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钢盔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推倒清朝当总统最新章节!
杨度接过林云修改的合同,仔细看去,上面赫然写着:“襄阳府将以税收为担保,负责赔偿因本次合作失败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另,襄阳府将负责此厂经营的一切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工人工钱以及地方税收的所有开销。”
“不用看了,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只要他们肯合作,赚了钱大家分,赔了全算我林云的!”林云站起身来,意气风发的说道。
杨度低声呻吟道:“大人,这样我们会破产的!”
“破产?哈哈,你放心吧,不会的!想让他们乖乖的合作,血本当然是要下的。”林云回过身来拿起那份合同“你看着吧,不出一个月,就会有人来签这份合同的!”
出乎杨度意外的是,没到一个月,还真的有两个既不怕死又和钱没仇的家伙和他签定了合同,很快,便有更多人加入了这一行列,虽然比起林云预期的要少,但也算的上有些规模了。
而让两湖乡绅富户们看的目瞪口呆的是,还真有靠着跟林云和洋人合伙开厂子赚的流油的家伙,不过也有那么一两个倒霉蛋因为种种原因赔了钱,而赔的这一部分,确实又是林云出钱垫补上了。
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原本还在三心二意抱着观望态度的家伙首先动摇了,跟着就投入了林云的怀抱,那些不肯“同流合污”的清流在一拨又一拨人发财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诱惑,半推半就的踏上了林云的“贼船。”以致于到了后来,林云开始挑剔起来,地方不合适的,不去!
而此时,一个庞大的工业网络,虽然比较初级,还是建立起来了。这些工厂中,不但有造纸厂、纺织厂、巢丝厂、食用油加工厂等民用工厂,还有一些铸造厂、机械加工厂等基础工业。更让林云感到高兴的,是新军的何医官拉来了德国的同学开起了医葯厂,专门生产西葯,同时还从德国进口了一批专业外科器械,这让他的新军特务营医护队迅速专业化起来。
至于民用工厂产品的销路问题,林云就完全放手让郭松龄去搞了,而郭松龄也顺手把情报机构组织建了起来,成员多是抽调新军中有经验的老兵他们对林云现在尤为忠诚。通过这个逐步建立并迅速发展壮大的情报机构,林云越来越多的了解到自己的处境和周围的环境,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到了年底,林云将这些厂子的收益大概算了一下,惊讶的发现,自己这一年来的收入竟然与整个两湖财政收入持平!
有钱了,自然是要花的,而且,还要大把大把的花出去。林大财主一方面让郭松龄带着大笔银票出门采购,另一方面,让杨度提着装满红包的皮包四处走动,当然,走动的都是各地的官员豪绅,名门望族。至于襄阳城里,该新办的学堂继续办,该修的路继续修,该扩充的军校,继续扩充,爷我有钱,养的起!
有钱好办事,尤其有钱到林云这种份上的,那他办很多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难。因为他的钱帮他在两湖交了很多好朋友。这些两个月前还破口大骂林云“狼子野心”的士绅们,现在大都成为了林校长生意上的亲密伙伴。这些士绅大多都是在当地说一不二的家伙,当他们听说“非常够朋友够交情”的林大校长“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些铁匠时,这些豪绅们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开始搜罗铁匠。
一时间两湖地面几乎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地保、衙役、巡捕、家丁、各种各样的官差遍布了两湖每一个城市和村庄。他们如狼似虎的搜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靠打铁吃饭的无辜群众。
铸钟的,抓!做锅的,拿!打锄头的,锁!修补铜镜的,捆起来!会修理钟表?钟表也是铁玩意!带走带走!嗯?你怎么把砸夜壶的也弄过来了?哦,夜壶也是铜家伙,有道理!一起送过去!
旧时代的官差通常不会跟百姓们耐心的解释什么事情,他们只需要简单的两个字“征用”于是这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匠人们就被老爷们绳捆索绑,在浑身发抖中送到了襄阳城新军校场。
一时间百姓们窃声私语:“官老爷们这么大动静的,不知道干什么呢?”
“嘘,小声点,听说这些铁匠都是乱党!他们在给革命党造大炮呢!”
于是在十天之后,襄阳城新军校场挤满了来自两湖各地的铁匠们,这些老实巴交的手艺人满脸惶恐的看着林云,不知道这个传闻中生吃洋人的林校长会把自己怎么办。
“大家静一静,不要慌,不要怕,我只是请大家来帮我做点东西。”面对大大超出自己预计的后果,林云忍不住在心里挨个问候那些土豪劣绅们的长辈女性,可是心里只管破口大骂,他林校长还得做出最温和的笑容来安抚这些不知所措的铁匠们。
林云的笑容很有安抚力,众人渐渐安定下来,一个铁匠乍着胆子说:“大人,我只会做锅,大人要是让小的做大炮,小的打死也不会啊。”
“不是要大家造枪,也不是要大家帮我造炮。”林云挂起一副足足三丈多宽的白布,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35型德军钢盔结构明细图,这幅图是林云凭着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德军钢盔印象,再加上自己的猜测,然后用了三个晚上画出来的。
众铁匠一起长大嘴巴:“这这个这个是?”
“大家都不认得这是什么东西?”林云对自己三个通宵的成果很满意,他红着眼睛露出最和善的微笑。“没关系,我会教大家仔细的了解这个东西的。”
“请问大人,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一个铁匠怯生生的问到,在他身后,众铁匠的眼神都充满了疑惑。
“钢盔这词你们大概没听过,简单的说,就是铁帽子。”林云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钢盔这种远远超越时代的产物,他耐心的解释着。“这东西大家第一见,肯定没做过,不过不用怕,我们慢慢摸索”
“奥”众人恍然大悟般的对视一眼。“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就是做头盔啊!”这下轮到林云张大嘴巴了:“啊?你们见过?”
“大人,别的不敢说,要是说造头盔,您可算找对人了!”一个独眼老头挤出人群。“这里很多兄弟祖上就是做这个的!”
“家传做头盔!”林云觉得自己下巴有着脱臼的危险。
“别说祖上做这个了,就是小老头我,早四十年也是天天摸着头盔睡觉的!”独眼老头充满自豪的表情。
“就是就是,两湖七成以上的铁匠,只怕都能闭着眼睛做出八个不重样的头盔来!”众人附和着。
“这么多头盔专家?”林云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
“大人您不知道,早在康熙爷打吴三桂那会,两湖就开始承办朝廷满汉八旗的盔甲了,三百年大清,两湖至少就造了二百六十年盔甲!”
“那你们现在怎么不做了?”林云觉得这一切太荒谬了,简直难以置信。
“哎,别提了!”自认头盔专家的独眼老头敦厚一笑。“自打朝廷开始兴办新军,什么盔甲军器都是洋人的好了,兵部的老爷说俺们的盔甲再怎么好也挡不住子弹,就把俺们给遣散了。”
“头盔挡不住子弹?”一种不详的预感在林云心头弥漫。“要是用非常硬的钢铁来造头盔能不能挡的住?”
“大人,你这就是外行了。”沉浸在往昔光辉岁月中的独眼老头毫不客气的指摘着林大校长的错误,他用带着鄙夷的语气矫正林云的无知他完全忘记了,眼前这个外行是把他们抓到襄阳来并随时能决定他生死的林大校长,而他自己现在不过是湖北乡下一个补夜壶的老头。“大人,头盔这东西不是越硬越好您想啊,一下子打到头上,如果头盔不那么硬,铁家伙一走样,打上来的力道就偏了,头盔多个窝,可您脑袋没事啊。要是弄个硬壳子带上,一棒子打下来,头盔倒是没事,力道可就全传到您脑袋和脖子上了,那还得了啊。”
独眼老头毫不客气的在林云脑袋上一边比划着,一边唾沫星子乱飞。
林云对此毫无觉察,他正陷入深深的思索之:“照您这意思,再好的头盔也挡不住子弹了?”
“半里以内,您就算带上最好的十六斤纯铜盔,也挨不起一下子,要是半里外,只要没正中眉心,或许还能保条命下来。”老头说的斩钉截铁。
难道自己真的是闭门造车了吗?难道自己的这番设想真不切实际?那这钢盔还造不造?造了究竟有没有用?要是没用了怎么办?
林云犹豫了。
“大人,你倒是造不造啊。”
林云抬起头,他眼中流露出坚决的意味:“造!不管有用没用也要造!”
他知道,头盔这个东西在诞生之日只到他的时代,无论形状和功能都没有质的变化,既然后来人又把头盔作为士兵的普及装备,哪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自己还没发觉而已何况就算没用又怎么样?林大校长现在有钱的很,不在乎这一点点损失。
“大不了算是给新军兄弟们一人配发一个饭盒了。”林云自嘲的想到。
“造!一定要造!”林云大声的向众人宣布。“拜托诸位了,林云这方面是个外行,就不献丑了,兄弟我只管负责弄来好钢材,还请诸位多费心了!”
“嗨!大人,说您外行,你还真是外行。”独眼老头用“朽木不可雕也”的表情看着林大校长。“老头不是给您说了嘛,造头盔不能用好钢材,您只用去搜罗那些没人要的破锄头烂瓦刀,然后给我们起几十做火炉,再管上我们一日三餐不到一个月,我保证给您造出五百头盔来。”
“就是就是,大人啊,您在造头盔这方面就别插手了您看你画的是什么啊,这也叫头盔?既没包耳护项、也没有顶梁遮鼻,连穿云缨子都没有这哪是头盔啊,我打眼一看还以为是夜壶呢!”
林云脸色微红:“咳咳”“说是夜壶一点也不假,您看着头盔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人脑袋带上怎么受得了了看我们给你设计个,里面垫上棉花裹上牛皮,子弹不打正了都没事就是价钱高了点”
“就这么定了!”林云在台上意气风发的一挥手。“要轻、要结实、还要好看管用!我可不是要小小的五百顶头盔!我要一万顶!”
“啊!一万顶!大校长就是大手笔!”重操旧业的铁匠们欢呼沸腾。
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头盔运动拉开帷幕了,虽然远没有之前三家联营那么大的投资,可是声势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它。随着林云的一声令下,蒋百里带着新军士兵开始在两湖、川陕、豫五省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搜寻着破锄头烂瓦刀,他们用白花花的银子换走了人们随手丢弃的废铁,又在众人惊诧的眼光中,将这些废铁千里迢迢的运到襄阳。
这种情况直到郭松龄一声冷笑之后才结束,郭松龄让杨度在四川大冶搜罗了几万斤生铁,这些原本用来打锄头的铁锭从重庆装船,顺水漂流经长江汉江直到襄阳码头连货款带运费,还不到林云拿来收购废铁的一半。
得知这个消息,林云恨不得钻到办公桌下面去。
而此时,中国腹地的官场中乡村中,已经开始传扬着“襄阳有个笨校长,丢了银子把废铁抗”的童谣。
在这同时,铁匠们在新军校场架起几百座火炉,每逢夜里,大火就染红了半个襄阳城。铁匠和来帮忙的新军士兵们轮起铁锤,不分日夜敲的叮叮当当直响。
这让附近的老百姓很不满意,于是经常有母亲哄自己被吵得难以入睡的孩子说:“宝宝莫哭这是林校长在做夜壶呢。”
杨度接过林云修改的合同,仔细看去,上面赫然写着:“襄阳府将以税收为担保,负责赔偿因本次合作失败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另,襄阳府将负责此厂经营的一切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工人工钱以及地方税收的所有开销。”
“不用看了,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只要他们肯合作,赚了钱大家分,赔了全算我林云的!”林云站起身来,意气风发的说道。
杨度低声呻吟道:“大人,这样我们会破产的!”
“破产?哈哈,你放心吧,不会的!想让他们乖乖的合作,血本当然是要下的。”林云回过身来拿起那份合同“你看着吧,不出一个月,就会有人来签这份合同的!”
出乎杨度意外的是,没到一个月,还真的有两个既不怕死又和钱没仇的家伙和他签定了合同,很快,便有更多人加入了这一行列,虽然比起林云预期的要少,但也算的上有些规模了。
而让两湖乡绅富户们看的目瞪口呆的是,还真有靠着跟林云和洋人合伙开厂子赚的流油的家伙,不过也有那么一两个倒霉蛋因为种种原因赔了钱,而赔的这一部分,确实又是林云出钱垫补上了。
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原本还在三心二意抱着观望态度的家伙首先动摇了,跟着就投入了林云的怀抱,那些不肯“同流合污”的清流在一拨又一拨人发财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诱惑,半推半就的踏上了林云的“贼船。”以致于到了后来,林云开始挑剔起来,地方不合适的,不去!
而此时,一个庞大的工业网络,虽然比较初级,还是建立起来了。这些工厂中,不但有造纸厂、纺织厂、巢丝厂、食用油加工厂等民用工厂,还有一些铸造厂、机械加工厂等基础工业。更让林云感到高兴的,是新军的何医官拉来了德国的同学开起了医葯厂,专门生产西葯,同时还从德国进口了一批专业外科器械,这让他的新军特务营医护队迅速专业化起来。
至于民用工厂产品的销路问题,林云就完全放手让郭松龄去搞了,而郭松龄也顺手把情报机构组织建了起来,成员多是抽调新军中有经验的老兵他们对林云现在尤为忠诚。通过这个逐步建立并迅速发展壮大的情报机构,林云越来越多的了解到自己的处境和周围的环境,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到了年底,林云将这些厂子的收益大概算了一下,惊讶的发现,自己这一年来的收入竟然与整个两湖财政收入持平!
有钱了,自然是要花的,而且,还要大把大把的花出去。林大财主一方面让郭松龄带着大笔银票出门采购,另一方面,让杨度提着装满红包的皮包四处走动,当然,走动的都是各地的官员豪绅,名门望族。至于襄阳城里,该新办的学堂继续办,该修的路继续修,该扩充的军校,继续扩充,爷我有钱,养的起!
有钱好办事,尤其有钱到林云这种份上的,那他办很多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难。因为他的钱帮他在两湖交了很多好朋友。这些两个月前还破口大骂林云“狼子野心”的士绅们,现在大都成为了林校长生意上的亲密伙伴。这些士绅大多都是在当地说一不二的家伙,当他们听说“非常够朋友够交情”的林大校长“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些铁匠时,这些豪绅们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开始搜罗铁匠。
一时间两湖地面几乎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地保、衙役、巡捕、家丁、各种各样的官差遍布了两湖每一个城市和村庄。他们如狼似虎的搜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靠打铁吃饭的无辜群众。
铸钟的,抓!做锅的,拿!打锄头的,锁!修补铜镜的,捆起来!会修理钟表?钟表也是铁玩意!带走带走!嗯?你怎么把砸夜壶的也弄过来了?哦,夜壶也是铜家伙,有道理!一起送过去!
旧时代的官差通常不会跟百姓们耐心的解释什么事情,他们只需要简单的两个字“征用”于是这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匠人们就被老爷们绳捆索绑,在浑身发抖中送到了襄阳城新军校场。
一时间百姓们窃声私语:“官老爷们这么大动静的,不知道干什么呢?”
“嘘,小声点,听说这些铁匠都是乱党!他们在给革命党造大炮呢!”
于是在十天之后,襄阳城新军校场挤满了来自两湖各地的铁匠们,这些老实巴交的手艺人满脸惶恐的看着林云,不知道这个传闻中生吃洋人的林校长会把自己怎么办。
“大家静一静,不要慌,不要怕,我只是请大家来帮我做点东西。”面对大大超出自己预计的后果,林云忍不住在心里挨个问候那些土豪劣绅们的长辈女性,可是心里只管破口大骂,他林校长还得做出最温和的笑容来安抚这些不知所措的铁匠们。
林云的笑容很有安抚力,众人渐渐安定下来,一个铁匠乍着胆子说:“大人,我只会做锅,大人要是让小的做大炮,小的打死也不会啊。”
“不是要大家造枪,也不是要大家帮我造炮。”林云挂起一副足足三丈多宽的白布,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35型德军钢盔结构明细图,这幅图是林云凭着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德军钢盔印象,再加上自己的猜测,然后用了三个晚上画出来的。
众铁匠一起长大嘴巴:“这这个这个是?”
“大家都不认得这是什么东西?”林云对自己三个通宵的成果很满意,他红着眼睛露出最和善的微笑。“没关系,我会教大家仔细的了解这个东西的。”
“请问大人,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一个铁匠怯生生的问到,在他身后,众铁匠的眼神都充满了疑惑。
“钢盔这词你们大概没听过,简单的说,就是铁帽子。”林云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钢盔这种远远超越时代的产物,他耐心的解释着。“这东西大家第一见,肯定没做过,不过不用怕,我们慢慢摸索”
“奥”众人恍然大悟般的对视一眼。“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就是做头盔啊!”这下轮到林云张大嘴巴了:“啊?你们见过?”
“大人,别的不敢说,要是说造头盔,您可算找对人了!”一个独眼老头挤出人群。“这里很多兄弟祖上就是做这个的!”
“家传做头盔!”林云觉得自己下巴有着脱臼的危险。
“别说祖上做这个了,就是小老头我,早四十年也是天天摸着头盔睡觉的!”独眼老头充满自豪的表情。
“就是就是,两湖七成以上的铁匠,只怕都能闭着眼睛做出八个不重样的头盔来!”众人附和着。
“这么多头盔专家?”林云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
“大人您不知道,早在康熙爷打吴三桂那会,两湖就开始承办朝廷满汉八旗的盔甲了,三百年大清,两湖至少就造了二百六十年盔甲!”
“那你们现在怎么不做了?”林云觉得这一切太荒谬了,简直难以置信。
“哎,别提了!”自认头盔专家的独眼老头敦厚一笑。“自打朝廷开始兴办新军,什么盔甲军器都是洋人的好了,兵部的老爷说俺们的盔甲再怎么好也挡不住子弹,就把俺们给遣散了。”
“头盔挡不住子弹?”一种不详的预感在林云心头弥漫。“要是用非常硬的钢铁来造头盔能不能挡的住?”
“大人,你这就是外行了。”沉浸在往昔光辉岁月中的独眼老头毫不客气的指摘着林大校长的错误,他用带着鄙夷的语气矫正林云的无知他完全忘记了,眼前这个外行是把他们抓到襄阳来并随时能决定他生死的林大校长,而他自己现在不过是湖北乡下一个补夜壶的老头。“大人,头盔这东西不是越硬越好您想啊,一下子打到头上,如果头盔不那么硬,铁家伙一走样,打上来的力道就偏了,头盔多个窝,可您脑袋没事啊。要是弄个硬壳子带上,一棒子打下来,头盔倒是没事,力道可就全传到您脑袋和脖子上了,那还得了啊。”
独眼老头毫不客气的在林云脑袋上一边比划着,一边唾沫星子乱飞。
林云对此毫无觉察,他正陷入深深的思索之:“照您这意思,再好的头盔也挡不住子弹了?”
“半里以内,您就算带上最好的十六斤纯铜盔,也挨不起一下子,要是半里外,只要没正中眉心,或许还能保条命下来。”老头说的斩钉截铁。
难道自己真的是闭门造车了吗?难道自己的这番设想真不切实际?那这钢盔还造不造?造了究竟有没有用?要是没用了怎么办?
林云犹豫了。
“大人,你倒是造不造啊。”
林云抬起头,他眼中流露出坚决的意味:“造!不管有用没用也要造!”
他知道,头盔这个东西在诞生之日只到他的时代,无论形状和功能都没有质的变化,既然后来人又把头盔作为士兵的普及装备,哪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只不过自己还没发觉而已何况就算没用又怎么样?林大校长现在有钱的很,不在乎这一点点损失。
“大不了算是给新军兄弟们一人配发一个饭盒了。”林云自嘲的想到。
“造!一定要造!”林云大声的向众人宣布。“拜托诸位了,林云这方面是个外行,就不献丑了,兄弟我只管负责弄来好钢材,还请诸位多费心了!”
“嗨!大人,说您外行,你还真是外行。”独眼老头用“朽木不可雕也”的表情看着林大校长。“老头不是给您说了嘛,造头盔不能用好钢材,您只用去搜罗那些没人要的破锄头烂瓦刀,然后给我们起几十做火炉,再管上我们一日三餐不到一个月,我保证给您造出五百头盔来。”
“就是就是,大人啊,您在造头盔这方面就别插手了您看你画的是什么啊,这也叫头盔?既没包耳护项、也没有顶梁遮鼻,连穿云缨子都没有这哪是头盔啊,我打眼一看还以为是夜壶呢!”
林云脸色微红:“咳咳”“说是夜壶一点也不假,您看着头盔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人脑袋带上怎么受得了了看我们给你设计个,里面垫上棉花裹上牛皮,子弹不打正了都没事就是价钱高了点”
“就这么定了!”林云在台上意气风发的一挥手。“要轻、要结实、还要好看管用!我可不是要小小的五百顶头盔!我要一万顶!”
“啊!一万顶!大校长就是大手笔!”重操旧业的铁匠们欢呼沸腾。
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头盔运动拉开帷幕了,虽然远没有之前三家联营那么大的投资,可是声势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它。随着林云的一声令下,蒋百里带着新军士兵开始在两湖、川陕、豫五省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搜寻着破锄头烂瓦刀,他们用白花花的银子换走了人们随手丢弃的废铁,又在众人惊诧的眼光中,将这些废铁千里迢迢的运到襄阳。
这种情况直到郭松龄一声冷笑之后才结束,郭松龄让杨度在四川大冶搜罗了几万斤生铁,这些原本用来打锄头的铁锭从重庆装船,顺水漂流经长江汉江直到襄阳码头连货款带运费,还不到林云拿来收购废铁的一半。
得知这个消息,林云恨不得钻到办公桌下面去。
而此时,中国腹地的官场中乡村中,已经开始传扬着“襄阳有个笨校长,丢了银子把废铁抗”的童谣。
在这同时,铁匠们在新军校场架起几百座火炉,每逢夜里,大火就染红了半个襄阳城。铁匠和来帮忙的新军士兵们轮起铁锤,不分日夜敲的叮叮当当直响。
这让附近的老百姓很不满意,于是经常有母亲哄自己被吵得难以入睡的孩子说:“宝宝莫哭这是林校长在做夜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