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bobo102003文集 > 系统论语
系统论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bobo102003文集最新章节!
君子是社会的中上层人士,也就是所谓的剥削阶级,这些人往往都会参与社会的管理。君子常常是“谋道不谋食”的,也就是说,他们不经常参与社会的直接生产,而只是管理社会的生产,他们没有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价值,但他们却能调节社会生产关系,有了他们的组织管理,社会生产关系更有序,社会生产效率更高。这些人手握大权,能够左右一群人的生死,一定程度上也能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何节制和管理这些人是古代社会的难题,在孔子时代虽然有些国家如郑国、晋国有刑典出现,但是由于人治并不能对社会中上层形成有效制约。那些有特权的上层贵族不会允许对自己无差别并且不可操控的法的出现。战国后期虽然在秦国出现了法治,但却很短暂,秦以后的中国并没有形成法治的传统。对社会中上层人士的制约,在孔子时代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外在的,即礼制,一种是内在的,即强调君子的修养。没有法治的时代礼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引导人们遵从礼制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君子。君子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稳定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兴盛,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需要国力的增强,更需要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并不仅仅在于人们掌握了多少文化知识,更在于人们修养的提高,所以在现代中国培养君子也是必要的。
孔子学说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培养君子,也就是培养绅士。即培养一些有教养、有修养、有爱心、懂礼仪的社会中上层骨干。他们是仁者,智者,贤者,勇者,进而可以出入朝堂、邦交外国,退而可以名动乡邻、教化一方。
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君子有什么样的形象呢?在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一、君子应具有基本的形象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文质彬彬”、“博文约礼”、“成人之美”、谦虚诚信、恭敬明礼、谨言慎行、庄重刚直、有志气、有骨气、有气节。这样的形象对于那些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历史上那些大儒们都有这样的,这种形象好象已经形成了传统。在中国近代活跃的一些政治家也都有这样的形象,例如曾国藩、孙中山、周恩来等。论语中对君子的一些要求往往往往也是后世儒者的形象,下面具体来谈一谈。
1、君子应谋道、提升自身素质、为人民造福。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四句话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是指君子要谋求真理大道和实现真理大道的方法,也就是要掌握谋略类的东西,要制定和把握治理社会的政策策略,而不是谋求具体的吃饭门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指君子应表现得文质彬彬,中正平和有风度,不能表现得粗野、粗俗,也不能表现得娇柔做作、虚假轻浮。“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是指君子博文约礼之后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是指君子经常成就人们的好事,但是又不会帮人做坏事。“成人之美”有点象是“助人为乐”其本质意思应该是为人民造福。文质彬彬、恪守礼仪、忧国忧民、运筹帷幄、造福四方的君子是我们所需要的。
2、君子应明礼、谦逊、诚信。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君子把仁义做为自己的根本、本质、品质或德性),以礼来处世,以谦逊的态度来表现,以诚信成全人。这就是君子了。”
3、君子应言语谨慎,做事灵活有方法。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宪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他,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君子是不会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君子寡言少语“言必有中”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如果“言过其行”就失去了信用。所以就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4、君子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言语及语气,注重仪表。论语泰伯记载,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这段话意思是,曾子病重,孟敬子去探望。曾子说:“鸟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很悲哀;人将死的时候,他说的话也是善良忠恳的。君子所重视的仁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使容貌谦和恭敬,这样就可以与暴躁怠慢区别开来;使脸色庄重严肃,这样看起来就诚实有信;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就不显粗俗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官吏去处理。”
君子容貌要严肃、庄重、端正,不要让人觉得粗鲁、暴躁、骄横、怠慢。脸色要端正、诚执、恳切、热情,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诚实有信及自己对对方的尊重。说话要注意言辞、语气,要和蔼、亲切、有感染力,不要让人觉得粗俗、鄙下、无教养。论语子张记载,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句话意思是,子夏说:“君子三种变化:远处看外表庄重可敬,接近看温和可亲,听他说话严肃严历。”
5、君子应表现得泰、刚、毅、讷,即庄重、严肃、正直、刚强、果毅、忠厚实在。也就是说君子应该正派、刚直、有气节、有志气、有骨气、忠厚朴实。论语子路中,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老成持重而不骄傲放肆,小人骄傲意得而不知持重。”论语子路中,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刚强不屈、坚毅果决、质朴中正、老实少语,接近于仁。”
二、君子修身时刻应注意九思、三畏、三修、三戒。九思是处理人际关系时九个方面的思考,三畏是是君子应敬畏的事物,三修是君子面对社会时应有三个层次的心态,三戒是君子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注意事项。
1、君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三思而后行”不要急躁武断。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九个方面的思考:看就要看清楚,听就要听明白,脸色要温和,神态要庄重恭谨,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敬业,疑难要询问,发怒要思后患,遇到利益要考虑是否合乎义。”
2、君子君子要敬畏自然规律或社会法则,敬畏有权势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三畏: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畏,不尊重高居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在这里天命应该是自然规律或社会法则,而不是指上天、天帝或者天神,因为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3、君子面对社会时应有三个层次的心态,即:敬人,安人,安百姓。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段话意思是,孔子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持自己保持对人恭敬。”问:“这样就行了吗?”说:“修持自己使他人安心。”问:“这样就行了吗?”说:“修持自己使百姓安乐。修持自己使百姓安乐,这是尧舜尚且担心做不到的呀。”
君子“克己复礼”强调了修养过程,而敬人、安人、安百姓则是修养的结果。首先要敬人,对人恭敬有礼,如果“恭而无礼”就会徒劳无功。孔子说过“出门如见大宾”也就是面对他人时要时刻保持恭敬的态度。这里的敬人,也有爱人的意思,因为“君子学道则爱人”敬人是对所有人都要有恭敬心,无论贵贱贫富,论语颜渊中子夏曾说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次要安人,使别人安心。使别人安心,就没有敌人,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让别人立足自己也能立足。最后要安百姓,仁者是以尧舜为榜样的,是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是以积极入仕为目标的,敬人、安人、安百姓,这样的次序一旦实现,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4、君子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贪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争斗;到老年,血气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戒色,因为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人年轻人沉溺于色是很难有出息的。戒斗,因为与人争斗同“文质彬彬”的形象是相违背的,争斗则结怨,会引起报复,这样就会结亲族带来灾祸,与人争斗是很糊涂的事。论语颜渊中孔子说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戒得,因为君子要见得思义的,做什么事都不能贪得无厌。
三、君子应心怀正义,应当做正义、真理的化身,应遵循和弘扬道德,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君子应正派但不固执,应严于律己,忠于君上和国家,养民以惠,使民以义。君子应惠民、爱民、心正不贪、谦逊不骄、庄重而不凶恶。
1、君子应心怀正义,应当做正义、真理的化身。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意思是,君子把仁义做为自己的根本、本质、品质或德性。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意思是,君子认为正义是最高尚的。
2、君子应遵循和弘扬道德,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百姓却一心想着自己的一片田地;君子心怀法制,百姓却一心贪图实惠。”
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处于管理阶层理应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做出点贡献。老百姓为了生存往往只在乎自己的田地,在乎自己的生计,管理者是社会的消费阶层,就应该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怎样谋福祉呢?无非是政策措施得当,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弘扬道德,修订法令,可以为社会构建良好的氛围,使得社会可以良性发展。最起码管理者也应当遵循法令和道德,不扰乱社会秩序。
3、君子应正派但不固执。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恪守于正道而不拘泥固执于一点。”
4、君子应严于律己,忠于君上(国家),养民以惠,使民以义。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段话意思是,孔子谈论子产时,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体现在四个方面:自我修养严肃认真,对待君主恭敬谨慎,对人民施于较多恩惠,役使百姓合乎大义。”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是很高的,论语宪问记载,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这句话是说,有人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惠及大众的人。”
5、君子应惠民、爱民、心正不贪、谦逊不骄、庄重而不凶恶。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对人施恩惠但又不太过耗费;役使人又不惹怨怒;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又不贪婪;处事泰然又不骄纵;庄重威严又不显凶猛。”
四、君子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君子应心态端正、有正气,应心态端正,有仁德修养并能始终坚持,要善于自我批评,自省、反思,应同时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
1、君子应心态端正、有正气。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平坦宽阔,小人常常忧愁不安。”上文提到,君子是可以做到“不忧、不惑、不惧”的。
2、君子应心态端正,有仁德修养并能始终坚持。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段话意思是,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的欲望;不用仁义的方式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与卑贱,是人所厌恶的;不用合乎道义的方式改变它,君子是不会做的。君子背离仁道,怎么能获得好名声?君子不在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道,仓促匆忙时是这样,颠沛流离时也是这样。”
3、君子要善于自我批评,自省、反思。论语颜渊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上文。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遇到贤人就要跟他看齐,遇到不贤的人就去反省一下自己。”
4、君子应同时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论语宪问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点,我还做不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是夫子的自谦之说。”
仁者不忧,因为仁者无敌,仁者根本就不为自己树立敌人,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恭、宽、信、敏、惠”即对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说话有信用,办事头脑灵活有技巧,能给他人带来实惠。这样的人怎么还可能有敌人呢?当然,仁者也有忧,忧的是道,忧虑的是自己还没有达到大道之境。
知者不惑,首先什么是惑呢,论语颜渊中有一句话“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爱一个人希望他永远能活下去,厌恶他时却又想让他马上死去,这样既想让他活又恨不得他马上死,这就是惑。惑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常常无法化解。生活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夫妻俩人发生矛盾时,恨不得对方马上消失,可是不见对方时却又想对方马上出现。
其实智者不惑的“惑”不是矛盾的意思,而是指糊涂。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这其中的惑就是糊涂的意思。也就是说,做为一名智者是不会犯晕的,他不会因为一时的忿怒、怨气,去做傻事。如果做了傻事从而连累了家人,给自己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这样的人还能是智者吗?冲动是魔鬼,做什么事都不能冲动的。要三思而后行。至于孔子本人也的确做过一些糊涂事,例如,公山弗、佛肸两个叛臣都曾召过孔子,孔子都想去,但被子路拦住了。这在论语阳货中有记载。
勇者不惧,首先什么是勇呢?论语中多次提到勇。如,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即:遇到正义的事不去做,是没有勇气。论语泰伯“好勇疾贫,乱也。”即:好勇武但是厌恶贫困的人,会做乱。论语泰伯“勇而无礼则乱”即:勇武而无礼就容易做乱。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即: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就仁德。可见勇是勇气、勇敢的意思。孔子所谓的勇者,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冲动、莽撞、无所畏惧、“暴虎冯何,死而无悔”的人。而是那种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
而所谓的不惧是指问心无愧。论语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段话意思是,司马牛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就是不忧愁不畏惧。”问:“不忧愁不畏惧,这就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反复自省,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畏惧呢?”也就是说,勇者不惧是指勇者心怀仁德,能够见危授命,做事问心无愧。
“不忧、不惑、不惧”这样的心理品质要求是相当高的,但通过修身养性,人们还是能够实现的。
五、君子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跟风、盲从,对人对言不能有偏见。做事做学问不要固执、呆板,应有独立思想,也就是能够灵活处事。同时,要学会自立,能够自我奋斗。
1、君子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跟风、盲从。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赞成而不盲从,小人盲从但不和谐。”也就是说,君子对他人的主张虽然会有不同意见,但是仍然能够保留意见发自内心地支持和施行,但是小人却跟风、和稀泥,应付了事。
2、君子应有自己的主见,对人对言不能有偏见。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他人的言论来接受人,也不因为人而废弃合理的言论。”
3、做事做学问不要固执、呆板,应有独立思想,也就是能够灵活处事。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这一句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不要固执、呆板。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毋固”也是不要固执、呆板的意思。也就是说,学习了什么东西,要把它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主见,不要学什么就是什么。读死书、死读书是要不得的。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做什么事都要灵活一些,要“敏于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不要照招照搬书本上的东西。不要照搬语录,不要搞本本主义。
关于器,孔子曾跟子贡开玩笑,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孔子说:“我怎么样?”孔子说:“你,象有用的器皿。”问:“是什么器皿?”说:“是瑚琏。”
4、君子要自立、自我奋斗。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种解释是,孔子说:“君子遇事靠自己,小人遇事依赖别人。”另一种解释,即:君子遇到事情总是自我反省,查找自身原因,而小人则把过错推委在别人身上。
六、君子要广交朋友,但要做到群而不党,要在人群中树立名望,交友时要自重,要有选择。与君子相处说话要谨慎,君子们都有一定的脾性,不要求全责备。通过广泛交朋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1、君子应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和谐正当的人际关系。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而不只是和少数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人亲近而不搞普遍的团结。”也就是说,我们当政者应该走群众路线,争取群众的支持。因为“君子群而不党”如果只和少数人亲近“比而不周”那不成小人了吗?只要做得好,就能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君子不应该与别人争斗、争执、拉帮结派。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矜持不同人争执,合群但不拉帮结派。”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人争的事。若一定说有,也是在射箭比赛时。登场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赛完后下场饮酒相祝贺。这样争也有君子风度。”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争也君子”这样的形象是相当有风度的。试想如果某国家政府领导人或者专家学者、教授之类的人在大厅广众之下象泼妇一样相互辱骂、撕打这还成何体统。当然,所谓君子都是社会管理阶层,如果结党营私、搞党争危害是相当大的。
3、君子要在人群中树立名望。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最担心到死还没有好名声。”君子是要成为社会管理者的,如果在人群中没有名望、威信,怎么才能做官呢?
4、君子应自重,交友要有选择。应庄重有威严,应忠诚有信用。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过,则勿惮改。”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会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修养)的人太过友善亲密,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无友不如己”这句话争议颇多,这句话不应该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其实应该是君子应当自重,不要跟那些素质太过低下的人太亲密,如果太亲密就影响自己的名誉、败坏自己的修养。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以积极入仕为自己的政治策略,当然要结交那些贤能的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结交那些贤能的人有什么好处呢?曾子把这个目的说出来了。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与君子相处说话要慎重。论语季氏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与君子相处有三种过失:君子还未说到就先出来了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了还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别人眼色就说叫做瞎子。”
6、君子易于共事但难以说服。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易于相处却很难讨他喜欢。说的话不合大道仁义,就不高兴。但是当他用人时,却能够量才而用。小人难于相处却很容易讨他喜欢。虽然说的话不合大道仁义,他也会很高兴。但到他用人时,却求全责备。”
5、君子要有为政处世的能力。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忧心自己没有什么能力,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也就是要努力为群众做点贡献树立名望,如果有能力,还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吗?
七、君子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一旦具有了君子的人格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和帮助。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是无敌的。如: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思想,就是仁了。”“请问是哪些。”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庄重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待人就能得到人心,有信用就能得到别人重用,敏捷就会取得成功,恩惠就足以能役使别人。”
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孔子说:“只知恭敬而无礼数就会徒劳无功,谨慎而不讲礼就会过分拘谨懦弱,勇武而无礼就容易做乱,直率但不讲礼数就会急躁冒尖酸刻薄进出口伤人。君子如果厚待亲族,百姓就会接受仁德教化;君子如果不遗忘故旧,百姓就不会刻薄了。”
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说:“在家能像个家长的样子肃穆恭顺,处理公事时谨慎且有敬畏心,对待他人要忠诚恳切。这样做的话,既使到了夷狄,别人也不会舍弃你的。”
总之,君子之道是成为君子的方案,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条件。纵观上述,君子是正义、真理的化身,他们能遵循和弘扬道德,遵纪守法,忠于君上和国家,能惠民爱民。他们广交朋友,朋而不党,在人群中有名望,能够以自身人格的魅力来影响社会。他们能够自立,能够自我奋斗,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又能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和反思,有自己的主见,不跟风、盲从,对人对言没有偏见。能够灵活处事,能够成人之美,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固执、不呆板。他们严于律己,谦虚诚信,恭敬明礼,文质彬彬,他们谨言慎行,庄重刚直,心正不贪,谦逊不骄。他们一团和气,有志气、有骨气、有气节。这样的君子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君子是社会的中上层人士,也就是所谓的剥削阶级,这些人往往都会参与社会的管理。君子常常是“谋道不谋食”的,也就是说,他们不经常参与社会的直接生产,而只是管理社会的生产,他们没有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价值,但他们却能调节社会生产关系,有了他们的组织管理,社会生产关系更有序,社会生产效率更高。这些人手握大权,能够左右一群人的生死,一定程度上也能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何节制和管理这些人是古代社会的难题,在孔子时代虽然有些国家如郑国、晋国有刑典出现,但是由于人治并不能对社会中上层形成有效制约。那些有特权的上层贵族不会允许对自己无差别并且不可操控的法的出现。战国后期虽然在秦国出现了法治,但却很短暂,秦以后的中国并没有形成法治的传统。对社会中上层人士的制约,在孔子时代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外在的,即礼制,一种是内在的,即强调君子的修养。没有法治的时代礼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引导人们遵从礼制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君子。君子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稳定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兴盛,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需要国力的增强,更需要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并不仅仅在于人们掌握了多少文化知识,更在于人们修养的提高,所以在现代中国培养君子也是必要的。
孔子学说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培养君子,也就是培养绅士。即培养一些有教养、有修养、有爱心、懂礼仪的社会中上层骨干。他们是仁者,智者,贤者,勇者,进而可以出入朝堂、邦交外国,退而可以名动乡邻、教化一方。
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君子有什么样的形象呢?在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一、君子应具有基本的形象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文质彬彬”、“博文约礼”、“成人之美”、谦虚诚信、恭敬明礼、谨言慎行、庄重刚直、有志气、有骨气、有气节。这样的形象对于那些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历史上那些大儒们都有这样的,这种形象好象已经形成了传统。在中国近代活跃的一些政治家也都有这样的形象,例如曾国藩、孙中山、周恩来等。论语中对君子的一些要求往往往往也是后世儒者的形象,下面具体来谈一谈。
1、君子应谋道、提升自身素质、为人民造福。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四句话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是指君子要谋求真理大道和实现真理大道的方法,也就是要掌握谋略类的东西,要制定和把握治理社会的政策策略,而不是谋求具体的吃饭门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指君子应表现得文质彬彬,中正平和有风度,不能表现得粗野、粗俗,也不能表现得娇柔做作、虚假轻浮。“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是指君子博文约礼之后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是指君子经常成就人们的好事,但是又不会帮人做坏事。“成人之美”有点象是“助人为乐”其本质意思应该是为人民造福。文质彬彬、恪守礼仪、忧国忧民、运筹帷幄、造福四方的君子是我们所需要的。
2、君子应明礼、谦逊、诚信。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君子把仁义做为自己的根本、本质、品质或德性),以礼来处世,以谦逊的态度来表现,以诚信成全人。这就是君子了。”
3、君子应言语谨慎,做事灵活有方法。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宪问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他,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君子是不会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君子寡言少语“言必有中”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如果“言过其行”就失去了信用。所以就要“敏于事而慎于言”
4、君子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言语及语气,注重仪表。论语泰伯记载,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这段话意思是,曾子病重,孟敬子去探望。曾子说:“鸟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很悲哀;人将死的时候,他说的话也是善良忠恳的。君子所重视的仁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使容貌谦和恭敬,这样就可以与暴躁怠慢区别开来;使脸色庄重严肃,这样看起来就诚实有信;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就不显粗俗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官吏去处理。”
君子容貌要严肃、庄重、端正,不要让人觉得粗鲁、暴躁、骄横、怠慢。脸色要端正、诚执、恳切、热情,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诚实有信及自己对对方的尊重。说话要注意言辞、语气,要和蔼、亲切、有感染力,不要让人觉得粗俗、鄙下、无教养。论语子张记载,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句话意思是,子夏说:“君子三种变化:远处看外表庄重可敬,接近看温和可亲,听他说话严肃严历。”
5、君子应表现得泰、刚、毅、讷,即庄重、严肃、正直、刚强、果毅、忠厚实在。也就是说君子应该正派、刚直、有气节、有志气、有骨气、忠厚朴实。论语子路中,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老成持重而不骄傲放肆,小人骄傲意得而不知持重。”论语子路中,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刚强不屈、坚毅果决、质朴中正、老实少语,接近于仁。”
二、君子修身时刻应注意九思、三畏、三修、三戒。九思是处理人际关系时九个方面的思考,三畏是是君子应敬畏的事物,三修是君子面对社会时应有三个层次的心态,三戒是君子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注意事项。
1、君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三思而后行”不要急躁武断。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九个方面的思考:看就要看清楚,听就要听明白,脸色要温和,神态要庄重恭谨,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敬业,疑难要询问,发怒要思后患,遇到利益要考虑是否合乎义。”
2、君子君子要敬畏自然规律或社会法则,敬畏有权势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三畏: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畏,不尊重高居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在这里天命应该是自然规律或社会法则,而不是指上天、天帝或者天神,因为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
3、君子面对社会时应有三个层次的心态,即:敬人,安人,安百姓。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段话意思是,孔子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持自己保持对人恭敬。”问:“这样就行了吗?”说:“修持自己使他人安心。”问:“这样就行了吗?”说:“修持自己使百姓安乐。修持自己使百姓安乐,这是尧舜尚且担心做不到的呀。”
君子“克己复礼”强调了修养过程,而敬人、安人、安百姓则是修养的结果。首先要敬人,对人恭敬有礼,如果“恭而无礼”就会徒劳无功。孔子说过“出门如见大宾”也就是面对他人时要时刻保持恭敬的态度。这里的敬人,也有爱人的意思,因为“君子学道则爱人”敬人是对所有人都要有恭敬心,无论贵贱贫富,论语颜渊中子夏曾说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次要安人,使别人安心。使别人安心,就没有敌人,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让别人立足自己也能立足。最后要安百姓,仁者是以尧舜为榜样的,是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是以积极入仕为目标的,敬人、安人、安百姓,这样的次序一旦实现,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4、君子三戒,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贪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要戒争斗;到老年,血气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戒色,因为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人年轻人沉溺于色是很难有出息的。戒斗,因为与人争斗同“文质彬彬”的形象是相违背的,争斗则结怨,会引起报复,这样就会结亲族带来灾祸,与人争斗是很糊涂的事。论语颜渊中孔子说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戒得,因为君子要见得思义的,做什么事都不能贪得无厌。
三、君子应心怀正义,应当做正义、真理的化身,应遵循和弘扬道德,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君子应正派但不固执,应严于律己,忠于君上和国家,养民以惠,使民以义。君子应惠民、爱民、心正不贪、谦逊不骄、庄重而不凶恶。
1、君子应心怀正义,应当做正义、真理的化身。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意思是,君子把仁义做为自己的根本、本质、品质或德性。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意思是,君子认为正义是最高尚的。
2、君子应遵循和弘扬道德,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百姓却一心想着自己的一片田地;君子心怀法制,百姓却一心贪图实惠。”
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处于管理阶层理应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做出点贡献。老百姓为了生存往往只在乎自己的田地,在乎自己的生计,管理者是社会的消费阶层,就应该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怎样谋福祉呢?无非是政策措施得当,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弘扬道德,修订法令,可以为社会构建良好的氛围,使得社会可以良性发展。最起码管理者也应当遵循法令和道德,不扰乱社会秩序。
3、君子应正派但不固执。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恪守于正道而不拘泥固执于一点。”
4、君子应严于律己,忠于君上(国家),养民以惠,使民以义。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段话意思是,孔子谈论子产时,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体现在四个方面:自我修养严肃认真,对待君主恭敬谨慎,对人民施于较多恩惠,役使百姓合乎大义。”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是很高的,论语宪问记载,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这句话是说,有人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惠及大众的人。”
5、君子应惠民、爱民、心正不贪、谦逊不骄、庄重而不凶恶。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对人施恩惠但又不太过耗费;役使人又不惹怨怒;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又不贪婪;处事泰然又不骄纵;庄重威严又不显凶猛。”
四、君子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君子应心态端正、有正气,应心态端正,有仁德修养并能始终坚持,要善于自我批评,自省、反思,应同时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
1、君子应心态端正、有正气。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平坦宽阔,小人常常忧愁不安。”上文提到,君子是可以做到“不忧、不惑、不惧”的。
2、君子应心态端正,有仁德修养并能始终坚持。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段话意思是,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的欲望;不用仁义的方式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与卑贱,是人所厌恶的;不用合乎道义的方式改变它,君子是不会做的。君子背离仁道,怎么能获得好名声?君子不在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道,仓促匆忙时是这样,颠沛流离时也是这样。”
3、君子要善于自我批评,自省、反思。论语颜渊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上文。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遇到贤人就要跟他看齐,遇到不贤的人就去反省一下自己。”
4、君子应同时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论语宪问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点,我还做不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是夫子的自谦之说。”
仁者不忧,因为仁者无敌,仁者根本就不为自己树立敌人,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恭、宽、信、敏、惠”即对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说话有信用,办事头脑灵活有技巧,能给他人带来实惠。这样的人怎么还可能有敌人呢?当然,仁者也有忧,忧的是道,忧虑的是自己还没有达到大道之境。
知者不惑,首先什么是惑呢,论语颜渊中有一句话“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爱一个人希望他永远能活下去,厌恶他时却又想让他马上死去,这样既想让他活又恨不得他马上死,这就是惑。惑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常常无法化解。生活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夫妻俩人发生矛盾时,恨不得对方马上消失,可是不见对方时却又想对方马上出现。
其实智者不惑的“惑”不是矛盾的意思,而是指糊涂。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这其中的惑就是糊涂的意思。也就是说,做为一名智者是不会犯晕的,他不会因为一时的忿怒、怨气,去做傻事。如果做了傻事从而连累了家人,给自己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这样的人还能是智者吗?冲动是魔鬼,做什么事都不能冲动的。要三思而后行。至于孔子本人也的确做过一些糊涂事,例如,公山弗、佛肸两个叛臣都曾召过孔子,孔子都想去,但被子路拦住了。这在论语阳货中有记载。
勇者不惧,首先什么是勇呢?论语中多次提到勇。如,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即:遇到正义的事不去做,是没有勇气。论语泰伯“好勇疾贫,乱也。”即:好勇武但是厌恶贫困的人,会做乱。论语泰伯“勇而无礼则乱”即:勇武而无礼就容易做乱。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即: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就仁德。可见勇是勇气、勇敢的意思。孔子所谓的勇者,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冲动、莽撞、无所畏惧、“暴虎冯何,死而无悔”的人。而是那种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
而所谓的不惧是指问心无愧。论语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段话意思是,司马牛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君子就是不忧愁不畏惧。”问:“不忧愁不畏惧,这就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反复自省,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畏惧呢?”也就是说,勇者不惧是指勇者心怀仁德,能够见危授命,做事问心无愧。
“不忧、不惑、不惧”这样的心理品质要求是相当高的,但通过修身养性,人们还是能够实现的。
五、君子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跟风、盲从,对人对言不能有偏见。做事做学问不要固执、呆板,应有独立思想,也就是能够灵活处事。同时,要学会自立,能够自我奋斗。
1、君子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跟风、盲从。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赞成而不盲从,小人盲从但不和谐。”也就是说,君子对他人的主张虽然会有不同意见,但是仍然能够保留意见发自内心地支持和施行,但是小人却跟风、和稀泥,应付了事。
2、君子应有自己的主见,对人对言不能有偏见。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他人的言论来接受人,也不因为人而废弃合理的言论。”
3、做事做学问不要固执、呆板,应有独立思想,也就是能够灵活处事。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这一句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不要固执、呆板。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毋固”也是不要固执、呆板的意思。也就是说,学习了什么东西,要把它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主见,不要学什么就是什么。读死书、死读书是要不得的。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做什么事都要灵活一些,要“敏于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不要照招照搬书本上的东西。不要照搬语录,不要搞本本主义。
关于器,孔子曾跟子贡开玩笑,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孔子说:“我怎么样?”孔子说:“你,象有用的器皿。”问:“是什么器皿?”说:“是瑚琏。”
4、君子要自立、自我奋斗。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种解释是,孔子说:“君子遇事靠自己,小人遇事依赖别人。”另一种解释,即:君子遇到事情总是自我反省,查找自身原因,而小人则把过错推委在别人身上。
六、君子要广交朋友,但要做到群而不党,要在人群中树立名望,交友时要自重,要有选择。与君子相处说话要谨慎,君子们都有一定的脾性,不要求全责备。通过广泛交朋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1、君子应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和谐正当的人际关系。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而不只是和少数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人亲近而不搞普遍的团结。”也就是说,我们当政者应该走群众路线,争取群众的支持。因为“君子群而不党”如果只和少数人亲近“比而不周”那不成小人了吗?只要做得好,就能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君子不应该与别人争斗、争执、拉帮结派。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矜持不同人争执,合群但不拉帮结派。”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人争的事。若一定说有,也是在射箭比赛时。登场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赛完后下场饮酒相祝贺。这样争也有君子风度。”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争也君子”这样的形象是相当有风度的。试想如果某国家政府领导人或者专家学者、教授之类的人在大厅广众之下象泼妇一样相互辱骂、撕打这还成何体统。当然,所谓君子都是社会管理阶层,如果结党营私、搞党争危害是相当大的。
3、君子要在人群中树立名望。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最担心到死还没有好名声。”君子是要成为社会管理者的,如果在人群中没有名望、威信,怎么才能做官呢?
4、君子应自重,交友要有选择。应庄重有威严,应忠诚有信用。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过,则勿惮改。”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会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修养)的人太过友善亲密,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无友不如己”这句话争议颇多,这句话不应该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其实应该是君子应当自重,不要跟那些素质太过低下的人太亲密,如果太亲密就影响自己的名誉、败坏自己的修养。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以积极入仕为自己的政治策略,当然要结交那些贤能的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结交那些贤能的人有什么好处呢?曾子把这个目的说出来了。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与君子相处说话要慎重。论语季氏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与君子相处有三种过失:君子还未说到就先出来了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了还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别人眼色就说叫做瞎子。”
6、君子易于共事但难以说服。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易于相处却很难讨他喜欢。说的话不合大道仁义,就不高兴。但是当他用人时,却能够量才而用。小人难于相处却很容易讨他喜欢。虽然说的话不合大道仁义,他也会很高兴。但到他用人时,却求全责备。”
5、君子要有为政处世的能力。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忧心自己没有什么能力,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也就是要努力为群众做点贡献树立名望,如果有能力,还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吗?
七、君子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一旦具有了君子的人格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和帮助。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是无敌的。如: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思想,就是仁了。”“请问是哪些。”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庄重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待人就能得到人心,有信用就能得到别人重用,敏捷就会取得成功,恩惠就足以能役使别人。”
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孔子说:“只知恭敬而无礼数就会徒劳无功,谨慎而不讲礼就会过分拘谨懦弱,勇武而无礼就容易做乱,直率但不讲礼数就会急躁冒尖酸刻薄进出口伤人。君子如果厚待亲族,百姓就会接受仁德教化;君子如果不遗忘故旧,百姓就不会刻薄了。”
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孔子说:“在家能像个家长的样子肃穆恭顺,处理公事时谨慎且有敬畏心,对待他人要忠诚恳切。这样做的话,既使到了夷狄,别人也不会舍弃你的。”
总之,君子之道是成为君子的方案,也是君子应该具备的条件。纵观上述,君子是正义、真理的化身,他们能遵循和弘扬道德,遵纪守法,忠于君上和国家,能惠民爱民。他们广交朋友,朋而不党,在人群中有名望,能够以自身人格的魅力来影响社会。他们能够自立,能够自我奋斗,具有不忧、不惑、不惧的心理品质,又能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和反思,有自己的主见,不跟风、盲从,对人对言没有偏见。能够灵活处事,能够成人之美,能够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固执、不呆板。他们严于律己,谦虚诚信,恭敬明礼,文质彬彬,他们谨言慎行,庄重刚直,心正不贪,谦逊不骄。他们一团和气,有志气、有骨气、有气节。这样的君子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