题上并不像欧洲存在着那么尖锐的分歧因此他们很顺利地就能从‘君权民授’推论到宪政制度。用古代圣贤之王黄帝的‘明台之议’尧的‘衢室之问’舜的‘生善之旌’禹的‘陈鼓于朝’汤的‘总街之庭’来解释议会制度的合法与合理性。
通过以上种种描述约翰你可能已经看出了一些问题的。先中国人关于立宪政体的论证并非继承于某一系统的学而是通过对各个学派的梳理为目前中华帝国的制度做理论上地注解。按照我的一个中国朋友顾的法就是‘儒家为体法家为用道家作招牌西学作补充’。其次在论证过程中中国的学者总是用格言、警句代替缜密的逻辑。用思想家地语录代替实证性的推导和理性的思考。这就使得中国人的研究带着浓烈的教条主义色彩。而最为重要的一就是这一切的论证都是以‘君权’为前提的。在欧洲人们所追求地立宪是民众的立宪主动权在民众。反观中国立宪的主动权却还是在君主的手里。君主的道德魅力依旧是这个国家民众心目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失望。我在此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追求的是一种界于君主制与共和制之间的制度这种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帝国地学者虽然都有着教条主义的毛病弘武女皇却是一位彻底的实践主义者。她以武力的手段在这个国家推行宪政制度。若非如此还真的很难想象坚信‘以德治国’的中国文人会有能力跨出立宪这值得称颂的第一步。正如女皇曾经对她的臣子们的那样与其坐在岸边无休止地讨论如何过河还不如先摸着石头过了河之后再把经验写下来。
值得玩味的是中华帝国的女皇虽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可中华帝国地相黄却像是一个干涉主义者。他秉承了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的意志。始终认为政府需要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甚至控制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国家的财富。事实上一些中华的学者例如我先前提到的顾也明确地指出中国古代的数次变法变质上是‘利出一孔’的翻版。也就是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垄断生产和经济从而在短时间里敛取大量的财富。而这种做法的更深一层用意则是因家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人民要想生存与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给于君主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其治下的民众。很显然这是极端**的手段是不悖于自由经济规律的。就我本人所知弘武女皇并不赞同这样原观。因此中华朝的女皇与内阁也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步调一致。
到这儿我倒是不得不提一下弘武女皇本人对于君主定位的看法。毕竟英格兰共和国已经崩溃不列颠迎回了查理二世。我认为相关的忠告可能会对你们有些帮助。就像我上面的中国文人一直真诚地相信统治者能够被他们劝服实行仁政从而实现他们以德治国的梦想。不过弘武女皇曾明确地表示相比以德治国她更支持以法治国。但她同时也指出在一个立宪的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并不需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该‘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一种治国理念。仅从字面上解释的话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做。中国契约的研究者们对这句话的延伸解释是遵从‘自然法’。而弘武女皇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将权利托付给内阁与议会并尽量少地干涉行政与司法事务。只有这样皇室与君主本人才能在民众心目始终保持高尚的形象。相信弘武女皇的这段话一定会让欧洲的君主制支持者大跌眼镜。但我认为同时它也应该能给英语的政局带来一些启示。总之在而今一片漆黑的欧洲能在遥远的东方看到些须灯光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差不多就这些了。伯爵大人。”伦敦郊外一所别墅的书房里一个身材瘦弱的男子合起了手中的信件对着坐在身旁的老贵族示意道。此刻他那消瘦的脸颊似乎像是受了某种刺激隐约泛着些许的红晕。
“真是太精彩了。约翰谢谢你慷慨地让我们分享你与玻意尔先生的私人信件。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在遥远东方生的故事。费尔法克斯将军你觉得呢?”坐在摇椅上的老贵族一边给自己的烟斗加着烟丝一边向着对面坐着的中年男子探问道。眼前这位老贵族正是刚才信中提到的英国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里伯爵。而那位读信的男子则是与玻意尔通信的约翰洛克医生。不过正如信中所言他现在还是莎夫茨伯里伯爵的私人助理。
被称为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男人看上去约莫五十来岁魁梧的身材与犀利的目光都显示出他是个久经沙场的将帅。而在听完玻意尔的来信之后他似乎是联想起了什么似地感慨道:“从玻意尔先生的描述来看中华女皇是个令人尊敬的传奇君主。一个对自由立宪感兴趣的君主。真是有意思不是吗。不过使用武力推行的自由那真能叫自由吗?”
“我同意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看法。我本人也觉得玻意尔先生对那位东方女皇的描述有些夸大其词了些。可能是他在宫廷待得时间太长了的原因吧。通篇都是对君主个人品德的赞美。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君主是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品行来约束绝对的权利的。”洛克直言不讳地出了自己的看法。
“约翰。你的言辞总是那样的犀利。不过这在上流社会可不是个好习惯。你应该适当地注意到这一。”莎夫茨伯里伯爵吐着烟圈善意地提醒道。随即他又抬起头跟着补充道:“姑且不论玻意尔先生是否有刻意美化中华女皇。至少中国人对君主制的改造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目前看来至少英国还需要王室的存在。而如果欧洲的国王能像中华女皇那样的明智的话我想欧洲各国的议会也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了吧。”
看来没人能真正体会得到中华帝国内心的矛盾与彷徨但始终有人在观察着中华帝国的一举一动。他们中有些人含有善意有些人怀揣恶有些心怀敬仰有些则带着有色眼镜。可无论是哪一种这些观察从侧面构成了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面另一种风情。甚至有的连中国人自己都未曾注意过。
“亲爱的约翰很高兴能与你恢复通信。漫长的印度洋战争阻碍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收集在中国的见闻同你分享。我知道你一向对传教士们关于中国的描述嗤之以鼻。认为那些传教士不够诚实认为法国的那些重农主义者在捏造事实。所以在写信时总再想但愿这上面的东西不要让约翰看着犯困。
好了就像中国人经常的那样让我们‘言归正传’。从你上一次的信中我得知你为著名的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里伯爵医好的怪病并幸运地成为了伯爵的助手。而且在伯爵的资助下你还开始了《人类理解论》的创作。听到这些我真是替你高兴。我早就过相比做一个医生约翰你更适合成为一名哲学家一名政治家。而现在的英国也确实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人能将英国社会目前所普遍流行的观念用一种完整的逻辑结构将这些零散的观念组合到一起。
虽然我早就知道约翰你是个经验主义者但我相信在著书过程中必要理论论证还是不可缺少的。而我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家学士恰恰有幸出入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学者、文官以及将军并且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参与一场东方式地政治哲学辩论。同欧洲一样一切的起因源于现实个人诉求与传统利益分配的矛盾不过在中国这导火索却是由中华帝国的缔造者弘武女皇亲手着地。
或许你在别处已经听过有关这位东方女皇的诸多奇闻逸事。不过在这里我要明确地声明弘武女皇既不是示巴女王也不是伊丽莎白一世或伊莎贝尔一世。就我的观察她是一位充满漏*与果敢的改革者。这一从她对中华帝国的一系列设计中可以一窥端睨。由于女皇和她的追随者均来自帝国的东南沿海。那里的人们思想开放并且乐于接受外来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启。这其中荷兰、葡萄牙作为最先在中国建立贸易据欧洲国家对中国人地影响也就特别的明显。因此你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华帝国的现有制度中看到荷兰共和国的一些影子。对弘武女皇也曾在私下里向我坦言明帝国崩溃的原因并非只是某个君王地放纵或者某个奸臣的弄权而是整个天朝制度的缺陷所以帝国需要借鉴欧洲的一些经验来构筑新的制度。我当时便提出在欧洲有许多人羡慕中国的制度认为那是完美的**政体。女皇却不置可否地微笑。中国人确实已将**政体挥到了极至我本人也坚信这世上找不出能比天朝制度更为完美的**政体但‘完美’地另一层意思就是无须创新。亦可理解为‘死亡’正如就算现在有一个国家完全按照中国的模式执行**政体最终走向的结果也只是像明帝国那样崩溃而已。显然弘武女皇的这段话足以驳倒现在欧洲任何一个**政体的支持者。
听到这里你或许会奇怪既然弘武女皇如此厌恶**政体那她又为什么要登基称帝王。这样的疑问也曾有荷兰学者当着女皇的面提出过。女皇的回答却是中华地人民需要一个君主所以朕遵照他们的意愿登基称帝。约翰你或许会这是一种诡辩但我却要这是一种东方式的智慧。毕竟要让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突然转变成共和制度是对民众传统信念的一种挑战。任何一个明智的政治家都不应该去轻易挑战这一极限。
不过矛盾始终还是存在的毕竟议会、宪法、市民自制这些制度与理念在中国传统的制度中从未出现过。虽然这些制度帮助中华帝国解决了传统政体中的一些致命弊病。但中国人地自负让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受到其它国家制度启的事实。或者更为确切地中国文人骄傲的认为华夏文明是这世界上唯一高等的文明一切事物都已包含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之中根本用不着我们这些‘蛮夷’来教授他们什么。为此中华帝国的学者们千方百计地想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学中找出相关的蛛丝马迹以证明中华帝国目前的体制乃是受了华夏上古文明的启。诚然他们从古代文献中寻找出的实例多少有些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但就纯理论研究上来中华学者们对宪政制度的论证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同欧洲一样中华学者要论证的也是国家的起源。对此中华的学者引用了古代法家学派的哲人管子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弱孤弱不得其所。古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是故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这段话与霍布斯先生通过‘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的假设推导出集体订约组成国家将个人的自然权利交给君主的结论极为相似。虽然一些中国文人也指出不管是管子还是中国的其他圣贤都没明确地提出过‘缔约立国’的法。但以洪武女皇为的南方文人却认为就算没有确切的成文契约。中国也存在着‘君权民授’的不成文传统。证据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政权的更替主要是由民意来左右而非所谓的贵族血统。既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谚语‘得民心者得天下’。
由于中国人在‘君权神授’还是‘君权民授’地问题上并不像欧洲存在着那么尖锐的分歧因此他们很顺利地就能从‘君权民授’推论到宪政制度。用古代圣贤之王黄帝的‘明台之议’尧的‘衢室之问’舜的‘生善之旌’禹的‘陈鼓于朝’汤的‘总街之庭’来解释议会制度的合法与合理性。
通过以上种种描述约翰你可能已经看出了一些问题的。先中国人关于立宪政体的论证并非继承于某一系统的学而是通过对各个学派的梳理为目前中华帝国的制度做理论上地注解。按照我的一个中国朋友顾的法就是‘儒家为体法家为用道家作招牌西学作补充’。其次在论证过程中中国的学者总是用格言、警句代替缜密的逻辑。用思想家地语录代替实证性的推导和理性的思考。这就使得中国人的研究带着浓烈的教条主义色彩。而最为重要的一就是这一切的论证都是以‘君权’为前提的。在欧洲人们所追求地立宪是民众的立宪主动权在民众。反观中国立宪的主动权却还是在君主的手里。君主的道德魅力依旧是这个国家民众心目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失望。我在此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追求的是一种界于君主制与共和制之间的制度这种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帝国地学者虽然都有着教条主义的毛病弘武女皇却是一位彻底的实践主义者。她以武力的手段在这个国家推行宪政制度。若非如此还真的很难想象坚信‘以德治国’的中国文人会有能力跨出立宪这值得称颂的第一步。正如女皇曾经对她的臣子们的那样与其坐在岸边无休止地讨论如何过河还不如先摸着石头过了河之后再把经验写下来。
值得玩味的是中华帝国的女皇虽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可中华帝国地相黄却像是一个干涉主义者。他秉承了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的意志。始终认为政府需要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甚至控制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增加国家的财富。事实上一些中华的学者例如我先前提到的顾也明确地指出中国古代的数次变法变质上是‘利出一孔’的翻版。也就是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垄断生产和经济从而在短时间里敛取大量的财富。而这种做法的更深一层用意则是因家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么人民要想生存与展就必然要事事仰给于君主的恩赐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其治下的民众。很显然这是极端**的手段是不悖于自由经济规律的。就我本人所知弘武女皇并不赞同这样原观。因此中华朝的女皇与内阁也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步调一致。
到这儿我倒是不得不提一下弘武女皇本人对于君主定位的看法。毕竟英格兰共和国已经崩溃不列颠迎回了查理二世。我认为相关的忠告可能会对你们有些帮助。就像我上面的中国文人一直真诚地相信统治者能够被他们劝服实行仁政从而实现他们以德治国的梦想。不过弘武女皇曾明确地表示相比以德治国她更支持以法治国。但她同时也指出在一个立宪的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并不需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该‘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一种治国理念。仅从字面上解释的话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做。中国契约的研究者们对这句话的延伸解释是遵从‘自然法’。而弘武女皇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将权利托付给内阁与议会并尽量少地干涉行政与司法事务。只有这样皇室与君主本人才能在民众心目始终保持高尚的形象。相信弘武女皇的这段话一定会让欧洲的君主制支持者大跌眼镜。但我认为同时它也应该能给英语的政局带来一些启示。总之在而今一片漆黑的欧洲能在遥远的东方看到些须灯光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差不多就这些了。伯爵大人。”伦敦郊外一所别墅的书房里一个身材瘦弱的男子合起了手中的信件对着坐在身旁的老贵族示意道。此刻他那消瘦的脸颊似乎像是受了某种刺激隐约泛着些许的红晕。
“真是太精彩了。约翰谢谢你慷慨地让我们分享你与玻意尔先生的私人信件。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在遥远东方生的故事。费尔法克斯将军你觉得呢?”坐在摇椅上的老贵族一边给自己的烟斗加着烟丝一边向着对面坐着的中年男子探问道。眼前这位老贵族正是刚才信中提到的英国辉格党领袖莎夫茨伯里伯爵。而那位读信的男子则是与玻意尔通信的约翰洛克医生。不过正如信中所言他现在还是莎夫茨伯里伯爵的私人助理。
被称为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男人看上去约莫五十来岁魁梧的身材与犀利的目光都显示出他是个久经沙场的将帅。而在听完玻意尔的来信之后他似乎是联想起了什么似地感慨道:“从玻意尔先生的描述来看中华女皇是个令人尊敬的传奇君主。一个对自由立宪感兴趣的君主。真是有意思不是吗。不过使用武力推行的自由那真能叫自由吗?”
“我同意费尔法克斯将军的看法。我本人也觉得玻意尔先生对那位东方女皇的描述有些夸大其词了些。可能是他在宫廷待得时间太长了的原因吧。通篇都是对君主个人品德的赞美。就我个人看来一个君主是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品行来约束绝对的权利的。”洛克直言不讳地出了自己的看法。
“约翰。你的言辞总是那样的犀利。不过这在上流社会可不是个好习惯。你应该适当地注意到这一。”莎夫茨伯里伯爵吐着烟圈善意地提醒道。随即他又抬起头跟着补充道:“姑且不论玻意尔先生是否有刻意美化中华女皇。至少中国人对君主制的改造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目前看来至少英国还需要王室的存在。而如果欧洲的国王能像中华女皇那样的明智的话我想欧洲各国的议会也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