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专程莅临和政传经送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邓仲祥文集最新章节!
11月19日、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侯素宽等一行,在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对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了两场业务知识的讲授,在培训会上,邓涛、侯素宽研究员通过多年的研究经验,身临其境地讲授化石研究的成就与感受,通过多媒体展示,对和政化石的发现、地层的形成与结构、化石的分布与研究价值、四大动物群生存与古环境、古气候以及弓颌猪的生存环境与研究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讲授,并现场解答了专业人员提出的在化石方面遇到的相关难题,不愧为是两堂既生动又具有专业性,也有科学性很强的教育课,使参训人员深受教育,备受启发。
2003年9月,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2004年10月,和政成立了“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所”特聘中科院院士邱占祥,研究员王伴月、邓涛、侯素宽、美籍专家王晓鸣,省博物馆研究员颉光普、孙志谦为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所专家组成员,并进行了长期的科普合作与科学研究,持续开展了古动物化石的抢救性挖掘与保护工作。
甘肃和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20世纪50年代末期,沉睡了千万年的文化积淀被当地农民在农田耕作,水利建设时陆续发现。起初,群众并没有认识到化石的珍贵价值,只把它当成是中药中的“龙骨”而大量挖掘,廉价卖给药材收购站。十多年中,也有部分群众发掘和收集,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完好的各类古动物的头骨和肢骨。从20世纪70年代起,化石的科学价值开始受到有关专家和教授的重视。1962年,邱占祥院士首次到和政地区进行哺乳动物化石的调查和考察。1974年4月,邱占祥专程从北京赶到和政进行对化石的考察研究,1987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在和政发现的大唇犀化石,2000年描述了和政地区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一种特征性的麝牛亚科动物,命名为“和政羊”同时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谢骏义,兰州大学地质系谷祖刚等许多专家、教授都为和政化石的发现及保护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曾先后把化石作为科学研究材料予以收集和研究,还有不少省内外博物馆都来和政收集化石作为展览标本。中科院邱占祥、邓涛等专家多年潜心研究了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演替及气候环境背景变迁、和政地区晚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演替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临夏盆地新近纪长鼻类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研究等科研成果。并协调于2001年——2009年和政先后举办了四次国际性化石研讨会,广泛征集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保护与开发方面指导性建议,也得到国家有关部委、中科院及省州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对抢救、保护与开发和政地区古动物化石这一珍贵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1年12月3日举办的“中国和政地区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群保护开发研讨会”上,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中科院资深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杨遵仪,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员周志炎,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吉均以及胡长康、张开逊、朱敏、丁仲礼、薛祥熙、韩家懋、李凤麟、邱占祥、邱铸鼎、王伴月等我国地质与地球物理、古脊椎动物、地质古生物、地球环境、古生物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在参观考察和政馆藏的化石和出露点后,一致认为,和政县出土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珍藏价值和展览价值,在数量、品种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过了我国铲齿象和三趾马动物群的经典产地内蒙古通古尔和山西保德,并且远远超过了希腊的皮克米和萨拉摩斯。这些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连续剖面是反映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不可多得的证据,他的潜在的尚待发掘的价值绝不逊色于闻名与世的珠峰南坡的西瓦利克,具有世界意义。其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
迄今为止,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化石3万多件,分属三刚8目150多个属种。这批馆藏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分别埋藏于和政地区四种岩性不同的地质层中:底部红色砂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下部河湖相地层中,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的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铲齿象头骨个体发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同时专家确认:“和政发掘的化石,是举世罕见的铲齿象和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数量远远大于整个欧亚大陆已知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地点的采集数量,在全世界是少有的”具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和展览价值。古化石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化石,由于其生物体到形成化石的机率小且为不能再生的资源,根据以往的经验,化石的盛产期不会持续很久。古生物学家认为,在自然状态下,陆地上生存的脊椎动物死亡后,其遗体和尸骨往往不能被及时掩埋,在暴露地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和流水搬运破坏的同时,还会受到食肉动物、食腐动物、啮齿动物和细菌腐蚀等的破坏作用,使绝大多数不复存在,只有极少量的遗骨和残骸能够侥幸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据古生物学家推算,现在人们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数量还占不到当时的活体数的一百万分之一,若按此比例估算,形成10000件化石,起码得有100亿头以上的活体动物,因此,甘肃和政博物馆收藏有这么多质量高、数量多的标本,确实让人惊叹。本世纪20年代在内蒙古通古尔发现的铲齿象化石和陕西保德发现的三趾马动物群,在世界古生物学界享有盛名,而这些化石绝大多数现存放于国外博物馆中,这对我国开展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的晚第三纪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绝大多数标本相当完整,尤以铲齿类、犀类、三趾马、长颈鹿类和食肉类的头骨、下颌骨为最从化石的整体面貌来看,主要分属于通古尔晚期(距今约1300万年),其种类约占迄今为止前人在临夏地区发现的化石属种总数目的60﹪左右,这批化石种的三趾马动物群的成员和山西保德的相比,在种、或属一级上已有明显的差异,有可能代表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三趾马动物群的特殊面貌,从而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许多科研单位,以及美国、日本、瑞士等国的学者多次来临夏考察,进行地质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确认和政馆藏的这批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将对研究临夏地区晚第三纪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古动物群演化变迁,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
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基地为支撑,相继开展了古动物化石的抢救性保护与研究工作,但在技术力量比较单薄,缺乏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中科院专家通过举办两期专题培训会,对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专业人员进行专项讲授,攻克了博物馆技术欠缺的难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的其目的就是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以此适应新形势下博物馆工作的需要。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听授与专家交流,也基本掌握了化石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了专业水平与业务知识,会对今后化石的保护与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1月19日、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侯素宽等一行,在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对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了两场业务知识的讲授,在培训会上,邓涛、侯素宽研究员通过多年的研究经验,身临其境地讲授化石研究的成就与感受,通过多媒体展示,对和政化石的发现、地层的形成与结构、化石的分布与研究价值、四大动物群生存与古环境、古气候以及弓颌猪的生存环境与研究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讲授,并现场解答了专业人员提出的在化石方面遇到的相关难题,不愧为是两堂既生动又具有专业性,也有科学性很强的教育课,使参训人员深受教育,备受启发。
2003年9月,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2004年10月,和政成立了“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所”特聘中科院院士邱占祥,研究员王伴月、邓涛、侯素宽、美籍专家王晓鸣,省博物馆研究员颉光普、孙志谦为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所专家组成员,并进行了长期的科普合作与科学研究,持续开展了古动物化石的抢救性挖掘与保护工作。
甘肃和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20世纪50年代末期,沉睡了千万年的文化积淀被当地农民在农田耕作,水利建设时陆续发现。起初,群众并没有认识到化石的珍贵价值,只把它当成是中药中的“龙骨”而大量挖掘,廉价卖给药材收购站。十多年中,也有部分群众发掘和收集,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完好的各类古动物的头骨和肢骨。从20世纪70年代起,化石的科学价值开始受到有关专家和教授的重视。1962年,邱占祥院士首次到和政地区进行哺乳动物化石的调查和考察。1974年4月,邱占祥专程从北京赶到和政进行对化石的考察研究,1987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在和政发现的大唇犀化石,2000年描述了和政地区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一种特征性的麝牛亚科动物,命名为“和政羊”同时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谢骏义,兰州大学地质系谷祖刚等许多专家、教授都为和政化石的发现及保护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曾先后把化石作为科学研究材料予以收集和研究,还有不少省内外博物馆都来和政收集化石作为展览标本。中科院邱占祥、邓涛等专家多年潜心研究了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演替及气候环境背景变迁、和政地区晚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演替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临夏盆地新近纪长鼻类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研究等科研成果。并协调于2001年——2009年和政先后举办了四次国际性化石研讨会,广泛征集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保护与开发方面指导性建议,也得到国家有关部委、中科院及省州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对抢救、保护与开发和政地区古动物化石这一珍贵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1年12月3日举办的“中国和政地区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群保护开发研讨会”上,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中科院资深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杨遵仪,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员周志炎,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吉均以及胡长康、张开逊、朱敏、丁仲礼、薛祥熙、韩家懋、李凤麟、邱占祥、邱铸鼎、王伴月等我国地质与地球物理、古脊椎动物、地质古生物、地球环境、古生物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在参观考察和政馆藏的化石和出露点后,一致认为,和政县出土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珍藏价值和展览价值,在数量、品种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过了我国铲齿象和三趾马动物群的经典产地内蒙古通古尔和山西保德,并且远远超过了希腊的皮克米和萨拉摩斯。这些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连续剖面是反映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不可多得的证据,他的潜在的尚待发掘的价值绝不逊色于闻名与世的珠峰南坡的西瓦利克,具有世界意义。其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
迄今为止,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化石3万多件,分属三刚8目150多个属种。这批馆藏化石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分别埋藏于和政地区四种岩性不同的地质层中:底部红色砂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下部河湖相地层中,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的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铲齿象头骨个体发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同时专家确认:“和政发掘的化石,是举世罕见的铲齿象和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数量远远大于整个欧亚大陆已知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地点的采集数量,在全世界是少有的”具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和展览价值。古化石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化石,由于其生物体到形成化石的机率小且为不能再生的资源,根据以往的经验,化石的盛产期不会持续很久。古生物学家认为,在自然状态下,陆地上生存的脊椎动物死亡后,其遗体和尸骨往往不能被及时掩埋,在暴露地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和流水搬运破坏的同时,还会受到食肉动物、食腐动物、啮齿动物和细菌腐蚀等的破坏作用,使绝大多数不复存在,只有极少量的遗骨和残骸能够侥幸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据古生物学家推算,现在人们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数量还占不到当时的活体数的一百万分之一,若按此比例估算,形成10000件化石,起码得有100亿头以上的活体动物,因此,甘肃和政博物馆收藏有这么多质量高、数量多的标本,确实让人惊叹。本世纪20年代在内蒙古通古尔发现的铲齿象化石和陕西保德发现的三趾马动物群,在世界古生物学界享有盛名,而这些化石绝大多数现存放于国外博物馆中,这对我国开展地质古生物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馆藏的晚第三纪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绝大多数标本相当完整,尤以铲齿类、犀类、三趾马、长颈鹿类和食肉类的头骨、下颌骨为最从化石的整体面貌来看,主要分属于通古尔晚期(距今约1300万年),其种类约占迄今为止前人在临夏地区发现的化石属种总数目的60﹪左右,这批化石种的三趾马动物群的成员和山西保德的相比,在种、或属一级上已有明显的差异,有可能代表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三趾马动物群的特殊面貌,从而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许多科研单位,以及美国、日本、瑞士等国的学者多次来临夏考察,进行地质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确认和政馆藏的这批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将对研究临夏地区晚第三纪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和古动物群演化变迁,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
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基地为支撑,相继开展了古动物化石的抢救性保护与研究工作,但在技术力量比较单薄,缺乏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中科院专家通过举办两期专题培训会,对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专业人员进行专项讲授,攻克了博物馆技术欠缺的难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的其目的就是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以此适应新形势下博物馆工作的需要。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听授与专家交流,也基本掌握了化石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了专业水平与业务知识,会对今后化石的保护与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