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蜕变中的李世民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隋末逐鹿记最新章节!
月下,秦王李世民率领关中唐军五万人进驻河东前线式从裴寂手中接过了前线大军的指挥权,第二日,在送走裴寂之后,他将全军各营统领召集到自己的营帐,进行军议。
风从西北方向凛冽地刮来,将帅帐前的大旗吹得猎猎作响,秦王的亲卫队全身甲冑,威风凛凛地分散地站在帅帐四周,方圆百步之内,不准许任何人闲人靠近。
帅帐内,同样是一副肃杀的景象,各营统领身披铠甲,按照官位高低在帅帐内就座,李世民穿着一身玄甲,肩上披着金黄色的披风,巍然而座。
帐内的各位唐军将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秦王的麾下效力过,参加过河东战役,长安战役,以及两次浅水原大战,对于秦王的到来,他们的心情无疑是愉悦的,不仅是他们,就连那些低级的军官和士卒们知道秦王要来接替裴寂当主帅,也个个心生雀跃,原本一直低落无比就要低落到谷底的士气也开始慢慢向上提升了,在李唐的宣传下,秦王李世民本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那些低级军官和士卒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他们相信,只要由秦王来统率他们,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他们。
这也是李渊一直不派李世民前来领军作战的原因,因为,在军营中,那些低级军官大多不知太子建成为何人,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秦王一人。若非逼不得已,他是不会让李世民来统率他的这些旧部地。
真正可笑的是,造成眼前这个局面的偏偏是李渊自己,当初,为了宣扬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偶像战神,他决定让自己的二儿子来担任这个角色,因此。开动了李唐的整个宣传机器。宣扬李世民的个人形象。就连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失利,也将罪责推到了刘文静等人身上,以李世民重病在身将他该领受的责任推卸掉,这和晋阳失守后,他免除齐王李元吉地罪名一般无二。
说实话,李渊是爱自己地儿子地,无论是沉稳大度的太子建成。骁勇善战,气度恢宏的秦王李世民,还是骄傲自大,眼高手低的齐王李元吉,他的疼爱都是一般无二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后悔当初自己宣扬李世民的行为,从刘文静等人地上蹿下跳,以及裴寂等人的分析。李渊知道。秦王在军中的威信越高,对他的将来就越不利,毕竟。自己年岁已大,日后,终会把山河交给建成,建成当上皇帝之后,他能容得下这个在军中威信比他这个皇帝还要高的弟弟吗?
为了自保,那个时候的秦王难道不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反对自己的哥哥吗?
隋杨时,杨广和杨勇这两个表兄弟的皇位之争,李渊他可是一一在目啊!他知道,为了权力这个诱人地东西,父子,兄弟地骨肉亲情什么也不是。
所以,在李世民铲除西秦帝国班师回长安之后,他拒绝了李世民率军出关东,攻伐洛阳的建议,而是任命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为关东主将,也没有让李世民去接替巴蜀总管李孝恭征伐巴陵,东进江南的任务,而是让他驻守长春宫,负责练兵。
对于李渊地顾虑,李世民又岂能一点也不知道。
他知道,父亲是害怕自己和大哥建成争夺皇位,因此,才会将自己马放南山,打压自己在军中的地位,这其实也是一种关爱自己的做法,毕竟,兄弟之间为了皇位自相残杀,这并不是父亲所想看见的。
说实话,李世民觉得很委屈,他根本就没有和大哥建成争夺皇位的想法,就算刘文静曾经说他有汉高祖的大度,魏武帝的神武,他也只当是笑话听之,不屑一顾。
他的志愿是率领大军,为李家夺取天下,讨伐四夷,只要自己的身体还支撑得住,身下战马的马蹄就绝不止步,为李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来。
是的!就像李唐所宣传的那样,他只想当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他喜欢这种戎马生涯,他喜欢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的感觉,王世充,刘武周,高畅,这些人他要一个一个将他们打倒,突厥,高句丽,吐谷浑,这些地方他要一个一个将他们征服。
这就是他秦王李世民的梦想!
然而,这样的梦想在刘文静被杀的那天彻底破灭了,刘文静的死让他明白了许多事情,或者说,让他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清醒了,他不得不去面对以往那些他故意忽略的东西,不得不去接触那些生命中残酷的真实,不得不改变自己!
他
李世民在某一天突然就长大了!
他,秦王李世民不再为某个想当然的梦想而奋斗了!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梦想只能暂时退却,只有当他真正地征服了这个现实之后,他才能重新实现自己的梦想。
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愿意在若干年后被某个人的一纸诏书就下到大狱,然后,自己的家人会陪同自己一起在菜市口被侩子手斩首,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什么杞人忧天,这一天很有可能会来临,若是他什么都不做的话?
刘文静被冠以谋反罪处死之前,他多次向李渊上表,希望李渊能放刘文静一条生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刘文静他不可能会谋反,他唯一的罪行就是和他李世民走得很近,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里都支持他李世民,希望他能坐上太子的位置。
其实,他也有告诫刘文静,也拒绝过刘文静的许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计划,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后,刘文静就差点因为替他背黑锅而被杀,后来,李世民被调到长春宫练兵,刘文静被重新起用后,他明显变得安分了许多,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逃不过当头一刀。
谋反?天知道!
日后,自己这个大哥登上皇位之后,自己也会被冠以这样的罪名被侩子手砍下脑袋吧?
李世民暗暗发誓,他绝不会允许这样的遭遇落在自己的身上,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日后将为此而奋斗,何况,他本就不认同太子建成的一些治国理念和方略。
自己这个大哥和那些关陇门阀走得太近了,对于皇权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初,东汉覆灭,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其根子却在那些世家门阀身上,要不是那些世家门阀大肆进行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黄巾军又怎会掀起如此的风浪,当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征兵,讨伐叛贼时,王朝正统就已经无法维持了!因此,在李世民的治国方略中,世家大族是需要笼络和依靠的,然而,却不能全然依赖,在政权稳定的时候,还必须下大力气抑制,当初杨广的科考取士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只是,到后来,流于形式了,他李世民若恩那个掌握李唐的大权,当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首先他李世民必须保住这条性命,虽然,在父亲李渊当政的这些年,自己的生命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却也免不了要面对太子党向自己发射的明枪暗箭,所以,现在他最需要的还是谨慎行事,小心和忍耐。
在亲卫们的眼中,现在的秦王虽然还是像原来那样喜欢大声的欢笑,和大家大声地说话,然而,从他的眼神中,他们偶尔还是会瞧见一些沉默。
忍耐,要想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是必不可少的品性,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擅于忍耐的人物,当初,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他就是因为不够坚忍而被薛举击败,在第二次浅水原大战中,他又是因为够坚忍这才击败了薛仁果,因此,对于坚忍,他别有一番心得。
这一次,他也是由于坚忍而重新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在刘文静死后,他只是表示出了适度的悲哀,还是和平时一样在营中与军汉为伍,一如往常,于是,在李唐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李渊让他临危受命,让他接替裴寂担任了晋州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指挥和定杨军作战。
和大哥李建成相比,朝堂是他的弱势,而军队,则是他李世民的优势了,只要他牢牢掌握着军队,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首先就要击溃面前的定杨军,收复汾晋,这将是他李世民掌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第一步。
帐下,众将已经发言完毕,帅帐变得静默起来,帐外大旗飞舞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李世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在众将身上一一掠过。
李世民的到来,众将心气变得很高,纷纷要求放弃裴寂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略,要求李世民集结兵力,与定杨军决一死战,摆脱目前这样的窝囊局面。
他们认为,既然李世民和裴寂之间不对路,自然不会像裴寂这般胆怯惧战,于是,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自己英勇的一面。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所思所想。
月下,秦王李世民率领关中唐军五万人进驻河东前线式从裴寂手中接过了前线大军的指挥权,第二日,在送走裴寂之后,他将全军各营统领召集到自己的营帐,进行军议。
风从西北方向凛冽地刮来,将帅帐前的大旗吹得猎猎作响,秦王的亲卫队全身甲冑,威风凛凛地分散地站在帅帐四周,方圆百步之内,不准许任何人闲人靠近。
帅帐内,同样是一副肃杀的景象,各营统领身披铠甲,按照官位高低在帅帐内就座,李世民穿着一身玄甲,肩上披着金黄色的披风,巍然而座。
帐内的各位唐军将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秦王的麾下效力过,参加过河东战役,长安战役,以及两次浅水原大战,对于秦王的到来,他们的心情无疑是愉悦的,不仅是他们,就连那些低级的军官和士卒们知道秦王要来接替裴寂当主帅,也个个心生雀跃,原本一直低落无比就要低落到谷底的士气也开始慢慢向上提升了,在李唐的宣传下,秦王李世民本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那些低级军官和士卒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他们相信,只要由秦王来统率他们,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他们。
这也是李渊一直不派李世民前来领军作战的原因,因为,在军营中,那些低级军官大多不知太子建成为何人,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秦王一人。若非逼不得已,他是不会让李世民来统率他的这些旧部地。
真正可笑的是,造成眼前这个局面的偏偏是李渊自己,当初,为了宣扬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偶像战神,他决定让自己的二儿子来担任这个角色,因此。开动了李唐的整个宣传机器。宣扬李世民的个人形象。就连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失利,也将罪责推到了刘文静等人身上,以李世民重病在身将他该领受的责任推卸掉,这和晋阳失守后,他免除齐王李元吉地罪名一般无二。
说实话,李渊是爱自己地儿子地,无论是沉稳大度的太子建成。骁勇善战,气度恢宏的秦王李世民,还是骄傲自大,眼高手低的齐王李元吉,他的疼爱都是一般无二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后悔当初自己宣扬李世民的行为,从刘文静等人地上蹿下跳,以及裴寂等人的分析。李渊知道。秦王在军中的威信越高,对他的将来就越不利,毕竟。自己年岁已大,日后,终会把山河交给建成,建成当上皇帝之后,他能容得下这个在军中威信比他这个皇帝还要高的弟弟吗?
为了自保,那个时候的秦王难道不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反对自己的哥哥吗?
隋杨时,杨广和杨勇这两个表兄弟的皇位之争,李渊他可是一一在目啊!他知道,为了权力这个诱人地东西,父子,兄弟地骨肉亲情什么也不是。
所以,在李世民铲除西秦帝国班师回长安之后,他拒绝了李世民率军出关东,攻伐洛阳的建议,而是任命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为关东主将,也没有让李世民去接替巴蜀总管李孝恭征伐巴陵,东进江南的任务,而是让他驻守长春宫,负责练兵。
对于李渊地顾虑,李世民又岂能一点也不知道。
他知道,父亲是害怕自己和大哥建成争夺皇位,因此,才会将自己马放南山,打压自己在军中的地位,这其实也是一种关爱自己的做法,毕竟,兄弟之间为了皇位自相残杀,这并不是父亲所想看见的。
说实话,李世民觉得很委屈,他根本就没有和大哥建成争夺皇位的想法,就算刘文静曾经说他有汉高祖的大度,魏武帝的神武,他也只当是笑话听之,不屑一顾。
他的志愿是率领大军,为李家夺取天下,讨伐四夷,只要自己的身体还支撑得住,身下战马的马蹄就绝不止步,为李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来。
是的!就像李唐所宣传的那样,他只想当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他喜欢这种戎马生涯,他喜欢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的感觉,王世充,刘武周,高畅,这些人他要一个一个将他们打倒,突厥,高句丽,吐谷浑,这些地方他要一个一个将他们征服。
这就是他秦王李世民的梦想!
然而,这样的梦想在刘文静被杀的那天彻底破灭了,刘文静的死让他明白了许多事情,或者说,让他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清醒了,他不得不去面对以往那些他故意忽略的东西,不得不去接触那些生命中残酷的真实,不得不改变自己!
他
李世民在某一天突然就长大了!
他,秦王李世民不再为某个想当然的梦想而奋斗了!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梦想只能暂时退却,只有当他真正地征服了这个现实之后,他才能重新实现自己的梦想。
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愿意在若干年后被某个人的一纸诏书就下到大狱,然后,自己的家人会陪同自己一起在菜市口被侩子手斩首,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什么杞人忧天,这一天很有可能会来临,若是他什么都不做的话?
刘文静被冠以谋反罪处死之前,他多次向李渊上表,希望李渊能放刘文静一条生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刘文静他不可能会谋反,他唯一的罪行就是和他李世民走得很近,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里都支持他李世民,希望他能坐上太子的位置。
其实,他也有告诫刘文静,也拒绝过刘文静的许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计划,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后,刘文静就差点因为替他背黑锅而被杀,后来,李世民被调到长春宫练兵,刘文静被重新起用后,他明显变得安分了许多,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逃不过当头一刀。
谋反?天知道!
日后,自己这个大哥登上皇位之后,自己也会被冠以这样的罪名被侩子手砍下脑袋吧?
李世民暗暗发誓,他绝不会允许这样的遭遇落在自己的身上,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日后将为此而奋斗,何况,他本就不认同太子建成的一些治国理念和方略。
自己这个大哥和那些关陇门阀走得太近了,对于皇权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初,东汉覆灭,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其根子却在那些世家门阀身上,要不是那些世家门阀大肆进行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黄巾军又怎会掀起如此的风浪,当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征兵,讨伐叛贼时,王朝正统就已经无法维持了!因此,在李世民的治国方略中,世家大族是需要笼络和依靠的,然而,却不能全然依赖,在政权稳定的时候,还必须下大力气抑制,当初杨广的科考取士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只是,到后来,流于形式了,他李世民若恩那个掌握李唐的大权,当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首先他李世民必须保住这条性命,虽然,在父亲李渊当政的这些年,自己的生命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却也免不了要面对太子党向自己发射的明枪暗箭,所以,现在他最需要的还是谨慎行事,小心和忍耐。
在亲卫们的眼中,现在的秦王虽然还是像原来那样喜欢大声的欢笑,和大家大声地说话,然而,从他的眼神中,他们偶尔还是会瞧见一些沉默。
忍耐,要想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是必不可少的品性,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擅于忍耐的人物,当初,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他就是因为不够坚忍而被薛举击败,在第二次浅水原大战中,他又是因为够坚忍这才击败了薛仁果,因此,对于坚忍,他别有一番心得。
这一次,他也是由于坚忍而重新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在刘文静死后,他只是表示出了适度的悲哀,还是和平时一样在营中与军汉为伍,一如往常,于是,在李唐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李渊让他临危受命,让他接替裴寂担任了晋州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指挥和定杨军作战。
和大哥李建成相比,朝堂是他的弱势,而军队,则是他李世民的优势了,只要他牢牢掌握着军队,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首先就要击溃面前的定杨军,收复汾晋,这将是他李世民掌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第一步。
帐下,众将已经发言完毕,帅帐变得静默起来,帐外大旗飞舞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李世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在众将身上一一掠过。
李世民的到来,众将心气变得很高,纷纷要求放弃裴寂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略,要求李世民集结兵力,与定杨军决一死战,摆脱目前这样的窝囊局面。
他们认为,既然李世民和裴寂之间不对路,自然不会像裴寂这般胆怯惧战,于是,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自己英勇的一面。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