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渤海高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凤穿残汉最新章节!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志向终须脚踏实地的通过双手来完成。所以翌日一早,蔡吉便在太史慈等冀州文武官僚的陪同下巡视了位于南皮城外的一处屯所,与其随行的还有"前"冀州别驾田丰。田丰记得自己上一次来南皮还是在建安二年,那时袁本初正在易京与公孙瓒对峙,曹孟德刚迎天子入许都,蔡安贞也尚未出青州。谁曾想转眼五年过去,曾经不可一世的汝南袁氏早已灰飞湮没,河北四州被曹孟德与蔡安贞瓜分得一干二净。如今孟德已官拜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蔡安贞更是受封大将军从一介边郡小臣一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霸主。倘若七年前袁本初能抢在曹孟德之前迎天子入邺城,如今的天下会否是另一幅景象?倘若七年前在蔡安贞初抵邺城时便将其铲除,官渡一战会否是另一番结果?田丰曾不止一次在心中如此自问。但每一次都不能得出称心的答案,因为这世上没有名为"倘若"的后悔药。更何况田丰与袁绍的君臣之义早已断绝,他现在是蔡安贞的幕僚。实话实说,蔡吉并非田丰理想中的君主。虽然相比其他诸侯蔡吉对己清正克制,待人礼贤下士。但再完美的私德都不足以弥补她身为女子的缺陷。须知官渡一战过后,如今世间已无人再会因蔡吉的女子之身而小觑于她。这固然是对蔡吉实力与才华的一种认同,但也意味着她日后将无法再利用女子身份来迷惑其他诸侯。参与逐鹿中原的各大诸侯在不久的将来会用对战男性诸侯的方式来对付蔡吉,甚至可能还会更为严酷。因为蔡吉的所作所为,乃至她的存在都是对诸多男性诸侯的一种羞辱。光想到堂堂七尺男儿不及一介赢弱女子,足以令不少男子为之气急败坏。不过田丰却知,蔡吉女子身份带来的最大威胁绝不是那些心胸狭窄之辈。在他看来时值乱世还拘泥男女之别的都是些不知变通的蠢才。真正受到蔡安贞威胁的并非所谓的男儿尊严,而是贯穿大汉四百的三纲五常。三纲者。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五常即,忠、孝、悌、忍、善。虽说如今天下诸侯皆有挑战"君为臣纲"之心,但蔡吉以女子之身逐鹿天下又比寻常诸侯多了一层反抗"夫为妻纲"的意思。夫为妻纲是董仲舒"贵阳而贱阴"在五伦观念中的具体表述,其本质是阳尊阴卑理论。蔡吉目前仅是与曹丕订婚,还未触碰夫为妻纲的底线,所以河朔儒林尚能接受女诸侯的存在。崔琰还十分积极地加入蔡吉麾下,意图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位女诸侯拉回正道。但田丰却觉得总有一天蔡吉会出手颠覆"贵阳贱阴"。正如曹操等诸侯终会走上战国七雄之路。正因为蔡吉的女诸侯之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所以田丰入幕至今都不肯接受实职,仅以普通幕僚的身份为蔡吉出谋划策。此番北上自然也不例外。不过田丰虽在内心深处还有所保留,但对于蔡吉治理民生的手段倒是佩服之极。时值四月。南皮城外的冬麦长势喜人,只要不出意外到了六月必将又是一场大丰收都市点美录全文阅读。沿途屯耕的百姓眼见大队人马路过,纷纷停下手中的农活。俯身朝蔡吉叩拜。田丰瞧得出,这些百姓是发自内心地在膜拜蔡吉,亦如前日在城门迎接时的虔诚。黥首百姓就是如此单纯,谁让他们过上平稳日子、种上田地,他们就会奉谁为主人。蔡吉以屯田来博取河朔民心确实立竿见影。但此举并非蔡氏独创。同在河朔的曹操不仅积极推广屯田,还将不少豪强宗党的土地尽数没收充公用来军屯,使得曹军的实力又提升了不少。也不知蔡安贞会否学曹操借北上攘夷之名拿河北的豪强开刀。正当田丰暗自揣测蔡吉下一步的作为之时,一行人等在漳水河畔搭起凉棚歇了下来。经过先前一番巡视蔡吉对南皮的屯田情况大致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于是趁着小憩的当口蔡吉便又询问起了她治下冀州四郡的情况。"清河下辖七城,共123964户。男女760418口;安平下辖十三城,共91440户,男女65118口;河间下辖十一城。共93754户,男女634421口;渤海下辖八城,共132389户,男女1106500口。"向蔡吉禀报冀州四郡人口的是一个年约二十多岁,相貌俊秀的年轻人。此人姓高名纳。字孝才,乃渤海本地人士。目前在太史慈帐下充任主簿一职。高纳的声音清朗透亮,而他所念出的一连串数字对在场的众人来说更是悦耳动听。特别是当高纳念到渤海郡那一百多万人口数目时,现任冀州别驾的刘义逊激动得连双眼都泛起了亮光。须知哪怕是蔡吉经营多年的青州目前也才不过两百多万人口,此刻他们所处的渤海郡光是人口上就已抵得上半个青州。试问这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相比像打了鸡血似的刘义逊,蔡吉的反映则明显冷静了许多。渤海郡地处后世河北平原,一来没怎么闹过黄巾,二来也不似司隶等地几经诸侯混战。哪怕是在讨袁大战期间,当地各城面对挥师北上的太史慈也几乎是闻风而降。这种情况下能保留百万人口也不足为奇。人口众多既有优势,也有问题。至少渤海郡可供屯田的无主之地就远不及青州。于是在高纳汇报完毕后,蔡吉又跟着问道,"去年渤海赋税为几何?"高纳微微一愣,旋即躬身向蔡吉禀报道,"回齐侯,去年渤海赋税为粮草三万斛。"以渤海这等人口大郡一年的租赋才粮草三万斛实在是少得可怜。以至于刘义逊等人眼中的光芒都不由自主地黯淡了下来。不过高纳这里所报的税赋并非渤海的全部税赋,而是单指屯客向官府上缴的租赋。目前蔡吉治下郡县的赋税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编户征收的田税和人头税。编户,即编入户籍的平民,包括自耕农、佣工、雇农等。出于休养生息,同时也为了拉拢民心。蔡吉免除了冀州四郡编户三年内的赋税,所以这部分税收她目前还收不到。另一种是对屯田的屯户和军户征收的租赋。由于屯田所需的土地、耕牛、农具皆由官府提供。所以官府与屯户的关系相当于地主与佃农,租赋就是佃租。用官牛的屯户与官府四六分账,自备耕牛的与官府五五分账。屯户的租赋远比编户的三十税一要繁重得多。因此租赋是蔡吉目前最为稳定的一项收入来源,同时也是曹操最为重视一项收入来源。只是渤海郡的屯田数量较少,才使得渤海的租赋略显稀少。眼见在场不少冀州官僚都陷入了尴尬之中,高纳突然向蔡吉抱拳进言道,"齐侯免除冀州三年赋税,令冀州百姓休养生息。如今齐侯北上攘夷在即,高氏身为渤海大族。愿奉上粮草五万斛,助王师讨伐逆贼!"蔡吉意味深长地看来高纳一眼,但见其神色诚恳、态度谦卑。便微微一笑欣然颔首道,"孤在此替北征将士先行谢过高氏慷慨解囊。"渤海高氏在汉末并不出名。高氏一门虽在顺帝时出过太子太傅高褒,但目前牧守一方的也仅有齐国相高承而已。然而蔡吉却知晓渤海高氏在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史书记载,渤海高氏发轫于东汉渤海郡,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称。渤海高氏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等多个支系。待到南北朝时期,渤海高氏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门阀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并先后控制北魏、东魏政治阐教有金仙全文阅读。而将渤海高氏彻底推向权利顶峰的是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高欢、高澄父子先是相继任东魏大丞相、渤海王,控制东魏军政大权。并最终由高澄之弟高洋。以相国、齐王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即北齐显祖文宣皇帝。不过北齐仅存在了二十八年便灭于北周之手。最后留给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北齐高氏的诸多**典故。以及高欢那俊美得必须戴上面具才能上战场的孙子——兰陵王高长恭。后世盛传建立北齐的高氏素有**、暴戾家族遗传性格。此刻的高纳举止得体,态度恭敬,看着倒是同这个时代世家子弟没啥差别。难道是后来和鲜卑人混血的缘故?撇开对北齐王朝的八卦,想到自己在三年前收服了琅琊王氏,今天又接受了渤海高氏的臣服。饶是蔡吉早已见多识广,这会儿也忍不住在心中感叹。自己帐下还真是虎豹成群。高纳见蔡吉收下了高氏奉上的粮草,心头的大石也随之落了地。高纳的父亲高延是渤海的名士,可老爷子并不打算在一个能当他女儿的女娃儿麾下出仕。然而是为了整个家族,必须得有人站出来向新统治者表示臣服。于是在向远在青州出任齐国相的叔父征询了一番建议后,高纳便毛遂自荐入幕太史慈帐下,并为此次接待齐侯驾临做足了准备。此刻看来高纳之前的种种努力并没有白费,至少眼前的女子接纳了高氏的好意,不会像曹操对付河内宗党一样拿渤海高氏开刀。田丰坐在一旁眼看蔡吉不动声色地收下粮草,同样也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曾任冀州别驾的他十分清楚渤海高氏素来不喜张扬,但其影响力却遍布冀、青、幽三州,若蔡吉不知深浅贸然动了高氏,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蔡吉并不知晓她收下这五万斛粮草,让在场好几人悬着的心都落了下来。事实上就算知道了,她也只会无奈地笑笑了事。蔡吉对渤海高氏的底细一清二楚,心知以她目前的实力还无法一棒子打死这等地头蛇。哪怕是凶名远扬的曹操也只敢拿较弱的河内豪强杀鸡儆猴,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士族还是以拉拢为主。否则渤海高氏也无法一直逍遥到建立北齐才覆灭。所以对付这等地头蛇的关键还在于提升自身的实力。对此蔡吉则已然有了一套腹稿。"诸君在冀州主持屯田已一年有余,不知对屯田有何心得?"蔡吉收下粮草后,又将话题转回到了屯田上。就见太史慈沉吟了片刻说道,"不瞒主上,屯所所设分田之法太过苛刻,渤海肯入籍为屯户者寥寥无几。"对于太史慈反映的问题,蔡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屯户的租赋与编户的田税足足相差了十六倍。虽说屯户理论上不用服徭役,可在眼下这等乱世真要大战在即官府又怎会管你是屯户还是编户。之前蔡吉之所以能在徐州、青州两地顺利推广屯田,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经过战乱、天灾滋生了大量无家可归的难民。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难民不得不接受官府苛刻的条件参与屯田。渤海的情况不同于徐、青二州,这里没遭受过大规模战乱祸害,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渤海的百姓自然不会傻得去租官府的田,缴比原来多十六倍的税。事实上不仅是渤海,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后会有越来越多后方的郡县对屯田失去兴致,甚至出现大规模屯户逃逸事件。历史上曹操订立的屯田制虽几经修改,最终也不过仅存了六十八年而已。当然这并不代表屯田制就此被淘汰,事实上屯田制以不同形态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只是后续历史证明屯田制比较适合在边疆或偏远地区推广,而在较为富裕的地区屯田制必会自行瓦解。在场的其他官僚既不知晓蔡吉的态度,也没太史慈那般的底气敢质疑而今正如日中天的屯田制,所以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观望。倒是蔡吉毫不避讳地颔首附和道,"不止渤海,东莱、北海两郡也有典农官上报有屯户弃田出逃。故而孤打算革新屯田制,先在冀州试行均给民田。"——————最近两章可能有些枯燥,见谅,见谅。另外没想到写到渤海高氏,发现老公下载了兰陵王~~~咳~算了,不吐槽那烂片了。t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志向终须脚踏实地的通过双手来完成。所以翌日一早,蔡吉便在太史慈等冀州文武官僚的陪同下巡视了位于南皮城外的一处屯所,与其随行的还有"前"冀州别驾田丰。田丰记得自己上一次来南皮还是在建安二年,那时袁本初正在易京与公孙瓒对峙,曹孟德刚迎天子入许都,蔡安贞也尚未出青州。谁曾想转眼五年过去,曾经不可一世的汝南袁氏早已灰飞湮没,河北四州被曹孟德与蔡安贞瓜分得一干二净。如今孟德已官拜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蔡安贞更是受封大将军从一介边郡小臣一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霸主。倘若七年前袁本初能抢在曹孟德之前迎天子入邺城,如今的天下会否是另一幅景象?倘若七年前在蔡安贞初抵邺城时便将其铲除,官渡一战会否是另一番结果?田丰曾不止一次在心中如此自问。但每一次都不能得出称心的答案,因为这世上没有名为"倘若"的后悔药。更何况田丰与袁绍的君臣之义早已断绝,他现在是蔡安贞的幕僚。实话实说,蔡吉并非田丰理想中的君主。虽然相比其他诸侯蔡吉对己清正克制,待人礼贤下士。但再完美的私德都不足以弥补她身为女子的缺陷。须知官渡一战过后,如今世间已无人再会因蔡吉的女子之身而小觑于她。这固然是对蔡吉实力与才华的一种认同,但也意味着她日后将无法再利用女子身份来迷惑其他诸侯。参与逐鹿中原的各大诸侯在不久的将来会用对战男性诸侯的方式来对付蔡吉,甚至可能还会更为严酷。因为蔡吉的所作所为,乃至她的存在都是对诸多男性诸侯的一种羞辱。光想到堂堂七尺男儿不及一介赢弱女子,足以令不少男子为之气急败坏。不过田丰却知,蔡吉女子身份带来的最大威胁绝不是那些心胸狭窄之辈。在他看来时值乱世还拘泥男女之别的都是些不知变通的蠢才。真正受到蔡安贞威胁的并非所谓的男儿尊严,而是贯穿大汉四百的三纲五常。三纲者。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五常即,忠、孝、悌、忍、善。虽说如今天下诸侯皆有挑战"君为臣纲"之心,但蔡吉以女子之身逐鹿天下又比寻常诸侯多了一层反抗"夫为妻纲"的意思。夫为妻纲是董仲舒"贵阳而贱阴"在五伦观念中的具体表述,其本质是阳尊阴卑理论。蔡吉目前仅是与曹丕订婚,还未触碰夫为妻纲的底线,所以河朔儒林尚能接受女诸侯的存在。崔琰还十分积极地加入蔡吉麾下,意图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位女诸侯拉回正道。但田丰却觉得总有一天蔡吉会出手颠覆"贵阳贱阴"。正如曹操等诸侯终会走上战国七雄之路。正因为蔡吉的女诸侯之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所以田丰入幕至今都不肯接受实职,仅以普通幕僚的身份为蔡吉出谋划策。此番北上自然也不例外。不过田丰虽在内心深处还有所保留,但对于蔡吉治理民生的手段倒是佩服之极。时值四月。南皮城外的冬麦长势喜人,只要不出意外到了六月必将又是一场大丰收都市点美录全文阅读。沿途屯耕的百姓眼见大队人马路过,纷纷停下手中的农活。俯身朝蔡吉叩拜。田丰瞧得出,这些百姓是发自内心地在膜拜蔡吉,亦如前日在城门迎接时的虔诚。黥首百姓就是如此单纯,谁让他们过上平稳日子、种上田地,他们就会奉谁为主人。蔡吉以屯田来博取河朔民心确实立竿见影。但此举并非蔡氏独创。同在河朔的曹操不仅积极推广屯田,还将不少豪强宗党的土地尽数没收充公用来军屯,使得曹军的实力又提升了不少。也不知蔡安贞会否学曹操借北上攘夷之名拿河北的豪强开刀。正当田丰暗自揣测蔡吉下一步的作为之时,一行人等在漳水河畔搭起凉棚歇了下来。经过先前一番巡视蔡吉对南皮的屯田情况大致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于是趁着小憩的当口蔡吉便又询问起了她治下冀州四郡的情况。"清河下辖七城,共123964户。男女760418口;安平下辖十三城,共91440户,男女65118口;河间下辖十一城。共93754户,男女634421口;渤海下辖八城,共132389户,男女1106500口。"向蔡吉禀报冀州四郡人口的是一个年约二十多岁,相貌俊秀的年轻人。此人姓高名纳。字孝才,乃渤海本地人士。目前在太史慈帐下充任主簿一职。高纳的声音清朗透亮,而他所念出的一连串数字对在场的众人来说更是悦耳动听。特别是当高纳念到渤海郡那一百多万人口数目时,现任冀州别驾的刘义逊激动得连双眼都泛起了亮光。须知哪怕是蔡吉经营多年的青州目前也才不过两百多万人口,此刻他们所处的渤海郡光是人口上就已抵得上半个青州。试问这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相比像打了鸡血似的刘义逊,蔡吉的反映则明显冷静了许多。渤海郡地处后世河北平原,一来没怎么闹过黄巾,二来也不似司隶等地几经诸侯混战。哪怕是在讨袁大战期间,当地各城面对挥师北上的太史慈也几乎是闻风而降。这种情况下能保留百万人口也不足为奇。人口众多既有优势,也有问题。至少渤海郡可供屯田的无主之地就远不及青州。于是在高纳汇报完毕后,蔡吉又跟着问道,"去年渤海赋税为几何?"高纳微微一愣,旋即躬身向蔡吉禀报道,"回齐侯,去年渤海赋税为粮草三万斛。"以渤海这等人口大郡一年的租赋才粮草三万斛实在是少得可怜。以至于刘义逊等人眼中的光芒都不由自主地黯淡了下来。不过高纳这里所报的税赋并非渤海的全部税赋,而是单指屯客向官府上缴的租赋。目前蔡吉治下郡县的赋税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编户征收的田税和人头税。编户,即编入户籍的平民,包括自耕农、佣工、雇农等。出于休养生息,同时也为了拉拢民心。蔡吉免除了冀州四郡编户三年内的赋税,所以这部分税收她目前还收不到。另一种是对屯田的屯户和军户征收的租赋。由于屯田所需的土地、耕牛、农具皆由官府提供。所以官府与屯户的关系相当于地主与佃农,租赋就是佃租。用官牛的屯户与官府四六分账,自备耕牛的与官府五五分账。屯户的租赋远比编户的三十税一要繁重得多。因此租赋是蔡吉目前最为稳定的一项收入来源,同时也是曹操最为重视一项收入来源。只是渤海郡的屯田数量较少,才使得渤海的租赋略显稀少。眼见在场不少冀州官僚都陷入了尴尬之中,高纳突然向蔡吉抱拳进言道,"齐侯免除冀州三年赋税,令冀州百姓休养生息。如今齐侯北上攘夷在即,高氏身为渤海大族。愿奉上粮草五万斛,助王师讨伐逆贼!"蔡吉意味深长地看来高纳一眼,但见其神色诚恳、态度谦卑。便微微一笑欣然颔首道,"孤在此替北征将士先行谢过高氏慷慨解囊。"渤海高氏在汉末并不出名。高氏一门虽在顺帝时出过太子太傅高褒,但目前牧守一方的也仅有齐国相高承而已。然而蔡吉却知晓渤海高氏在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史书记载,渤海高氏发轫于东汉渤海郡,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称。渤海高氏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等多个支系。待到南北朝时期,渤海高氏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门阀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并先后控制北魏、东魏政治阐教有金仙全文阅读。而将渤海高氏彻底推向权利顶峰的是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高欢、高澄父子先是相继任东魏大丞相、渤海王,控制东魏军政大权。并最终由高澄之弟高洋。以相国、齐王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即北齐显祖文宣皇帝。不过北齐仅存在了二十八年便灭于北周之手。最后留给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北齐高氏的诸多**典故。以及高欢那俊美得必须戴上面具才能上战场的孙子——兰陵王高长恭。后世盛传建立北齐的高氏素有**、暴戾家族遗传性格。此刻的高纳举止得体,态度恭敬,看着倒是同这个时代世家子弟没啥差别。难道是后来和鲜卑人混血的缘故?撇开对北齐王朝的八卦,想到自己在三年前收服了琅琊王氏,今天又接受了渤海高氏的臣服。饶是蔡吉早已见多识广,这会儿也忍不住在心中感叹。自己帐下还真是虎豹成群。高纳见蔡吉收下了高氏奉上的粮草,心头的大石也随之落了地。高纳的父亲高延是渤海的名士,可老爷子并不打算在一个能当他女儿的女娃儿麾下出仕。然而是为了整个家族,必须得有人站出来向新统治者表示臣服。于是在向远在青州出任齐国相的叔父征询了一番建议后,高纳便毛遂自荐入幕太史慈帐下,并为此次接待齐侯驾临做足了准备。此刻看来高纳之前的种种努力并没有白费,至少眼前的女子接纳了高氏的好意,不会像曹操对付河内宗党一样拿渤海高氏开刀。田丰坐在一旁眼看蔡吉不动声色地收下粮草,同样也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曾任冀州别驾的他十分清楚渤海高氏素来不喜张扬,但其影响力却遍布冀、青、幽三州,若蔡吉不知深浅贸然动了高氏,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蔡吉并不知晓她收下这五万斛粮草,让在场好几人悬着的心都落了下来。事实上就算知道了,她也只会无奈地笑笑了事。蔡吉对渤海高氏的底细一清二楚,心知以她目前的实力还无法一棒子打死这等地头蛇。哪怕是凶名远扬的曹操也只敢拿较弱的河内豪强杀鸡儆猴,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士族还是以拉拢为主。否则渤海高氏也无法一直逍遥到建立北齐才覆灭。所以对付这等地头蛇的关键还在于提升自身的实力。对此蔡吉则已然有了一套腹稿。"诸君在冀州主持屯田已一年有余,不知对屯田有何心得?"蔡吉收下粮草后,又将话题转回到了屯田上。就见太史慈沉吟了片刻说道,"不瞒主上,屯所所设分田之法太过苛刻,渤海肯入籍为屯户者寥寥无几。"对于太史慈反映的问题,蔡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屯户的租赋与编户的田税足足相差了十六倍。虽说屯户理论上不用服徭役,可在眼下这等乱世真要大战在即官府又怎会管你是屯户还是编户。之前蔡吉之所以能在徐州、青州两地顺利推广屯田,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经过战乱、天灾滋生了大量无家可归的难民。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难民不得不接受官府苛刻的条件参与屯田。渤海的情况不同于徐、青二州,这里没遭受过大规模战乱祸害,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渤海的百姓自然不会傻得去租官府的田,缴比原来多十六倍的税。事实上不仅是渤海,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后会有越来越多后方的郡县对屯田失去兴致,甚至出现大规模屯户逃逸事件。历史上曹操订立的屯田制虽几经修改,最终也不过仅存了六十八年而已。当然这并不代表屯田制就此被淘汰,事实上屯田制以不同形态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只是后续历史证明屯田制比较适合在边疆或偏远地区推广,而在较为富裕的地区屯田制必会自行瓦解。在场的其他官僚既不知晓蔡吉的态度,也没太史慈那般的底气敢质疑而今正如日中天的屯田制,所以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观望。倒是蔡吉毫不避讳地颔首附和道,"不止渤海,东莱、北海两郡也有典农官上报有屯户弃田出逃。故而孤打算革新屯田制,先在冀州试行均给民田。"——————最近两章可能有些枯燥,见谅,见谅。另外没想到写到渤海高氏,发现老公下载了兰陵王~~~咳~算了,不吐槽那烂片了。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