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两百七十节 英缅战争的泥潭
第两百七十节 英缅战争的泥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最新章节!
中国大周王朝一直在努力加强传统的宗藩体系,跟越南、朝鲜、琉球都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约束力上比西方的宗主、仆从国要弱,但比传统的宗藩体系要强。
以中国跟朝鲜的宗藩体系为例,中国在必要的情况下,有权力直接派兵进入朝鲜领土,事先不需要经过朝鲜国王的同意,双方展开全面贸易,并且不收取进出口关税,虽说是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是一体,人口相互流动也不设置障碍。这些都是通过谈判获取的权力,以会盟的形势确认下来。
中国也向各国提供了保护,各国国王的权力得到保证,为此中国取消了派往朝鲜的常驻使臣,这是朝鲜一直争取的,因为不管派谁去,朝鲜都觉得不好伺候。琉球更没问题了,这个小国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大周王朝帮他们以威慑的方式驱逐了日本萨摩藩的势力后,甚至一直在这里驻扎着一支小型舰队,保护他们不受侵害,琉球提供舰队的饮食,算是分担了一部分军费。在越南则跟朝鲜差不多,但越南国王得到了一个私下保证,在越南没有出现反叛大周以及越南没有出现变乱的情况下,大周軍队不会进入越南。
暹罗国也跟中国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虽然没有同意中国进驻軍队,但是取消了关税,因为暹罗国王的收益不是从关税中,而是直接垄断贸易获取利润的,不征收暹罗的关税,刺激了贸易规模,反而让他们的收益更大。
只有两个国家的关系有所倒退,一个是日本,一个就是缅甸。
日本是因为中国要求开放贸易,对此很警惕,而且双方的冲突越来越大,日本对贸易的限制,导致中国商人集团开始走私,日本幕府对各个大名的控制力并不强,因此一些沿海的诸侯开始跟中国商人集团进行走私贸易,主要是西南诸蕃,萨摩、长州、肥田等蕃阀。
日本规定的正规贸易规模,只有500万两,可现在走私贸易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正规贸易,日本的金银大量流失,中国商品充斥了日本市场,日本手工业大受打击,日本人不懂其中的经济规律,但也发觉老百姓日益窘困,对走私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跟地方蕃阀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同时跟中国的冲突也越来越大,甚至因为处罚中国商人,引起了两国的对抗,最后以日本无条件释放中国商人结束。
缅甸则主要是政治上的问题,历史上,缅甸跟满清打了一场清缅战争,老实说缅甸以一个小国,跟乾隆时期的清军打的不分伯仲,是很长脸的事情。但最后底气不够,向满清称臣纳贡。
现在满清灭亡了,继之而起的是一个更强大的大周,对方也要求恢复传统关系,称臣纳贡缅甸倒是不在乎,这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可对于中国要求加强这种关系,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情绪。
不管是人员流动,还是贸易关税,或者是军事合作,他们都非常抵触。既不想免除往来关税,也不愿意中国人随意进出缅甸,中国軍队就更不能来了。
所以两国一直没有谈妥,使节往来密切可就是达不成一致。
这就给了英国机会,一旦中国跟缅甸确认藩属关系,英国就没有办法动手了。而且一旦中国确立了对缅甸的宗主国身份,那么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以缅甸为通道威胁英属印度,从北面,西面和东面三面威逼印度,他们最担忧的是缅甸的地理特征,缅甸可是直面印度洋的,对面就是英国控制的核心地区孟加拉。
一担中国在缅甸海岸驻扎一支舰队,那么出入恒河流域的英国商船,就不得不面对受到中国舰队控制的局面。
所以英国人决定赶在中国完成对缅甸的软征服之前,对缅甸动手,当然能不动手最好,他们之前跟缅甸谈过,希望缅甸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可是缅甸人拒绝了,他们连中国都敢拒绝,更何况印度。
于是英国以利用阿拉干(大致为后世的若开邦1785年并入缅甸),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孟加拉管区接壤的边境上时常发生冲突为借口,向缅甸宣战。
此时缅甸是孟云王统治,正是最强大的时候。
孟云在缅甸兴修水利工程,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比较注意向外学习,缅甸是一个印度文化国家,他派遣留学生到印度去学习研究有关医学和各种科学,缅甸的文化也有所发展,总之这是贡榜王朝的黄金时代。
可落后就是落后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花剌子模国拥兵四十万,敢跟当时的阿拉柏帝国哈里发发动战争,也看不起蒙古人,但蒙古人来了,说灭他也就灭了。
所以缅甸肯定是打不过英国人的,但他们的表现要比满清好太多了,历史上,缅甸人就给英国造成了15000人的伤亡,比满清个位数的伤亡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结果就更不好说了,因为战争爆发之后,缅甸使者马上向中国求助,大周王朝马上答应对缅甸进行援助,但表示无法参战,因为缅甸不是中国的属国,中国没有理由参战,缅甸人紧急答应愿意称番也已经来不及了。
缅甸人答应全面开放贸易,大量军事物资马上就从伊洛瓦底江上游的瑞丽江进入缅甸,其中包括十万支步枪,三百门各种口径的大炮,以及一批培训人员。
英国是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发动战争的,中国则是支持缅甸跟他对抗,这场战争带有浓厚的代理人战争味道,孰胜孰负将决定谁在该地区的势力涨落。
而且双方都是有一战之力的,东印度公司先后打了三场马拉特、迈索尔战争,训练出了一大批孟加拉和印度土兵,领军人物还是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总督,军事经验丰富。缅甸处于他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别的不敢说,政权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是较强的,如果现在都打不过英国,以后就不可能有什么机会了。
不过此时作为背后的后盾,中国和英国同时对这场战争表示了沉默,似乎都在等战争的结果。
缅甸为了获得中国的援助,承诺了立刻开放市场等一切经济领域的合作,至于是否维持军事合作,则在战后考虑。
中国则答应只要他们跟英国进行战争,所有的军事物资中国都可以提供,当然中国会派人监督这些物资的去向,纺织缅甸人拿去倒卖了。
缅甸人的付出不小,至于值不值得,就看他们自己认为了。中国付出的同样很多,值不值得也看自己认为了。
反正周琅觉得,只要是杀英国人,那么那些物资就没有白费。结束跟俄国的战争之后,一百万大军的剩余物资,足够缅甸人跟英国人打十年的,这些物资放在仓库里也是浪费,估计用不了多少,就会在工业革命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中陈旧,不如白送给缅甸。
缅甸人也算争气,很快就给了英国人颜色。
双方在阿萨姆和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率先交战。英军一支部队虽抢占了几个居民点,但未能攻下缅甸人把守的要塞。雨季来临前只得撤退。缅甸人则横渡纳阿夫河,在拉孟加拉边界地带击溃英军,竟然攻入了孟加拉。引起加尔各答和达卡一片慌乱。
可是很快英国就利用海军优势,偷袭了缅甸的仰光,缅甸人措手不及,立刻回军在仰光以北阻挡英军。
此时孟云开始犹豫,因为英国人提出了和平条件,基本也跟中国的要求差不多,无非是开放贸易,但要求缅甸放弃对阿萨姆、卡恰尔和德扎伊恩季三个王国的干涉,这三个王国位于缅甸跟孟加拉交界处,臣服于缅甸,但就跟所有小国一样,夹在强国之间生存,不得不向所有人进贡,英国也认为对这三个小国有领主权。
英国人还提出要求缅甸承诺不向中国提供任何面向孟加拉的港口,这种明确拒绝中国的行为,可能招致中国的报复,孟云权衡利弊,认为中国更可怕,更得罪不起。
他派使臣跟中国确认,只要他们还在跟英国进行战争,中国一定会支持到底的承诺后,马上组建新的軍队,只要能把人拉起来,武器、粮食中国都会通过云南送来,这样的仗还有什么不能打的。一个王朝在其兴盛的时候,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组织能力最强,如果连人都组织不起来,还敢说是盛世?
很快缅甸就拉起了五万人的軍队,开始反攻仰光,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拉锯战。
外交方面,英国人十分擅长,但却发现到了这一区域他们的外交手段也不好使了,他们拉拢暹罗国一起攻击缅甸,因为历史上两国是世仇,但暹罗国没有答应,中国对缅甸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也包括外交方面,解除缅甸人的一切后顾之忧,只需要他们专心致志杀英国人就行,当然很可能他们杀不了几个英国人,只能跟印度人进行拼杀。
潮湿、酷热、雨季、丛林,这些英国人最不适应的气候特种,是最大的杀手,更可怕的是英国的敌人在这种环境下如鱼得水,越是深入腹地,英国人遇到的困难就越大,可缅甸王坚决不肯在任何领域让步,让他们犹如调入了一座泥潭中,找不到上岸的方向。
与此同时,中国人却开了另一番操作,他们奇迹般的在波旁王朝和拿破仑这一对死敌之间同时获得了友谊,从法国获取到了源源不断的各种人才支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
中国大周王朝一直在努力加强传统的宗藩体系,跟越南、朝鲜、琉球都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约束力上比西方的宗主、仆从国要弱,但比传统的宗藩体系要强。
以中国跟朝鲜的宗藩体系为例,中国在必要的情况下,有权力直接派兵进入朝鲜领土,事先不需要经过朝鲜国王的同意,双方展开全面贸易,并且不收取进出口关税,虽说是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是一体,人口相互流动也不设置障碍。这些都是通过谈判获取的权力,以会盟的形势确认下来。
中国也向各国提供了保护,各国国王的权力得到保证,为此中国取消了派往朝鲜的常驻使臣,这是朝鲜一直争取的,因为不管派谁去,朝鲜都觉得不好伺候。琉球更没问题了,这个小国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大周王朝帮他们以威慑的方式驱逐了日本萨摩藩的势力后,甚至一直在这里驻扎着一支小型舰队,保护他们不受侵害,琉球提供舰队的饮食,算是分担了一部分军费。在越南则跟朝鲜差不多,但越南国王得到了一个私下保证,在越南没有出现反叛大周以及越南没有出现变乱的情况下,大周軍队不会进入越南。
暹罗国也跟中国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虽然没有同意中国进驻軍队,但是取消了关税,因为暹罗国王的收益不是从关税中,而是直接垄断贸易获取利润的,不征收暹罗的关税,刺激了贸易规模,反而让他们的收益更大。
只有两个国家的关系有所倒退,一个是日本,一个就是缅甸。
日本是因为中国要求开放贸易,对此很警惕,而且双方的冲突越来越大,日本对贸易的限制,导致中国商人集团开始走私,日本幕府对各个大名的控制力并不强,因此一些沿海的诸侯开始跟中国商人集团进行走私贸易,主要是西南诸蕃,萨摩、长州、肥田等蕃阀。
日本规定的正规贸易规模,只有500万两,可现在走私贸易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正规贸易,日本的金银大量流失,中国商品充斥了日本市场,日本手工业大受打击,日本人不懂其中的经济规律,但也发觉老百姓日益窘困,对走私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跟地方蕃阀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同时跟中国的冲突也越来越大,甚至因为处罚中国商人,引起了两国的对抗,最后以日本无条件释放中国商人结束。
缅甸则主要是政治上的问题,历史上,缅甸跟满清打了一场清缅战争,老实说缅甸以一个小国,跟乾隆时期的清军打的不分伯仲,是很长脸的事情。但最后底气不够,向满清称臣纳贡。
现在满清灭亡了,继之而起的是一个更强大的大周,对方也要求恢复传统关系,称臣纳贡缅甸倒是不在乎,这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可对于中国要求加强这种关系,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情绪。
不管是人员流动,还是贸易关税,或者是军事合作,他们都非常抵触。既不想免除往来关税,也不愿意中国人随意进出缅甸,中国軍队就更不能来了。
所以两国一直没有谈妥,使节往来密切可就是达不成一致。
这就给了英国机会,一旦中国跟缅甸确认藩属关系,英国就没有办法动手了。而且一旦中国确立了对缅甸的宗主国身份,那么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以缅甸为通道威胁英属印度,从北面,西面和东面三面威逼印度,他们最担忧的是缅甸的地理特征,缅甸可是直面印度洋的,对面就是英国控制的核心地区孟加拉。
一担中国在缅甸海岸驻扎一支舰队,那么出入恒河流域的英国商船,就不得不面对受到中国舰队控制的局面。
所以英国人决定赶在中国完成对缅甸的软征服之前,对缅甸动手,当然能不动手最好,他们之前跟缅甸谈过,希望缅甸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可是缅甸人拒绝了,他们连中国都敢拒绝,更何况印度。
于是英国以利用阿拉干(大致为后世的若开邦1785年并入缅甸),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孟加拉管区接壤的边境上时常发生冲突为借口,向缅甸宣战。
此时缅甸是孟云王统治,正是最强大的时候。
孟云在缅甸兴修水利工程,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比较注意向外学习,缅甸是一个印度文化国家,他派遣留学生到印度去学习研究有关医学和各种科学,缅甸的文化也有所发展,总之这是贡榜王朝的黄金时代。
可落后就是落后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花剌子模国拥兵四十万,敢跟当时的阿拉柏帝国哈里发发动战争,也看不起蒙古人,但蒙古人来了,说灭他也就灭了。
所以缅甸肯定是打不过英国人的,但他们的表现要比满清好太多了,历史上,缅甸人就给英国造成了15000人的伤亡,比满清个位数的伤亡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结果就更不好说了,因为战争爆发之后,缅甸使者马上向中国求助,大周王朝马上答应对缅甸进行援助,但表示无法参战,因为缅甸不是中国的属国,中国没有理由参战,缅甸人紧急答应愿意称番也已经来不及了。
缅甸人答应全面开放贸易,大量军事物资马上就从伊洛瓦底江上游的瑞丽江进入缅甸,其中包括十万支步枪,三百门各种口径的大炮,以及一批培训人员。
英国是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发动战争的,中国则是支持缅甸跟他对抗,这场战争带有浓厚的代理人战争味道,孰胜孰负将决定谁在该地区的势力涨落。
而且双方都是有一战之力的,东印度公司先后打了三场马拉特、迈索尔战争,训练出了一大批孟加拉和印度土兵,领军人物还是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总督,军事经验丰富。缅甸处于他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别的不敢说,政权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是较强的,如果现在都打不过英国,以后就不可能有什么机会了。
不过此时作为背后的后盾,中国和英国同时对这场战争表示了沉默,似乎都在等战争的结果。
缅甸为了获得中国的援助,承诺了立刻开放市场等一切经济领域的合作,至于是否维持军事合作,则在战后考虑。
中国则答应只要他们跟英国进行战争,所有的军事物资中国都可以提供,当然中国会派人监督这些物资的去向,纺织缅甸人拿去倒卖了。
缅甸人的付出不小,至于值不值得,就看他们自己认为了。中国付出的同样很多,值不值得也看自己认为了。
反正周琅觉得,只要是杀英国人,那么那些物资就没有白费。结束跟俄国的战争之后,一百万大军的剩余物资,足够缅甸人跟英国人打十年的,这些物资放在仓库里也是浪费,估计用不了多少,就会在工业革命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中陈旧,不如白送给缅甸。
缅甸人也算争气,很快就给了英国人颜色。
双方在阿萨姆和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率先交战。英军一支部队虽抢占了几个居民点,但未能攻下缅甸人把守的要塞。雨季来临前只得撤退。缅甸人则横渡纳阿夫河,在拉孟加拉边界地带击溃英军,竟然攻入了孟加拉。引起加尔各答和达卡一片慌乱。
可是很快英国就利用海军优势,偷袭了缅甸的仰光,缅甸人措手不及,立刻回军在仰光以北阻挡英军。
此时孟云开始犹豫,因为英国人提出了和平条件,基本也跟中国的要求差不多,无非是开放贸易,但要求缅甸放弃对阿萨姆、卡恰尔和德扎伊恩季三个王国的干涉,这三个王国位于缅甸跟孟加拉交界处,臣服于缅甸,但就跟所有小国一样,夹在强国之间生存,不得不向所有人进贡,英国也认为对这三个小国有领主权。
英国人还提出要求缅甸承诺不向中国提供任何面向孟加拉的港口,这种明确拒绝中国的行为,可能招致中国的报复,孟云权衡利弊,认为中国更可怕,更得罪不起。
他派使臣跟中国确认,只要他们还在跟英国进行战争,中国一定会支持到底的承诺后,马上组建新的軍队,只要能把人拉起来,武器、粮食中国都会通过云南送来,这样的仗还有什么不能打的。一个王朝在其兴盛的时候,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组织能力最强,如果连人都组织不起来,还敢说是盛世?
很快缅甸就拉起了五万人的軍队,开始反攻仰光,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拉锯战。
外交方面,英国人十分擅长,但却发现到了这一区域他们的外交手段也不好使了,他们拉拢暹罗国一起攻击缅甸,因为历史上两国是世仇,但暹罗国没有答应,中国对缅甸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也包括外交方面,解除缅甸人的一切后顾之忧,只需要他们专心致志杀英国人就行,当然很可能他们杀不了几个英国人,只能跟印度人进行拼杀。
潮湿、酷热、雨季、丛林,这些英国人最不适应的气候特种,是最大的杀手,更可怕的是英国的敌人在这种环境下如鱼得水,越是深入腹地,英国人遇到的困难就越大,可缅甸王坚决不肯在任何领域让步,让他们犹如调入了一座泥潭中,找不到上岸的方向。
与此同时,中国人却开了另一番操作,他们奇迹般的在波旁王朝和拿破仑这一对死敌之间同时获得了友谊,从法国获取到了源源不断的各种人才支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