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碧天文集最新章节!
冬天伴着飘飘扬扬的雪花来了,母亲像往年一样打来了电话,问“用不用给孩子做棉衣”
自我的孩子出生以来,每年的过冬棉衣都是母亲给亲手做的,一做就是有薄有厚有大有小的好几套,以便根据天气冷暖情况进行厚薄更替,也怕孩子尿湿了弄脏了好有个替换。现在孩子已经满六岁了,个头也很高了,就没有让母亲再做棉衣,里里外外穿的都是从商场里购买的现成的羽绒棉服。看着女儿穿着新买的衣服在大人面前美滋滋地炫耀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想起了母亲织出的那一匹匹的土布,耳边仿佛又传来那一直响彻到夜深的“呱嗒呱嗒”的织布声。
我出生的时候,正是我国农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六十年代的末期,长大一点懂事了,温饱依然是没有解决的大问题,加之又是在一个山村,土地是一漫坡的旱地,望天收,家里上有不能下地劳作的年迈的奶奶,下有我和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属于“人多劳少户”生活条件比寻常人家则更是差许多。但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管多么困难,也都让家里人穿戴得整整齐齐。当然了,家里是没有钱给大家买“洋布”来穿的,所有的衣服都是用她亲手一梭一梭、一线一线织出来的土布做成的。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到我外出上中学的时候,穿的都是母亲织的土布。
土布的制作首先是要解决原料问题。当时,生产队每年要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不多的棉花,然而,不但收成很小,而且收上来的棉花也要全部上交到公社。等到生产队不再需要这些棉田的时候,母亲会领着我到棉田里,检那些落在地上的沾满了枯叶杂草的落地棉,抠那些摘棉花时遗留在棉壳里的被称为“眼睫毛”的棉丝,摘那些棉枝上因为天气已经寒冷了不能再绽开的棉桃。因为本村种植的棉田不多,还要经常到邻村的棉田里去摘。回来后,把那些落地棉上的尘土抖掉,细心摘去上面的杂质,把那些棉桃倒在屋顶上摊开晾晒,一般过十天半个月,就会有棉桃被晒得爆开,把它们挑拣出来,然后把里面的棉花细心摘出来。一直到了下大雪的时候,剩下未开的棉桃就再也不会开了。
单单一个冬季的原料积累是不足以能织制成一匹布的,一般要经过几年的积累。这时候的棉花叫做籽棉,要送到专门的加工场所去轧花,让棉籽和棉绒分离开来,去掉里面的杂质,此时的棉花被称作皮棉。皮棉还要再进行一道名为“弹棉花”的程序进行深加工,这时候出来的棉花才可以被用作织布的原料。因为我们的村子较小,没有这些专门的设备,所以要走几里的山路,到别的大一些的村庄去。一般到这时候,母亲会约上几个同村的妇女一同前往,每人背着一个装满棉花的大包袱,路上说说笑笑。
接下来的一道工序就是纺棉花了。那时候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只要有时间,母亲就会盘腿坐在纺车前纺棉花。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捏着事先搓好的棉条。随着纺车的转动,棉条在母亲的手里就会神奇般地变成了一根细细的棉线,一圈圈地缠绕在棉锭上。在冬夜里,我经常趴在被窝里看着母亲在土炕的一角纺棉花,在纺车的“嗡嗡”声中进入梦乡。
纺完这几大包的棉花要大半年的时间,纺出的棉锭子也像小山一样高了,然后该缠线了,就是把棉锭子上的棉线缠到线拐子上。线拐子是木制的,高约五十公分,是一个不规则的“工”字形,上下的两个横杠成九十度角。因为缠线的工艺比较简单,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可以做,所以到了放学的时候,便经常帮着母亲缠线。
待棉线缠好后,就要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布样来染色,倘若要织的是白布,就不用染色了,而大多数的时候是要织花布,事先要计算好需要的各种花色的棉线的多少,然后采购染料。一般情况下,购买染料的小活儿就由我们这些孩子来完成。染料是粉末状的,包装都是纸袋子,大小跟现在我们经常喝的一种药物板蓝根差不多,上面印刷的图案也都一样,只在背面的下方写明是什么颜色,常用的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紫色、青色等等,估计那时候的农村的孩子对颜色的了解,都是通过这些颜料的包装上得来的,现在,再也看不到这些曾经熟悉的染料哪里有卖了。
染色的时候,是在火上放一口很大的铁锅,里面盛上适量的水,倒入染料,等水开了,把棉线放进去,一般要煮很长时间才好,而且同一个颜色的棉线要在一锅里煮出来,否则会造成颜色上的差异。煮好的棉线用清水洗干净后,紧接着就是浆线,用刚熬好的清清的稀稀的小米汤浸泡。这样,可以增加棉线着色的牢固性,也可以增加棉线的韧性和强度。而母亲的手也会被染料染成了彩色,我们会拉着母亲的手看,觉着很是好玩。
浆好的棉线晾干后,就要把线缠在一种被称为“络子”的织布的专用工具上,这时候还要一种特别的工具,一只面上有一个圆洞的小凳子。很多的农家都有这样的一只小木凳,其实就是专门用来织布缠线用的,倘若再过几十年,如果还可以找到这样的小木凳,就可以上电视里的正大综艺栏目的猜猜看了。
接下来的“经线”程序比较专业,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做。母亲会召集本家的和邻家的几位妇女过来。大家分好工,根据要织的土布的图案,把棉线按照颜色的不同,按顺序分配好,最后,把排好的棉线绕到织布机的后方的那个转轴上,再把线头穿进前面的机头里。到此,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织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母亲除了下地和做家务外,几乎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放学回家,一进院子,就可以听到屋子里传来母亲织布时发出的“呱嗒呱嗒”声。进得屋去,会看到母亲坐在织布机上,两只灵巧的手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母亲的两只脚在织布机下面的踏板上跟着穿梭的节奏来回踩动,上面的经线会随之上下变动,棉线在光线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很好看,我便经常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的身材不高,织布的时候身子还要向前一翘一翘的,很是费力气。有时候光线不好时,因为经常盯着来回的穿梭和线条不停变动的缘故,母亲的眼睛会很疲劳,就趴在织布机上揉着眼睛休息一会儿,每当这时候,她便会看着我说“如果你是一个大姑娘就好了,就可以帮着娘织布了”但我不但不是个大姑娘,而且还是个小男孩子,感到无奈,便不时地跑到织布机后面,看那个转轴上剩下的棉线的厚度,希望它越来越薄,这样,我的母亲就快把布织完了。
母亲的辛勤劳作换来了收获。我们家经常会有用土布新作的被子,让邻家称道不已,而我们也经常会有新作的土布衣服穿,别的孩子们看见了很是羡慕。到了冬天,母亲会很早就给我们做好了合体的土布的棉袄棉裤,而村子里的很多孩子还要穿着上年的旧棉衣,有的破了洞露出了棉花,有的因为个头长高了棉衣显得短小,露出了后背和小腿。
现在,家里早已不再织土布了。有一年回家,问及母亲我家里织布机的事,母亲告诉我,那台织布机放在一间老房子里,后来老房子因为下大雨坍塌了,织布机也被砸坏了。我想,今后我再也见不到母亲织的土布了。
冬天伴着飘飘扬扬的雪花来了,母亲像往年一样打来了电话,问“用不用给孩子做棉衣”
自我的孩子出生以来,每年的过冬棉衣都是母亲给亲手做的,一做就是有薄有厚有大有小的好几套,以便根据天气冷暖情况进行厚薄更替,也怕孩子尿湿了弄脏了好有个替换。现在孩子已经满六岁了,个头也很高了,就没有让母亲再做棉衣,里里外外穿的都是从商场里购买的现成的羽绒棉服。看着女儿穿着新买的衣服在大人面前美滋滋地炫耀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想起了母亲织出的那一匹匹的土布,耳边仿佛又传来那一直响彻到夜深的“呱嗒呱嗒”的织布声。
我出生的时候,正是我国农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六十年代的末期,长大一点懂事了,温饱依然是没有解决的大问题,加之又是在一个山村,土地是一漫坡的旱地,望天收,家里上有不能下地劳作的年迈的奶奶,下有我和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属于“人多劳少户”生活条件比寻常人家则更是差许多。但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管多么困难,也都让家里人穿戴得整整齐齐。当然了,家里是没有钱给大家买“洋布”来穿的,所有的衣服都是用她亲手一梭一梭、一线一线织出来的土布做成的。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到我外出上中学的时候,穿的都是母亲织的土布。
土布的制作首先是要解决原料问题。当时,生产队每年要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不多的棉花,然而,不但收成很小,而且收上来的棉花也要全部上交到公社。等到生产队不再需要这些棉田的时候,母亲会领着我到棉田里,检那些落在地上的沾满了枯叶杂草的落地棉,抠那些摘棉花时遗留在棉壳里的被称为“眼睫毛”的棉丝,摘那些棉枝上因为天气已经寒冷了不能再绽开的棉桃。因为本村种植的棉田不多,还要经常到邻村的棉田里去摘。回来后,把那些落地棉上的尘土抖掉,细心摘去上面的杂质,把那些棉桃倒在屋顶上摊开晾晒,一般过十天半个月,就会有棉桃被晒得爆开,把它们挑拣出来,然后把里面的棉花细心摘出来。一直到了下大雪的时候,剩下未开的棉桃就再也不会开了。
单单一个冬季的原料积累是不足以能织制成一匹布的,一般要经过几年的积累。这时候的棉花叫做籽棉,要送到专门的加工场所去轧花,让棉籽和棉绒分离开来,去掉里面的杂质,此时的棉花被称作皮棉。皮棉还要再进行一道名为“弹棉花”的程序进行深加工,这时候出来的棉花才可以被用作织布的原料。因为我们的村子较小,没有这些专门的设备,所以要走几里的山路,到别的大一些的村庄去。一般到这时候,母亲会约上几个同村的妇女一同前往,每人背着一个装满棉花的大包袱,路上说说笑笑。
接下来的一道工序就是纺棉花了。那时候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只要有时间,母亲就会盘腿坐在纺车前纺棉花。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捏着事先搓好的棉条。随着纺车的转动,棉条在母亲的手里就会神奇般地变成了一根细细的棉线,一圈圈地缠绕在棉锭上。在冬夜里,我经常趴在被窝里看着母亲在土炕的一角纺棉花,在纺车的“嗡嗡”声中进入梦乡。
纺完这几大包的棉花要大半年的时间,纺出的棉锭子也像小山一样高了,然后该缠线了,就是把棉锭子上的棉线缠到线拐子上。线拐子是木制的,高约五十公分,是一个不规则的“工”字形,上下的两个横杠成九十度角。因为缠线的工艺比较简单,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可以做,所以到了放学的时候,便经常帮着母亲缠线。
待棉线缠好后,就要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布样来染色,倘若要织的是白布,就不用染色了,而大多数的时候是要织花布,事先要计算好需要的各种花色的棉线的多少,然后采购染料。一般情况下,购买染料的小活儿就由我们这些孩子来完成。染料是粉末状的,包装都是纸袋子,大小跟现在我们经常喝的一种药物板蓝根差不多,上面印刷的图案也都一样,只在背面的下方写明是什么颜色,常用的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紫色、青色等等,估计那时候的农村的孩子对颜色的了解,都是通过这些颜料的包装上得来的,现在,再也看不到这些曾经熟悉的染料哪里有卖了。
染色的时候,是在火上放一口很大的铁锅,里面盛上适量的水,倒入染料,等水开了,把棉线放进去,一般要煮很长时间才好,而且同一个颜色的棉线要在一锅里煮出来,否则会造成颜色上的差异。煮好的棉线用清水洗干净后,紧接着就是浆线,用刚熬好的清清的稀稀的小米汤浸泡。这样,可以增加棉线着色的牢固性,也可以增加棉线的韧性和强度。而母亲的手也会被染料染成了彩色,我们会拉着母亲的手看,觉着很是好玩。
浆好的棉线晾干后,就要把线缠在一种被称为“络子”的织布的专用工具上,这时候还要一种特别的工具,一只面上有一个圆洞的小凳子。很多的农家都有这样的一只小木凳,其实就是专门用来织布缠线用的,倘若再过几十年,如果还可以找到这样的小木凳,就可以上电视里的正大综艺栏目的猜猜看了。
接下来的“经线”程序比较专业,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做。母亲会召集本家的和邻家的几位妇女过来。大家分好工,根据要织的土布的图案,把棉线按照颜色的不同,按顺序分配好,最后,把排好的棉线绕到织布机的后方的那个转轴上,再把线头穿进前面的机头里。到此,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织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母亲除了下地和做家务外,几乎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放学回家,一进院子,就可以听到屋子里传来母亲织布时发出的“呱嗒呱嗒”声。进得屋去,会看到母亲坐在织布机上,两只灵巧的手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母亲的两只脚在织布机下面的踏板上跟着穿梭的节奏来回踩动,上面的经线会随之上下变动,棉线在光线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很好看,我便经常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的身材不高,织布的时候身子还要向前一翘一翘的,很是费力气。有时候光线不好时,因为经常盯着来回的穿梭和线条不停变动的缘故,母亲的眼睛会很疲劳,就趴在织布机上揉着眼睛休息一会儿,每当这时候,她便会看着我说“如果你是一个大姑娘就好了,就可以帮着娘织布了”但我不但不是个大姑娘,而且还是个小男孩子,感到无奈,便不时地跑到织布机后面,看那个转轴上剩下的棉线的厚度,希望它越来越薄,这样,我的母亲就快把布织完了。
母亲的辛勤劳作换来了收获。我们家经常会有用土布新作的被子,让邻家称道不已,而我们也经常会有新作的土布衣服穿,别的孩子们看见了很是羡慕。到了冬天,母亲会很早就给我们做好了合体的土布的棉袄棉裤,而村子里的很多孩子还要穿着上年的旧棉衣,有的破了洞露出了棉花,有的因为个头长高了棉衣显得短小,露出了后背和小腿。
现在,家里早已不再织土布了。有一年回家,问及母亲我家里织布机的事,母亲告诉我,那台织布机放在一间老房子里,后来老房子因为下大雨坍塌了,织布机也被砸坏了。我想,今后我再也见不到母亲织的土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