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面临抉择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晚宋最新章节!
“我死了吗?不象!这是哪里?”
李思业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眼前是一顶灰白色的旧帐,因潮湿的缘故,屋顶已出现大片的斑驳。
“将军醒了吗?”
身旁传来一个男子柔和的声音,李思业侧头,见房门已经推开,进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捧着一碗药汤,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亲切的目光里总是孕含着笑意,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可是你救我回来的?”
“是我!”
后面接着走入一名老道姑,一样浆洗得发白的道服却一尘不染,白发慈目,眉眼间透出的贵气告诉人们她年轻时的不凡。
男子放下药汤走到一旁垂手而立。
“新觉,你先去吧!”
“是!”名叫新觉的男子应了一声,出门去了。
黎山老母凝视了李思业半天,突然说道:“大将军,我是挽月之师黎山老母,劣徒无礼,请大将军原谅她。”
李思业不答,他岔开话题问道:“请问我现在身在何处?”
黎山老母见对方回避,她知道这一历生死,李思业对时挽月恨意已深,可自己的爱徒何尝不是如此呢?
自己一救活李思业,她就留下一纸:‘父仇不共戴天!便不辞而别,不知所踪。
黎山老母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只得答道:
“这里是信山!”
“信山!”李思业轻呼起来,那离山东已近千里。
“老母怎会把我从东平府救来?”
“我也是听说了山东之事,不放心小徒才跟了过去,机缘巧合正好救了你。”
“原来如此!多谢老母救命之恩,不知老母能不能替我送封信去山东?”
“无妨!”
李思业当即修书一封给冷钱铎和周翰海,信中隐去了时挽月一节,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自己被金兵识破受伤,并告诉他们务必要用金兵战俘将秦小乙换回来。
又过来了几天,李思业已渐渐康复,也能不时出外走走,瞻仰群山叠翠的风光,信山(即今天信阳鸡公山)方圆约三百里,山势险峻、沟壑幽深,内有各种庙宇道庵不下百座,黎山老母的朝天宫也是其中之一。
这一天,李思业临涯远眺,这几天他开始静下心来考虑赵秉文所说的‘倚树而立’,他是该做抉择了,完颜阿虎虽败那是因为金国的目标还不在他的身上,若金国真的全力攻他,他未必能抵挡得住。
李思业折了一根树枝,心里有些烦闷,虽然他和众人都从感情上倾向宋朝,但理智却告诉他,选宋朝未必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李思业回过头去,见是黎山老母带着一人前来,身后之人戴一顶竹笠遮住了面孔,看打扮应是个文人。
“李将军,我给你带来个故人?”
“故人?”李思业一楞,便向黎山老母身后的文人望去。
“将军别来无恙否?”那文人拿下竹笠,露出一张清癯面容,正是在内乡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元好问。
“啊!是元先生,你怎么会在此?”
“我现在已经是一介平民,想找个地方读书,正和萧小姐是故人,所以便来了信山。”
李思业望了一眼黎山老母,心道:“原来你俗家姓萧”
黎山老母淡淡一笑道:“我尚有事,你们先谈。只是这里风大,李将军不易久呆,最好进屋去谈。”
二人走进屋来,李思业给元好问倒了一杯淡茶便问道:“元先生为何被削职为民?”
“还不是为你们山东,朝廷去年想收复山东,我见朝中财政空虚,不想大动兵戈,便献策等两全火并得差不多再出手收拾残局,不料你却冒了出来,又杀出个彭义斌,最后白白便宜了宋朝。皇上恼怒便拿我来担责任,要不是我还有点清名,恐怕早已是黄泉一鬼了。将军的事我也听说了,如何?准备几时返回山东?”
“就这几天。”
李思业突然想到这几天的烦恼,便将自己面临的抉择告诉了元好问,想听他的意见。
元好问想了一会儿,才对李思业说道:
“将军以大事相问,元某不敢妄自尊大,只把心中的一点愚见告诉将军,将军可以参考。赵阁老所说不错,金国在解决了河东一带后肯定会掉过头取山东,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将军想倚宋我却不赞成,虽然宋国物资丰富,可以通过海运至山东,从经济上讲是可行的,但从军事上,兄将军可否想过怎么样来抵挡金国的进攻,虽有点基础,但比起百年的金国来还是差得很远,或许将军可以善用奇兵保全州县,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将军在政治上已经破产,一旦被朝廷定性为匪,试问有哪个读书人愿意投身为匪,那时又和李全有什么区别,象赵阁老这样没有偏见的文士,天下能有几个?将军也别指望宋朝,贾涉、姚肿之鉴难道还不够吗?(宋欲控制李全,派大臣北上,最后却逼反了李全),以史弥道、丁大全等奸臣当道和赵昀的昏庸,我是决不看好他们会有什么政治眼光,至于宋朝的民间文人,不是我有意贬低,风流才子者多,雄才大略者少,偏安的思想已深入骨髓,将军就更不要指望了。”
“可是我是宋人,与金国有杀父之仇,有民族之恨!你让我怎么能降金!”
元好问看着李思业,他摇了摇头。
“将军错了,你既然是在金国的土地上发展,就要先把宋、金两国和你个人的恩怨抛掉,你不能把自己再看成是宋人,你不去掉这种想法,它将来会害死你的。你只要记住,你是汉人!”
“汉人!”元好问说出的这两个字象一道闪电划过李思业的心底,让李思业仿佛在曲折无尽的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扇光明,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李思业已经坐不住,他站起身来,推开窗子向远方望去,八千里江山如画立入眼帘。江山秀丽,唯德者可居。又何必在乎它姓金姓宋,关键的是它应是汉人的江山。
良久,李思业激动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他向元好问一躬到地:
“虽然故国情节未能全解,但我已窥到一条新路,他日我若有所成,全拜先生今日所赐!先生既已去职,可否随思业去山东,以早晚教诲。”
“将军客气了,只是我已厌倦俗事,想清静地读几年书,看在你我有缘的份上我向你推荐一人,此人是我的一个学生,现在尚是弱冠之年,但胸有大志,我常以汉相萧何比之,他姓郝名经字伯常,家在霸州信安,不过本人现在南京读书,若将军将来去了南京,可以收揽他为己用。”
“今日一席话,胜读十念书,思业有幸遇到先生,不知该怎样感谢先生?”
元好问哈哈一笑,略带调笑地说道:“将来你若有成,就把这信山封给我如何?”
不料这一句话李思业铭记在心,北唐建国后,他果真把信山封给了元好问用作为他静修之地,这是后话不提。
五日后,李思业在黎山老母的首徒汴新觉的护送下返回山东,临行前,元好问知道他并没有真正完全解开故国的情结,便劝他最好亲去宋国一趟可以和朝廷谈一谈,看看自己所言是否属实,并再三告诫他在不清楚宋国朝廷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千万不能暴露身份,否则极可能会召来杀身之祸。
李思业的回来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欢迎,秦小乙此时已被周翰海用一千名金兵战俘换回,正卧床疗伤,李思业立即召开了振威军的高层会议,并告诉了他们自己的最终决定,改宋为汉的思想众人都无异议,但在宋、金的选择上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在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先去宋朝探听虚实,由柴焕在明处交涉,李思业在暗处观察,同时振威军也急需要到宋朝买些粮食和军械回来,以备赈民和扩军之用。
时已到三月,春回北国、清明将至,李思业思念双亲,便决定先去岷县祭扫,由柴焕先行一步,两人在临安会合。就这样,宋理宗绍定四年春,李思业再一次回到一别三年的故国。
“我死了吗?不象!这是哪里?”
李思业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眼前是一顶灰白色的旧帐,因潮湿的缘故,屋顶已出现大片的斑驳。
“将军醒了吗?”
身旁传来一个男子柔和的声音,李思业侧头,见房门已经推开,进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捧着一碗药汤,身上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亲切的目光里总是孕含着笑意,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可是你救我回来的?”
“是我!”
后面接着走入一名老道姑,一样浆洗得发白的道服却一尘不染,白发慈目,眉眼间透出的贵气告诉人们她年轻时的不凡。
男子放下药汤走到一旁垂手而立。
“新觉,你先去吧!”
“是!”名叫新觉的男子应了一声,出门去了。
黎山老母凝视了李思业半天,突然说道:“大将军,我是挽月之师黎山老母,劣徒无礼,请大将军原谅她。”
李思业不答,他岔开话题问道:“请问我现在身在何处?”
黎山老母见对方回避,她知道这一历生死,李思业对时挽月恨意已深,可自己的爱徒何尝不是如此呢?
自己一救活李思业,她就留下一纸:‘父仇不共戴天!便不辞而别,不知所踪。
黎山老母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只得答道:
“这里是信山!”
“信山!”李思业轻呼起来,那离山东已近千里。
“老母怎会把我从东平府救来?”
“我也是听说了山东之事,不放心小徒才跟了过去,机缘巧合正好救了你。”
“原来如此!多谢老母救命之恩,不知老母能不能替我送封信去山东?”
“无妨!”
李思业当即修书一封给冷钱铎和周翰海,信中隐去了时挽月一节,只是轻描淡写的说自己被金兵识破受伤,并告诉他们务必要用金兵战俘将秦小乙换回来。
又过来了几天,李思业已渐渐康复,也能不时出外走走,瞻仰群山叠翠的风光,信山(即今天信阳鸡公山)方圆约三百里,山势险峻、沟壑幽深,内有各种庙宇道庵不下百座,黎山老母的朝天宫也是其中之一。
这一天,李思业临涯远眺,这几天他开始静下心来考虑赵秉文所说的‘倚树而立’,他是该做抉择了,完颜阿虎虽败那是因为金国的目标还不在他的身上,若金国真的全力攻他,他未必能抵挡得住。
李思业折了一根树枝,心里有些烦闷,虽然他和众人都从感情上倾向宋朝,但理智却告诉他,选宋朝未必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李思业回过头去,见是黎山老母带着一人前来,身后之人戴一顶竹笠遮住了面孔,看打扮应是个文人。
“李将军,我给你带来个故人?”
“故人?”李思业一楞,便向黎山老母身后的文人望去。
“将军别来无恙否?”那文人拿下竹笠,露出一张清癯面容,正是在内乡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元好问。
“啊!是元先生,你怎么会在此?”
“我现在已经是一介平民,想找个地方读书,正和萧小姐是故人,所以便来了信山。”
李思业望了一眼黎山老母,心道:“原来你俗家姓萧”
黎山老母淡淡一笑道:“我尚有事,你们先谈。只是这里风大,李将军不易久呆,最好进屋去谈。”
二人走进屋来,李思业给元好问倒了一杯淡茶便问道:“元先生为何被削职为民?”
“还不是为你们山东,朝廷去年想收复山东,我见朝中财政空虚,不想大动兵戈,便献策等两全火并得差不多再出手收拾残局,不料你却冒了出来,又杀出个彭义斌,最后白白便宜了宋朝。皇上恼怒便拿我来担责任,要不是我还有点清名,恐怕早已是黄泉一鬼了。将军的事我也听说了,如何?准备几时返回山东?”
“就这几天。”
李思业突然想到这几天的烦恼,便将自己面临的抉择告诉了元好问,想听他的意见。
元好问想了一会儿,才对李思业说道:
“将军以大事相问,元某不敢妄自尊大,只把心中的一点愚见告诉将军,将军可以参考。赵阁老所说不错,金国在解决了河东一带后肯定会掉过头取山东,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将军想倚宋我却不赞成,虽然宋国物资丰富,可以通过海运至山东,从经济上讲是可行的,但从军事上,兄将军可否想过怎么样来抵挡金国的进攻,虽有点基础,但比起百年的金国来还是差得很远,或许将军可以善用奇兵保全州县,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将军在政治上已经破产,一旦被朝廷定性为匪,试问有哪个读书人愿意投身为匪,那时又和李全有什么区别,象赵阁老这样没有偏见的文士,天下能有几个?将军也别指望宋朝,贾涉、姚肿之鉴难道还不够吗?(宋欲控制李全,派大臣北上,最后却逼反了李全),以史弥道、丁大全等奸臣当道和赵昀的昏庸,我是决不看好他们会有什么政治眼光,至于宋朝的民间文人,不是我有意贬低,风流才子者多,雄才大略者少,偏安的思想已深入骨髓,将军就更不要指望了。”
“可是我是宋人,与金国有杀父之仇,有民族之恨!你让我怎么能降金!”
元好问看着李思业,他摇了摇头。
“将军错了,你既然是在金国的土地上发展,就要先把宋、金两国和你个人的恩怨抛掉,你不能把自己再看成是宋人,你不去掉这种想法,它将来会害死你的。你只要记住,你是汉人!”
“汉人!”元好问说出的这两个字象一道闪电划过李思业的心底,让李思业仿佛在曲折无尽的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扇光明,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李思业已经坐不住,他站起身来,推开窗子向远方望去,八千里江山如画立入眼帘。江山秀丽,唯德者可居。又何必在乎它姓金姓宋,关键的是它应是汉人的江山。
良久,李思业激动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他向元好问一躬到地:
“虽然故国情节未能全解,但我已窥到一条新路,他日我若有所成,全拜先生今日所赐!先生既已去职,可否随思业去山东,以早晚教诲。”
“将军客气了,只是我已厌倦俗事,想清静地读几年书,看在你我有缘的份上我向你推荐一人,此人是我的一个学生,现在尚是弱冠之年,但胸有大志,我常以汉相萧何比之,他姓郝名经字伯常,家在霸州信安,不过本人现在南京读书,若将军将来去了南京,可以收揽他为己用。”
“今日一席话,胜读十念书,思业有幸遇到先生,不知该怎样感谢先生?”
元好问哈哈一笑,略带调笑地说道:“将来你若有成,就把这信山封给我如何?”
不料这一句话李思业铭记在心,北唐建国后,他果真把信山封给了元好问用作为他静修之地,这是后话不提。
五日后,李思业在黎山老母的首徒汴新觉的护送下返回山东,临行前,元好问知道他并没有真正完全解开故国的情结,便劝他最好亲去宋国一趟可以和朝廷谈一谈,看看自己所言是否属实,并再三告诫他在不清楚宋国朝廷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千万不能暴露身份,否则极可能会召来杀身之祸。
李思业的回来受到了众人的热烈欢迎,秦小乙此时已被周翰海用一千名金兵战俘换回,正卧床疗伤,李思业立即召开了振威军的高层会议,并告诉了他们自己的最终决定,改宋为汉的思想众人都无异议,但在宋、金的选择上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在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先去宋朝探听虚实,由柴焕在明处交涉,李思业在暗处观察,同时振威军也急需要到宋朝买些粮食和军械回来,以备赈民和扩军之用。
时已到三月,春回北国、清明将至,李思业思念双亲,便决定先去岷县祭扫,由柴焕先行一步,两人在临安会合。就这样,宋理宗绍定四年春,李思业再一次回到一别三年的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